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3 00: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兼具思想政治理论与历史课特点的课程,鉴于授课对象是历史专业之外的学生,这就决定了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时应特别注意政治性、可信性、生动性三个原则。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史料;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23-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授课对象是本科院校除历史专业之外的学生,这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授课方式不同于历史专业,而须兼顾文理科学生的学科差别及其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时,90后已成为了大学生的主力,他们的思想特点、行为方式、知识结构等明显地烙上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手段亦趋于多样化。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授课方式不仅要注重于学理性的分析,而且要牢牢把握内容之难易适当,及课堂的生动活泼化,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达到以上要求,教师除须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功底外,还须具备调动学生情绪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何种史料、如何运用史料就成了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史料的政治性

从时空观念上说,中国近现代史距离当前时代较近,加之近代化意识的逐渐形成及近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所以近代以来的中国形成并保存了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这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最根本的原始依据。整体而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可分为两部分:文字记录的史料与非文字记录的史料。文字记录的史料包括各个时期各种政府机关、政党团体、工厂企业和重要人物的档案、文件、账册、电函、信札、日记、笔记、文集、族谱、家谱等,以及各种报纸、期刊、布告、传单、地方志,也包括某些图书、诗文、歌谣、碑刻、碑文等。非文字史料则包括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影音史料等[1]。

历史研究的论著写作注重以史料为基础,历史教学亦是如此,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历史研究写作无须考虑资料的生动与否,而历史教学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在强调史实的基础上,还须着重于资料的生动性。因为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生动的史料,不但具备强大的论据说服力,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此外,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政治课性质,这又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所选取史料的政治倾向。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取须具有三点标准:政治性、可信性与生动性。

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对此,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开篇的话”里讲得明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2]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史料首先应该强调它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的主要表现是:以事实为基础,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中共中央精神,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避免犯根本性的政治错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史观。

例如,中山舰事件是国共关系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其扑朔迷离的前因后果又长期困扰着史学界,甚至是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史学界在较早的著作中大多持相反的观点,一方说是“蒋介石的阴谋”,一方说是“共产党的阴谋”,争执不已[3]。对于此一问题,教学过程中选取史料时就必须注意它的政治性,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方的材料为依据,而应以唯物主义史观的态度,综合各方档案资料,不偏不倚,做出符合党性要求的正确判断。因此,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关于中山舰事件的上述两个“阴谋说”是不成立的,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必须同时明确地告诉学生:就蒋介石误信谣言来说,中山舰事件有其偶然性;但就当时国民党内左右派的激烈斗争和蒋介石的思想状况来说,又有其必然性[4]。而这样的表述是与代表中共中央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记载相一致的,符合了史料选取的政治性[5]。

然而,从教学效果与受众的兴趣点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又具有历史课的特点,有研究者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兼备思想政治理论与历史课特点的课程,它要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道德素质得到提高[6]。这就在强调它的政治理论课性质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历史课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所选用的史料还必须强调可信性。

二、史料的可信性

可信性强调的是史料的真实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选用真实可靠的史料,而对于有争议性的史料则应谨慎使用。一般而言,由各种政府机关、军队、政党团体、工厂企业等形成的档案文件,以及往来函电、信札、影音资料等,属于原始的一手资料,其可信度比较高。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原始的档案资料较为稳妥,也能最大限度地令人信服。即使如此,在利用上述史料时也应注意与其他材料相结合,防止堕入所谓的“原始档案”有意或无意设置的陷阱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事略稿本》是台北“国史馆”所藏蒋介石档案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它是由蒋介石指定秘书编纂而成,但其参阅了相关函电令告及节抄了蒋介石日记,“仿《春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编撰”,从而使其具有了很高的史料价值[7]。自2003年以来“国史馆”将这批资料陆续影印出版,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在利用《事略稿本》过程中,有学者发现它亦有记述错误之处,并据此再次强调:“在史学研究中‘孤证不立’是至理名言,无论来源多么权威的史料,其中都有可能有记载错误的地方,研究者在引用时,均须加以甄别、考订,与其他史料互证,方能不被误导,得出严谨科学的结论。”[8]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没有任何文字可查对的‘孤证’,一般说只能做参考”,这适用于一切史料[9]。

日记是个人记录自身每天行为、思想甚至社会重大事件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亦有少数日记的主人在记录时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这在应用时需要区别对待,必要时利用其他资料加以佐证。举例来说,自从蒋介石日记公开后,它就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依据的重要史料之一,为人们理清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参考。然而,诚如有学者所声称的那样:蒋介石日记“具有比较高的真实性”,但也并非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记,而是有“选择性”的。该学者认为:“蒋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不是句句真实,事事真实,而且,真实不等于正确,也不等于全面。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不看蒋日记会是很大的不足,但是,看了,什么都相信,也会上当。”[10]

口述史料、回忆录等是补充原始档案文件不足的重要资料,但限于记忆力、个人主观、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难免会有错讹之处,同样应小心运用。例如关于“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给张学良的“铣电”问题,此一材料较早出现于一些人回忆性的文章里[11],后来为很多人所接受,成了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的重要证据,甚至被作为原始资料收录在了相应的档案资料汇编中[12]。然而,有学者对于“铣电”的真实性及存在与否提出了疑问,认为:“除洪钫的回忆外,包括其他相关人的回忆、档案馆库藏的档案及蒋中正个人资料等,几乎没有其他资料证实此电的存在,而洪钫的回忆是否正确,则是一个疑问。”[13]因此,面对“铣电”的这种争议,在教学过程中涉及蒋介石等的“不抵抗主义”时,应谨慎使用其作为论据,否则会予人以口实,误导学生,则罪莫大焉。

三、史料的生动性

生动性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选用一些语言文字、影像录音比较活泼,能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情绪的史料。一般而言,严谨的文字史料通常较为中规中矩,缺少活泼,特别是调研报告、统计数据等,总给人以枯燥的感觉。更有一些史料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这些史料只要真实可靠,那么利用其进行历史研究自然不成问题,但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讲解则未必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这也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故建议尽可能避免采用缺乏生动性的史料。如果非用这些史料,那么最好是借助其他教学手段使其由枯燥而为生动。例如,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华所制造的最大的惨案,是反映日军残暴行为的重大事件之一,这使该事件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抗日战争”一节应讲述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是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对此,笔者通常是在介绍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30万左右的错误观点时,罗列一些相关的南京市人口统计数字来加以反驳,主要为1928至1937年间南京市历年人口统计[14]。另外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估计1937年沦陷前经过大规模的迁徙之后南京市尚有常住人口50余万人[15]。进而说明在日军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南京市人口为25万人[16]。两相对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就不言而喻了。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枯燥的数字多不感兴趣,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借用电脑技术,将这些数字编辑成了可以变化的图像,并加上配音,实现了这些数字的形象化,从而引起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也使这些数字留在了学生的记忆里。

除此之外,使枯燥的文字史料生动形象化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尝试,即直接将相关的档案资料复印分发给学生。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授课对象为非历史专业学生,他们接触原始档案的机会微乎其微,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一方面认识了档案的面貌,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关事件的印象,同时亦可以使学生对于档案原文进行直接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档案并进行解读的能力。举例来说,在讲到中日近代关系时,琉球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为了使学生对于中琉之间的关系有直观的印象,笔者将复印的部分中琉关系档案分发给学生阅读,很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其中有一份档案为道光十八年翰林院修撰林鸿年关于奉命册封琉球回国的奏折,该奏折所包含的信息理非常丰富,首先它使学生了解了清代奏折书写的一般形式,了解了皇帝朱批的一般形式,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从奏折的内容来看,林鸿年叙述了其出使琉球并进行册封礼以及归国等的详细过程,使人们能够在头脑里形成较为清晰的册封琉球的画面,令学生更易于明白历史上中琉之间的关系[17]。

与文字史料相比,图片、影音等档案资料则生动形象许多,也能够使受众直观地感受历史现场,因此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最常被运用的资料之一。近代以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照片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为政府、社会组织团体、个人活动留下了永恒的图像记忆。有些照片为私人所藏,有些照片登载在报刊上,有些照片进入档案馆成为了历史档案,但无论其归属如何,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换言之,任何一张照片都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历史面貌,亦是人们了解历史场景最直接的通道。1929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已故的孙中山先生举行了盛大的奉安大典,当时的人们通过镜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画面,如《良友》画报就为此登载了多张奉安大典的现场照片,使后世的人们可以了解到奉安大典的流程、参与人员等。另外,通过那些照片也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奉安大典在国民党构建自身政权合法性中的作用[18]。与此相较,1936年《良友》画报所登载的有关鲁迅先生逝世的照片,则说明了人们对鲁迅的爱戴[19]。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将这些照片向学生作一一展示,可以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力,配以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近代以来所形成的照片资料数量极为丰富,可谓是汗牛充栋,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而选取恰当的照片资料向学生展示,多多益善。

影音资料主要涉及原始的历史影音资料、口述影音资料、纪录片以及客观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电影、电视剧、影视节目等。对于影音资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问题,有学者著文专门进行了讨论,指出影视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说服力、实效性[20]。有鉴于此,笔者对于影音资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学技巧等问题不再赘述,单就影音资料的历史价值与客观性问题略作论述。

在上述影音资料中,原始的影音资料历史价值最高,在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往往得到普遍运用。如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美国人约翰?马吉就曾用私人摄像机拍摄了许多日军暴行的影片,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重要参考。更难能可贵的是,与马吉同时留在南京的德国人拉贝在自己的日记中,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些影片资料的镜头说明[21]。笔者曾在课堂上尝试着放映马吉所拍摄的影片,其中关于日军暴行的镜头深深地震撼了学生,使他们对于日军暴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也油然而生。

当然,如前所述,历史研究不能仅仅依赖于孤立的资料,对于原始的影音资料同样如此,在使用时也应辨别其反映事件的真伪,甚至还要注意辨别影音资料本身的真伪。此外,教师个人所能够搜集到的原始的影音资料毕竟有限,更多的时候恐怕只能借助于纪录片了。相较而言,纪录片虽然也采用了一些原始的影音资料,但经过二次加工后,其客观性略逊于原始的历史影音资料。只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的数量更多,也更易于寻到。所以,在原始历史影音资料欠缺的情况下,纪录片就是最好的替代品了。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纪录片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至于口述影音资料,虽然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一般情况下应将其作为口述史料谨慎使用,关于此点不再赘述。反映中国近现代史的影视节目如百家讲坛等,从吸引观众的角度来说,其精彩程度可见一斑,但它是经过了讲述人加工后的资料,带有讲述人的个人观点与主张,此类资料可作为参考而不能完全依赖。电影、电视剧最为生动形象,也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其文学性质降低了它的可信度,不能一概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需要有选择地使用。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而史料的选取与运用则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同时应注意史料选取上的三个主要标准,即政治性、可信性、生动性,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如此这般,该课程成为学生受欢迎的课也不难矣。

参考文献:

[1]张宪文.中国现代史史料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5.[2]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3]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252.张玉法.中国现代史(下册)[M].台北:台湾东

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400.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

(第1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45-546.[4]杨天石.“中山舰事件”之谜[J].历史研究,1988,(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64.[6]周舜南.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兼备两种课型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7]张炎宪.序言[G].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1(民国十

六年一月至八月).台北:国史馆,2007:Ⅳ.[8]陈红民.《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中的一则错误

[J].史学月刊,2007,(2).[9]张宪文.中国现代史史料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205.[10]杨天石.蒋介石日记的现状及其真实性问题[C]//找寻

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太原:山西出版集

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6-7.[11]赵镇藩.日军进攻北大营亲历记[C]//文史资料选辑(第

6辑).北京:中华书局,1960:4.洪钫.九一八事变当时

的张学良[C]//文史资料选辑(6),北京:中华书局,1960:24.[12]蒋介石致张学良应不予抵抗的电文(1931年8月16

日)[C]//吉林省档案馆编.九一八事变.北京:档案出

版社,1991:172.[13]刘维开.蒋中正的东北经验与九一八事变的应变作为

――兼论所谓“铣电”及“蒋张会面说”[C]//中国社会科

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编.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

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35.杨天石.找寻真实

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Ⅱ[M].北京:华文出版

社,2010:55―58.[美]唐德刚访录,[美]王书君著述.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上册)[M].济南:山东友

谊出版社,2002:434.关伟,关捷.关于九一八事变时张

学良“不抵抗”之再考察――写在纪念九一八事变八十

年周年之际[J].东北史地,2011,(4).[14]秦孝仪.南京市历年人口统计表[C]//革命文献(第九十

三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首都建设

(三).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2:226.南京市

政府秘书处编印.十年来之南京[M].南京:(出版者

不详),1937:4.南京市政府关于分发本市生死统计表

训令(1937年11月26日)[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馆、南京市档案馆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916.[15]张连红.南京大屠杀之前南京市民的社会心理[J].抗

日战争研究,2002(4).[16]南京班第二次报告(2月份情况)[C]//王卫星、雷国山

编.日本军方文件.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 11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43.[17]差往琉球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鸿年奏报奉命册封琉球回

国情事(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初三日)[G].中国第一历史

档案馆藏,03-2676-056.[18]奉安大典[J].良友,1929,(37).[19]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之丧[J].良友,1936,(121).[20]王鑫宏.影视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J].法制与社会,2014,(11).陈宏明.历史视频在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2012,(10).杨晓强,廖俊清.影视资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中的运用与优化[J].教书育人,2011,(15).[21][德]约翰?拉贝;刘海宁,郑寿康,杨建明等译.拉贝日

记[C]//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13册),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6.

第二篇: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文章论述了运用历史视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了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强调了历史视频的选择要以“纲要”的主题和线索为中心,将视频放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将视频的放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将视频放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历史视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列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大学课堂已有7个年头了。7年来,“纲要”教学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影响和作用在不断扩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纲要”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师方面,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仍较普遍;在学生方面,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表现不佳。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学生不重视这门课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它无法展现出“纲要”课应有的魅力和吸引力,导致“纲要”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引入历史视频辅助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方法还有待继续探索。

一、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历史视频的必要性

本文中的“历史视频”指与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及口述史访谈录视频等可用多媒体放映的影视作品。历史视频是历史的艺术再现,优秀的历史视频不仅尊重历史、客观公正,而且直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纲要”教学中,恰当运用历史视频,既是尊重青年学生的性格特征,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深化“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有益尝试。1,将历史视频引入“纲要”课的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针对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改革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为了促进“纲要”课的教学实效,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学改革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增强纲要课教学的时效性,必须深化纲要课的教学改革”,“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1]教育部教社政2005年5号文件指出:为了实现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和要求,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2] 由上可知,党和政府极力鼓励改变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根据上述精神,将历史视频引入“纲要”课堂符合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它将引起“纲要”课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手段上的一系列革新。

2,丰富的历史视频资源为“纲要”课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纲要”论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170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它可以分三个时期。1840年到1919年,是中国近代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展示了一幅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地反帝反封和艰苦卓杰地寻找国家出路的历史画卷;1919年至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长期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到现在,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它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围绕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各类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历史视频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如《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开天辟地》、《建党伟业》、《万水千山》、《西安事变》、《1937南京浩劫》、《重庆谈判》、《建国大业》等;二是再现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及丰功伟绩的纪录片,如《毛泽东的故事》、《毛泽东传》、《邓小平》、《孙中山》、《周恩来》、《叶剑英》等;三是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全貌的政论片,如《百年中国》、《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等;四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如《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恰同学少年》、《历史的选择》、《人间正道是沧桑》等。这些历史视频立足于丰富真实的史实、尊重历史、客观公正,是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上乘之作,它们是辅助“纲要”教学的得力助手。适当放映一些视频不仅可以提高“纲要”课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弥补“纲要”教材内容的不足,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纲要”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促进教学的目标下,给学生放映历史视频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学习时,使用视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度为81.7%;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度只有54.6%。人们获得的知识,通过视觉获得的占83%;听觉占11%。研究还表明,纯听觉学习,三小时后只能记住60%;纯视觉学习,三小时后能记住70%;视听觉并用,三小时后能记住90%。三天之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75%。[3]可见在教学中引入视频的播放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影视在教学中的特点是直观生动、视角新颖、刻画细致、情节感人。由于历史视频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可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视频的放映还有利于提高“纲要”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列宁曾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最重要”,“电影具有在精神上影响群众的非凡能力”。[4]优秀的历史视频能在大学生心目中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从而自觉地担负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历史使命感,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一部震憾人心的具有正面思想引导作用的历史视频所产生的教育功能是巨大的,它可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二、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方法探索

1.选择历史视频要紧扣“纲要”的主题和线索,突出“纲要”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它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富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5] “纲要”的主题和线索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必然。中央指出,设置“纲要”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由此可见,“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事实为根据的政治教育课,紧紧围绕“纲要”的主题和线索组织教学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根红线,也是选择历史视频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选择那些情节生动感人、教育意义深刻、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经典影视片。要以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教育、有利于对历史的理解为选择原则,让学生通过历史视频的观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历史视频的运用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结合 重视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削弱和排斥传统讲授方式的重要性,相反,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纲要”课教学的根本方法,仍要大力提倡和发扬。因为课堂讲授是几千年来中外学校中普遍采用的的知识传授方法, 不仅过去是、现在是而且将来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纲要”教学的难点在于,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国近现代基本历史知识基础上,懂得教材中揭示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结论,从而理解和接受中国近现代政治的走向和历史必然。“纲要”中有些重要结论是学生感到疑惑或不易理解的,有些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它决定了“纲要”的教学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教师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纲要”中的那些重要理论和结论,需要教师做深入浅出的讲解,需要教师补充大量的历史事实,需要教师耐心细致、逻辑严密的分析,学生才能理解和接受。讲授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理论的系统性、诱导启发的直接性、逻辑分析的严谨性,其优势和独到之处是其它教学方式无法完全替代的。但是讲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它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厌倦和疲劳。教师的讲授只是理性知识的传播,即使学生当时理解了,往往是过耳即忘,在学生心中难以留不下深刻长久的印象。如果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度,选择合适的视频播放,将教师的讲授与历史视频结合起来,互补短长,相得益彰,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历史视频的运用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现代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共进局面。在“纲要”教学中将播放历史视频与学生讨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活跃课题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做好下面一些工作。首先要认真甄别和选择历史视频。其次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第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围绕某一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分作两组进行对抗辩论。最后,教师要做好总结。比如,我在讲“纲要”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决定让学生观看电影《建党伟业》的前部分,在放映视频前向学生布置的讨论题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当时拯救中国的唯一选择?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由于这个影片气势恢弘,明星荟萃,情节跌宕起伏,解说言简意赅,影片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心。看完后,进入讨论环节,由于学生受到这个好片的感染和激发,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气氛十分热烈。我要求他们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让思想进入当时的历史环境设身处地地去思考问题,思路要开阔,视角要多元,既不要拘泥于前人的观点,也不要发表无根据的见解。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我不时给他们以引导和启发,因此讨论进行得很顺畅很愉快。这次课我运用了“视频+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史上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的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历史视频的运用与澄清现实历史问题相结合。由于中国近现代史与当今社会时隔不远,与现实联系紧密,一些人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一些历史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国内外还存在一些故意歪曲历史的现象及与主流思想不一致的观点和思潮,这些观点和思潮的泛滥将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纲要”课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和认识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引入那些经典的历史视频进行播放,无疑有助于学生明辨那些历史的是非问题。比如,直到今天,很多日本人对上世纪侵华战争期间在中国犯下的许多滔天罪行,一直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怀疑和否定那些罪恶。其原因是日本政府中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分子为了欺骗国内人民长期故意隐瞒、歪曲、篡改历史的结果。南京大屠杀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在讲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时,为了揭示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谎言,为了让学生真切认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决定给学生放映《南京大屠杀》,这个视频让学生从真实的历史资料和亲历这场劫难的幸存者的讲述及第三方客观公正的评述中,对日本侵略者的在中国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产生刻骨铭心的印象。又如,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有人鉴于近代史上中国出现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机遇,主张中国现在应当补资本主义的课。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正确的认识,给学生放映《建国大业》。视频使学生认识到在蒋介石专制独裁下,民族资产阶级及民主党派主张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后民主党派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们与蒋介石的独裁政府彻底决裂,接受了共产党的新民主义革命纲领,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崭新的人们共和国。

三、结语

将历史视频引入“纲要”的课堂,是推进“纲要”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这个方法简称为:“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一个中心就是运用视频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突出纲要课的主题和线索为中心”,三个结合即“将视频放映与传统的讲授方法相结合,将视频的放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将视频放映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在这一模式中,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仍是主要方法,起主导作用,而视频的运用则起辅助作用,居次要地位。视频的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的补充和完善,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优秀的历史视频是一本良好的教科书,它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还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有助于塑造出学生更加纯洁健康的心灵。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视频在“纲要”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把握好三个要点,首先,面对浩瀚的影视资源,要精心筛选。其次放映视频的时间要合理,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第三,将理论讲授、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个环节的系统教学,达到加深和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参考文献:

[1] 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8/08523953290s.shtml. [2] 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567288.htm.

[3] 李元正.电化教育实用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4] 于宏,施爱民.开发电影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德育功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A.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B.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

C.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民族资本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C)

A.民主和自由

B.平等和博爱

C.民主和科学

D.理性和科学 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D)A.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是(D)A.护国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5.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D)

A.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C.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6.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是(D)A.毛泽东

B.蔡和森

C.陈独秀

D.李大钊

7.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C)A.社会主义思潮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B.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D.中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8.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D)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B.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C.土地革命的总路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9.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

A.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C.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

D.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1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D)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百色起义

D.南昌起义

12.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C)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3.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B)A.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B.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兵民是胜利之本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4.1931年11月在江西省瑞金县成立的红色政权是(A)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华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C.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D.工农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5.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A)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6.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A)A.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B.政治问题和路线问题 C.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

D.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

17.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标志着(B)A.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

B.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德的形成D.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18.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是在(B)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B.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C.一二八事变爆发后

D.华北事变爆发后

19.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B)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2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是(B)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忻口会战

D.武汉会战

2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A)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C.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

D.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B)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23.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B)A.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B.和平、民主、团结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独立、自由、和平

24.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D)

A.《兴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25.1947年,台湾省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举行了(B)A.一二一运动

B.二二八起义

C.五二O运动

D.黑旗军起义

26.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实施的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C)A.战略防御的序幕

B.战略相持的序幕 C.战略进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的序幕

2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B)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革

28.1948年1月在香港宣告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B)A.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B.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民主建国会

29.1948年1月,公开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民主党派是(A)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促进会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0.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C)A.民盟一届一中全会

B.民盟一届二中全会 C.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D.民盟一届四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ABC)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的阻碍包括(ABDE)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人民大众的反对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E.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3.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主要建国方案是(ACD)A.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B.农民阶级的方案

C.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E.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4.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ABCE)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E.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的三种主要类型是(ABC)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 E.中国产业工人中的骨干分子

6.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创办的刊物有(ABCD)

A.《劳动界》

B.《劳动音》

C.《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E.《赤心评论》 7.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DE)A.政治问题

B.作风问题

C.思想问题 D.军事问题

E.组织问题

8.毛泽东在论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时,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BCD)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农村根据地建设

E.党的建设

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ACE)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退却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E.战略反攻阶段

10.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BCD)

A.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B.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C.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E.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1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ABD)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E.反对中间势力

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BC)A.和平

B.民主

C.团结

D.独立

E.自由

13.1947年6月底,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ACE)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

C.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

D.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E.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14.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ABD)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济南战役 D.淮海战役

E.渡江战役

15.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主要的法宝是(BCD)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

三、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第一,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提出反帝反军阀的政治口号。第二,群众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第三,军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简述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第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三,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简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第一,中日之战是决死的战争。

第二,敌强我弱,决定战争是持久战。

第三,敌小国,战争的退步性,国际上的失道寡助;中国是大国,战争的进步性,国际上的多助,胜利是中国的。

第四,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5、简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的主战场,粉碎了日军的北进计划,迟滞了南进计划,减轻了英美的压力。

第二,为盟军提供了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不仅在战略上而且在战役上配合了盟军的作战。

第三,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6、简述“两个务必”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务必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现实意义。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启迪意义。

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第三,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四、论述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历史特点:第一,好的思想基础。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第二,好的阶级基础。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试述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主观上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历史意义:中共领导了人民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从失败中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转入土地革命斗争阶段准备了条件。

3、试述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及其主要原因。

第一次是“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第一,理论准备不足。经验缺乏,对中国的历史、革命、社会特点,革命的特点规律不了解。第二,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

4、试述长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第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第四,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团结一致,第五,依靠人民,艰苦奋斗。

现实意义。(略)

5、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6、试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革命走上胜利的道路,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指出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第二,共产党人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得到人民的拥护。第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实践中确认的客观真理。

8、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胜利的原因:第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的建设。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纲要

一、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性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与主线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个规定,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方法

第一,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掌握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应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认识中国问题。第三,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才能看清历史上令人困惑的问题和现实中的一些错误倾向,从而正确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四,要把昨天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联系起来,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应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通过学习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 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至乾隆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下坡路;到了鸦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英国资本主义列强以实现海外殖民扩张为目的,以中国实行禁烟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从此,古老中国的大门被迫向资本主义世界打开。中国逐步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的道路。

1901年9月《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彻底地控制了清政府,清政府也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三座大山”),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华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由于 原始积累不足,大多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A.封建社会 B.殖民地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D)

A.《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B.《伊犁条约》的签订 C.《瑷晖条约》的签订 D.《南京条约》的签订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清政府于1901年被迫签订的(B)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4.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A)A.封建势力 B.农民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C)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E.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A B C D E)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E.《辛丑条约》 3.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 C)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D.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E.实现全民族的空前团结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任务的相互关系是(B C D E)A.前者主要解决生产力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发展问题 B.两者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C.两者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D.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E.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5.1860年,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的国家是(A C D)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E.日本

三、思考题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一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基本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地租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三座大山”),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其中第一条、第二条指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并把其作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特征;第三、第四条指明封建经济已经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但发展缓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第五条、第六条说明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广大人民极端贫困和毫无政治权力,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 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第一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

2.迫签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条款、条规、协定、章程、合同等,总数达几百个之多。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支持中国的反动派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他们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甚至组织“洋枪队”,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3.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洋货的大量倾销,使得中华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受到排挤。外国资产阶级还直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带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中国自由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获取超额利润,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在通商口岸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3.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外国廉价商品依仗特权和低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很快形成了垄断地位,使中华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关税和盐税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清政府的这两项税收大部分用于偿付外债。

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是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帝国主义列强还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它们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这些报刊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列强经过反复争吵、协商,最后认定,还是暂缓瓜分中国,而采取保全清政府为其共同的统治工具,实行“以华治华”,对自己更为有利。不过,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的局限: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不认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义和团运动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场民间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20世纪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悲壮序幕。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列强阴谋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A)

A.社会制度的落后 B.武器装备的落后 C.组织抵抗很不力 D.作战方针的失误 2.近代中国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D)A.林则徐 B.洪秀全 C.魏源 D.孙中山

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A.林则徐 B.龚自珍 C.魏源 D.孙中山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于(B)A.姚莹的《康輶纪行》 B.魏源的《海国图志》 C.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D.徐继畬的《瀛环志略》

5.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孙中山

二、多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C D E)A.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B.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 D.中国由一个独立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E.中国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2.早期宣传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 B C D)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忠 D.郑观应 E.康有为

3.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主要有(A B C)A.关天培 B.陈化成 C.海龄 D.邓世昌 E.林永升

4.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A E)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内部不团结 C.官兵消极应战 D.思想文化落后 E.经济技术的落后 5.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B C D E)A.没有提出政权的要求,更没有建立政权

B.没有建立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战略部署 C.它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提不出完整的斗争纲领

D.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 E.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三、思考题

1.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它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9世纪末,还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侵略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他们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驻军权和派驻军舰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领海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它们还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通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长期不能有效发展的根源。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有理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 因。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技术带人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与中国人民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史。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婪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却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强烈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能早日独立富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在其《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中国如果不自强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权利。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副药力猛烈的清醒剂,也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世钟。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同志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它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它是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八国联军之战后短短10年,清王朝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的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才是不可避免的。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强大起来。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有力地调动了农民投身革命的积极性,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反清斗志,因而具有进步作用。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将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天朝田亩制度》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洪仁玕从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目的出发,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的设想,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可贵的思路。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强烈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其主张没能同农民运动现实的愿望和要求发生联系和共鸣,特别是没有涉及土地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因此《资政新篇》没有在太平天国的军民中产生积极的反响,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事件。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是太平天国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前兆。

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4)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从主观方面看,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小生产者的地位,限制了他们的眼界,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运动,而往往用宗教的思想来指导革命。农民阶级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没有远大的政治眼光,提不出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科学的纲领。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未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未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分散了兵力。三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起义带来了危害。

3.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又叫“同光新政”,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从事外事交涉、签订条约,购买洋枪、洋炮、轮船、机器,聘请洋匠,生产船炮,雇用外国军官依“洋法”操练军队,用西法开矿、筑路、设厂制造,兴办航运、电报业,以及学习外洋科学技术,兴办船政、水师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活动。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訢、文祥,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及后起的张之洞等。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这些企业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

一是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从生产经费来看,这些军事工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清政府的税收,企业本身没有资本积累;从工人来源和企业管理来看,工人大多来自清军士兵,企业管理也沿袭了封建衙门的一套规章制度;从生产目的来看,只追求使用价值,不追求剩余价值。产品由清政府调拨各军使用,不计成本,不参加市场交换。

二是具有浓厚的买办性。这些军事工业的技术、设备和原料,在极大程度上依赖外国,长期受外国人控制。

三是具有一定的集团性。这些军事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属于清政府,但它的经营管理权、产品支配权却牢牢地掌握在创办人或创办人集团手中。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这些民用企业的特点及其性质如下:

其一,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其二,洋务派民用企业,大都具有垄断性,又起着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其三,经营管理极端腐败,成为官僚买办营私舞弊的场所。少数人发了横财,而企业亏损十分严重。2.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纷纷成立洋枪队,使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工交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为我国近代工业发展造就了一批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进一步打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仰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1)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 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4)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5)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等。(6)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百日维新”中颁布的各项政令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维新派人土和参与或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逐。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力量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维新运动对民主革命运动的展开提供了深刻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有一些相同点:二者的宗旨、路线相同,即以西方为榜样,以改革为手段,在保持封建特权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二者的历史背景相同,表现在两国都是封建国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都面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民族救亡和民主改革两大任务。双方的领导人都出身封建家庭,富于牺牲精神。

戊戌变法同明治维新的不同点:

(1)从维新运动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商品经济有比较广泛的发展,基本上深入全国各地。日本的城乡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由手工工场自发地、独立地发展起来的,他们对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依赖较少,因此在政治上同封建势力斗争比较坚决,这就为明治维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戊戌变法前,农村的自然经济虽然已经趋于解体,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只是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相当弱小,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是由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转化过来的。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表现出极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从统治阶级的力量对比来看:中国的封建势力要比日本的封建势力强大得多。

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幕藩领主制的国家,幕府领导下的各个藩主大名拥有世袭的、独立的政治、军事大权,很容易产生离心力。明治维新时,日本封建幕府统治发生了严重危机,封建营垒急剧分化,拥有军政实权的西南诸藩、领主大名纷纷背离德川幕府。作为封建统治支柱的下级武士因不满幕藩统治而同资产阶级结成倒幕联盟。倒幕派挟天子以令诸侯,操纵年幼的天皇,宣布取消幕府成立新政权,倒幕势力的形成,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与日本不同,戊戌变法前,中国是满清贵族统治的“大一统”天下,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根本不允许地方有军政实权。因此,政治离心力很难形成。虽然出现帝党、维新派等政治离心力,但很弱小,未能使清朝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因而,中国戊戌变法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

(3)从维新派的力量对比来看:中国的维新派势力远没有日本的倒幕派势力强大。

两国改革的社会基础虽均是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派力量和正在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但明治维新的骨干力量是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他们以足以和中央分庭抗礼的强藩为依托,且与豪农富商和工商业者有密切联系,倒幕派经过国内战争,用武力推翻封建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府。

与日本不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要弱得多,戊戌维新的领导人是缺乏政治实践的知识分子和官僚,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准备。他们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又不敢也不愿意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主要依靠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来搞变法维新;他们要救亡图存,却又不敢得罪帝国主义,甚至幻想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来变法;他们想维资产阶级之新,但又害怕群众,甚至仇视和抵制农民革命力量;反对使用革命暴力,竭力想实现不流血的改良,这注定了这次变法的失败结局。

(4)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戊戌变法远没有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国际环境有利。

日本明治维新处于世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当时的国际环境对它比较有利,几乎是在没有外国势力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的。

中国戊戌变法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局发生任何变化,都会触动帝国主义的神经。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出现任何有损于他们利益的变革。险恶的国际环境,使中国丧失了变法维新的外部条件。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是(A)A.洪秀全 B.冯云山 C.石达开 D.李秀成

2.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是因为(B)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D)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4.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B)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康有为的《大同书》 D.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5.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C)

A.《中外纪闻》的创办 B.强学会的成立 C.《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B C)A.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来指导革命运动,而是用宗教的思想来指导革命 B.没有远大的政治眼光,提不出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科学的纲领

C.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D.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形成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阵线 E.不能对近代国家出路进行可贵的探索

2.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A B D E)

A.兴办近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废除科举制 D.创办新式学堂 E.派遣留学生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A C E)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社会革命 E.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4.维新派本身的弱点突出地表现在(A BE)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用宗教的思想来指导维新运动 D.缺乏爱国思想 E.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5.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A B C)A.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C.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戊戌维新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E.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三、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2)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3)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4)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原因:从主观方面看,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未能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未能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从而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偏师北伐,孤军深入,分散了兵力。三是在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起义带来了危害。从客观方面看,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 史任务。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失败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仰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3)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试图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力量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第三讲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当时国内的客观形势:

第一,群众反清运动遍布全国各地。日趋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使清政府陷于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环境和群众基础。第二,《辛丑条约》签订前,慈禧太后声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更加投靠帝国主义,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成为“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

第三,清政府一再拒绝立宪派要求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的请愿运动,变本加厉地加强皇族集权,并于1911年组成被称为“皇族内阁”的“责任内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对清政府感到失望,清政府内部满汉权贵之间,汉族官僚集团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矛盾愈演愈烈,离心离德。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预示着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同时,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平均地权”它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它不能指出中国革命的出路,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此外,同盟会成员对纲领的态度并不一致。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论战焦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革命派以明显的优势占据了思想阵地,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论争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论战的双方代表着同一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这个阶级政治上的两翼。左翼的革命派希望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右翼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希望通过和平的手段,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革命派要求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因而日益得到进步人士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风气,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从客观上说,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这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在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也曾经联合新军和会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群众的力量,但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后,他们便把群众抛弃了。他们不但不去领导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而指责农民“行为越轨”,并加以镇压。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辛亥革命失败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 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判定不能经过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完成。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B)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设立责任内阁 2.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遵义会议 D.解放战争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是(A)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5.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B)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二、多项选择题

1.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的大论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A B D)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 D.要不要社会革命 E.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 B C E)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改善民生 E.平均地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规定(A B CD E)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E.国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

4.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有(A C E)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缺乏革命奋斗的精神 C.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D.没有提出系统的革命纲领 E.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5.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 B C E)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创建了中华民国 C.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E.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三、思考题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同盟会成立后,保皇派极度恐慌,大肆诋毁革命。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首先,清政府已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其次,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只有革命,才能摆脱清政府所带给人民的痛苦,革命是“救世救人”疗治社会的良药。再次,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所以革命虽有牺牲,但必将带来历史的进步。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 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的失败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体现在:(1)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所以,尽管其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在革命斗争中,却时常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只限于会党和新军这个狭小的范围,而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民、手工业者中去。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面对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此时却站到了农民的对立面,他们解散农民武装,制止农民斗争。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3)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1919—1949)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除国家垄断资本外,官僚的私人资本也属于官僚资本。而掌握着官僚资本的阶级,就是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

半殖民地中国的官僚资本并不是在工业生产发展、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经过一般垄断而后进入国家垄断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

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首先,是外国资本的压迫;其次,是官僚资本的排挤;再次,是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最后,是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正因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它也就具有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二,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主要是批发外货和趸卖原料以供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这类情况,明显地表现出中华民族资本的缺乏独立性。

第四,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面对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压力,民族资本家力求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挣扎图存。这是他们害怕工人觉醒和革命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敢提出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治纲领,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去动员和组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的力量。

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而在另一个时期,就有跟在买办资产阶级后面,成为它的助手的危险。

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经济实力不强,但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重要性。他们具有爱国的立场,不少人还掌握着发展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以这个阶级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的。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出身于这个阶级,或者与这个阶级有比较多的联系。这个阶级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逐渐形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它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它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对于它们来说,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更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它们的竞争对手。

民族资产阶级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但是,它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 障碍。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群众;不敢进行革命的武装斗争。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很大的分量。他们往往把实现民主政治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这种幻想之上。而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由于自身社会基础的极其狭窄,其统治是十分残暴、同时又是十分虚弱的,它既不能容忍、更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某些中间党派、中间人士虽然一再声称自己要“以民主的方法争取民主,以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地位”,反动统治者还是不断地用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直至取缔他们的组织,监视、逮捕以至杀害他们个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使他们逐步放弃了走中间路线的幻想,而站到了拥护共产党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广大人民的唾弃,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特点是具有(A)A.两重性 B.妥协性 C.软弱性 D.革命性

2.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D)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 B CD E)

A.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C.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明显地表现出缺乏独立性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主要有(A B CD)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E.人民群众的抵制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指(A CD)A.帝国主义 B.资本主义 C.封建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E.民族资本主义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包括(A B CD)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E.开明绅士 5.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B CD E)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 C.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E.它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思考题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包括:(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2)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欧洲大国走向衰落,美国和日本崛起;(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4)在苏俄领导下,共产国际成立,积极开展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5)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和共产国际帮助下日益觉醒。

这些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中国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比之过去更为严重,被瓜分的危险日益加深;(2)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美国和日本崛起,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威胁;(3)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指明了新的革命道路;(4)共产国际成立后,立即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并与中国原有革命力量合作发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中国人民与其他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样日益觉醒,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坚决、日益频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则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爆发和胜利后的形势密切相关:(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全面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结果导致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率先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首先投入到这场反法西斯战争中去,并与反法西斯的苏联以及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民主国家联合奋斗,终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反对侵略的战争中,大批被压迫民族得到解放,中国人民与世界被压迫地区的人民一样进一步觉醒,越来越成为帝国主义难以左右的一支强大革命力量。(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尖锐化,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镇压人民革命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决打败了以美国为靠山的国民党政权,取得除台湾以外的全国革命胜利。

2.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进一步加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

(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作为首要任务。因为帝国主义势力一直以各种形式维护和强化其在中国的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人民的尊严;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使中国长期陷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严重混乱;帝国主义利用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公然的掠夺,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扼杀中华民族经济;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甚至野蛮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到空前蹂躏,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又妄图取代日本的地位继续控制中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因为中国要实现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解救出来,而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在战国时代以来的整个中国历史中,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把土地出租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借以剥削农民的封建制度,是两千多年来主导性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民生活始终贫困的根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这种封建经济,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还必须反对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国民党建立全国政权后,与国家政权结合、并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成为这个政权的经济基础。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不同,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不是建立在一般民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的,而是作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姻的怪胎出现的,它不仅残酷掠夺工农劳动群众,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和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下,始终十分弱小,无法成为建立民族国家的基础。

所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必须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近代中国逐步形成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三种政治力量,它们分别提出三种建国方案: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的法西斯主义建国方案;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民共和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其他 进步势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由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以及其代言人的脱离群众,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虽然是进步的,却不具有现实性,中国人民现实的选择只是另外两个,其前途,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法西斯主义的建国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人民用行动否定了主张这种国家前途的国民党政权;而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路线却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得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这些启蒙思想家,是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战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思想的闸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使用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历史表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不能指导中国人民的斗争走向胜利。因为外国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它没有能力带领人民扫除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

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这是因为:第—,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二,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人是否应当对欧美文明亦步亦趋,当然成为问题了。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思想土壤。

(二)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在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直接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十月革命之所以推动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方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是因为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了。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通过东、西、北三个方向的不同渠道传播到中国的。李大钊、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人从日本引入介绍;周恩来、蔡和森等留法的勤工俭学者从法国、德国直接输入;张太雷、瞿秋白等人利用赴俄机会,结合俄国实际宣传社会主义。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邓中夏、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等。再次,是—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总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五四前后主要是五四以后,中国的一批最优秀的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聚集起来了。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的社会变革。

(三)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意义

中国人民的斗争自来是英勇的,一旦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指导,这个斗争的胜利就是不可阻挡的了。毛泽东:“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被中国人民学会了的科学的革命的新文化,第一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第二仗打败了帝国主义的又一名走狗蒋介石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对于中国红军的阻拦,第三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精卫,第四仗最后地结束了美国和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及其走狗蒋介石等一切反动派的统治”。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为什么能发生这样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否则,任何思想都是起不了这种作用的。

二、为什么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政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1921年,这些条件基本上具备了。主要是: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建党提供了组织准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结果。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中国 革命,已成为中国最先进的分子的共同要求。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的成立,不是偶然的,而有着必然性。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及其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这就是说,党的思想基础是好的。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有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产生幻想。这就是说,党的阶级基础是好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这是对党的发展起长远的积极作用的。

不过,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也有特殊的困难条件。一方面,在当时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不多,又比较年轻,在党内,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党员更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因此,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它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自己的活动的。因此,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不经历一个曲折的探索的过程,一个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要胜利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切实地、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崭新的面貌。这一点,在它成立的初期,就己经鲜明地显示出来。其突出的表现是:

第一,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中国工人掀起了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中国掀起了1925至1927年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首先,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其次,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再次,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直接参与制定了有关的战略方针,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 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右倾机会主义在大革命后期才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那些错误的指导思想。

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是(C)A.三民主义 B.爱国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4.中共正式确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方针的会议是(C)A.西湖会议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国国民党一大

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B)A.中共三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二大

二、多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是(B C D E)A.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B.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C.从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D.开创了“科学、民主、进步、爱国”的崭新精神 E.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2.在准备建党的过程中,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主要有三次论战(A B C)A.问题与主义之争 B.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C.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的论战 D.关于共产主义的论战 E.同戴季陶主义的论战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A D E)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B.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E.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成为几个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这几个阶级是指(BCD E)A.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E.农民阶级 5.下列哪些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A B CD)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E.在三民主义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三、思考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第一,新文化运动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先进分子中的一些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

第二,先进分子在民主科学思想传播中经常遭遇挫折,联想到过去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各种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遂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第三,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使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苏俄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赢得了先进分子的好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第四,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加强大的力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这样,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就分成了两股潮流,一部分人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一部分人则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对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加以改造。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他在五四运动前就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中,使中国革命呈现出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中国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说明了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

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总共是28年。这28年的历史,如果以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14年。两个14年,情况很不一样。

前14年,中国革命曾经两起两落:(1)大革命胜利发展了,又失败了。(2)土地革命战争发展了,又遭到严重挫折。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革命两起两落?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党处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来的”。一句话,是因为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遵义会议后的14年,局面就大不相同了。在这期间,尽管中国革命也还遇到过困难甚至有过局部的挫折,但是,从根本上说,它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首先是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在短短的十 四年时间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发动了、坚持了、胜利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了。中国革命发展这么顺利,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党经受了胜利和失败两次反复的考验,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伟大的进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成熟。中国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说明了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提供的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方法,并不直接提供各国共产党人解决其面临的具体任务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的应用,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情况下,是不一样的。不过,懂得必须使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并不等于就学会了正确地实行这种结合。这个问题只能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在调查中国的情况、总结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加以解决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曲折过程,说明了这一点。

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提出了“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但是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新问题。革命者从来是在斗争实践中学习并积累经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创立,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这几次“左”倾错误,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历史的经验表明:“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有赢得胜利的保证。”正因为如此,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就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了。

二、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在1930年5月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反对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写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实践论》、《矛盾论》,从理论上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的工作。1937 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指导,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创造。他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科学地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经过整风运动这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最重要的保证。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在(B)A.中共四大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C)A.广州 B.上海 C.汉口 D.武昌

3.毛泽东提出今后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是在(D)A.中共四大 B.中共五大 C.中共六大 D.八七会议

4.中共领导革命武装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B)A.湘赣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5.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最大恶果是(C)A.使白区革命力量遭到惨痛损失 B.使福建抗日反蒋事变失败

C.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使中国革命丧失了九一八事变后有利的形势

二、多项选择题

1.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布的土地法的缺陷是(B C)A.没收地主的土地 B.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是没收地主土地

C.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非农民 D.土地归农民所有 E.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1928年12月至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土地法有(C D)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土地法大纲》

C.《井冈山土地法》 D.《兴国土地法》 E.《五四指示》

3.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C D)

A.思想路线问题

B.政治路线问题

C.军事路线问题 D.组织路线问题 E.瓦解敌军问题 4.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先后会师的红军主力有(A B D)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E.红五方面军 5.毛泽东在1928年至1930年发表的阐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著作有(B C D E)A.《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资本主义》 E.《井冈山的斗争》

三、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取得北伐节节胜利后,国民党占统治地位的右派势力开始“分共”,并通过继续北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体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在严酷镇压共产党人的白色恐怖形势下,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1927年8月7日召开的紧急会议,决定以武装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发动。在城市起义相继失败、农村起义却逐渐迈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探索出以农村工作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的路线,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

毛泽东不仅在秋收起义的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早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他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科学地概括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系统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红军的力量在壮大,根据地遍及大江南北。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其中,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这一时期党内连续出现“左”的错误,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

第一,社会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小资产阶级包围之中,并且,在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也占着很大的比重。小资产阶级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党内出现只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因此,这些思想比较容易反映到党内来,影响党的思想和路线、政策。

第二,主观原因。那时,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三,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和瞎指挥。“左”倾教条主义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挂着“国际路线”的招牌,并且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第四,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的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早在1929年12月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他就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久,他又提出反对本本主义。长征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大量的精力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罪恶图谋和野蛮暴行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 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既定国策。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是这种既定国策的实施。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提出了《对华政策纲领》,即《田中奏折》,具体而详细地制定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基本方针、计划和步骤。

(二)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残暴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达4200余万,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中国民众、军人2000余万,加上负伤者,伤亡达3500余万。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的14年间,按1937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二、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成为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发动的枢纽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国民党抗日派是抗日的重要力量,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其原因,客观上由于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上是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民众、武装群众。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出现失误。蒋介石集团在决心抗战的同时,却又害怕群众的广泛动员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执行持久消耗战略,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否定运动战和游击战,作战样式呆板,从而使其组织的几次大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最后都被日军击破,出现大溃败局面,在15个月内丢失华北、华中大片国土和华南要地共13个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

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主要表现在:

第一,国民党自己不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抗战,更害怕共产党发动群众,因而压制群众的抗日。1938年6月,国民党西安当局逮捕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总队长。1938年8月,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下令解散“民先队”、“青年救国团”等群众救亡团体。

第二,“单纯防御”而不是机动作战使国民党军队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损失惨重。而单纯的横向防御,往往一点遭突破后便引起全线崩溃。

第三,日本对国民党加强了政治诱降,用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近卫三原则作为诱饵,企图实行其“以华制华”的目的。而英美对日采取绥靖政策,极欲作为调停者,不惜以牺牲中国抗战的代价来维持所谓和平。在此气候下,国民党开始转向。亲日派汪精卫公开投敌,而英美派蒋介石则走上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道路。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它的重点逐步由对外作战转向对内限共、溶共、反共。

这时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在抗日营垒之内。它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其军队也还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但是,这个时期国民党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基本上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同时义抽出相当多的兵力用来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多次的反共“磨擦”事件。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有利条件下,中国正面战场由于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避战观战的政策,由于它统治的黑暗、腐败,其军队的战斗力日益下降,l944年4月至l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这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是因为,这时的中国已经具有了以往不具备的进步因素,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共产党成了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22—25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毛泽东为此起草的宣传鼓动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地概括了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提出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具体政策。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和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对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发挥了伟大的

战略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l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

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新四军则挺进长江南北,开赴苏南、皖南、皖中地区,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使得敌人不能保持其对占领区的牢固控制。这样,就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于停止敌人的进攻、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到了重大的战略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坚决的代表者和捍卫者。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作出了伟大的努力。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创造美好的未来。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主要内容是(D)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C)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失利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英美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B)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B.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C.中国地大、物博、人众、兵多 D.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4.彻底肃清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影响是在(C)A.八七会议上

B.遵义会议上 C.延安整风中 D.洛川会议上

5.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会议是(D)A.杭州西湖会议 B.中共六大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二、多项选择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C E)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D.中国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E.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CD)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自由主义 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党八股 E.反对个人主义 3.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的会战主要有(ABCD)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E.豫湘桂战役

4.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ABD)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进攻阶段 D.战略反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5.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其中中间势力是指(ABC)A.开明绅士 B.民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大资产阶级亲英美派 E.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光辉一页。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是由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党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1)从实力对比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2)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中国虽弱,但很大,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兵源和物资补给充足,能长久坚持抗战。日本虽强,但很小,且是深入中国的广阔领土,使得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3)从战争性质看抗日战争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会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而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从战争的结果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经过14年抗战,以3 500万人的伤亡和5 000多亿美元的损失,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

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

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战后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但中国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从国际局势看,对中国革命有利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不利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美、苏及其对华政策给二战后的中国前途带来极大的变数甚至阴影。从国内局势看,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人,解放区扩大到1亿人口。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其基本历史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但是,抗战刚胜利,中国就面临着内战的危险。

(二)国内不同的建国主张

国民党作为执政党,经过抗战,它在人民中间有很大的影响,并在军事上保存和增强了实力。抗战胜利后,其主要的政治目标就是极力维护住其***的统治秩序,重建其对全国的独裁统治。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它们处于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三者地位,亦称“中间党派”。它们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反对国民党***,但也不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们希图在中国建立一个采取英、美民主制度的自由独立的民主国家,实质是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这种主张及其实践,被称为“中间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能与国民党抗衡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主张废除国民党***,建立有广泛代表性和民意基础的民主联合政府。考虑到广大人民有着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力争经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社会政治的改造;考虑到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党也作了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

(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重大努力,受到全国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它尽管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通过谈判,中国共产党表明了谋求和平、民主、团结的极大诚意,并使其和平建立新中国的主张为全国人民所了解,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当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隆重开幕。经过共产党和中间党派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政协各项协议的通过,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亲密合作并同国民党中坚持民主进步的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协协议虽然还不是中共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纲领,但它是对国民党***、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和内战政策的否定,在当时条件下,基本上符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

1946年3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六届二中全会,蒋介石带头反对政协协议。政协协议被推翻。

二、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及其原因

(一)国民党政权的独裁内战政策及其统治危机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22万正规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战争初期,国民党企图凭借军事优势和经济力的优势,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战局的发展,从根本上粉碎了战争发动者的速战速决计划,并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统治迅速陷于严重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

(二)国民党政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及其原因

国民党政府之所以迅速失去人心,首先是由于它的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它抱有很大期望的原沦陷区人民很快对它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

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了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意愿,坚持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和独裁政策。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国民党的官僚资本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垄断资本相结合,把其统治区的经济拉入了绝境。

国民党当局将全国各阶层人民放在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方面,解放区军民奋起保卫民主政权和革命成果,坚决以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战争;另一方面,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也广泛兴起,形成了配合人民革命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反动政府终于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之中。

三、中间路线幻想的破灭

大规模内战的爆发,使“中间道路”的努力变得极为渺茫。国民党当局对民主人士的迫害变本加厉。民盟被迫自行宣布解散,一方面,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国民党撕下和平民主的伪装;另一方面,表明“全国性的第三大党运动已经失败,第三条道路的想法已经破产”。民主党派在新的斗争中改变了其斗争策略与斗争方式。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民盟与美蒋反动派的公开决裂,摒弃了“中间路线”,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道路。其他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人也认识到,只有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彻底推翻蒋介石独裁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才是正确的道路。

民主党派放弃“中间道路”,赞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国主张,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政策、反人民、反民主的必然结果。它在客观上说明了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想用和平的手段将中国建成欧美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的破灭和民主党派的集体转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它不仅意味着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地追求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的努力宣告终结,更为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诞生展现出乐观的前景:它已成为民主党派的新追求、新憧憬。国民党的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

四、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稍多一点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大规模围歼敌军主力和解放大城市的开始,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实现了中共中央把国民党的军队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设想,大大缩短了原来预计的解放战争进程。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筹划建国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全会上所作

的工作报告是一篇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献,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连同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国主张,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

五、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原因

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体现在(A)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C.《和平建国纲领》 D.《宪法草案》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大举进攻(A)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大别山区 D.陕北解放区

3.三大战役包括(B)A.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4.台湾“二二八”起义的导火线是(C)A.李闻惨案 B.一二·一血案 C.“林江迈事件” D.下关惨案 5.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是在(C)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题

1.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的三大口号是(ABD)A.民主 B.和平 C.独立 D.团结 E.爱国

2.下列各项,符合“第二条战线”这一历史概念的是(AB)A.北平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C.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D.五卅运动 E.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3.下列各项中,对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协议表述正确的是(ABCDE)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B.体现了党派民主协商的精神 C.在当时条件下,基本上符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

D.政协协议是对国民党***、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和内战政策的否定 E.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

4.中共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ACE)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独立自主 E.党的建设

三、思考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统治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1)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官员们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在抗战后期就已严重丧失人心。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政府所派官员把沦陷区的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使人心进一步丧失。

(2)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向人民征收各种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把全国人民置于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仍然继续并加强独裁统治。

因此,国民党政府把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丧失了人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从而陷入了全面的包围之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但民盟等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同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参加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它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它们某些不妥的意见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它们进步,这使得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3)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逐步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民盟公开表示与共产党携手合作,1949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4)中国共产党也邀请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2)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它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

(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革命斗争岁月里,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有无数共产党人壮烈牺牲,有许多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将领献出了生命。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又最能体察民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是被中国近代历史所证明了的。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4)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5)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五篇: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燕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仅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全面认识的史料展现出来,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理解削藩的必要性。再如在对明代八股取士制度的危害理解上,我选取了清代俞樾的一篇八股文《不以规矩》让学生传阅,让学生真切地看到八股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的机械、枯燥、繁琐,产生了相应的历史感,再在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八股取士制度束缚思想,扼杀才智这一历史结论。

⒊提高阅读水平,培养思维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和发展的,“在活动中学习”是其理论的基本特点。从这种理论出发,本人认为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文本(教材和史料)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述抗美援朝中中国的出兵原因时,可引用两段材料,一是朝鲜金日成首相和朴宪永外相联名发来的急电“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二是彭德怀总司令对出兵的看法“„„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国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首先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史料,再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史料,得出出兵原因:援助邻邦友国的需要和保家卫国的需要。这种分析和认知也为认识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埋下了伏笔。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用史料,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⒋培养探究精神,体会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并思考: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等等,让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探讨,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开阔思维,体会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发挥史料在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选择史料、认知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和得出结论是史料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这个完整过程呢?以下几点是必须注意的:

第一,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史料也因而有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是正史来对待,而是要通过考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然后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才能利用它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而所做的一切也都将徒劳无功。

第二,应慎重地选用史料。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无限制地使用史料,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教学进度。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应该注意合理取舍,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主动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三,应有区别地运用史料。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史料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这就要求选取史料时应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渐进性:即用史料多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总之,史料的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教学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及教材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教学》1998年第5期。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朱筱新《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姜义华等主编的《史学导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国外学科教育》 2001年 《略论史料的高效运用与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 1998年第4期

下载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合理运用史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史料在课文中的形式包括插图、黑体字、数据、表格等五种。在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关键性在于如何......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 (摘抄)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史料以教材重、难点为依归,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被大量引入中学历史课本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历......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地方资源的运用(范文模版)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地方资源的运用 摘要:以历史人物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对历史规律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各种“运动”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课程,其中涉及到“运动”有那几处,跨越两个世纪近百年的一个王朝有个民国,涉及到地主改良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全)

    2016.09.26 1、“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2、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荷兰。 3、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4、工业革命 The I......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和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一、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