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私的奉献 执着的追求
无私的奉献
执着的追求
-------记南阳市首届名校长
李彦虎
中国教育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学科学实验学校、北师大教材教学示范基地、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学校、河南省最具变革价值榜样学校、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礼赞共和国六十周年南阳市特色名校„„等几百项荣誉称号汇聚七小名下。在诸多荣誉的吸引下,为了寻找七小的治校方略,记者慕名采访了南阳市首届名校长第七小学校长-----李彦虎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李彦虎给人的第一印象:为人友善厚道,大气稳健,气质儒雅,眼神有力量有亮度,稳重而亲和;任职17年来,他始终高举“质量第一”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本、发展为本”原则,实施“名师支撑、科研兴校、质量取胜”策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校长在学校领导班子会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学校领导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班子成员必须严格自律,要用自己的“德”来感染大家,用自己的“行”来影响大家,用自己的“言”来感召大家,用自己的“创”来成就大家。”在他的带领下,七小领导班子成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确立了学校新的形象定位(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教师成长的人才库、学生素质提升和未来多元发展的基地;宛城教育教学质量的领跑者;学校教育科研的中心和模范;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学校),提出了“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风,加强学生管理优化学风,加强校园管理优化校风”的“三加强三优化”理念;采用了“了解信息在一线、处理问题在一线、突破难点在一线、总结经验在一线、推广成果在一线”“五个在一线”;“不让工作在我这里产生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滋生、不让不良风气或违纪行为在我身上出现,不让领导形象因我而受损”的“五个不让”工作办法;在火车头的带领下,班子队伍中形成了“事事抢着干,时时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实施人性化管理,突出人本主义思想
“管理的实质是“管人”,只有聚人之心,用人之智,合人之力,方能事业有成”,李校长如是说。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他讲全面权衡而不顾此失彼,讲周密细致而不独断独行,讲合乎情理而不偏执一端。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这是李校长以人为本管理学校的心得。我们曾问李校长:“七小学有近四千名师生,管理难度很大,为何七小工作总能做到安排有序,推进有力,卓有成效?”他说关键要运用好三个要诀:
一是上下共振。共振才能产生共鸣,共鸣才能形成合力。李彦虎在和班子成员的共事中,讲究一个“团结合作”。做到自己用权不特权,工作放手不甩手。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在各部门、各块的工作中率先示范,身体力行,既有大局观念,又能独当一面,创造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之模范,学生之益友,教学之名流,社会之师表。
二是活血化瘀。他常说人的百病生于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个学校也是如此。政通、人和、事顺,就兴旺发达;政不通、人不和、事不顺,就难以长足发展。因此,在工作中他及时了解种种瘀积,分析原因,尽力化解各种矛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学校健康发展。
三是刚柔相济。古语云:“太刚则折,太柔则废”,李校长治校方略既体现了用规章制度约束的严肃一面,又体现了柔性疏导、情感交流的温馨一面。他一方面围绕“刚”字,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考核条例。如《教师工作质量目标考评细则》等,让全体教职工按照一种秩序、一种规则去主动热情地追求工作目标,营造了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他力求体现“柔”字,用自己满腔真情温暖教师的心,从而使教师用炽热的爱心鼓起学生的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时时用目标来召唤人,用情感来凝聚人,用榜样来激励人,用成就来鼓舞人。例如多年来对全体教职工一直坚持“患病住院探望到位,新婚嫁娶恭贺到位,家庭矛盾调解到位,思想问题谈心到位,亲人丧事吊唁到位,特殊困难关爱到位„„”这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使广大教师产生了归属感,增添了主人感,激发了责任感。如今“成长在七小,成功在七小,成名在七小”成为七小教师的自觉追求。他把学校演化成为教职工乐于演出精彩话剧的舞台,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
细化领导分工,精细管理过程
多年来,七小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大胆改革,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分年级包干,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每位包点领导,负责一个学科,参加一个教研组,开展研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教研活动,实现学校领导到年级组、教研组的无缝对接,保证了年级组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强化了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领导的管理作用,缩短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他精细常规管理,对教学环节中的备、讲、辅、批、考等都进行了细化。在备课上,要求做到”三坚持“、一超前”;在课堂上,要求在“活、优、清”三个字上下功夫;在作业布置和批改上,要求“三统一三及时”;在辅导上,要求做到“三明确”,明确辅导要求、辅导时间、辅导方法;在考核上,做到“三重”,即重考试与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目标检测相结合,重考风与教师思想作风相结合,重导向与新课程标准相结合。
探索教学模式,减轻师生负担。
他常说:一所学校,要想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必须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必须创出一条符合自己教学模式。在他的带领下,七小以探索“高效课堂”为载体,以“教研——探索——打造——辐射——总结”的工作思路探索了“高效课堂”,实现了“人人登台、共同探索、整体提高”的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王静老师的“情感课堂教学”模式,徐辉老师的“语文细读”教学模式”,朱玫梅老师的“情境创设作文教学”模式等颇具特色,起到了示范作用。
创建多元特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李校长提出了“以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理念,在“新”上下足了功夫,七小开设了“英语天天练”、“名曲欣赏天天听”和“心理健康周周询”等方面的特色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英语天天练”,从“视”觉入手,利用滚动字幕显示天天练内容;从“听”力入手,课间操后在操场进行“千人跟读”练习,让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通力合作,感受英语的动听与美妙。此外,为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下午眼保健操后让学生在教室欣赏中外名曲;每周四的“心理咨询”活动,使更多的“问题”师生向心理咨询老师敞开心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养,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
无私的奉献
执着的追求
为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使学校可持续发展。李校长总是抽出时间加强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厚积薄发,学以致用;几年间,他先后到上海、北京、山东、湖南、新疆等地学习提高,把先进的有活力的经验带回来,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地更新观念,实现一次次地超越。他潜心研究,勤耕不辍,先后撰写了《小学课堂作文指导》、《素质教育丛书》等多篇颇有影响的教育教学论著,分别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先后获得河南省特级教师称号、河南省优秀教师称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学术到头人、南阳市百名优秀中小学校长称号等50多项荣誉称号。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李彦虎校长的奋斗信条。如今他正伴着时代的节奏,沿着教改的道路,踏着教改的音符,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教育战线上一路长歌而行„„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名校长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骄傲,一个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无私、执着地追求。
第二篇: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天竺山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事迹 张子燕
投身教育工作十五年来,张子燕同志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虽然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但她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赣州市实验教学先进个人、赣州市党团员教学最佳能手、赣州市儿少工作先进个人、章贡区第二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称号、章贡区优秀教师等称号。
一、创新教学,专业成长
在教学上,该同志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用自己的一生去备好每一节课,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他最大可能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多次承担区级示范观摩课,均受好评。同时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佳绩颇多,其中国家级3次,省级3次,市级10余次,区级若干次。
二、德育管理,创新思路
(一)落实一个中心
以落实常规工作为中心,制定了《天竺山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常规要求》,通过“学常规”、“建班规”、“赛常规”规范学生的言行。每天由值周领导、值日老师、值日队干,巡视检查两遍。检查成绩及时上墙公布,每天早操时进行情况小结汇报,每周进行一次优胜班级评比。同时每班都设立卫生、文明监督岗,做到有问题及时记录、提醒。并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常规落实月,以后的每两星期进行一项常规专项检查评比。如此一来,学校环境卫生整洁,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打造两支队伍
1、创建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选拔、培训时朝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班主任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向。在每月班主任例会上,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让班主任在交流中分享经验,获得启示,促进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
2、培养一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少先队干部 在少先队员这个群体中,队干部既和其他队员一样,是接受辅导员教育、指导的对象,又是辅导员的助手,是其他队员的榜样。有意识地引导队员们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强化自主意识,一批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队干部脱颖而出。
3、注重三大活动
(1)常规活动制度化。日常规有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国旗升降制度等;周常规有周三中队活动、每周之星、流动红旗的评比、升国旗及国旗下讲话等;月常规有一个活动主题、一次板报、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考评等;学期常规有评选一星一生、教室布置等。工作制度化不仅规范了工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主题活动多样化
“感动 长征”和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让师生接受五爱教育的洗礼。“学会感恩”中通过自制贺卡献教师、为爸妈洗一次脚,让孩子学会用一颗感恩心去回报。“安全记心间”的主题活动使师生再次感受到安全是生命的永恒。“总理殷殷爱民情,学子拳拳感恩心”学习温总理回信活动深深地触动了大家,教师的感言大讨论,学生的“学回信,话感恩”的主题队会将活动推向高潮。(3)特色活动具体化
围绕“书香伴成长、智慧享一生”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1+1亲子阅读漂流”、“好书交换、推荐”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读到好书,改变只买书才读书的现状,节约资源。制作亲子阅读档案袋和读书卡,举办家长学校,倡议亲子共读,让所有的家庭都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在班级中打造班级德育,实施三化工程(班级布置个性化、班级目标明确化、班级活动特色化)。开学初班主任提出具体目标,写出实施方案,随后的学期中进行各项评比,最后在学期结束综合评定,为达标的班级颁发奖牌。
三、关爱学生,撒播阳光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多年来,张子燕先后任教的学校,贫困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孩子居多,她带领全体教职工采取多种措施,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如建立一个信息库,加强三个联系、实施三重关爱(学业上帮助、生活上救助、心理上辅助)、突出三种教育(榜样教育、感恩教育、自主管理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同样的阳光。在一次爱心捐助的活动中,一位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捐出了仅有的一元钱,她说:“当我困难时,别人帮助了我;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也要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一句质朴的话语,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们就是这样感受着爱,传播着爱。
四、孜孜以求,完善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张子燕的人生写照。经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赣南师院法律专业大专学历。现如今正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本科段的科目考试。赣州市中小学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推荐表
第三篇: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杏林初中师德先进个人吴公万同志事迹单行材料
杏 林 初 中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杏林初中师德育先进个人吴公万同志事迹单行材料 投身教育工作二十七年来,吴公万同志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虽然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但她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扶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扶风县师德标兵、扶风县优秀教师等称号。
一、创新教学,专业成长
在教学上,该同志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用自己的一生去备好每一节课,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他最大可能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多次承担示范观摩课,均受好评。
二、德育管理,创新思路
(一)落实一个中心
以落实常规工作为中心,制定了《扶风县杏林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常规要求》,通过“学常规”、“建班规”、“赛常规”规范学生的言行。每天由值周领导、值日老师、值日队干,巡视检查两遍。检查成绩及时上墙公布,每天早操时进行情况小结汇报,每周进行一次优胜班级评比。同时每班都设立卫生、文明监督岗,做到有问题及时记录、提醒。并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常规落实月,以后的每两星期进行一项常规专项检查评比。如此一来,学校环境卫生整洁,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打造两支队伍
1、创建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选拔、培训时朝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班主任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向。在每月班主任例会上,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让班主任在交流中分享经验,获得启示,促进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
2、培养一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少先队干部
在少先队员这个群体中,队干部既和其他队员一样,是接受辅导员教育、指导的对象,又是辅导员的助手,是其他队员的榜样。有意识地引导队员们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强化自主意识,一批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队干部脱颖而出。
3、注重三大活动
(1)常规活动制度化。日常规有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国旗升降制度等;周常规有周三中队活动、每周之星、流动红旗的评比、升国旗及国旗下讲话等;月常规有一个活动主题、一次板报、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工作考评等;学期常规有评选一星一生、教室布置等。工作制度化不仅规范了工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主题活动多样化
“感动 长征”和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让师生接受五爱教育的洗礼。“学会感恩”中通过自制贺卡献教师、为爸妈洗一次脚,让孩子学会用一颗感恩心去回报。“安全记心间”的主题活动使师生再次感受到安全是生命的永恒。“总理殷殷爱民情,学子拳拳感恩心”学习温总理回信活动深深地触动了大家,教师的感言大讨论,学生的“学回信,话感恩”的主题队会将活动推向高潮。
(3)特色活动具体化
围绕“书香伴成长、智慧享一生”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1+1亲子阅读漂流”、“好书交换、推荐”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读到好书,改变只买书才读书的现状,节约资源。制作亲子阅读档案袋和读书卡,举办家长学校,倡议亲子共读,让所有的家庭都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在班级中打造班级德育,实施三化工程(班级布置个性化、班级目标明确化、班级活动特色化)。开学初班主任提出具体目标,写出实施方案,随后的学期中进行各项评比,最后在学期结束综合评定,为达标的班级颁发奖牌。
三、关爱学生,撒播阳光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多年来,张子燕先后任教的学校,贫困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孩子居多,她带领全体教职工采取多种措施,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如建立一个信息库,加强三个联系、实施三重关爱(学业上帮助、生活上救助、心理上辅助)、突出三种教育(榜样教育、感恩教育、自主管理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同样的阳光。
在一次爱心捐助的活动中,一位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捐出了仅有的一元钱,她说:“当我困难时,别人帮助了我;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也要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一句质朴的话语,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们就是这样感受着爱,传播着爱。
四、孜孜以求,完善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张子燕的人生写照。经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赣南师院法律专业大专学历。现如今正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本科段的科目考试。
第四篇: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高青县农村电影放映员刘怀勇先进事迹33年来,有一个脚步踏遍了高青的每个角落,33年来有一种精神激励着他执着于本职工作,33年来全镇乃至全县农民群众熟悉一个身影。33年前有一个小伙子加入了电影放映队,开始了他长达33年的电影放映工作。他就是高青县电影放映队的一名普通放映员刘怀勇。
1978年,高中毕业后22岁的刘怀勇被推荐到公社电影放映队,当起了电影放映员,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农村电影放映生涯。至今刘怀勇都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为乡亲们的放映第一场露天电影的场景:|1978年3月,在徐家村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归心似箭》,用的是8.75毫米放映机,放映时村里人山人海,有的人走十几里路来看。“那天心里真高兴,觉的做放映员特别光荣”。
33年来,他赶着毛驴车放电影,开着摩托车放电影,用坏电影机4台,自筹资金1.6万元更换了两台16毫米放映机,放映电影8000多场,为全镇100多个村的群众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电影文化大餐。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放映电影时,到处都站满了人,有时真的是人山人海,一个月我们走20多个生产队,一年放映三四百电影。”说起当年人民看电影的盛况,刘怀勇还是很兴奋。
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生活,图书阅览,体育健身等多元文化渐渐兴起后,农村电影事业进入低落期,许多电影放映员纷纷弃影从商或弃影从田,少数留守的也因工作条件差,收费难,待遇低等因素面临新的抉择,但刘怀勇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依旧不减。花沟镇党委根据刘怀勇的工作能力,调他到镇计生办工作,这在别人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让刘怀勇放弃电影他从心里舍不得。考虑再三,在上班前的晚上,他终于说通了妻子徐翠莲,由妻子接替了他的放映工作。“一个女人风里来雨里去,天天走夜路很不容易啊,但只要群众喜欢电影,我心里就高兴”。二00九年刘怀勇离岗了,他高高兴兴跑到县电影公司:“电影的春天来人,放映老兵也回来了”。从次,花沟镇村村留下了刘怀勇夫妇的身影。说起这些,刘怀勇的老伴眼睛湿润了。一旁的刘怀勇满含愧疚地说,他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二0一0年二月在县电影公司工作会上,刘怀勇夫妇畅谈三十年来电影的变革,鼓励大家热爱电影,努力完成今年任务。但四天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天,夫妇正在家保养机器,妻子不小心摔倒,引发心脏病突然去世,这对他及家庭是多大的不幸。为使他尽快从悲痛解脱出来,县公司领导多次到刘怀勇家做安慰工作,刘怀勇的儿子动员他去天津,姐姐动员他去县城,同学、同事忙着为他张罗新的工作,最终刘怀勇坚定地说:“只要有电影放,我那里都不去”。十天后,他
又带上电影机出发了。
“说句真心话,这些年来,家里人跟着我也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经济帐更是没法算,现在她虽离我而去,可为了不歩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我必须坚持下去。尤其是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政府拨专项资金支持,更新了数字放映机,保证了每场的放映费,让我更没了后顾之忧,为百姓服务的劲头更足了”老刘掏心窝的说。
但当问到后不后悔选择做一个乡村电影放映员的时候,刘怀勇坚决地摇了摇头。他说,“有不少人为我遗憾,说老刘你把一辈子给耍了,可我就是喜欢电影,喜欢看乡亲们看着电影时乐滋滋的表情,喜欢听别人用了我推广的农业技术发了家,致了富……”
因为热爱而坚守,因为坚守而钻研,因为钻研而奉献,因为奉献而快乐。33年风雨兼程,他把电影送到了这里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位父老乡亲的心中。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奔跑者,带着他心爱的放映机,穿行在乡村的每个角落。33年来,看过他所放电影的观众超过了360000人次,他的足迹遍及花沟镇的村村落落,往返行程超过6万多公里。他放的电影活跃了农村生活,丰富了乡村文化,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荣辱观,更给农村群众供给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成了新农村建设有力的宣传阵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人,如今多的已步入而立之年,而他也在这忘我的奔波中,从懵懂年少走向了两鬓斑白,他把大半生的时光献给了乡村放映事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3年如一日地匍匐在发展高青县电影放映事业的最前沿,用自己的所有心血和青春,谱写着一曲曲在电影放映事业上的壮丽凯歌。不仅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并多次被省市县有关部门评为电影放映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国家八部委“科技电影放映先进个人”表彰。一个人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这也许正是刘怀勇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农村离不开电影,他更离不开放电影,在刘怀勇生活中放电影永远是进行式。
2010年7月13日
第五篇: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涧西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申报材料
xxx,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于1999年参加工作起担任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工作,2002年起任涧西区青岛路小学大队辅导员,2010年任安徽路小学校副校长,主管学校德育、党务、少先队、体音美及卫生工作,2013年4月起,还分管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能够廉洁奉公,对同事一事同仁。坚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谋事不谋人,能够开拓性的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摆正位置,协助校长,积极深入,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虽然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引下,在学校校长的带领下、在其他班子成员的配合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圆满完成了自己分管的所有工作。
一、心底无私天地宽。
该同志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要说的就当面说清楚,对老师能公正、公平地评价,言行举止不违背做人原则。豁达大度,用坦然的心态处理事务,用平常心、宽容心去分析问题,努力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做到对事不对人。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自己注重把握自己,既尽职又不越位,做到以事业为主,从学校大局出发,自觉维护校长地位,维护学校班子整体形象,凡事做到尽职尽责,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校长开展好各项工作,当好助手。
二、学习反思底蕴厚。
重视积淀管理理论。经常勉励自己:登高望远,先学先行,学无止境。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校长资格任职培训班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理论。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读《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学管理》等报刊杂志,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勤奋工作创佳绩。
1、围绕主题教育,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作为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始终坚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拉帮结伙,不厚此薄彼,不恶语伤人,时时处处恪守教师本分,团结身边每一个同志,关心学
校每一位教师,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遇事不怕事,做事不畏缩,敢做敢当,从不推卸分责任,从不推诿找借口,能做到的事认真做,做不到的事尽力做。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校风形成。三年来,在新教育形式和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学校有条不紊的开展队员们活动。努力奋斗、争创特色。结合每年的各个重大节庆日、热门的时事新闻,队员的日常生活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对队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学期末开展了师德师风评议工作,开展了部分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校在广泛征集对教师、学校工作的建议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各方面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有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3、抓常规,重落实,创特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紧紧围绕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开展教研活动,严格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抓好科研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安徽路小学有效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如今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探索精神、尝试精神、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综合学科学生更加喜欢了,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2)、搭建平台,为教师创造多种培训机会。
继续开展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南昌路小学、兴隆小学联手,开展较大规模的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充电,回校开设观摩课、写心得体会、汇报讲座等形式达到“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效果。
(3)、开展学科活动,促学生全面提高。
加强“经典诵读”活动。学校统一制定诵读计划,利用晨读、课前时间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诵读活动,在统一安排下,鼓励个性推进,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本班情况,采取班级竞赛、经典欣赏等形式,在学校掀起经典诵读的热潮。一个学期下来,全校各年级学生基本上对手中《小溪流》校报教材中的30首诗达到了熟读成诵、朗朗上口,而且从中感受到传统国学教育的博大精深,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举行学科竞赛活动。突出“月月学生有活动”的目标,以此展示学生才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硬笔书法大赛、手抄报比赛、口算心算比赛、作文比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为今后参加高一层次的竞赛活动奠定了基础。此外,本着“逢赛必参,逢奖必拿”的向上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学科竞赛。有河南省“步步高”杯硬笔书法大赛、洛阳市“庆六一”书画大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比赛等,所有参赛学生在每一次中得到了历练,各方面能力进一步的提高,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其中马哲翔同学获“希望之星英语风采”比赛金奖,100多名同学获硬笔书法大赛一二等奖。
历年来,全校师生团结奋进,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教学质量比上学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成绩,涵盖了语、数、英、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等学科,显示了我校各个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均衡发展。
4、坚持各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每天一小时,健康生活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活动宗旨,扎实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迎接了国家和市体育教育专家到我校对体育和大课间工作进行检查,并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和肯定。参加了涧西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洛阳市晨光杯小学生跳绳比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校舞蹈队的节目《时刻准备着》参加了洛阳市“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活动并荣获一等奖。
另外,本学期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筹划布置准备并迎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作为学校该项工作的复杂人,按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要求,完善了学校的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和图书室,克服一切困难,在全校师生的共同配合下,20840册图书全部录入并分类上架,对各班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了统一的布置,整个学校氛围面貌一新。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6月21日到涧西区各校进行了检查,并对我校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春华秋实,学校工作成效显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三年的工作中,她被评为洛阳市优秀少工干部,洛阳市少先队鼓号队检阅大赛优秀辅导奖,洛阳市主题队会
比赛优秀辅导奖,洛阳市“中华魂”主题教育优秀辅导奖,洛阳市“庆祝建党90周年暨第二届洛阳市教育局书画作品双年展”活动先进个人,涧西区优秀党员,涧西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涧西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涧西区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先进个人等,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名校,河南省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少先队工作先后荣获涧西区红旗大队、五星级队室和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XXX,一位普通的党员、教育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人生理念,为学校这个大花园能够百花盛开,她执着追求,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