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

时间:2019-05-13 01:1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

第一篇: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

职校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重构: 晋江晋兴职校 邓志成

内容摘要:在职校课改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反思传统的职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重构、重新审视职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法和模式,在新职校课改理念下,本文试探讨如何评价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和功能、评价教学内容、评价教学过程、方法、教师的素养以及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结果。

关键词:职校英语 课堂教学 评价 反思与重构

一、引言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之一,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教育教学之路线、策略、内容、手段的综合性载体,更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促进其英语学习的工具。

现行教材分析英语教材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教学需要传输的内容,更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笔者认为现行英语教材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很多学生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甚至有学生不会拼写26个字母,更不用说听力、口语交际能力了。

2.中职英语教材趣味性不足,略显单调。从教学内容来看,对话题材选择总体来说较为广泛,日常交际中还包括会面、看医生、邀请、购物、打电话、饭店吃饭等等,但是不少日常交际的题材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相似性,又由于职校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教材也无法进一步深化,因此显得较为枯燥乏味。

3.中职英语课文选用的实用性还不到位,没有真正体现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的宗旨。中职学生在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方式呈现出了新的走向,那么英语教学课堂评价的理念、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教师的素养以及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结果等,也就要相应的进行改革。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定位在“以学为本”、注重过程,逐步体现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构和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法和模式。

二、反思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和问题 1,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理念、观念陈旧和保守

传统的教学教育评价始终没有摆脱“满堂灌”的思想观念,尽管我们早已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评价的局限性。尽管分数和成绩不再是是学生的命根子,但“满堂灌”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太多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承受着学业失败和挫折感,缺乏学业成就感,更缺乏学业上的学习的愉悦。中职英语教学忽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

2,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上单一性和片面性

虽然“唯分论英雄”不再是中职有哪国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思想和理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延续着普通中学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必然与其相适应地出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上单一性和片面性,课堂教学的评价功能侧重立足于 往往忽视改进、激励和教育功能,也忽视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的这一理念。

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内容上,都是以评优、定等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重视对评价的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比如教学发展功能、学生学习发展功能、反思功能等。其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评价,即表现在学生的竞赛成绩、学生的课堂活跃和参与程度总是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等同起来,并以此确定教师的工作实绩。由于没有象普通中学教育那样可以以一定的分数成绩来衡量,所以中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时候很难有一个很规范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评价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种优质课评比、教学竞赛和学校的考评等,对教师考评定等,评价的结果成为教师发奖金、评优、评职称的依据。评价结果被凝固化,没有反馈给教师并被认同。这种课堂教学评价看起来很公平,但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隐患,鼓励和鞭策了极少数教师,而打击了大多数教师。许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仍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能找出差距,仍然以原有的教学“惯性”去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恐惧、回避课堂教学评价,害怕自己的课堂教学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上可操作性差

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总是难以摆脱普通教育的评价“阴影”,其评价的内容的机械性和片面性,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单一性(比如片面追求竞赛成绩、公开课的评价等)、教学内容单一和枯燥、机械性。评价教学内容没有注意应该面对所有学生。评价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一定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材仅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相关语言情景材料,便于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养成语言技能和能力。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重视不足,仅限于对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机械地认为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一节课的内容来评价一节课的效果。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只是停留在是否学会了,而不管学生是怎样学会的,至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快乐感就更没有关注和体现。

4.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

中职课堂英语教学评价,通常是同组老师和学校领导来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单一。由于主体上单一和评价过程的不连贯性,很难从一节课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忽视学生主动的学和师生互动情况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层次性。重视和过分追求客观化和数量化,忽视质性评价

比如中职开展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常以“听一堂课”作为主要评价形式,常见的“优质课评比”、“讲课比赛”等关注的都是“一堂课”。教师为了花大功夫去精雕细琢、精心设计一节课,甚至请“高参”出谋划策,目的在于能否评为那个级别的“优质课”,甚至有的学校集中全组老师进行反复商讨,就是为了一堂“表演秀”,这样的课,按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去评价有许多优点,然而真正拿到教学实际中却不实用,仅一堂课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没能取得实际效果。

因此,重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三、重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1,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一:立足文化基础课程要服务于专业课的需要

职业教育改革评价摈弃普通教育那样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有新理念、新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服务。应建立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到什么,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中职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和专业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的教学是否为了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身发展和专业素养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英语课堂教学评判的重要依据和理念。

2、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二:立足充分重视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发展性,要体现了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纵向增值的思想,强调了发挥课堂评价是为促进教与学同步发展功能。通过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应突出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中心,服务学生,服务专业,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宽泛基础,最终促进学生的专业进步与发展。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三:立足于教师自身发展,反思性评价课堂教学

尽量杜绝为“评课”而“评课”现象。职业教育,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而言,英语就是他们的“敌人”,因此,评价不仅看学生的反应,也要看教师自身的反应。课堂教学评价并不反对鉴定和评比,但这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堂课上完后,教师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发掘出适合评价对象的发展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为他们专业打好一定的英语基础,有利于他们未来从业的需要。应特别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改进和教育功能。

中职英语教学评价是一种“充电器”,它能激励人,鼓舞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

5,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四:科学性,实行中职英语教学“全程式”评价。

在适当对各类各级公开课进行评优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常规化”教学的有效的,科学地进行评价。注重平时,注重全程跟踪,不以某一堂课来判断一个教室的好坏优劣。应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全程式”评价代替以“一堂课”为主的“管窥式”的评价。将英语课堂教学与其课前和课后、课外与课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全盘考虑,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进行全过程跟踪评析,然后对其课堂教学做出完整的评价。

四、结语

总之,中职英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中职英语课堂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程序的着重点、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采用要有全新地位和反思。

第二篇:080-1117邓志成 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

职校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重构: 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邓志成 电话:***

一、引言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之一,英语教材是实施英语教育教学之路线、策略、内容、手段的综合性载体,更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促进其英语学习的工具。

现行教材分析英语教材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教学需要传输的内容,更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笔者认为现行英语教材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很多学生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甚至有学生不会拼写26个字母,更不用说听力、口语交际能力了。

2.中职英语教材趣味性不足,略显单调。从教学内容来看,对话题材选择总体来说较为广泛,日常交际中还包括会面、看医生、邀请、购物、打电话、饭店吃饭等等,但是不少日常交际的题材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相似性,又由于职校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教材也无法进一步深化,因此显得较为枯燥乏味。

3.中职英语课文选用的实用性还不到位,没有真正体现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的宗旨。中职学生在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方式呈现出了新的走向,那么英语教学课堂评价的理念、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教师的素养以及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结果等,也就要相应的进行改革。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定位在“以学为本”、注重过程,逐步体现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构和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法和模式。

二、反思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和问题

1,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理念、观念陈旧和保守

传统的教学教育评价始终没有摆脱“满堂灌”的思想观念,尽管我们早已意识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评价的局限性。尽管分数和成绩不再是是学生的命根子,但“满堂灌”给学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太多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承受着学业失败和挫折感,缺乏学业成就感,更缺乏学业上的学习的愉悦。中职英语教学忽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

2,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上单一性和片面性

虽然“唯分论英雄”不再是中职有哪国语教学的主要评价思想和理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地延续着普通中学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必然与其相适应地出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上单一性和片面性,课堂教学的评价功能侧重立足于往往忽视改进、激励和教育功能,也忽视了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服务的这一理念。

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内容上,都是以评优、定等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重视对评价的鉴定、选拔和管理功能,而忽视其他功能比如教学发展功能、学生学习发展功能、反思功能等。其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评价,即表现在学生的竞赛成绩、学生的课堂活跃和参与程度总是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等同起来,并以此确定教师的工作实绩。由于没有象普通中学教育那样可以以一定的 分数成绩来衡量,所以中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时候很难有一个很规范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评价方面主要是通过各种优质课评比、教学竞赛和学校的考评等,对教师考评定等,评价的结果成为教师发奖金、评优、评职称的依据。评价结果被凝固化,没有反馈给教师并被认同。这种课堂教学评价看起来很公平,但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隐患,鼓励和鞭策了极少数教师,而打击了大多数教师。许多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仍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能找出差距,仍然以原有的教学“惯性”去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恐惧、回避课堂教学评价,害怕自己的课堂教学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上可操作性差

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评价总是难以摆脱普通教育的评价“阴影”,其评价的内容的机械性和片面性,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单一性(比如片面追求竞赛成绩、公开课的评价等)、教学内容单一和枯燥、机械性。评价教学内容没有注意应该面对所有学生。评价教学内容和方式缺乏一定的开放性,课堂教学要依据教材仅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教材内容适当补充相关语言情景材料,便于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养成语言技能和能力。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重视不足,仅限于对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机械地认为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一节课的内容来评价一节课的效果。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只是停留在是否学会了,而不管学生是怎样学会的,至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快乐感就更没有关注和体现。

4.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

中职课堂英语教学评价,通常是同组老师和学校领导来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单一。由于主体上单一和评价过程的不连贯性,很难从一节课来评价一个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忽视学生主动的学和师生互动情况的评价,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层次性。重视和过分追求客观化和数量化,忽视质性评价

比如中职开展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常以“听一堂课”作为主要评价形式,常见的“优质课评比”、“讲课比赛”等关注的都是“一堂课”。教师为了花大功夫去精雕细琢、精心设计一节课,甚至请“高参”出谋划策,目的在于能否评为那个级别的“优质课”,甚至有的学校集中全组老师进行反复商讨,就是为了一堂“表演秀”,这样的课,按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去评价有许多优点,然而真正拿到教学实际中却不实用,仅一堂课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没能取得实际效果。

因此,重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三、重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1,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一:立足文化基础课程要服务于专业课的需要

职业教育改革评价摈弃普通教育那样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要有新理念、新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服务。应建立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到什么,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中职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和专业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的教学是否为了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身发展和专业素养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英语课堂教学评判的重要依据和理念。

2、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二:立足充分重视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发展性,要体现了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纵向增值的思想,强调了发挥课堂评价是为促进教与学同步发展功能。通过评价,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的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应突出以学生为本,以专业为中心,服务学生,服务专业,帮助学生寻找最佳的,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宽泛基础,最终促进学生的专业进步与发展。3,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三:立足于教师自身发展,反思性评价课堂教学

尽量杜绝为“评课”而“评课”现象。职业教育,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对于中职学生来而言,英语就是他们的“敌人”,因此,评价不仅看学生的反应,也要看教师自身的反应。课堂教学评价并不反对鉴定和评比,但这仅仅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堂课上完后,教师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便于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发掘出适合评价对象的发展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为他们专业打好一定的英语基础,有利于他们未来从业的需要。应特别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改进和教育功能。

中职英语教学评价是一种“充电器”,它能激励人,鼓舞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

4,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立足点之四:科学性,实行中职英语教学“全程式”评价。

在适当对各类各级公开课进行评优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常规化”教学的有效的,科学地进行评价。注重平时,注重全程跟踪,不以某一堂课来判断一个教室的好坏优劣。应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全程式”评价代替以“一堂课”为主的“管窥式”的评价。将英语课堂教学与其课前和课后、课外与课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全盘考虑,对一个教师的教学进行全过程跟踪评析,然后对其课堂教学做出完整的评价。

四、结语

总之,中职英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中职英语课堂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程序的着重点、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教学方法的采用要有全新地位和反思。

第三篇: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 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上册)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

1、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画面和新闻,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

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1、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2、第13节具体从哪三件事来表现那伟大的、无私的母爱? 明确:(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母亲知道后不但不怪“我”,还想方设法筹齐了“保证金”,“含泪把我送出门去”。这里作者没有对母亲作具体的描写,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这令母亲“作了半个月难”的保证金上,这笔“巨款”岂止是母亲全部的爱,也是母爱对儿子的全部希望。(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三姐结婚,如同割去母亲的右手。文章将母亲的爱女之情凝聚在一个细节中:“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特写镜头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支撑母亲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颗炽热的爱女之心。(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第三件事作者重点写母亲的神态和语言。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只一个“笑”字,就将母亲见到儿子的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听说“我”还要回校时,她先是“愣住了”,然后是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这一“愣”一“叹”里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反复咀嚼,令人感动。临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了声“去吧,小子!”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

五、鉴赏语言特色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这一句中,“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而“去吧,小子!”这句话中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潜台词。

2、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白描是中国画传统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颜色,只以“墨线”勾勒形象的“轮廓”的一种画法。作者描写人物形象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再如“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3、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

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再如“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

六、总结

在这篇散文里老舍是从母亲的身世谈起的。这样追本溯源,使文章富于情节的发展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能引人入胜。

作者沿着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种种优秀品质。同时作者在结尾用近乎排比的句式写下了母亲对于他的根本意义,这样就是人们自然地将对老舍的热爱转化为对母亲的崇仰和缅怀。

全文从平静的语调开始,感情愈来愈浓厚,情调愈来愈激动,句势愈来愈紧促,直至捶胸顿足的大声呼唤,“心痛!心痛!”赤子之心,溢于篇外;噶然而止,余味无穷。

七、课堂阅读《母亲杨沫》(《读者》2006年第6期)

八、亲情作业

1、体验母爱,体验亲恩。

明确: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看着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当我们喝着母亲为我们煲好的汤,当我们听着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我们是不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也许我们的母亲并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可是她们深沉的爱,我们依然可以那么清晰的感觉到。母爱是水,是沉默不语的水,可是却包含着多少涌动的心血。

2、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3、浓浓的母爱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请找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4、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好雪片片 林清玄 教学目标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

◇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的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学会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希望。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把我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着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

◇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国度里。和善如同江南三月的小雨,润绿了荒芜的原野;宽容就像北国九月的冬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这都是哎。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体味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二、走近作者

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3年开始)。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三、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2.快速阅读,理清思路,然后回答:你觉得文中的“我”和流浪老人是怎样的人,谈谈你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四、品读课文

(一)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他的美好心灵。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

(1)找出文中描写流浪老人外形和生活情形的关键语句。明确:

①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②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

③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⑤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

⑥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⑦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2)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来对流浪老人进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形象的什么特点?

明确: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突出了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3)作者渲染流浪老人的形象特点有何用意?

明确:文章欲扬先抑,渲染流浪老人的贫穷、孤苦、笨拙的形象,与后文老人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构成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无处不在的美好人性。2.欣赏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本部分写了两件有关流浪老人的事情,是哪两件?

明确:一件是“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一件是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2)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3)找出这部分中描写老人动作、语言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明确:动作描写:

①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②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③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明确:语言描写:

④“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明确: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衣服、奖券形成鲜明的对比;动作的缓慢、笨拙、艰困和态度的小心、慎重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突显了流浪老人内心的美好、对善良的坚持

(4)写“我”第一次买老人奖券的事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写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又重在写什么呢?

明确:重在写“我”的感受。

(5)“我”的感受是什么?这对表现流浪老人有何作用? 明确:

①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②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通过写“我”的感受,表现了老人“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

(二)抓住关键语句,感知“我”的心灵世界,体会“我”的善良和“我”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的敏锐感知,从而学会怎样体察他人的善意、怎样善待他人? 1.“我”和其他人对老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2.“我”对老人除了同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明确:

①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②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③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④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⑤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敏锐的感受着老人带来的“温暖四处流动着”,感动着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从老人那里感悟到“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在这些感受、感动、感悟里,“我”从同情老人的处境到感动于老人的善良与真诚的关怀,到尊重老人、和老人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

3.说说“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善良并对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的人。

(三)结合课文第三部分,理解文章主旨。1.如何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明确:唐代的庞居士对禅有精深的理解,他是药山惟俨大师的弟子。一次,他到药山那里求法,告别药山,药山命门下十多个禅客相送。庞居士和众人边说边笑,走到门口,推开大门,但见得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乾坤正在一片混莽之中。众人都很喜欢。庞居士指着空中的雪片,不由得发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有一个禅客问道:“那落在什么地方?”被庞居士打了一掌。

这是禅宗中最美妙的故事之一。庞居士的意思是,好雪片片,在眼前飘落,你就尽情领略天地间的这一片潇洒风光。它所隐含的意思是,生活处处都有美,美好的事物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很多人却常常对眼前的好雪片片视而不见,纠缠在利益中、欲望中、没有意思的计较中,生活的美意从我们眼前滑落。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要擦亮慧眼,去发现并享受身边的美。

2.文章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明确:起到点题的作用。作者把老人的美好心灵,看作是“灌溉了我们的心田”的“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美,存在于作者和读者的心头,恰似好雪滋润大地,心灵之美滋润心田,使文章增添浓浓的诗意。

(四)小结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四处流动”的温暖;而作者也以他那颗善良而敏锐的心感受并回报了这一切。善良的老人和善良的作者教会了我们该如何体察他人的善意,又该怎样善意的对待他人。从这个“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的流浪老人的身上,作者“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认识到“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最后作者以议论的笔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五、布置作业

思考本文的主旨,回答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

一、t导入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

二、重点研读

1.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现深邃的意境的? 明确:要了解散文中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讲解:散文写作就要善于披事入情、体物察情,要“事”与“意”相合、“志”与“物”相依、“情”与“景”相生。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明确: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要重视研读结尾帮助把握全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全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讲解:“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3.本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渗透深情,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注重从文章的词句中发现特点

参考答案:(1)先抑后扬的手法。(2)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3)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讲解:(1)作者写流浪老人,先写其外表如何的污秽,“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描写了一个满身油腻的老乞丐的形象,而后才写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一抑一扬使流浪老人的外表形象与他的内在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比如:作者写老人的睡态,抓住“甜甜”两字,就写出了老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写出了老人内心的明净;作者写老人卖奖券,抓住老人动作的迟缓,就写出了老人的执著和善良。(3)作者用描写来刻画流浪老人的形象,用记叙来表现老人的美好心灵,用议论点明作者的感受,揭示文章的中心。

三、扩展训练

课文中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读过课文后,你是否也会想起谁或者有什么感触?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感受。

四、课后作业

1.通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一篇读后随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散文,感受他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表现出感人的力量的特点。

3、卖白菜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哲理深意;

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 3.领悟“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

4.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2.把握流浪老人的形象,体会作者在流浪老人身上寄寓的情感;学习流浪老人无论境况如何都能保持善良的本性、执著地为他人送去一片温暖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

1.理解“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深意,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巧妙构思,深邃寓意; 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主动思索。【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和善是一种爱,它如江南三月的小雨,润绿了荒芜的原野;宽容也是一种爱,它像北国九月的冬阳,温暖着冰冷的心房。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走在爱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会收获许多感动,也学会了感动别人。林清玄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有一段充满哲理的语言:“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

今天我们就从林清玄先生的《好雪片片》中去用心感受人世间“最明净的善意”。

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查询庞蕴禅师的相关资料,了解引文“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出处及其原始含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为进一步领悟课文的主旨扫清运用典故方面的障碍。

二、字词检查

燠(yù)热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在信义路上”到“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概括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外貌及其日常生活情况,交代他的身份以及人们对他的态度。

本部分一、二、三、四段与第五段形成分总关系,第五段是对一、二、三、四段所写内容的总结和补充,第六段交代人们对流浪老人的态度,进一步说明流浪老人的生存处境。

第二部分(从“我每次经过那里”到“鼻子因而酸”)记述第一次买奖券和流浪老人为“我”扣扣子的事情,表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

第三部分(“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到结尾)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文章的中心。

四、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展开探究,体会文章主旨 1.在作者的笔下,流浪老人的外在形象与生存环境如何?

提示:要注意抓住“歪着脖子”“嘴巴微张”和“甜甜”等关键字词句。

参考答案:作者写流浪老人,没有浓墨重彩,而是粗笔勾勒,运用漫画的笔法,抓住流浪老人身上突出的特点进行描写。写老人的衣着,作者只写了上衣和鞋子;写老人的外貌,作者只写了“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写老人的睡态,作者只写了“嘴巴微张”和“甜甜”的表情。写皮带上绑着的椅子,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个流浪汉的形象就这样跃然于纸上。讲解: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流浪老人的衣着打扮及其日常生活情况,突出老人一无所有的凄惨处境,与下文写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2.在“我”与老人的交往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流浪老人的思想性格?作者想借助流浪老人的言行举止说明一个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提示:侧重思考做人的道理。

参考答案: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件事:老人卖奖券时都要用红色塑料封套装好;帮“我”扣好纽扣。这些材料表现了流浪老人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格。作者意在说明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保持乐观心态,拥有一颗善良之心,不断给别人送去温暖。

讲解:两件事,作者写法不一样,前者详后者略,前者重在写流浪老人的动作,后者重在写“我”的感受。作者通过写流浪老人动作“艰困”、态度“慎重”,来表现流浪老人虽然外表污秽但是内心善良;通过写“我”的感受,来表现“明净的善意”给人带来的温暖。这两件事充分地展现了流浪老人慈父般的胸怀,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3.朗读最后三段议论性文字,思考“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呢?这些“好雪”最终落在了什么地方?

提示:结合前后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讲解:作者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用议论点明文章的中心,说明无论处境如何都不能失去善良的本性、都要学会给别人以温暖的人生道理。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庞蕴禅师的话,用“好雪”象征美好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用“当下即下”暗指给别人的内心深处送去温暖,增加了文章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小结

作者在文章中刻画了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从这个“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的流浪老人的身上,作者“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认识到“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最后作者以议论的笔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无论境况如何都不能失掉一个人的善良本性,都要学会给他人以温暖。

六、作业 1.词语积累

燠(yù)热 能 污秽(huì)

笨拙(zhuō)

家当(dàng)

奖券(quàn)2.思考本文的语言特色,完成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如雪般晶莹剔透的善意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应像作者笔下的那位流浪老人,让心灵的“好雪”当下即下。

二、难点理解

1.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现深邃的意境的? 提示:要了解散文中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参考答案:作者借一位外表污秽、境况凄凉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的形象,表达“不管外表是怎样的污秽”,只要内心有“明净的善意”,那善意就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中心。讲解:散文写作就要善于披事入情、体物察情,要“事”与“意”相合、“志”与“物”相依、“情”与“景”相生。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提示:中国散文的传统是“卒章显志”,要重视研读结尾帮助把握全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全文的主旨句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讲解:“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它落在人们的心田上,因为明净的善意会给人们带来温暖,给被感动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3.本文的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渗透深情,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提示:注重从文章的词句中发现特点

参考答案:(1)先抑后扬的手法。(2)善于用细节去刻画人物的形象。(3)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讲解:(1)作者写流浪老人,先写其外表如何的污秽,“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描写了一个满身油腻的老乞丐的形象,而后才写到流浪老人善良的心灵。一抑一扬使流浪老人的外表形象与他的内在心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2)比如:作者写老人的睡态,抓住“甜甜”两字,就写出了老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写出了老人内心的明净;作者写老人卖奖券,抓住老人动作的迟缓,就写出了老人的执著和善良。(3)作者用描写来刻画流浪老人的形象,用记叙来表现老人的美好心灵,用议论点明作者的感受,揭示文章的中心。

三、扩展训练

1.课文中流浪老人“明净的善意”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读过课文后,你是否也会想起谁或者有什么感触?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感受。

四、课后作业

1.通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作一篇读后随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散文,感受他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表现出感人的力量的特点。

4、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教学目标

◇积累字词,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理清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人格,做一个高品质的人。教学重点:

◇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把握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和品格。教学方法:

◇文献法:课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交流。

◇听读、朗读读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声请并茂来表情达意,领悟文意,感受美。◇自主学习探究法。◇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朗诵磁带、七子之歌磁带)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示] 1.、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教师可以用范读,或者放录音、录像等,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诵读本文的积极性。

2、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不妨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从网上自主查阅,并加以整理后,在班上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

4.、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教师: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学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师也可随机提问。)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位为人所敬的民主战士,他敢烁赶为,言行一致。现在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一篇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资源共享。

1、作者介绍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1、教师播放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解决字词。shuāi hâ diã qiâ lì ji?ng kāngk?ilínlí k?i qì dǒu 衰微 赫然 迭起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迥乎不同 慷慨淋漓 小楷 气冲斗牛

2、学生自读课文,有感情朗读,教师指导。

3、学生齐读课文,而后归纳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4、教师归纳: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辞校补》 三本书 闻一多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四、问题研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岁设计的问题)1.这篇文章为什么取标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结构严谨。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2)选材精当。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第二课时

一、品读句子,揣摩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会运用。质疑问难,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一)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二)探究学习,研讨课文写法上的特点。(问题设计的方面较多,可以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自由发言,有些问题可不必过细,点到即可。

1.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②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3..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

1、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媒体显示重要语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点拨: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球寻求宝藏。点拨:刻苦钻研学术 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点拨: 治学目的是救国。药方是比喻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有这样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诊病救人为己任,后看到国民的愚昧,转而拿起文学的笔。他是谁?鲁迅。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忘了吃 点拨: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格子,“群蚁排衙”,写成密密麻麻的小楷。点拨:一丝不苟,严谨治学。

6)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点拨:用心极专

7)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点拨: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8)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点拨:为人民讲话,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9)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点拨: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凛然大义,又充满着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

小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革命斗士。

文中是怎么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的?

点拨: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2、学者和革命家是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的表现。你觉得两个阶段,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一致吗?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前期他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目不窥园,无声无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一致:爱国情和使命感。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3、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会等到怎么样的启示呢?

点拨: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4、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多先生精神的话。

点拨: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三、课外拓展

1.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四、板书设计

作为“学者” 做了不说 闻一多 救国、爱国

作为“民主战士” 说了就做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子都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请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5、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目标】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2、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教学难点】

1、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2、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思考题:

1、本文寄托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作者对小屋的描写是如何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的?

(二)课堂讨论

1、当我们机虐这个文本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考虑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观察自然的,作者在写文章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视角来观察自然的?我们又可以以怎么样的视角来解读“自然”这幅图画。

2、作者在这样图画中,完全地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她是如何融入这些东西的?作者为何能从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从最平常的自然景物中,找寻到快乐与幸福?你能够找到这样的快乐和幸福吗?

3、我们可以将这篇课文看作是一个召唤结构,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我们去寻找,去填补。它能够召唤起同学们的什么样的理解呢?你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呢?

4、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业:“我读《我的空中楼阁》”,写出你的理解,三言两语即可。然后同学们各自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碰撞我们的思想。

(三)词语注释:

俯仰天地:?随宜应付一切。

游目骋怀:?放眼观看,?使人开怀。绚烂:?灿烂。

柔静:?柔和恬静。宁谧:?安宁、安静。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也作飘渺。

(四)作者简介:

李乐薇(1930~)江苏省南京市人。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五)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 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六)结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

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

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

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

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

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七)品味生动明快、清新淡雅的语言。

1、品味语言的音乐美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明确:文中短句的成功运用,既使文章变得欢快活泼,又增强了文章明快的节奏感。“山上有了小屋, „„一点情调。” “花好比人的面庞,„„在于精神!”

“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我出外,„„山路自动地后退;„„”

明确:文中多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使用散句,又使语言灵活多变、生动感人;整散句交错运用则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气韵流畅。这样就使语言增强了音乐感。

2、品味语言的诗意美。

文中有不少语句化用了古诗词,如“山如眉黛”,来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山也虚无”来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与“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近似;“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与“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近似。

有些句法也是近似于古诗词的。如“眉梢的痣一点”与“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不见》),都以数量词置后;“十分清新„„角度上”与“满地残红宫锦汙,昨夜南园风雨”(王安国《清平乐》)都是倒装语序。

有些句子是直接引用的,如“雾失楼台”出自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之句,颇有人间仙境之意。

3、品味语言的画面美。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明确:这些情文并茂的语句,把小屋的淡淡影像和山下明亮的万家灯火对比,给小屋创造了一种如烟似雾、朦胧缥缈的背景。淡淡的灯光衬以迷蒙的月色、点点星光,真如蓬莱仙境,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

4、品味语言的修辞美。

①“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明确:作者把碧绿的稻田比喻成浩瀚无际的“绿海”,给人以整体感,真是恰切至极;而作者把风吹稻秧所呈现的情态又喻为起伏的“波浪”,则更加深了人对“海”的印象。这种一个比喻建筑在另一个比喻的基础上,且两个喻体间又有内在联系的“续喻”形式的精当运用,形真态切地表现了稻田如大海一样壮美的景色。

②“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明确:作者把山间小屋喻为“鸟”,喻为“蝶”,确属前人未言之语,两个新颖独特的喻体的运用,从不同角度,不同感觉上,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八)写作特点:

1、虚实结合,由实到虚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语言多变 运用了拟人手法

领土——在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领空——一个国家的陆地、领水和领海上的整个空间。这是两词的固定意义。但用在本文中,则特指作者所专有的小屋、花园、小路和天空,表达了作者对拥有自由天地的神圣与豪迈的情感;有限与无限的对举,是说身体的活动空间虽小,但是心灵的活动空间却无比宽阔,写出了作者自由开放的心态;“开放性的院子”被用来比喻无限的“领空”,也写出了自由而开放的心态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总之,作者抒发了对心爱的小屋,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为自己的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而感到骄傲。

因为心情畅快,所以“清新的空气”,仿佛带着香味。注意“觉得”两字,显然,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不是说作者真的闻到了香味。

(九)课堂练习

1、本文的题目是(),作者是()省作家(),本文的出处是()。

2、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此句用了()修辞手法,在()位置、()角度,才能观察到这种情景。

3、“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①,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③,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④。”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地说是()喻,①和②是()喻,③和④是()喻。

4、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

5、“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个两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在什么位置才能观察到这种形势?

6、“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雾失楼台”是怎样一种情景?这里说的“小屋”“而是—空中楼阁”,与“雾失楼台”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7、“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请从文中找出“白天清晰”、“夜晚朦胧”的例子,并作简要的说明。

8、“小屋在山的怀抱中„„。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其中“科学的时间性”、“浪漫的文学性”表现在哪里?

9、“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这一段的修辞方法都有什么?举例说明。

10、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我的空中楼阁》、台湾、李乐薇。《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一集)(8分,各2分)。

2、比喻。山和小屋的上空,正对山岭。(9分)

3、博喻,明,暗。(9分,各3分)

4、“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效果是便于在比较中衬托中写出事物的特点;便于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事物。(1分,举例6分,效果各4分)

5、比喻、拟人,在远远的山下。(9分,各3分)

6、暗喻。雾弥漫了楼台,使人觉得楼台消失了。不完全一样,因为“雾”不定时,星、月有时间规律;另外,“雾失”可达到一点儿看不见,“月影之侧”只是“朦胧”。(第一问2分,第二问10分。)

7、“白天清晰”如:“远观”,都可看见“一角屋檐”、“一排屋瓦”、“一片蓝的墙”、“一片白窗”。

“夜象朦胧”如:“收拢”在花瓣之中,“迷于雾失楼台”,变成“空中楼阁”。(10分,各5分)

8、“早晨”和“夜晚”都影响光线,而早晚又有严格的时间规律,表现着科学的时间性。“花蕊绽开”“花瓣收拢”,以及“清晰”、“朦胧”等,都是形象生动的文学描写,而且由于比喻等修辞,又有浪漫色彩。(共10分,各5分)

9、“上帝玩赏”是拟人,其余是比喻。“牡丹”和“芍药”还有夸张之意。(共10分,各5分)

10、表现了作者向往“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10分)【总结】

台湾作家李乐薇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寄寓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其实,在滚滚红尘中,在茫茫人海的现代都市里,人们又何尝不想靠近可爱清纯的大自然,走进这样一个适于心灵散步的“空中楼阁”,因为那里人与自然达到了十分的和谐,人的生命个性达到了百倍的张扬!【作业】

讨论《陋室铭》和本文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主题思想;不同点:①体裁不同《陋》文是铭体,首尾有议论,中间是记叙;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②《陋》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神;本文表现的是现代人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③《陋》着重写室内生活;本文突出小屋周围的环境,将小屋置于大自然中去观照。④《陋》文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批判官场生活;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则含而不露。

6、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分析课文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叙述

C、描写。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f?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2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时间为5分钟,可以讨论。(学生讨论5分钟)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谷穗(???)? 铁锨()逶迤(???)枝桠(???)? 遒劲()訇?(???)镂空(???)? 尸骸()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 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 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 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 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7、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4、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5、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并尝试体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教学重点】

1、借助文章相关重要语句概括要点,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教学难点】

1、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体验作者的精神境界;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把握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这一专题中,实际上都是围绕着自然来做文章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呢?大家还记得郭小川的一句话“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吗?我觉得这句话很能形象地说明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在这里,我们显然是把长江亦即自然作为我们的对手来看待的,我们要让它驯服,为我所用。不难发现,这体现了我们这样的思想:我们人类是这地球上最高贵的,一切要服从我们人类的需要,自然要服从我们,我们要征服自然。这种想法在常人看来,仿佛是天经地义,正确性不容怀疑的。荀子说“人定胜天”,毛泽东说“战天斗地,其乐无穷吗。”这种想法果真就合理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这最后一课的学习吧。

(二)课堂思考题

1、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

2、如果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3、作者以一声狼嗥开篇,那么对于这声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4、?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解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两千年前庄子和惠子智辩的对话,看到水中的饿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你若能感觉到鱼的快乐,那么你是把自己想象成了那条在水中悠闲自得的鱼儿,以鱼的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像鱼一样的思考;那么当我们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在“提升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的冠冕堂皇的名义下,把原始森林里的一棵百年银杏树不论它是否可以存活把它移栽到钢筋水泥的城里,我们是否站在大山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当我们大口大口地尽享山珍野味的时候,是否像大山那样的思考过?“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四)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五)重点字词:

1、嗥叫(háo)?驯服(xǜn)? ???蔑视(miâ)迸发(bâng)湍急(tuān)艾蒿(ài?hāo)疲惫(bâi)???饿殍(piǎo)?蜿蜒(wān?yán)?毛骨悚然(sǒng)

2、?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也做“中”。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六)写作特点: 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像。这一切,构成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合拍合辙,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然后开始评论和思考。最后,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

(七)对狼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

1、?觉得狼是有害的,欲除之而后快

原因:⑴ “在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未听说过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那种事。” ⑵“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2、?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原因:⑴ 见到狼的嬉戏及垂死的眼神

⑵ 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3、?认识到其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原因:见第7—9节

4、认识到应与其平等相处

(八)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1):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文笔简洁传神,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是本文的文眼。

2、第二部分(2——3):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

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3、第三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九)课文讲解

1、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的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2、如果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明确: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人是万物之灵长,是宇宙的精华。但在同一个生存系统中,人类又是依靠自然环境或者生态系统支持的,同时,人类也构成这个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就会失去生存、创造财富的可能,即使还可以苟延残喘在恶劣的环境生存下去,但已经远远偏离了人类追求的境界,也远远偏离了“万物之灵长”,“宇宙的精华”理应达到的生存和发展境界。既然自然环境亦有价值,而且所贡献的价值比人类还要大,那么,人类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它存在的资格和应有的权利呢?如果承认了,人类就得善待自然,选择一条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危害明确:当天空不再是蔚蓝,看不到朵朵洁白的云朵;当大海不再澎湃,见不到鱼儿畅游碧水中;当小鸟不再歌唱,听不到婉转动听的鸣叫;当春天永不再来,鲜花不再绽放娇艳的笑脸......当蔚蓝色的星球—地球,我们?人类的母亲再无力承担她的儿女们的伤害时,迎接我们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寓言?] 《淮南子》有一寓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只要不解决污染的“更鸣”问题,尽早都会出现污染转移、扩散现象。从古代的经典回到今天的现实,人类的利益共同体特征更为突出。臭氧层受损形成的机理已经十分清楚,它是人类合成化学品排放的后果。不同国家对氟里昂和哈龙的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是不同的,但对全球的影响是相同的。

3、作者以一声狼嗥开篇,那么对于这声狼嗥不同的生物都有怎样的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来临的拾遗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

4、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伦理,本是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5、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

6、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也不是好事;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7、狼的嗥叫隐藏着什么样的内涵? 明确: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小结?】

1、我们应如何日像大山一样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明确:山,是永恒的,它沉稳、冷峻、阔大包容,是大自然智慧的化身,它纵览古今,深刻而冷静地见证着地球上的一切。我们像大山一样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要客观地、从长远出发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从上到下都在创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不是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是不是还应包括点别的什么方面呢?大家不妨像山那样作点思考。

2、本文是从什么角度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给我们写作以什么启示? 明确:选取个性化的角度,借对狼的嗥叫内涵的思考去表现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样一个重大主题,以小见大。

3、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作业】

1、掌握字词,积累词语?;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3、加强朗读,感受、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

4、为“世界环境日”(参见《读本》(必修一)第144页)设计一段主题词并写一份倡议书?。

8、窗前的树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槐树朴实、坚强、沉稳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四季槐树的特征。【教学难点】

作者托物抒情槐树及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t导入

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二)t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

(三)文章的结构 作者运用总分式的结构和横向思路给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文章的脉络: 1.t窗前的洋槐——满足幸福 2.t四季的洋槐——伤心悦目(1)t春天的洋槐:灿烂壮丽(2)t夏天的洋槐:郁郁葱葱(3)t秋天的洋槐:金碧辉煌(4)t冬天的洋槐:挺拔骄傲

3、窗前的洋槐——神秘默契

(四)本文的表达技巧在于 1.t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运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例如: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伤心悦目。” “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

“骄阳下如华盖遮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2.t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增添更多的风姿。例如: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拉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细读上面的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五)课堂思考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从修辞与感官上分析)。

答:运用借代、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

3、“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落叶沉入泥十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不同的季节里看到槐树哪些品质?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有自信潇洒。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特征。

答:初春的洋槐米粒般大的嫩芽,星星点点的既隐绿。夏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倒西歪,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的洋槐秋风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6、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答: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7、作者写夏天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答: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洋槐坚强不屈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8、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答: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9、体验感悟:

(1)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

(2)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树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由。【小结】

《窗前的树》是作家张抗抗的一篇状物散文。洋槐,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棵树,当作者用和睦相处的态度与其为邻时,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它时,人与树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默契”。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原来如此美好。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体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趣,就是本文的主旨。

这篇散文写得非常美:语言美,情感美,尤其是结构美。

课文开篇就是“我的窗前有一颗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点明了文章的主角——窗前的洋槐。

接着依序写了洋槐春夏秋冬的四时姿态,作者用她生花妙笔充分展露了洋槐的形态美。结尾写“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使洋槐实现了从形态美到情感美的升华。【作业】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觉得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9、哦,香雪 铁凝 教学目标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

◇培养学生圈划关键词句的能力,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教学重点

◇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鉴赏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1.对于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来说,也许他们从小就有一个疑问:山外是什么?山外有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抒情小说《哦,香雪》就是这样一篇大山中的文章。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大山,是什么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吗?请大家用笔圈划出来。

2.“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1.火车打破了宁静。

圈划第5段,“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2.“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读课文,有明确的目的性,圈划课文也有明确的指向性,由于课文较长,整体预习之后,往往抓不住主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有目的的思考。快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1.文本的故事情节略显散乱,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简单复述故事情节。2.在大概提炼出了整篇小说中的各个“事件”按“历时性”顺序之后,让我们把它们按照“共时性”事件的排列顺序重新编排:

火车进村——姑娘们打扮——?? 姑娘们互开玩笑;

停靠一分钟——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凤娇与“北京话”聊天,做生意——火车开走;

上学被人嘲笑——香雪看到铅笔盒,??? ???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通过这样的一组排列,你能看清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吗?

1.火车进村,停靠一分钟,姑娘们打扮,看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搭讪,火车开走,姑娘们互开玩笑,做生意,凤娇与“北京话”聊天,香雪看到铅笔盒,上学被人嘲笑,车上的冷漠,香雪错上了车,用鸡蛋换铅笔盒,香雪独自返回,与姐妹们相遇。

2.在左一栏的正是属于“城市世界”的话语,而右一栏则是“乡村世界”的话语,中间一栏是“乡村世界”努力向“城市世界”靠拢的表现。

通过复述情节,理清文章结构铺排,思考这样的情节安排对文本有何作用。再读课文 鉴赏人物

1.香雪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几段?在文中找出原句并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在火车到来的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她们感兴趣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体现香雪怎样的性格?

3.香雪追求的是不是“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用文中的原话)。4.作者在65自然段中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其中有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这样一句话,如何理解?说明了什么? 5.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描绘香雪,你会选择哪几个呢? 1.小说第五段末尾便提到了两位主要人物:香雪和凤娇。她们俩都是对“火车”带来的那个——说得玄一些——不同的“世界”十分之渴盼,于是带有一种迫不及待的热情。而“总是”一词又使读者在此感到,香雪比凤娇显得更外向,也更积极主动。

2.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

而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而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在物品需求上迥然不同,3.香雪的内心刻画中我们可以发现,香雪的追求其实已经超出了“铅笔盒”这一具体物象,而向往着那她自己——甚至包括叙述者——也说不清的那什么超越于一切她的知识范围所了解的东西之外的那个什么。这种焦虑从叙述者用日常语言对香雪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时可以显现出来:“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象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着重为引者所加)我们当然不认为香雪的思考是错误的,但当她的思想用“贫穷”、“不光彩”等属于她的日常语汇来表达出来,却又显得单薄和贫瘠。当然,通过这些词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香雪比她的姐妹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台儿沟需要的不是“完善”,而是“革新”。

4.作者用了一段插叙写了香雪用鸡蛋换到了铅笔盒,却是再次突出了“两个世界”不同的观念差异。香雪似乎不能领会属于“别个世界”的人们对于她所处的世界的怜悯和同情,而香雪则认定“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坚持把鸡蛋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换句话说,香雪认为白拿铅笔盒是“不光彩”的事情,而以四十个鸡蛋换来,就可以使双方达成“平等”。

5.追求知识,有着山里人特有淳朴、真纯、尊严。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重中之重,而散文化的语言,抒情式的表达,使得分析文本时必需注重关键词句的表面和引申,看出词句背后的深意。注重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细读章节 注重景物

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文具盒。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她的内心变化是用景物烘托得,找一找相关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1)第66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2)第69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3)第70段“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4)第71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明确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强调人物描写重方法;环境描写重作用的考察重心。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2.?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3.?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4.?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2.“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3.“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4.“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小结课文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教师的小结必不可少,通过小节使得学生对文章主旨更深的探讨。课后作业

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学生按照要求,想象完成作业。

作业的开放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人物命运的思考。板书设计

大山——火车——变化?

追求???“北京话”:情感(依附)文具盒:平等、知识(自强)???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头巾、法卡:物质(享受)香雪:知识+尊严、知识、淳朴 追求???失落 说明

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敏锐的作家铁凝却从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思路点拨

铁凝曾经说过,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小说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那飘荡在山谷里的天真烂漫的笑声,还有少女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丽风景。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还有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

在小说的叙述结构上,作者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叙述,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每天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思考练习

孙犁评价《香雪》这篇小说时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是的,这是一篇很美的小说,它为我们刻画了香雪这样一个清纯、美丽,不沾一点尘杂,清澈透明,总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感觉的女孩子。更难得地是她对知识,对现代文明充满着渴求和执着。关于这篇小说,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比如小说的题目“哦,香雪”。为什么要用“哦,香雪”,而不用“哇,香雪”或者“村里有个姑娘叫香雪”?

10、项链 莫泊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能力目标

◇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对她的态度。◇?分析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原因(个人、社会)。情感目标

◇ 通过对玛蒂尔德形象的理解,认识那个虚荣浮华的资本主义社会。◇?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

◇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内涵。◇赏析本文的结构艺术。教学难点

◇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虚荣心,过度的爱美,不仅不会得到美的享受,反而还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今天将要学习的《项链》这篇课文里,它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漂亮女子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虚荣心,由于在得意忘形之即,丢失了向朋友借的项链,为此付出了10年的代价,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开始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课文。

二、作者简介

基.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批斗现实主义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邦迪耶普小城附近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是个商人,母亲颇有文学修养,他幼时受母亲的熏陶而爱好文学。

在卢昂中学上学时,受到他的老师、著名的诗人路易.布耶的指导,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1870年到巴黎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871年,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写作,得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指导。?1879年夏天,以左拉为首的6位标榜自然主义的文人,在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汇成《梅塘之夜》出版。此后,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1880年到1890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这期间他写成中短篇小说300多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性文章。1890年因病导致精神失常,于1893年7月6日在一所精神病医院去世。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俄)、欧?亨利(美)并成为“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法国现实,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社会道德风气的堕落进行了揭露和嘲讽,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则予以同情和表彰。

三、整体感知

1、品析情节,体会情节的作用

1)小说以“项链”为标题,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小说原题是“首饰”。)“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

2)?小说在“项链”这条线索牵动下,都写了哪些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每一个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识项链 3)?品读小说的重要情节

“失项链”是命运变化的转折点。作者对此有一段感叹,请找出。作者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段话很明显是针对“失项链”这件事而发出的感叹。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失项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结合文中的有关片断来谈)明确:性格决定命运,情节的发展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的。

孤立地看“失项链”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全文(尤其是前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借,那么也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的事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

4)其实,这篇小说中只有“失项链”这一个“偶然”吗?小说的结尾作者才说出这挂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尾“有些也出人意料”,它合理吗?前面作者有没有暗示?为什么不在玛蒂尔德去赔项链的时候设置一个情节,让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不用经受十年的磨难? 明确:一方面欣赏结尾的艺术,体会前面三处铺垫的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理解情节的发展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如果在前面就让她知道项链是假的,也就不能充分表现虚荣的代价,也无法表现作者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讽刺。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丢项链

识项链

2、当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其社会原因:

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女性只有凭着美貌与风姿才可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意识与价值只有在男人目光以观照下才得到承认。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玩物而存在于当时的社会之中,遗憾的是玛蒂尔德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玩物式的生活。所以,以貌取人,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及上流社会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毒害了路瓦栽夫人,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是制约玛蒂尔德们人生理想的一幅精神枷锁。

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题。

3、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用三个词语概括)讽刺(主要是讽刺)??同情??赞赏

作者在讽刺她的同时,又倾注了同情与赞赏。

4、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

“诚实守信”观。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勤劳坚强”观。马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热爱生活”观。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于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讨论思考:

a、?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梦想挤入上流社会,到底该怎么看?是不是正当的? b、这个上流社会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本质?何以见得? C、她与简爱在性格内涵和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有可比之处吗?

d、重点讨论:丢项链这件事对玛蒂尔德是成全还是败坏?你认为作者对玛蒂尔德持什么态度?是批判,还是赞扬,还是二者兼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

提示:爱慕虚荣,不安于现状,不过也可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渴望过好日子,有追求,这不是什么过错,只是这追求不算高远。(生若只说了前一种观点,师也不必勉强,等下自己评论时说。)我们再来看看玛蒂尔德所梦想的上流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玛蒂尔德的好友佛来思节夫人,她就生活在玛蒂尔德梦想的上流社会中,那串项链是佛来思节夫人首饰匣子里最出色的宝贝,玛蒂尔德戴上它在部长的舞会上出足了风头,可它竟然是假的,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佛来思节夫人首饰匣子里到底有几件是真货,原来,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豪华的外表下藏着一个虚假的本质!

5、讨论小说的主旨

小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自然的完成的,正如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样,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无权威定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五种观点(投影出示),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A、“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课文编写者持这种观点,“预习提示”中也是这样表述的,这是一般认可的看法。

B、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

C、小说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不稳定及对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的同情。D、小说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无常。

E、对女主人公的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表示同情,?对其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

点拨:关于小说主题,明确从三个维度去综合把握 A、作品本身:情节、环境、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B、作品的创作背景 C、生活实际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女主人公的命运是悲剧还是喜剧?造成其命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自身性格和社会原因是什么?)

联系生活,说说女主人公十年的艰苦值不值得?她得知事情真相之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示范:小说通过玛蒂尔德的命运,形象地表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的过程,揭示了正确的人生定位的重要性。

6、题目——“项链”的再度审视

“项链”是文章的物线索,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内涵:爱慕虚荣,追求享乐是套在玛蒂尔德脖子上的一挂“项链”。其实,又何尝不是栓在我们人类精神上的一根“项链”或者说是一根绳索!

一波一澜,假假真真?“大家”戏剧;三起三落,悲悲喜喜“小资”人生

四、小说的艺术结构赏析

1、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所见识过的几种典型的结构调度法,然后老师归纳、总结板书:悬念、过渡(是情节之间互相衔接的艺术手段,过渡巧妙自然,会使结构天衣无缝)、线索(是把文章内部统摄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一般体现作者的思路。线索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景)照应、铺垫、波澜(记叙性文章,最忌平铺直叙,作者为吸引读者常制造感情的高低起伏,使情节张弛有致,这就是波澜)

2、请学生辨析本文所采用的结构方法,并体会其妙处。

线索:项链,以借-失-赔为线索,构成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也可以引发读者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否真正在“项链”身上。

波澜:玛蒂尔德经历曲折。起先,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经使她陷入了绝望的逆境。但是,教育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使她似乎步入了顺利的境遇,舞会上她大出风头,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不料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玛蒂尔德再次坠入了厄运,以致为项链断送了自己的青春。板书:逆境——顺境——逆境

局部)玛蒂尔德参加舞会之前的准备也是一波三折:玛蒂尔德本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但看到请柬却流泪,此一波;后来有了体面的衣裳,反而更不安、忧愁,此又一波;借项链时,左右为难,此又一小波,最后心满意足为一大波,情节也完整了。

铺垫(伏笔):结尾集中表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因为这个结局令所有的读者咋舌,但细细分析,又发现此结局在情理之中,十分可信,因为作者在行文中已作了三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一处是借项链,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处是当她去还项链,女友竟未打开盒子查看,可见并非什么贵重首饰。三处是珠宝店老板说:“我们只卖出过一个盒子。”这也说明项链和盒子并非原配。

小结:这一切说明作者构思时是煞费苦心的,特别注意行文的照应。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叙事文体写作的思考,平常的材料经过构思加工,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课后练习:

1.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课文,写一个《项链后传》,不少于200字。2.??结合玛蒂尔德的经历,谈谈女人的成功观,或以“追求”为话题写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主题??内容??情节

贪图虚荣(但得)??一夜欢乐借项链

讽刺???丢项链

情感倾向同情赔项链 赞扬???还债务 恪守诚信(不惜)??十年艰辛识项链

11、荷花淀 孙犁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写作的结构和特点 ◇体会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 ◇分析、体会文中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 情感目标

◇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

◇体味“诗体”小说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浮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悲壮场面;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领袖。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我们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战斗生活的另一面,在这里同样不泛紧张的战斗场面,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真情。(在优雅的音乐声中,伴随教师激情洋溢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新课。)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文章题解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构桥事迹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新颖? 1.淀:浅浅的湖泊

美丽? 2.荷花淀: 湖泊名,是白洋淀的一部分 提挈? 3.歼灭鬼子的伏击战在这里发生

荷花淀 4.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象征年轻可爱的抗日战士(铜墙铁壁、哨兵、荷花变成了人),象征年轻美丽的

寓意??? 抗日妇女

深刻? 5.荷花是美的,预示了作品轻松、优美的基调,对抗日群众寓有赞颂之意

四、文章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五、分析鉴赏“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六、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入情入境,品味“夫妻话别”一节,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第二课时

一、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三、概括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分析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夫妻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激情,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五、人物与主题 讨论并分析

◇一群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的代表——水生嫂形象(勤劳、纯朴、温顺、善良,深明大义,勇敢自强。)

◇小说表现的主题: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人性的纯美、品格的崇高。

六、总结与引申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 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

◇孙犁作品的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白洋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

七、板书 荷花淀 孙犁

(孙树勋 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派”)月(皎洁)

席(洁白)构 作

景 水(银白)成 清新 用 展现精神面貌 雾(薄)提供活动背景

物 风(清新)宁静 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花(新鲜香)追问 体贴、温柔

对 机敏、稳重

1、反映人物的心理,赞同 顾大局 思想变化和性格。话 明大义

2、交待事情经过,应嘱 吃苦耐劳 发展故事情节。勇敢

八、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体味战争小说的视角与《荷花淀》的区别。参考资料

《荷花淀》句式修辞例谈

《荷花淀》的语言质朴简明,内涵丰富。小说中有不少人物对话,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如果我们从句式的角度作一点分析,可以加深对课文语言特色的认识。如果我们要在记叙文中写进人物对话,也不能不学习运用这些句式。

(一)省略句。人物对话常用省略句,《荷花淀》也不例外。可以说,省略句是对话的常态。请看课文中的句子:

她问:“他们几个呢?”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睡了。”“小华呢?”“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这一段对话,几乎全是省略句。大凡问句省谓语,答句省主语。问者寻求答案,答案在谓语,省着让答者填。答者用谓语回答,而主语正可承前省。如果要求生活对话都用完全句,那是不可想象的。比如:水生嫂问:“他们几个在哪里?”水生说:“他们几个还在区上。”这就有点像外国人学汉语会话了。这段对话的内容是水生嫂探听游击队的消息,可是水生吞吞吐吐,他的答案显然不能满足水生嫂追根究底的心理。于是最后一个问话不但内容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形式上改用了完全句,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份量不一样,显得郑重其事,不像一般生活对话那样随意、轻松,它给水生传递的信息是:你不要避重就轻、含糊其辞,这个问题你非得老实回答不行。

(二)倒装句。人物对话也常用倒装句,特别是主谓倒装。《荷花淀》中有两处经典倒装句:第一处是水生在上述水生嫂问话后,还想掩饰,于是笑了一下。水生嫂很敏感,知道笑里有文章,就问:“怎么了,你?”第二处是一场战斗之后,水生们从水里打捞了战利品,水生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这里,一个疑问句,一个祈使句,它们和感叹句一样,都是倒装句的常用句型。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说。具体到课文,前一句表达了水生嫂急切的心情,在这样的问句中,谓语远比主语重要,说者总是迫不及待地先说出谓语,然后再补上主语。后一句,课文上接着补充叙述:(水生)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大凡用倒装句总是有些特殊的语气的。如果我们在记录人物对话时适当用一些倒装句,可以再现生活,也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思想、性格等,甚至传达出某种环境气氛。

(三)超短句。李裕德的《新编实用修辞》中称其为“极端省略句”。这种句式的修辞意义主要不是节省语言,而是传达出某种情绪,如惶恐、愤怒、惊讶等。看课文中的例子:“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这是妇女们发现敌船后紧接着的两段对话。很明显,前一个妇女的语气还比较从容,她虽然有意外发现,但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她还可以相对平和地组织成一个完全句,她也许只是抱怨在风平浪静的晌午怎么会出现一只“船”呢?第二个妇女就不同了,她的敏锐的目光分明已经发现了敌船的标记(也许是膏药旗或大炮什么的),她的“唉呀”只是脱口而出,语速很快,“日本”二字就组成了一个超短句,不但以最快的速度报告了她的发现,而且真实地传达了她内心本能的惶恐、紧张(这不能说明她胆怯,这只是一种“下意识”)。如果把这个超短句换成:“那可不就是日本的船么?”就根本不能传达出原句丰富的内涵了。

(四)残缺句。残缺句是相对于完整句的。完全句与省略句是根据成分是否省略划分的。省略句虽然省略了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但它还是完整句,因为它在观念上是存在着被省略的成分的。残缺句就不同了,它是说话人出于某种忌讳或特殊环境的需要而有意“造”出来的(少数时候由于说话人的语言或知识修养不足也会无意识地制造出“残缺句”)。它不仅是语法上的“残缺”,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残缺”。这种句式在语法上说是不规范的(在这一点与省略句也不同),我们在正常说写活动中是不能随便制造“残缺句”的,文章和对话中存在不合理的“残缺句”,是语言修养欠缺的表现。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们又可能甚至只能说出“残缺句”来。例如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说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一个出于忌讳的心理而制造的“残缺句”。《荷花淀》一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残缺句”。当几个女人去探夫时,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儿埋怨起丈夫来,一个妇女说:“可慌哩!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慌”是方言“高兴”的意思。这个年青妇女大概新婚不久,还有点害羞和腼腆,想说“娶新娘(或新嫂)”都说不出口,讲到“新”字就跳过去了,结果留下了一个半截子句。正因为这样,才更有生活气息,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乃至于一定的时代特征。

12、一碗清汤荞麦面 栗良平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自学,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小说所表现的面对艰难而不屈服的精神及其社会根源性。◇体会小说人物形象。

◇掌握以物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 能力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小说三要素有明确的认识,学会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

◇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团结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

◇本文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店老板夫妇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自读,思考下列问题: 第一组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 第二组

1.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2.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

一、导入:

同学们已步入激情如火的青春季节,在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和风细雨。其中的雨雪冰霜也等待我们去经历和体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日本作家的小说。大家都知道,日本在二战中失败,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但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就和美国、西德成为西方经济的“三驾马车”,经济实力跃居世界前几位。在日本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中,日本人民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栗良平根据战后社会状况写的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来寻味吧。

二、文章分析

小说以一碗面为线索,以北海亭面馆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1、t简单梳理情节结构

提问:这篇小说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跨度多少年?小说的开端、高潮分别在哪? 情节结构:

时间??? 事?件

开端?? 一 第一年? 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面 发展?? 二 第二年? 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面 三 第三年? 母子三人合吃两碗面 四 第十年? 没来,等待中

高潮结局?? 五 十四年以后??? 母子三人吃三碗面

(梳理情节线索及至理清情节线索,并非阅读的终结,而是以此为抓手,掌握情节,进而分析情节中的人物行为及其矛盾冲突,并由此认识人物的性格,领会作品的主题。)

2、为什么母子三人在大年夜一定要吃面呢?

讨论:(提示学生我们中国大年夜吃饺子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点拨:在日本大年夜吃面是一种风俗,表明对来年的美好祝愿。母子三人坚持在大年夜吃面,说明他们即使处在困境中也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小说正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的。

三、分析认识人物性格:

明确小说的主人公是母子三人。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手法表现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

(一)语言描写

1、问:找出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并比较这四次说话有区别吗?

讨论:(1)“„„唔„„可以吗”,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更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难为情害羞(每一次都一样?)

(2)前三次难为情一次比一次轻—— 第一次把要面数量“一碗”放在后面。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第三次比第二次增加数量,一碗变成了两碗

(3)最后一句不是难为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语气非常平静

综合:读过小说我们不难理解,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她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别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地发问。

2、问: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们依靠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共同战胜了困难。

(二)肖像描写:再看母子三人前面三次吃面时的外貌衣着打扮(学生找、读)

综合:母亲三次穿的都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斜格子短大衣,这件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两个孩子第一二次穿的是崭新的衣服,第三次弟弟穿了哥哥的旧衣服,哥哥穿了中学生制服。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和深切关爱,也暗示了一家人互相理解共渡难关的精神。母子三人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三)行动描写(提示学生通过人物对话等概括叙述)

综合:在最艰难的岁月中,母子三人互相体贴、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团结奋争,终于使困境逆转。

四、过渡: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是这个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之外,还有无其它外在因素? 提示:那就是店主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点拨: 店老板夫妇的热情与善良给了母子三人精神上很大的激励。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店老板多给了半碗面,这是怜悯;第二次去吃面,夫妇将熄了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而改了价格,这是尊重;当他们听到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时,泪流满面,这是同情;而每一次,老板娘都以“谢谢,祝你们——”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母子三人能度过难关,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店老板夫妇的激励也非常重要。他们和小说中别的人物一起构成温暖的社会环境。正因为有了他们,母子三人的奋斗才不是孤立的。所以,母子三人连着三年都会到北海亭面馆吃面,他们吃面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获得一种精神力量。弟弟长大要开日本第一的面馆的理想以及十年后三人旧地重游,都是对老板夫妇当年热情与善良的回报。

五、讨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回顾预习思考题第二组:母子三人为什么连续三年在同时间同一家面馆吃面?第三次后他们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他们主要给予了母子三人以什么?

(二)师生共同分析: 母子三人

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

老板娘建议给三碗面,而老板说:“不行,他们会尴尬。”这是尊重 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

第三次,当老板夫妇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弟弟在写作文时的一句话,“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晚上,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了一碗面,可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谢谢我们,还祝我们过个好年。听到这声音,心里不由得喊到:‘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这是鼓励。

综合:店主夫妇给母子三人帮助,尊重,鼓励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善良。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经商之道,使面馆生意兴隆。店面装修了,但那二号桌仍然如故,且放在店堂中央,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

(拟生答)这是对母子三人精神的肯定、赞许。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更是一份?期待,期待母子三人过上幸福生活。这本身就?暗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这些老板的朋友、邻居、同行中体现了共同的一种思想,人间的温情,给小说塑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从中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大和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作家栗良平把握住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潮流,及时准确地为我们描绘了日本的发展前景。日本在二战之中的疯狂,二战之后的荒芜,不必多言,世人皆知。但日本战后奇迹般地恢复,在二战之后的最初年头却是几乎无人知晓,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更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就是反映这一时段日本社会现实的很成功的一篇小说。我们从中受到激励,受到感动!因为我从这“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到了太多的真情!

六、提炼主旨:

1、学生归纳

2、教师总结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有与课文提示不同的见解)

点拨:很多教材和教师都认为本文歌颂了逆境中顽强、团结和奋斗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主旨注重的是母子三人的奋斗史,而忽略了处于次要地位而身上有着闪光点的店老板夫妇——他们充分表现了当时普通日本人人性的真、善、美。母子三人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是他们从困境走向光明的社会前提。从现实的角度看,夫妇俩付出的并不多,然而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几个面团、一盆炉火和几句热诚的祝福,却使正受残酷现实折磨的母子三人感到温暖、重获生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要忽视自己对环境及他人的影响力,也许小小的善举、温馨的话语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

因此,本文主旨应不仅是对母子三人团结奋斗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老板夫妇真善美品格的称颂。

补充:下面这是一首根据课文内容浓缩而成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人间的款款深情。(师朗诵)(进一步强化文章内容、主题)一碗清汤荞麦面

这是一碗普通得没有任何浇头的面 自从面馆老板在碗里拌进了 善良与尊重?真诚与热情 这碗面?便不再普通

这是菜单上价位最低的一碗面 自从母子三人从碗里捞起了 坚韧与团结?不屈与奋进 这碗面?从此就变得昂贵

你说?这只是一篇唯美如童话的虚构 为童话而落泪?是幼稚

这个世界欲望丛生,幼稚是一种罪过 ——你的声音冷静得冒着寒气 我说?即使心已被现实冻成坚冰 我们也没有理由漠视这碗面的热力 久违了的感动 需要不断温习

你说?这已是一个尘封的传说 为传说而动情?是矫饰

这个时代真理都已贬值?矫饰纯属浪费 ——你的语气尖锐得令人生痛

我说?即使人生已苍凉得没有一星梦想 我们仍须承认?清汤荞麦面里的真情 永远是人性最原初的渴念

生命不长?为何不多承载一些爱与美好 面前这一碗清汤荞麦面 冒着它永远也散不完的热气 我们头碰头地把它吃下?好吗 为了——

不让它仅仅生长在那个樱花飘飞的国度 不让它悄悄流传于多年以前 不让它成为一个孤本的故事 一件绝版珍藏

七、结束语:

这碗面里,让我们看到了面对逆境的生活勇气,让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也让我们这是一碗热腾腾的阳春面,这是一碗香喷喷的阳春面,这是一碗感人至深的阳春面。看到了浓浓的人情味;而这堂课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同学学习中的团结合作;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有挫折有磨难,只要我们有了这种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以赤诚热烈的心胸去拥抱生活、迎接生活的挑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赢得光明灿烂的未来。

八、迁移练习(作业):2008年,对于世界、对于中国、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请述说你听到或见到的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一个关于 “团结”的故事或是一段关于“幸福”的感受„„

一 碗 清 汤 荞 麦 面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母子三人?? 语言:难为情? 难为情? 难为情轻一点? 非常平静

衣着:奉献??? 关爱??? 理解 ?-?-----不屈、奋斗 店主夫妇 帮助?? 尊重 同情?? 鼓励?? 每次都有祝福?-----热情、真诚

13、好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方法;

2、培养夹叙夹议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

3、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

4、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二)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1945—1949年在福州中学就学。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日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四)文章结构

全文以总——分——总的机构方式、层层推进,卒章显志。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问丈夫的总起段,中心句是:“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他提出了“两个世界”:一是人所共有的“现实世界”,二是“为读书人说独有的”“更为丰富的世界”。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2——4):具体分述了阅读能给人带来“丰富的知识”,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强调了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作者在第2段点明,读书“能识草木鱼虫之名”,能“上溯远古下及未来”,也能“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总之,正如作者所说,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第3段的中心句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作者认为,比“知识”更进一层的是“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整个第3段都在论证这一点。第4段进一步论证与书结缘,就注定能与崇高追求和高尚的情趣相联系。

第三部分(5):“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独句成段,点明主题。本段的中心句“读书人是幸福人。”

(五)写作特点

论述性散文——夹叙夹议——以议带叙

文章层层推进,逐章显志,把读书能从时空角度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拥有这一核心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

(六)体会读书人的幸福

教师导入:“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都是古人勤奋好学的例子,正是因为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才成就了匡衡、苏秦等人的博学多才。而大家熟悉的童第周,也是由于对书籍的爱好,对学问的渴求,才成就了他在生物学上的辉煌。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找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曾经读过的一部作品,谈谈自己从文章中收获的点滴感受。

(七)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1.体会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排比

例如: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总结:这排比句,运用古今中外八个事例,充分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中心句,也即分论点。使论据显得全面而充分,论证显得有力且可信。比喻

(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总结: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读书能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总结:证明了读书使人避恶的功能,明白晓畅,通俗易懂。2.体会部分句子含义。(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小结:一本好书,能给人以人格上的影响,使人向善。

(2)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小结:好的书籍,能提高人的认识,提高人判断是非的能力。

(3)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小结:阅读可以使人获得自身经历、经验之外的无限多的知识。

(八)思考题

1、本文属于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总结: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2、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3、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4、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5、第三段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分析说明。

总结:本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的事实铺叙,强有力地支撑着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这一分论点。叙议结合,以议带叙,主从分明。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特点。【小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也听到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名人,之所以有后来令人赞叹和羡慕的成就,主要是和他们读书的刻苦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是书让他们成功,是书让他们收获了幸福的人生。而大家也看到,虽然我们读书不多,但一些好的篇章足以令我们有所触动,回味无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开卷有益”等都是对书的作用的最好诠释。

不管同学们以前读了多少书,不妨从现在开始,接触书籍,亲近书籍,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从书本中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让我们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爱书人,读书人,最终成为作者笔下的幸福人。

我不知道,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还有谁认为读书是苦差事的? 我们都知道“希望工程”、“红凤工程”。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学上,没有书读。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上学、读书,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难道不应该是幸福的人么? 【作业】

1、摘录名人谈读书的格言。

2、读一本好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或心得。

3、收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或有所收获的作品。

14、拿来主义 鲁迅

第四篇: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XXX

XXXX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载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方面。因此学生评价的质量在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模式应职教化、评价内容应动态化、评价指标应综合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涵应情感化、评价过程应常态化及评价结果应效益化等具有职教特色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生评价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源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的普通劳动者的任务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教学的载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在对待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时候应该要有一套都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学生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他们自己比普通高中差,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工作往往会向应试教育的方面靠拢。使学生出现两种倾向:

一部分学生放弃全面发展,沉浸在题海战术,极力应付考试争取对它的适应,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后者中有相当大部分读中等职业学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

(二)大部分中等职业学生家庭状况普通,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才因素来自于三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其社会占4%;学校占26%;家庭占70%。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而恰恰相反,中职学生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极其缺乏中职学生在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疏于管理之下,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恶习:讲粗口、自我为中心、抽烟、怕困难、懒惰等„„

(三)由于教育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而使中职学生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而带来了种种困扰问题和心理矛盾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将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

化、自我意识的变化、人际交往的紧张、求职择业的困惑,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一方面以往学生生活受挫,“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压抑受阻;另一方面他们之所以接受职业教育,是因为抱新的期待和希望,“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萌动待发状态”。所以中职学生往往是一会充满希望,一会垂头丧气,一会信誓旦旦,一会原形毕露,一会激情满怀,一会全面崩溃、世界末日,一会温顺如羊,一会暴跳如雷„„

二、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作为

中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部分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限制或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内容片面

过于侧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忽视职业教育中应该培养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

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性功能。其 缺陷主要表现:

1、把考试预测验 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或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术能力为目标,应是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更应该看中的是学生是综合专业技术实习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二)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和企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这种愿景和企盼的具体体现。

2、学校、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只关注显性的量化结果,忽视隐性的过程和非量化因素。

3、缺少对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终身发展的理念。

4、学校、教师、家长普遍地用同一个共性标准去评价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

衡量教师教学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焦点、家长选择优质教育的标准、上级对学校评价的主要硬指标、学校的社会声誉,主要还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这实际上造就了目前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一种以考试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现代的学生评价标准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

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准则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并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更应该看中的是学生是综合专业技术实习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三)评价方法单调

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在某校商学院名师培训基地所做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状况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最常用的课程考试方式”的几个选项中的“书面闭卷考”,教师问卷的占百分比为75.53%;学生问卷的占百分比为81.39%。采用“完成一项任务”的考核方式和其他创新的考试方式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考试方式依旧比较传统、单一。

(四)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的价值。在这种以普通

教育评价模式来评价职业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学习的结果,即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轻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重书本知识、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使学生走向成功之路是评价的目的。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就必

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追求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并不否认对学生学习成绩、考试分数的评价,也并不排斥提高办学质量。真正关怀每个学生,就应该承认差异,使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

鉴于以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真正使评价能够发挥其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及改进的功能。下面就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评价模式职教化

职业教育评价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绝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因为它与普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差异的。评价模式职教化的意思是职业教育评价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教学评价的普遍性;科学、客观及公正;联系行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二)评价内容动态化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同一个职业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内容也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新课程标准对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

与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代经济、科技和教育一体化的趋势表明,在一个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体系中工作和生活的社会成员,不仅需要有适应本行工作的职业素养,而且需要有适应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不断变化的全面素质,这就决定了现代之教育既有分流教育、又有综合教育的趋向,实行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的渗透和沟通是顺应这种趋势的现实选择。分析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措施,是非常迫切的。要在以职业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职业学校学生“低进高出”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评价指标综合化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对其学习过程及进步程度的评价。对有的专业

既要涉及到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方面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四)评价标准科学化

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虽然客观上考试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实

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那就不能只靠单一的抓考试分数的手段来提高考试分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头绪和问题是千丝万缕的,抓紧抓好哪一条都能为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提供支撑和保障。而光抓学习和考试分数只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终身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

1、以系列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观以及道德伦理等全面素质

(1)成功教育。给优秀以正确定义,提出“进步就是优秀”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文化教育。把“没有不想进步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条标语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把“我自信,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前黑板上方。营造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每走一步、每一次抬头都受到文化的熏陶。

(3)赏识教育。注重和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成长。

(4)感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目的,使学生感激亲人、教师、同学、大自然及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唤醒良知,激活积极的情绪,能让人找回自我。

2、关爱学习困难生,不使一个人落伍

3、改变传统的学生表彰制度

淡化“三好生”的评比,推出评选“强毅奋进生”,其标准是:学习成绩进步显著;意志顽强,强烈进取;尊

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学风扎实,一丝不苟;积极劳动,关心集体,各项活动起表率。

4、密切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召开家长会议、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宣传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让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学生评价标准问题深得家长人心,使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应该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引入企业评价方法,把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学生在评价时互相对照和比较,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评价,既指出优点也看到不足,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评价还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的智商+80%的情商=成功。而在我们现行的职业教学评价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情商的价值。所以,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系统要适当开展职业情商评价,强化对学生适岗能力、沟通能力、承受能力、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六)评价过程常态化

评价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要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所以评价应该经常化。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并且教师应用日常评价的多次结果,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因此,在职校开展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评价过程去实现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综合功能,使评价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七)评价结果效益化

将评价结果效益化是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结果的统计,科学地使用评价的激励等作用,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另外,好的评价结果既具有社会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既具有规模效益,也具有质量效益;既具有教学效益,也具有实践效益(马树超,2002)。

总之,教育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更不应该是一个名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教育工作者更要学会恰当有效地使用教学评价去促进教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真正做到评价也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4]Ellen Weber: Student Assessment That Works[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Diane Hart: Authentic Assessment[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李建平.评价的跟进[J].新华文摘.2003.8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反思》

本学期从校内校外老师们的课堂展示中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上好音乐课不必面面俱到:熟悉中小学教学的人都清楚,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们除了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往往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精雕细琢。其实教师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是最最要紧的。调动积极性不是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感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好课”的标准是创新:“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看作是采用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不能认为仅仅是教师改变教法的问题。”教师培训是整个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就教师转变观念来说,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同时也与学校的大环境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态度有关。像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很多是学校领导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认识上出了问题。如果学校允许课堂“不完整”,教师们自主创造的空间就会更大,拖堂等现象也会大大减少。另外,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而不应该是面面俱到。

下载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反思与重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共五篇)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为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教学过程监测管理,激励广大教师敬业进取,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

    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量表

    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量表 菏泽市教学研究室中学英语组 1.课堂表现 (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师期望他们在课堂上做些 什么? (2) 教师是否能把握和......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根据各个时期祖国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2005后起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快迅发展阶段,但根底线环......

    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都不同,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没有严格的......

    以生本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以生本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蕉岭县职业技术学校邓崇文 【内容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生本教......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心得体会 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及体系(范文大全)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及体系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该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等都将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如何抓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