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体育上学期第十六周 第1课 跳远教案
教学目的:
1、加强完整技术动作练习,改进各阶段的技术动作,促进各技术的衔接与配合;、掌握助跑步点的丈量方法,提高上板的准确性;
3、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参与和合作,寻找教学上的不足,加以改进。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着装等。
二、宣布本课的内容
三、安排见习生
四、慢跑400米
五、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全身运动
7、跳跃运动
8、整理运动
六、游戏:贴膏药 基本部分
一自主学习:
组织:分男女二组进行练习
******
******
二、考核
组织:分男女二组进行考核 教法:
1、简要讲解规则,提出要求后进行考核,2、培养体育骨干协同进行 要求:充分准备,考出好成绩 结 束 部 分
第二篇:九年级体育上学期第十一周 第1课 身体素质练习教案
身体素质练习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力量练习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
3、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兴趣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提出本课教学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5、慢跑400米
6、准备操:
伸展运动 扩胸运动 踢腿运动 体侧运动 全身运动 跳跃运动 基本部分:
一.力量素质练习
1.发展上肢、肩带肌群力量的练习
俯卧撑:男生20*4 女生15*4 2.发展下肢肌群力量的练习
单脚跳上、跳下:男生40*4 女生30*4 3.发展腹背肌群力量的练习
20~30秒立卧撑 二.自己自由参加兴趣小组
小组分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组织: 教法: ******.1 讲解示范
****** 2.学生进行练习
△
******.3、要求:认真
****** 结束部分:
1、放松操
2、集合小结。
3、回收器材 五:课后小结
第三篇:大班上学期教案第十六周[定稿]
主题七:再见吧,幼儿园
第一周(第十六周)主题目标:
1.积极回忆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珍惜在幼儿园三年的时光。
2.能围绕话题进行谈话,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3.感知幼儿园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热爱帮助自己快乐成长的人,愿意为幼儿园做力所能及的事。
4.用各种演出形式表现歌曲的结构,用美好的歌声抒发对幼儿园与教师深厚的感情。
5.了解小学少先队的活动,增加升入小学的愿望。6.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
一、集体活动
数积木(数学)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活动中,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体验数形关系。
2.通过观察、感知、推理,发展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正方体;有用积木搭建筑物的经验。2.多媒体课件,图版、积木、笔若干。3.幼儿练习在幼儿画册3的39-40页。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积木的空间存在形式。1.谈话激趣。
导语:小朋友都玩过积木吧!谁来说说,你用积木搭出过什么造型? 2.游戏《捉迷藏》。(播放课件)
提问:看看这儿有几块积木?
怎么一下子不见了呢? 3.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真亮,尽管有的积木躲在后面也被你们发现了,真棒!
二、点数积木,体验数形的关系。
1.出示ppt图版,数简单造型所用积木数。
提问:看看,这像什么?
用了几块积木?
2.再次出示ppt图版,点数较复杂造型积木数,并尝试验证。
提问:谁来说说这个造型有几块积木搭建而成? 3.课件验证。
三、幼儿分组练习
1.幼儿两两合作看图数积木,并记录积木数。
(1)交代操作要求。
这儿还有许多的图版,请小朋友两两合作,数一数,搭出这样的造型需要多少 积木?数完后,可以用积木搭一搭,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2)投放难易层度不一的操作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2.集体交流,验证。
四、联系生活,拓展经验。(播放PPT)
结束语:看来,小朋友将来个个都能成为出色的小建筑师。如果请小朋友搭建这样的小区,需要多少积木呢?又该如何用积木来搭呢?我将会把这副图放在区角中,大家一起来努力完成。
毕业歌(歌曲)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且能伴着歌曲内容和节奏进行舞蹈。2.激发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和对小学生活的憧憬。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34~36页,毕业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谈话
播放小学一年级学生生活视频。引导幼儿说一说视频的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 幼儿:„„
教师:那是一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课间活动。你们想成为小学生吗? 幼儿:„„.教师:相信小朋友们都想成为一名小学生,还有一个星期我们也毕业啦。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毕业歌好吗?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请幼儿说一说歌曲里唱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学唱歌曲。学认读歌词,教师范唱,幼儿跟唱。3)发表感言(分享即将毕业对幼儿园和老师们的事情)
请孩子们讲述在幼儿园的生活经验,回忆与同伴、老师相处的情景,萌发幼儿们依依不舍的感受。再请幼儿对着自己的老师说一句感激的话。
三、歌舞创作。
四、结束课程。
唱歌还有用动作把歌曲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飞鸟的动作„„ ”等幼儿发挥想象自己创造动作 请幼儿边唱歌边跳舞。
我要做小学生了(综合)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讨论:
(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上小学后,我想......(绘画)
活动目标: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大胆想象进入小学后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活动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小学生活动的照片或已参观过小学。活动过程:
1.谈谈对小学生活的印象。
提问:你在参观小学时,看到小学生都在干什么呀?
2.想象自己做小学生的摸样。
教师:我们长大了,做小学生了,想象下自己的样子,你的小伙伴在做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范例。
3.大胆展开想象,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理想。
提醒幼儿自己的模样特征要画明显,人物形象稍微画大一些,简单画出人物走、坐、跑的基本动态,并注意要将画面安排的合理、丰富。
4.举办“我是小学生”的展览会。
鼓励幼儿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二、区域活动
美工区:装饰“甜蜜回忆盒” 语言区:难忘时刻 科学区:年轮
阅读区:用语言讲述“我的幼儿园”。
音乐区:《毕业歌》、《礼物》等歌曲的表演活动。
三、户外活动
快乐的小螃蟹、端午节、用椅子做运动、*斗鸡、*抬轿
四、日常活动
1.和幼儿一起收集三年来的生活、活动照片和录像等,布置成“我们的成长足迹”
2.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准备书包及学习用具,每天督促孩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并背着书包上幼儿园。
3.在炎热的夏天,体育活动选择活动量小一点的。4.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备注:括号加粗为二次备课内容
第四篇: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
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
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篇一:九年级体育教案
初三体育理论课教案1
一、教学内容: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自身的身体结构与身体机能的特点。
2、能力目标: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并在发展身体机能中所要注意的事项。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知道中学生的生理特点;难点是如何在体育活动中科学的进行锻炼。
一、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健康健美的形体,毫无疑问,同学们都希望能做到那样。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是不是你只要参与就可以?还是练就要狠狠地练?所以,本课我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与体育活动,让同学们能科学地进行参与体育锻炼。
(二)出示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思考题进行自学,并找出答案。
思考题:
1、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
2、什么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
3、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是怎么样的?
4、在体育锻炼的时候是不是锻炼的越狠越好?为什么?
5、在锻炼的过程中你的身体有哪些现象出现?
(三)学生自学
学生可以互相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四)检查自学效果,师生讨论
(五)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1、骨骼的弹性较好,但是硬度较差,承受压力不及成年人。
2、肌肉细嫩,收缩力较弱,耐力较差,容易产生疲劳。
3、心脏收缩力较差,每搏输出量较少,呼吸肌肌力较差,肺活量较小。
4、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初三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
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篇二:九年级体育教案第一学期完整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
蒙山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理论教案
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篇三:人教版九年级体育教案 全集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第一节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一、学情分析: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三、教学目标:
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转自:www.xiexiebang.com 教 师 联盟 网:九年级上学期体育教案)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
四、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早正常情况下,脉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每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睡眠、休息时则减缓。参加运动时,随着运动负荷的加大,脉搏跳动也随之加快。但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由于心脏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在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每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每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最高脉率 — 安静时脉率)65% + 安静是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
准备一块马表; 2.
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种的脉搏跳动次数; 4.
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于10,就是此时的脉率。
(三)注意的问题
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刻脉率,造成测定结果不准。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如下曲线图表)。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脉率,利用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恢复率:
心脏恢复率 =(运动心率-恢复心率)/ 10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心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是表示运动负荷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晨起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对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如果锻炼后,经过合理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好,说明运动负荷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休息调整
五.参考资料(1)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
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2)运动过度疲劳综合症
运动过度是指运动者在锻炼过程中承受的运动负荷超过了机体所能正常承受的能力。
一般表现为参加锻炼后的第二天,锻炼者感到疲劳或肌肉酸痛僵硬、精神不振,出现所谓“锻炼的延续效应”。严重者还会产生注意力涣散、容易激动等心理症状,以及睡眠不好、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等。
出现运动过度的一般症状后,可以通过增加两次锻炼之间的休息时间、减小锻炼的运动负荷等方法加以缓解。但严重者,还需要采取增加营养、接受理疗和按摩等措施,尽快使机体得到恢复。否则,会导致症状进一步恶化。
运动负荷过大是引起运动过度症状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合理的休息或饮食质量差、营养不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8.课堂练习:在教学时还应注意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如超量恢复、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运动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运动后的心率恢复、心脏恢复水平等内容,讲授时最好与图示、图表等形式配合进行。如有条件,可将本课时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讲授时运用必要的多媒体技术或其他电教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输出的高效性和直观性。
9.作业安排:熟练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
10.自我问答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脸色绯红,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脸色发白,满头大汗,动作失控等。所以,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体育课上,可以通过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田径
一、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第五篇:九年级体育上学期第一周 第2课 短跑教案
短跑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技术过程。2.技能目标:⑴使85%的学生能熟练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求,⑵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不怕吃苦、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教师整队.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3.安排见习生.要求:静、快、齐
4、徒手操
头部运动 肩绕环
臂绕环 髋关节 膝关节 压腿 腕踝关节 组织:*******
*******
▽
教法:⑴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⑵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模仿练习.要求: 认真练习,动作正确、有力 基本部分:
一.站立式起跑
动作要领(以左脚在前为例):
预备——跑
预备:身体重心前倾,右脚后跟掂起,右臂在前,离胸约一拳,左手弯曲置于体后。跑:听到口令,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两手前后协调摆臂。重点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
1.站立式起跑练习
组织: ******* 1
*******
▽ 教法:⑴教师讲解示范
⑵学生听口令分组练习
⑶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纠错 要求:要求动作正确、协调
要求:摆臂有力、抬腿积极
二、反应 游戏:三五成群
方法 :当听到老师喊“三”就三位同学抱作一团,“五”就五位同学。教法:⑴教师讲解示范
⑵学生进行练习
要求:听从指挥,按照方法进行比赛 结束部分:
1.整队集合。2.
做全身放松练习。3.
总结本次课。4.
收还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