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教
案
留学生本科班古代汉语课
《远水不救近火》
教案设计
单位: 国际汉学院
姓名:
刘 琳
《远水不救近火》第一节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 古代汉语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教师基本信息】
刘琳,女,33岁,讲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2004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多次承担留学生本科班各个年级的精读、语法、口语、听力、写作、古代汉语等课程,以及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本科生的语言学概论课程。
【教学对象】 留学生本科班四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
本班学生来自越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学习汉语三年,HSK4级左右(已掌握3000以上汉语词)。学习过《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汉字文化》等相关课程。和《古代汉语》同时开设的还有《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化》课程。
本班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水平也有差别,但普遍学习态度积极,学习热情较高。喜欢提问,较关注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对文言文不熟悉,缺乏感性认识,不善于对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内容】
第十课《远水不救近火》
教材:《今用古代汉语》(上册)李禄兴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朗诵课文,并在提示下背诵课文。2.能够完整准确地翻译课文。
3.掌握语法点“古汉语中介宾词组的位置”,了解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运用。
4.掌握汉字偏旁“宀”和“火”的类型意义,能举出这两个偏旁参与构形的常见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1.课文朗诵,注意断句、语调和生僻字的发音。处理措施:板书生僻字的拼音,强调声调。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情况领读,引导学生大声诵读。
2.跟现代汉语意义区别较大的词语的意义。处理措施:板书重点词语的意义,以多种方式练习,多次重复,要求能改写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3.古汉语中介宾词组的位置。处理措施:将语法点进行公式化归纳,适当举例,比照公式分析例句的结构,教师给出生词的解释后请学生准确翻译,提示适当改变词序。讲述例句的相关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例句的理解和记忆。设计看图造句、改写、填空等多种练习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4.汉字偏旁“宀”和“火”的类型意义。处理措施:以图片的方式展示这两个偏旁的古文字字形和字形演变过程,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偏旁的意义。解释常见字的意义,分析字形,加深学生对此偏旁类别义的了解,并举出常见字组成的现代汉语词汇。
【教学形式】
1.以学生为主,启发引导式教学。以提问、讨论和练习为主要教学形式,讲解为辅。
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背诵练习和知识讲解,节省传统板书占用的课堂时间。3.展示图片进行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和知识讲解、造句练习。
4.运用典型例句,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创造情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该成语。
5.适当运用小故事、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练习用的卡片
【板书设计】 1.2.3.【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古代汉语对留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比如背诵要求,开始时学生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在提示下练习两三遍以后基本都能当堂背诵,经过这一过程后就会大大增加学习的信心,所以不能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而降低要求。对于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可适度放宽要求,比如给出较多的提示词。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留学生对文言文很陌生,所以朗读的要求很重要,能读能背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感。
语法部分的讲解要注意结合现代汉语进行对比,他们已经学过《现代汉语》,可以从现代汉语的相关语法出发,再进入古代汉语。一方面要注重比较,强调其区别的部分;另一方面要注重联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现代汉语书面语的用法往往是对古代汉语语法的继承和保存。
要给出足够量的练习巩固学习,注意提示启发的技巧,避免代替学生完成练习。在语法讲解和汉字学习部分容易出现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度。以往教学中因条件有限未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仅通过教师展示图片、板书例句等方式不利于课堂时间的节约和利用,创设情境也多靠教师语言描述,不够直观。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时间,便于学生理解课文背景、词语使用的情境,能够更好地掌握词语和语法点的意义用主要运用已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讲解课文时板书重点词语的释义。临时性文字根据课堂需要当堂板书。
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上,传统古代汉语教学使用的文章难度较大,语言知识比较系统,完全从古代汉语的角度进行总结,比如词类的活用、古代汉语的词序、判断句、被动表示法等等,不注重与现代汉语的对比和联系。这种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从小就接触文言文的中国学生的学习。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有很多困难。因此,教学选用的文章要简短易懂,生动有趣,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汉语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朗读和背诵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认识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典型区别和联系,从而学会一些基础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能以古汉语为钥匙,打开学习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大门。
教学方法上,传统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教师提点,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和练习来完成学习。而留学生不具备自学古代汉语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讲解要具体到每一个词,并通过适度重复和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教学。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也强调背诵,但都是学生课下独自进行。很多留学生不习惯背诵的学习方式,没有正确的背诵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上用古今对译和提示词的方式引导背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当堂背诵。此外,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和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和语言点。
传统古代汉语教学并不强调汉字偏旁的学习,这是中国学生在识字之初就有所了解的知识。但大部分留学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汉字知识学习,因此在每课学习两个常用偏旁,通过字形演化认识偏旁的意义,从而了解有这一偏旁参与构形的汉字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中我会使用很多图片来展示汉字形体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汉字的意义;对于常用义和偏旁义联系密切的汉字,我会引导学生自己猜测字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养成分析汉字、认识生词的习惯。
教学步骤
一、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检查预习情况。
Ppt展示问题:
1.鲁穆公让他的儿子们到哪里去做官? 2.犁鉏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3.犁鉏用了什么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4.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预习的要求是通读课文,根据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二、题解
1.讲解“远水不救近火”这个成语的字面义及比喻义。
方法:分别提问“远水”“近火”及“不救”的意思,从而引出成语义及比喻义。Ppt展示题解:
远水不救近火:远处的水无法解救本地的火灾。比喻办法虽好,但是目前用不上,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也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难就近火”。
2.用法举例: Ppt展示例子。
(1)救灾物资几天后才能运到,事情明摆着,远水不救近火啊。政府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以保障灾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2)会议安排我发言,我才突然想起资料忘在家里了。怎么办呢?远水救不了近火呀,我只能临时想办法。
(3)目前搞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的开发。人才开发的切入点不是高等教育,也不是九年义务制教育,而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其他的都是远水不救近火呀。
请学生分析例句中的“远水”“近火”的具体所指,以及最后的解决办法。
例(1)“远水”指救灾物资,“近火”是没有具体说明的灾难,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应急措施。例(2)“远水”指忘在家里的资料,“近火”是会议发言,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临时想办法。例(3)“远水”指高等教育和九年义务制教育,“近火”是人才开发,最后的解决办法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注意在这个例子中解释几种教育的区别。
3.成语活用:
请学生联系实际,用“远水不救近火”造句。
如果学生一时想不到句子,可提示语境:(1)下雨了忘带伞;(2)在中国遇到困难,家人无法
帮助;(3)到教室上课发现课本落到宿舍了。注意:第一遍可以允许学生仅在语境中描述,第二遍要引导学生说出简练而完整的句子,并向全班同学重复全句。
三、朗读课文
Ppt展示课文。
远水不救近火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韩非子〃说林上》
方法:
教师示范朗读一遍,提示重点字的读音(板书),请学生标注出来:
宦huàn,晋jìn,荆jīng,犁lí鉏chú,假jiǎ,溺nì,患huàn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至两遍。注意停顿和断句。学生齐读一遍,要求大声朗读。
学生一人一句连读,要求自然衔接,句中停顿的位置正确。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一遍,纠正各自的问题。提示:速度逐渐加快,注意停顿和断句。
四、出处介绍
[出处] 《韩非子·说林上》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汉族。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说林》上下分别为第22、23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非口吃却善于撰述,《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提示:这一部分属于文化扩展,简单介绍以上内容,不需要学生记忆,了解韩非子其人、法家和《韩非子》一书即可。
板书: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法治,荀子,李斯,变法,《韩非子》五十五篇,寓言故事
五、串讲课文
Ppt展示课文。方法:以句子为单位,逐词讲解。将重点词及其释义写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做笔记(课本上有空行)。讲解时提示语法“介宾词组的位置”和句型“虽„„必„„”。每讲完一句请学生连起来翻译。全文结束后再完整翻译两遍,一遍集体进行,一遍一人一句连续进行。
板书重点词: 1.使,动词,让,派。2.或,代词,有的。3.宦,动词,做官。4.假,动词,借。
5.溺,动词,淹水,掉到水里。6.善,动词,善于。
7.生,动词,生存,活下来。8.近,动词,靠近。9.患,动词,担心,忧虑。10.乎,疑问语气词,吧。
在学生翻译完成后ppt展示全文翻译:
鲁穆公让他的儿子们有的在晋国做官,有的在楚国做官。犁鉏说:“从越国借人来救落水的孩子,越国人虽然善于游泳,孩子一定不能活下来。发生火灾了却从大海中取水,海水虽然很多,火灾一定不能扑灭,(因为)远处的水不能解救近处的火灾。现在晋国和楚国虽然很强大,但是齐国靠近鲁国,(如果有危难发生,)恐怕他们救不了(我国)吧!
Ppt展示春秋战国时代的地图,指示课文中提到的齐国、鲁国、晋国、楚国、越国的位置,请学生讨论鲁穆公的做法和犁鉏的看法谁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六、背诵课文
第一步:提问重点词的意义,请学生不看书回答。(ppt展示重点词) 使 或 宦 荆 假 溺 善 生 虽……必……
今近患 乎
第二步:给出现代汉语释义,请学生回答出古文用词。这个步骤非常重要,要求反应迅速、回答准确。可以集体练习、个别提问,让每位同学都熟练掌握。
第三步:展示全文翻译的ppt,从词到词组再到句子,逐步给出翻译,让学生组合成原文。再以短句为单位,逐句给出翻译,请学生说出课文中的句子。
第四步:请学生根据背诵提纲复述课文。ppt展示背诵提纲:
鲁……或……或……
曰:……越……,越人……必…… 失火……海……火……远水…… 今……而……患……
第五步:全文背诵。可以由减少给出的提示字开始逐渐进行,直到完全不看提示背诵。
七、语法学习:古代汉语中介宾词组的位置
引导:在学习课文时我们注意到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时,有些句子的语序发生了改变,比如“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中,“宦于晋”翻译成“在晋国做官”,古文中“于晋”在动词之后,白话文中“在晋国”却在动词之前。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语法——介宾词组的位置。Ppt展示:
古代汉语中,介宾词组常位于动词之后做补语:
动+(宾+)<介宾词组> 在翻译这样的结构时要注意调整语序,将介宾词组时放在状语的位置,即动词前。课文中的介宾词组有以下三个句子: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 假人于越而救溺子。 失火而取水于海。
对照“动+(宾+)<介宾词组>”的格式分析这三个例子,明确动词、宾语、和介词在句子中的具体所指。
古汉语常见的介词主要有(ppt展示):于、以、乎
例句1:女娃游于东海。《精卫填海》
这个例子没有难词,可以请学生直接翻译,并分析句中的动词和介词,明确位置关系。Ppt展示精卫填海的图片,简单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并说明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相传炎帝有一个叫女娃的小女儿,不慎淹死于东海后,变成精卫鸟,立志衔西山木石填平东海,使众人不再受害。比喻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有雄心壮志,也用来嘲笑不自量力,做徒劳的事。
例句2: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履指鞋子。句中的“之”指代鞋子。“何不”,为什么不。足,脚。在告诉基本词义后,请学生
翻译并分析例句。Ppt展示郑人买履的图片,简单讲述故事。
故事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这个故事的某些句子在以前的学习中出现过,可引导学生回忆。如果有学生表示知道这个故事,可请学生看图讲述,效果更好。
成语寓意:用来讽刺只会生搬硬套、迷信教条而不顾实际的人,告诫人们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
例句3: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使楚》
为,二声,动词,做,建造。侧,旁边。延,邀请。晏子,即晏婴,齐国卿相,著名政治家。在提示过以上词语后,请学生翻译并分析例句。
Ppt展示晏子使楚的图片,简单讲述故事。
故事原文: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注意】讲故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记忆例句,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法点,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知识面,增加文化常识。但是不能过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
引导:这种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是否还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例4:来自美国
ppt展示奥巴马图片,提问:“他从哪里来?”引导学生回答“他从美国来。”还有一种说法“他来自美国”。提问:这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感受“来自”的书面语色彩。例5:出自西安
Ppt展示羊肉泡馍的图片,提问:这是哪里的名小吃?引导学生用动词+介宾词组的形式回答“羊肉泡馍出自陕西。”同样,“远水不救近火”是《韩非子》里的故事,这个句子可以说成——“远水不救近火”出自《韩非子》。例6:吃在北京,玩在苏杭 Ppt先后展示北京烤鸭、豆汁儿、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吃在北京,玩在苏杭”。注意: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标题中,有对比的作用和效果。例7:生于„„,死于„„ Ppt展示婴儿和墓碑的图片。提问:这个孩子今年一岁了,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引导学生回答“他生于2011年。”同样的形式可以表达死亡的时间和原因:“死于1958年”,“死于癌症”,“死于战争”。
例8:报以热烈的掌声
Ppt展示鼓掌的图片。引导:听了她一场精彩的演讲,大家都高兴地鼓掌。这种情况用书面语可以怎样表述?——大家对她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对这种说法应该比较陌生,可以直接展示句子,然后请学生分析动词和介词。Ppt集中展示以上五个例子:
介宾词组在动词后做补语的形式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有留存,如:来自美国,出自西安,吃在北京,玩在苏杭,死于战争,报以热烈的掌声。
注意强调这是一种书面语的表达方式,在口语中还是多放在动词前状语的位置上。
介宾词组也可以放在形容词之后做补语。卡片展示数字:3,4,7,85,95。板书:形容词+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以下句子:
1.七大于三。2.三小于七。3.三加四等于七。
4.95分高于85分。5.85分低于95分。6.我的书少于他的书。7.他的书多于我的书。8.这件衣服的质量优于那一件。
板书:大于、小于、等于、高于、低于、多于、少于、优于
“形容词+于”多用于比较,书面语色彩强烈。
语法点小结:ppt展示
介宾词组在古代汉语中常位于动词之后做补语:
动+(宾+)<介宾词组> 而在现代汉语中,介宾词组多位于形容词或动词之前做状语:
[介宾词组]+动/形
如:在教室上课,从大门口出发,跟你比,比你快,按照规定办事,打外面进来。因此在翻译古汉语的介宾词组时,要注意调整语序。
介宾词组用在动词后做补语的情况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有留存,如“来自、出自、生于、死于、报以”等等,用在形容词后做补语则多表示比较,如“大于、多于、优于、高于”等。
语法点练习一:ppt展示题目,请学生思考后回答,答案随后展示。根据提示,用“动词+介词”的方式改写下列短语。
2005年8月8日出生(于)
——生于2005年8月8日
整天为工作忙碌(于)
——整天忙于工作
这个规律对中国适用(于)
——这个规律适用于中国
选举产生大会代表(自)
——大会代表产生自选举
和爱情相近的感情(乎)
——近乎爱情的感情
语法点练习二:ppt展示题目,请学生思考后回答,答案随后展示。注意分析各句中的动词和介词的位置关系。
将给出的介词填入合适的位置。
把灾祸转移给别人【于】
()嫁()祸()人()
数量用万来计算【以】
()数()万()计()
在自己估计范围之外出现【乎】
()出()意()料()
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毁掉【于】
()毁()一()旦()
用法律来制裁他【以】
()绳()之()法()
八、汉字偏旁
(一)宀
宀,宝盖头,宀像房子之形。Ppt展示宀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字形,介绍字形演变历程。
宝盖头这个偏旁表示和房屋有关。其意义可分为四类: 1.表示居住的地方,与房屋有关。其他意义均由房屋引申出来。例字:家、宿、室、宫、宅、客、宽、寒、察、宗、宇宙、宋、字。2.表示与安宁有关的意义。
例字:安,定,宁,宜,宴(安也),宓、害。3.表示与完全、完备有关的意义。例字:完,富,实,宝。4.表示与官职有关的意义:
例字:官,宦,守。
【注意】例字只要求掌握偏旁的类型意义,不用去探究每个字的本义,对于现在的常用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汉字,也不用特别介绍最初的含义。达到会识读能运用即可。
(二)火
火(灬),火字旁(四点底)。在汉字的左侧时是火字旁,在汉字的下方时是四点底(有时在汉字下方也写作“火”)。“火”字的形体像火苗往上冒的样子,Ppt展示火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字形,介绍字形演变历程。
火字旁(四点底)表示与火有关的东西或动作、状态等。
例字:烧烤、炒、炖、烂,炮,熄,炊,烘,灯,炉,烟,燃,煎熬,爆炸
炭,灰,灸,烫、炎
煮、熟,烈,然,照,煦,点(點。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练习:请学生自己写出5至10个带有火字旁或四点底的汉字的词语。练习:请学生自己写出5至10个带有宝盖头的汉字的词语。
九、本节课小结
Ppt依次展示题解页、课文页、重点词语页、全文翻译页、语法小结页、汉字偏旁宀和火页,以叙述和提问的方式将本节课内容串联总结一遍。
十、布置作业
1.抄写并翻译课文。
2.课后继续朗读并背诵课文。3.课后练习第二题和第三题。
4.模仿课本上“古语今用”的例子写一段话,用上“远水不救近火”这个成语。
第二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首届“乔木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主持词
--------“两字”比赛程序
序言: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在这鲜花竟放的季节,在这阳光明媚的下午,让我们揩着夏的炎热,携着夏的蓬勃,相约在夏天,相聚在这里,共同来迎接我校教育教学的第一个盛夏----首届“乔木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今天,小学部、初中部分别将有、位青年教师在这里书写青春、张扬个性。这里,展示着他们行云流水之间的书法艺术,这里,映射着他们对教学严谨的态度、感悟,这里,积淀着他们多年教学基本功的底蕴。我们相信,同样的追求,一定会收获同样的惊喜。我宣布: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两字”比赛现在开始。首先,我公布本次比赛相关人员名单:
(1)公布本次评委会名单:
(2)公布计分小组名单:
(3)公布本次计时裁判员名单:
(4)公布参赛选手名单:
宣布各项规则:
参赛选手规则:
(1)参赛选手抽签确定比赛序号;
(2)规定在5分钟内完成粉笔字内容,10分钟内完成钢笔字内容; 评选规则:
(1)本次评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中小学组分别进行评比。
(2)评委及教师在仔细阅读评分标准后,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请教师根据评选情况把评分表中的最下面一栏的个人总成绩处大分;评委打出每位选手的分项得分和总分。
(3)计分小组统计应准确无误,计时裁判员时间到应举牌示意。
比赛结束后:
刚才,各位老师大显身手,给这缤纷的季节又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到现在为止,我校青年教师---两字、说课、微型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四项基本功比赛已全部结束。本次活动虽然即将落下帷幕,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探索、研究、反思没有停止,真诚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进一步强化内功、提高素质,把我校的教育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在这里,我再次感谢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感谢各评委的辛苦评选,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也感谢各位选手精彩的展示,在本月月底前我们将公布各单项及总分获奖名单。
最后我想引用张思明老师的一句话作为我的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对我们平凡的教育教学生活进行更厚重的思考,一起用心做教育,一起用心感悟教育的深邃和快乐。”今天,让我们在这里播洒汗水,播种希望;明天,我们将在这里采摘硕果,收获成功。我宣布: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塞到此结束。
第三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演讲稿
我爱青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之演讲稿
我爱青春——“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之演讲稿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零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作为一名新人,来到外高也已经三个多月了,今天我能够站到这个讲台上,首先要感谢学校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演讲稿。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我爱青春。
青春是什么,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其实,青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我们的青春逝去,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无所成,演讲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演讲稿》。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青春恰恰给了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们一个舞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上面奋力描绘出绚烂的风景。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美好的事业刚起步,要想成就一番作为,就不得不下一番功夫,而青春正给了我不断奋斗的力量。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正如钱梦龙先生说的那样,要通过“不言春做苦”的实践操作来积累经验,又通过理论的探索,最后达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种境界。
革命领袖陈独秀告诫青年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身。”青春给了我前进的无限动力,我也将以此来装扮自己的舞台。视己为朝日、为初春,为社会之发展而不懈努力。叔本华说:“一个人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在这起始的道路上,我将以人生最宝贵之时期来筑起人生最美好之事业。我想,在我老的时侯,也将不会有任何遗憾。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1年10月18日
第四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反思
2013年 11月26日,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未央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此次比赛目的是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后备力量,形成我区教师队伍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应优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面提高我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最重要的是我享受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磨砺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对这次比赛作以下总结:
首先,在课题的选择上
教研室的课题选择是在网上公布的,由于我们要到学区内其他学校给陌生的学生上课,这就为我们的上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个内容学生是否上过、学生基础怎样、若上过他们掌握的成都又怎样、相同的内容是否会出现“撞车”的可能等等。这些可能性在备课时都需要一一考虑到。其实,这也为我的备课带来了巨大的空间。积极听课,努力多查找一些资料,同时主动请教本部的胡老师等,不仅在教学上相互研讨,而且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甚至我们都回到了家里还要打电话为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我觉得这种互相学习的频率比平时增多了,这也是比赛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之一,让我们学会了互相合作,在合作中进行超越和创新。
其次,要精心的备课
选择好课题后,就要对本节课进行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教材的具体内容、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研究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1.在课程标准要求方面。新课程要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化学的应用,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提倡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在具体的要求上,新课标要求“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因此本节课在内容上有两点要求,一是盐的类型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二是盐类水解的实质。根据这些要求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盐类水解的实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2.在教材的具体内容方面。首先应细读教材,包括书本的每一个例题和本节后面的练习题,研究例题和练习题的立意,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研读了教材之后,要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编写学案,学案中设臵部分有梯度的问题,达成水到渠成的目的。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完全达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这样做不仅避免了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无味,而且使课堂充满了生机,通过上课发现这种做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也是十分成功的。
3.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方面。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并讨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是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4.在教法和学法方面。
由于学生连续学了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象,且难度也较大,这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疲倦感和畏惧感。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在教学方法上我选择了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活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结合学生实验观察对比、概括归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第三,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在充分分析了以上信息之后,就要动手设计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做法,以减少工作的重复性和复杂性。考虑到课堂的生成性需要,并不要求把每一个细节都罗列在课件内,而是让课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课堂的生成性部分可以多做几个假设,以应对课堂中产生的不同情境。这样也就使得课件的实用性得到加强。
因此,我在课件的设计上追求简练、明了。这样设计下来可见的内容和页数都得到精简,把更多想象的空间都交给了课堂,交给了师生的互动环节,使得整个课堂简练而不空洞,精准而不乏味。
第四,模拟演练环节。
在设计好课件后,就要在赛课前进行模拟演练,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再细细雕琢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把课堂上的更加精彩。可是在这方面我做的远远不够,当时由于我们学校课程进度较慢,无法完成模拟过程,因此也就省略了课程雕琢的步骤。这一点在赛课中明显使我表现出劣势。
第五,正式赛课。进入正式赛课的时候,心中不免会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因为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演练,担心就更多了一份。和学生见面时,赛将学校的学生活泼热情,让我安慰不少。比赛进行中,学生的状态还算是比较好的,但是学生的活动开展不是很好,思维跟不上我的节奏,总有滞后。而且上课过程中学生对一些学过的知识根本没有印象,虽然这节课是他们已经上过,但实验做得并不是特别好,分析、推理频频出错。这样一来上课时间就不够用,以致教学内容没有讲完。
第六,赛后反思。
“教好书不在于教龄多长,而在于反思多深。”比赛已经结束,但细细回味,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这次比赛,我学到了很多。可能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收获是巨大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体验过程是最重要的,正所谓历练了,收获了,成长了。本次活动中有丰厚的收获,更有深刻的思考:
1、本次活动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眼界,也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经验,同时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通过这次比赛,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我充分感受到“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且还要经常更新。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因此,我们应善于主动性地学习,不让自己陷入被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永远处于充电的状态,才能保持永远的自信。
3、深深感觉到自己应该多抓住机会锻炼,更好的体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
4、同时使我实在的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与进步并存。
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是丰硕的。经过这次比赛,我觉得只要虚心没有越不过的坎;只要勤奋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坚持没有翻不过的山。也许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要做最努力的;也许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要做最坚持的!感谢基本功大赛让我懂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时我坚信:作为一名青年老师,不可避免要参加各种公开课,优质课,大奖赛。这是对我的挑战,也是对我的锻炼。正是这一次一次的挑战和机遇才成就了那么多的名师,所以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以后我还会积极把握这样的机会的。
第五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总结范文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总结
经过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安排,2015、11、10——
11、18举行了全旗第六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这次大赛理科组组有18名青年教师参加,涉及4个学科(数学、音乐、化学、机械)。活动共分四个阶段:课堂教学、说课、钢笔字、演讲。这次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此次参赛的理科组的18位老师非常重视这场比赛,在比赛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时间作准备。
第二:基本技能的提高:
从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说课以及上课几个环节中彰显了教师比较扎实的功底,在这次活动中无论是演讲还是课堂教学语言,可以说老师们的声音自然,语速适度;感情充沛,打动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高级中学的李艳,安娜等老师的演讲。内容符合要求,能完全脱稿演讲而且感情充沛,肢体语言恰到好处。
第三:课堂的改进:
所有参赛的教师都能较好地应用导学案上课,既能体现集体备课的智慧又能体现个人的风格。像高占胜老师的《画垂线》课堂扎实,方法多样、灵活,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职业中学的伊兰老师《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整节课行云流水般,非常紧凑,中心重点突出;郭永飞老师的音乐功底是较深厚的,有较强的亲和力,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语言功底和音乐素养。每位教师都在充分的展现了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
本次比赛活动,其意义不仅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回味,一种反思。所以我们在饱尝喜悦的同时,也要正视不足:
1、教师的基础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应
对千变万化的教学内容的更新。但通过这次竞赛反映出教师的信息储备还不够充足,比较集中在自己任教的年级,知识的外延和扩展不够丰富。
2、演讲大部分不能做到脱稿。
3、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比如粉笔字、钢笔字等应坚持长期练习。
4、不断提高课堂的应变能力,积淀教学智慧。
可以肯定的说,这次活动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较好的实效。在这里送给青年教师几句话以共勉,“没有最好,只用更好”,让我们一起祝愿每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
涯中能够再上一层楼,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