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1:4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

语文活动4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带有“扁”字和“肖”字的字,能区分生字并做到写正确、写美观;积累描写人物动作的四字词语,并学习准确地运用动词。

2.朗读、背诵《三字经》片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勤奋好学的精神。

3.通过开展“小鬼当家”的活动,体会父母当家的艰辛,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语言,学会灵活准确地运用动词。【教学难点】

体会父母当家的艰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课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

活动

【教学方法】

教师: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两组汉字,并能分清它们的形体特征。2.通过积累,能灵活运用,品析动词。3.了解部分三字经,并能熟读成诵。【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语文活动”又和我们见面了,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将积累全新的知识,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走进“写字板”。

1.(课件出示两组字)学生先认读“遍、蝙、篇”“哨、梢、消”这两组汉字。2.指名学生读,教师纠正错音。

3.学生说说这两组汉字形体及读音上的特征,并试着组词。

4、教师明确

这是两组形近字,第一组的“遍、蝙、篇”有相同的部分“扁”,并且都有音节“ian”。第二组“峭、梢、消”有相同的部分“肖”,并且都含有音节“ao”。

5.学生正确书写这两组汉字。

☆“遍”字的“辶”注意托住里面的“扁”。

☆“篇”字的“”是由左右两个部件组成的,书写时注意横的起笔在撇的正中偏上。☆“哨”字的“口”字形较小,略带长形,其末笔“横”在横中线上。

☆“梢”字的“木”横短竖长,“撇”在横竖相交处起笔,“捺”变点,起笔在撇头下。☆“消”字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稍靠近,中点偏左,三点竖向排列,略呈弧形,第四笔是“竖”位于竖中线上,第七笔“竖”不要写成“撇”,位于竖中线偏左。

三、走进“我能找”。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其他学生认真听,体会词语的意思。(六个词语都是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3.同桌读读背背这些词语。

4.引导学生找找此类的四字词语。

四字词语的动词在我们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同学们可以在前四个单元的课文中找一找。

5.学生试着写写学过的四个字的动词。

6.小组交流、积累,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课件出示描写动作的词语,学生自由读。

四、走进“我发现”。

1.(课件出示课本“我的发现”部分)学生仔细读题,体会加点的词的意思。2.学生先自悟,然后分小组进行探究交流。3.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1)“扫”可以理解为“看”,但用“扫”,就给眼光附加了力度,并且使眼光能到达各个方向。

(2)“探”可以理解为“伸”,但“探”动作较隐蔽,有试探的意思,用在句中增添了不少灵气。

4.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再次读句子,体会这些动词的妙处。描写更准确,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5.学生在课文中找找动词用得准确生动的句子。6.全班交流。

五、走进“读读背背”。

1.教师先简介“三字经”。(课件出示:《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千家诗》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三字经”,读通顺、读正确。(课件出示课本“读读背背”部分)3.试着体会这部分“三字经”的意思。4.分小组讨论、交流。

5.教师简要说明这部分“三字经”的大意。6.学生再次朗读,加深理解,并熟读成诵。

7.教师布置学生课外积累另外一部分“三字经”。

六、课堂小结。

1.学生熟读并背诵“三字经”。2,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有针对性地对家庭某些情况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你有过当家的经历吗?这次语文活动课我们就用表格形式详细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情况,看看各项开支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就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来一次“小鬼当家”吧!

二、活动要求。

与父母合作,有针对性地对家庭开支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建议。

三、活动过程。

1.学生自由读题目,弄清活动要求。

2.学生出示近一个星期家中开支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推选一人作记录。3.学生根据“开支情况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在小组交流,小组内同学重点考察:

根据“开支情况表”的记载,你的意见是否合理?根据你的意见,看你针对意见所提的建议是否合理?

4.小组小组讨论、交流完毕后,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修改或重新定意见和建议。5.将修改好的意见和建议读一次,看是否通顺、流畅,语言是否恰当,准备在班上交流

6.学生在班上自由发言,展示“小鬼当家”的成果,师评议

四、成果展示。

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选出一份较优秀的在班上展示,其他同学观摩、体会。

五、课堂小结。

1.班级评选“最棒小当家”。

2.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家长。【板书设计】

写字板:带有“扁”字和“肖”字的字 我能找:找写动作的词 我发现:动词的妙用 读读背背:《三字经》 大舞台:小鬼当家 【教学反思】

这次大舞台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当家的艰辛,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懂得花钱要合理、有计划、有节制,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在教学前一周,我布置学生参与活动,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在教学时让学生公布家里的开支情况,相互交流自己看法,对家庭开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点评。,最后提出几条具体的建议,开成文字。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第37、38课时

13、夹竹桃

第 1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13、夹竹桃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板书设计

韧性

13、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教学反思

第 2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3.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①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②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4.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5.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6.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7.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8.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①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②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B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C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D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E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F练习背诵

9.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板书设计

韧性

13、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教学反思

第39课时

14、南海上的明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步感受

1.欣赏音乐:《请到天涯海角来》。

2.揭题:孩子们,歌中介绍的天涯海角就在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地方——海南岛,想去游一游吗?让我们一起到南海上的明珠——海南岛上去观光吧!

3.师生相互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直观感受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学生互相交流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互相评议、正音。

4.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和各段的意思。

5.学生相互质疑、答疑、筛选问题。

三、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1.整体感知:学习第1段。

(1)自读第1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欣赏图片:感知“万里碧波”和“富饶美丽”。

(3)指导朗读,体会万里碧波上的明珠——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2.图文赏析:学习第2段。

(1)欣赏“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等图片,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欣赏后的体会。

(2)欣赏海南岛在不同季节里硕果挂满枝头的丰收图和各种名贵水产图片。

图文结合,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海南岛的物产丰富。

(3)再鼓励学生选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感受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

明珠 橡胶园、椰子园、热带植物园

(多)

海龟、鲍鱼等名贵水产

(不计其数)

铁、石油、天然气

(蕴藏量丰富)

五指山

挺立

万泉河

奔流

天涯海角

壮观

亚龙湾海滩 迷人

椰林风光 惹人喜爱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气候宜人 风景优美

高歌、赞美

教学反思

第40课时

14、南海上的明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借助旁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感受海南岛的富饶美丽。学习作者抓住海南岛的特点用准确的词句进行描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文字、图片资料,录音: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海南岛的位置,有条件的学生可搜集有关介绍海南岛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入情入境

1.读悟结合:自读自悟学习第3段。

(1)读读、勾勾、悟悟:这个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2)背一背: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背一背。

(3)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这个段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4)诵读第3段,小结:这个段从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滔滔奔流的万泉河、美丽壮观的天涯海角、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等几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海南岛的美景。

2.自主学习第4段。

(1)用学习上一段的方法读读、勾勾、悟悟、背背,自学第4段。

(2)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等,可借助音像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如教学句子:“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a.出示椰子林的画面,体会“屏障”;

b.让学生自己说说将椰子林比喻成“屏障”好在哪里。

c.想象情景,指导朗读。

(4)找出这个段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背一背。

3.自主学习第5段。

朗读第5段,领略海南岛清晨和傍晚的美景,感受作者对海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三、总结全文,主动积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本文,赞美海南岛的美丽富饶。

2.选择喜欢的词、句、段,读一读,背一背,并摘录下来。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欣赏家乡的美景,夸一夸自己的家乡(先说后写)。

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南海上的明珠

明珠 橡胶园、椰子园、热带植物园

(多)

海龟、鲍鱼等名贵水产

(不计其数)

铁、石油、天然气

(蕴藏量丰富)

五指山

挺立

万泉河

奔流

天涯海角

壮观

亚龙湾海滩 迷人

椰林风光 惹人喜爱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

气候宜人 风景优美

高歌、赞美

教学反思

第41课时 1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并会默写。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首苏轼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学生:收集有关诗人苏轼的诗及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诵读,把握诗境

1.学生自由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2.教师朗诵一首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师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诗人苏轼的基本情况。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他的诗风流畅自然,姿态横生,既奔放又旷达,艺术手法变化多样。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是苏轼在西湖上饮酒,看到了西湖在晴天、雨天的不同景象而写成的。在诗中,他把西湖比成西子(即西施),因此西湖又被人们称之为西子湖。

4.学生自由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听教师范读这首古诗,初步感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二、自学课本,理解诗句意思。

可借助《字词句篇》理解。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境

(一)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学生自由练读全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古诗及题目意思。

4.指名说说诗的大意,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

5.四人小组合作解疑,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①诗人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在诗人笔下,西湖的美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处:丽日晴空,水光闪动,是一种明朗美;烟雨蒙蒙,山色迷茫,是一种朦胧美。)②师生共同欣赏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美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那令人神往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一、二行诗。自由读、指读、评读、想象画面读等。

④、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⑤教师简单讲述西施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三、四行诗。

⑥小结: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的美女西施一样,都具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把西湖的自然美

人化、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审美经验的苏轼把西湖比成西子,所以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⑦指名朗读三、四行诗。

6.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①自由组合练习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②展示个性指名读,可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③师生互动背诵读,通过教师引读点拨,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

作业

1.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学反思

第42课时 1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默写《望洞庭》。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表现古诗意境的音乐。

教师:教学挂图或课件;可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收集和诗句描写有关的风光图片及有关诗人苏轼、刘禹锡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

2.介绍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王叔文失败,他受到牵连,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州刺史,官至检校

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梦得文集》等。其诗涉猎题材广泛,所作政治讽刺诗,辛辣尖锐;所作怀古诗,沉郁苍凉,语浅意深;所作仿民歌诗,清新爽朗,别开生面。

3.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

二、读通古诗

1.生自由练读古诗。

2.录音范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

三、读懂古诗

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

2.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四、品读古诗

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

3.设问:

⑴ 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⑵ 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

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

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五、会读古诗

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2.试读古诗。

3.指读点评。

4.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

作业

1.背诵古诗。

2.体会诗名的意思。

板书设计

湖光秋月 开阔

望洞庭 潭面无风平静

教学反思

第43课时

16、水都——威尼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借助课文的批注,读懂课文,了解威尼斯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感受威尼斯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批读感受威尼斯的美丽和奇特。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水都威尼斯的录像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可收集威尼斯的图片资料或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1.上课伊始,播放威尼斯那美丽、奇特的水上风光。

2.导入:看完录像,我们的心头泛起了浪花,我们的视野受到了冲击。多么迷人的水上城市啊!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向往和憧憬一块去看看水都威尼斯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懂的词语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课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试着边读边批,想一想威尼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1.小声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有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鼓励学生大胆读文批注。

2.再边读课文边思考,尽量解决自己刚才不懂的问题。

3.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

4.全班交流,各组展示学习成果。

5.师生共同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如:

①威尼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历史悠久、以河为街、以船代车。)②为了把威尼斯介绍得生动形象,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数字说明、举例说明等。)③第3、4段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阅读课文,领悟情感。

板书设计

16、水都威尼斯

(美丽奇特)历史悠久

以河为街

以船代车

教学反思

第44课时

16、水都——威尼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借助课文的批注,读懂课文,了解威尼斯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3.感受威尼斯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威尼斯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批读感受威尼斯的美丽和奇特。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水都威尼斯的录像资料。

学生:有条件的可收集威尼斯的图片资料或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同学们,美的形象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睛,美的声音可以愉悦我们的耳朵,朗读能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威尼斯的奇特、美丽。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或几句进行品读。

2.指名读,教师和学生共同相机点评。

3.师生合作读、赛读。

4.配上音乐朗读。

二、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如今的威尼斯正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去观光。这儿有一则招聘广告:“因威尼斯游客量骤增,急需招聘导游,待遇从优,请有意者速来报名。”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威尼斯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先自己练习,然后试着向大家作介绍。

三、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有关威尼斯的情况。http://

2.向学生提供《威尼斯的小艇》等文章,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阅读课文,领悟情感。

板书设计

16、水都威尼斯

(美丽奇特)历史悠久

以河为街

以船代车

教学反思

第45课时 积累运用4 教学目标

1.认识引号的作用。

2.读背描写秋景的诗句,积累语言。

3.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

4.讨论一项集体活动,能在讨论中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人讨论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5.清楚地介绍一次活动。能做到语句通顺,能自读自改。

教学重点

1.认识引号的作用,积累语言。

2.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

教学难点

清楚地介绍一次活动。能做到语句通顺,能自读自改。

教学准备

口语交际、习作:师生回忆班上曾开展过的集体活动,想想活动的形式、步骤及人员的分工情况。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谈话导入:每一单元学习后,“积累与运用”里的“温故知新”总会带给我们新的收获,“积累与运用

(四)”里的“温故知新”又会带给我们哪些新知识呢?

2.自读三个句子,读正确。

3.再读句子,小组内讨论三个句子中引号的不同作用。

4.教师拓展几组类似句子,学生讨论说出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在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秋天景色的精彩诗句,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海拾贝”去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合作读诗句,互相指正。

4.抽读诗句。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诵诗句。

6.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名诗佳句,推荐给大家。

三、点击成语

1.自由读成语故事,要求读正确。

2.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并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3.试着用“纸上谈兵”说话。

作业

背诵语海拾贝

板书设计

语海拾贝

教学反思

第 46 课 时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在我们这个班集体里,每一位同学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了充分展示同学们的特长,在班委的组织下,我们班决定开展一次“自我展示”的交流会。为了把这一次交流会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天我们就对这次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讨论。

2.出示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一项集体活动”。

3.议一议: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讨论。

(1)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活动中人员的分工。

(3)活动的方式和步骤。

4.分小组对以上几方面进行讨论。讨论时注意要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说清楚;讨论中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当对别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时,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诚恳、要有礼貌。

5.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台上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互评互议,找出活动的最佳方案。(如活动目的和任务: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兴趣、爱好或特长的机会,在展示中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6.教师小结。(从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和集体活动方案的确定两方面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第 47 课 时

一、习作百花园(可结合口语交际讨论后开展的“自我展示”活动进行。)

1、在活动中边观察边收集素材。在“自我展示”活动中,提醒学生细心观察,留心收集素材,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留住每个精彩的瞬间,培养学生做即兴速记的本领和习惯。

2、活动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围绕活动过程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谈谈各自的感受;听听别人给自己的建议„„

3、讨论:如果要把这一次活动留给你的深刻记忆写下来,你准备如何构思?学生发言时教师注意倾听,并做好引导的准备。

(1)、听听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否通畅、准确,有误时要及时纠正。

(2)、听听学生是否收集到足够的素材来完成习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从别人的发言信息中补充。

(3)、引导学生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清楚地介绍活动情况上。

4、学生自由写作。

5、在学生习作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作为范文全班一起评议、修改。

6、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作文。

7、把自己修改好的作文读给老师或小伙伴听,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并把作文做进一步的修改。

8、全班开展一次作文展评会。

教学反思

第 48 课 时

一、誊抄作文

二、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借助注音把文章读正确。

2与同桌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自由练读。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第四单元知识点

四上第四单元整理

《白鹅》

一|课文理解:

1、作者:丰子恺

2、作者从三方面描写白鹅的高傲:叫声、步态、吃相 叫的特点:严肃郑重、厉声呵斥,用狗的“狂吠”做对比

步态: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做衬托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老爷派头,与狗“敏捷、窥伺的小偷样子”形成对比。

3、运用大量的对比方法来突出白鹅的特点 用反语来表达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 吭 供

2、近义词:

高傲——傲慢 严肃——严厉 看守——看护 倘若——如果

3、反义词:

高傲——谦卑 从容——慌张 奢侈——简朴 敏捷——迟钝 《白公鹅》 一课文理解

1、作者 俄国 叶诺索夫

2、作者从两方面介绍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

3、拟人夸张的手法

4、最后一个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话题的转移

5、两篇课文的比较:

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丰子恺把鹅称之为“鹅老爷”;叶诺索夫说鹅是“荣膺海军上将”。这是由于国籍、民族不同导致的。

叙述语气不同,丰子恺是善意的嘲笑;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相同之处:文章结构,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描写方法都用了拟人手法都善意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二、基础知识 多音字辨别 当 扇近义词:

攀谈——交谈 掂量——权衡 举步——迈步 茂密——茂盛 反义词:

仔细——马虎 凌乱——整齐 茂密——稀疏 《猫》

一、课文理解

1、作者 老舍 原名 舒庆春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抓住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可爱。

性格古怪从三方面表现: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什么都怕担又那么勇猛。

3、课后第三题:

1)“任凭“是不论、不管的意思这句子用上“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了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2)“非。。。不可。。。”写出了猫 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3)“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的极端表现。

4、阅读链接

第一位作者通过写猫的外貌和神态表达喜爱之情。第二位是通过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 屏 闷 辟 折

2、近义词古怪——淘气 尽职——负责 凝视——注视 淘气——顽皮

3、反义词:老实——淘气 尽职——失职 温柔——粗暴 勇猛——怯懦

《母鸡》

一、课文理解

1、作者 老舍

2、句子的理解

1)一位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母亲都是英雄,对普天下的母亲的赞颂。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作者此时已不是单存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华。

4、两篇文章的比较

1)相同:结构清晰,开头总起抓住特点后分述;叙述时善用总分段式;表现小动物特点都用事实说话;语言平实、生活化。

二、基础知识

1、多音字 恶

2、近义词:讨厌——厌恶 欺侮——欺负 忠厚——老实 警戒——戒备 预备——准备 凄惨——悲惨

3、反义词:讨厌——喜欢 反抗——顺从 忠厚——奸诈 尖锐——迟钝 慈爱——凶狠

gāoào zhâng zhîng jīng jù zī wâi tǎng ruî()()()()()shì hîu pí qì zã bâi lín jìn xìng gã()()()()()rân píng tān wán jìn zhí gǎo zhǐ mãi huā()()()()()diē dǎo kāi pì jú cù bù ān háo bù xiānɡ rànɡ()()()()Yí rì sān cān cïng rïng bú pî yáng cháng er qu()()

()

kōnɡ kōnɡ rúyě ɡōnɡyǎnɡ bù zhōu bú shânɡ qí fán()()

()jià zi shí zú yì sī bù ɡǒu dà mú dà yànɡ()()

()bǐnɡ xī nínɡ shì biàn huà duō duān zhī shã huā luî()()

()kuánɡ fâi pān tán ní nìnɡ qiānɡ diào diān liɑnɡ()()()()()lián yī shǔ yú zhú zǎi fǎn kànɡ qī wǔ()()()()()chengjì qī cǎn cí ài xīn kǔ wú yōu wú lǜ()()()()()zì yïu zì zài yǐn hánɡ dàjiào cïnɡcïnɡrïnɡrïnɡ()()()tōutōumōmō shēnɡ qì bï bï màn tiáo sī lǐ()()()

rú yuàn rú sù chân qí bú bâi dǎn xiǎo rú shǔ()()

()wànɡ zǐ chãnɡ lïnɡ lái lïnɡ qù mài qún lïnɡ wú shǒu()()()lïnɡ fēi fânɡ wǔ rú hǔ tiān yì diào hǔ lí shān()()()qí hǔ nán xià zhào māo huà hǔ tiān mǎ xínɡ kōng()()()hàn mǎ ɡōnɡ láo mǎ dào chãnɡ ɡōnɡ lǎo mǎ shí tú()()()niúdāo xiǎo shì bân niǎo xiān fēi dāi ruî mù jī()()()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作家的笔下分别描写了鹅、猫、母鸡等儿童常见的动物,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此外本单元还包含了一篇《词语盘点》,一篇《语文园地》。

以《白鹅》为重点讲解。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感悟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同时让学生从鹅的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来体会鹅的特点。同时通过狗和白鹅的对比来体会白鹅的可爱。教学时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表演进行体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学习园地》理解作者用反语来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本文有较多难理解的词:引吭大叫、狂吠、奢侈、堂倌、窥伺等,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白公鹅》可以与《白鹅》进行对比学习。如描写白鹅和白公鹅的部分,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两位作家描写白鹅的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体会。如:公鹅与人强占水面,吞食鱼饵等部分。以上两篇文章让学生体会

1、作者对鹅的外貌、神态的描写;

2、拟人手法的运用;

3、通过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猫》是篇经典文章,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猫那古怪的性格,从中感悟作者对小猫咪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学本文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进行学习。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利用课文后面的“阅读连接”,同时开始指导学生仿写小短文。

《母鸡》同样是老舍的文章,但写作的重点从动物的可爱转移到了母爱的伟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到母鸡的那种母爱,同时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过程。教学中放手通过问题:作者为什么前后情感的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到课文中去阅读,感悟。学到情深处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母鸡对小鸡无微不至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1.观 潮

《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读置疑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象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3. 鸟的天堂

在课堂一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问题调动起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火烧云

《火烧云》是四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叹。

本节课,我是按照跨越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上课的。上课是,我先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先写火烧云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本来我在设计这一问题我是这样来问的“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但是后来仔细一想这一问题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就把问题改了。通过学生的汇报,学生对课文的结构也是掌握的比较好的。

到最后总结部分,我让学生归纳作者写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有一个学生马上举手说,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顺着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说,火烧云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也就是通过赞扬火烧云赞叹什么了,学生马上回答说赞美大自然。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在板书上。学生通过看黑板的板书很快就对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晰。

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节课,让听课的老师和我也感觉得老师总是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第三,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提前来读。例如《火烧云的形成》《云体的各种体态》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对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第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这篇课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现,可以在课堂上点明一下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做。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着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幸福是什么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努力做到教学相长,稳步上升。

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让人难堪的一幕。我教学的是《幸福是什么》,学完课文后,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幸福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透彻的了解(幸福就是通过劳动,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能说说自己的幸福吗?”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幸福,说出自己的生活。于是,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一个个说着自己的幸福。当我叫到包同学时,他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称那美丽的姑娘为智慧的女儿?”问题提出了总要解决吧,有的学生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所以称为智慧的女儿。”有的说:“她很聪明,所以称她为智慧的女儿。”应该说说出自己的疑问是值得赞扬的,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但是却完全背离了这节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的内容进行“自定向”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特别容易偏离教学的实际轨道。同时教师在应该引导的时候必须起好引导作用,绝不能因为怕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越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例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从三个青年自己的叙述中体会幸福的所在。表面看学生似乎把课文的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如果在教学中我能这样设计:想象一下这十年中在他们身上发生怎样的动人故事。那么他们可能会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和课外书上获得的知识,展开再想象,编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引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事迹。这样在他们的脑海里,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触摸到的实体。

去年的树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教学的策略上,我围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通过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读课文,鼓励学生质疑从而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以及童话中的意思、情节,如在自由读时,我让学生找出小鸟为了寻找好朋友所到过的地方,于是学生找出了从很远的地方——森林——山谷——村子的句子及词语,我随即板书,从这些句子、词语中也抓住了故事的情节,学生就会理解到小鸟千里迢迢、力尽艰辛找朋友的过程,理解到童话要表达的意思。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21、搭石

《搭石》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今天,我教了颂扬人间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主要讲述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 , 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 , 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 , 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 , 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 , 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 , 李 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 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 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 , 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 18 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 , 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

首先,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不到位,例如: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点是要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很紧急,很危险,朗读时要要读出这样的感情来。虽然我叫了好几个学生来读来感受,但是学生读的仍旧不够到位。感觉完全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时声音也不够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没有到位,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如当时,老师能够给予恰当的范读,从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作用。

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辗转”“突如其来”学生都很难理解,虽然我放在课文中最突如其来进行了简单的解释,但是没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来我还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用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对课文的内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来运用了。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课文的主题是颂扬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但是对于这个主题的点拨和深化还不够。语文课堂跟思想教育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思想教育而只进行文本,这样的语文课仅仅是工具,忽视了其人文性。

通过讲授这一课,还暴露出自身应变的能力的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没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特别是出现了很多口误,把台湾青年说成小钱而把小钱说成台湾青年,说明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也反映出自身应变能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还需在教学中多多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23*卡罗纳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24*给予是快乐

回顾这堂课,我觉得还是有些收获。首先,课堂开始扎实起来,学生读完课文后,我出示了几个词语让学生学习并要求他们誊写。这一过程我还亲自走下去监控,果然发现学生的“诞”字写错较多,我马上在堂上集体订正。这样的环节原来在上独立阅读课文时我是不会设计的。

在这堂课中我仍然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重点通过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本堂课我采取了:自由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很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包括读得节奏、读得重音、读的表情等我都指导得比较到位。我感觉学生的读也还是比较令人满意。通过读学生也较好得理解了课文中几位人物的情感。

第五篇: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2、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3、利用文中的空白,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感受“妈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为了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继续学习有关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的象征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本文介绍的人物,也知道了文章所描写的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早晨发生的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二段录音,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反馈。(妈妈冒雨回家取借给许小燕的蓝_。)

(3)学生自读,读后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

A、母女俩有哪些意见分岐,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B、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为什么?

(4)交流。在交流中落实句式训练。

①比较句子。(投影出示)

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再说,还下着雨!

天下着雨,已经快到学校了,犯不着跑一趟冤枉路。

(相同点: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是对妈妈这样做所持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不同点:句式不同。后一句将两个理由一气说出,缺乏重点和层次,前一句则先说出其中的一个理由和看法,而将要强调的另一个理由“还下着雨”放在后面,以“再说”带出,强调了说话的语势,使该句具有一种理由充足,无可辨驳的意味。)

读句子——比较异同——感情读

②练习:根据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改写句子,并说出句子表达的不同作用。

A、再见了,亲人!

B、家乡杨梅那舐津津酸溜溜的滋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5)教师小结。

(6)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妈妈的品质。)

3、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

(2)结尾与课文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出示文章的开头)

(3)比较,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4)比较读,体会写作的特点。(与文章的开头呼应,照应文章的开头,语言优美,且耐人寻味。课文对“细雨”的描写,不但突出了妈妈的忘我精神,而且具有象征意义。运用象征手法用蒙蒙细雨来比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4、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一对学生位无私奉献,对工作默默无闻的老师。)

5、读写练习。

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会怎么对做,怎能么说,其他同学会怎么说,结合自己的想象,续说:假如许小燕知道了理情的_后,接过老师冒雨给她带来的蓝_后……

6、课外延伸。

阅读《红色的烈焰》一文,体会的结尾的含义。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但也不能做爱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做爱的生产者,传播员。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教学反思: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奶奶与孙女之间的感人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爱意,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文章在奶奶和冬冬这一老一小有说有笑、有问有逗的对话中,将浓浓的亲情浸透其中。文中没有提及“爱”,确处处流淌着“爱”。

当孩子们提笔写和家人之间的小故事时,孩子们记录的那一件件平时生活中“微不足道”甚至有些“习以为常”的小事竟感动了我。“亲情需要用心经营”这是作家鲍尔吉.原野说的,确实!就是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的累积下,让那浓浓的亲情不断的流淌。虽然有些同学在描述的时候语言还不够精炼、遣词造句还不够精美简练,但孩子们是真正的融入了文本,在和文本文本对话后,产生了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内在的情感无需包装,孩子们将心中的“亲情”直接展露出来——诚挚而美丽,让爱在课堂流淌。

湘教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2.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掌声响起来》。

2.课前搜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小故事,如《张海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指导认读和书写,强调“落、调”的读音,指导书写“吞”。

教学流程

一、播放歌曲,营造气氛,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

2.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3.课前你们已经搜集了海迪姐姐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

4.老师出示课题:掌声

5.提问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谁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她掌声呢?掌声有什么含义?

【学生自主的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读后评价。

4.识记生字:

(1)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症、镇、姿势、落、调”。

(2)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3)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

掌声

文静

愿意

姿势

轮流

情况

慢吞吞

注视

热烈

持久

平息

情绪

讲述

普通话

动听

鼓励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要求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5)检验识字效果:通过“你指我猜”、“开火车”、扩词”的方式进行。

三、再读课文,提问质疑

1.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吧。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通过读书知道得最多,体会得最深,提出的问题最好。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拿出笔来写写画画。

3.汇报交流。

【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写体会。动口、动手、动脑,有助于中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家人听。

2.抄写你认为难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流程

一、渲染过渡

1.开始,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掌声)

2.课文的2.3自然段就写出了英子的变化过程。同学们先各自读课文,然后我们再来表演课文内容。

3.选一名同学当英子,同学们做英子的同学,老师当刚调来的老师

【要想演好,首先要认真读书。所以,进入课堂直奔重点,让学生在读中先感受掌声中爱的力量。】

二、表演,深入理解

1.试演:(第一次掌声部分)。

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部分内容。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演员上台试演。

2.评议表演。

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犹豫、忧郁”词句进行评议。

这一次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英子有什么想说的?

【采用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进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突破课文重点。】

3.配乐表演第二次掌声。(出示第3段课文)

(1)听到这一次掌声,你又想对英子说什么呀?

(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为什么?

4.朗读课文第3段。

5.理解两次掌声。

(1)在这一段中,写到了大家的几次掌声?(两次)

(2)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这两句话。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3)这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支持、鼓励;称赞、表扬)

6.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1)出示两句写英子走路姿势的句子。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7.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力量。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心情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以勇气和自信,使她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逐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同学们,你们说,掌声是什么?

大家的掌声,大家的鼓励,大家的称赞,使英子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性格,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三、品读感悟

1.听课文朗读录音,小声跟读。

2.分角色小组试读,你们认为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3.小组比赛读。

4.全文总结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平时,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四、作业超市

1.小练笔。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

2.和妈妈比赛读一读这篇课文。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活动4教案 湘教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教案 第 一 课 时一、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白鹅》、《猫》是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四》是综合性训练。 《白鹅》和《白公......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13、麻雀 教学要求: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范文大全)

    第四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和自然”为单元主题,由四篇课文与语文百花园四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三篇精读课文《麻雀》、《让它们自由生息》、《蒲公英的梦》与一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战争与和平”为专题编写的,编写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包括《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七周 第四单元 13、夜莺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教案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目标: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一、教材简析和教学内容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