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在琴听课心得1
听数学“同课异构”后心得体会
张在琴
上周我校组织了“数学同课异构”活动,六位教师讲授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三年级的《笔算除法》两个内容,每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孟秀英老师,用童话故事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挑战,渴望挑战带来的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长期以来,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的结果,轻探究的过程;重反复的练习,轻情感的满足„„这一切,使我们学生对数学很难激起兴趣。他们感到数学是枯燥的、烦琐的,数学几乎等同于做题,而且没完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引入,把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起,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宋校长老师在演示42除以2时,先用小棒演示除的过程,再用小棒转换成数字,把除的通过动画演示,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祁美霞老师的语言表述干脆利落,让学生听懂理解知识,祁美霞老师随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语言叙述应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提出问题要清晰明确。教学语言应规范化,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总之,在本次“数学同课异构”活动中,本人还是受益匪浅的,学到了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问题,用他们的闪光点,来弥补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第二篇:听课心得叶芳琴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希望小学
叶芳琴
10月25日上午,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在希望小学听取了市二小两位数学老师的优质课教学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后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两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建霞老师上的四年级《合理安排时间》一课。刘老师把教科书中的例图制作成课件,呈现给学生,通过五个层面:找规律、发现规律、表演规律、运用规律、设计规律。层层深入,变化无穷,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刘老师在引领学生进入探究学习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杜老师态度和蔼可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董文芳老师讲的是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用词精炼,规范、自然、大方,让人听着很舒服,对课标吃得透,具有很高的数学素养。很值得我学习。
这两位老师的共同优点是;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三篇:课堂创新大赛听课心得-张琴
课堂创新大赛听课心得
张 琴
2014年5月7日至9日,我县小学部组织品德与美术课堂创新大赛,共有16位老师参赛,8人上品社课,8人上美术课,听完课后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
课前交流异彩呈现。每节课前都有谈话部分,这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上课学生对教师的初步感知,而学生这一节课的状态也由此开始。因此,课前要把孩子的兴奋神经跳动起来,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有的老师运用课前儿歌的方法让学生放松,跟随音乐做动作,活跃了课前气氛,有的老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共鸣,还有的老师直接通过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谓八仙过海,不同程度的把学生的学习气氛调动了起来。
课堂问题深思熟虑。课堂上没有问题,就少了很多的灵气,问题的设计针对性是否得当又是一个教师课堂艺术的表现,每位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付出了很多,他们从学生的立场设计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根据课堂情境生成的,看似平淡,却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勾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小组合作,关注全体。几乎每节课都用到了小组合作,体现让孩子学会分享、倾听、提高转述能力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交流前,老师都对讨论交流提出要求或建议,有的甚至对各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小组合作有效化,而不是走形式,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
课前调查,提高效率。通过听课让我感受到,课前调查的设置越详细,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越容易执行,在内容上越趋向丰富化,具体化。
板书也是优质课的一大亮点。平时上课不是很注意板书的整体性,在这次听课中让我感触很深,每位老师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了不同形状的板书,精彩呈现课堂重点,使课堂有声有色。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培养这方面的创新能力。
总之,细细琢磨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认真、踏实地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更成熟、精彩。
第四篇:肖琴心得
学习有关“学法规,强师德,树形象”心得体会
肖琴
学校布置老师在暑假期间学习有关教育法规条例,加强师德教育。通过这一个暑假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所学校,在管理上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教师,爱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名学生,他们拥有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想真正的教育,单靠教师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所以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以德立身,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代祖国的花朵。
通过这次学习,体会很多,但是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责任不可忽视。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一定要拥有高尚的情操,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才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指引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所以在教育的道路上爱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孩子们的心灵鸡汤。爱付出的更多,孩子收获就越大。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而又受学生青睐的老师,你必须舍得放下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达成和谐的氛围。在我的教育管理中我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平时严格但是也会给予孩子相应拥有的权利,平时课余生活找他们谈心,聊天,也给予他们提出意见的权利。其实一个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兄弟姐妹,如果全部齐心协力,班级荣誉非常浓厚,老师也会相当省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正是每个教师向往的吗?
“ 师德”在我的字典解释里,其实很简单。真正明白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自身素养,在教学工作中真正懂得爱的教育,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爱。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做到问心无愧。其实对于每个平凡的老师来说,都拥有崇高的师德,比如说每天起早贪黑,不迟到不早退。每天认真批改当天的作业,每天给后进生补习,每天教育孩子尊师重道,文明讲理,这一切切不都是师德的表现吗?教师被比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出一代代的世纪英才;被比作为辛勤的园丁,浇灌出朵朵鲜花,让他们尽情绽放;被比作为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这也是教师真正师德的表现。各位同仁们,我们是人民教师,我们肩上担任着重大的责任,永远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个人形象,感染每一个孩子。
第五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蓝方老师示范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授课老师是英语组优秀的一名教师,上的内容为四年级project,主要介绍profile怎么写。Profile主要指的是人物简介,这对于正在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实用。学生们可以用来介绍自己,自己的朋友、老师、家人等等,更能有效的学以致用。
主讲老师潘虹老师上的是四年级自己的一个班。老师一开始通过一些描述来介绍了profile这个单词的意思,很容易便让学生猜出来是人物简介的意思。随后,潘老师制作并展示了一个介绍自己的profile,表格中,潘老师展示了自己like cats and apples,并且have a football,还can run。很巧妙的引出了几个动词:like、have、can。进而给学生展示出一张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好的掌握profile怎么去写。
同时,在向学生展示完自己的profile后,潘老师又在下方提示学生可以用what疑问句在问自己相关问题,然后老师自己来回答,也巧妙地让学生巩固了特殊疑问句的用法,能让学生更好的使用特殊疑问句。进而提倡流利度。此次一问一答模式也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你问我答的例子,为下面的上课环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展示完教师的profile后让学生写介绍自己的一个profile,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发散思考,采用一问一答模式,潘老师为了示例句型:What animals do you like?/I like.../What fruit do you like?/I like..../What do you have?/I have..../What can you do?/I have....潘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句子的提纲,让学生觉得profile的制作简单了很多。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很努力的去思考回答问题。
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是让学生拓展一下 去介绍自己的朋友。表格形式仍然为之前所展示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次潘老师建议用含有Yes与No的问句来猜测好友的爱好及其他。同时展示例句:Do you like....? Do you have....? Can you....?这样一来,学生立马不会觉得用yes或no来回答问题是件困难的事了。
随着上课环节的深入,老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难了一点,此刻,潘老师不再向学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