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51
读书,让我尽享教育生活的快乐
王惠莲
我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繁琐、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适应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我放弃平时休闲的时间,如饥似渴的读教育经典,去结识思想的伟人、结交理论的巨人、寻觅行动的大师。经历了时间长河淘洗和考验的“经典”,包含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所积淀下来的共同的精神财富,给了我许多滋养和启迪。
我在读书中,聆听大师们的教诲,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心境慢慢变得平和。发现教育生活是一个个细小的片段、细节组成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和片段都意味着一个教育时机。如果能敏锐地抓住这样的教育时机,就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对学生行为的关注,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智。在对学生这种细小行为的关注中,我感觉到自己很重要。教师的职业魅力也许正是从这里体现出来,从对教育细枝末节的关注中体现出来,从对师生间发生的细微生活片段的反思中体现出来。这时,在我的心中不时升腾起立志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的渴望,感到教育的财富就蕴藏在自己的教育生活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自己教育生活实现了增值,快乐感油然而生。此时觉得做教师,真好!
常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想读书啊,但哪里有时间呀!起得比公鸡还早,睡得比老鼠还晚,一天到晚忙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想说读书不容易啊!”读书成了教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这些也许是实情,但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多忙,只要有一个平静适宜的心情,总是可以为自己找回一个读书的时间的。没时间与其说是教师不读书的原因,不如说是教师不读书的借口。曾国藩曾说过:“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读书,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教师丢下教本在办公室可以读书,劳累一天后躺在床上可以读书`````只要不把读书看得过于隆重,只要不把自己当作特殊身份的读书人,大概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入读书之佳境。好的读书态度,是把读书看成寻常事,如同柴米油盐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再说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要干的事很多,仅仅一个“忙”字来推卸读书,似乎说不过去。可见读书不读书,尽管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愿不愿意读书。其实,我们做教师的比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有条件读书。
我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重塑自己积极的教育生活。心理充满了阳光和快乐,学生们的脸在我眼里也变的明媚起来。如果一位教师能把“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思想理念植于心田,活到老,学到老,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读书习惯,那么他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智慧迸发,情怀豁达。他的精神生活会天天充满阳光,并把阳光的温暖播撒进学生的心田,让其学生受益终生。
读书,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促使我不断调整处事心态,远离浮躁,逐渐理解了教育的深刻内涵;读书,让我认识到教育的价值,拥有了教育理想和教学激情,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此时,身为人师的幸福漾溢在我的脸上,充盈在每时每刻的行动里。读书,让我尽享教育生活的快乐。
第二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3
浅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何增荣
一、改变观念,充分备课,把功夫用在课外,使教师导起来
首先,做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和谐 发展 ,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教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其次,做好上课前的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一要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 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二要了解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三要选好教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四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会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积极引导,精心上课,精力用在课内,使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很好的挖掘出来。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究,回答可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确立好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发积极性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
现在课堂如果能充分地利用 现代 教具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把有关内容简介出来,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积极沟通,及时鼓励,互动交流,使课堂活起来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 教育 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开放课堂,建立平等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合作完善,自主参与,个性 发展 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活跃起来。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分层教学,评价标准多样化。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同时,第一,还要放得下罗嗦,把时间交给学生。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第四,放得下手脚,把机会交给学生。
四、发现问题,全面反馈,及时检测,使效果好起来
积极组织教学,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要运用机智的手段来组织好教学。那种放任、放纵式教学法是非常错误的,允许学生犯错误,绝不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课堂中的混乱无序是老师的过错。假设课堂是出戏,那么教师担当着导演的职责,好的导演才能导出好戏,好的组织教学,才会有成功高效的课堂。
课堂上,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教师的帮助纠正很重要。特别是学生通过做习题,最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出个别和共性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教师的帮助,使学生趟过一道道湾,跨过一道道坎,最终达到知识的神圣殿堂。
同时,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
第三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4
教学北师大版数学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些具体做法
贺国友
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的。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看,2006年7月第2版的主要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包括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第一单元“圆”,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是第五单元的“统计”,综合与应用领域包括43-47页的“数学与体育”,69-77页的“生活中的数”和82-84页的“看图找关系”。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三个整理与复习,分别是: “整理与复习
(一)”,“整理与复习
(二)”和 “总复习”。为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熟悉、教好本册教材,下面就笔者学习、熟悉、研究后觉得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向大家作介绍。
一、认真备课,弄懂教材上的所有问题,准备必要的教学用具
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中有些问题的答案,教师用书上找不到,备课手册上也找不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弄懂教材上的所有问题。
如:教材第2—5页“圆的认识
(一)”共有10个“?”,课前教师要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教材第35页“图形变换”,教师课前不弄懂,课堂上就根本上不下去,学生说的对不对我们都不知道。
有的问题,教师用书上有答案,但我们教师只是从教师用书上把答案搬过来,而没有真正弄懂,那就不会教学生。如:教材第78页的“观察物体”。
操作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操作能突破教学的难点,要操作就要准备必要的教具和学具。如:教材第39页“数学欣赏”,很难,有教学用具就好办多了。
教材第73页“数字的用途”,课前要让学生收集家人身份证号码和当地的邮政编码。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估算策略和方法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估算与口算、笔算有机配合,能有效提高精确计算的准备率和速度,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计算问题,也处处离不开估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
估算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方法灵活,策略多样。估算与其他的计算方法相比,方法更趋灵活,策略更加多样。二是结果是一个范围。估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误差有正负之分,只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都可以。三是主要用口算。估算的运算过程不是用笔,是采用口算形式,在允许范围内,越简单越好。四是关注感觉。估算的重要价值不在于算,不在于结果的多少,而在于对数的感觉,关注结果是否合情合理。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要教给学生必要的估算策略和方法,如:教材第69页“数据世界”中涉及的估算方法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由部份数推出大数。
三、要作必要的数学笔记,要多练习
北师大版课标教材,有的结论教材上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等活动得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结论,要要求学生作必要的笔记。
如:教材第3页“画一画”、“想一想”后有关同一个圆里的直径和半径要作笔记。
教材第50页,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要作笔记。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想学好数学就要多练习,多做题,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北师大版课标教材题量少,远远不能满足“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要求。除了做课本上的题外,还要让学生做助学材料上的题。无论是做课本上的题还是做助学材料上的题,都要讲求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做题,让每个学生都发展。千万不可用少部份学生的练代替大家的练。
四、体现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活动获取知识
2)。③找出数量关系式。④把数量关系式转化成算式并解答。⑤检验。
解题步骤不是在教学第一个例题时教师说出来的,不是教师说学生记,而是在解答一定数量的题后,师生通过回顾所做题的解题过程后总结出来的。解题步骤总结出来后就要用。
七、体现数学思想
学知识重要,学思想同样重要。今天的娃娃学习数学,目的之一就是明天要会用数学的眼光来年周围世界,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数学思想很多,这册教材主要体现的思想有:
1.转化思想。即把新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老问题。如教材第16-17页“圆的面积”,就是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从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曲为直的思想和极限思想。教材第16-17页“圆的面积”,当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圆形越接近长方形。圆的边是曲线,而长方形的边是直的,这就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当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多到什么程度,无法用语言描述,这就是极限思想的体现。
3.函数思想。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函数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阶段不要求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但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渗透是重要的,教材第82-83页的“足球场内的声音”一课,较好地体现了函数思想。
八、要重视能力培养
重视能力培养是北师大版课示教材的主要特点,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老师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育。一方面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观察情境,提出本节课所需要的数学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另一方面是在练习中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如:
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5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5题,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操作、体现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在第一单元“圆”,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的教学中要重操作,体现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一是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如:
教材第35页“图形的变换”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变换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材第79页“观察图形”,在观察、操作和思考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在图案的设计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教材第37页“图案设计”
第四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9
耐心等待 拥抱迟升的太阳
育才小学 魏家红
我们常常把学生比作初升的太阳,就像五个手指有长短,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后进生,那我就把这些后进生称为“迟升的太阳”。只是和手指头不同,我们没法改变他们的长短,而后进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他们转变。
大家都明白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变化过程,想要真正改变一个孩子,谈何容易!即使在可塑性很强的低中年级,也是如此,因为就算对症下药也要先找到药方才行,这也需要花一段时间,所以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甚至花几年的时间。
这是一个男孩。在一年级的时候,他会在中午吃完饭,拿着扫把,追打同学,当我闻讯赶到时,他跑到我跟前,扫把一扔,大声地说:“我没拿扫把!”他会课后把学生推在地上,压在他身上,我过去把他抱起来,他又会大声说:“我没推!”
运动会上,他会因为我不让他把同学的凳脚掰断而委屈得嚎啕大哭!他和同学之间的游戏不会超过3分钟,因为他总是破坏规则,别人不让他,他会大哭大闹。
课堂上他几乎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你没有叫到他他就会在下面喊出答案!课堂上,他凭借自己的兴趣,有兴趣就听,没兴趣就玩。作业感兴趣了就认真去写,不感兴趣了,就随手乱画,写的字让你无法认出,甚至可以随意的乱画,作业有错题了,不会自觉去改正,要让老师守着,一旦老师走开,他就不改。
一旦他发现自己犯错了,就以大声地哭泣来面对,无论你如何讲道理,他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和家长进行沟通,所以一年级我都会和家长单独沟通,往往一件事情总是谈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解决,因为哭是他最好的武器,你都无法与他交流,每次都是在他妈妈的大声呵斥中,甚至动用暴力中,他边哭边说:“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第二天,依然不会有所改变,而我也真的有些疲于应付,为班级有这样一个学生而头疼。
于是找了他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地沟通,收获很大,因为在这之前的交流似乎都停留在这孩子今天又这么了,这样一种有点告状式的层面,那一次我们把他的从小的一个成长过程进行了交谈,原来他是父母偷生的,从小搁在爷爷奶奶那,一直到上一年级的时候才回到父母的身边,干什么事都偷偷摸摸,一旦父母不在就为所欲为,父母在了如同小绵羊。也就是说,其实小梁在集体生活方面是一片空白的,所以他无法与人和平相处,根本就不明白怎么相处,才会有那么多在我们看来是莫名其妙的事情!终于找到了病源。我想对这样的一个问题,着急、批评是没有用的,需要的是耐心的引导和等待!引导他如何与别人相处,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老师有了爱心还不够,更需要耐心!一颗能包容孩子所有错误,反复教育他的耐心!
有时我在想: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他都会进步,那么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良好的心态给予他更多的宽容和耐心。这两年来,对于他我最自豪的是,当我不小心伤害了他以后,我及时的调整了过来,让他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能依然保持着自信、快乐的心情在班级中生活,没有因为他的特殊而不受欢迎或自卑!最后我想说:不要太着急,让我们耐心等待,拥抱那些迟升的太阳!
第五篇:教师读书活动之教学随笔6
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
——教学随笔
罗旭芳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教育,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探讨:
一、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1.结合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2.利用大量具体生动的、具有时代感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伟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敢于创新,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
1.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通过数学学习尤其在数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推理验证中,激励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2.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
3.在研究数学概念的基本关系中,在对数学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学生认识到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而有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4.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渗透“变与不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5.在每一个新知识、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个性品质的教育
1.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萌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趣味、实用和神奇富有挑战,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某些关键步子和过程,从而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3.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3.关注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等。
4.关注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尊重的习惯。
五、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在于它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1.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
2.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容美和本质美,提高学生的审 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