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开展具有农村学校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摘 要: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比较重视高中的主科教学,往往会忽略高中美术之类的其他课程,而美术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建设高度物质文化文明的重要途径。而相对于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由于农村其地域限制,农村学生对美的认知以及鉴赏相对较为缺乏,这样就要求农村高中美术教师充分地发现农村的各种资源以及美的地方来提升学生参与美术教学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特色;高中美术;教学质量
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教学
高中美术虽然没有其他主科重要,但是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中美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高中美术课程,对于开展美术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转变意识,从根本上重视美术课程。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美术教学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入手,从根本上阐述美术教育教学对发挥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精神文化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从农村教学的现实出发,端正美术教学位置,学校以及行政机构都应当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平台。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
在农村进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应当充分结合农村的现实,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真正地有效利用农村的各项资源,全面开展美术教学,提升农村高中美术教学的质量。
1.加强环境以及人才的开发利用。在进行农村美术教学中,不仅需要所有教学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2.教材内容的整合开发。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美术教学中,不仅应当结合教材的内容,还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开展综合性的高中美术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开展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取材,充分地开发一些乡土元素,利于编织一类的,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美术。
三、立足农村,提升农村高中美术教学水平
在农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高中美术教学,将农村特色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能完美地诠释美术的艺术性,更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1.农村抑或是乡土,人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同样,结合乡土的美术,对培养学生完善人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广东潮州,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民窑,有着近万家的陶瓷企业,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以有效融入这一要素,让学生到陶瓷企业中去观察、了解,以此来提升高中美术的教学质量。再如,在贵州,将当地农村的蜡染技术进行创新,将布匹换成宣纸一类的画纸,将单一的蓝靛染料换成色彩丰富的水粉,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画画模式――“农民画”,这样教师不仅能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形成一种具有农村特色的高中美术课。
2.带着农村味道的美术资源。在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加入农村的特色,例如,可以制作手工艺品,用不同的材料,诸如:米粒、豆类以及各种竹丝、鬃毛等,来制作图画,或者是可以进行烙画,或者是竹编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还能有效地体现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3.农村美术是传承。农村不同于城市,少了些许的喧嚣以及现代化,所以这样便保留了农村生活的原生态,葫芦瓶,牛角杯,对他们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在我们眼中却是艺术,而这一切的技术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也正是这些传统的“古物”诉说着民族的发展历史,学校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一传十、十传百地让一切传统文化都传承下去,同时,农村的孩子日夜生活在这些农村艺术之中,也为农村高中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广州,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铭记历史,学校特别设立“通草画学堂”让学生在学习通草画的过程中铭记历史,并且有效地传承通草画这一民间艺术。
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应当深刻了解课程标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以及创新水平,更多地通过其他渠道去开发乡土资源,从而办好具有农村特色的高中美术教育,更好地传承民间传统艺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在农村进行高中美术教学,其目的在于将农村的特点以及美术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承农村特色以及艺术,更好地让学生对美术教学充满兴趣,全面地提升高中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挖掘地方“蚕文化”拓宽美术乡土资源[J].美术教育研究,2011(03).[2]夏玉西.论“乡土资源”在文化生活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04).编辑 薄跃华
第二篇:学校校本课程书法特色材料
华文思源
翰墨书香
------------修武县五里源乡东水寨中心小学书法教育开展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出了一朵朵璀璨的文明之花。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隐隐飘溢出墨香的汉字,一点一捺都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怀着对祖国文化的崇敬之心,我校选择将书法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要开发一项地方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材的问题。虽然当前书法字帖很多,也有很多字帖顶着小学生专用的噱头,可是我们认为,既然是把书法作为一项课程来开展,那么教材就不能是那些不知从哪里来的字帖,更不能是出自以营利为目的的某些作者之手。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和比对,广泛征求了本地书法爱好者的意见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河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写的,《颜真卿《多宝塔》技法练习》作为我们的使用教程,这部书,是以年级为阶段,专门为小学阶段学生编写的书法讲义。我们通过书信,电邮的形式,联系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同志,他们给我们免费寄来了两套教材,是免费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开始了我们的书法教学活动。
解决了教材,接下来的是教师和教法的问题,因为是本校制定的课程,教师们对此不是很重视,学校领导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带头在教职工中间开展书法练习展示的活动,每周都将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拿出来,让大家品评,并提供书法用具,提倡教师们每日练字,每个月都将教师的练字作品集中起来进行评选,优胜者给以奖励。很快,钢笔字练习已经不能满足教师们的兴趣,有人提出,教师课堂上最常用的是粉笔字,不如大家试试粉笔字功力。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很快我校教师中就掀起了书法热。
接下来,在学生当中开展书法教学活动,就顺理成章了。孩子们虽然习字时间不长,但是对于每天能看到的教师们放在校园里的书法小黑板还是很好奇的,他们模仿老师,并期待老师的肯定。很快,每个班级都有了学生们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每个月一期,制作成书法版面,在校园里展示,效果出奇的好。有一次开家长会,到会的家长们围着书法版面议论纷纷,颇有几个家长为自己孩子的书法作品能上版面而倍感有面子。
为了推动书法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多次举行书法竞赛,在全校范围内,定点,定时,定内容,让学生们现场展示书法作品,并隆重颁奖。
任何努力都是有回报的,很快辛勤的劳动就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我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书法大赛,并荣获“汉字书写大赛优秀组织奖”,这是我校建校以来首次获得的省级荣誉。校园沸腾了,师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更高了,当自己的努力获得肯定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力量。
现在,每天我们的教职工都会自觉更新一期自己的粉笔字作品,这些作品都会在上午第一节课之前摆放在办公室的门前。学生们也会三三两两来到老师们的作品跟前,虽然他们说不出老师的作品好在哪里,可是他们就是喜欢蹲在老师的小黑板前边指指画画。学生们更期待的是每月一次的书法展示,在那张不大的版面上,有他们的希望和理想。
也许,书法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当整个校园的人都去练习,都去探索的时候,校园的风气就会为之改变。写作业再也不是马马虎虎,潦草敷衍,因为也可能某一次的作业就会变成下一次展评的作品。每两周一次的作业展评,展示的可不仅仅是优秀生的作业,有时候后进生也能凭借工整的文字,整洁的文章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现在,每位教师的办公桌旁都会有厚厚的一摞纸,那都是孩子们练字的足迹,老师们偶尔会拿出几张品评一下,或许有的还很稚嫩,有的还说不上是真正的书法,不过,那一笔笔深深的痕迹,一个个方正的字体,不正代表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稚气面容么。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教师们的书法功底并不深厚,他们也仅仅是能够说一说浅显的书法技能,至于自己的水平可不敢说有多高。而且,我校还是缺少专职的书法教师,只有几位书法不错的老师兼职为孩子们上书法课。那是几位年级比较大的老教师,他们都练习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毛笔字,而大多数的青年教师,他们对钢笔字更熟悉,不过很遗憾,书法作品主要还是用传统技法。学生们的作品,更多的体现在基本的“横平竖直”阶段,真正能够领悟书法真谛的还非常少。但是,我们认为,教育的真谛并不是看到眼前丰硕的成果,而是要为那些后来者引路,为每一个有志于书法艺术的人铺下一块砖,引领他们看到通往前边殿堂的大门的路。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书法教育开展下去,并将这项课程深深的融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当中。
第三篇:特色校本课程
五年级特色校本课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一个中国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无穷养料。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其在某一领域进行兴趣培养和启蒙教育,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是个人之间的交流,都离不开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演讲。古往今来,多少能言善辩之士凭着自己的胆识与辩才影响着决策者的决断,甚至是历史的进程。今天,就业压力很大,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会为你获取更多的成功机会,更加胜任自己的工作。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扎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育人质量,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我们班进行了特色校本课程:课前三分钟演讲。
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演讲这种特殊的口语交际形式的魅力,了解其重要性,积累规律性知识。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即兴或撰稿演讲,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顺利地与人交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演讲、热爱民族语言、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通过演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交际能力和健康的人格,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开发校本课程 打造学校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特色
——****中心小学特色工作汇报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它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中与学校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级课程。是根据学校环境和发展特色的实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使课程校本化,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实施显得尤其重要。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某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优秀的、突出的和领先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办学特色的概念既有其绝对的一面,也有其相对的一面。
学校特色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点:首先,两者的目标一致。其次,两者都体现一种个性化教育。再次,两者都具有多元培育特色。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特色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学校特色建设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两者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推动。
因此,我们想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建设的实践,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并逐渐合理科学地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互相作用,互相推动,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为学校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特色建设更上新台阶找到科学的依据。
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子孙生生不息,他们将朴素的思想、情感、习俗和技艺隐沉于包括剪纸在内的古老文明之中。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心灵,美化生活。因此,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 1
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开展剪纸课程,从小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不但可以拯救濒临失传的艺术,更能为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会。鉴于以上的原因和学校具备的条件,我们选择了手工剪纸,以它为切入点,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同时为了使这项特色活动能够更加普及、持久地开展,我们确立“剪纸艺术以发展思维,培养学生品行”为指导思想。在全校普及剪纸教学活动,把剪纸艺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的风俗的特点,把“趣味剪纸”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目录下的一个特色课程。通过以日常生活随时可见的内容为题材的剪纸课程的学习,让全校学生知道剪纸的基础知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剪出家乡的风貌,剪出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参加比赛,让师生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多角度、深层次地丰富教与学的经验。
一、剪纸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环境的开发
加强宣传,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把剪纸文化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开辟剪纸文化的专用宣传窗,建立剪纸制作专用教室、学生剪纸作品陈列室,各班级设立剪纸作品专栏,教学楼三楼全部是师生剪纸作品展出,校园内处处充盈了富有乡村特色的剪纸文化韵味,从而陶冶师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师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感兴趣。
(二)教材的开发
编写剪纸校本教材,利用教材作为载体真正实现剪纸的规范化和普及化。编写校本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校本课程在我校真正开展落实,并有效地进行规范和普及。我校的剪纸教材主要分为低年级段、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教材内容包括:低年级的对剪纸的基本认识、简单的技能技巧;中年级的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和简单的创作;高年级的剪纸的历史、剪纸的基本刀法、作品的创作和集体创作以及对于剪纸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为编写校本教材,我们收集了许多相关材料,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通过发挥大家的智
慧,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编写教材这一艰巨的任务,编写了第一套适合低年级使用的剪纸校本教材。
(三)师资的开发
发挥本校教师长处,承担教学任务。我校的****老师兴趣广泛,对剪纸艺术情有独衷,所以学校在2009年把校本课程的试验课交给了他。通过半年的教学,效果不错。不但带动了学生的剪纸积极性是,还带动了一批老师的剪纸积极性,使大家认识开设剪纸艺术课程的目的意义,了解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于是我们请王景文老师,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剪纸的基本知识、剪纸基本技能和剪纸基本创作手法等。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剪纸的方法、技巧和技艺,提高教师剪纸教学的能力。
二、剪纸纳入常规的教学计划管理
1.课时的安排:学校每个星期都固定安排一节剪纸课,一般一学期上十六课时。将剪纸教学活动引入课堂。并列入课程表,专课专用,将剪纸教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每节课40分钟时间,由剪纸教师组织教学管理。学校提出了“备好剪纸课教案,指导好剪纸实践活动,上好剪纸作品讲评课”的要求,保证了剪纸教学持续有序地进行。
2.内容的确定: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剪纸的基本知识,持剪刀的正确方法,练习基本线条的剪刻,摹仿简单的剪纸样式及单色剪纸。三四年级: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剪纸方法,剪纸要领上:先剪刻最细致最要紧的部位,然后由中间向四周扩散,以有效地把握作品整体,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繁到简,循序而进;五六年级:主要学习分色剪纸、染色剪纸、剪影;学会对要剪制的对象进行必要的夸张变形;能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与集体创作。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剪纸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剪纸特色教学方法,我们将各种较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贯穿于具体形象的操作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剪纸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示范法
为使学生快速学会剪纸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我们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示范有:①对称式,如《贻贝》;②自由式,如《鲳鱼》;③花边式,如《螃蟹》等三种形式的剪纸过程,并强调剪纸艺术的关键在于反复折叠剪刻,图案形象美主要在于“对称”和“连续”,这两个特点几乎全部或分别体现在所有的图案之中。如在学剪“花边式”的《螃蟹》时,我们用比学生大三、四倍的示范纸在黑板上将“说”(方法)、“折”(折纸方法)、“画”(轮廓画法)、“剪”(剪刻方法)、“贴”(贴在对比强烈的纸上)等五个具体操作过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并一环扣一环地跟着画剪,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2、自主发现法
长期以来“灌输法”以教师为中心,而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自我创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剪纸教学活动也同样要还给学生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提供创造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情地抒发对艺术的感受。教师可以把剪好的作品提供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自己去发现剪纸的奥秘,因为问题最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剪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能力。
3、游戏贯穿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剪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可以故意创设一些游戏情节,通过游戏这座桥梁达到教学目的。例如,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发现折叠剪纸的有趣,孩子们在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鱼类、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在叠叠、折折、剪剪中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剪纸作品。
4.自由组合法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剪纸技能,确定一个主题,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剪、刻相应的作品,如:大海、礁石、海鸥、渔人、各种鱼类等,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剪贴,拼成一幅幅内容丰富的图案,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成品进行作文小
练笔。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想象,创造出颇具风格的精美的图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四、开展各种剪纸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剪纸作品展览。把标上题目、作者所在班级、作者姓名的作品在学校操场上展出,让全校学生排队观看,学生在比较中,提高了自己的剪刻技能和欣赏水平。
2、现场剪纸比赛。分低、中、高段年级进行,竞赛分限定内容和自由发挥两种,评委当场打分,评出优胜者,并发给奖状;邀请本县区的专家和有剪纸特长的家长到学校进行剪纸指导,让学生了解民间的剪纸艺术,对提高自己的剪纸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上街头。观察体会剪纸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了解民间剪纸朴素的表现手法、娴熟的剪纸技艺。
4、一年一次的艺术节活动,“剪纸”庆佳节活动。如庆祝劳动节、六一节、元旦、迎世博等,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剪纸作品装点、美化自己的班级。尤其是迎世博活动,让学生通过画、剪、贴,懂得世博知识和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形成,从而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五、扎扎实实创建,实实在在收获。
学校自2009年起开设剪纸特色校本课程以来,形成了浓厚的剪纸氛围,使学校在打造自己特色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剪纸艺术进校园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被动状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进行剪纸,由于这是学生自己所选择的,则必然会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学生们心里甜滋滋的,感到十分高兴,真正体味到了成功的快乐,增添了下一次的剪纸内驱力。
2.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剪纸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技能的基础上,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剪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这就要求学生有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意志力。通过反复实践,精心剪纸,对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具有一定的好处。
3.促进了学生独立交往能力的提高。
在剪纸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时除了要开动脑筋,学生之间还需互相帮助、学习、共同商量、讨论、互相合作。因此,剪纸过程既是学习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还能练习怎样向别人请教,当两人或几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时,便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友谊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会幻想得到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每一个老师都希望拥有教育的良方。实践证明,剪纸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保护并继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对我们学校而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剪纸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剪纸教学的新途径。继续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让剪纸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深深地扎根于在学生心中,真正使剪纸特色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学校特色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资源,让校本课程为特色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为增强新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习办学的独特性,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开始,教务处确定数学史话为校本课程。数学史话是对数学发展史、中外数学名家、趣味数学、数学奇闻轶事、古典数学名著、经典名题的研究。这门课程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开设在七、八年级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数学史方面的典型资料,并要求学生随时做好详实的笔录;第二阶段,搞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数学小园地、演讲、专题会、传阅读书笔记等方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扩大知识面;第三阶段,教师组织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修改、编撰成一本《数学史话》小册子,作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课程更符合地方和学生的需求,教师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的素质能得到深层次的延伸和拓展。我校数学文化底蕴深厚,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有力的保障,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