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

时间:2019-05-13 00: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

第一篇:《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

《合欢树》中的“树”与“人”

思想所能有的深度,情感也可以达到。

——题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任佳怡

围绕《合欢树》这篇课文,有两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一是文中的“树”倒底象征谁,二是如何理解“孩子”的意义。由于对以上两者缺乏清楚的认识,老师们很难把握文章结尾的深意——“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句话简直像一则难猜的谜语。其实,经过细致分析,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树”与“人”的双重隐喻分别指涉了不同维度中的作者自己,而隐喻背后,实则埋藏了作者深深的念母之情。

一、“合欢树”隐喻现实中的作者

史铁生用“合欢树”来隐喻现实中的自己,我们是可以在课文内外找到依据的。

合欢树与作者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合欢树发芽漫长而艰难,作者一生命运多舛;作者最颓废的时候,母亲都没有放弃对他的希望,就如她不舍得扔掉没有生命迹象的合欢树;多年以后,合欢树开出艳丽的花朵,作者第一篇小说得奖,这一切母亲都无缘见到„„

所以课文第七段当老邻居们提醒作者“到小院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这时,作者“心里一阵抖”。这个“抖”字,传神地表现出他内心的激动与苦痛:是啊!花满枝头,恰逢作者走上人生正轨,可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只留下同受“昔人”恩泽的人与树,相顾无言。树名“合欢”,作者的心中却落满悲愁。

因为这份“悲愁”,作者“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但后文他又“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毕竟,这棵树是联系作者与母亲的记忆纽带,看到树,他就会想到母亲当初是如何“种树”一般悉心栽培自己的。这些回忆,满溢着苦涩的甜蜜,如今,真是令作者“近乡情更怯”啊!

也许是基于合欢树与自己命运的联系,作者在其他作品中亦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现实生命的象征。他曾在一篇叫做《游戏·平等·墓地》的散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死后,不要用冰冷的墓碑的方式来宣布他的死亡,而是可以种一棵生态的树,“为了记住这一棵树下埋的是谁,也可以做一面小小的铜牌挂在树上,写下死者的名字。比如说我,那铜牌上不要写史铁生之墓,写:史铁生之树。或者把树的名字也写上:史铁生之合欢树。”①

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名字与一棵树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一个原因——这棵树,是作者坎坷命运的写照、念母情结的归宿。

说完了“树”,再来说说“人”。

二、“孩子”隐喻理想中的作者

《合欢树》一文中,最令人困惑的就是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孩子”了。

文章第七段,闲聊的老邻居们提到了一件奇事——一作者与母亲“原来居住的房子”迎来了一个新生儿,这个新生儿“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他真的是在看树影儿吗?他会不会在看树上的鸟儿、或看树后的天空呢?退一步讲,如若他果真在看树影儿,到了第二天、第十天、第二年,谁还会将这件“奇事”牢记在心呢?恐怕除了作者自己,就没有谁了吧!也就是说,作者主观上特别希望“坐实”孩子与合欢树之间的联系,不管这种联系是多么隐晦。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或许我们能从文末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写道: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注意!孩子是“跑”着去的。对于一个失去基本行动能力的残疾人而言,这个词是他心头的一道抹不去的伤痕。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回忆了一次母亲说错话的经过: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②

作者和母亲素来默契地避开这一类字眼儿——“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但在史铁生因病残废之前,“跑”和“踩”确实是他童年曾有过的珍贵回忆啊!

多年以后,有一个“陌生”的孩子,住在他曾经住过的地方,代替他盯着那棵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合欢树。难道说,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我想不是的。试看《我与地坛》的结尾,作者也提到一个孩子,他究竟是谁呢?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欢蹦”。)“当然,那不是我”。(没有人会认为这个蹦蹦跳跳的孩子可能是作者,但他却从反面强调了一下,用意何在?)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姓名,大可忽略不计。”③(原来上文的否认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孩子”就是作者!)

为什么能跑能跳的孩子与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会是同一个人呢?骆玉明先生这篇名叫《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的文章似乎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他写道:

“苟活的耻辱一刻也没有被忘记,由自己决定的死亡作为人拥有自由的最后一次证明,常在司马迁的怀念中。所以,我们从《史记》中看到许多壮丽的死亡场面:屈子披发徜徉,抱石沉江;荆轲悲歌易水,一去不返;项羽在可以逃脱的机会中,以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向颈;李广并无必死之罪,只因不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刀笔吏,横刀自刎„„他的笔墨中倾注着慷慨的激情,至今尚能震撼人心。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和历史人物的对话,写作本身也成了司马迁自己对死亡的心理体验。”④

将史铁生与司马迁作比并不合适,但如若司马迁可以在历史著作中将自己的心影投射在英雄人物身上,从而体验到现实中不可能获得的自由,那么史铁生同样可以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能跑会跳的“孩子”构筑起另一种人生的可能——健全者的运动能力不是比千万次残疾者的获奖经历更令人心动吗?史铁生是多么羡慕这个“孩子”,宁愿自己变成他啊!

这个“孩子”除了代替他“跑”,还能代替他做些什么呢?

三、“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由上文分析可知,文中的孩子实际上隐喻理想中的作者自己。在理想世界中,作者化身为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了,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他不但能跳能跑,还有着全然幸福的回忆——他“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孩子的回忆是多么甜蜜啊,不掺杂一丝苦涩!与现实截然不同,他与自己的母亲之间,再也不会横亘如此多人生的苦难和无意的伤害!

这样的世界是无疑美好的,只有一点缺憾,那就是“他(这个孩子,也就是理想中的作者自己)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树是谁种的呢?当然是母亲。问“树是怎么种的”,弦外之音就是问现实中的“我”是怎么被母亲“栽培”长大的。让我们来看一看,“树”是怎么“种”的: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到没太害怕,心想死了到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⑤

“那时,我仍然没头没脑地相信,最好还是要有一份正式工作,倘能进一家全民所有制单位,一生便有了依靠。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我记得那地方廊回路转的,庭院深深,大约曾经也是一座庙。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保证说这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其实仍可胜任很多工作。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我那时年轻气盛,没那么多好听的话献给他们。最后出来一位负责同志,有理有据地给了我们回答:‘慢慢再等一等吧,全须儿全尾儿的我们这还分配不过来呢!’此后我不再去找他们了。再也不去。但是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去之前什么都不说,疲惫地回来时再向她愤怒的儿子赔不是。我便也不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还会去的,她会在两个星期内重新积累起足够的希望。”⑥

“母亲去世时,我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⑦

原来,母亲在“种树”的过程中,是这样含辛茹苦,一面为了给儿子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必需点头哈腰忍受某些人的“满口官腔”,另一面还要回家安抚儿子残疾的身体、脆弱的自尊以及由此而生的暴躁脾气。母亲用她的全副身心去呵护、鼓励、栽培绝望的儿子,她渐渐变老了,头上长出了白发,话也越来越多。忧愁更加速了她的衰老。终其一生,她还是没能亲眼看到小树开花,儿子成才。

母亲去世后,作者为自己年轻时的任性而内疚不已。在《我与地坛》中,他有一段真挚的独白。摘录如下: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⑧

他终于读懂了母亲一生的爱与辛酸,满怀感恩之情。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合欢树,是可以面对的吗?作者在去不去看合欢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正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

为了避免灵魂的痛苦,他逃入了理想世界,化身为一个“孩子”。可是这个没有经历过人生风雨、天真无邪的孩子哪里会懂得母亲的苦难与挚爱呢!作者是懂的,既如此,他不幸的人生便具有了某种独特性和深刻性。

他终究是不愿意成为“孩子”的。①②史铁生《游戏·平等·墓地》,《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0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7—1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③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选集》第3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④骆玉明《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一个甲子的风雨人情:笔会60年珍藏版》第459页,文汇报笔会编辑部编,文汇出版社2006年。⑤史铁生《合欢树》,《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⑥史铁生《庙的回忆》,《史铁生散文选集》第20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⑦史铁生《老家》,《史铁生散文选集》第19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⑧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选集》第22—2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

第二篇:伞、树与人(本站推荐)

伞、树与人

——读《雨伞下》有感

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的确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世人寻求庇荫之地,以求动荡岁月、有难之时,得以庇护。

庇荫之地,一定能得到庇护吗?电影电视剧里,现实生活里,树荫里,有的能得到暂时的提携,得以大展身手;有的事与愿违,甚至被当成垫脚石,压死了。原因很多,与个人情操、伞树人格、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

印度和利比亚都不是经济富裕的国家,但2010年奥巴马访问印度时,印度给了美国近百亿美元的定单;为了讨好法国,时任利比亚总统的卡扎菲一度支撑萨科齐的竞选,讨好法国,也曾经给过法国高达147亿美元的定单,受惠者可能一时高兴,却从未真正的领情。最可悲的是,卡扎菲的下场却是法国人为始作俑者。

张爱玲有散文《雨伞下》,将其说得淋漓尽致。原文是这样的:下大雨,有人打着伞,有人没带伞。没伞的挨着有伞的,钻到伞底下去躲雨,多少有点儿掩遮,可是伞的边缘滔滔流下水来,反而比外面的雨来的更凶。挤下伞沿下的人,头上淋着稀湿。当然这是说教式的寓言,意义很明显: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

既然如此,为什么穷人乐意结交富人,弱势者结交或巴结有势者?从利益的角度,可能是想占便宜,能分一杯羹,“大树底下好乘凉”;从精神的角度,可能是怕被孤立或跃跃尝试,抱有“靠近你,温暖我”的心理。靠近“你”,能够温暖“我”,但也要温暖“你”,双赢互惠才可以。处于弱势的穷人一旦对势力的富人毫无利用价值,其处境与前景可想而知。

所以人要有属于自己的圈子,进入某个圈子,可以根据你的特长、你的专业、你的经济、你的社会地位、你的生活领域等,你可以同时隶属某几个不同的圈子,如,你一方面是某妈妈团体,一方面是某娱乐团体,一方面是某义演资助团体,得以相互支撑,不至于因某一圈子跨了而全盘皆输。„„。偶尔,你也可以跨越自己的圈子,进入一个完全相反的不属于自己原有的圈子,会出现两种可能:你如鱼得水,大有进入恨晚的感觉;你浑身不自在,感觉格格不入。就让我们的肉身跟随我们的心灵,踏进自在的境地。大可不必为了身外之物,委屈自己,糟蹋人生短短的几十年。

因为,上杆子的不是买卖。尊严比荣誉、金钱、地位都重要。确实没有适合自己的领地,确实找不到接纳自己的团体,那就独处吧。闲事,读读书、陪陪孩子、写写心得,而不是去自找没趣。陶冶自身,韬慧所长,让寂寞的心灵在冥冥的领域寻求注定的菩提。

诚如张爱玲所写:没伞的挨着有伞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过雨,反淋得更湿。倒不如躲得远远的,就是无乎也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即使不靠近,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天地。

下鱼的时候,躲在树底下容易遭雷击;刮大风的时候,伞往往失去作用。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宝剑锋从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我们没有伞、远离了树,就要练就抵御暴雨的身体、独自承受炎热的耐力和勇气,无依无靠我须自强。有位同行谈到与其校长的关系,说:“我不想讨好他,更不想与他走得太进,尽管我知道,跟校长走得进意味着可以得到很多方便与好处,但领导之间关系复杂,我没有能力处理得当,与其花费时间揣摩别人的心思,倒不如专心工作本身,做好份内之事。这样,无论谁当权,既不会提拔我,也不会赶走我,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地活着。”

人生如此,足矣。对此,我奉若宝典。

第三篇:《合欢树》

《合欢树》课堂实录

执教:陈钟樑

地点: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30-3:15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史铁生这个名字大家熟悉吗?读过他的文章吗?

生:读过。

师:哦,读过的。我们看一下史铁生的介绍。(屏幕显示史铁生简介)史铁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大家看一看史铁生的简单介绍。(生默读)他多次获得大奖,特别是华语文化传媒的大奖。

师:这篇课文《合欢树》,大家看过吗?

生:看过。

师:都看过了,很好。那么我们先看一下,《合欢树》这篇文章,它要赞颂的主题是什么?那是人类最伟大最永恒的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呢?

生:母爱。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史铁生对于母爱,是怎么认识的。下面这段文字,取于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读过的——

生:《我与地坛》。

师:对,《我与地坛》。我们先仔细看一遍,再齐声读一遍。

生:‚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什么隽永的格言和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虽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师:好,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合欢树》,哪一类词语用得最多?

生:(默默翻书)

师:哪些同学看出来了?你看,对母爱的认识,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吗?这里特别讲到‚虽时光流转‛,——随着时光的流转,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这篇文章,哪一类词语用得最多?

生:时间。

师:我们把有关的时间词语圈点一下。比如第一自然段的‚十岁那年‛‚二十岁‛,到下面的‚三十岁‛‚母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写到合欢树的时候又出现了哪些时间词?‚有一年‛,接下来呢?

生:‚第二年‚。

师:嗯,‚第二年‚,‛又过一年‚,下面还有呢?

生:‚再过一年‛。

师:对。这篇文章,表示时间的词语特别多。因为随着 时间的流逝,‚我‛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来,我们先看看整篇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12个。

师:现在我们先看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作者起笔到底写了些什么。我想这样,我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好不好?

(师生共读《合欢树》第一自然段)

师:好,我们看史铁生的起笔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生:就是写他十岁那年,一次作文比赛得了第一,他和他母亲之间的一个生活片段。

师:生活片段这是一方面,还有吗?

生:描写他母亲的性格和品质。

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生:活泼。

师:还有呢?

生:开明。

师:活泼、开明,还有呢?你看啊,和儿子争论起来了,她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呢?

生:好强。

师:对,很好强。还不够,还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没有注意到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讲,是什么?

生:爱美。

师:哎,是个很爱美的女性。你看,第一个自然段写了母亲当年的阳光,她好强的脾气,而且在那个时候,她还是一个很追求美的女人。同学们,我们想想看,第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丰富吗?

生:丰富。

师:这样丰富的内容,全在史铁生笔下的叙述表现出来。第二个自然段‚二十岁,我的两腿残废了‛,在这个自然段里母亲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变老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变老了呢?

生: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师:对,可是一个女人的变老,不在头上增添了几丝白发,或是脸上增添了几分皱纹,而在于什么?史铁生在这里的细节是抓得很准的,表现在哪里?

生:(思考)

师:这个同学们可能太小了,感觉不到。一个女人的变老,最主要的表现在哪里呢?——不断地重复同一句话。

生:(笑)

师:‚怎么会烫伤了呢,怎么会烫伤了呢?‛——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

生:(大笑)

师:史铁生在这里抓得很准。到了‚我‛三十岁,我的小说发表了,我得奖了,可是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文章的一开始,看来很平淡,但是在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非常真挚的。我们看作家王安忆是怎么评论史铁生的散文的。我们齐声把第一句话朗读一遍。

生:‚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

师:对,‚原初面目的的情感‛,写母爱。那么怎么在后面,用了很多的笔墨,写的却是什么呢?

生:合欢树。

师:而在写合欢树之前,又写了一群什么?

生:老人。

师:对,一群院子里的老人。有人问,这算不算是闲笔呢?写母亲是文章的主题需要,怎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一群老人呢?

生:(思索)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的《故乡》读过吗?《故乡》写农村的破产,主要是通过谁来表现的?

生:闰土。

师:但是文章还写了谁呀?杨二嫂,对吧?如果说写闰土,是确保了这篇文章主题的深刻,它的深度;那么写杨二嫂呢,就是文章的厚度。这里写母亲,是确保文章的深度;那么写院子里的一群老人,就是文章主题的厚度,也是母爱 的一种折射。大家看,写这群老太太,主要写了她们的什么?

生:(默读)

师:同学们,课文内容反映出来的,写了老太太的什么呢?第一,‚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看到吧?‚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说明这一群老太太,这一群善良、忠厚、慈爱的老太太,她们是非功利的。没有什么功利心,讲究的是实在。‚我‛是不是得奖了,得了什么奖啦,她们毫不在意,她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腿。

师:对了,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工作。好像更重要的有个内容——她们和史铁生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从来不提起母亲。为什么?

生:怕他伤心。

师:对了,怕史铁生伤心,这是二。但是,她们最怕的是什么呢?既不提起,又怕什么?

生:我觉得最怕的是史铁生忘了他的母亲。

师:对,所以‚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请大家圈下一个词——‚终于‛。下面要请同学们想想看,你认为‚终于‛这个词包含着哪几层意思?两两讨论一下,然后起来回答。

生:我觉得‚终于‛包含了两个角度,一个是作者本身,就是他和老太太聊天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讲到他的母亲,他可 能心里也会觉得她们为什么不讲呢,终于等到这一年,她们终于讲了,其实作者心里可能一直很希望老太太她们讲到他的母亲。这是一个角度,就是作者的角度。另一个角度是老太太,她们之前一直没有提起是因为怕史铁生伤心,但是她们又真的很害怕他会忘了他的母亲,所以她们忍了一年又一年,还是讲了。

师:还有补充的吗?……如果今天大家回去,翻一翻《汉语大词典》,我们对刚才女同学的发言,既有热情的肯定,也可以作一点补充。‚终于‛,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时间的等待。‚终于‛总是有一段时间的,不能由刚才马上到现在,这个不能用‚终于‛。第二,刚才女同学讲到,头脑的酝酿。想了好多次,但一直没有实行。第三,行动的努力。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所以‚终于‛这个词和另外一个词语‚最终‛截然不同,这两个词语不能随意调换。请一位同学把‚终于‛包含的三层意思再复述一遍好不好?

生:‚终于‛包含着三层意思,一层是时间的等待,一层是头脑的酝酿,以及行动的努力。

师:对,所以‚终于‛又提到了母亲。提到母亲以后,就带出了合欢树。所以刚才我说的,写这几个老人,不仅使整个主题更有厚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生:引出合欢树

师:对,几位老太太在文中还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合欢树的出现显得非常自然。听了老太太的话——‚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的感觉怎么样?

生:‚一阵抖‛。

师:‚我心里一阵抖‛,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王安忆的这段话里,‚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从心里的震动开始,逐步‚趋向理性‛。(引导学生看屏幕显示的第二句王安忆语‚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所以老太太的出现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过渡作用。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合欢树。母亲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后来竟变成了一棵合欢树。第一个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把路边的合欢树搬回家?她没有搬其他的草其他的花,搬的是合欢树,搬的是含羞草。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首先我们从第一自然段知道母亲是个爱美的女性,所以她搬了合欢树是情理之中的——她本身喜欢花。另外,母亲把含羞草搬回家,可能是想让‚我‛,也就是她的儿子看到花,心情会好一点。

师:你有一点讲得非常好。母亲是一个很爱美的女人,和第一个自然段相照应。另外,她也想让家里增添一些欢乐的气氛。那为什么要她不找其他的花,而找含羞草呢?这是 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生:我觉得呢,就是母亲那时候去帮他找工作,而且作者的脚已经残废了,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含羞草一样,每次去碰它它就合拢然后战胜自己的困难,再重新开放。母亲就想通过这盆草告诉他的儿子,让他看到它会有另外的想法,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师:在你讲话的里面,其实已经有一个闪光点——‚和含羞草一样‛——什么和含羞草一样?你从母亲这个人的一生,她从文章里的出现,她和含羞草一样的是什么?含羞草是怎样的一种草?

生:含羞草是你一碰到它它虽然会叶子合拢低下去,但是你一走开它又会和以前一样。

师:生命力很顽强。还有别的同学发言吗?你看,含‚羞‛草,和母亲有相似的吗?

生:朴素。

师:母亲这么爱含羞草,因为含羞草和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呀?是那样的温柔而不张扬,美丽而不耀眼。这就是史铁生他注意到了母亲的性格——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女人。同学们,在这个地方我们看书一定要把它挑出来。你挑过以后,就会越来越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是那么有味道。

师:但是最后这个含羞草呢,却是一棵合欢树。这里有 两个副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是想不到的。第一个副词——

生:‚竟‛。

师:‚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副词是哪一个?

生:‚但‛。

师:哦,不是,比‚但‛重得多了。

生:‚却‛。

师:对。第一个,‚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却‛长出了叶子。一个‚竟‛一个‚却‛,这个给史铁生一种深深的震撼。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经过历练,逐步地趋向了理性。

师:同学们,接下来文章写到:‚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短短这个自然段,有几个句子啊?

生:三个句子。

师:我们是否应该注意这两个叠词——一个人进入沉思的时候,前边一个‚慢慢‛,后面一个‚静静‛,于是进入了一种静寂。啪!一个句号,造成了一个断裂,引起了下面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们齐声读一遍。

生:悲伤也成享受。

师:这个‚也‛字不能少。现在值得我们思考而不是讨论:悲伤,怎么会也成了一种享受呢?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大家熟悉这个名字吗?

生:熟悉。

师:有篇文章大家学过吗?《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写的,读过吗?

生:(摇头)

师:高三肯定会读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说,有一个小孩他一不留神走进了森林,结果在森林深处遇到了他心里十分害怕,就奔啊跑啊逃啊,一股劲的终于走出了困境。第二天,他给朋友给老人讲述他昨天的经历,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一种喜悦、骄傲的神情,再也不是森林里的恐惧,死亡前感到的威胁。什么道理呢?因为中间已经有了一个时间的距离。按照美学最基本的原理,美,必须有什么?

生:距离。

师:对,距离产生美。史铁生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所以他才会体验到:悲伤也成享受。我们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要注意三句话,每一个句号要有相当的停顿。第二,要把‚慢慢‛‚静静‛读好。最后,‚悲伤也成享受‛,这种体验性的句子要读好。

生:(朗读文章11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重复再读一遍——‚悲伤也成享受‛。

生:悲伤也成享受。

师:好。那么这篇短短的散文最难懂的,在这里:为什 么文章要多次提到那棵合欢树的影子,要多次提到那个小孩儿——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而结尾又落在那个小孩儿上——‚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为什么多次的提到那个小孩儿,为什么多次的提到那个树影儿?大家可以两两的议一下,到底为什么。

生:(讨论)

师:同学们非常好,说‚知道一点,但也不算太懂。‛对吧,那么你来讲,好不好?

生:我觉得他是从那个小孩身上,折射出了他自己,想到了那一些童年的事。那个树影,应该是他和他母亲当初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也是母亲和他一起走过的那一段回忆。

师:我非常欣赏你用的一个词:折射。还有同学希望发言吗?

生:我的观点跟她不太一样。我把合欢树看作天下所有母亲的母爱,那个影子就是他的母亲对他的爱,只是那合欢树其中之一,把小孩子比作他自己和母亲所经历的一些回忆。

师:好的。在这里只要发表意见就是很好的。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生命的循环,母爱的延续。

师:‚生命的循环‛,好。刚才有位同学讲的‚折射‛,我很欣赏。你说的‚生命的循环‛,我也有同感。

师:刚才我们已经出示了两个句子:‚在叙述中流露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看第三句:‚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屏幕显示王安忆评价的第三句)在这里,史铁生的散文总给我们多一点感受。什么感受呢?一种神秘感。是不是因为母爱,搬来的原本是含羞草,却成了合欢树;因为母爱的感召,终于让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不是因为合欢树的感召,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儿,整天望着树影儿,不吵也不闹?史铁生的散文,他成功的地方很大程度就在于总给我们多一点的思考,多一点的感受。不管他的《合欢树》还是《我与地坛》都给人以神秘感。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结尾,特别出现了一个词语,叫‚意蕴‛(板书:意蕴)。将来你们会读到戈尔的文章和论断。他说什么叫‚意蕴‛呢?用言语很难表达出来的,比言语所能够表达出的更深刻更令人回味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属于史铁生的。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的结尾出现了‚意蕴‛两个字,我觉得,用在《合欢树》的结尾,也是再妥当不过的。

师:现在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把文章好好地默读一遍。

生:(默读)

师:然后,把作家王安忆的三句话抄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生:(抄写)

师:好,我们把这三句话齐声朗读一遍下课。

生:(齐读)

师:好,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整理:深圳市学府中学 屠谖)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中学 屠 谖

看过太多好看的语文课,声光电影俱全,教学环节形式繁复,学生学习过程也显得很是繁忙,细细想来,心里却是一片空洞。近日观陈钟樑先生作《合欢树》一课,一如之前所作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翁》般,先生贴着课文教,疾徐有致,一派平和淡雅风度;学生静静读、品,向文中深处钻探,与文本相共鸣又相震荡,让人的心沉静而又饱满,进而有所思悟。

先生说过,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上成语文课。而所谓语文,就是要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下功夫。先生的课本身,就是在诠释这一理念,并堪为示范——

文字层面——

‚竟是一棵合欢树‛‚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 了‛——‚竟‛与‚却‛字里藏着什么心情?在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终于‛二字包蕴着什么意味?(《合欢树》)先生要求孩子们将字典常备案头,带着学生品析字眼儿,将自己的体会推心臵腹地与学生分享:‚终于‛二字,包含着时间的等待、大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这样玩味一个词,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种意外,也令讲堂里的老师们耳目一新,深深受教。

文章层面——

‚用这么多笔墨写院子里的老人,是闲笔吗?‛(《合欢树》)先生这一问,引出鲁迅的名篇《故乡》,表达农村凋敝的主题主要通过闰土的形象实现,兼写杨二嫂等人,前者是为确保文章主题的深度,后者则为了保证厚度。此文亦同。如此举一反三,既使学生触类旁通,又在行文笔法方面加以点拨,让学生体会文章丰满醇厚、摇曳生姿的风采。

文学层面——

先生引用了王安忆评史铁生散文的一句话,呈现在幻灯片上,拎动各教学环节——‚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著名作家评著名作家的话语,凝练而含义丰富,三个分句层层推进,用于《合欢树》一课,不仅总领教学环节,更是带领学生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使学生的情感 站在健康审美的角度得以强化,又引领朴素的情感向理性乃至哲学的角度延伸。

文化层面——

先生用‚为什么会把路边的含羞草搬回家?‛导出含羞草与合欢树共同的文化内涵:温柔而不张扬,美丽却不耀眼;通过对‚悲伤也成享受‛的体会让学生初步体悟另一种人生况味;通过对‚树影儿‛‚小孩儿‛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到‚母爱的折射‛与‚生命的循环‛。

先生作结道:‚史铁生的文中常有一种神秘感,是不是由于母爱的感召,含羞草终成合欢树,腿残的儿子也成了著名的作家;是不是由于合欢树的感召,小男孩儿终日望着树影,不哭也不闹?他的文章带给我们的是多一点的感受,多一点的思考,这就是——意蕴——语言无法尽述的东西。‛

更有一张幻灯片,出于对学生状况的考量并未出示,却独具匠心。先生选择的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这样的结语,留给学生的是无法作结的思绪和情愫,促使学生直面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诱惑着孩子们去潜入作家的其他作品。

先生反复强调,‚第一要识字‛‚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正是在这样一篇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 由文字而文章,进而文学,乃至文化的训练与熏染,还原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在陈钟樑先生的教学示范当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文中提到‘射箭能手’,‘手’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以‘手’代人的词?为什么‘手’可可代人,‘足’不能(除了‘国足’)?‛(《惊弓之鸟》)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点出了‚手‛的一个义项,还和孩子们一起兴味盎然地积累了‚歌手‛‚棋手‛‚扒手‛‚打手‛‚行家里手‛‚一把手‛‚灌篮高手‛等生活中常用的和孩子们口头的词汇,更涉及到了社会学问题——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类也正是在运用手的过程中,创造了世界。因此,汉字中出现了很多 ‚手‛类部首和汉字。‚手‛字几乎是每个人最初学会的汉字之一,却很少有人想到其中的深意。陈钟樑老师在此处的着力,由文字而文化,给学生传递了深刻的文化信息。

‚老鸨是另一个重要人物,这个‘鸨’字是鸟字旁,这种鸟在民间被视为下贱之鸟,所以‘鸨母’用这个‘鸨’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轻轻荡开一笔,片言只语,却给了学生字形上的强化和文化上的体悟:正是民间文化意识促使了语言隐喻功能的高度发散。

确实,文字本身就是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它们 组合在一起,更是有场面、有节奏、有动感、有至情……而语文老师,就是要打心眼儿里相信文字本身的魅力;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应该通过咂摸字眼儿、揣摩意思、体验情感,把根扎进文字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那些音乐、视频,那些教学辅助手段,怎能凌驾于学生对文字的品味之上甚至取而代之?不用繁复的环节充塞课堂,不催逼学生,不追求繁华满眼、声浪起伏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一定对文字、对自己、对学生都深具信心。

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一个层面是研究‚写什么‛,而第二个层面可能比第一个层面更重要,即研究‚怎么写‛。他引用法国著名画家塞尚的名言:‚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诚然如是,艺术家所表现的,还不是和普通人一同享用并处身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还不是普通人也一样在体验的情感与人生,而评价艺术的高低,正是在于怎么画,怎么写之间!

在上《卖油翁》一课时,陈钟樑先生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此文结尾没有对话,我们能否用文言补上一句——康肃笑而遣之曰: ‛?(《卖油翁》)

学生颇有妙语:‚汝酌亦精,去!‛‚吾终日以为艺精,今日方知乃雕虫小技也!‛然而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发现,怎么补都不合适。所补之言固然于文意于情理是通顺的,但 是却没有考虑到二人的年龄、功绩、地位和当时的社会风俗。二人是不可能有此对话的,最恰当的只能是如原文那样‚笑而遣之‛。

这一番看似无用的‚续貂‛工程,妙在前半段工作令学生综观了文意、把握了人物性格身份、尝试运用了文言表达,而最后的发现则使学生深深领悟到文章都植根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不可臆测不可生造的道理。孙绍振先生说:‚与文本对话,深读文本,不仅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还要去揣摩作者为什么不那样写,不选择那些内容写。‛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师,要教学生看不到的地方。‛正是这些不为人留意之处,使语文教师无法被替代。

先生提到:‚我们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足够的文化准备。‛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堂上,因先生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生的精妙点拨尤其令人难忘:

分析‚李甲‛这个形象时,先生提到一桩往事:‚当年上海越剧院小生为演好李甲,专诚敲开剧作家田汉的门,向他请教。田汉说,要演好李甲,一半在社会,一半在自身。‛分析‚老鸨‛形象时,先生又提醒学生注意她是一个‚信佛之人‛——‚曾有西方人说中国信佛情况怎样,鲁迅说,国人有的信,有的不信,有需要时信,不需要时不信。这话太尖锐太深刻了,但老鸨的信佛,多少于自己是种约束,可见 她也并不太坏。‛

这样的点拨,是教师多年积蓄所得,超越了学生,又令学生深感信服,生发兴味。看似旁逸斜出,却含有丰富的意味——提醒学生关注文本的细微处,暗示学生将人物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揭示人性本身的复杂多变,告诉学生千万莫要犯‚脸谱化‛的毛病。这样的言语,是拨动学生心思之弦的妙手,是引学生深思了或是亢奋了,乃至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催化剂。即使学生一时并未形诸言语,思维也在潜流狂奔。

在我看来,语文至味正是在于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设臵和情趣激发,在于对语言文字本身的重视珍视与玩味涵泳,在于以深厚学养为背景的信手点拨,令学生实现顿时通畅痛快、如醍醐灌顶般的妙悟。

而这一切,必然源自对文章的深度解读。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浑然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们共同营造出了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高扬起‚语文‛本身的大旗。年逾古稀的陈钟樑先生为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跋涉的教师们展示的,是对语文的深爱与领悟,是一位半个世纪孜孜以求钻研语文教学的特级教师满腔的热血和赤忱!

贴着课文教语文,就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用深情的目光抚摸一个个汉字,捕捉词句中传递的文化脉搏、历 史幽香,体察情感、思绪,琢磨人物、事件,不须凭空点染,任意生发,每一个标点都在说话。静下心来,贴近课文,把思想的铧犁深深插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向少年的心智掘进、开垦,与先贤交流、碰撞。而我们自己,和谐地存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于学生思索、体验的逻辑顺序之中,成为恰到好处、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欢树的传说

关于合欢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这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 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这个故事让人觉着,这合欢树在欢乐的名誉之下所承受的苦难过于沉重,让人不由得觉着分外伤感,觉着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其实大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由凄美的灵魂支撑的希望的形象。

第四篇:合欢树

合欢树

合欢树

2011-02-26 10:30:11| 分类: 职业对口语文新版 | 标签:合欢树

母亲

史铁生

母爱

作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合欢树

[教学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学方法] 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百科知识全书》和上网等途径,了解合欢树。

课外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相关文章,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铺设感悟品味课文的情感基础。[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散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导语”,明确:这是一篇怀念母亲,颂扬母爱的文章。

散读课文,初步感受:史铁生传递给我们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母爱?

三、品味母亲的形象美

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1-3节)。圈点,思考:哪一处细节最让你感动? 自由发言,交流要点。

引导学生寻找一些让人动情的细节一读二品三析:通过母亲的神态、行为、语言来理解那种竭尽全力给儿子治病、激励鼓舞儿子生活的勇气和自信的深沉的母爱。

(1)给“我”治病:▲“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结合第一学期学过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对母爱的阐述“母爱是无条件的”,引出思考,本文这个“无条件”具体的内涵是什么?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 学生交流。故事: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 名人名言: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法国?巴尔扎克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惟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普列姆昌德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意大利?但丁 ……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她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让我们深情地道一声“母亲,您好!”“妈妈,我爱您!”

四、赏析文章的构思美

思考: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 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合欢树”的笔墨。(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

共有四处:(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深入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相机点拨。(1)母亲为什么要栽这棵合欢树呢?

(2)大家看看合欢树的成长经历和作者的成长经历,比较一下是否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有哪些相似之处。(3)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

(4)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的含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注意从课文中找依据)

要点:(1)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2)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作者的绵绵情思,将与之永远“合欢”与共存。(3)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4)母亲的去世让人悲伤,合欢树里有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伤,传递出人事代谢的无奈之感。但深挚的母爱却始终温暖鼓舞着作者,感伤过后对生活充满更坚定的信念。

五、归纳写法,积累阅读经验

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由此概括这一类散文的写法。以物来命名的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物融入了一段故事,而且是一段感人的故事。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里面,是内心情感的物化。3.作为一种象征,借物来表现高尚的品格。如冰心的《小桔灯》,茅盾的《白杨礼赞》。

六、布置作业:

查找有关“母爱意义”、“生命意义”的精彩语录,摘抄在阅读笔记上,诵读品味。阅读史铁生其他作品,写一篇随笔。参考话题:(1)与史铁生对话(2)由史铁生想到的 板书: 感悟生命

教学说明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许多圣贤先哲思考过生命丰富的内涵,许多文人学士写过阐释生命多重意义的文章,启迪人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在新的世纪里,善良的人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生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生命这一人类的重大主题。然而,一些人也因为种种原因常常误解生命、轻视生命、虚度人生。《合欢树》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人的残疾最可怕的不是肉体的残疾,而是精神的残疾。母亲用她人性的光辉支撑着、激励着儿子由精神的残疾走向精神的健全,迈入人生的新境界。这是怎样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母爱?作者选取合欢树作为情感象征的意象,含蓄蕴藉,因而也正是本文教学重点所在。建构“共享式”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共享”就是“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对话,同时也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达到教学相长。因此,在课堂上我给与学生足够的自由讨论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体现教师适时点拨和对学生肯定鼓励的积极作用。李政涛在《倾听着的教育》第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张扬读者个性,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的不同见解,甚至用“请君入瓮”法强迫学生接受预设的唯一结论,那是扼杀“读者个性”的。

二期课改倡导主体性的阅读氛围,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尊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我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重点突破,重锤敲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热烈的交流带给学生的是心灵的撞击、道德的陶冶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语言是活的,课文是生动的,学习是愉悦的。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问题探究

一、文章为何以“合欢树”为题?

合欢树在作者心目中占有特殊位置。当大院子的老邻居们提到“小院子”的时候,作者以手摇车进去不方便为托词来掩饰;但当邻居们提到合欢树的时候,作者却“心里一阵抖”,这种独特而剧烈的心理活动,深刻表现了“合欢树”在作者心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合欢树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文章写道,第二年没有发芽的合欢树第三年竟然长出茂盛的枝叶,为此,“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并因而更加精心地照顾它,“不敢太大意”。合欢树的“死而复生”使母亲似乎看到了希望。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文章以“合欢树”为题是颇有深意的。

二、文章哪些地方成功地进行了心理描写?

本文多处成功地进行了心理描写。首先,作者思考母亲过早离开人世原因时的心理描写。“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作者的自问自答,充分表现了儿子对母亲备受煎熬的心灵苦痛的深刻理解,儿子身残心苦痛不欲生,母亲其实更是生不如死。正如作者在《我与地坛》中所写:“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作者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让母亲“气得够呛”的顽童和“被命运击昏了头”的莽撞青年了,他已经长大成熟并能理解母亲了。其次,作者表现对小院子与合欢树的复杂的心理描写。“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不能去亲睹合欢树是作者心中最大的遗憾。但从其内心深处而言,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愿”去,而不是“不能”去。作者宁愿让这份遗憾成为永恒,也不愿意让别人背着自己再次踏进那熟悉的小院,看看那心爱的合欢树,作者显然是在刻意回避某些东西,或者说,在着意保留某种想象中的完美和幸福。这与此前的“推说”、托词完全是同样道理。这种“优柔寡断”、欲行又止、“瞻前顾后”的矛盾心态,正好说明作者对那个小院子、合欢树都是非常在乎的。

再次,看文章结尾处的心理描写。“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合欢树的特殊情感,合欢树是母爱的化身,这是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和理解的。

这些心理描,细腻准确,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使文章读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三、文中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何艺术效果? 对比手法是本文的重要特色。本文是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的。“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对此,母亲依然坚持奔波,直到那次危险事件发生之后,母亲才对药物治疗“终于绝望”。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发疯。文章通过这些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

四、文章行文有什么特色?

文章行文简洁,有力表现。文章前面部分采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对“我”10岁时、20岁时、30岁时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状况进行概括性描述,突出重点,略去枝节,选择富于包孕性时刻的精彩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读者带来强烈震撼。文章写合欢树的部分行文也很简洁。通过“那年”“第二年”“第三年”“又过了一年”“再过一年”几个镜头迅速勾勒出合欢树成长“历程”,突出展示了合欢树“变化”之大。

品味语言

史铁生散文语言质朴自然,尤其是单音节词语的使用非常准确,而且富于表现力。本文也是如此。如 “这实在太悬了”“非疯了不可”“躲了出去”“她心里太苦了”“受不住”“召她回去”“光扯些闲话”“忙扯到别的”“过道窄得一个人……”等处都使用了单音节词语,使文章语言生动、传神,具有日常口语平易浅近的自然、朴素、淡雅的韵味。尤其“我心里一抖”的动词用得非常精彩,把作者极为复杂的内心感情表现得细腻而传神。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北京人。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1974年到北京北新桥地区街道工厂工作。病后致力于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病情加重,遂回家养病。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自1985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二、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史铁生(刘锡庆)

他(史铁生)中学时即去延安地区插队,后患病回到北京,因残疾而坐上轮椅,失去了一个健康人所有的物欲,却获得了精神空间自由自在的驰骋和天上地下的思考求索。“坏事”变成了“好事”——使他成了一个难得的优秀作家。他曾说:“敢于背地里毫不规避地看看自己,差不多就能算得圣人。”他审视自己,审视人性,都是相当严苛的。

他自登上文坛就被认为是个“小说家”。但我个人认为:他更多地是一个散文家。他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虽然当“小说”发表了,叫“第一人称散文化小说”,其实那篇东西就是地地道道的散文。《我与地坛》也一样,但杂志编辑却按“散文”将它发表了。这一发,了不得了,立即轰动文坛。《我与地坛》的确很好,它写出了作者真切的生命体验,表现了灵魂的自我拷问和人性反省的空前深度!这是过去散文里前所未有的。文学一向以“质”而不以“量”取胜——你不要看《我与地坛》只是一篇作品,那可代表了当代散文的一个新高度,比成百上千篇一般化的东西要高得多!

除了《我与地坛》外,他还有一些作品也是别开生面的,如《合欢树》《黄土情歌》《好运设计》等,都值得一读。

(节选自《当代散文漫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标题是编者加的)

三、《合欢树》赏析(董丽敏)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爱,特别是母爱,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卵石,它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生活,他对人生的感悟,乃至他人生的独特航程……

散文作品《合欢树》就相当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合欢树》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全文思绪飞扬,笔致灵动,以“合欢树”为中心意象却并不拘泥,以“母亲”为用力点却又时时荡漾开去,构思平朴自然又不落俗套,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母亲生前与母亲逝世之后。在抒写母亲生前场景的时候,作者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大量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10 岁时候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年轻的母亲居然还不服气——盎然童趣由此跃然纸上;20 岁时,“我”双腿残废了,已经不年轻的母亲用尽一切心思与命运抗争,然而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相混杂的现实将母子俩捆绑在一起;30 岁时,“我”终于走出了命运的低谷,然而母亲已乘鹤西去……三个场景,三种情形,三种心绪,“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一条能够把握自己生活的铮铮汉子,母亲的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忽视;母亲历尽沧桑,默默地将命运对于儿子的沉重打击转移到自己身上,母爱日趋博大深沉。正当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母亲对儿子的爱达到成熟之际,一切却因母亲的逝世戛然而止。

“合欢树”由此进入了作者的关注视野,在他对母亲之死的逃避中,在他无限的忧伤中——原来它正是出现在“我”回城之后,伴随着作者独特的忧患体悟一起成长起来的,它也曾经弱不禁风,气息奄奄,宛然是作者现实生命的投影;它也曾经如作者一样,承受着母亲的关爱,寄寓着母亲对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不便言明的希望……在母亲与儿子全心全意共同与病魔作抗争的时候,“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它被撇在了母子世界之外;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的时候,它才能作为某种替代品出现在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中。无疑,在作者看来,浸淫着母亲手泽的合欢树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正因为这样,在面对合欢树的时候,作者才流露出一种类似于“近乡情更怯”的情绪,他既渴望与合欢树亲近,重温昔日母子世界相亲相爱的一幕,却又清醒地意识到母亲毕竟已经离去,合欢树永远无法真正替代母亲,一切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所以,在描绘第二个段落的时候,作者总是徘徊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绪中——想去看合欢树,终于又未能成行。这种矛盾正是对于母亲复杂的怀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在结尾的时候,这种情愫得到了一种升华。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合欢树)影儿”,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这个孩子无疑是健全的,是幸福的,至少他被簇拥在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温暖怀抱中,至少他可能不会再遭遇到作者那样残废与丧母的双重悲剧。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显出来,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而且也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扭结的一个通道,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

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意蕴之后,“合欢树”也终于成功地浮现出了它作为文章题眼的功能,它的意义不再仅仅局限于第二段落,也延伸到了文章的前半部,尽管其形象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作为一个潜在的观察者的立场,以及对整个文章的脉络的梳理与导引。从而,尽管整个文章常常有旁枝逸出的笔致,却仍然能够被规引到与全文相一致的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下,“合欢树”作为中心意象的作用应该说是不可抹杀的。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第五篇:《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作者母亲对他的爱、母子情深。

听朗读录音《秋天的回忆》

请学生朗读《我与地坛》节选

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学生默读《合欢树》

(第一时结束时,布置思考题:见第二时的三个环节)

(二)、作者母亲是普通的母亲,母爱的利他性与无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母爱的共性所在。作者的母亲她具有所有母亲所拥有的母爱。同时,由于儿子的伤残、儿子的倔强,这种母爱与一般母爱是有她的特殊性的,应当去解读去体验(体会中相关的语句包含的母爱)。

共性

(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用偏方为儿子治病?是希冀万一的可能的出现,是持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自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母亲一味自责,如果伤口不好的话“她非疯了不可”。我想这就是母爱,无私、执着、坚定、宽厚、仁慈。如果医术上有可能,任何母亲都会说,把我的腿换给儿子。

(共性的爱的表现可略去,请一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即可,即第三段)

特殊性

(请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然后全体朗读,体会母亲语言的深层含义)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母亲鼓励儿子写小说则是这个母亲更深层次的爱心。《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早年看过一部日本故事片《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成年之后,母狐狸撕着咬着将小狐狸赶出家门,在《早安,大地》的背景音乐中小狐狸孤独的走向远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其实人类亦如是。作为新陈代谢的规律,父母要早一步离开尘世,所以让自己的孩子成材,自立于社会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心愿,所以狐狸的“放弃”养育是母爱更高的境界。

作品中母亲的几句话意蕴很深。

“那就好好写吧。”——作者的解读是母亲对他治好腿终于绝望了,因为母亲别有考虑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首先照应了文首作文得奖和母亲自小喜欢文学的事,而深层的意思是二十来岁,无论你我,都有创作的冲动,写小说,搞创作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义”,不是一个残疾人所专有,更不是仅仅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去写小说,她用自己平静的言语掩饰内心的不安,以这种方式去维护一个残疾儿子做人的尊严。任何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疾的孩子总希望当一个普通孩子养着,但她们又总是“为之计深远”,所以作者说“她心里太苦了”。唉,何等伟大的母爱!

(三)、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分别有什么作用?

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共有四处写到合欢树:(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可略讲)

深层形象,可能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罢了。大体可以作如下的解读:

合欢树这个象征体体现了生命现象,——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表现作者的命运的一种感悟。

——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着、呵护着,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并枝繁叶茂的。合欢树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的见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与他人。小孩看到的树影,不仅仅是树影,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母爱的恩泽已经渗透生命的深处。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是心灵的感应。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母亲为他牺牲太多,如果他自己不残废,母亲可能有另一种活法。合欢树融入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赧之情,作者的绵绵情思与合欢树共存。合欢树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子?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树想到母亲的心情这个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对合欢树庇荫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毋需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生命对母体有与生俱来的依恋,合欢树既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作者将自己对母亲,对合欢树,对自己命运的感怀,迁升到整个生命现象的叹喟与感悟。人处于逆境不必惊慌,人生或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痛苦,完美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新陈代谢不可抗拒,而生命总那样因因相陈,敬重生命,母爱永存!

(四)、同学介绍自己的《啊,母爱》

教师介绍冰心的《纸船》(朗读录音)和泰戈尔的《仿佛》

下载《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欢树》中的树与人(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意蕴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

    《合欢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作......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今天读了史铁生的《合欢树》。文章以平淡的语气陈述了昔日往事,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母亲的怀念,内心难以掩饰的......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史铁生)教案 一、教学内容:合欢树 二、教学重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散文“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四、教学目......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 教学目标 1、 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2、 品味平淡真挚的文字。 3、 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重点 品味朴实的文字,感受母子情深。 难点 理解“合......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6篇 合欢树读后感1 热热闹闹的年过得似乎少了一分读书的安逸,上班重拾书本,给自我一个安静的空间。立春过后的冬日,多了一丝温暖,午后的斜阳是一种和煦的静怡,阳光早......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1 史铁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殊而伟大的作家,他虽双腿瘫痪却身残志坚。艰难的生活与悲惨的命运没有把他打倒,反倒使他在文学上有了巨大的成就。他把苦难化......

    第五课 合欢树

    第五课 合欢树 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捕捉细节、品味细节,体验母子深情。 2、通过语言的品味,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人时所起的细致、传神的作用,体会作品平淡深沉的风格。 3、通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