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时间:2019-05-13 00: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摘要: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必须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主要阵地,要以学习课本为基,在课程中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师的教学要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联系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主要阵地,并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贯彻 教学 十八大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主要阵地,在课程中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思想品德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净化学生心灵和提升学生道德境界的使命。

一、教师是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先锋

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的会议内容,增强了我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对十八大精神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到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及陶冶青少年思想行为。身为教师,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一名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十八大”精神,那就必须务实、求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和研读十八大报告,通过学校组织集体学习、自学、讨论、交流、写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全面把握十八大精神的主旨。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能力的开发,重视学生对获取知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做到积极教书育人,不断增强使命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切实在实际工作中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生爱戴、社会尊敬的好教师。我们要把学习十八大的热情化作勤奋工作的激情,并落实到学习教育精神的实践中来,努力做好工作,创造优异成绩,才能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十八大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把十八大精神融合进教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如何让十八大精神进教材,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首要政治任务。教材联系最紧密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学有所教”所指的受教育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的问题;二是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民生问题。虽然收入分配等问题与九年级教材也有联系,但我们一般习惯于把民生问题落脚于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和第八课消费者权益。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p35“高举旗帜 开创未来”。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的内容: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这些内容中都能很好的体现十八大的主题和精神。三、十八大精神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育人作用,思想品德课及时将十八大精神引入课堂,探索鲜活的教学改革,尝试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学的效果与感召力,把十八大精神渗透到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之中,尽可能地使十八大精神进入学生头脑。教师从十八大的主题、报告内容等方面,向学生深入浅出阐明了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历史贡献、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国家发展宏图。通过宣讲,学生对十八大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领会到其中的一些精神内涵,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精神觉悟。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多方式实施课堂教学。对于前沿性理论课程,以讲授式为主,同时开展互动环节,对于重大理论方针政策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式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题;对于复杂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以典型事件分析的案例式教学为主;让学生通过体验得出正确结论;对于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另外采用网上视频、多媒体、电视报道等教学新形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十八大精神有关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使全体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四、十八大精神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向学生贯彻十八大精神,让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要充分运用报刊、公共网络媒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校园网等多种媒体学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明确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思路。要把党员、教师自学和集体学习讨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领导成员要带头学习,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座谈会、研讨会、征文活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化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政教处、学生会、团支部、党组织和校园十八大精神宣讲团、通过多种途径。全体党员和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学校各种活动中。

五、从师德看待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党全社会已经形成高度共识,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广大教师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并把十八大精神贯穿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认识自身责任之重大,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兴国必兴教,兴教必重师。这里的“坚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党中央不仅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高度,而且把教育优先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这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仅学习学科专业新知识,还要学习教育教学新方法,掌握教育教学新技术。善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轻负高效学习;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下一代。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方案

大姚县实验中学初三年级思想品德课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的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精神,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确保我校初中部思想品德课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精神,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育。

二、基本原则

总体原则: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立足学习领会,重在实践探究,贵在教育引导。

1、针对性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精神,结合我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实际,有针对性地在全校政治学科教师中开展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实践性原则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育部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为指导,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课为依托,探索有效方法,推广成功经验,使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落到实处。

3、实效性原则

本次活动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等课堂教学的实质性变革入手,扎实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十八大精神教育,不走形式,不玩花样,重在落实。

三、实施方案

(一)组织实施

上传教育部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到每位政治教师人手一份《建议》,同时组织政治学科教师通过教研会议、备课组会议等各种途径学习《建议》,领悟会议精神。

(二)、培训学习

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组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培训学习,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务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为做好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实践

通过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展示课等形式,促使全校各年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都能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建议》精神,把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具体操作如下:

1、以十八大精神的主要内容贯穿课堂教学

(一)知道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理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六)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七)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2、分角度、分块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政治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

(2)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3)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5)全面理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6)进一步明确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文化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1)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进一步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进一步阐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进一步了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5)关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经济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1)理解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要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明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关要求

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领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抉择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6)关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大姚县实验中学初三年级政治备课组

2013年5月20日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 总体建议

一、知道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提示:

党的十八大主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四个根本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臶、奋进的旗臶、胜利的旗臶,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三、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示: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四、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示: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

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五、理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提示:

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十八大提出的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六、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提示: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七、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提示: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当代青年要感受党对青年的关爱,明确自己的使命,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第二部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教学指导建议 《经济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理解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要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建议: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领会这两个基本要求。

讲‚大力发展生产力‛,可运用基本国情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领会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讲‚个人收入的分配‛,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可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明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关要求

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议:

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与本课程有关的要求。

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可引导学生思考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变化,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可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理解其可行性;运用事例和数据,让学生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新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探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意义。

三、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大意义。运用具体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毫不动摇‛。运用典型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理解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结合实际材料说明为什么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通过具体事例和探究活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领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抉择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议: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经济建设时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部署和要求。

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借助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领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理解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运用具体事例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领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懂得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理解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激励学生为将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理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讲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结合十六大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帮助学生领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要帮助学生领会‚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讲‚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可运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事例,说明‚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领会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五、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建议:

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有许多内容与本课程相关。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收入与分配‛等专题的相关要求,将有关论述贯彻到教学中去。

结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说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懂得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结合‚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引导学生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准备。帮助学生理解就业是民生之本,领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理解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了解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的意义;按照‚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运用各种事例,讲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理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重要性。

结合‚国家财政‛的教学,运用十六大以来的事例和数据,帮助学生懂得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了解国家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和重点,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十六大以来财政支出数据及学生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六、关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建议: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生活与消费‛等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重大部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结合‚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教学,运用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探究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解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性。

结合社会必须合理配臵有限资源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的观念,激发学生珍惜宝贵资源的情感。

结合‚做理智的消费者‛的教学,运用各种正反事例,引导学生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正确消费观。

《政治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展开教学。

首先,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教学,简要回顾党九十多年来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次,引导学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最后,通过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发展奇迹的事实,帮助学生明确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坚信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建议: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通过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明确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公民的政治生活‛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等内容进行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同基本政治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结合起来,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应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要引用富有说服力的事例,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说明它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同时也要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等优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广泛、真实的民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参政,特色鲜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等内容,以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主线展开教学。

通过分析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意义。例如,讲‚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可阐释‚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观点;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可联系实际说明我们国家应‚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可列举实例,让学生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通过回顾历史和列举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讲‚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可收集近期各地召开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民主理财会、民情直通车、社区议事会、居民论坛、乡村论坛等事例,说明‚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意义;讲‚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可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阐述我国如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可通过分析实例,探讨‚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的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五、全面理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等内容展开教学。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服务型政府特点的准确概括,也是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科学定位。教学中可结合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内容,列举近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加大服务力度、关注民生、提供更多惠民措施等事例,说明政府职能正逐步朝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例如,讲‚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可列举实例,说明政府在决策方面正逐步实现民主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又如,讲‚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可列举近期实例,说明我国政府在决策问责纠错方面的进展,理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六、进一步明确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臶,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当代国际社会‛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对外政策、主张和对外活动等内容,以坚持和平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

教学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内政外交、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阐述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说明我国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可引导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但是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主张。讲中国的对外活动时,可列举中国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的实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平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基本要求。

《文化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生活‛、‚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讲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一是说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走进文化生活‛等内容,讲解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二是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可结合‚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四是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都应从各自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二、进一步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议:

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精神。

一是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二是理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三、进一步阐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建议:

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要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发展先进文化‛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文化生活的‘喜’与‘忧’‛、‚阳光下的阴影‛、‚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等内容,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从而理解当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结合‚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等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为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四、进一步了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讲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和要求。

讲授‚文化创新‛,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帮助学生领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精神。结合‚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可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五、进一步认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联系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成就和不足,讲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

讲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可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讲授‚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可结合我国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领会‚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精神。讲授‚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可结合大众传媒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讲授‚文化创新的途径‛,可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关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议: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八大报告阐述民生问题的首要内容。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内容,重点讲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意义和有关要求。

一是通过讲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帮助学生了解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是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学习。《生活与哲学》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说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教学,说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教学,说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着重说明:(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3)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教学,说明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教学,说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着重说明:(1)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说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尊重规律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学,着重说明:(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的主人。(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3)党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4)为民、务实、清廉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六、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坚定理想,铸就辉煌‛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

第一部分 总体建议

一、知道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提示:

党的十八大主题,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四个根本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臶、奋进的旗臶、胜利的旗臶,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

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三、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示: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

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四、懂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示: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

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

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强调总任务,是因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都聚焦于这个总任务、归结于这个总任务。

这‚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新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

五、理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提示:

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六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

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十八大提出的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六、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提示: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

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新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全国同心同德、埋头苦干,锐意创新、开拓进取。

七、体会党对青年一代的关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提示: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党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当代青年要感受党对青年的关爱,明确自己的使命,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

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第二部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教学指导建议

《经济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理解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要求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建议: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

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领会这两个基本要求。

讲‚大力发展生产力‛,可运用基本国情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领会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讲‚个人收入的分配‛,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可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明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关要求 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议:

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与本课程有关的要求。

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可引导学生思考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变化,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可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理解其可行性;运用事例和数据,让学生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新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探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意义。

三、把握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

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大意义。运用具体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个‚毫不动摇‛。运用典型事例与数据,帮助学生理解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结合实际材料说明为什么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结合‚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通过具体事例和探究活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领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抉择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议:

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经济建设时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部署和要求。

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借助典型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领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理解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运用具体事例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领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懂得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理解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

高、管理创新驱动,激励学生为将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理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讲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结合十六大以来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帮助学生领会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讲‚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要帮助学生领会‚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讲‚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可运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事例,说明‚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领会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五、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相关

内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建议:

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论述中,有许多内容与本课程相关。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收入与分配‛等专题的相关要求,将有关论述贯彻到教学中去。

结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说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懂得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结合‚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引导学生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作准备。帮助学生理解就业是民生之本,领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意义,理解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了解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认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的意义;按照‚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构建和

谐劳动关系。

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运用各种事例,讲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机制,理解‚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重要性。

结合‚国家财政‛的教学,运用十六大以来的事例和数据,帮助学生懂得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了解国家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和重点,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运用十六大以来财政支出数据及学生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六、关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

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建议: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面对市场经济‛、‚生活与消费‛等专题的相关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与本课程有关的重大部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结合‚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教学,运用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探究如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解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性。

结合社会必须合理配臵有限资源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的观念,激发学生珍惜宝贵资源的情感。

结合‚做理智的消费者‛的教学,运用各种正反事例,引导学生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正确消费观。

《政治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展开教学。

首先,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教学,简要回顾党九十多年来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说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次,引导学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最后,通过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发展奇迹的事实,帮助学生明确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坚信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明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

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建议: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要通过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

位,明确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三、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公民的政治生活‛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等内容进行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同基本政治制度、各项具体制度结合起来,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应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要引用富有说服力的事例,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说明它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同时也要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等优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广泛、真实的民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参政,特色鲜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等内容,以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为主线展开教学。

通过分析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意义。例如,讲‚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可阐释‚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观点;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可联系实际说明我们国家应‚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可列举实例,让学生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通过回顾历史和列举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

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讲‚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可收集近期各地召开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民主理财会、民情直通车、社区议事会、居民论坛、乡村论坛等事例,说明‚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意义;讲‚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可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阐述我国如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讲‚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可通过分析实例,探讨‚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的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确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五、全面理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创新

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等内容展开教学。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服务型政府特点的准确概括,也是对政府职能和责任的科学定位。教学中可结合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内容,列举近年来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加大服务力度、关注民生、提供更多惠民措施等事例,说明政府职能正逐步朝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例如,讲‚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可列举实例,说明政府在决策方面正逐步实现民主化、规范化,要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又如,讲‚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可列举近期实例,说明我国政府在决策问责纠错方面的进展,理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六、进一步明确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臶,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当代国际社会‛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对外政策、主张和对外活动等内容,以坚持和平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

教学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内政外交、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阐述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说

明我国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可引导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但是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主张。讲中国的对外活动时,可列举中国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的实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平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基本要求。

《文化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生活‛、‚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讲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一是说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走进文化生活‛等内容,讲解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二是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可结合‚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四是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都应从各自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二、进一步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议:

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精神。

一是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二是理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三、进一步阐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建议:

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任务,要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发展先进文化‛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文化生活的‘喜’与‘忧’‛、‚阳光下的阴影‛、‚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等内容,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从而理解当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结合‚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等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为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四、进一步了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等内容,讲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和要求。

讲授‚文化创新‛,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帮助学生领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精神。结合‚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我们的中华文化‛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讲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可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五、进一步认识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

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联系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成就和不足,讲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要求。

讲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可结合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性。讲授‚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可结合我国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领会‚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精神。讲授‚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可结合大众传媒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讲授‚文化创新的途径‛,可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六、关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议: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八大报告阐述民生问题的首要内容。教学中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先进文化‛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等内容,重点讲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意义和有关要求。

一是通过讲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帮助学生了解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是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学习。

《生活与哲学》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建议

一、说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教

学,说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教学,说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着重说明:(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3)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教学,说明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探索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教学,说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着重说明:(1)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说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等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尊重规律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四、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

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学,着重说明:(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我们国家的主人。(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3)党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4)为民、务实、清廉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着重说明:(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六、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建议:

可依据课程标准中‚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这一专题的相关要求,结合‚坚定理想,铸就辉煌‛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党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紧紧依靠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努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五篇:浅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浅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时刻,被历史铭刻的党的十八大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圆满胜利召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奋发、满怀自豪,世界为之侧目。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各系统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贯彻热潮中。下文就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浅谈一些体会。

一、提高认识,明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我们而言,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学习贯彻的理论指导,是促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动力源泉,更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

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我们所热爱奉献、倾注满腔热忱心血的事业成功,关系“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完成,更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实现,意义重大,套用孙子兵法的话,这就是“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绝对不能走过场、形式主义、泛泛而谈,而需要仔细解读、深刻领悟,把领会的精神和认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和进取锐气。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应落在三个实际行动上 第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精髓。

虽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全各系统各部门认真组织了多次学习,但这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个积累积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个党员干部每学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更多的认识和更大的进步,每一次学习倍受鼓舞、倍感幸福、倍增信心,倍加努力,这样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真正学习得到党的十八大精神精髓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上。

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还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夺取“两个率先”新胜利。

二是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我们更有信心推动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是要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总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总任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总任务,认真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美丽城市,实现永续发展。

四是要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八个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些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抓住了这些基本要求,就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各族群众福祉,完成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五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定成熟、团结和谐、开拓创新、永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坚定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科学制定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这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讲,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带领全各族群众以“黄牛精神加袋鼠步伐”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峰,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征程上继续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第二,大力宣传十七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党的十八大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党的十八大总结的成绩,结合实际重点宣传的不平凡历程,使得我们更加坚定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在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越战越勇,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路程上速度越来越快。

今年以来,紧紧扭住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调,以喜迎党的十八大为强大动力,以“黄牛精神+袋鼠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强区、城乡一体战略,强力实施“33119”工程,全力提速“三化”进程,着力“稳增长、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力拼搏全年目标任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经济发展实践,大力宣传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起着鼓舞斗志、昂扬士气的作用,对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当前工作和谋划好明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宣传精神、宣扬成绩就是鼓舞人心、转变作风、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宣传力度,传承保持好鼓舞起来的精、气、神,振奋精神、凝心聚力、锐意勃发,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进程。第三,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成绩固然鼓舞人心,目标更加催人奋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重大战略目标任务,我们要对照实际坚决加以贯彻落实。发改系统按照地委、行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安排部署,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框架搭建、2020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数据测算、提升新型工业化跨越年实施方案修改完善等工作,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必将为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处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长远看:就是必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2020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远期目标,近处看:就是要脚踏实地实现今后8年中每一年的年初目标。而我们提出2013年计划草案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20%,第一产业增长10.5%,第二产业增长27.6%,工业增长31.8%,第三产业增长18.8%。

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强化以下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提出对策措施,保证经济平稳高效运行。二是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三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四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工作效能和提高服务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六是努力提高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发挥好园区经济高地战略作用。七是强化价格管理,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八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以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主动作为,凝聚力量,变化变革,攻坚克难,强化“33119”工程,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大力培育“日月星珠”企业,保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促和谐,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下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张晶晶 201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情况汇报

    xxxxx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情况汇报 根据xxx党工委的统一的安排部署,我xxx党支部组织全xxx干部职工通过不同方式收看、收听十八大相关新闻报 道及会议内容,及时将十八大......

    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贯彻党的 十八大精神为祖国卫生事业做贡献。 注意事项: 1、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写作。 2、论文统一用16K纸大小的信笺写作。 3、字数在2000字以上,语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1日) 王岐山 我代表第十......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五篇范文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

    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 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第一部分 总体建议 一、知道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 (2012年12月5日) 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在全省上......

    贯彻十八大精神1

    "贯彻十八大精神、整治 庸懒散贪" 各位领导,评委们: 您们好我市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我省开展的 “庸懒散贪”活动,为此我市举办了这个演讲,我很荣幸能代表海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