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届中考总结反思材料(化学全乐)
注重细节 夯实基础
2012届中考总结反思材料
孤山九年制学校
全乐
2012届中考我们学校九年级理化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加强教学教研活动。
在九年级的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几个化学教师经常在一起交流:而且我们两个化学老师都是有十年左右教龄的老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来组织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教研组内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在教学交流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同科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研活动,还参加学校评优课比赛评比工作;我们还走出校园,县上还给我们安排了多次跟外校教师交流活动,参加了其他兄弟学校的的研讨课。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看法总比自己一个人的看法来得完全和成熟,吸取别人的长处,摒弃自己的短处,完善自己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二、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
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新学年的开始的第一节课我会做些化学小魔术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接下来的化学基本操作中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有的分组探究实验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他去做,没有条件的话,自己做一遍然后再让一两位学生上来根据教师的操作来做一遍,再让其他学生看他的做法来判断是否正确,错误的该如何去改正,尽量让学生去参与,效果比我们的做,而让学生看的好得多。碰到化学理论知识性强,难理解的知识点如化合价,我会在班级里分组搞小竞赛,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表现出来,把学习的任务变得有动力。
三、复习时注重双基,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今年的复习时我们大致分为三轮,新课在三月底结束,从四月份进入复习,第一轮书本的复习,知识的梳理,总的指导思想是大而粗把书本的知识网络罗列出来,在重要的知识点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去填写,我不按照课本再重复一遍,只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和课堂笔记。这样的工作量较大,我们两个化学教师分单元整理,每个人担任一定的任务。第二轮从五月份开始,是按知识块复习,总的思想是小而精不很全面,只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第三轮从六月份开始主要以练习为主是补缺补漏,同时做一些综合的模拟卷,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
此外,每次的考试,特别是中考的复习阶段考,考试后都会做质量分析,结合年段的考试情况把其他科学得好,而化学学不好的同学圈起来,做认真分析,防止在中考中差几分而上不了高中而造成的遗憾,对于这些同学我总在考卷发下去询问他们的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虽然这在知识上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从内心上去鼓励他们,2
知道老师在在乎他们,这无形中起了不小的作用。重视他们的基础知识,保持他们的学习激情。只有学生自己正确的学习态度,才会使我们做到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在这学年的教学中得到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足恳请各位同仁谅解指正。
第二篇: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反思
一、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分,难度系数为,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并不使人乐观。
1、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3、依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变红色后不消失,另一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关;或两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中考考查的内容都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仅是试卷上70%的容易题,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那是无源之水。
2、要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化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必做八个基础实验。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积极组织好学生实验,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嫌麻烦和费时费力而少做或不做实验,只是讲实验。否则,学生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只凭想象,遇到问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3、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也不善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简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力求书写规范,确保不因此丢分。
中考评卷填空题小结
第题属于中等题,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而且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通俗的话,生活中的常用语较多,如防止其它气体跑出来、飞出来、溅出来、弄脏空气等,但在诸多的答案中也有创意的,如隔离空气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较丰富。
第题也可说是送分的题目,但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审题不准,同时回答了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真是可惜。
第题属于开放程度不大的题目,但学生没能抓住与空气隔绝这一要点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气中的温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防止灼伤手或手摸白磷会烧伤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等,乱蒙现象严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2、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不重视实验教学,少做或不做实验,课堂上只是讲实验,或者板书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知从何想起,造成学生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时答案五花八门,词不达意,以致于丢分严重。因此,建议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且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三篇:2010中考化学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第四篇:2012届中考总结反思材料(化学魏英清)
总结经验找不足
凝心聚力创佳绩
——2012届中考化学总结反思材料
孤山九年制学校
魏英清
2011—2012学我担任我校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一年来,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在每个莘莘学子的刻苦钻研下,经本人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所带班级的理化成绩在2012年的中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将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新课程教学。
1、充分备写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制作。
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在教案的备写中,既体现了教法,又体现了学法。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我做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直观易懂。
2、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是九年级新开的课程,它虽属理科的性质,但也有文科特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各个重要的知识点,该理解的给他们讲如何理解,该死记的必须死记,并尽可能的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懂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了实验课教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准备和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用了相当数量的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让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5、抓住典型,探索规律。
要使学生学好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认真做好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工作。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不是简单的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检测每位学生对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存在问题及时做出补救。若大多数同学不会则利用机动课或自习课进行集中讲解,若极少数同学不会则进行个别指导。
7、做好单元小结与单元测试工作。
单元小结是对每个单元知识点进行回顾与梳理,单元测试是对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测试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杜绝了只求进度而不求效果的做法。
8、做好了差生的转化工作。虽说化学是九年级新开的课程,不存在基础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以及个性差异导致了学习成绩的差异。我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交流谈心、鼓励、个别辅导等手段,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差异。
2(二)、复习课教学
认真研究了历年中考化学考试说明及陕西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根据试卷结构、难易题的比例,主要考点及题型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按计划完成了单元复习、分类复习、模拟考试三轮复习,在单元复习中对每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并对学生说明了每个知识点在中考中一般以什么题型出现;在分类复习中注重了对类型题的解法指导;在模拟考试中主要训练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考试时间分配及解题技巧。
二、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与有效课堂教学没有完全接轨。
2、家校携手的合力教育工作没有做细、做实。
3、差生转化工作仍需加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大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让合力教育落到实处。
3、加强对差生转化的力度。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刻苦学习、凝心聚力再创佳绩,为创建省级教育强县而努力拼搏,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2014中考化学A
2014重庆中考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B.水作冷却剂C.水作溶剂D.电解水获得氢气
2.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
A.炒青菜B.豆腐汤C.红烧肉D.水煮鱼
3.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A.O2B.N2C.SO2D.CO
24.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汽车的尾气C.水蒸气D.香烟的烟气
5.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
7.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8.“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9.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深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A.补充氧气B.增加可燃物C.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11.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12.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3.某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品名:××饮用矿泉水配料表:水、食品添加剂(氯化钠、硫酸镁)
若要检验其中含MgSO4,需要的试剂之一是()
A.稀硫酸B.AgNO3溶液C.BaCl2溶液D.金属镁
14.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
C.钢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
15.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
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
度增大
1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
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0分)
17.1.预防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
2.4个硫酸根离子
18.(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中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映的围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
19(4分)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
台阶。.(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
息,可以推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填序号)
A.氢气便于储存和运输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获得氢气成本低
20.(4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人类向大自然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写出高温下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石中
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
(2)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
盐酸的烧杯中,侵泡以后烧杯底部盛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已知锰的金属活动顺序强于锌,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
给试剂组能够达到目的的是(填序号)℃
A.Fe、Mn、40%H2SO4溶液B.Fe、Mn、MgSO
4C.Fe、Mn、ZnSON4溶液D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21.(3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若要比较NaCl与KNO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
(2)20摄氏度时,各取NaCl和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
达到饱和状态的是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焦
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填序号)
A.0℃~20℃B20℃~40℃
C.40℃~60℃D60℃~80℃
22.(4分)某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
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
(1)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3,则反映②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A的名称是;B的化学式可以是
(3)反映②的反映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3.(6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C是进行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
(3)若选用D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填1或2)段进入。若D装置
中盛有NaOH溶液,则可以出去CO气体中混有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装置A、B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中试剂是
(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填“相同”或“不相同”)。
24.(5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
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
酸的是(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下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映方程式是、向烧
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
是。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对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7分)
25.(7分)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
NaOH35%~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
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
(1)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100g。Na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在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
算结果取整数)。
(3)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
值,当pH=7时,消耗稀硫酸160g。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