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怎样上好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义务,也是我们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怎样上好一节课?其实,这里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二是怎样做才能上好一节课。
怎样的课才能算一堂好课呢?
所谓好课,其实质是对预期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成效,或少成效,那么一切教学改革的目标都会落空。有时教师讲得很多,但恰巧是阻碍了学生的思考,阻碍了独立解题的心理水平,阻碍了学生成功体验的形成,这种课不可能成为一堂好课。讲得少,该讲的讲不透彻,讲不到位,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这种课也不算一堂好课。
真正的好课,应该是传授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信息大,能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授课教师的语调、语速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并富有较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教师专业化形象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好课实惠)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发的学生变化可能是多方面的:知识的变化,表现在知识的量的累积;能力的变化,表现在能力水平的提升(思维的敏捷、深刻、缜密);情感的变化,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受到赏识的愉悦,战胜困难的快慰,收获成功的欣喜等),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心向的变化,表现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兴趣更浓厚,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坚定,投身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更主动,正所谓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如果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得益的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益面的大小,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确保课堂上没有学生是“局外人”,没有学生被“边缘化”;二是效率的高低。即学生得益的多少,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力争所有学生受益达到最大化。
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好课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惠”,都要着眼于“高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围绕学生各自已有的经验和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展开。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好课鲜活)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前预设的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一一达成。然而,课堂的价值和魅力远不止于此。因为,一堂课不应也无法完全是预设内容的再现。课堂上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能力的投入,有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有思维的碰撞,有心灵的沟通,有智慧的启迪。这样的课上,教学内容在保持相对确定的同时,却有着更多的变数,有时是教师的有意延伸拓展,有时则是学生无意的“节外生枝”。就在这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新的问题显露,新的认知矛盾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在这样的课上,学生自然会既有计划内的收获,又有计划外的得益;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
四、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不少老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好课本色)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目无他人”。这样的课是平实(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并强调:这种课就是平时一直在上的课。解决好“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更为重要。
那么“为什么教”?为孩子的发展而教,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教,为若干家庭的希望不致破灭而教,当然,也是在为教师自己的生命之树常绿、生命之花灿烂而教。基于以上的认识,“好课”应该是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的课。似清水芙蓉,质朴无华;拒绝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要刻意求新,不要一味求活,首先要在求真、求实上见功夫,一切从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讲授、提问、讨论、质疑、小组合作、个别点拨等等),寻求学生在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得益。有人听课或无人听课,提前通知听课或推门听课,你的课该怎么上,还怎么上。
五、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观摩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好课唯真)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有缺憾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而惟有真实的课才配称得上“好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教师怎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基本功,基本文化素养,对教材、学生的了解程度,驾驭课堂的能力等都将影响着教师的上课质量。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必须要了解导致课堂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一些主要原因。如:上课不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踩着西瓜皮,滑到那里算那里,这样的课很难有效果;学科功力不够,自己都不懂或懂得不多,以其昏昏,却想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教学能力差,肚子里东西倒不出,课堂管不住,教学自然无效果;一节课的内容太难,学生接受不了;内容太易,学生本来就懂或者不讲就懂;内容太少,学生受益不多;内容太多,食多不化。总之,内容不当,教学效果一定打折扣。其他如教学目标不切实际;老师无魅力,学生学习无兴趣;作业布置没有针对性;事后补救不及时,辅导没跟上等等。都可能使课堂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呢?也就是说上好每一节课应该注意什么呢? 上好一节课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具体教学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必面面俱到。教学目的不但教师要明确,还应使学生知道。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二、要正确地阐明教学内容和恰当地组织教材。教师所教的基本内容,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的。但是,这些教学内容要通过教师的正确阐述和合理安排,才能让学生接受。因此,要求教师正确无误地掌握教学内容,做出确切、清晰的阐述。
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又要兼顾教材的系统性。在讲清楚教材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注意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所掌握的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观点,必须正确地选择和灵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服从于教学的目标任务,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基本条件。要使教学方法运用得好,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掌握教学原则。教学的具体条件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有所区别,要提倡革新,鼓励创造。
四、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一堂好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各项活动,使教学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效能。
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堂成功的课,最主要的标志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即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思想觉悟。
衡量一堂课,要以全面的质量观点来观察。所谓全面质量观,第一,在教学任务上,要掌握全面发展的观点,要看学生的德智体几个方面是否都得到发展。当然教师教课的表现是大量传授知识和技能,但教学的任务绝不限于智育,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发展他们的智能,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性格和作风。课堂教学虽然不能都搞体育锻炼,但要充分考虑教学卫生条件及学生的作业负担。综合完成各方面的教学任务。第二,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面向全班学生,使全班上、中、下各种类型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第三,要看取得质量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物力等代价。同样的教学质量,如果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等代价少的就是一堂好课,因为这样的教学,效率高、效益大。
好课要达到“六个了”
1、讲了——主要对老师而言;
2、想了——主要对学生而言;
3、练了——主要指课堂练习;
4、评了——知识的反馈,课堂目标的达成;
5、笑了——课堂氛围、师生情绪;
6、会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体现。上好一节课的五个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要正确地阐明教学内容和恰当地组织教材。
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四、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好一节课需达到的双层面标准
一、教师
1、教学目标的设定明确、具体,符合新课标要求。
2、学科知识准确、广博,专业技能熟悉。对教材把握准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
3、驾驭课堂的能力强,机智、灵活把握各种课堂反应。
4、课堂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创新性,注重思维训练。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
5、教学语言规范、有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有条理。
二、学生
1、注意力集中,能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能够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
3、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多边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
4、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分别得到收获和发展。
5、整体上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
第二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郑素娟 周广胜 添加时间:2006-6-28 10:52:00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如何上好一节课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还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把握上下苦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潜能;而对于课堂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该提倡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物理女教师,自己学习时觉得物理好象挺容易的,不知道怎么的,教起学生来觉得很吃力,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每次学生考试成绩并不是如我理想。为此,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我需要主动跟学生产生沟通,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做学生时代的难处,思路,就比较容易给他们讲明白。
其次,大胆放开了讲,增强信心,树立自信。
然后,结合实际,理论的东西有的时候是不好理解,最好能够结合实际。再举个例子,我们高中时候的物理老师,他的讲法就很生动,结合实际,结合解题窍门,所以受到一致好评,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最好能融入自己对物理的理解去讲课。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积累,讲课应该会逐渐地得心应手。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课(第六十一中学,宋秀芳)
要上好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最大的希望。那么一节好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新课程改革,好课不再是单指老师教的一方面,更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验证一节课的好坏。毕竟一节课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多么高深的专家,而是坐在教室听课的学生。
所以,我想,如果把一节好课比作一场盛宴的话,那么,以前我们认为的好课是要色、香、味俱全。而今天,我们的口味高了,我认为一节好课不但要有厨师精心准备的美味,色、香、味,还要很必要地想办法让饭菜合乎客人的胃口,考虑到饭菜的营养状况,当然,如果能采取什么有效的途径给客人提供一种舒服的进餐氛围,让客人更迷恋于这些美味,那想必就更完美了!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课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审视自身
不要以为上好一节课只是那45分钟的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要上好一节课,教师就要不断积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师素养。
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教师的工作不是一味的机械重复,要知道我们还是那个老师,而学生却是一届届的来,一届届的走。时代在进步,我们岂能不变?所以我认为在具备了学科专业素养的前提下,我们要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生活中多加关注报刊、杂志,有关生物知识方面的讯息,了解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成果,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与杂志。还要读一些能丰富自己阅历的书籍。不断的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要注重个人魅力的积累。生动风趣的教学,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良好的幽默感,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同时保持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让学生紧跟教师轻松愉悦的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学有所获。
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热爱这一事业,更要热爱学生。工作中要投入我们无私的爱,要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了活力,更使课堂氛围民主、和谐,这样也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二、立足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授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意义不在于把书本印在脑子里,再倒给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有所提高、有所获得。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他们。
在介绍一个新的知识前,我们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要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状况,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学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在生物教学中若能密切联系身边实际生活,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活动,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体悟中提炼学生的所得和感悟,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灌输给学生。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研究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真正从学生需要角度出发,做到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真正的发展。
三、关注教学
要明确教学目标。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知道自己这一节课到底要干什么,学生要完成怎样的学习任务。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合理有效地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在这三个目标的侧重点的区分上,教师必须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内涵精神要做到心领神会,再结合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方能灵活把握。
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当然教学设计,不能只追求形式、花样,华而不实,教学设计要为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服务。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应想办法让新课程的知识吸引学生。生物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生物学科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维持学生的兴趣,让生物学成为学生身边的科学。让生物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与生物世界不断的对话中主动的寻求知识,运用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素质教育,应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 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四、注重评价
教师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及课后的作业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工作也可以灵活变化。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于课上回答问题的同学无论答案对与否都应先给予肯定,也许这位同学平时不爱回答问题,但是他今天勇敢地站起来了;也许这位同学没有答到点上,但却很有思想;也许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完美……我们要根据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加以表扬或鼓励,而不能一味的“好、不好、对、不对……”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很认真的对待他的回答或作业,老师也要告诉其他学生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给予尊重,认真倾听,使其他同学感觉到回答问题是一件很棒的事。
其次批改作业时不要只写“日期、优、良、中、差”我们可注释一些赞扬、鼓励文字。再者我们可适当展开特殊评价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对课上练习展开组间评比,考查学生知识吸收情况,对于获胜小组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我们还可以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来激励学生更好的表现。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自身学习的成果,从而爱上上课,这样也就更保证了我们上好课。
五、做好反思
上好一节课,课堂的最后环节不可轻视,课堂的最后,除总结好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还要做好课堂信息的反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光要上好这节课,更要上好下节课。
教师可建立教学日志,记录不同教学方法在同一水平班级的教学效果,记录每一节课当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失误,找出教学中的成败,做好教学小结和课后反思,帮助自己进步。
对于有平行班的教学工作可根据及时的总结、反思,改变或者优化教学策略,并进行再一次的课后反思,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课堂和自身的教学,不断地创造出好课,更好的课。
……
总之,上一节课,容易,上一节好课,难,而要保证上好每一节课,则是难上加难。这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用爱心、细心、责任心、上进心不断地致力于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有一天老师们都能做到:上好每一节课!
第五篇:如何上好一节课
如何上好一节课
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事业心、责仼心、师德水平的真实反映,更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鉴于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奋斗。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从以下习惯和老师一起思考:
一不可忽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认识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浪费。课前教师的自身准备除了具备其本身的有关学科知识方面的素养、有关学科的教学方法等这些基本素养外,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的设计,这是课前准备的核心工作。二养成“问课”的习惯:作为教师,“问课”是一种最基本的专业成长方式。通过“问课”,我们可以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现象(尤其是教学细节)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感觉到预案设计的变化,更能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双向问课”一方面指听课者在听完课后,针对讲课者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质疑,探究解决;另一方面又指授课者在讲完课后,主动向听课者(包括专家、同行、学生等)询问其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改进意见。
三拥有教学的勇气:教学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天资,发挥自我的独特优势,引领学生探寻真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书写自我、认同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是有待开发的资源,自我是有待实现的潜能。教师找回了真心与真我,就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以敞开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以敞开的心灵开放曾经害羞的课堂;以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法、坚定的自信驾驭课堂。这样就会拥有教学的“勇气”。
四重视目标性教学:一堂好课需一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五细化你的课堂:课堂教学活动就是由几个环节(或曰板块)构成的,而环节和板块却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六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是提醒学生安静下来。提前三分钟进课堂,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七面带微笑进教室:教师每天必须面对的是一个个向往未来与憧憬的学生,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面对着学生,老师的一个微笑能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心与他们的心相连。老师带着微笑进课堂,能给学生一种强大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一定使老师的魅力倍增。也必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毫无疑问,微笑的教学质量将可能得到提高。八上课要有激情:“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教育因生命而美丽,上课因激情而精彩!
九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只有我们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我们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我们的教学。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不仅是身体下来,心灵也要跟着下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学习,学生才会在快乐中学习。
十课堂多预设些“问题”:预设问题情景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其基本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总是和解决总是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十一课堂上,警惕隐性霸权: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嘴上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行动上却不支持不同的观点,扼杀大家的创新,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威信。我们在课堂上要警惕隐性霸权,杜绝教师“一言堂”的发生,不断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课堂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氛围。
十二.追求课堂的简约:所谓简约课堂,就是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的高度概括性的课堂,这种概括性不是一般理解意义上的简单、空洞,而是以简洁、清晰、精练、完美的外在形式具体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内容与方法上的丰富与深刻,亦即内容的言简意赅、文约义丰,教学方法与思维训练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约课堂必将是教师提升教学境界的追求,也是学生认知、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的简化有三级水平:一是教育内容的简化;二是教育基本方法的简化;三是教育过程细节的简化。这就要求教育者优化教育的内容,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要求教师善于选择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考虑学习者单位时间内的记忆特点、识记能力等因素,浓缩大量的学习材料,方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与结构的理解,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要求教师课堂用语要简练,争取没有“口头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简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教者独特的匠心。只有在简约的课堂中我们才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解放,把自己从烦琐的教学步骤中解脱出来,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中有“闲暇”去琢磨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十三锤炼你的课堂语言: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
十四不可小看教学语调: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声调占着一个最重要的地位。声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的成功”,千万不能小觑与之密切相关的语调问题。
十五丰富你的表情:教师积极、阳光般的外部表情能使他们心情愉悦,愉快地投入学习,而这种愉悦又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教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学生由于心情愉快,接受知识快,思维也变得敏捷,能提出有用的问题,并能积极解决问题,这反过来又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一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高。十六幽默是一种魅力:“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教师的幽默,主要是指教师能用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进行的教学。十七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教师在比较长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份气息,一种课堂气质。课堂文化体现着教师教学的思想内核,它包括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诉求、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学的思维倾向,以及维系师生交往活动的人际氛围和精神状况,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对知识、对教学、对目标等问题独到的个性理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思想意识乃至教学的目标深度。
十八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十九课堂不妨适当“留白”: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静思的权利,课堂的“留白”同样能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清思路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课堂练习和语言应用的机会。
二十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课堂上出错,才会有教师的解惑、点拔和引导,也会孕育出学生创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善待那些发言错误的学生,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开启智慧,培养能力,有时这反而成就了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二十一上课决不“拖堂”:通过观察及来自学生的大量反应表明,下课铃响之后,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还尽情地表现自己,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早已飞到了窗外。要么在交头接耳,要么关书待发,即便是正襟危坐,也是心思烦闷,甚至还会心中嘀咕:怎么还不下课!此时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学生无心接受,当然,更谈不上对教师所授内容积极反应。教师拖堂会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拖堂,使学生的大脑没有正常的课间休息,产生疲倦,在加上学生的反感情绪,便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拖堂还直接延误了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准备,这样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如果上一堂课教师为了多讲一点,而影响到下一堂课的教学,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肯定是不利的。对于教师而言,不管你有多少理由,有多少善意的想法,都不要剥夺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时,老师最后一句话话音刚落,然后从容地走出教室,那才是真正的潇洒!这样的老师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二十二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进行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轻。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使学生的思维潜力得到充分地挖掘,由此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二十三.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因为,课堂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不可能也不应该是重复的。课堂是展示教师创造力的场所,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工作上的机械性与思想上的惰性,使自己的课堂每天都有自己的东西,一点一滴地产生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智慧。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点滴做起,从“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做起,让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的课堂渐渐精彩起来、魅力起来,在不知不觉中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