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

时间:2019-05-13 01:3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

第一篇: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

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

——分享甜美研修果 珍惜醇厚研修情

会议时间:2013年5月12日 会议地点:山东林业大厦 参加人员:数学一组成员 会议内容:课例打磨总结反思 主 持 人:姚慧明 指导专家:梁 娟 授课教师:于爱敏

执教课题:青岛版三上《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 记 录 人:杨 晓 会议过程纪要:

姚慧明:

在2013年暑期远程课程资源开发研修活动中,我们数学研修1组的13位成员来自不同的市县,虽然互不认识,但12天的集中学习和7天的分散学习,我们一路走来,亲如一家人。

我们组的研究主题是“如何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课、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相互督促,团结协作,使课例打磨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尤其对如何让研究主题在本课中得到很好地落实,有了更理性的思考。现在就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于爱敏:

我选择了青岛版修订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中《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课作为课例研究的载体来落实这个主题,我想以 “直观策略”和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重新审视这节课的教学。

直观策略,让“数学思考”变得简明、形象

2011版课标中关于几何直观有这样的表述“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阐述了几何直观作为策略的价值和作用。本节课各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运用直观策略,注重让学生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思考和想象。

复习回顾时,我让学生先用直线划出条件,用波浪线划出问题,然后列式计算。有了这种直观的依托,学生很自然 地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一般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为什么第二问题,只有一个条件?”

接下来,在学生观察完情境图弄清了条件和问题后,我为学生提供了点子图,让学生借助点子图进行研究,学生的思路是那样地清晰、表达得那么清楚。课堂上,学生借助点子图讲解时的理直气壮和其他学生那充满自信的眼神,让我和孩子们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点子图帮了我们的大忙。

综合运用环节,无论是借助点子图分析的队列问题,是图文结合的贴画问题,还是环环相扣的讲数学故事,直观策略都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脚手架。

杨晓: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自2010年开始,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研修,因时间紧、任务重,对 “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分散研修磨课流程略知一二,并没有深入到学校备课组内参与整个课例打磨的全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幸运的是,我参加了2013年全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作为数学研修1组的一名普通教师亲自参与了课例打磨的过程,算是弥补了这个缺憾!

虽然早就知道了此次培训的时间比较长,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定要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但真正参与进来,才知道肩负的责任有多大,而自己的能力是多么渺小。

培训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白天听专家报告,晚上进行课例打磨,分组研讨进行到晚上10多点,老师们仍觉得意犹未尽。在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师吴正宪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组确定的主题是:如何在直观的教学策略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选择《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一课题,作为课例研究的载体来落实这个主题。忙碌而充实的日子就这样从指间匆匆滑过:自4月20日开始,我们团队在专家的引领下,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团队成员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献计献言,群策群力,顺利录制完A、B两段视频,得到了省项目办专家的高度赞扬;5月7日录制完C段视频,5月11日录制完D段视频。

回首课例打磨的20个日日夜夜,无数精彩的瞬间不断闪现,深深折服以吴正宪、蒋院长、郑博士为代表的领导专家能够在如此浮躁的社会现实下用心良苦、做真学问、真做学问,一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出不懈的努力与创新;常常感动于团队成员的相知相携,智慧付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于老师的课堂,既简洁又高效,既朴实又灵动,特别是直观策略的巧妙运用,让学生的“数学思考”变得简明、形象,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感动于老师精心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的场和“真情流淌”的场,我想,当课的结束孩子们争先恐后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快乐时,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更是溢于言表的。只有老师将自己的快乐和真情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才会有他们的真情分享,才会有孩子们毫无顾忌的问题。是的,课堂开放了,空间变大了,学生的参与度高了,思维被激发了起来,课堂一定会生成更多的精彩,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自然、灵动的课堂吗?叹服于老师在整节课中对随机生成的环节灵活的应对,机智的化解,深厚的教学功底不是一日之功,正所谓:冰动三尺非一日之寒。

应该说,对全员远程研修,以前我是持中立态度的:能坚持下来做到每个专题都认真学习、潜心思考、提交高质量的研修作业最好;如果有教师研修不太认真,我就以“本来教师的工作就够辛苦,哪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课例打磨”这一借口为教师、也是为自己开脱。孰不知,正是这一违心的理由,浪费了无数专家教师经过多少昼夜辛苦劳动录制出的课程资源,让很多教师白白错失了获得专业发展、借以自我提升的大好机会。

一路走来一路歌!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研修与我相遇,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就算这辈子注定要和你相守„„

现在的我,作为全员远程研修课程资源开发任务组的一员,深切体会到: 只有亲自参与进来,才知开发课程资源任务的艰巨; 只有亲自参与进来,才知课例打磨过程的艰辛; 只有亲自参与进来,才懂领导专家的良苦用心; 只有亲自参与进来,才懂专业提升的精准内涵。因此,我想说: 没有经历,何谈收获? 没有经历,怎懂珍惜? 没有经历,哪能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打磨,怎能出好课!

马丽云:

4月20号那一天,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齐聚在春如四季的泉城济南。因为一个主题,一节课,我们11位老师与专家梁老师、姚慧明组长站在了一起,成为省研修资源开发1组的成员。

回忆过往的这段时光,我们所有成员共同奋斗、并肩作战,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资源开发的任务!说来心中难免涌起一股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与专家、各位优秀教师同行的这段经历是那样的宝贵与难忘!他们果敢、谨慎的做事态度;高屋建瓴的理论修养;深厚的实践底蕴......无不让我折服与赞叹!对我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将会指引着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还记得最初的培训阶段,曾琦教授和吴正宪老师的讲话让我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我们的教育。视界开阔了,思维打开了,对教育、对孩子、对课堂都有了理念上的更新。

磨课环节更是令人难忘。从确立研究主题、确定课题到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四段视频的拍摄......每一次的进展都凝聚着我们全组成员的不懈努力。

还记得在观课过程中我负责的是学生错误和教师处理情况观课量表。在课前我与其他老师一样大量的搜集和学习资料;课中,我们凝神聚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课后,我们积极向指导专家梁老师和姚组长请教;最后我们冥思苦想一字一句的完成观课报告。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次学习、超越自我的过程!

有努力就会有收获,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我们每一位成员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感受到同组老师们的进步。

修洁:

团队的力量是伟大的

小学数学研修一组这个团队是个和谐的团队,来自济南、威海、临沂、烟台不同地区的老师们,集中培训期间,在每天11小时的连续奋战了8天的工作强度中精诚协作着,从主题的确立、问题的确定、课题的选择中,都是在不断地交流研讨中完成的。

经历和骨干教师们一起的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讨中,老师们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经过研修,我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威海第二实验小学于爱敏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负责的课堂发现问题的维度进行观察,单单地这样一个点的观察,我就读出于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不得不令人佩服。还记得在对一稿教案进行研讨时,我们对练习题的设计不是很满意,于是指导专家让我们每人出一个练习题,使练习题组丰满一点,也符合蒋院长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这个“作业”确实令我们费了些脑筋。在我们交流中,真的发现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交流出了很多精彩:半抽象半直观,多一个条件干扰,设计开放题等等,那是我被触动了,因为大家的用心。而现在再次提起这件事情,是因为被于老师的精心设计也触动了,练习题再次加工:有信息藏在图中的,有图文结合的,有需要填写条件的,还有完全开放的。一个二年级的课堂,于老师设计着多处认知冲突来“为难”孩子,竟然被孩子们个个“击破”,真的佩服团队的精诚。

葛立霞: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审视我们的课堂,反思我们的教学。对直观策略的认识也逐渐明晰了起来。

于老师执教的《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课就很好的体现了重视直观策略的教学这一研究主题。这节课主要教学利用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关键要使学生想到图、正确画图、用图分析和体验示意图解决问题的好处。首先于老师向学生呈现纯文字的题,面对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画不同的线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接着鼓励学生尝试在点子图上圈画,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用圈画的方法来表达思维过程,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画图能清楚地理解题意。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解答后,再结合算式和图说说解题思路。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整个解题的过程,突出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直观策略的价值。巩固练习环节的题目与例题相比有一定变化,解决这些问题后又一次加深了学生对应用直观策略价值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换个思路,借助直观图,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梁绍美:

非常幸运能成为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梳理这十几天紧张、忙绿学习生活,我们不仅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功,还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团队合作精神。接受了这次高研班的洗礼,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为自己学习的不够,为自己反思的不足,为自己平时的偷懒,为自己工作的懈怠„„这次活动重新带给我热血沸腾的感觉,面对新的起点,无需扬鞭自奋蹄。

刘长荣:

经历了整个过程的我,感觉教学视野得到了开阔,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思想得到了解放,心灵受到了巨大触动。

一、理论先导,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姚组长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磨课计划,并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于是,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十点多,QQ交流,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举措,确保磨课活动扎实开展

为保证磨课活动有序的开展,我们按照研修组统一要求,周密安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施。

(一)步骤明确 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潘老师、梁教师,行动高效、指导有方的组长姚老师,还有一支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一线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经过专家吴正宪老师的指导和团体的共同努力,将“如何在直观策略下培养孩子的四能?”定为我们组的研讨主题,并围绕主题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如何在导入环节培养孩子的四能?”“如何在探索环节培养孩子的四能”“如何在巩固练习环节培养孩子的四能?”

(二)课堂引路 指引方向

于爱敏老师执教了青教版三年级下册《用连成的方法解决问题》一课,经过多次研讨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三)观课、评课,再次完善

当第二次教学设计修改完善后,于老师的教学视频和课堂实录上传以后,部分教师亲临现场,其余老师网上观课,课上大家带着各自观察角度的任务,有目的有思考的进行观课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反思评课,从教师的有效提问、学生提出问题情况、及课堂上的错误资源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评论。

通过本次研修磨课,我感觉自己变得更丰厚,“磨课”活动虽然结束,但我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沿着磨课的路走下去,相信我的教学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王玉凤:

“磨”在其中,“思”在其里

记得2011年远程研修中,有位专家是这样解读磨课的:磨一节课,不只是为了把这节课上成“精品课”,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深入的研究明晰疑惑,提炼策略,让教师“为迁移而教”。磨课要少一些追名逐利,多一份静心钻研,要关注真问题,研究真行为。我们既要悟“道”又要论“术”。

第一轮的打磨中就让我对“结合现实情境,感知一般连乘应用题的特征,会口述解题思路”、以及“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目标的确定,这一研究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看着大家毫无保留的提出自己想法和建议,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这份默契也感动着自己用心去思考,去提出有价值的意见。由于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角度各不相同,有时一个小小的环节也会引起大家激烈的讨论,教育的智慧是无穷无尽。这不正是我们抛下一切相聚济南的真正意义所在吗?同时也让真正体会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的含义。

接下来观课议课更是让自己受益匪浅,从潘老师带领大家制定观课的维度,到最后走进课堂多方位观课,不管是观察老师,可以观察学生,不管是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情况,知识的形成状态,情感的变化等,还是观察于老师提问的合理性,课堂的驾驭能力等,大家是分工明确有备而观的。一堂好的教学设计最终要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去落实,于老师以她优秀的教学魅力,在课堂上充分解决好了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有效地落实我们既定目标。并且于老师恰当地处理教材与学生认知间的关系,教与学应相得益彰。在课后的评课议课的活动中,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在家也就在观课中的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最后一致达成了共识:于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课堂上“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同时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相信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每一位观课的老师都收获很大。

王立功:

这次的磨课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光是单纯的上研讨课或单纯的与教学同伴进行分析,没有每位教师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想,再多的“磨课”也是达不到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目的!作为一线教师,应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后进行体会,还要把上课过程中的“优”与“缺”进行言语组织,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课后反思,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积累珍贵的资料,注意自己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几天磨课下来,我深切感受到:所谓的“经验”,不仅仅是“经历”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体验”有多深!

张艳:

有幸参加了2013年远程研修项目,今年的研修于以往不同研修内容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教学中的学生研究、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优秀课例研究成果点评等。所以我们研修一组在吴正宪老师、潘老师、梁老师的指导下组长的带领下确立了我们的研究主题在直观策略下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怎样提出问题,是我们这次研修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新课标提出的四种能力不能平均用力,重点是培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大环境让孩子发现问题,需要让孩子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参与这一完整的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我觉得研修过程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我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专家经验,观察专家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真正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也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及请教。所以,我们要感谢研修给了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把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和高效,逐步成长为一名科研型的优秀教师。

梁娟:

半个多月来,我们从确立研究主题起,到选择研究课题,到基于教师独立备课后的研讨,再到二次备课之后的上课观课,全组成员共同经历了一个艰辛的磨课过程。刚才我仔细聆听了大家的发言,透过大家的观点,感受到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每个人对直观策略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研时我的认识也在不断丰满。比如说“直观策略”,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手段,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能力,一种素养。而几何直观更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维模式,“直观思维”才是它的核心和重点。所以,对作为能力和素养的几何直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持久的过程。

于老师这节课,先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后,要再结合图和算式说说解题思路。最后反思整个解题的过程,突出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直观策略的价值。反思的环节很重要,因为没有反思与顿悟,学生可能获得了直观的方法,却未必获得了直观的能力。

纵观磨课全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协调、组织、帮扶等方面,姚组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教师凭着对自我完善的执着追求,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以“问题引领,共同研究”为方式的“多人磨一课”,更是唤醒了教师深层次的研究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如马丽云老师的感叹“经过这次研课,我对错误资源的认识也深刻了”,正是因为过程是艰辛的,而收获却是巨大的,才凸显了本次研课的意义。我能与大家共同经历这样一段美好的过程,很是愉快!最后再一次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辛苦努力,谢谢大家的智慧付出!

姚慧明(总结):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课例打磨经历了研究问题的论证确立、老师个人备课、集体研讨、第一次修改教案、专家指导、第二次修改教案、课堂实践、观课分析等过程,使我们组对所确立的研究主题“如何运用直观策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由大体轮廓逐渐走向细致具体,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全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和深度思考,离不开研修专家梁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专业引领,离不开吴正宪老师、郑庆荃博士以及徐云鸿老师高屋建瓴的思想点拨和理论培训。我们每一位参与磨课的老师都在这次经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自我发展和提高,使我们的问题意识更浓了,研究能力更强了。我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将继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

后记:

二十天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一路走来,我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默契,由默契到相知,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每个人都不辞辛苦,倾尽全力,智慧付出,使得课例打磨的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期待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期待能有更新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这真的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我们不但收获了甜美的研修硕果,更收获了一份醇厚的研修情谊!

第二篇:小学数学研修1组研修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研修1组研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根据兰山区工作安排我小学数学研修1组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强化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2.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利用研修资源,交流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训原则

1.坚持自主学习与协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研修过程中注重自我学习,磨课中加强协同研究。

2.坚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主要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实施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二是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方式、操作经验和操作能力,因此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课程内容两个专题和一个磨课两大部分,其中专题一和专题三做为我们组的学习内容。最后四周时间进行磨课。

四、培训模式与特色

1.网上分散学习与网下分散学习相结合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把学员的自主分散学习、专家网络在线答疑与网下集中组织学习讨论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2.专家引领与学员参与相结合学员通过专家视频学习、文本案例学习和其它学习资源的学习,参与网上网下各种形式的互动交流研讨。

五、培训对象

组长:***********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为进一步落实本组研修效果,我组特要求,对各位成员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公布,并报教研室,纳入年终评估。

第三篇:小学数学研修总结反思

研修总结反思

研修活动即将落下帷幕,回顾这次研修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它引发了我们许多的感悟和思考。

一、“磨课”磨出“教研”之风

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我们曾有过难以走上“正轨”、难以有所突破的焦虑和痛苦,是研修让我们逐渐清醒。

从制定计划确定执教人的第一天起,我们组的人就紧紧团结在了一起,网上修改教案,备课研讨,到评课、观课、议课等。在每一个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已见,不断地讨论、商议,废寝忘食。

二、“磨课”磨出“转变”之风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更多的体现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学生缺少发现、探究、经历、体验、感悟等过程,是研修让我们转变了教育观念。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在《认识厘米》这一课中,让学生合作探索,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由小组合作的形式化、简单化逐渐走向科学化。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每位成员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做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磨课”磨出“写作”之风

我们组的数学教师都不是很擅长写作,有几个老教师甚至十几年没舞弄过笔墨。研修的快节奏,逼他们上了梁山。

退缩不是我们的风格,我们不仅要写,而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我们的多篇作业被指导教师推荐。学的多了,悟的多了,反思的多了,写的也就多了。

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的研修取得了较好地成绩,不仅所有组员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而且也全面展示我校数学教师的优秀风采。我们期待在这次研修结束后,大家能够喜欢用网上磨课流程去研究教学,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基于网上磨课的混合式研修,在校本研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小学数学研修反思总结(本站推荐)

小学数学研修反思

本次网上数学研修的学习,使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学海无涯真不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远程研修,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我个人感觉在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多。

通过研修,对我在实际教学有很大帮助。

如: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培训,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由于工作在农村,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的教育理念。同时更清楚地明确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集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一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次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这次网上学习,通过专家引领,掌握了不少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方法,这些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对于指导我们小学数学及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实践是大有益处的,专家给我们传授的新知识,新理念,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通过参与网上学习交流、反思体会,帮助我准确地把握了学科教学内容及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帮助我认识并掌握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对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培训,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让不足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总结与自我反思,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后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优秀教学反思的标准

优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选择话题来写:

1.写成功之处。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2.写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考物。

3.写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何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数,解题的诸多失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写作方法之一

更新认识上的偏差。有些老师认为反思就是自我批判,就是反思自己做得不好。不能理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反思。即:不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误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是发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误认为教学反思只是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而已。教学反思写作方法之二

反思的一般步骤。

概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老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老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老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学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老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老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老师可以利用自我提出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根据合作的方式(互相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老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老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地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老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会遇到新的问题,当这种行动过程中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教学反思写作方法之三

现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越来越盛行,许多老师都将它作为提升自己的重要手段。综合看来,现阶段的教育随笔的写作大致有以下五种方式:

1、比较式。所谓比较式,就是将几种现象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在比较中自然分出是非标准来。

运用比较行文,由于对比鲜明,往往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得到较为深刻的印象。较之一般的平铺直叙,这种方式是很新颖的。

2、陈述式。所谓陈述式,就是客观地陈述一个事实,让读者在自己陈述的客观事实面前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来。

陈述式的优势就是用事实说话,只要把事实摆出来,读者自然就会看出结论来。

3、叙述式。所谓叙述式,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问题讲清楚。

4、联想式。所谓联想式,就是利用“联想”的相关性原理,在每一个事实的基础上联想到与此相关的教育事件上去。

联想式写法是先叙述一个故事作为由头,面后展开联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先前的叙述要能为后面的议论服务;后面联想到的一番道理要是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两者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不能油水分离。

联想式的好处就是能使说理形象化。

5、反思式。所谓反思式,就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反思、批判。教学反思写作方法之四

课后教学反思“七要”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能“沟通”和“合作”;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伪探究”。教学反思写作方法之五

经常进行反思的老师会放弃一些不太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接受最新研究成果。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进行: 列举你的课堂中的三个优点,列举你要改变的三个事情,你想如何改变,你的做法将会有什么不同。

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学生对什么内容学得比较(不)好,为什么;将来你会作什么改变;课的内容有趣吗,是否适合课堂教学;学生是否具备必需的背景知识;在将来如何完善此课。

关于授课过程的反思:我讲了多长时间;学生讲了多长时间;谁说得最多,为什么;还有没有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活动或方法;我在教育学生们吗;我在这堂课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激发的策略有效吗。一般性的反思:如何使一名优秀的学生做到专心听讲;如何使一名后进生做到专心听讲;大多数学生对本课的反应如何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反思类型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

1.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2.纵向反思和行动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3.横向反思和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4.个体反思和总结法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5.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4 3 2 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1] END

步骤/方法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2 1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END 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3.教师的陈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续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自我提问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 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内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 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产生这个亮点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

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通过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例”,并进行“病理”分析,寻找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这其中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一位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分数应用题的综合训练时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 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 7 ,椅子的价格是多少?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 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 元。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是10 元了。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我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遇到偶发事件,我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

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他们学得是否愉快,自己教得是否顺心,还有什么困惑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下载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研修1组课后打磨反思总结会议纪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课后反思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合集]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正确认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改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后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初......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1 《列代数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教材没有单独编排,只是在习题中渗透。这是一个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最简......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大全

    初中数学课后反思 2008-03-17 09:34:28 史青 据了解,对于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只有极少......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15篇 数学课后教学反思1 1、在复习旧知时,本节课采取的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数学”。2、利用实际问题情境有效......

    小班数学课后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与反思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与反思 通过研修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观看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阅读在研修中发表的文章和制作精美的简报。在组内与同行教师进行......

    数学研修总结

    研修总结 通过这么多天的网上研修学习,我受益匪浅,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完成作业,与同行们坦诚的交流,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总的来说收获很大,现在简单总结如下: 一、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