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思品 台湾——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说课稿
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台湾——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陵区(浑南新区)东湖学校
张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说课稿---《台湾——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辽海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台湾——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首先教材说明:课文从香港和澳门的先后回归导入,引发学生关注祖国宝岛还没有回归大陆、祖国还没有真正实现统一的事实现状。接着,以简要的文字介绍了台湾的基本地理概况和主要的民众组成。从地理位置、血缘关系、民众组成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正文和图片内容之后,教科书以阅读材料的方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台湾的历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台湾问题的由来,进一步认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事实。
结合学生实际,我从3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1、2、3)及教学重难点。
基于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课的特点,本着活用教材的原则,我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对文本研读领悟,对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有准备的,我也是有准备的,才能给他以启迪。
备课之前,我曾在五年级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对台湾的了解只是浅层次的,于是我让他们广泛 的收集有关台湾的信息与资料,并加以分类,在我校现在进行课堂改革,采取“分组导学”的形式,所以五年级孩子已经有了收集整理资料的基本能力。课堂上再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解决难点,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使整合点的作用加宽加深。
以下是四步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
(二)交流互动 激发共鸣
(三)音乐渲染 情感升华
(四)课外延续 引领实践。以下我将针对三处整合点加以说明(一、二、三):
一、导入——生情
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是多媒体的最大特点,于是,在导入新课时:我以一段香港回归的视频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从听觉上、视觉上给学生情感的激励,生成孩子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只有祖国宝岛还没有回归大陆、祖国还没有真正实现统一的事实现状。开课伊始,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有效的!
二、交流——重情
首先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在学生汇报时我充分地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作用是:引导学生说得有方向,认识得更具体。在交流互动中,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信息手段将这些交流、探索不断引向深入,不仅丰富学生的感知,更要触动他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共鸣。
以此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汇报台湾的交通运输、文化方面我配上大量的图片,这样使孩子们听到的变成可以看到的,更加直观化、具体化,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喜欢上台湾,这时我会适时地问:台湾发展得这么好,你们不想去台湾旅游吗?那么台湾有哪些特产和名胜呢?这样就很好的过渡到了下一方面的交流汇报。
在交流台湾名胜时,我除了配上一些图片,还播放了一段资料片《日月潭简介》,这一整合点,更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做好了铺垫。
再如在汇报台湾历史概况时,我又应用课件把宝岛足迹拉长,以一些资料向孩子们展示了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的不懈努力!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强盛才是永久收复台湾的法宝!”要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勤奋刻苦,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未来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小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这一部分的设计理念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交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形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互动,构建高效、立体的信息传输渠道,放大教学流程和效益。
三、渲染——升情
在交流互动结束后,这时我趁热打铁,播放一首陈红的歌曲《中国版图》,优美的歌曲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有的孩子都流泪了,孩子的感情是真切的,于是,我示意他们可以站起来,跟着一起唱,这时,我们在一起用歌声呼唤着妈妈的孩子,快回来吧!“中国版图不能缺个角,中国领土一块不能少”这样的歌词太贴切本课的主题了,这一整合点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也正是信息技术手段的实效性的体现。
通过对本节课的研究,我发现如果我们正确地找到了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并且最大限度地扩大我们教师的视野,将为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力插上了隐形翅膀,如同一股活水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东湖学校 张颖 2011年8月25日
第二篇:小学思品祖国的保卫者
祖国的保卫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是人民的子弟兵;
2.了解解放军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了解民拥军的一些事迹。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了解解放军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教学难点:了解解放军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教学过程:
一、祖国的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
1.同学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你都知道哪些解放军战士!说一说 对,是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
2.介绍解放军建军节的来历和故事,将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解放军保卫祖国感人事迹、故事、歌曲等; 4.通过交流感受解放军对我国人们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民拥军的事情,体会军民鱼水情。
2.热爱解放军,志愿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体会军民鱼水情。
教学难点:搜集材料,体会军民鱼水情。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我国南方地区发生雪灾,四川地区发生地震,战士们救护的图片。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保卫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1.播放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交流:解放军爱护、保护人们的事迹; 3.说一说:你身边的民拥军的故事; 4.听柳荫街的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谈感受;
5.我们能为附近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军属和烈士做些什么?
第三篇:初中思品说课稿
《丰富多样的情绪》说课教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选择的说课课题是《丰富多样的情绪》,我的说课设计为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过程分析及效果预测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一)使用的教材: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生活中要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四)、教学重点
情绪的基本类型;了解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情绪的含义
二、说教法:
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就是通过情感体验式,讨论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再现情境、扩展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展示自我。
目的:“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做;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
三、说学法:
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新理念,采用表演、小组竞赛、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
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活动、情境、体验这三步的学习方法,层层深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能根据个人情绪变化的特点,主动调控情绪。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操作过程:教师设置情绪情境
提问: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如果你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如果你的同学无缘无故地把你新买的钢笔弄坏了。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如果你的老师让你代表全校同学在大会上讲话。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5、如果歹徒持刀抢劫了你的钱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6、如果你的亲人患了重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高兴、害怕、生气、伤心、兴奋、遗憾、恐惧等等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我们时时刻刻都跟在“情绪”打交道,设两个问句:我们对情绪又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样的情绪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呢?导入到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由问题入手,引起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身边的故事—演绎场
操作过程:出示《小红的故事》,情景一:早晨起床时,小红发现自己长出了青春痘;情景二:上学了,遇到同学夸奖她的衣服漂亮;情景三:上课了,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听到自己的成绩很低,而且老师要找家长;情景四:下课了,同学又因为小事和她吵架。让同学用表情把小红在四个情景中的不同情绪表演出来,等学生表演结束后提问:这两位同学的表演你看懂了吗?哪些又不太象?为什么?
教师小结:情绪是人心理世界的外在反应,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初步了解情绪的含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现场表演,体验个人情绪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情绪的产生及含义。
链接与拓展:提问:故事中主人公在几个情景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能用几个合适图片的小脸谱来表示吗?
出示喜、怒、哀、惧图片提问:通过看这几幅图片,你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出图片表示的情绪?从而引出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哀、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情绪的分类 活动二:竞赛场:情绪词语接龙
操作过程:全班分成四组,要求一组代表一种情绪;且每说一个词汇小组成绩加一分。但记住千万不能翻字典,否则视为作弊,成绩倒扣)。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们对四种情绪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可充分发挥个人的记忆力,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还可体现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等。
链接与拓展:提问:
1、得分最多与得分最少的那组同学,你们现在各是什么样的情绪?
2、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的成绩你追我赶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情绪多样性的认识,了解情绪是随着情境变化而变的,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师小结:不同的词汇表达不同的情绪,说明情绪的表现有程度差别,丰富的情绪构成了多彩的生活,导入第二个问题:情绪与生活 活动三:他俩差在哪?
操作过程: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62页插图,听老师讲《宁宁与明明的故事》,讲完后设问题:他俩差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体验情绪对正常能力水平发挥的不同的影响。链接与拓展:一吐为快
让同学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因为情绪影响正常水平发挥的经历呢?
设计意图:通过现身说法,深化学生对情绪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认识,坚定他们克服不良情绪的决心
教师小结:情绪就象“神奇果”,会多人产生神奇的作用。有时,它会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有时,它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情绪影响人们的行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活动四:杯弓蛇影的故事。
操作过程:出示杯弓蛇影的故事,设问题:从乐广的朋友前后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对情绪又有了一定的认识? 设计意图:体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链接与拓展:猜一猜:猴子的实验中的哪一只猴子先死?为什么? 设计意图:深化学生对情绪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教师小结: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情绪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情绪的消极影响)。活动五:三言两语
操作过程: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答一下。出示:在喜、怒、哀、惧四种情绪中,喜是只有积极的影响,而没有消极的影响,怒、哀、惧则只有消极的影响而没有积极的影响?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教师适时出示《范进中举》的故事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客观地认识不管是哪一种情绪,都要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度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一起探讨了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好,那么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尽量避免各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教师寄语: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它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决定容颜,但你可以改变气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心,但你可以事事尽心。结束:动画歌曲《光阴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丰富多样的情绪
情绪万花筒
情绪的基本类型
情绪与生活
1、情绪的积极影响
2、情绪的消极影响
五、说效果预测 :
通过表演、竞赛、听故事、看故事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能够交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再加上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应该能够交好地实现预定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说课到此结束,真诚地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调控情绪 保持乐观心态》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刚才我们欣赏了一些四川风光图片,大家是否感到紧张的氛围有所缓解,情绪比较愉悦呢?谢谢!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是陕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第二目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是基于第一目和第二目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明确了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个人有不同影响的前提下,来组织教学的。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介绍我是怎样设计这一课时的教学的
一、教学目标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情绪变化的意识,保持良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每一天。能力目标
提高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用理智控制和选择适当方法调控情绪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不同方法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学会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控消极情绪。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很不稳定、不成熟,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让学生掌握转视法、宣泄法等调控情绪的方法,主动调解消极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如何把调控情绪的方法转化为内心主动的需要,对中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也需要较长的内化过程。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教材资源: 陕版教材的编写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基础,列举的例子也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学中是有效的。
2、学生资源:学生的日常活动、游戏、兴趣、现有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差异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例如:绘画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而“天气预报”又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学生中常出现的不良现象,这些都应该是一种课程资源。我把这些资源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为生活化。
3、教师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分享故事环节中,教师讲自己的情绪故事,可以丰富教育内容,让课堂“活”起来,同时也营造了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
四、教法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歌曲《快乐老家》引入,借以尽快调动学生兴趣,营造寻找快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寻找快乐的情景中去主动的学习。
2、角色体验法
提供漫画等情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不同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3、自主探究法
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个人情绪变化的情况与天气预报的符号的对应关系,学生会很有兴趣的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通知学生带绘画纸和水彩笔,教师准备好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3分钟)
采用音乐导入,情景激趣。设计意图是引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歌曲《快乐老家》,教师引导学生拍手、跟唱。看学生都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来时,教师问:“想不想做快乐的人?跟我走吧,去寻找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二、新课学习
首先是启发诱导,绘画探究,时间8分钟。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应主动地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框第四◎的内容,告诉学生可以把不同的情绪与天气符号对应,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制作一幅“情绪晴雨表。”学生会被这个新颖的活动方式所吸引,用手中的彩笔画出富有创意的图画。并纷纷主动展示自己的图画。教师问:看看自己是“晴天”多,还是“阴天”多?有没有“电闪雷鸣”的时候?为什么?学生回答时要恰当评价,先评价 “晴天多”,鼓励孩子“你是个快乐少年,恭喜你”。后评价 “阴天”等其他消极情绪,过渡到下一环节。
情绪“晴雨表”这个活动不但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还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每个学生都能愉快而又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包括一些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画完后,又让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相比问答式教学,学生参与的面更广。而且使绝大多数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促使教学目标很好的达成。
新课教学的第二环节是“变变晴雨表”,时间15分钟。方法是角色体验,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是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状态,知道当消极情绪占上风时要主动的采取行动,调节情绪。我设计了三个情景,都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场景。情景一是考试没考好,情景二是喜欢的球队输了,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表演中突出自己面对消极情绪怎么办?表演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看看这些调控情绪的办法恰当不恰当。情景三在学校中比较常见,我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帮帮她?” 让大家提建议。相比前边的表演,大家可能会拘谨,不愿意对这种现象做出评价。这时,我就出示卡通短片,同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叫自嘲法,是用幽默的方法化尴尬为自然,变消极为积极。我又指出嘲笑别人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人格。动画短片会使同学们活跃起来,给画中的同学出主意,这样对曾经嘲笑别人的同学也是一种教育。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每说出一种办法来,我就板书在黑板上,恰当的方法和不恰当的方法对照着书写,对不恰当的方法还及时反馈给学生。师生一起找出了宣泄法、自嘲法、转移注意力等常用的方法,达到了活动设计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新课教学第三环节是“故事分享,师生互动”,时间12分钟。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老师先讲述自己高考失利后,一度背上思想包袱,又怎样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采用自我激励法和自我暗示法,终于“阴转晴”,走出情绪低谷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融洽师生关系,老师真实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讲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学生开“心情故事会”,分组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再推出讲的好的同学到全班讲。实现了学生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学生从上一活动的帮助别人到这里的超越自己,实现了运用能力的提高,学习了自我激励、自我暗示、升华法等运用理智控制情绪的方法,再次分解教学重难点。
当我讲自己调节情绪的故事时,优美的背景音乐和我的真实经历,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深地感动在场的每一位学生,我相信:孩子们会收到了我传递的信息,体会到我的感受。接下去的学生讲调节情绪的故事就变得十分容易了,学生的故事会让我了解他们的烦恼和苦闷,体会到初一学生的单纯和真诚。短短的十分钟,师生的分享和交流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在不知不觉中,情感得到交流,知识得到传递,认识得到升华。新课教学的最后部分是归纳辨析,课堂小结,时间3分钟。师生一起归纳刚才提出的调控情绪方法,并结合教材上p34的图画,辨析方法的适度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锻炼归纳能力和辨别能力,小结本堂课的内容,使知识更系统、更牢固。
三、结束教学(4分钟)由于这是第三课《情绪万花筒》的最后一课时,要让教学落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虽然几课时的教学都围绕了目标,但还要有所强调。因此我设计了品味短文,升华提高。学生齐读短文《快乐的小马驹》后,并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收获,看谁写得精炼、精彩。结合前几课时的教学,我也赠给学生几句话,表达我的感受和对学生的美好祝愿,结束第三课的教学。
以上是我的全部教学过程。在45分钟里,我要努力保持生动、幽默、有趣、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促使教学目标圆满实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批评指正,谢谢!最后,欢迎大家
《世界文化之旅》说课稿——初三年级赵锋老师在思想政治优质课说课比赛中的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学会交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本框是在学生已知如何进行家庭、学校交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社会交往的延伸,在全书中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学会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是开放、多彩的世界,是交往和互通的世界。八年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公民和建设者,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非常必要,也是他们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懂得面对不同文化差异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2、能力目标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式。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拥有开放的胸怀,做到尊重他人,和谐处事,区分美丑,明辨是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学生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只有了解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理解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不同。2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学生只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才能友好的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才能克服沟通障碍。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待人处事方式的不同。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较难理解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二、说学生
八年级学生,受阅历、知识面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不多,与外国朋友交往甚少。因此,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既缺乏感性认识的积累,更缺少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说教学理念
1、坚持“一个理念”¾¾始终贯彻“育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教学理念。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
2、营造“一种氛围”¾¾创设情境,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习愉快、轻松、有序、和谐,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建立“一种关系”¾¾互相学习、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4、做到“三个淡化”¾¾淡化教师说教(突出主体思想);淡化理论灌输(引导主体发现);淡化死记硬背知识(指导主体运用)。
5、体现“一个观点”¾¾ “活用教科书”的新教材观。力求活化教材,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
四、说教法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框内容创编为文化之旅的四站。
第一站节日习俗和第二站世界文化百花园,分别以节日习俗的多样性和不同国家、民族的代表人物和标志为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站和谐的文化乐章,选用两则材料和一段(时事)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从而懂得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突出教学重点。这里对教材顺序进行了调整,将“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从后面移到这里,这样安排使知识结构更科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四站难言的尴尬,创设一个跨文化交往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待人处事方式的差异,突破本框的难点。
2、教学方法
⑴情景创设法。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本节课我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模式展开教学,精心设置一个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⑵问题探究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实行师生互动,相互质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⑶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⑷活动引导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真知,形成能力。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即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尝试解决问题。
2、自我探究法。即学生要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这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分钟)
设问调查:“同学们是否喜欢旅游?喜欢旅游的同学请举手” 利用学生喜欢和向往旅游的兴趣和爱好,创设情景,步入世界文化之旅。(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新课学习。
2.共同探究,学习新课(约34分钟)第一站 节日习俗
(展示课件)活动一:网上冲浪
(上网搜集)(1)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热烈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有哪些习俗?(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列举3~5个)活动二:交流信息,畅谈感想。
引导学生归纳: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①(未来教育应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体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出教学重点;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
第二站 世界文化百花园
(展示课件)创设了两个知识竞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比赛: 活动一:看标志识别国家。活动二:识别文化名人。
[设计意图]:①将知识寓于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视野,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②使学生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标志和代表人物的比较中,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站 和谐的文化乐章
(展示课件)活动一:通过我国尊重少数民族语言的事例和德国纳粹与日本帝国主义扼杀其他文化的罪恶行为的比较,形成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
活动二:热点透视¾¾中法文化交流,感受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设计意图]:①采用问题情景教学,以导促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突出重点——平等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差异;②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第四站 难言的尴尬
活动:体验两种不同文化下交往产生的尴尬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分析障碍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突破难点¾¾理解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3.自由畅谈(课堂小结)(约5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轻松中学会总结归纳知识。4.作业
[设计意图]:①课后自主延伸探究,培养创新思维;②增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5.板书设计
(展示课件)[设计意图]:重点知识的系统再现,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七、说预期教学效果
1.通过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知识竞答、共同探究等活动过程,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在活动中,会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¾¾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突破教学难点¾¾理解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的获取新知。
3.课堂上还会出现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应给予正确引导。附说课板书:
第四篇:思品一年级说课稿
导语:每天放学时都会看见学生出校门撒腿就跑,有时还会看见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在车来车往中奔走。以下是小编整理思品一年级说课稿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我所在的渝水第一小学。学校生员有45.3%来自于外来务工子女,以农村孩子居多。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交通标志从没留意过。
(画面:这是我在学生放学时拍摄的一组照片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对此学校、班级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打工女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于是在我的品生课堂上,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来开展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初步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下面我就对《平安回家》这一课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第四课《平安回家》。根据主题目标的要求,主要根据一组认交通标志的图片进行拓展,使孩子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简单地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1.本课我注重学生学习方面能力的培养,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空间,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其中。
2.教学中我抓住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浓厚的兴趣,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发现、提升记忆,旨在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
3.结合学校小班化的合作学习课题,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知行统一”的原则,结合学校周边街道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常识。
2.通过开展知识小竞赛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交通标志、交通常识的进一步了解,树立自觉遵守交通的意识,注意平安回家。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并且在与学生之间不断地发生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大量采用游戏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以下是我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
1.课堂教学活动化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游戏、竞赛、模拟学习等教学活动。
2.情境教学法
在新课程中教师必须要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正因如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说学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在本课教学中,我着重体现以下几种学法的指导。
1. 表演展示学习法
2.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于乐。因而我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参与模拟游戏、表演竞赛活动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给全体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同时我也是结合我校小班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合作的机会。
3.竞赛讨论法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以竞赛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教学程序
基于整体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了四个板块,层层推进、深化教学目标。
板块一:“十字路口”怎样走
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听到过的、亲身经历过的,哪一种做法能让孩子印象更深,让孩子有真切的感受?我们的选择不言而喻,孩子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实验来感悟生活。教学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逼真的“十字路口”情境:教室里的桌椅分成四个小组,形成一个十字路口(画面:十字路口照片)。然后让学生带上我制作好的头饰:小汽车、自行车等来进行模拟走一走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请下面的同学来评价他们走的好不好,学生的回答是:“不好,车和行人都撞到了一起”。是呀,这只是在教室里的模拟游戏,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想一想这多么危险啊!如果我们在“十字路口”设置红绿灯这样的交通标志会怎么样呢?我们在来试一试。两次不同结果的对比,使孩子深刻地认识到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在亲身的体验中,学生产生了想要更多地了解交通标志的愿望。
板块二:认认交通标志
《品德与生活》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显示生活中的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交通方面的认识最直接、最能接受的就是交通标志。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事先粘贴在黑板上,然后按着学生所在的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小组间立体交叉的互动形式回答我出示的交通标志。在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路上的交通标志,在课堂上对学生课前的信息搜集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运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
板块三:交通知识擂台赛。
在现代社会里,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竞争也会日益激烈,而竞争正与小学生的“好强”特点相符合。因此,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我创设情境说:“同学们表现的这样棒,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那老师要组织一个交通知识擂台赛,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敢)这时,课件出示色彩鲜艳的画面,(画面:选题画面)请各小组商量选择你们小组喜欢的图案,每个图案后面都是一道挑战题呦。
1.连一连。(画面:连线题)小组合作来完成图标与意义的连线,及时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2.贴一贴。这道题的设计展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校园周边街道利用简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画面:简图照片)。学生一看都大声地喊出,这是我们学校、洁净街,我家就住在这,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街道。我顺势说:“孩子们,那就请你们将我们刚刚学的交通标志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上吧”!这一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旨在真真切切地让孩子在现实中关注生活,我们的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才能为今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3.设计交通安全提示语。(画面:设计标语)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来设计安全提示语,提示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注意交通安全,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而且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可以保护他人,使学生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学小交警。(画面:学交警)教学中师生共同展示学习交警叔叔三个简单的指挥手势。在这里我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在选择动作和展示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知道交警最常用的三个手势的意思,降低表演难度。小组同学展示时,号召全体学生都来表演学习,让学生在表演学习中获得交通知识,使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板块的设计既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拓展,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学的高潮,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品德的升华。
板块四:学儿歌
经过竞赛后,我宣布同学们挑战成功,为了奖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加入,不仅有效地活跃了活动气氛,而且再一次为学生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利用课件播放音乐《祝你平安》(画面:音乐)并进行全课总结,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将知识告诉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人人都会看标志,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平安。以上是我对《平安回家》一课的说课,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建议,谢谢大家。
第五篇:初中思品说课稿
导语:人生首先要是望远镜,看远;再就是显微镜,看细;接下来是放大镜,看透;其次是太阳镜,看淡;最后是哈哈镜,笑看生活。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中思品说课稿模板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思品说课稿模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本框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对前面教材的进一步延伸。只有对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学习也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起到了铺垫作用。由此可见,这两个单元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本节课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组成,主要讲述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今天,就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因此我把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我们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来看。
能力目标:1能体会出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
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知道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据:民族精神是比较抽象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不自觉地忽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依据: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经济利益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学生的思想严重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主义的影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要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难上加难。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所在,化知为行,以知导行,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要靠他们传承,自觉用行动来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我关于对教材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我先来谈教法:
(一)教法
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强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之中。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等教学资源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情境法
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
3、活动法: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活动,设计的宗旨分别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谈完了教法的运用,我再来谈一谈与之相应的学法的引导:
(二)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评法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其运用过程中要凭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具。
三、教具
多媒体
在呈现图片和播放视频的时候需要用到多媒体,便于学生理解民族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抛砖引玉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积极探究掌握新知,30分钟、情感共鸣升华新知、3分钟、布置作业拓展转化,2分钟。
那么,我们先来看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抛砖引玉,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现的是北京奥运会运动图标,看完后让学生谈自己想到了什么。
导课设计的依据:学生可能会说想到了奥运会,想到了奥运健儿,奥运精神,进尔过渡到民族精神。从学生熟悉的、引以为傲的奥运会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学习本课感兴趣。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学生对民族精神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积极探究掌握新知。帮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认识。
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
首先是活动一:点击中国——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有五个福娃,每个福娃背后都有两张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判断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并以简单的词汇概括这些人和事所体现的精神。我们先来点击贝贝,是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点击京京,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戚继光抗倭,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然后依次点击欢欢,迎迎和妮妮。分别展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昭君出塞的故事、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和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依次看到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会有这些流芳千古的事迹。
依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同学对民族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扫描中国——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活动的任务:填写三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活动的要求:
(1)按座位分成三组,两分钟准备时间。
(2)各组以接力的形式回答,可以自由选择时期作答。不仅要说该时期的民族精神,并且要说出其突出人物和主要事迹。各组间接力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秒,内容不得重复,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
(3)找一名同学作为记录人,记录接力赛结果。
活动设计的依据:采用竞赛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同学们的回答互为补充,使每位同学都能更多地领略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风采。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会从人物的外在表现逐渐认识到人物的内在价值,从而感悟到人的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与自身进行对比,自悟自评,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学生可以自己得出结论: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会增强对这些杰出人物的崇敬热爱之情,立志也做一位民族英雄,可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九年级学生,应该如何做呢?
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感受中国——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让学生观看三幅不同主题的图片。第一幅展现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五讲四美的美德。这些美德是民族精神在生活中的细节化、具体化;
第二幅展现的学生在北京奥运会这个国际体育盛会中所折射的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
第三幅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彰显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设计的依据:让学生感觉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就能体现和传播民族精神。
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对民族精神这一优秀品质有更深刻的情绪体验,我特别设计了
第三个环节:情感共鸣,升华新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flash短片。第一遍,让学生观看,其庄重的展现了我国的主要开国元勋们的形象。第二遍,师生共唱,其展现的是在解放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画面。
活动设计的依据:通过触动心灵的歌曲,振奋人心的画面,达到情景交融,使师生产生共鸣,使同学们从内心再次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但是,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拓展转化
这是一封以“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中学生”为题目的倡议书。让学生思考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归纳总结出三条,填到空白处。经过筛选后,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个宣誓,并且把它挂在我们的教室。
依据:这样做,可以时刻督促学生: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接下来,是我说课的最后一个内容:
五、板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二、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三、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我采用要点式板书,这样设计比较直观、系统,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整堂课的设计,我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培养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评委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拓展阅读】
半世人生,走过一段段风烟尘路,日子删繁就简,生活安稳朴素。人生意义的参悟,添了几分亮度和厚度。
山河岁月中跋涉,生命不曾减退光华,闪亮的思想,成为流年撰记的主笔。读懂世事几多沧桑,人生路,越走越宽阔;一颗心,至纯至简,一派天真的模样。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小半生,幸得那么多人成全,初心不改的情意,默默不语的懂得,于不完美的人生之中,品味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深处,时光静谧,次第花开。生命有所热爱,也有所期待。那些少了陪伴的日子,也能过得恬淡安详。以一颗温柔心,对峙凉薄岁月,以一份优雅的姿态,行走漫漫风尘。世俗与时间的磨砺,让自己更懂得珍惜一些拥有,一种可预见的永恒,已是心上最美的光阴。
人生何处不相逢,生旅漫长,四季更迭间,离合聚散的故事轮番上演,从来都是惯常,你只管坦然接纳。每一种缘分,都将尘埃落定,每一种经历,都会心怀感恩。
所有的人生山水,自己都亲历春秋,所有不能长远的陪伴,都一一微笑告别。往事种种,装订成册,也许哪天,变成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却是时光莞尔的一番真意。
人生,是一个不断放下、拾起,不断失散、遇见的繁复过程。习惯一些存在,习惯一些失去,每一次相逢,都能微笑相迎,每一次分离,都能好言好语地道别。一处光阴的回廊,任流年将人世偷换,一片云影掠过心空,优柔地淡成是年的一缕风岚,终是,飘飘不见。
梦里的花开,远方的惦念,记忆中的风景,以及花开无果的不甘,都会委婉入画,妥帖裱藏。闯过那些大风大浪,孤独的风景,也感觉,格外动人。始终拥有一种逆流而上的能力,一个人攀岩的生崖,坚信,执着,却是一藤紫藤花品的能量注解。
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所有的悲喜过往,出落一颗沉凝的心。一些磨难与伤痛,教会我们坚强,使得我们成长。淡泊了前尘,追求一种简单而平实的生活,追寻一份真诚而温暖的情感。
感谢那些岁月的打磨,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思想与精神的亮度。
最理想的人生,莫过于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度过。不用讨好,不用取悦,努力争取的结果,只需对自己负责。即便一些付出最后没有回报,却能换来此后年月的安妥,也不枉用心执着一回。过往种种,不管多少挫折与失败,我们依旧有勇气面对与继续。如此,便是最好。
漫过时光深处的绚烂,绕过侃侃而谈的喧哗,风雨岁月的一场场洗礼,颐养一颗柔韧而宽暖的心。生命充实,生存有价值,除却那些悲欢交织的情感,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要做。相信,会有另一番波澜壮阔的人生,等待我们去经历。
生命,是一场山长水远的旅行,无论多少路过,始终保持一种精神的亮度,与一份灵魂的纯度。数十载人生,过得多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