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1:4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

第一篇: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

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我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现将我是如何在游戏与体育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在游戏中学习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则更受幼儿的喜欢。如,数学活动给《拖鞋配对》时,我将一半的拖鞋藏入地毯下、椅子下、桌子下、小柜旁等。让幼儿在《捉迷藏》的游戏中找到了拖鞋宝宝的另一个好朋友,很快为一双双拖鞋配好对,并把他们送回家

小班幼儿由于生理和年龄的特点,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可是,在我们组织幼儿观看老师表演的童话剧时,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的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我在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复习时就利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在摸袋中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了眼睛观看到底变出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形,而且还期待着下一个老师将会变出什么来。这样枯燥的数学活动就变得有趣,而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效果也更好。

二、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就使小班幼儿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就依据每一个日常生活过程来渗透数学活动内容,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吃饼干时,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一会儿变成圆形。这样小朋友在吃饼干的时候便不知不觉的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而且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娃娃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角落活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就经常利用“娃娃家”来帮助幼儿复习一些数学知识。如引导幼儿区分娃娃的大小。把碗和杯子进行分类摆放。认识娃娃的衣服颜色。黄娃娃家里的餐具都有个黄标记,绿娃娃家、红娃娃家的餐具应该是什么标记呢?

吃完饭用毛巾擦嘴时,我要求幼儿先将长方形毛巾展开擦嘴,再将长方形对折成正方形擦脸,最后再把正方形对折成长方形擦手。

幼儿在午睡穿脱衣服时,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等等。

总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机的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的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学数学的乐趣

三、运动中学习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的孩子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特点,在认识空间方位“上、下、里、外”这一概念时,我让每个幼儿拿了一个呼啦圈,孩子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上,孩子马上把圈举得高高的;下,孩子马上把圈放在下面;里面,孩子赶快跳进圈里;外面,孩子马上跑了出来。整个活动孩子一直情绪高涨,在趣味化的体育游戏中,把这一概念了解的滚瓜烂熟。

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游戏,也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我就结合“1”和“许多”这个活动,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在练习双脚跳时,我也让孩子“跳一下”、“跳许多下”。这样的游戏更切合教学实践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又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活动时,我则利用皮球、羊角球、海胆球,创编了一个“我给球儿来排队”的体育游戏。结合图形教学活动时,则创编了“跳房子”的游戏等等。

体育游戏是对幼儿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而我将数学知识融如其中,这样既练习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第二篇:小班数学趣味教学的点滴

2012新课改“三优化一提高”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教育论文

小班数学趣味教学的点滴 周铁幼儿园 钱燕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我想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的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这些告诉我们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儿童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是小班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比如餐后散步时,我们会适当的引导幼儿观察,找找身边哪些东西是大的,哪些东西是小的,或者找找那些是三角形的,哪些是圆的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也让幼儿觉得散步时有事可做,不会无目的的瞎逛。

平时我们在组织孩子玩游戏时,也会抛出问题,如:搭积木时,请孩子看看,积木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生活区喂娃娃时,数数给娃娃喂了几颗饼干等等。吃完饭用毛巾擦嘴时,我要求幼儿先将正方形毛巾展开擦嘴,再将正方形对折成长方形擦脸,最后再把长方形对折成正方形擦手。幼儿在午睡穿脱衣服时,也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平时我们在组织孩子玩游戏时,也会抛出问题,如:搭积木时,请孩子看看,积木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在生活区喂娃娃时,数数给娃娃喂了几颗饼干等等。总之,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机的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的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学数学的乐趣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因此,在陈老师的一课三研选材时,我们一致认为要选游戏情节较强的内容,就定了《小兔拔萝卜》,并结合音乐游戏《拔萝卜》,活动开始时,先请孩子听音乐学学拔萝卜,激起他们的兴趣,在请孩子到“萝卜地自己拔萝卜”,并提出要求,要拔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进行操作。又如后来我自己上的同课异构《按规律排序》,结合做项链的游戏,请孩子用两种颜色进行排序,制作项链,孩子们都能认真的参与,少数孩子还能指出他人的错误,进行改正。通过这几个活动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

3、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数学教学

小朋友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的时候,我创设娃娃家的环境,让小朋友以角色的身分给生活用品进行匹配,如茶杯和牙刷、笤帚和畚箕等等,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匹配,玩得非常开心,同时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如:引导小班幼儿认识高矮,我们利用做操时怎样才能更好的跟着老师来做操,请幼儿为老师想办法,怎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只个问题,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踊跃发表意见,有的说脚掂起点,有的说从旁边看。其中有几名幼儿说出了:从矮到高排好队。我肯定了这些幼儿的想法,特别表扬了说出排队办法的幼儿。紧接着我又提出了,“还可以给什么东西来排队”,让他们回家找一找,并尝试着做一做,然后来告诉大家,紧接着,小朋友回家后和父母排起了队,给他们的玩具们排起了队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高涨,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愿望被激发了。

幼儿早期数学教育的目的,正是发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幼儿树立了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会奠定他一生都乐于学习。总之,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这样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无形中也培养了幼儿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做有心人,关注幼儿的生活,将幼儿数学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我们就能够实现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更加积极、有效、愉快地学习数学。这是一个非常美妙与重要的过程,幼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能力和其他能力就能轻松、自然地得到发展。

第三篇: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小班孩子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小班幼儿数学教学必需注意形式多样、有趣,这样孩子才对其学习感兴趣。小班孩子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根据这一特点我尝试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这样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关键词】: 趣味数学 小班幼儿 数学教学 游戏活动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孩子很少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针对如此现状,我尝试了趣味教学法,发现: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四等分,只给幼儿提供两张纸就不够数量了,而最少需要提供8—10张大小、颜色不一的纸张,让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剪开后再进行拼合。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一)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

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数学情景和事例,这些情景和事例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孩子数学潜能的开发产生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数学教育的资源,引导孩子发现、感觉、学习。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将他们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数字性的东西告诉别人;如果看到如果有人手中拿到的饼干比他手中的多,幼儿马上就会发现数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字很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教孩子学些数学。那么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呢?绝大多数幼儿对玩具、食品、游戏等很感兴趣,但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比如在教孩子认读数字时,可以用棋子、饼干、糖块、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一次教一个数字,解释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记忆。通过举例,帮助孩子理解;当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钱币(硬币、纸钞)作教具,孩子们都喜欢做动手操作,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进行数学的学习。如许多孩子喜欢将东西弄倒,也喜欢拿物体拍水。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动作融合在互动游戏中。玩水时,你可以将3个玩具动物或人物卡通在水池边一字排开。然后,你数它们的个数,并依次逐个将它们推入水池,当一个卡通潜入水中时,和你的孩子一起做减法:“一个潜水后,还剩两个。”第二次做该游戏时,你可以向小孩指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第三,并增加个数。这些游戏将增加小孩在数字、数数、数量、序数排列和减法的经验。

还有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数学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喜好,从他们喜欢玩的、喜欢做的事情入手,结合数学知识,创造一定的情境,多让孩子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想,使孩子接受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

(二)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三、在运动中学数学

小朋友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的时候,我创设娃娃家的环境,让小朋友以角色的身分

给生活用品进行匹配,如茶杯和牙刷、笤帚和畚箕等等,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匹配玩得非常开心,同时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一)在现有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二)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结果表明,让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总之,数学,抽象而富于逻辑,它对学前阶段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孩子引入这个神秘而绮丽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畅游,我确信,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

第四篇:浅谈小班幼儿趣味数学教学

浅谈小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几种方法

平山县幼儿园 王惠芳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对枯燥和抽象的数学并不感兴趣。而喜欢游戏、运动和积极表演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又是小班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和幼儿经历过的生活情景表演中,让幼儿在游戏和运动以及表演中学习数学,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运动和表演的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根据这一理论设定,我在组织小班幼儿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和情景表演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和情景表演中学习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幼儿就是在游戏和运动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作为幼儿的第一课堂,深受幼儿喜爱。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另外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让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子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数学情景和事例,这些情景和事例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孩子数学潜能的开发产生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数学教育的资源,引导孩子发现、感觉、学习。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将他们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数字性的东西告诉别人;如果看到如果有人手中拿到的饼干比他手中的多,幼儿马上就会发现数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对数字很感兴趣。家长和老师应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教孩子学些数学。那么如何教幼儿学数学呢?绝大多数幼儿对玩具、食品、游戏等很感兴趣,但注意力不会持续太久。比如在教孩子认读数字时,可以用棋子、饼

干、糖块、葡萄玩具等作教具,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一次教一个数字,解释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记忆。通过举例,帮助孩子理解;当教到5以后,也可以用钱币(硬币、纸钞)作教具,孩子们都喜欢做动手操作,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进行数学的学习。如许多孩子喜欢将东西弄倒,也喜欢拿物体拍水。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动作融合在互动游戏中。玩水时,你可以将3个玩具动物或人物卡通在水池边一字排开。然后,你数它们的个数,并依次逐个将它们推入水池,当一个卡通潜入水中时,和你的孩子一起做减法:“一个潜水后,还剩两个。”第二次做该游戏时,你可以向小孩指出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第三,并增加个数。这些游戏将增加小孩在数字、数数、数量、序数排列和减法的经验。

数学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喜好,从他们喜欢玩的、喜欢做的事情入手,结合数学知识,创造一定的情境,多让孩子动手做,动嘴说,动脑想,使孩子接受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大小物体排排队时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种图片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在现有的体育游戏中进行数学教学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 “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由于年龄原因,小班的孩子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特点,在认识空间方位“上、下、里、外”这一概念时,我让每

个幼儿拿了一个呼啦圈,孩子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上,孩子马上把圈举得高高的;下,孩子马上把圈放在下面;里面,孩子赶快跳进圈里;外面,孩子马上跑了出来。整个活动孩子一直情绪高涨,在趣味化的体育游戏中,把这一概念了解的滚瓜烂熟。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结果表明,让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

三、在操作中学习数学

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 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也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数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动手操作材料时,能引起其思维的积极探索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他们通过反复练习。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例如:在教小班幼儿认识正方形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大小小数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自己去折叠,边与边对折,角与角对折,边对准中线,角对准中线等。幼儿通过自己折叠知道正方形的 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认识长方形时我同样采取这种方法,并把长方形与正方形作比较,从而得出长方形的特点。然后我又为幼儿提供大量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实物。如:饼干、毛巾、手帕、长桌、方桌、长凳、方凳等,让他们说出它们的形状。这样的操作活动不需要老师重复讲述,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因而幼儿学得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较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四等分,只给幼儿提供两张纸就不够数量了,而最少需要提供8—10张大小、颜色不一的纸张,让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剪开后再进行拼合。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数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只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和体会。我想,只要我们老师从实际出发,掌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充分的利用幼儿所处的环境,并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有层次的操作教具,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到数学知识。

2012年4月18日

第五篇:小班幼儿如何学数学专题

小班幼儿如何学数学

明明3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会从1数到100了,可到现在半年了,明明妈妈发现明明怎么没什么长进,问他3+2等于几也不知道。明明妈妈有点着急了,来到幼儿园问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幼儿园难道不教孩子数学吗?对于上小班的孩子,明明的表现正常吗?作为家长在家里怎么教啊? 在幼儿园小班,明明的情况很常见。我们知道,2~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在无意识状态下积累了大量词汇,并在这个过程中记住了很多音频数字,但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真正意义,只是把唱数1、2、3、4、5„„100当成是一种语言符号在学习发声,在家长的鼓励和表扬下数得更熟练而已。这也就是明明妈妈提到的“会从1数到100”。

至于进行计算“3+2”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小班幼儿数学认知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吧。

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喜欢模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等特点,大多数小班幼儿能够逐渐理解“1和许多”的概念,会比较4以内物品的多少,能对常见事物按照一个维度进行简单分类,如按颜色的不同或者形状的不同等等。

他们还不能用抽象的数字进行加法运算,这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用实物给幼儿演示,帮助他理解,例如,明明有3支水彩笔,妈妈又给他2支,问明明:你数数现在一共有几只水彩笔?这样他就会在摆弄水彩笔的过程中说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明明妈妈考察明明的方法不适宜,为此而产生的焦虑和质疑也完全没有必要。

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班数学教育目标的设定,我们一般将以下几点作为小班幼儿数学学习可实现的目标,家长可大致了解一下。

感知体验“1”和“许多”等数学概念;

感知、操作体验各种事物简单的数量特征,点数5个以内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数量;

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和少(4个物体以内); 会比较2~3个物体常见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厚薄等; 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围绕这几条数学教育目标,幼儿园会尊重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发展水平,以游戏的形式,借助各种材料,从浅入深地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教育形式有全班集体教育活动、小组活动、活动区自选游戏、生活中随机教育等等。孩子只有真正理解、掌握了数的实际意义,才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其实,利用游戏学习数学我们同样可以在家里进行,下面就给您推荐几个。

游戏一:宝宝分樱桃

游戏目标:点数5以内的物品,初步感知理解5以内物体的数量。游戏材料:洗干净的樱桃或圣女果等较小的水果,5只碗或纸杯。游戏方法:

①家长说:“宝宝,妈妈买的樱桃不够多,我们不能都吃光,要给爸爸和爷爷奶奶留出来一些,你看怎么办呢?我们分出来好不好?”

②家长鼓励宝宝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律依次发放。比如,每人1个樱桃,一边发樱桃一边手口一致地数出数量,爷爷1个、奶奶1个„„依次放到5只碗里。

③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每人3或5个樱桃,比如,爸爸的樱桃1、2、3、4、5;宝宝的樱桃1、2、3、4、5„„

家长引导宝宝学习一一对应分发食品和物品,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随着孩子点数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分配物品的数量。这种亲子游戏的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宝宝对家人的关爱。

游戏二:玩具分类 游戏目标:

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游戏材料: 小玩具若干 游戏方法:

①家长把宝宝的小玩具聚在一起,请宝宝观察并说说这些玩具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例如,有的是动物,有的是人物;有的穿裤子,有的穿裙子等等。

②鼓励宝宝按照玩具的共性进行分类。例如:各种小兔子归为一类;小人儿分一类;相同颜色的分一类等等。

家长鼓励宝宝随意、反复给小玩具进行分类,只要宝宝能说出合理的理由就可以。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就是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当按照同一维度给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逐渐熟练后,就能够尝试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了。游戏三樱桃核排队

游戏目标: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排序 游戏材料:洗干净的樱桃若干,纸杯2只。游戏方法:

①家长说:“宝宝,今天我们玩一个樱桃核排队的游戏,咱俩比赛,看谁排的队伍长。”家长示范摆出一组,并讲解排序的规律。

②鼓励宝宝把摘下的樱桃把儿先摆在桌子上,接着把吐出来的樱桃核摆在其后,就这样依次摆出长长的一串。第一次跟宝宝玩这类游戏时,可以简单地按照一个把儿接一个核的顺序进行排列,即A—B—A—B循环排序。

③等宝宝熟练掌握这种排序规律后可以增加难度,鼓励宝宝按照一个把儿两个核的规律排队,即ABB—A—BB。

④随着宝宝对排序特征及其规律的掌握,我们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AA—BB—AA—BB„„或是鼓励宝宝自己创造排序的方式。

⑤吃完樱桃后,我们和宝宝一起收拾餐桌,备两只纸杯,鼓励宝宝把樱桃把儿和樱桃核分别装入纸杯内,宝宝在分拣的过程中巩固了最简单的分类知识。

这类数学小游戏是教宝宝在游戏中自然习得排序和分类的知识,除此之外,在比“樱桃核”队伍长短的时候,还可以引导宝宝感知长短和多少的概念。同时,我们要照顾孩子在吃这类有细小果核的食品时,把果核全部吐出来,保证饮食安全。

游戏四:摸盖盖

游戏目标:用对应比较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少(4以内)。

游戏材料:各类饮料瓶盖若干(大小不

一、颜色不同),干净的酸奶盒4只。游戏方法:

② 收集好的各类瓶盖放在一只透明的瓶子里或是盘子里。

②家长和宝宝商量确定自己喜欢的颜色,按照颜色挑出瓶盖放进自己的酸奶盒里。数一数每一盒里瓶盖的数量,把一种颜色的瓶盖摆成一排,比比看哪种颜色的盖子最多,多几个。

③家长说:“宝宝,我们玩摸瓶盖、比大小的游戏吧。”家长和孩子闭上眼睛随便从自己的盒子里摸出一只瓶盖,然后睁开眼睛看看谁的瓶盖大,谁的瓶盖小,摸到大盖子的一方可以挠一下摸到小盖子一方的手心,以示胜利。

这个游戏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孩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拣物并进行点数,得出总数,进而比较多少,为进一步“计算”打好基础。闭着眼睛摸盖盖比大小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宝宝的触摸觉。

游戏五:找老大

游戏目标:会比较2~3个物体常见量的差异,如大小、长短、厚薄等。游戏材料:各类果核(清洗干净并晒干)、纸盒1只、色子1个。游戏方法:

①家长和宝宝把共同收集的果核放在纸盒里(大小不同的芒果核、桃核、杏核、枇杷核、樱桃核、苹果核等)。

②家长和宝宝轮流扔色子,并按照色子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果核,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果核依次排成一队或是两队,比一比哪个队伍长。家长跟宝宝对比一下谁拿到的果核又大又多。

③为了增加宝宝学习和游戏的兴趣,家长可以在宝宝占上风时故意表现出惊喜和羡慕的神情。例如,哎呦,我怎么总是比你扔的点数少呢?宝宝,你有那么多大果核,能不能给我一个呢?等等。

这个游戏中,宝宝在掷色子和读色子点数的过程中,巩固了对数字的认识;按照色子上的数字取出果核的过程,提高了点数和按数取物的本领;给果核按大小顺序排队的过程,积累了对大小、长短、厚薄的感知经验。另外,在操作、摆弄果核的过程中,宝宝的小手触摸到质地、软硬、光滑程度不同的果核,发展了他们的触摸觉。

游戏六:图形变变变

游戏目标: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

游戏材料:白纸、水彩笔、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成品玩具等。游戏方法:

② 长和宝宝找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成品玩具,放在纸上画出轮廊图。②在这三种基本轮廓图口○△的基础上,家长鼓励宝宝随意添画出各种用品(也可以是宝宝说物品,家长协助画出来)。例如,圆形变成太阳、游泳圈、手表、面包圈、车轮„„

③当宝宝能熟练找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之后,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变换正方形、三角形摆放的位置和角度,如◇△◢◣◤◥让宝宝辨认,为学习守恒知识奠定基础。

辨认形状是最简单易行的游戏,生活中到处都能看见形状,不妨跟宝宝找一找,先从家里的小范围寻找,再到户外更大的空间去寻找,发现更多和图形相近的物品。另外,还可以请宝宝用积木、积塑、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加深感知。

总之,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正在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我们设计的游戏都是依据宝宝的这一年龄特点,鼓励他们在不断操作摆弄材料、物体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只要是适宜的、科学的,孩子们定会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下载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幼儿数学教学点滴(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小班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小班数学教学计划幼儿小班数学教学计划划.一、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比较长短,比较最长和最短.比较粗细,比较最粗和最细,按规定排序,数数,6、7、8、9、10的认识,圆形、正......

    幼儿小班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班大多数幼儿都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步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初步建立了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常规,学会收拾玩具,将物品物归原处。喜爱参加......

    小班幼儿数学游戏

    幼儿数学游戏 小班数学游戏玩法20种 小班幼儿年龄小,不能保持较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而抽象的数学比较不感兴趣。而对游戏化的数学活动则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可以......

    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点滴看法2013.6(最终版)

    小班幼儿绘画教学的点滴看法 参加组别:幼儿园研究类型:综合研究学科分类:美术 摘要:小班幼儿刚入园,在美术绘画技巧方面犹如一张白纸,经过老师的引导才逐渐了解到相关的内容。如何......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点滴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点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

    幼儿园小班幼儿冬季保育保健知识点滴

    幼儿园小班幼儿冬季保育保健知识点滴 一年一度,四季更替,秋去冬来,在寒冷的冬季,家长和幼儿园都要更加注意保持幼儿的身体健康。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要谨防冬季易流行......

    初中数学教学点滴

    在浮东教研片“一检”成绩分析会上的发言 浮梁县天保学校 汪有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向大家汇报、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根据教研片的安排,接下来谈......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五篇模版)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主要是指年龄在三周岁至四周岁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其较为明显的特征。首先在心理上,三至四周岁的幼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