第一篇:让课堂生成更精彩——“圆柱体积的应用”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柱体积的应用》教学案例及反思
旧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时,我制订了“圆柱的体积”一课教学计划,考虑到学生可能已经通过预习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预设两种教学方案:对计算公式未知的学生,该如何引导自主探索;对计算公式已知的学生,又将如何引导进一步确认并追溯公式的来源。同样,当学生把圆柱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后,由于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推导公式的过程也会
2有所不同。学生可能将其视作底为πr(圆)、高为h的长方体,也可能视作底为πrh(侧面积的一半)、高为r的长方体,还可能视作底为hr(纵截面的一半)、高为πr(圆周长的一半)的长方体。
1、动手操作,让空间想象成为思维的翅膀
师:昨天我们通过将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拼成近似长方体的方法得到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出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60.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1:老师,我知道。根据S侧=2πrh,用侧面积除以2除以3.14再除以4,就得到圆柱的高,再用底面积乘高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了。
师:那你们算算看。
学生在先求圆柱的高时,发现60.8÷2÷4÷3.14并不能得到整数值。生2:老师,你的题目出错了。师:错在那里?
生2:我认为60.8这个数据要改一下。师:你想把它改成什么数?
生2:可以改成62.8,这样才好计算。他的提议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师:不改这个数据,能不能求出它的体积呢?
有的学生在稿纸上演算着,有的学生再次“把玩”着手中的长方体。这时,一些学生有了发现。
生3:老师,我用式子
来表示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就是
×3.14×42,不需要改60.8。
师:同学们认为她的方法怎么样?
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她的方法很不错。这时有个学生站了起来。
生4:老师,我找到了更简便的方法。我让这个近似长方体来个“前滚翻”,让前面的这个面作近似长方体的底面,半径作高,只要用60.8÷2×4就可以了。
她把体育术语也用上了。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张津源同学的方法可行吗?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伴随手中长方体在课桌面上的不停翻滚,他们空间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师:刚才张津源同学的这个发现真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津源方法”吧!
反思: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充满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不只是将一些灵性的画面定格,而应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加艳丽动人。正是由于敏锐地捕捉了“60.8÷2÷4÷3.14不能得到整数值”这个不和谐的“音符”,进一步调拨,才促发了学生去动手操作。数学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教师把这个富有创新思维的问题及时抛向学生,让空间想象成为学生思维的翅膀,从而盘活了生成资源,让课堂生成得以升华。
2、比较迁移,将方法优化作为创新的桥梁
这一课,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个长方体削成最大的圆柱体,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3倍,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我让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人开口了。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认为可以将底面直径看作“1”,圆柱两个底面积的和是3.14×0.52×2=1.57,侧面积是3.14×1×3=9.42,表面积是1.57+9.42=10.9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3×4+1×1×2=14,用62.8÷10.99×14就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了,结果是80平方厘米。
师: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吗?
许多同学认为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我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思考的脚步。
师:我们终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2:只要去研究,办法总比问题多。他把我平常鼓励他们的话搬出来了。生3:可以是可以,但这种方法太繁了。师:你想出了什么好方法? 生3:我还没想出来呢。
师:你们想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这时大家都在思考着,有的在相互讨论着。一会儿,有人举手了。
生4:我记得在上学期,您让我们在正方形里取最大的圆,算出了圆面积3.143.14占正方形面积的,圆周长也占正方形周长的。现在圆柱的高和长方体44的高相等,圆柱底面就是在正方形里取最大的圆,那么它们的侧面积也是3.14:
3.143.144的关系,所以圆柱的表面积是长方体表面积的,只要用62.8÷就可
44以了,结果也得80平方厘米。
他的这一论述,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反思:杨振宁教授在对中美学生的对比中谈到:中国学生学得多,悟得少;美国学生学得少,却悟得多。这就是中国教育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教学要想让学生悟,就应让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学会迁移,在寻找且不断优化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生发出自主性和创造性。从正方形与形中最大圆这两个平面图形的关系迁移到立体图形中,不仅活用了所学知识,优化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增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考虑得广一些,深一些,细一些,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才能让学生大胆讨论、交流。否则,学生不敢标新立异,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创造能力。这就对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篇:让生成使课堂更精彩教研室
让生成使课堂更精彩
—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创设
单位:唐山市古冶区习家套小学姓名:赵兴学科:科学
【摘要】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那么如何挖掘生成性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关键词】 生成资源挖掘创设
新课程倡导动态性、生成性的教学,强调对教学目标、策略、过程方法的“预设”,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且如今这“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作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育机智”,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现实教学中,面对生成,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少之又少;而更多的时候,或束手无策,或有意回避,或熟视无睹,或强行拉回„„。如何挖掘生成资源,让预设与生成携起手来共同演绎精彩课堂,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予以阐述:
一、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大多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成功。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敏锐地判断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修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即时巧妙的应对,看似偶然触发,信手拈来,似乎丝毫不费功夫,实际上却是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和历经反复实践思索的艺术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也是一种预设。
案例:《磁铁的两极》教学片段及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有南北两极,并能指示南北方向以及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教师出示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磁铁)谁能用今天的所学知识判断这块磁铁的磁极?
生:老师,我能。(学生们纷纷举起手)
师:那你能演示给同学们看吗?
生: 能。
(我把手中的磁铁递给他,他却没有拿住,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
生:老师,你的磁铁,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了。(有位学生大叫起来)
师:(举起两块断磁铁)磁铁断了以后,真的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
生:(有的点点头,有的摇摇头,还有的则茫然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师:既然同学们的都意见不统一,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呢?
生:做实验。(异口同声)
孩子们都忙碌开了,有的孩子将断的磁铁的断口与标明磁极的磁铁的南极接近,发现吸在一起,然后又与北极接近却不能相吸。有的孩子则用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果然磁铁又指向南北了„„。从各自的实验中孩子们发现磁铁摔断了以后,断磁铁还是有南北两极的。
分析:磁铁掉在地上摔断了是教学中意外生成的,并不是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师及时“改道”,调整教学方案。“真的是一块只有南极,一块只有北极吗?”一问击起了学生心中的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他们的猜想,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他们所能想出的办法及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大大出乎了教师的意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中留下的痕迹是永恒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有着很多的功利,好像课堂上非得给孩子一些什么,尤其希望孩子们在经过“热热闹闹”的过程之后,非得顺顺当当地得出一些像模像样的“结论”,否则,心中总存着一些遗憾。现在我们要生成就不妨给孩子制造些麻烦,设置些障碍,犯些错误,课上的顺不顺当又有什么关系呢?
案例:《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片段及分析
师:(教师故意给每一组同学准备了一些好几年弃置不用,故障众多的电路元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电路,请同学们用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接亮小灯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组最快?
(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连接电路了)
生:这是从哪里捡来的垃圾,怎么接不亮(一学生自言自语道)
(师保持沉默)
生:老师,好像不对,这些材料好像不行。(又有一学生嚷道)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细心哦,千万不要抱怨,如果不亮,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去找原因。
师:对,老师相信你们。
(学生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舞,便更专注地投入到实验中了)
生: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我的电线老化了。
生:我的接头生锈了。
生:我的开关接触不良。
生:我的电池没电了。
„„
(孩子们开始忙着修理电路:电线老化了,换条电线;接头上端生锈了,从下端去接;接触不良,用手按着使之连接„„)
生:亮了!亮了!(学生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分析:正所谓是拨开云雾见阳光,学生经历“挫折”之后,会倍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乐趣的所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也做到了知识的实时生成。
三、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可能全部完美。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真实才是最精彩的。叶澜教授曾提出用五个实来做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扎实﹑朴实﹑平实﹑丰实﹑真实),就让我们用“求真求实”的胸怀,去追求好课的境界。
案例1:《植物的一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植物的一生》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完成凤仙花的一生记录。在这单元教学的伊始,我就给每位学生分发凤仙花种子,教给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并让学生每天及时记录凤仙花的生长情况。一开始几天,学生兴趣很高,每天一到学校看到我就跟我说这说那的,每天汇报时,同学总能说很多,但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淡下去了,汇报的内容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简单了。当进行到中间阶段时,有一次我发现每个同学汇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甚至苗高、粗细等都是如此。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凤仙花都带到学校里,在课堂上观察并予以汇报,却发现每个同学说得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前几天你们的凤仙花的记录是一样的,今天你们的观察凤仙花却各不相同,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脸红了,有的则承认自己是抄别人的„„原来他们的记录均出自一个女同学之手。于是,我及时地表扬这个女同学,能持之以恒地观察并做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好习惯,是值得全体同学学习的,也是我们科学学习所希望看到的,同时也表扬了那些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我想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学也一定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老师相信你们。从此以后,学生的观察记录大为改观,学生种植凤仙花的知识也在一点点生成。
分析:通过表扬让同学们认识到没有亲自观察、亲自记录就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求真求实才是科学教育的灵魂。良好的科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对孩子的将来受益无穷的。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对于饲养蚕,生活在城市的小孩是非常陌生的,但孩子天生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我到蚕农那里带回蚁蚕,分给孩子饲养,并设法为孩子提供桑叶。看着小蚕一天一天长大,孩子们饲养蚕的经验也在一天天的生成,他们与蚕宝宝共呼吸同命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等到了提升,同时也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养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有一天,一个孩子向我报告这样一个消息,“老师,我只有一个蚕蛾就产卵了。”“怎么会呢?”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雌蛾和雄蛾交配后才能产卵。一下子争执不下,有人提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观察。经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雌蛾没有受精也可以产卵,没有受精的卵和受精卵从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开来。又过了几天,孩子告诉我那些没有受精的卵出生得早,没有一颗变成蚕宝宝的。而那些受精卵晚出现,却有一些孵化成了蚕宝宝,从这里学生明白了蚕宝宝是由受精卵孵化而成的,从而也学到了比书本知识更为现实有用的知识。
分析:如果孩子们没有亲自去实践,那么他们肯定不会发现这么多,只有这样让学生亲自实践探索而生成的认知才是深刻的、持久的。同时也知道了这样道理,科学是需要实证的,仅有推测和乱说一气是不够的。
四、延伸探究完善“生成”
在以往的课上,也有许多学生在许多时候生成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和思考。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很紧,不容许老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计划外,否则就要影响教学进度,违反教学计划。很多时候,当学生的生成不期而至时,教师仅用
一句简单的“课后再研究”挡了回去,课后却不了了之。而现在,我们要让孩子生成,就要打破时间的限制,不妨在一堂课中留个“小尾巴”并延伸到课外研究。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科学课程标准提出)。
案例1:《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学片段及分析
(教师提供材料:小灯泡2个、小灯座2个、电池盒一个、干电池一节、电线4根)
师:我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呢?可以开展哪些研究呢?请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组想要让这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师:其他组呢?
生:跟他们组的想法一样。
师:你们的这个想法不错,我也有此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两个小灯泡都亮起来呢?
生:我们得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进行实验。
(学生制定计划、实验)
(在同学们完成了电路的连接后,更多是他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他们也发现有些电路小灯泡亮不起来,有些电路一个亮另一个则不亮„„)
生:老师,我们组的不亮。(学生疑惑)
生:我们组怎么只亮了一个?(很不解地问)„„
(为了寻找原因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连接的电路画下来,虽然下课时间马上到了,我还是坚持着让他们把失败的电路画下来,并要求学生课外去探究。课后,我和那些失败的同学一起探讨,找到了正确的连接方法,同学们欢呼着,雀跃着„„)
分析:在课外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也无形之中得以培养,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案例2:《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实践及分析
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观察蚕蛹的活动,需要学生把蚕茧剪开。蚕茧剪开了,孩子们看到的一条还没有化蛹的蚕宝宝。这时,我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剪破的蚕茧。学生们提议把这个剪破的蚕茧不要扔掉,看看它会怎么变化。几天过去了,这个剪开的缝隙竟然被慢慢补上了,而且是由这条已经不动的蚕自己吐丝缝上口的。那为什么已经不动的蚕会醒来吐丝,这个问题就值得孩子们课外去研究了。
分析:孩子们自行设计实验可能并不完美,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探究能力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新的认知能力也会在探究中得以生成。
总之,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设计观,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两者不能舍弃其一。只有着眼生成,充分挖掘课堂生成资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相互转化,让课堂充满变化,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享智慧,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那么生成因预设而精彩,预设因生成而灵动将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就让预设携手生成共同演绎精彩,让课堂成为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华彩。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基础教育》叶澜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解读中国教育》
4、《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沈大安
第三篇:幼儿园教学反思:让课堂更精彩
幼儿园教学反思:让课堂更精彩
幼儿园教学反思:让课堂更精彩
教育的新理论关键扎根在课堂上,课改的新理念关键发生在课堂上,教师的真功夫体现在课堂上,教学的真效益关键生成在课堂上。既然有那么多的关键发生在课堂上,我们又该怎样来完善课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的目光聚集在课堂上,并在实践中不断努力追求和不断实现课堂教学的精细化。
课堂教学精细化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那么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比如在上周我园举行的优质课评比中,我选择了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弯弯绕绕的朋友》。
首先,我请小朋友们回家搜集弯弯绕绕的物品带到幼儿园来。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带的物品可多了。有弯弯的电话线、弯弯的发夹、弯弯的弹簧、弯弯的毛线、弯弯的香蕉、橘子瓣、弯弯的蚊香、弯柄的雨伞、大大卷泡泡糖、弯弯的铁丝、弯弯的晾衣架、弯弯的称钩、……
我把这些东西布置成“弯弯乐园”,以带领幼儿去郊游的形式,将幼儿置身于“弯弯乐园”之中,通过幼儿的自由介绍,教师随机梳理孩子们的语言,让他们对“弯弯”和“弯弯绕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借助多媒体提升幼儿的语言及有关的生活经验。如: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弯弯绕绕的铁路、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彩虹、弯弯的波浪、太阳的光芒也是弯弯的等等。借助提问,引导幼儿的发散性思维除了生活中有许多弯弯绕绕的物品,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植物身上有弯弯绕绕的地方?他们有什么作用?通过观看课件,幼儿会发现动物、植物弯弯绕绕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它们的生长,他们都有各自的作用。
于是我因势利导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人的身体上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弯弯绕绕的?”“老师,我们的眉毛是弯弯的”月月抢先说道。“老师,我妈妈烫了的头发是弯弯的”奇奇说道。这时,旺旺挤到我的面前说:“老师,我们的肠子是弯弯的”“老师,我们的血管也是弯弯的”欣欣毫不示弱。…..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看来小朋友们知道的还不少呢。孩子们眼中的弯弯绕绕的朋友是丰富多彩的,很多是我不曾想到的,我不仅对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而感到惊叹:绝不能小看了他们。
在整个活动中,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不断的调整,即环环相扣,又充分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直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就应该抓住生活中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关注环节的设计与问题的展开,从而让课堂更精彩。
第四篇: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过程:
师:在前一阶段,我们对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我们也学会了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比如,窗户上的钢筋,桌子上的茶杯,要是求它们的体积怎么办呢?(学生摇摇头,非常困惑)
师:大家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是相等的,大家猜想一下,它们的体积谁大谁小呢?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它们的体积是相等的。但是这圆柱体好像瘦一些,体积应该小一些。师:好,请坐。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 生:应该是相等的吧!师:为什么呢? 生:不太清楚,猜的。
师:好,请坐。现在我们有不同的意见,那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学生片刻议论)
师: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时,是怎么推出公式的呢?
生:把一个圆分成许多个扇形,然后把它重新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分成的扇形个数越多,它就越接近长方形。
师:很好,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也同样的对圆柱体进行切分呢?(一些同学点了点头)
师:现在,这里有一个已经被切分了的圆柱体,(教师展示教具),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将它重新组合一下?
(有同学举手示意,一个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操作,重新组合,得到了一个新的物体)。
师:很好。刚刚那位同学把圆柱体改成了这样一个形状的物体。大家看一下,这个物体像我们学过的哪种物体形状啊? 生:长方体。师:是的。
(教师带着学生观察)。
师:大家请看,以前圆柱体的底面是不是成了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它的高是不是还是以前圆柱体的高啊? 生:是!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生:底面积乘以高。
师:那我们现在求出来的体积与之前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吗? 生:相等。
师:是的。我们将以前的圆柱体变成了现在的长方体,没有多一块,也没有少一块。我们现在可以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 师生:v=sh。
师:那我们现在知道了,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等。
师:我们应用到了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那就是转化,我们要推导的是圆柱体的体积,经过转化,实际上就变成了解决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请你们想想,要求圆柱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练习本很快列式
1)已知一个圆柱底面底面半径6分米,高为2分米,求体积 2)已知一个圆柱底面周长12.56cm,高为10cm,求体积 3)已知一个圆柱侧面积为50平方厘米,半径为4厘米,求体积 怎样?做第三题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好像很麻烦哦 根据圆柱体的侧面积和半径能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吗? 生:可以,通过侧面积可以把高求出来。
师:很正确,但是如果我们不求高,能不能算出体积呢?(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将公式变形)
师:所以圆柱的体积还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πrh*r=S/2*r=S/d。我们经过认真观察和推导,发现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再仔细推敲。根据提供的不同信息,选择合适的公式,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难度或者步骤。
现在我们就要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例题讲解,学生练习)。
反思:
这一部分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联系紧密。这是首次学习含有曲面的几何体的体积,不论是思考方法,还是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上,都更加深入了一步,难度也加大了。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理解。难点是: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本节课应具备的旧知识是: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就是要运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从而由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体积公式。因此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起兴趣。课堂来源于生活,要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起它们对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学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有助于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而且由于该节内容涉及到空间中的立体图形,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将教学中的前后内容紧密练习在一起,通过巩固旧的知识与方法,联系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同学们很快的接受而且很好的掌握所学的新课内容。教师通过设疑,指明研究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 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力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第五篇:圆柱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1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
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灵活地运用了教材的内容,由浅及深,步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能借助旧知识解决问题到实际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出我们需要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首先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设计出许多方法。如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将圆柱体容器注满水,然后倒进长方体容器中,测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体。尽管有的设想不切合实际,但这些猜想中都包含一个成功的因素,那就是转化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