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下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2015下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常用的教
学方法
2015下半年贵州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培训课程:http://kc.offcn.com/general/245/27375/
教学方法一般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一、教学方法的制定依据
物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使用条件和范围。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选取教学方法时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对于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的方法比较合适。对于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则比较适合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根据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
作为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教学方法。4.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归根到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
此外,教法的选取还受到教学时间、教学设备条件的制约。
二、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境,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时候,让学生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看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可以感受到,桌子在推自己,用力越大,身体后仰的越厉害。
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变性。
用力拍桌子,学生会感觉到,用力越大越感觉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
从而总结出:力的作用时相互的。(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gz.zgjsks.com/
第二篇:2018年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2018年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
准备考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的各位考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教师资格笔试中,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会有三个科目的考试,分别是《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对于《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一科目,纵观近年的考题会发现大学物理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大学物理的考点,高频高考点在于质点运动学、刚体、高斯定理等相关知识,今天我就带领大家来分析分析大学物理中质点运动学的考察形式和重要考点。
从题型上看,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共有四类题型,分别是8到单选题,1道计算题,2道案例分析题和2道教学设计题。其中考察大学物理主要是在单选题和计算中出现,个别情况也会出现在第1道案例分析题中。在考察形式上,质点运动学最容易出现在计算题中,计算题总分为20分,所以掌握质点运动学的考点至关重要,而质点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又是质点运动学中最容易出现的考点。所以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两类问题。
首先,在学习两类问题时,你应该了解以下基础公式:
以上就是《探究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
[关键词]物理 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物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是新课改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不应是传统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
1选择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客观依据
1.1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归根到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为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总目标,其次必须作出深思熟虑的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选取教法。
1.2教材内容特点。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会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一般说来,内容特点不同,具体教法也有差异。中学物理内容中的核心知识是概念和规律。有从观察生活、生产实例和物理实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还有由已知的物理知识,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来的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按照教学活动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要对应的采用观察、实验、推理、分析的方法。
1.3学生特点。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智能水平与潜力,知识基础,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因素,课堂学习表现等等。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1.4教师特长与教学风格。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方法的编导与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方法选择与实施中要尽可能扬长避短。
2高中物理的常用教学方法
2.1复习法。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复习的作用可以防止遗忘,同时可以诊断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复习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学期、学年开始的复习。目的在于重温旧知识,为学好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②经常性复习。日常教学的各环节采取边学边复习,以旧带新;③阶段复习。学习完某章、某单元后的复习,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巩固、充实、提高;④总复习。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性的复习,掌握知识的体系结构,内在联系,系统、完整、牢固地掌握知识。复习的方式灵活多样,可采用系统总结的方法,练习、检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电化教学的方法。
2.2探索、验证规律的教学方法。
2.2.1探索实验法。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采用探索实验法,不但能使学生将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深刻理解、牢固记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更重要是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2.2验证实验法。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2.2.3演示法。演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具,配合讲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在我国教育史上的记载早于西方。
演示法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强,使学生得到具体、真实、生动、鲜明的观念和直接经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演示法的种类,按演示用的器材可分为:①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②图片、图画、演示实验板的演示;③实验操作演示;④幻灯、投影、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的演示。按演示的内容和要求可分为事物现象的演示和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的演示等。
2.2.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将知识加以运用,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看,通过练习,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根据练习曲线揭示的一般特点,练习可分三个基本阶段:开始阶段曲线上升得慢;中间阶段曲线上升得快;结束阶段上升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出现停滞状态,或称高原状态。
练习法按性质特点,可分为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和行为习惯练习;按培养能力的方向,可分为语言表达练习,书面文字练习和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可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
2.2.5双向互动教学法。高中物理互动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互动课件为支架,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活动,提出了互动教学的操作程序,因此,教师要顺应教改的新动向,积极探索在物理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益,推动教学过程中互动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有利于学生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与探究能力,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教师要顺应教改的新动向,积极探索在物理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益,推动教学过程中互动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教无常法,但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教学方法导论)
第一章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意义: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的重要纽带。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教学方法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学方法:(多)
1.愉快教学法。它是借助建立民生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单、判)2.情景教学法。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情景教学法提出的根据是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相互统一等原理。(多)3.尝试教学法。江苏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特点是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单、判)4.成功教学法。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味首的一批研究者首先提出。
成功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有三个:一是积极的期望;二是成功的机会;三是鼓励性评价。(多)1.发现法:2.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范例,是教材中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造的。3.目标教学法:布卢姆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掌握学习”。(单、判)4.程序教学法: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通过操作性强化,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行为单位可以被学会,或者一个现存的行为单位可以被精炼。(单)6.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外语教学或启示法,是教师通过各种暗示手段,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情感倾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其在生动活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生潜力,提高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判)
暗示教学法坚持的原则有: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多)7.非知道性教学法: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首倡。
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
当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5.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方法
教学设计:简单说,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教学设计的意义: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分析与决策,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程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数学设计的主要特征:(简、多)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2.关注真实生活3.以“研究”超越“经验”4.创造性和灵活性。
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简)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学设计模式:1.系统分析模式2.目标模式3.过程模式
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数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单)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学习结果。(判)教学目标的功能:(多)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标准功能
教学目标的分类,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教育家布卢姆等人的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多)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简、多)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于检测
教学起点:
一、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1.对学生认知因素的分析2.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分析3.对学生社会因素的分析
二、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
三、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教师要着重掌握以下教学内容分析和处理方法:(简)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2.通览教材,鸟瞰全局3.疏通教材,清除障碍4.熟悉教材,重点记忆5.分析教材,把握三点(重点、难点、关键点)6.精心设计,妥善安排7.阅读教材,吸取营养 设计教学实践的策略:(简)1.把握好整体实践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尽量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方法
传统课堂常用的方法为四大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多)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1.讲解2.讲述3.讲读4.讲演 1.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语言准、语言精、语言美。
2.谈话法:又称回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把教材内容概括成一系列问题,向学生一一提出。(判、论)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并运用过这种教学方法。《学记》中就要求教师教学要做到“善问”、“善待问”。(单)谈话法的特点是师生对话。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借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每个学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又可听取各种不同的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加深理解,共同提高。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两种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知识,以促进其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在于直观性强。常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美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三种。实验法: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手脑并用,进行独立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特点,在于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学了会用的目的。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课改的全面实施阶段,新的课程改革认为课堂教学所实现的价值不仅是知识的、能力的,更是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方位的提升;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上获得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三种类型。(多)主体参与型教学的方法。合作学习型教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型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简)1.教学目的与任务。是传授新知识,就要选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如果是让学生掌握技巧的,就要选用练习法、实习法等;如果主要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发展智力的,就要选用谈话法、讨论法等。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5.教师自身的素质6.教学实践和效率的要求
第四章 教学组织的方法
教学组织是指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特点:1.特殊的师生互动2.特殊的时空安排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教学目标、内容、媒体、方法手段等因素在教学中各具独特的作用。教学组织发展的特点:(多)1.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化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3.教学组织形式的个别化4.更加重视课外、校外活动。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课制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或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特点:班、课、时三个特点。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班级授课组织的具体形式(多):1.全班上课2.班内分组教学3.班内个别教学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多)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教学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教学效果。(判)
单一课是指,一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是指,一堂课内同时万晓恒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教学任务的课。课的结构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部分的安排顺序和实践分配。
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是: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不知课外作业。
第五章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多媒体的特性:1.固定性2.扩散性3.重复性4.组合型5.工具性6.能动性。
现代教学媒体运用的基本原则(多):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技术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判)
第六章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在系统收集有关教学实施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单)
教学评价的功能(多):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重点前三)
选带教学评价强调三种基本理念(多):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论教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1.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2.设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要求3.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策略4.设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处理好的关系:(1)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重点性(2)指标的独立性与相关性(3).指标的可测性与概括性(4.)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多):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客观性4.发展性5.可行性。
第七章 教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研究: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学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学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1.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2.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3.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4.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学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教师的需求。2.学生的需求3.决策部门的需求4.管理部门的需求5.公众的需求6.研究人员的需求。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判)
研究目的可划分: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比较研究和预测研究等。教学研究的步骤:选定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和初步调查、制定计划或方案、实施研究、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选题的原则(多):1.价值型2.科学性3.创新型4.可行性。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1.课题名称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研究的内容4.研究的方法与技巧5.具体实施步骤6.课题组成员及分工7.成果形式8.经费概算及所需仪器设备。
研究成果评价:(简)1.评价教学研究成果的作用2.教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内容3.方式和方法4.教学研究课题鉴定的程序。
调查法的含义:研究者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学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的研究方法。特点:1.调查对象的广泛性2.调查手段的多样性3.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4.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实验法:研究者按照教学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1.教学实验是有意识、人为地控制欲实验无关的变量,但在实验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2.实验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实验结果会影响他们的发展。3.教学实验会产生所谓的“实验者效应”即实验者的期望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个案分析法:“典型分析法”或“解剖麻雀法”是指对单一人或事进行个别深入研究的方法。特点1.研究对象容易确定,简便易行2.个案分析容易得到个案对象和相关人员的支持3.研究的时空范围较大,研究的持续过程较长。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士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单)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多)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粗要即个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单)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识过程(单)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多)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判)
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判)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再者,情绪与意志业密切相关。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体现着人的心理激活程序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判)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主动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将人的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是相互作用的。
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心理过程。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里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第三,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
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判)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表现。(判)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选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想象。
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判)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门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它不同于纯自然学科,因而属于自然性社会科学;它也不同于纯理论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单)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成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单)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任务不同2.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3.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单)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多):1.客观性2.发展性3.理论联系实际4.教育性原则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守两项基本原则1.随机化原则2.局部控制的原则。调查法:在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包括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形式。(判)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多)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多):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分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2.教学分割对学生的影响。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两条途径1.有声的言教2.无声的身教。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多、判):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多)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
教学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判)教学反思的成分:(多)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的方法(多):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简)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
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简)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多):1.能动性2.普遍性3.有效性
敏感性事衡量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机制的含义:(简)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细腻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累积 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谚语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教师威信的含义: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教师威信的形成:(简)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1.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师爱的特征(判):1.职业对象性2.原则性3.广博性。师爱的心理功能(多):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师爱的表现形式(简):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判)学习的实质与特性: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之间变量(判)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广义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想象(判)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判)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判)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1.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2.智能的开发和非智能因素的发展3.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多)1.知识的学习2.技能3.行为规范
大学生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的争议性
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直接联结的过程,在S-R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习惯。(判)。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判)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判)就是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过程。
正强化呈现撤除能够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阳性强化与阴性强化之分。
这现象表明了积极强化在塑造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判)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判)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目的真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
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判)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判)
第五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四川中公教育
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高中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辅以演示通过建立物理情景,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规律等,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法。
讲述法:多用于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描述,对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建立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在“述”。
讲解法:运用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物理知识,以揭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重在“解”。
讲授法的注意事项:
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2.讲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心理,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
3.讲授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4.讲授中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已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下面这个教学片断在语言的准确,简练,讲授的逻辑性和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比较到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家体验一下:你们坐在座位上用力推课桌,有何感受?
四川中公教育
学生:桌子也在推我,我用的力越大,身体向后仰的越厉害。
教师:你们用笔再用力写下“牛顿第三定律”这几个字。再用力握笔写字时,会发现笔杆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有时手指的肌肉会压下一个坑,是肌肉发生变形。同学们看一下你们的手指„„(略微停顿一下)教师:你们再用力拍一下桌子。又有何感觉?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用力大时手也感到疼。因为在手对桌子施加力的时候,桌子也对手有力的作用。2015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
教师: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实验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应用实验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讨论法
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共同进行讨论的方法。它可以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age] 1.选择好讨论题,明确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具体,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论题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要有梯度,能吸引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话说,题目难度应该使中等水平的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时,也要估计和预设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解决应对措施。
2.善于启发和引导,创造和谐的讨论气氛
四川中公教育
在讨论时,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使讨论的重点落在对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在模拟试讲时,我们也可在学生讨论环节设置“插曲”:预设学生的讨论方向出现偏离,或进度十分缓慢等,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予以引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把问题分成三个阶段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阶段:1.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如何把理想化?2.增减砝码的目的是什么?3.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的含义是什么?作用力的含义是什么?加速度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与讨论,能够准确回答。
第二阶段:1.如果合外力发生时,加速度变化吗?为什么?2.这反映了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什么关系?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1.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用投影仪投影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合外力决定。
(四)谈话法
通过师生“问题性对话”活动传递和交流信息,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详见问答技能。(五)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或有关材料主动获取知识。自学不单单要看懂教材,还应该包括通过阅读,可以做实验,计算问题,解释现象和灵活应用知识等。
中公资深讲师王亮解析
四川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