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三步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小编推荐]
小学英语三步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
三步:是指“课前预习---探究展示---课后拓展训练”三个步骤。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展示---精讲点拨---拓展训练”四个环节
本课型主要是侧重于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要求能熟练朗读本模块的单词、理解记住本模块词汇的汉意,能复习归纳拓展与本模块词汇相联系的词汇,基本能将所学词汇进行造句等运用,掌握重点句型的结构及运用。环节一:自主学习
1、课前交流,预习新知。
设计意图:各小组成员课前交流昨晚预习本单元时遇到的问题,由值日小组代表把他们预习时遇到的生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黑板上没有板书的生词就上去补充。板书的原则是:生词表上的四会单词一定板书,不会的疑难词汇要板书。
2、激趣热身,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热身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尽快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热身方式很多,比如:Li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do;Follow me等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尽量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导入课题。除了经常用到的一些TPR活动之外,一些经典英文儿歌、迪士尼英语、Gogo英语中很多有趣的歌曲和片断都可以成为我们热身的素材。学生到了高年级,可以借鉴攀登英语预热环节的学生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热身活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像课代表组织唱歌、做游戏等。
环节二:探究展示
1、小组合作,学习生词 1)听录音,把握正确语音语调。
只有正确的输入才会有正确的输出,为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除了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至少听5遍录音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词汇前课文录音一般播放2遍,第一遍是听,整体感知课文,并画出生词;第二遍边听边说出黑板上的生词,个别难词可以反复跟读,掌握正确发音。个别学生读不准的或是较难的词教师要适当领读。2)小组合作学会黑板上的生词。(包括会读、会翻译、能联想相关词汇,运用技巧初步记忆,运用生词造句等),这个环节主要发挥优生帮教的作用,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可以在老师巡视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这是课堂上最精彩的地方。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老师主持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展示完本组学习成果还可以随机检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读音、汉意、拼写、或单词的不同时态的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展示的方式,像用生词造词组或句子,找形近词、同义词或反义词等,各组展示的方式一般不会雷同。环节三:精讲点拨
4、小组合作,句型学习。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新学单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并进行句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词汇造句进行运用,找出本模块重点句型进行替换、拓展、对话等情景练习。然后小组进行展示。
环节三:精讲点拨
5、复习归纳,拓展词汇。
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模块的词汇,进行词汇的复习归纳与拓展。
老师可以通过“What words do you think by learning these words?”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可以从发音、词性、词意等方面考虑,如本节课新学习了panda,学生们可以想到原来所学的动物名称,或一些好孩子自己学习的新的动物名称。小组整理出来后,进行小组展示,展示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等,带领同学们朗读学习。环节四:拓展训练
6、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本环节可以由教师统一出题检测,也可以由小组互相出题,一般每个小组出一种题型,进行组内自测、自练和互批互改,教师巡回指导,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可以全班共享。自主出题是孩子觉得最有挑战性的,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由于孩子出题的角度不一,在共享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练习测试,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知识点。
7、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篇: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环节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环节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从我校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出发,教学过程的设计,通常可以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Warm-up(热身活动)
2、Presentation(呈现新知)
3、Practice(新知操练)
4、Sum-up(总结提升)
5、Homework(作业布置)
课堂设计主要包括热身、呈现、操练、总结和作业布置五个部分。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小学英语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型实质,相信我校的小学英语课一定会取得较高的课堂效果。
一、Warm up(热身活动):
Warm up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课前3至5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能否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一节新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新课伊始,可用唱英语歌曲、朗朗诵韵律儿歌、日常问答等形式,努力创设快乐新颖的课堂气氛。主要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画和TPR等活动。教学活动:
1)歌曲方式:小学生自控以能力不高,有意注意不够集中。教材编排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后面穿插了与文章内容紧密相连的英语儿歌。当音乐响起时学生一听到利己熟习的曲目,注意力马上会集中到歌曲中去,这样不但营造了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且在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记忆力。
2)游戏的方式: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轻松的,游戏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同时又能达到学英语的目的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善学、乐学、好学。
3)自由对话热身:英语是一种语言的学习,小学阶段更侧重听、说的训练,强调的是实际交际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能在生活中运用,能够说出来。英语的学习而需要一定的情境,而课前的热身活动正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口语训练的平台。当然英语对话应建立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上面,有所重点。
4)复习方式热身:也可以通过复习方式进行热身活动,为新知的呈现,作好知识储备。当然方法一定要灵活、新颖,切忌单纯的我考你答,把学生变得紧张焦虑。应该说明的是,复习与热身通常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热身内容都应该是教师精心选择,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思想与知识上的准备,为新课作铺垫。
二、Presentation(呈现新知)
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知。这个环节就是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1、情境导入:针对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通过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理解新语言点的含义。
2、机械操练: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板书新语言点(即新句型),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检查——学生自己练习
3、意义操练:在学生会读、会说新句型后,教师可提供一些实物、卡片、图片、情景等,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真实情景下,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交际。1)教学活动一: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直观形象事物辅助教学。实物、手指木偶、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这些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多种感官刺激的语言材料,把抽象的单词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既激发兴趣,又便于理解词义,避免教师用中文解释,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2)教学活动二:
在与人交往的信息交流中,体态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目光和身体语言。体态语呈现法就是通过身体语言、动作、表情、语气等呈现英语单词。采用这种方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比如教open 和close时,教师一边读open,一边做开门的动作,读close时做关门的动作同,学生很决就理解两个单词的意思了。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电教设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情景,训练对话。如:周末活动、谈论居室、谈论家庭成员、四季等。3)教学活动三:
小学生天性好玩,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呈现新知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如教授蔬菜单词时用猜一猜的游戏“what is in my bag?”课前教师准备好一个书包,让学猜一猜书包里面的东西,学生的好奇心很快就被激发,都想知道书包里的东西,不停的用以前学过的单词猜。如果猜不到,还可以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最后教师出示答案,呈现新的单词。这样的游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教学活动四:
谜语因其趣味性深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因此,利用谜语来呈现新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记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了智力,寓教于乐。如呈现elephant时,让学生猜:I am very big and heavy,I have a long nose and big ears,What am I ?学生会兴趣十足。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兴奋点揭晓谜底并板书,学生很快便会投入到单词的学习中。5)教学活动五:
简笔画呈现。简笔画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个课型。它的特征是简单、快捷、高效。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如:四季的变化等呈现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呈现环节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拆分对话内容。
三、四年级的会话内容往往是一个生活情景的描述,有多块内容呈现。五年级的会话内容一般有两到三个轮回,主题句非常突出,教师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信息量大的会话,教师要合理地拆分内容。遵循先易后难、先重点句型后辅助语句、先学后练、先分后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以便使每组小对话都有相对独立的操练和表演的时间。
2、注重把握整体情景。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要体现整体教学的理念。每篇对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串连起来。
三、Practice(新知操练)
新知操练即趣味操练部分,让学生通过新知操练活动,达到内化新知的目的。这个环节对文本同时要有创新,不能照本宣科。单纯的机械被动的操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但是,机械操练的形式是不可少的,新知学完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表达,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在学生听懂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如替换词语操练句型,先集体、小组后个人,或男生、女生、前排、后排、左右排、开火车等多种形式操练。游戏、竞赛等任务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等形式是很好的操练形式。但是,操练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操练的过程要逐渐放开,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思维模式。1)教学活动一: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爱学、乐学。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逼真的语
言情境中,才会正确的理解语言,正确地使用语言。在学习family及相关的语言项目时,通过播放Disney教学软件,其中的卡通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摸仿软件中的活动进行竞赛。2)教学活动二:
可结合英语使用绕口令、故事呈现、习题练习、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呈现。3)教学活动三: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采访,一般步骤是:1)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采访表格。给学生讲清需采访的项目。(2)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运用所学的句型对某个同学进行采访。(3)请采访者把得到的信息填在采访表格内。(4)采访者根据表格内容提示,以第三人称身份向大家汇报采访结果。
操练巩固环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操练的范围越广越好。
2、操练的形式要多样。
3、操练时要尽量利用身边的资源。
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以下操练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操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2)灵活性原则:教案要有几套操练的方案,根据情况选择。
3)激发性原则:提问题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先提问,后找人回答。
4)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时刻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对后进学生要提问比较容易的问题,一旦答对了,就要表扬。
5)过渡性原则:操练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学生充分的信心。6)节奏快,密度大:操练的时候要让学生始终在动,让他们有事情可做。
四、Sum-up(总结提升)
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力图形成知识系统,以达成对知识的巩固提升、迁移拓展,初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或通过老师的提示)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与感悟,提炼出学习策略与方法,以达到提升能力、提高觉悟、陶冶情操之目的。尽量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法,最好让学生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最后教师再作补充。总结环节要起到一个归纳梳理短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这个环节由老师布置口头或书面作业。结束课堂要自然亲切,不能为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留下心理负担和学习焦虑。
1)教学活动一:口头作业,低年级适用。学习完颜色单词后,让学生自编歌谣或画画。2)教学活动二:书面作业,适合中高年级使用。
第三篇:三步四环节高下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步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效课堂教学实验势在必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步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总体构架:
1、三步: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2.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二、教学模式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
(1)课前预习。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3)课后训练。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 “三讲三不讲”原则。
(4)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三、教学原则及教学流程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是关于教学顺序的总要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是先学后教的心理学依据。从专业角度来讲,高效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而“先学”就是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后教”就是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即所谓以学定教。
新课程要求:在整个的课程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新的课程观旨在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而“先学后教”观念就是新课程条件下师生角色观转变的具体体现。它不但是教学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从学生角度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而在课堂中采用“先学后教”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因此,贯彻“先学后教”理念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客观需要。
所谓“先学”,是指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可见,“先学”之“学”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独立性是先学最本质的特性。先学强调的是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的异步性区别于传统学习的“齐步走”。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
所谓“后教”,是指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有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后教”之“教”也体现了3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要力求全面系统,但是教师的教一定不能全面系统,而是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以前,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是根据教材确定的,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
2.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做到了“三讲三不讲”,讲得时间少了,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再加上教师适当地引导,加强双边活动,也容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布置“作业”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能从客观上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新知识,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还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特定教学情况,收集反馈信息,进而指导下一步教学活动。
不布置重复性作业。有的教师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能力也越高,从而导致已做过的作业再次布置,有的甚至反复做了几遍。其实,当前,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要本着精心设计题型,变换灵活方式,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来布置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有的教师处罚学生的拿手方式就是抄写课本知识点或做习题,这些简单粗暴,近似变相体罚的做法,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恶化,这是与我们布置作业的初衷是相悖而驰的。
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不少教师认为,作业的难度高一些,练多了学生的水平自然就会提高,却不知如果作业的难度超越了学生的知识水准和理解能力,学生就无法理解、难以完成,这样只会揠苗助长、事与愿违。
那么,我们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我们提倡的“三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在适当布置常规性书面作业之外,作业更要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的特点。每次作业要有变化,且按照作业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统一和所谓的按时完成。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及各学科知识整合运用等,我们可以更多地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问题,来达到启迪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实践性作业正好符合于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为学习问题,用学科知识的眼光来看生活问题,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有谚语说:“学了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教师要善于把学习过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结合起来,让所学习的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4.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纠正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转化、输出的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信息相互反馈联系在一起的信息通道的闭合回路。教学成绩就是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取得学生学习的全面(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信息,及时分析、判断、加工,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矫正补救的过程。可见,没有信息反馈,教学就没有针对性,教师就不能对教学系统有效地进行控制,就会用自己的主观愿望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盲目进行教学,从而造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低下。在每一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提供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加强巡视直接批阅试卷,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或者在学生完成试卷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之间批阅,统计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补救。正确地把握信息反馈,是教师有效地调节整个教学过程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5.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和环节。这些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整堂课老师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甚至常常出现一些脱离了本堂课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余的教学环节,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从另一个面来说,学习天天发生在课堂里,仅仅靠考试、训练课抓落实是不够的,必须在每一堂课中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底。教师不仅要注重反馈和检测,更要注重检测后学生的纠正和和落实。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课堂上教学环节不要太碎,要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每堂课最好不要超过8个教学环节,如果一节课超过了8个教学环节,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过多,会束缚学生,使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跑,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6.归纳总结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增加归纳与总结环节,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如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演板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练,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已见,找出错误,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并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再如在课后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树、形成知识主干网络等就可以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形成系统的框架,达到运用知识时上挂下联、左右逢源的效果。
7.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是90%。脑电图观察表明,看和听时大脑只有一个兴奋点,而说和做时都有多个兴奋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和充分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体验、和思考,从中获得学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实验教师:张海瑜
2013年5月28日
第四篇:民主高效四环节八步课堂教学
民主高效课堂新授课“四环八步”课堂模式
环节一:引入目标,内容概述(时间约3分钟)
途径:利用情境创设、图片、视频、故事、材料介绍等引入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或课前板书教学目标和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
要求:选取适当情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快速引入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内容概述,让学生清楚明白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及教师的安排。
目的: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从总体上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学有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提高学习效率。实施步骤:步骤一:通过创设情景引入教学目标;
步骤二:简明扼要阐述主要的教学任务。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间约15分钟)
途径:教师以学案的方式按照前面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从概念理解到灵活运用,从基础知识到拓展内容,从重点知识到难点解决等内容;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路标”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及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具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要求:按照课标要求,按照教材体系,教师设计的学案主要为学生做好“路标”的指引作用,即学生按照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够掌握本节大部分的知识和内容,学案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学案设计中,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更有拓展性和挑战性,以便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目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路标”指导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其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表述等学习过程,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维。同时,有利于培优补差,提高效率。实施步骤:步骤三:学生按照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即学生自学。
步骤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
环节三:展示交流,点拨释疑(时间约15分钟)
途径:小组学生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其他小组倾听后点评,并就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必要时老师加以点拨。
要求:能让学生做的,老师绝不包办代替。教师要有足够的课前预设,更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利用好难得的教学契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目的:培养学生总结、表达、倾听、质疑、交流等能力,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
实施步骤:步骤五: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结果或遇到的问题进行展示;
步骤六:教师对展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重点、难点进行点拨解释。
环节四:归纳总结,检测评价(时间约7分钟)
途径:对本节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总结,逐步形成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利用学案或多媒体课件,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和评价。
要求:归纳总结要总结出本节的重难点,检测题型多样,[口头、笔头(做题、简答、选择、填空、概括„„)],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目的: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检测和评价手段,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步骤:步骤七: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
步骤八:通过检测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附件1 1.精心备课
看似轻松的课堂其实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引入环节的精心选材、教学目标的精确设定、学案内容的准确到位、拓展问题的精心设计、课堂生成的密切关注、关键时刻的精彩点拨、检测环节的高效体现,无不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2.教师任务
保证学生高效率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确保全体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组织展示交流环节。3.教学目的
不仅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主动获取信息、勤于思考、勤于整理、学会合作、学会质疑、懂得倾听、懂得尊重、„„),形成学习能力(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归纳、提炼、表达、„„)。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训练的结果,换句话说,教学目的实现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培养的过程!4.积极评价
课堂评价是多样的,有鼓励性的、也有批评性的。有语言,也有掌声。有老师的评价,而更多是来自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建设的不断凝聚、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备注:
各教研组在本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出更适合自己学科的模式,但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五篇:小学英语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1
小学英语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下列各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中教师对词汇句型、阅读、听力、写作、口语表达等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一定是针对一节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这些模式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一部分和一环节。
一、词汇句型课教学模式
本课主要是侧重于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要求能熟练朗读本模块的单词、理解记住本模块词汇的汉意,能复习归纳拓展与本模块词汇相联系的词汇,基本能将所学词汇进行造句等运用,掌握重点句型的结构及运用。
1、课前交流,预习新知。
各小组成员课前交流昨晚预习本单元时遇到的问题,由值日小组代表把他们预习时遇到的生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黑板上没有板书的生词就上去补充。板书的原则是:生词表上的四会单词一定板书,不会的疑难词汇要板书。
2、激趣热身,导入课题。
激趣热身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尽快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热身方式很多,比如:Li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do;Follow me等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尽量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导入课题。除了经常用到的一些TPR活动之外,一些经典英文儿歌、迪士尼英语中很多有趣的歌曲和片断都可以成为我们热身的素材。学生到了高年级,可以借鉴攀登英语预热环节的学生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热身活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像课代表组织唱歌、做游戏等。
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1)听录音,把握正确语音语调。
只有正确的输入才会有正确的输出,为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除了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至少听5遍录音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词汇前课文录音一般播放2遍,第一遍是听,整体感知课文,并画出生词;第二遍边听边说出黑板上的生词,个别难词可以反复跟读,掌握正确发音。个别学生读不准的或是较难的词教师要适当领读。
2)小组合作学会黑板上的生词。(包括会读、会翻译、能联想相关词汇,运用技巧初步记忆,运用生词造句等),这个环节主要发挥优生帮教的作用,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可以在老师巡视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这是课堂上最精彩的地方。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老师主持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展示完本组学习成果还可以随机检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读音、汉意、拼写、或单词的不同时态的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展示的方式,像用生词造词组或句子,找形近词、同义词或反义词等,各组展示的方式一般不会雷同。
4、小组合作,句型学习。
本环节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新学单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并进行句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词汇造句进行运用,找出本模块重点句型进行替换、拓展、对话等情景练习。然后小组进行展示。
5、复习归纳,拓展词汇。
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模块的词汇,进行词汇的复习归纳与拓展。
老师可以通过“What words do you think by learning these words?”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可以从发音、词性、词意等方面考虑,如本节课新学习了panda,学生们可以想到原来所学的动物名称,或一些好孩子自己学习的新的动物名称。小组整理出来后,进行小组展示,展示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等,带领同学们朗读学习。
6、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本环节可以由教师统一出题检测,也可以由小组互相出题,一般每个小组出一种题型,进行组内自测、自练和互批互改,教师巡回指导,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可以全班共享。自主出题是孩子觉得最有挑战性的,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由于孩子出题的角度不一,在共享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练习测试,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知识点。
7、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8、下面提供2种单词教学方法:
1、利用汉语拼音和字母音学习辅音:将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音素分解,去掉尾音的方法,使学生在几分钟内就掌握了这些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利用英字母的发音掐头去尾法学习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也是我常采用的方法之,效果一样显著。
2、归纳总结元音的在单词中的规律五个元音字母的长音和短音的规律,以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系统教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可以很熟练掌握这些规律和方法,对于常用的单词基本能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大大减轻了学生记忆单词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阅读课教学模式
本课主要是对课文的理解及精细解读,并能对所学重点内容进行拓展运用。共有四个环节。
1、自主学习,组内检测。本环节主要有老师或小老师带领以单词听写或英汉互译的方式进行词汇检查,小组内互相检查订正。
2、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这个环节侧重于设计情景以free talk的形式导入课文,提出任务,背景介绍,引出问题和本课的重点句型,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活动。
3、阅读课文,组内解困。
根据阅读素材和阅读规律,深入挖掘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章信息,并训练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较长篇幅的文章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略读 根据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快速阅读找出答案。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提高他们快速阅读的速度,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
细读 细读是指对课文做更深入细致的阅读,领会课文各段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主要关系及文章中的细节。在此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更广、更细、更深。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帮助、合作解答。
精读 本层次是学习性阅读阶段,任务是立足全篇,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知识进行集中学习,并作适当扩展、归纳,此环节主要是小组活动,相互质疑、相互解答,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到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或各小组之间相互解答解决。
4、巩固强化,拓展运用。
本环节是巩固和强化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分以下几个步骤:
1、跟读
2、朗读
3、练习(包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写表格、短文改错等);
4、课文简述或表演或缩写或改写或辩论等。
三、听说课教学模式
本节课以听说为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力训练应该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听才更有效,如何让学生学会根据所给练习题目进行预知;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主题句、关键词和信号词;学会做简化笔记等。说也要根据话题内容和所学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的训练项目,遵循短句-长句-短对话-长对话的循序渐进原则,引导学生先借助课本的对话内容,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自己的对话。
1、激情导入,情景呈现。可运用每日报告、自由会话、讲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
设法创设一种与现实接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会本堂课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点。
2、听力训练,提高能力。⑴要求学生不看书,第一遍粗听,回答笼统的一个问题。要教会学生听前预测既根据生活经验和预知和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⑵第二遍精听,回答至少五个理解性问题、较为细致的问题或填入所缺的单词。精听中,老师要听中提示,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难点要进行适时的录音停顿,进行提示和点拨。⑶第三遍细听,每句进行录音停顿,要求学生对每句话进行重复,达到说准确的目的。
3、口语训练,小组展示。⑴要求学生在对每句重复的基础上,能说出所听的尽量多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零乱,不要求情节完整;⑵小组活动交流,将个人听到的句子进行汇总,尽可能形成与所听材料情节相同的故事对话等。⑶最后再小组讨论,可将故事情节进行修改,形成较完整的故事对话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各小组展示完毕,要求学生课外将自己的小组的展示内容和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进行归纳,进行书面表达。总之,小学英语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设计要着眼于一个“活”字、突出一个“动”字、体现一个“巧”字、贯穿一个“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