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活动总结 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 石狮一中校本课程
石狮一中2016-2017学年科技节活动
高二生物《舞动青春 聆听叶的脉搏》活动总结
落叶,渐渐地褪色、枯萎、腐烂、化作泥土……你是否曾经为这绿叶的消逝而感到惋惜呢?你是否也想过留住这美丽的叶片呢?科学技术创新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生物作为日常生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生物;为了使生物更贴近同学们的生活,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和生物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同学们发现创作的乐趣,培养欣赏的眼光。本学期初,高二全体生物老师,商讨并制定“聆听叶的脉搏倾•听你我的心绪”叶脉书签DIY活动,旨在展现高二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向全校同学分享生物科学的乐趣。
由于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涉及氢氧化钠的使用,在活动开展之前,高二全体生物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试验氢氧化钠的使用浓度,改进实验操作,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摆在首位。与此同时,绘制活动宣传海报,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流程,组织学生报名…全体生物老师各司其职,完美分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2017年5月19日下午第四节,“聆听叶的脉搏倾•听你我的心绪”叶脉书签DIY活动如期举行。据统计,当天有数十名学生参与书签制作,生物真真切切地贴近了同学们的生活。一枚枚小小的叶脉书签,使同学们领略到了生物的美丽,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同学们创造的思维和发现美的眼光。
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许许多多生物的奥秘,在中学的生物教学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手段。生物教学中的“第二课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虽然此次活动顺利结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活动时间的安排,高二学生课业较重,仅能利用周五下午一节课时间开展活动,时间较为紧张。其次,实验室条件及经费有限,无法满足过多的器材要求,因此,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受到限制。最后,忽略了学生首次参与叶脉书签制作,不熟悉操作过程,造成叶片损毁,导致采集的叶片数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今后,希望就以上几点不足之处予以改善,并向学校申请,提高实验条件,满足更多同学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体现全校上下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充分展示我校师生在科技节活动上的风采。
第二篇:科技节奖状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 石狮一中校本课程
同学:
在石狮一中2017-2018学年科技节生物 学科竞赛中,成绩优秀,荣获
等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石狮一中
2018.5
第三篇:生物校本课程总结
生物校本课程总结
苏鹏
本学期生物校本课程是《科学营养与健康》,采用学生自由选课的方式授课,选课学生为32人,固定教室是化学实验室,采用课件、讲授、视频图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授课方式相对比较轻松,为学生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涌现出了个别对生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为以后进行常规生物学习奠定了基础。对涌现出来的个别对感兴趣的学生以后可以发展生物竞赛。
生物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是中学生的饮食营养,讲解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与饮食和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本课主要通过饮食方面的讲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讲解流行病的预防及治疗,重在预防。这两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开课情况较好,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在开课过程中,多列举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授课方式的多样化,课件、讲授、视频、图像等形式,学生容易接受,相比较普通的授课方式,更加直观,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也富有变化。开课地点主要在化学实验室,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三节。通过一节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情况了解和掌握。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教师在课上主要是起引导作用,勾起学生学习兴趣,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课后,学生的主动学习。
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上校本课程就是放松,甚至极个别学生存在缺课情况,针对此种情况,我制定了上课点名的制度,即抽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分学生上课产生的倦怠情况,通过学生上课的表现来给学生打分,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通过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发现了学习生物学的另一面,不是枯燥的文字,难以理解的公式,原理。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原理应用。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第四篇:生物模型校本课程总结
生物模型校本课程总结
一、细胞器模型制作活动的理念与意义
结合高一生物必修一学习的内容,我们高一生物备课组推出的活动方案是真核细胞/细胞器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该活动本着“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能力,并能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可以收集或购买到的材料,制作出真核细胞或其细胞器模型。
1、通过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尝试、体验、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促使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再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以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
2、通过小组竞赛活动:细胞模型制作、拼装、细胞类比——巩固核心概念,让学生每人参与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微细结构的特点,且体现课改中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也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3、通过细胞模型制作、拼装和细胞类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课后布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创建关于生物细胞的网页,将生物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高一学生的特点是具有相对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制作类实验课、汇报课、拼装非常感兴趣,学生通过思考、上网查资料等,充分认识理解各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制作模型把他们表现出来。这样,整合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了知识内容,培养了学生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第五篇:颍上一中高二年级生物教学总结
颍上一中教学总结
生物
高二年级汪国良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在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生物课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三)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
(二)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2.要密切联系各地的自然实际。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生物种类有很大差别。因此,所选取的植物和动物,既要重视其典型性,又必须尽可能是各地比较常见的,以便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动植物和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规律。
3.选取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三)适当选取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现代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生物课必须重视用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来阐述教学内容,并且适当地增加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科学知识和参加工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班级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高二16、34、36、3个班级,虽然通过班主任,我对个班的现状有了一点了解,但由于生物是从高考总复习的开始,所以具体情况还不能下定论。
四、教学进度安排
加强高中阶段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夯实一轮复习的基础。高中生物的学习注重于理解,所以要求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强,本学期的任务是完成选修三部分,和必修三的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