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

时间:2019-05-13 00:3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

第一篇: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

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提高略读教学的实效性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二年级下册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略读课文有22篇,占课文总数的32%,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29篇,占课文总数的45%,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就平分秋色。可见,略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了份量。而且到了第七册,略读课文不仅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且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彼此呼应。至第九册起,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交替出现,成为了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叶圣陶曾经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但目前略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同时,由于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和迷惘。

在听课、评课中发现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复杂化。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上,教师讲解过多,参与过于频繁,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使略读不“略”,教师包办太多,这样就限制了学生阅读的思维,以及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二是简单化。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以为略读课什么都不用教,有的教师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学,而自己却退让一边,不加指导,不予总结、反思,如“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地了事。表面上看,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其实学生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读到的东西也如过眼云烟,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略读课文教学中时常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把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教学方法不变,略读课上成精读课。

2、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教师“放”的过开,忽视对略读课文的学习指导,略读课成了自读课。

3、轻视略读课,把略读课变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

4、走过程,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回答文后或文前阅读提示中的一两个问题。

那么教师如何走出略读教学的“迷惘”,上好略读课,发挥略读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就要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要准确把握各年级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及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五年级上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本册教学参考用书中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了解了课标和教材对略读教学的目标要求,那么教师在进行略读教学时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略”,但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实践运用。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一篇课文究竟是精读好还是略读好,不同的略读课文又该有怎样不同的“略”,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自主把握。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不能全册略读课文采用一个模式教学。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小组合作定标题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如六年级下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教学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教学的重点要放在“浏览”上,通过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二、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不久前,听一位名师上略读课《祖父的园子》,其中初读环节是这样安排的: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件事写得最具体?学生汇报“铲土”这件事写得最具体,教师又问:既然每一件事都能体现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那份快乐,为什么把“铲土”这件事写得最具体。这时大屏幕出示“铲土及我和祖父对话”的内容,并让学生用多种方式品读,在品读中让学生体会到写文章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例详细叙述,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落实了“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这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而是赋予了“粗知大意”较为丰富的内涵。

三、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但并不是教师在略读课堂教学中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这样的读表面看,课堂教学中书声琅琅,学生议论纷纷,其实这是一种无目的、无组织、无效果的自读。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例如:我听了一位教师讲四年级二单元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那位教师先给了学生5分钟时间初读课文,要求学生想办法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走了几个来回,能力弱的学生,也有足够的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初读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这个过程既实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同时,教师针对第二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通带来的困难,教师又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朗读课文。除了反复朗读外,教师还安排了三次默读,第一次是根据“提示”默读全文,自己去读懂课文,第二次是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安排默读课文2----4段,第三次是默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光是读书时间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教师把“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和交流时间,教师放得好,学生学得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发挥。

总而言之,略读课文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有着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重点所在,无论是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及目标要求,教学中应该落实“大语文”和“突出个性,发展特长”的理念,让学生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不光能学到语文的技巧,而且还要掌握自学的技能,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语文的天地间自由飞翔,使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更浓、能力更强、个性和特长更加鲜明„„。

这其实是我们期待的略读教学课堂,也是教师如何走出略读教学的“迷惘”,有效实施略读教学,造就“精神底气”的幸福之旅。

文章出自吕东坡语文教学网

第二篇:把握古诗词教学特点

把握古诗词教学特点,提高古诗词教学实效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京山县仁和小学刘远康

主要内容:

 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简介

 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探讨

 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成果分享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促进人的持续发展

——审美

——育德

——启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总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课标推荐了70首古诗词。

二、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把理解诗意当成教学的全部

误区二: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2.明确“三项重点”

——诵读

——积累

——感受

诵读和想象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突出“三种意识”

人文素养意识: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生主体意识:珍视学习古诗的兴趣

语文本体意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4.处理“四个关系”

(1)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学习古诗词要淡化“讲”,强调“悟”。“讲”易枯燥乏味,“悟”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诗词,要把握“悟”的基本的阅读要领——

一是读中“直觉”

二是“熟读成诵”

三是“模糊解读”

四是“想象画面”

古诗词“讲”在何时何处?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入手

局部深入

局部的深入始终离不开整体,始终与想象等活动紧密结合(3)语法、修辞与语感的关系

对于古诗词的押韵、平仄——诸如此类的文学常识和技巧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涉及。

对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点到为止,主要是通过诵读体会其表达之效。

(4)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把握好“背景知识”的度

——把握好“精读一首”与“略读一组”的度

5.落实“四个环节”

古诗词教学应摆脱“解诗意,明诗情”的桎梏,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情”字,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情韵;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情境;在拓展延伸、对比感悟中,体会意境。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用同类诗导入,激情——

——讲解轶事导入,激趣——

(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读正确——扫除阅读障碍

——生字、生僻字、多音字及通假字等的音或义

——诗词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语言内涵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的“误读”

(3)品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尽可能地去感受美、体验美。

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词意”

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词情”

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词韵”

(4)吟咏:此情绵绵无绝期

——怎样读出诗味和意境

 读的时间得以保证:

给足时间注重实效,走出了朗读教学浮光掠影的误区  读的情感基调定准:

定准调子讲究方法,走出了千篇一律技法训练的误区  读的指导落实到位:

紧扣重点层次分明,走出了隔靴搔痒虚幻指导的误区

三、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案例

1、六上综合性学习

2.“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3.《诗情画意》课型研究——

多读,是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最有效的途径

 学生“多读”——诵读诗词,积累感悟;

 教师“多读”——

●热爱诗词

●博闻强识

●学会鉴赏

●厚积薄发

 语文教师,应“诗意地栖居”,追求诗意般的教育人生!

第三篇:一对一教学特点

1对1个性化辅导实实在在提高孩子成绩

1、个性化咨询诊断,找出学习难以提升的根源:学大1对1咨询:根据科学的评测方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1对1咨询诊断

2、根据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1个孩子1套学习方案,选择最适合孩子的专业教师和特色教材

3、特聘全职一线资深教师,1对1专职辅导:1个老师辅导1个学生,10多位特/高级教师,100多位重点中学骨干教师,随您选择

4、全程跟踪,课后24小时答疑解惑: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由学习管理师跟踪督导,一个学生享有一个教师团队

第四篇: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特点2009-09-22 14:40:5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是学生的认识活动,具有学生认识活动的一般特征。由于体育这门学科技术性强,体育教学又有它自身的特点,认识和掌握这些特点,才能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严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掌握锻炼方法,同时,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就体育技术和知识而言,教学内容中,体育技术的比重要大大超过体育的理论知识。

把体育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作比较,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各门课程的文化知识为主,学生掌握这些文化知识,将来用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而体育课是技术教学,主要是用于身体实践。两种课程的比较,就鲜明地体现出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多样化为其特征

文化课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去掌握科学知识,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学生还要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理性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

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身体、心理都处在发育、成长过程,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活泼好动,而且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等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体育教学要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去精心组织一节体育课教学,使体育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既给各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迫使各国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国和富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正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的极好机会。科技的进步,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才能在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取得主动。

体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担负了思想素质培养的重要使命。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把体育教学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联系起来,体育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功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略读范文

浅说略读课文教学

一、什么是略读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

——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略读,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

在信息社会里,很多场合需要读得粗一点,快一点。

略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略读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教师自选材料阅读,儿童课外阅读,精读课文中也有略读的因素。这里讨论的是基于教科书的略读教学。

由于我们觉得课文文质兼美,什么都舍不得放弃,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教学模式,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由于过于注重人文内涵的开掘,容易忽略阅读能力培养这个主要目标。

当今的阅读教学,实际上呈现出三种价值取向: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

阅读教学应当突出阅读能力取向,略读课文教学更是如此。

略读课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

应用以点带面,迁移运用

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

二、做什么,不做什么

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了解“写了什么”;

说说“有什么感受”;

看看“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

■做什么

1.把握大意

把握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维(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

把握大意可以从填空开始,抓住要点,逐步从讲得比较具体到比较简练。

2.交流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谈感受。

3.重点赏读

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可以赏读内容,也可以赏读表达方法。

■不做什么

生字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以默读为主,一般不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一般不做模仿写作的练习。

三、采用怎样的程序教学

略读课文的“三读”:

一读知大意

二读抓重点

三读谈感受

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明确略读的重点。

常规模式一:

《槐乡的孩子》

1、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常规模式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魏格纳发现了什么?

2、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3、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的模式,但要避免模式化。根据课文特点做到“常中有变”,让略读课文教学也富有情趣。

《妈妈的账单》:让我们也来为自己的妈妈写一张账单。

《刷子李》:曹小三当学徒的头一天,对师父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你能用图形和文字表示曹小三的心情变化吗?

《乌塔》:一个14岁的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你赞成她的做法吗?我们来开个辩论会吧!

正方:乌塔独立生活能力强,值得我们学习。

反方:乌塔的做法太冒险,我们不能学她。

四、可以做哪些练习

写下大意,写下感受,写下自己对内容或语言的看法。

选择、判断、填空和回答问题,都是可用的题型。

假如没有灰尘(节选)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他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漂浮。

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这个自然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A.比较、列数字、举例子B.列数字、引用、打比方

C.举例子、引用、比较D.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资料来源:杭州市下城区2008年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扩展阅读,提升能力,限定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类似文章,提取主要信息。台湾的“群文阅读”,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做法

下载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握略读性质探寻略读课文的常态教学策略

    把握“略读”性质 探寻略读课文的常态教学策略 福建省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巫永荣 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其中“略读课文”......

    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开展有效教学解读

    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开展有效教学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杨屋第二小学曾凤贤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但由于略读课文......

    我的教学特点

    我的教学特点 牡丹江市大团逸夫学校 李凤茹 参加工作十四年来,多次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听课教研活动。领略过许多教育界精英们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艺让人情不自......

    初中政治教学特点

    哈尔滨天材教育 初中政治课教学应联系时政热点 内容摘要: 初中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讲解占了大多数时间,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导致许多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成......

    如何把握略读课文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精选五篇)

    把握略读课文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

    略读教学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3-07-03编辑:admin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南阳市"高效课堂"培训。这次活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做课、做报告。其中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虞大明老师......

    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 内容提要: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要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加强课内外联系,......

    略读课文

    谈谈略读课文教学四步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反观当下略读课文教学现状,却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