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国学经典,感文化韵味
读国学经典,感文化韵味
最经一段时间,中小学正在大力开展经典诵读和国学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们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经典,我们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的“读国学经典,感文化韵味”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在每周二,周五的国学诵读时间中,逐步感受着国学带给他们的心灵上的滋养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典的底蕴厚重。走近国学经典,我认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宁静、潜心。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它以独特的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它永远不会过时。但这些经典的内容,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难于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可言,因此让学生们爱上经典并乐于去诵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自己便在摸索、出现问题、思索、不断改进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和经验。
首先,让孩子们爱上诵读。我认为这是能够将这一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前提。于是,在开始诵读时,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喜欢并愿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引导学生,他们看在眼里,无疑会对此产生更多的好奇心,会有也要一探究竟的想法,这样就调动了他们诵读的兴趣,时间久了,也就养成了诵读的习惯。当学生们愿意主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要将事情顺利的进行下去并不是一件难事。兴趣已经提起,接下来是什么呢?
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励他们去读,并熟读成诵。能让孩子们收获更多,去感受经典是我们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我们在班中开展经典内容的背诵比赛、评比等活动,孩子们为了在比赛或评比中名列前茅,纷纷利用课余时间背诵那些国学内容,并且时间并不只局限在我们安排的周二以及周五的国学诵读时间,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找老师或是同学背诵,一旦通过,就可以在评比的表格中添上一笔,就这样,在下课时也总能看到他们认真背诵的身影。真正的在班级中形成了“读国学经典,感文化韵味”的氛围。
最后,诵读之后常温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就开始了,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如果能够反复复习,那么孩子们所读的那些经典才能长久的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所以我们对于背诵过的那些经典内容,会在每次语文课上课伊始对已背会的内容进行复习,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经典是什么?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那就让我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孩子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和孩子们一起读国学经典,感文化韵味,与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同快乐着收获与成长吧!
第二篇:读《文化苦旅》后感
读《文化苦旅》后感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
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被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路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诞生了。《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书名所隐含的深层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观照人体生命,余秋雨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再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累积下来的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 故又谓之“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经过精心打造的文化佳作。文辞雍容、典雅,而又不显出雕琢的气息,在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有浓浓的抒情意味。在《五城记》中他如此描写广州: “广州历来远离京城,面对大海,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与中国千年封建传统构成了逆反,千里驿马跑到这里已疲惫不堪,而远航南洋的海船正时时准备拔锚出发。” 对于远处南疆的广州市来说,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真是既准确又极富想象力。如果没有阔大的胸襟,如果没有游历过祖国的大山大川、名城重镇,如何能写得出这样的奇句。而在《西湖梦》中,作者则是如此点染苏小小的心灵世界: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 无需寻寻觅觅,在《文化苦旅》中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这类精雕细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历史氛围作为烘托,又有类似小说情节的剧场效果作为主干,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写,并不会让读者有过于雕琢之感,反而会让文章增添一些诗意,增强一份艺术的魅力。悠远的历史便如一条缆索,余秋雨便是这样依稀走来,又于秋风秋雨中渐行渐远,虽征程漫漫,寒窗数载,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第三篇:读《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后感
读《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后感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更是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流传下来的经典。我们一定要多读国学,因为古圣先贤在国学经典中给我们了太多的启示,在国学经典中记载着深刻的道理。多读多看国学,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人生哲理和经世哲学。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这本书,读后,我知道了国学的智慧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是无穷的。书中将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的领悟都记录下来了,让我们聆听大师的精言妙语、感悟温慰无比的人生智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章是:《知识能力就是推动你起飞的风》,在《庄子·逍遥游》中,有几句这样的话: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意思是,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鸟的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鸟要起飞,下面要靠风力,风力愈大,起飞的时候愈容易,翅膀快速一拍,就起飞了。南怀瑾先生却用这个道理来比喻人生:年轻人想要做成一番大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你的才智全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
《听南怀瑾讲国学》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的道理,我非常喜欢读它。四年级:仝欢
第四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读《文化苦旅》后感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读《文化苦旅》后感
今天,我随着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大作《文化苦旅》领悟了祖国的秀美山河,我的思想也得到了灵动,我的精神也随着这本书走向更高一阶的层次!说是文化苦旅,但在旅行中也领略了别样的乐趣,别样的人情。
“拜水都江堰”都江堰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余秋雨先生如此称赞?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从古至今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见证着中国的沧桑。而造福亿万炎黄子孙的它是有如长城般的年龄;是否有如五月岳的壮丽;是否有如同现在科技竞争的魄力?答案当然是有。走向都江堰,只见得“急流浩荡”,只听得“大地震颤”,这是不是一种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精神;而默默地浇灌滋润着“天府之国”这是不是一种默默无闻的精神?
这都江堰,不仅是沧桑的更是富有活力的,都江堰的水则能使人想到一个词——生命。我们应当有都江堰一般的毅力,有水一般生命与活力,让自己融入在雄奇的中华大地上。
“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这体现在杭州,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没有美丽的风光,就不会有优秀的作品。因为美丽的风光会给文学作品,抹上一层厚实的,自然的纯朴的底色,这是其它物质上远远达不到的。“先有生态,后有变化。”
是的,环境好起来了,人还会不美吗?人美起来啦,世界不就更和谐了吗?
联想到今天的杭州。“浓妆淡抹”的西湖,在这里,“G20”峰会,也在这里。杭州,已经成为像上海北京的国际大都市,不应该由此知道生态与悠久文化的重要性了吗?
但是有了生态不就有悠久的文化吗?
再看看现在,国家大力主张“退耕还林”为的不就是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而把越来越多的发展慢的高污染化工厂夷为平地,变成更多的城市生态公园,不仅让市民们节假日有了更多乐趣,更让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放眼全国,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久违的绿色;黄河不再是那样混浊,也许几十年后黄河也像长江一样干净了……
愿环境越来越好,这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使命和愿望!
随着名家笔下游览大好风光,是一大快事!那人,那城,那山,那水,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挺立着奔腾着,在永久的微笑着……
第五篇:读 后 感
读 后 感
苏海洁 四(4)班
今天,我读了《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 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 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故事中的“我”非常的诚实,我们要向他学习。因为“诚实”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我们也要 向小红车的主人学习,因为他懂得信任别人。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记得有一次听写时,我写错 了一个词,王老师在批改时未发现我写错了,居然给了一百分。后来 我发现错了一个词,然后就去找王老师,告诉她我错了一个词,她夸 我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诚实的品格,就不会赢到别人的信任。一个诚实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一定会成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 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