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之初探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之初探
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 英语组 姬蓉蓉
【摘要】 当今教育界,“减负”二字成为热门词汇,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让减负与增效两者相辅相成。作为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如何在这样的背景和压力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减负与增效相得益彰,本文将以小学英语中常见的语篇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探究新减负背景下提高语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方法。【关键词】 减负增效;语篇教学;有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伐善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实现国家减负目标。作为学校主力军的一线教师,应从自己的课堂出发,减量而不减质,在保证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前提下,进行高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达到减负增效的最佳目标。英语学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必修科目,一直深受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与重视,而作为小学英语教学重头戏的语篇教学,其有效性关系到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在新减负背景下,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小学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语篇分析,加强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然而传统的语篇教学往往更加关注其中单词和单句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整体意识,将预设的重难点词句提取出来进行分别教学再回
第1页
[1]
去教授语篇,这样导致原本完整的对话或故事被拆分的支离破碎,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环节,浪费很多教学时间,导致英语课堂的低效。在新的减负背景下,传统语篇教学方式反而导致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与减负增效的规定背道而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空间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通过教学实例对语篇教学有效性几点措施的探索与分析:
一、整进整出,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课标要求小学英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 [2]力的培养。完形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靠研究组成部分来解释整体是不可能的,整体多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整体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具有语篇意识,把语篇材料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对话教学中,借助图片或创设的情境,理解对话内容和句型的用法;故事教学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语篇的完整性。
以本人执教的《先锋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10 Story time一课为例,本课为故事语篇教学,内容改变自经典的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这个故事的中文版本是学生熟知的,同时对该故事的英文版本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心。
1.新课导入环节,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边的故事,通过播放原版动画片段,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带着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进入课文的学习。虽然学生听
第2页
不懂全部内容,但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过程,为之后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2.新知呈现环节,教师播放课文动画,呈现三个问题:Who are in the story? Where do they live? What does Grandma want?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并跟读。(见图1)看后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出三个问题,教师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拓展,Grandpa成为fisherman,Grandma成为wife,另外还有golden fish,以及故事发生地by the seashore.学生运用已学句型I want…/She wants…以及回答出第三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图。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利用问题情境导入关键词句fisherman、golden fish、I want.../She wants…/I want to be…/She wants to be的学习,保证了语篇的完整性,在整体情境中学习新知、突破重难点,大大节省了单独教授词句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此外,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整体教学方式给学生之后的输出提供了有效的范例,为之后的小剧表演做了铺垫。(见图2)
图1 图2 3.新知巩固环节,教师运用动画效果将前两个问题组合成一个
第3页
新的小语篇(见图3),即本课的旁白内容让学生熟读,并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语篇填空练习。无论是知识的新授还是知识的巩固与操练,教师始终以语篇的整体性为指导,让学生始终处于整体学习的形式中,为之后学生的语言输出环节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图3
二、文本再构,重创完整语言交际情境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在语境中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教师应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信息优化学生的学习语境。文本情境的重创要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实际,提取文本中的重点内容为学生重新创设更适合其学习的文本情境。故事语篇教学中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和突破文本中的重难点词句,同时还要保证语篇的完整性。教师可以将原文本中零碎的词或句进行有效提取,重新归纳在新的情境中去学习。不仅解决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知识,更为语篇的学习铺平道路,更有利于语言的整体输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以本人执教的北师大版《先锋英语》三下Unit8 Big bird Text一课为例,本内容是Mocky和Ken、Ann一起去森林中游玩中发生的故事,涉及到了几对反义词的用法。
第4页 [3]
1.新课导入环节,我出示了一张孩子们熟悉的愤怒的小鸟图片,是一只小鸟,让学生说出It’s a small bird.再出示另一张稍大点的愤怒的小鸟图片,孩子们自然输出It’s a big angry bird.引出课题Big Bird,带领学生书写课题。之后,听一段鸟叫声,询问学生Where do birds live?孩子们头脑风暴说出不同的能见到鸟的地方,引出单词forest的学习。2.新知呈现环节,教师先是呈现了一片光秃秃的forest,并询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forest.教师追问:Is it beautiful?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No,it isn’t.教师反馈:Yes,it’s not beautiful.It’s ugly.呈现出第一对反义词。随后教师运用动画变出很多高高矮矮、错落有致的大树,之后慢慢呈现了很多反差明显的动物及人物图片,增加更多正反义词的呈现,如fat/thin, happy/sad, young/old,让学生在教师新创设的森林情境中运用正反义词以及本课句型This is a/an…That is a/an…练习用形容词描述事物及人物,(见图4)并在此情境中将难点a、an的使用进行突破,这样便降低了课文学习的难度,为之后的小剧表演做了铺垫并为拓展课文内容和深度埋下了伏笔。此环节是将本课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提取,在另一个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进行整合和重组,让孩子大量的输出,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并进行小型情景剧的展示。情境的再构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同样这更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第5页
深度解析和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在新减负增效背景下,教师要进行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语篇教学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用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英语思维。
Anugly forestA beautiful forestThis is a/an…and that is a/an….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Because it’s….图4
三、情境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美国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公室资助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整体情境教学的定义:整体情境教学是帮助教师将所教的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的一种教与学的教育理念。它激发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社会公民、工人等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投身于学习所要求的刻苦努力之中。
因此,作为整体的英语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相关的生活环境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知。
[4]在他们致力于达到学习的目标时,他们依靠已有的经验,并在已有的知识之上进行构建。通过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方式,和适当的情境下的学习,他们便能在可以实施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第6页
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上指导着教师的教学,并对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主要体现在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情景的指导下,寓教于乐,充满了知识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作为英语学科重头戏的语篇教学更需要情境的创设,以达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运用语篇的目的。语篇教学中呈现的往往是想象的虚拟情景,情景的创设则让这些平面的知识内容更加立体,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以本人执教的《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Lesson13为例,本课是关于学科的一个对话语篇,主要包括Chinese, English, PE四个学科单词以及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I/We have…这一句型,语篇中呈现的是课本中的学生接受记者采访,这样的情境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太远了,于是我充分利用学科这一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创设两名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班的课程的情境,这样的创设相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反映。为了达到最真实的效果,我并没有呈现翻译后的英文课表,而是直接将各班的中文课表直接呈现在课件中,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中英文转换。此外,真实的情境就要做到真实
第7页
的效果,学生在对课表中课程进行讨论时遇到很多不会说的课程,比如品德与社会,劳技,校本等,于是我直接教授这几门学科的英文说法,如品德与社会Moral Character, 班会课Class meeting, 校本课Club, 劳技Hand working。而本校五彩缤纷的校本课是一大学科特色,多样的选择、广泛的知识体系,深受全校学生的喜爱,在谈论到喜爱的学科这一环节,很多学生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例如,有的学生说I like club because I can dance.I like dancing.I like club because I can draw.I like club because I can learn Chinese.他们输出的内容远远超过的本节课学生学到的内容,他们了解到的学科名称也远远超过了书本中简单的三个单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学生学到知识内容增加了,因此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正是减负的实际意义之一。
英语作为一门“洋”学科,学习英语并不像中文那样时时刻刻都有良好的语言氛围,学生学习了知识但却很难有机会去运用知识,而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去感知、理解语篇内容,最终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四、教材整合:拓展课堂内容的宽广度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自主地去挖掘教材,开发教材。教师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应转变成决策者。盲目的整合教材不仅不会起到增效的作用,反而会打乱系统的教
第8页
学体系,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反作用于教学效果。教材中的语篇内容都是按照一定的知识系统和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的编辑与组合的,它在教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是以故事为主的复习语篇,有的是以会话为主的对话语篇。针对不同形式的语篇内容,教师应有目的的进行取舍和拓展,让材料本身更加迎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在减负背景下的语篇整合需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教材自身因素: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版本甚多,风格各异,不少教材依然处于试用期,难免会出现与实际教学不相称的地方,需要调整。此外,有的学校是两本教材并行试用,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难免出现语篇话题重合的部分,同样的内容教二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会因重复学习,让学生产生不想再学一遍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在通读、钻研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设计理念及基本框架后,根据自身教学的现实需要,给予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与组合,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做出变更和调整,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本校现实行人教版《精通英语》与北师大版《先锋英语》两册教材并行的教材使用方法,两本教材在某些话题上都是重合的,例如数字时间、星期、课程,还有一些句型也是重复出现的,例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do you…? How many…are there…?等。虽然语篇情境不同,但所涵盖
第9页
[5]
的知识点却很雷同。为保证两册教材的互相补给,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需要,我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篇的教材整合。根据不同教材内容,提取两个语篇中最精华的部分,以一个教材为基础详细讲解,另外一篇作为阅读或听力材料处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自身因素:小学英语教学都是大班教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知识接受能力较强,而短短40分钟的英语课并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教材整合、知识的链接和迁移则成为额外给他们充电的途径之一,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基础薄弱的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同时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课外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教材的整合不一定仅仅是教科书的内容整合,同时还包括跨课、跨单元、跨主题的整合。以本人执教的《新版英语》三上Unit 2 Lesson11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数字,本课课文较为简单,仅涉及到时间的询问及回答,而对于数字主题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点,如数学加法运算、认读电子表时间、以及生活中很常见的数字,因此我在了解执教班级具体学情的基础上,将本课进行数字相关内容的整合,设计成一个闯关游戏,每关都是和数字相关的内容,如第一关Numbers about time.第二关Numbers about maths.第三关Numbers in life.这样就将所有数字相关的知识点都整合进去,使本节课变得十分充实。(见图5)又如《新版英语》U3L13、L1
4第10页
的整合就是属于跨课整合,两篇对话语篇内容都为介绍人物This is…,且内容较为简单,因此我将L14作为听力填空练习让学生们完成,而对于L13课在公园见到老师的情境,我将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并拓展到生活中在超市的情境让学生们表演。(见图6、7)这样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图5
图6 图7 以上是我本人基于教学经验尝试并践行的关于语篇教学的有效措施,无论是整进整出的完整性,还是文本再构的新颖性,也无论是情境教学的趣味性,还是教材整合的高效性,采用这些教学方式的共同目的就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新减负实施背景下,对于语篇高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会不断更新。
第11页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曹美蓉.刍议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3] 朱浦.2008.教学理论探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 罗伯特〃G〃波恩 帕特里夏〃 M〃 爱里克森 著 代树兰 李晓军 译 2001.整体情境教学理论 [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 李盛花.2006.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J]
第12页
第二篇:减负增效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物理导学案研究
0905210128 魏成雷
摘要
本文首先对“减负增效”教学理念的概念,以及“减负增效”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之后,文章经过分析,针对“减负增效”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最后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学理念、导学案、影响
引言
“21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思想,要变传统教学的“要我学”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知识中来。伟大的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
传统的重教轻学,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学会求知的关注,教育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作为教学最基础的工程——备课,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转变为备教、备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为适应这一教学理念的变化,学案教学应运而生。“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现在着力推广的学案导学的主旨正在于此。
第一章 减负增效教学理念
所谓减负增效,简单的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是指企事业等单位为增加产出效益或效能而实行的减员或精简机构等措施或手段,减负增效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在“减负不减质”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形式的教学理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减负”,要完成减负的主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是关键,“有效学习”更加关注学生,是一种理解人的问题,减负不是指单纯的减少学生的作业,也不是指老师不管了,学生放羊了,减负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三是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减负的主要问题是“减负不减质”。
第二,“增效”,就是要在“减负”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效率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要“会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会教”。
第二章 减负增效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2.1“减负增效”理念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是在知觉水平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甚至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的能力。观察力和理解能力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体现,可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认识知识的本质,更加积极的消化知识。而以往我们的物理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大量的精力都用来反复的去训练各种类型的试题,关注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多少。而“减负增效”的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使用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去传授知识,或者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而是要使学生能够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2.2“减负增效”理念可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大大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2.3“减负增效”理念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良好的概括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
第三章 “减负增效”背景下导学案的设计要求
目前,减轻学生的负担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如何“减负增效”是教师思考与工作的重点。作为物理教师,依托“导学案”这一载体来“减负增效”,我做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3.1、增加“讲学稿”中部分环节的功能,使“减负”时也能“增效”
物理讲学稿常含有以下几个环节:课前自主学习(该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讲学稿上的问题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并对疑难问题做标记,为课堂交流做问题性准备)→课堂合作交流(该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从而达到兵教兵)→课堂释疑导学(该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和交流)→当堂反馈练习(该环节主要是达标检测。达标检测是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和互相评价并当堂矫正)→收获和疑难(用时约 5 分钟左右;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学习体会,列出尚未解决的问题)→拓展与延伸(该环节是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提供一些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育厅“五严”令的下达,给学生和老师减负了。不准补课、限制学生在校集体学习的时间、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休息时间等等规定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时间变多了,学生从校园的时间桎梏中飞上了天空。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的“自主”时间,需要我们去研究。通过调整“讲学稿”部分环节的功能可以“控制”住学生的“自主”时间,即可以用手拉住 “风筝”(学生)的引线,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时间的学习效率。3.2进一步发挥“讲学稿”快速、高效的特点,以实现“减负增效” “讲学稿”的使用,有效地规范了教学环节,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讲学稿”)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讲学稿”)走向教师的转变,减少了学生的无效学习和减轻了由过重作业带来的身心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实现了“减负增效”。省教育厅“五严”禁令后,我们着重通过优化教学的一些手段与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以实现“减负增效”,综合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提高学习效率,不搞“题海战术”,要从选题和用题上动脑筋,用题的关键就是“导学案”的精心编制。3.3加强使用“讲学稿”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学法的指导,以实现“减负增效”
真正的减负增效,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总结一些学习方法,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和老师交换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负增效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压缩学习时间。“讲学稿”直面教学关系,在“讲学稿”实施之前,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使用要求,并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课堂内外都给了学生一些确实可行的学法指导,列如:指导学生会根据“讲学稿”中的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会做笔记;指导建立错题档案等。
第四章 结论
总之,“减负增效”是项系统工程,它的本质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除了以上采取的四个方面外,减负增效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积极改进教法,在“讲学稿”的编制与使用上狠下功夫,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商汉勇.“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张伟东.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及有效运用[J].才智网,2013.[3]刘慧芳.初中物理“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反思[M].东北师范大学,2012.[4]周昕明.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陈晓燕.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减负增效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
第三篇: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初探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初探
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张芹
【摘要】:语篇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注重对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本文以语篇语言学为指导,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实施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原则及有效途径。【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篇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表达交流的内容。语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通过阅读语篇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语篇教学更要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整体理解和学习,能用所学的语言在一定语境中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方法。教师的阅读观,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直接影响他(她)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认为学习阅读应首先掌握单词的认读、拼写,其次理解分析句子结构,最后才是语篇和作者的观点。那么依此阅读观设计的阅读教学势必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为第一要务,属于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相反,如果教师认为学习阅读始于意义解读,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习得单词,并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预测,则此阅读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为自上而下模式,阅读教学的设计则重视预测、推断、概括等高层次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当教师认为阅读既以一定的低层次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基础,同时又离不开背景知识和高层次语言技能参与语篇的解读,则其阅读观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策略的相互作用,该观点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既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引导学生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因此,确立教师正确的阅读观是开展语篇教学的前提条件。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效缺失
广义的语篇教学是指任何以完整篇幅呈现的文字材料的教学。狭义的语篇教学指以文章形式出现的文字材料的教学。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指对语篇的阅读理解教学,以获取、分析、整理和应用文本信息。然而,当前的语篇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 1.语篇缺乏针对性
在新授课《牛津小学英语》 5A Unit1 Part A中,一位老师通过听、说、读、唱等方式教学了Is there a „?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How many„are there„?三个句型。在课堂巩固拓展环节中,这位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对话练习,如下: Describe my school.T: My school is very big.If someone visit your school.Let’s make a dialogue about your school.出示基本句型: S : Hi, friends.Welcome to my school.Visitor1: Oh, this school is so„.Are there„? S :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Visitor2:Is there„?
S :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Visitor3: How many„are there„? S: There are „
问题分析:在课堂中,学生能轻松自如地朗读、操练对话,乍看之下,教学目的圆满达成,但细细探究却尚存推敲之处。本课教学目标为能听懂会说句型Is there a „? Yes ,there is.No, there isn’t.Are there any„? 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How many„are ther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在进行前半节课的学习和操练后,学生应当能更熟练、自然地利用对话来综合运用语言,但在该环节中,学生对重点句型的操练程度仍然停留在新课呈现的水平上。由于该语篇针对性不强,预期的巩固、拓展的效果没有得以实现。2.语篇难易程度不当
备学生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接受程度估计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语篇的正确选择。笔者曾听到过一堂语篇教学课,教学内容为新授课《牛津小学英语》 5A Unit7 After school Part A中教师在对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进行时句型进行了巩固和书写,在巩固和操练环节出示语篇,要求学生Read and complete。语篇如下:
This is Nancy's home.Look, she(do)her homework in the study.Her mother
cooking in the kitchen.Her father(read)newspaper in the sitting room.Nancy's grandmother(sleep)on the sofa.Where is Nancy's brother David? Oh, he(play)in the bedroom!问题分析:该语篇紧扣本课重点句型sb.is doing sth.针对性强,但偌长的篇幅却一直在重复单一的句型,其中一半的语句只是同一知识点的简单累积,其难度甚至低于课文。成功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而不是唾手可得。因此,这样的语篇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3.语篇操练形式单一
小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心理特征。因此,不断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变化的事物,教学求奇、求新、求趣,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常常看到一些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语篇,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然而却未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往往是用Read and answer等机械的形式过过场,然后组织学生不断地跟读、齐读。这样不仅浪费了自己辛苦准备的资源,学生在反复枯燥的操练形式中也会兴趣索然,久而久之就会厌烦这样的模式,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追求朴实,真实,扎实。有效英语课堂在于教学设计的“可言可语”,教学方法的“能言能语”,教学过程的“又言又语”。如何才能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打造成有效课堂,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的有效性,而设计的有效性离不开“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合理运用。所谓信息差就是人们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存在着差距。人们通过交际,缩小或填补信息差距,从而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balance of information),实现交际目的。这种信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英语教学亦然,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到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他们才会产生开口讲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2.整体性原则
语篇是完整的语言材料,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功能。因此,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把语篇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的情景化、递进性,使语言在真实的语境中得以呈现、操练与运用;故事教学中,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等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整合性原则
如果说语篇是一座房子,那么单词、句子就是它的砖瓦。脱离了单词、句子,语篇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为避免因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选取几种教学方法,加以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4发展性原则
中低年级的语篇多是一些简单的对话,而到了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相对较长,这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衔接。因此,教师要树立发展的教学理念,要以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为指导,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学习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篇教学可分为两种:一是把语篇当作过程,探讨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相关的因素;二是将语篇视为“产品”,从篇章的结构和内容出发,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任何语篇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包括一定的情景和完整的情节。教师只有将语篇作为整体来处理, 才不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们要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充分挖掘语篇所包含的语言知识、结构及功能,为学生创造阅读、吸收和消化的空间,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语篇的能力,达到整体输出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较好地实施语篇教学,本人以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有利于学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因此,为了减轻课堂上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之处;对于一些含有丰富背景知识的语篇,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了解相关语篇背景知识。如BookⅦ Unit6 The Story of Rain P.A Read and write是关于“雨”的语篇,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雨形成的过程等资料,学习时学生就更能主动融入课堂。2.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而使用具体事物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语篇具有相对完整的语境,教师只有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学生才能实现高效的输出。小学英语教材所体现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和语言交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情景或模拟情景。第一阶段:直观情景,可用于四、五年级。直观情景是指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第二阶段:模拟情景,可用于五、六年级。模拟情景是指借助现有条件,部分地模拟教材所呈现的语言内容和交际场面,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的启示下,寻找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角色。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实物或模型、图片或简笔画、自制教具、音乐、多媒体、肢体语言等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实现创造性输出。
3. 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想要创设有效的课堂,首先活动设计要注重生活化,教师应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力求言之有物,努力建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语言支架。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学活用。其次,活动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进行语篇设计时要考虑难易程度。如果活动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如果活动太难,易使学生失去信心。对于梯度的正确把握,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自然顺畅。因此,活动设计要讲究由易而难,层层递进。再次,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力求让人人体验成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可以给予所有学生同样的语篇材料,但设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语篇材料,完成共同的活动。4. 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作为高年级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如收集相关的生活化的拓展性语篇,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或可帮助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语篇材料进行阅读,还可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网站让学生网上阅读英语小故事,定期开展阅读交流展示。需要指出的是,拓展性语篇中的句型内容应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相近或相似,这样才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
总之,语篇教学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实效缺失现象。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要时刻关注语篇教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吸取语用知识、认知知识、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形成和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四篇: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推荐]
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它是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生成的互动。每一篇英语短文又都具有很好的环境作为背景。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关键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或从文中语法进行慢慢推敲、抠掘,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甚至是一生的英语学习。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材,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本文以语篇语言学为指导,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实施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原则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语篇铺垫;语境实践 1.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篇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在小学英语中进行语篇教学要注重体现三个性:即语篇内容呈现要体现整体性;语篇任务设计要体现层次性;语篇情境创设要体现完整性。2.语篇语言学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1语篇及语篇语言学
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胡壮麟,1994)。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是独白,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语言即语篇”。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产生或理解语篇的过程,而不是使用语法。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口语或书面语中的语篇各个部分的组织规则及其相互关系。语篇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语篇构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因素,大致可以分为语篇信息功能的体现、人际功能、概念功能等层次。此外,语篇语言学也关心指称性、语境、语 用等方面的研究。语篇语言学着眼于使用中的语言,研究人们如何运用真实的语言而不是人为杜撰的句子,主张在设计教学材料时,在培养学习者熟练运用目的语进行操练和活动时,以及在决定某一现成材料是否适宜于教学时,首先应考虑人们如何运用实际语言的问题。因此,它很快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兴趣。2.2语篇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性和绝对性,拘泥于字、词、句的学习,忽略了语篇层次上的教学,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造成学生阅读兴趣缺乏,语言输入量欠缺,导致语言输出困难。这就是“哑巴英语”的症结所在。语言学研究及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革命。就阅读教学而言,整体教学即语篇教学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阅读理论,即“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理论,注意语言本身的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解码(decoding)过程,阅读的目的也局限于对这些语言符号的识别与确认,从字母、单词的辨认到对句子、段落的识别。由于这种理论缺陷明显,不久就受到了“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学派的批评(Smith,1978;Stanovich,1980)。该学派认为,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语篇处理模式是交互式的(interactive),非线性的(linear),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处理模式的结合。于是,交互阅读模式(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应运而生。它是国外阅读研究界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阅读理论,该模式认为阅读是运用高层次技能和低层次技能处理和解释语篇的过程,是语篇信息和来自读者自身的信息同时加工以重新构建语篇意义的过程。实际上,阅读既是语言处理的过程,又是读者对已有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的过程,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交互作用的结果。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方法。教师的阅读观,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直接影响他(她)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教师认为学习阅读应首先掌握单词的认读、拼写,其次理解分析句子结构,最后才是语篇和作者的观点。那么依此阅读观设计的阅读教学势必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为第一要务,属于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相反,如果教师认为学习阅读始于意义解读,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习得单词,并在阅读过程中积极进行预测,则此阅读观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为自上而下模式,阅读教学的设计则重视预测、推断、概括等高层次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当教师认为阅读既以一定的低层次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基础,同时又离不 开背景知识和高层次语言技能参与语篇的解读,则其阅读观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策略的相互作用,该观点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既注重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引导学生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因此,确立教师正确的阅读观是开展语篇教学的前提条件。
3.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效缺失
广义的语篇教学是指任何以完整篇幅呈现的文字材料的教学。狭义的语篇教学指以文章形式出现的文字材料的教学。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指对语篇的阅读理解教学,以获取、分析、整理和应用文本信息。然而,当前的语篇教学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 3.1情境创设的局限性
在创设情境时,只是小范围的就词讲词,而忽略了课文的整体情境性。牛津所学英语的内容往往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利于学生在比较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进行听说训练。
我以前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往往会像词汇、句型课一样,急于去解决一个个小的语言点,忽视整体情景的创设。如,在教学外研社新标准小学英语三起点第七册Module 3 Unit 1 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部分的语篇时,我由讨论hobbies入手,引出collecting stamps这一新词组,进而过渡到Do you collect stamps?和Have you got...?句型,看似以旧引新,过渡自然,却忽视了这一语篇的整体情景,导致学生对整个语篇的内容印象淡薄,语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3.2语篇难易程度不当
备学生是备课的重要一环,成功的课堂离不开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接受程度估计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语篇的正确选择。笔者曾听到过一堂语篇教学课,教学内容为外研社第八册Module5 Unit1 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授课教师在对第三人称单数的现在进行时句型进行了巩固和书写后,出示语篇,要求学生Read and tick or cross。语篇如下:
Daming is having a birthday party.He is playing the trumpet, ,but the phone is ringing.“Stop!”says Simon.Daming stops.Daming is playing the trumpet again, but now the doorbell is ringing.“Stop!”says Simon.Daming stops.Some friends come in.Simon’s dog comes 3 in, too.Daming is playing the trumpet again, but the dog is singing very loudly.His friends can’t hear him.“Stop!” Simon says.The dog stops.They all laugh.Daming is having a great birthday!
问题分析:该语篇紧扣本课重点句型sb.is doing sth.,针对性强,但偌长的篇幅却一直在重复单一的句型,其中一半的语句只是同一知识点的简单累积,其难度甚至低于课文。成功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而不是唾手可得。因此,这样的语篇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3.3语篇操练形式单一
小学生具有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心理特征。因此,不断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变化的事物,教学求奇、求新、求趣,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常常看到一些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语篇,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然而却未对其加以有效利用,往往是用Read and answer等机械的形式过过场,然后组织学生不断地跟读、齐读。这样不仅浪费了自己辛苦准备的资源,学生在反复枯燥的操练形式中也会兴趣索然,久而久之就会厌烦这样的模式,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4.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基本原则 4.1有效性原则
英语课堂教学追求朴实,真实,扎实。有效英语课堂在于教学设计的“可言可语”,教学方法的“能言能语”,教学过程的“又言又语”。如何才能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打造成有效课堂,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设计的有效性,而设计的有效性离不开“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合理运用。所谓信息差就是人们对事物或人了解、知晓的程度存在着差距。人们通过交际,缩小或填补信息差距,从而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balance of information),实现交际目的。这种信息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英语教学亦然,要想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会话交流,就必须在会话双方之间制造信息差,使他们产生想从对方了解到有关信息的迫切愿望和需求,他们才会产生开口讲英语的动机。有了信息差,会话才是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的有意义的交流,这样,学生才愿意开口讲英语,才能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4.2整体性原则
语篇是完整的语言材料,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它都有相对完整的语意和语境,也有相对完整的语用功能。因此,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重视语篇整 体教学的理念,把语篇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设计的情景化、递进性,使语言在真实的语境中得以呈现、操练与运用;故事教学中,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词组、句型、语法知识等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4.3整合性原则
如果说语篇是一座房子,那么单词、句子就是它的砖瓦。脱离了单词、句子,语篇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间的联系,语篇可结合字词或句型,合理整合后再进行教学。除教学内容的整合外,为避免因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根据每个语篇自身的特点,选取几种教学方法,加以适当调整,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4.4发展性原则
中低年级的语篇多是一些简单的对话,而到了高年级阶段,语篇中包含一定的词汇量和句型,也穿插着相应的语法知识,篇幅相对较长,这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衔接。因此,教师要树立发展的教学理念,要以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为指导,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学习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作适当的补充和延伸,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5.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篇教学可分为两种:一是把语篇当作过程,探讨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相关的因素;二是将语篇视为“产品”,从篇章的结构和内容出发,寻求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任何语篇都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包括一定的情景和完整的情节。教师只有将语篇作为整体来处理, 才不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我们要将这两种模式相结合,充分挖掘语篇所包含的语言知识、结构及功能,为学生创造阅读、吸收和消化的空间,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语篇的能力,达到整体输出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较好地实施语篇教学,本人以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5.1 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有利于学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因此,为了减轻课堂上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预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之处;对于一 些含有丰富背景知识的语篇,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了解相关语篇背景知识。如外研社第八册Module3Unit1The sun is shining.是关于“雨”的语篇,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雨形成的过程等资料,学习时学生就更能主动融入课堂。5.2 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心理学实验证明:识别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而使用具体事物的效果是最明显的。语篇具有相对完整的语境,教师只有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学生才能实现高效的输出。小学英语教材所体现的语言概念、语言现象和语言交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使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情景或模拟情景。第一阶段:直观情景,可用于四、五年级。直观情景是指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第二阶段:模拟情景,可用于五、六年级。模拟情景是指借助现有条件,部分地模拟教材所呈现的语言内容和交际场面,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的启示下,寻找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角色。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实物或模型、图片或简笔画、自制教具、音乐、多媒体、肢体语言等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实现创造性输出。5.3 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想要创设有效的课堂,首先活动设计要注重生活化,教师应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力求言之有物,努力建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语言支架。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学活用。其次,活动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进行语篇设计时要考虑难易程度。如果活动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深入探究的兴趣。如果活动太难,易使学生失去信心。对于梯度的正确把握,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自然顺畅。因此,活动设计要讲究由易而难,层层递进。再次,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力求让人人体验成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可以给予所有学生同样的语篇材料,但设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语篇材料,完成共同的活动。5.4 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作为高年级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如收集相关的生活化的拓展性语篇,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或可帮助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语篇材料进行阅读,还可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网站让学生网上阅读英语小故事,定期开展阅读交流展示。需要指出的是,拓展性语篇中的句型内容应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相近或相似,这样才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
6.小学语篇教学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的三个阶段 6.1 Pre-Reading——适当铺垫,任务导入 1.布置预测任务,引探导入
在Pre-Reading布置预测任务是语篇教学的有效导入方式之一,旨在通过让学生完成探索任务,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语篇内容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对语篇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为进入语篇阅读学习做好铺垫。2.布置活动任务,联想导入
教材中在每个单元阅读后都有与语篇主题内容相关的儿歌和大量的文本插图,这些都为语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在语篇阅读前布置活动任务,利用儿歌和文本插图形象地展现语篇内容、揭示语篇中心,让学生对语篇内容和主题展开联想并建立初步认识,为语篇阅读奠定基础。6.2 While-Reading——整体语境,层层深入 1.泛读语篇,创设直观情境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让学生在语篇整体的主题背景下能够直接运用语篇中的语句,即语篇情境的直接复现。尽管经过Pre-reading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语篇的主题,降低了语篇阅读的难度,但是仍然有新的句式是学生语篇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而如果采取读读停停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学习新句式,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破坏了语篇的整体性。这就需要再置情境来突破,进而做到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
为此,教师应当设计有层次性的情境问题,帮助学生在泛读中步步深入。教 师可以按如下三个层次引领学生泛读:
第一层次:让学生听课文对话,提出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入对话语境。
第二层次: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再现对话情境。
第三层次:让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切实体会如何运用语篇的重点语句,使其能够真正掌握该句式的用法并加深记忆。2.精读语篇,创设模拟情境
创设模拟情境,就是在学生掌握直观情境中的重要句式后,模拟与语篇主题相关的交际情境,模拟情境对话,让学生在情境扮演中定位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角色,进而锻炼学生自主运用句式的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自制教具等素材进行情境创建,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增加语篇重点句式的应用训练,使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在While-Reading实施情境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实际、实用并与课文有关的情境,能够有效提升语篇教学的质量。6.3 Post-Reading——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小学生口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练习,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因而语篇教学还应当在Post-Reading部分开展综合实践,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来进行巩固操练,也可以推荐阅读,课外拓展。为了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使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让英语风暴更猛烈地潜入我们的心中,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并利用好已订阅的英语报刊,有选择地进行阅读。7.结语
总之,语篇教学应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实效缺失现象。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要时刻关注语篇教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吸取语用知识、认知知识、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形成和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葛炳芳,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http://www.xiexiebang.com.[3]阮周林,2001,交互阅读模式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9卷2期。
[4]陈力,2006,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第8期。
[5]龚海平,2009,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几个问题,常熟市小学英语研讨会上的报告。
[6]张广军,2003,信息差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第9期。
[7]朱勇弟,2006,英语语篇教学的原则、目标及模式,文科教学探索第12期,34-35页。
[8]闵长政,1998,阶段性情景教学方法初探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9]费丽,2008,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几个“有效性”,http://www.xiexiebang.com.[10]魏纯雅,2004,英语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南平师专学报第23卷3期,78-79页。
[11]鲁子问,2006,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12]居梅芳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年,第05期。
[13]袁峥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05期。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楚州实验小学 周菁菡
伴随着小学英语学科的成长,我们的关注点从词汇教学到对话教学,再到语篇教学。每一次的潜心探索都是一次成长和提高。我们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学得更好,让小学英语这一学科“飞”得更高。步入高年级,《牛津小学英语》课本的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难教、怕教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内涵
1.语篇及语篇教学的概念
所谓“语篇”,即discourse。对于“discourse”的概念,《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此作了明确的解释,即“the use of language in speech or writing in order to produce meaning;language that is studied,usually in order to see h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 are connected”。由此可见,任何以特定文体整体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在广义上都是语篇教学。这就包括各种文体的语篇教学,散文、诗歌、戏剧对白、说明文、记叙文、论说文、应用文等,也包括中国的对联和日本的只有十七音节的俳句。依照这样的概念界定,即使是最简单的英语对话材料也因该放在语篇教学的高度去对待和处理。
语篇教学则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人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后,就需要不失时机的加强阅读教学。进入小学英语学习的高年级阶段,语篇教学已经是日常英语教学的最基本模式。
2.语篇教学的意义 语篇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
⑴ 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以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产生。(如:there的语义)
⑵ 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的词义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如6A Unit1 Public signs中的E部分:It says,“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FINE ¥10.” Now,you should give me ten Yuan.中的“fine”的词义推断。)
⑶ 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任务型阅读”。⑷ 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语篇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的生成。而我们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每一篇英语课文都具有很好的背景环境。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中关键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材,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
二、提高语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初探
1.分析学情的“有效性”——明确目标
教师在拿到一篇语篇材料时,应该首先会对教材、学情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例如6A Unit 6 Holidays Part A这段语篇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学过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的过去式、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少数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本单元围绕“谈论节日里所做的事”这一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这是一个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东西方节日风俗、节日的时间和人们通常会有什么活动。在明确这个语篇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学情后,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精美的设计。
2.指导预习的“有效性”——有备而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加强预习指导,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有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文章,就可让学生划出问句,再根据问句先找找答案。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如5B Unit8 At the weekends中E部分,语篇内容主要是讲昆虫的特性以及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在教 室的屏幕上反复播放关于昆虫的图片,漂亮的昆虫图片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观看图片。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孩子们心里会下意识的复习这些曾经学过的昆虫单词,这样很快的就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
3.学中导入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语篇教学课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Pre-reading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背景知识,引出话题。教师要想办法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情境创设的方法有:①利用实物,巧设情境;②语言描述,引入情境;③利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现情境;④利用图片、简笔唾、图画,展示烘托情境;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创设情境;⑥音乐(歌曲)伴随,展现情境;⑦利用表演,体会情境;⑧教学光碟,移植情境。如在执教6A Unit l Public signs时,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情境创设方法:出示国徵,询问学生,What does it mean?学生很自然地明白这句话询问的是:这个标志代表什么?学生迫切的想告诉老师“这个标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学生的求知欲很迅速的被激发,对句型It means.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又出示世博标志,奥运会标志,这些标志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带领学生进入场景,进行课文学习。
4.把握主线的“有效性”——问题引领
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抓住有用信息,抓住主要信息,使学生能听、会听语篇,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注意所呈现的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问题要针对课文主要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数、事情、结果等;②问题要有利于理清文章脉络和层次,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整体把握课文;③问题所用句型贴近学生的能力,便于学生理解; ④问题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信息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能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时常呈现A部分的情景作为听力材料,同时,出示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做到边听边思考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上,而不使思维停顿在某一个音或词上,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搜索,猜测意义,预设内容的发展。如在6A Unit 6 Holidays A部分语篇的教学中,我在组织学生整体听课文的同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date is it today? What are Mr.Green and his students doing? How many holiday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y?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还让学生在纸上记下相关有用信息,以免学生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整体,突显了节日背景下人物的谈话,因势利导,我组织学生理解体会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re getting very excited.这句话的含义。紧接着,我再出示以下问题: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each holiday? What’s Ben’s favourite holiday? What’s Yang Ling’s favourite holiday? 组织学生再听来思考问题,同时,确保学生对文章语音、语调、节奏的逼真模仿以及语句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听力与提问相结合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听力习惯及良好的英语语感,而且促使学生整体把握了语篇的含义。
5.指导阅读的“有效性”――适当练习
在所有的语言技能中,阅读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他们不用老师的帮助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中进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课标二级、三级目标中所要求达到的基本素养,又是学生后续学习之所需。在指导阅读的同时,适当的结合练习,以达到读与写的结合,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教学6A Unit 3 It was there!时,教师可结合语篇内容如下呈现复述主要内容:It is _______ _______.Su Hai and Su Yang are watching ______ _______.Su Hai wants to________ ______.Su Hai is looking for _______ _______ and ______ _______.The camera isn’t in _______ bag.It’s in______ bag now.The films aren’t in ______ bag.They’re on the _______ now.And Su Yang can ________ them up for Su Hai.Now they can take photos.当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这些问题时,也就读懂了文章。再通过学生回答,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已经基本理解掌握了课文,我们就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适当练习,如朗读指导训练,分角色朗读,仿写、表演,画画等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活动和一些接近生活实际的活动,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比如:6B Unit3 Asking the way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就是问路和指路。出示学生熟悉的一个景点,让学生当导游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出发,让学生想参加也有能力参加,在活动中扮演角色,进行思维提取所学的知 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6.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培养习惯
语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单靠语篇教学的材料是不够的,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我们应该将课堂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内容,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并利用好已订阅的英语报刊,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或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网站。另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让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总之,我认为语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内容和进展情况,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心理。从整体教学原则入手,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语篇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