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时间:2019-05-13 01: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今天早晨第一节课完成《夜书所见》的教学,原先以为,这首古诗会很难,但是上下来,感觉还错。无论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课堂效果,我认为都比较不错。把这堂课的实录记录下来。师先示范朗读两遍课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自读课文,抽几个孩子纠正读音。(在读书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注释,向我提出了问题。)

万颖朗读古诗,指导认识“绍、翁”。(这两个字书上没有注音,其他字书上有注音,孩子们读得还不错。)男女生分读古诗,全班齐读。

师:刚才有个细心的小朋友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古诗上怎么有些数字呢? 生:这些数字是注释,写在了下面。师:什么是注释? 生:可能是注意解释。

师:释正是解释的意思,而注是注出的意思,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注出来,让大家知道。

那这些注释对我们学习古诗有些什么帮助呢? 生:让我们知道古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注释学习这首古诗。抽生读第一句古诗。

师:注释上告诉我们“萧萧”是风声,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生:风出动梧桐叶发出萧萧的风声。生:送来秋天的寒冷。生:江上秋风在吹。

师:“动客情”中的客是什么意思呢? 生:客是指客人,动是动心。

师:客在这里不单指客人,还是客居他乡的诗人。他动了什么情呢? 生:心情

看孩子们不能体会这里诗人的感情,我决定放下,先体会后两句的意思。师:我们先放一下,看看后两句,从后两句中去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感情。谁能说说后两句的意思。生: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生:夜深就是深夜。生:篱落是篱笆。

生:一灯明是灯光明亮的地方。师:把他们连起来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生:知道有儿童捉蟋蟀,深夜篱笆灯光明亮的地方。

师: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说得通顺吗,怎么才能让它通顺。生:加上一些自己的话。师:再请个同学说说。

生:夜深了,篱笆深处有明亮的灯光,知道有小孩在捉蟋蟀。师:你觉得这些小孩捉蟋蟀怎么样? 生:很开心。

师:那诗人看到这些小孩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天上明月,正是人月两团圆的时候,可是他却在异乡他这时最想什么呢? 生:自己的家乡。师:他前面的感情是什么情? 生:思乡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思乡之情一起再来读读这首古诗。接着孩子们背诵古诗。

一堂课在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中结束。

第二篇:《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一、读所见

师: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什么叫重读?已经读过的诗,现在还要来读一读,这就叫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呢?因为同样一首诗,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你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

生(齐读):《夜书所见》。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全诗)

师:能背下来吗?

(生齐背全诗)

师:能把它默下来吗?

(完形填空。师生评价)

二、画所见

师:我不知道以前这首诗学完后,你们脑海中留下了什么?这么说吧,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先小声读读,再试着说说

(生自由朗读,小声练说)

生:我打算画一棵只剩下几片叶子的梧桐树,再在树下画几个拿着灯笼挑蛐蛐的小朋友。

师:在他的画上,梧桐树下有小朋友,对此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小朋友应该是在篱笆围成的院子里捉蛐蛐。

师:他的画上有江岸上的梧桐树和篱笆院里捉蛐蛐的小朋友。谁还想在这幅画上补充?

生:我要再画上一条江,在月光下,江面波光粼粼,隐隐约约有几只小船。

师:你把这江上的景色描绘得真美!江边还站着一个人,你们看见了吗?那是谁?

生(齐):叶绍翁!

师:也就是诗中说的——

(生齐):“客”。

师:叶绍翁怎么就成了“客”了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远离故乡,身在他乡,所以称之为“客”。

师:你们把诗中描绘的这么多景物都画到你们的画里面去了。有——

生:有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生交流、师圈)

师:这么一交流,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相机板书)。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三、抒所感

(一)锁定画面一,体会诗人心里的“寒”,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读了前两句诗,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音乐造境)在一个深秋的晚上,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江面上波光粼粼的。夜深了,天很黑,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江风吹过,送来一阵阵寒意。远离家乡的诗人叶绍翁坐在江边,望着黑樾樾的江面若有所思,他可能要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也可能要去远游。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生:他可能很孤独、很寂寞。

生:他可能感到一点淡淡的伤感。

师:谁能试着朗读前两句诗,来传递诗人的心情。

(一生读)

师:你读完前四个字后稍稍停顿了一下,这就读出了诗人的伤感寂寞。(示范读)

(另一生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萧萧梧叶送寒声”,发现了吗?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传递了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和伤感的心情,是哪一个字?

生(齐答):寒!

师:诗人不但身上冷,心里也冷。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诗人见到了哪些景才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再读读这两句诗,体会体会。

生:诗人见到了梧桐叶被风一片一片吹下来,让他感受到寒意。

师:为什么梧叶会让他感受到寒意呢?

生:可能诗人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棵梧桐树。

生:可能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梧叶一样飘零。

师:你们很会联想,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在古代,梧叶经常被诗人们用来传递这种孤独、寂寞的伤感心情。有诗为证。

(课件出示,生齐读):“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师:所以,当诗人看到梧叶的时候,他那寂寞和孤独的心情就更深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除了梧叶,还有哪些景让他心里顿生寒意?

生:还有秋风吹过梧桐树的萧萧声。

生:这让我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

师:你很会联想。“风萧萧兮易水寒”这句诗是写哪件事的?

生:荆轲刺秦。

师:当时的荆轲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很悲壮。

师:的确如此。其实,萧萧不单单形容风声,还可以形容马鸣。(出示课件)“萧萧斑马鸣”,在战场上听到这样的声音,真让人不由得产生悲壮的心情。原来,风声也会让诗人心生寒意。谁来读读这句诗,把描写声音的词读好?

(一生读)

师:“萧萧”、“萧萧”,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秋风”,“秋风”为什么会让诗人感受到寒意呢?秋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秋风让我们感到冷和孤独。

师:“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柔和的、温暖的感觉。

师:是呀,“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一起,万木凋零,秋风让诗人更为伤感。我们再来朗读这两句诗,来传递诗人这种伤感的心情。

师:如果光是“秋风”还不至于这么寒,这秋风偏偏要吹在梧叶上,梧叶已经让诗人感到很“寒”了,却偏偏还要让它发出这种“萧萧”的声音。那种“寒”意,是一点一点渗到诗人心里去的。因为心寒,所以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寒意。我们再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

师:此时,江风在动,梧叶在动,客的情也在动,(板书“情”)。就是这些特定的景让诗人生出了无限的乡愁、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孤独和寂寞。真是“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啊。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读这两句诗,在朗读中感受诗人这种在特定的“景”下产生的孤独、寂寞和忧愁的“情”。

(配乐齐读)

(二)锁定画面二,体会诗人心里的“明”,再次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正当诗人满怀愁绪时,他的目光从江边移向江岸,看到了怎样的景?我们一起来读后两句诗。

(生齐读)

师:他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挑促织呢?请用诗句来回答。因为——

生(齐答):“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因为他看到“夜深篱落一灯明”,所以——

生(齐答):“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远远看去,江岸上的篱笆墙内,一盏灯亮着,噢,知道啦,准是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在捉蟋蟀呢!他怎么就猜得那么准?

生:也许诗人小时候也曾在夜里挑过促织。

生:也许他会想到自己童年时的幸福生活。

师:眼前的情景也许唤起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看到在温暖灯光下嬉戏的孩子,此时他的心情还像刚才那么“寒”吗?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他觉得有一丝高兴。

生:他心里觉得温暖了许多。

师:能用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齐答):“明”。

师:谁能把这种心情用朗读传递出来?

(一生感情朗读)

师:听你一读,我的心情亮堂起来了。

(另一生感情朗读)

师:你这样读,把我们的心情也读“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那篱笆围成的院子、那快乐嬉戏的孩子,加上那盏温暖明亮的灯,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啊!这一切,也许驱走了萧萧梧叶勾起的孤独和忧伤,驱走了秋风带来的寒冷与黑暗,使他的心变得温暖起来、亮堂起来了。也许,他更想家了。总之,这时的“所见”,这时眼前的“景”又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

生:齐读后两句诗。

师:萧萧梧叶带来寒意,勾起了诗人孤独、忧伤的情感;灯下嬉戏的儿童让诗人的心里变得温暖、亮堂起来。诗人的心情就这样随着所见的景的变化而变化,“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四、移写法

师:“江上秋风动客情”,其实何止是秋风在动客情啊,诗中还有很多景都触动了他的情啊,你能学做小诗人,完成填空,也来吟一句诗吧。

生:萧萧梧叶动客情。

生:篱落灯明动客情。

师:你不仅吟得好,概括得也好。

生:儿童促织动客情。

生:秋风寒声动客情。

师:好啊,你把两种景物放在了一起说。

生:夜深一灯动客情。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读懂了诗人的“所见”,还读出了他的“所感”,(板书“感”)。

其实对很多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说,“所见”,就有“所感”,见“景”,都会生“情”,这叫“见景生情”。

师:不知你们自己能否读懂,下面的这些诗句,这些客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而触动了他们的情呢?还是请你用————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把我们的理解表达出来。写一句。

(多种方式读《静夜思》、《泊船瓜洲》和《枫桥夜泊》)

(生练笔,师巡视,交流)

生:我写了两句诗。一句是“月光寒霜动客情”,还有一句是“夜深皎月动客情”。

师:试着吟得再动情一些。

(生感情吟诵)

生:“春风绿岸动客情”。

生:我觉得“绿岸”不是很贴切,可以改为“春风明月动客情”。

生:“春风江南动客情”。

生(齐说):应该是“江南春风动客情”。

生:我写的是“春风明月动客情”。

师:概括得非常好。

生:我写了两句。一句是“窗前月光动客情”,第二句是“夜半钟声动客情”。

师:朗朗上口。

生:我写的是“月落乌啼动客情”。

师:写得多美呀。

生:我写了三句:“江枫渔火动客情”、“明月钟声动客情”、“月光寒霜动客情”。

师:“月光”和“寒霜”放在一起,肯定触动诗人的“情”。

生:“故乡明月动客情”。

师:加了一个“故乡”,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之情呢?

生:“瓜洲水间动客情”。

师:水间不是一个景,这句诗读起来就不流畅了。

生:我写的是“皓月钟声动客情”。

师:月亮被你们这么一描摹,各具形态,发现了吗,这些诗中都出现的一个景是——

生(齐答):“月”!

师:像“月亮”啊,“寒霜”啊,“钟声”啊,这些特定的“景”经常出现在我们历代诗人的诗作当中。尽管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诗人却都被这些特定的“景”所触动,牵动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既可以读到看得见的景,也可以读到看不见的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夜书所见》。

(配乐造境,全班齐诵)

师: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齐读)

师:是啊,在这漆黑的夜里,江边的梧桐树他看得清吗?

生(齐答):看不清。

师:他只能听到风吹梧叶发出的萧萧之声;在漆黑的夜里,远处岸上抓蟋蟀的儿童他看得清吗?

生(齐答):看不清。

师:他只能凭着这“一灯明”进行猜测。所以,在这样的夜晚,唯一所能“见”的,其实只是那盏亮着的灯,那“一灯明”啊。谁再读最后两句,把这盏温暖的灯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生读)

师:最后的“一灯明”,你读得意味深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一灯明”,诗的最后就这样给这盏灯拍了一个特写镜头。童年的美好记忆就像这盏灯一样,留在作者的心中,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和三年前读它时收获一样吗?

生(齐答):不一样。

师:是呀,古诗是需要重读的。相信等我们长大之后再读这首诗,会读出更多的味道和感受。下课!

见景生情

板书:夜书所见(感)

教后反思

古诗,因为离孩子的生活、日常语言比较遥远,这么多年来,古诗教学的研究,都放在如何挖掘诗意、开掘诗境上。这几年,也产生了一些精品课例。带领学生穿透古诗语言,走进古诗意境,深悟古诗情感,把课上得古意盎然、诗意盎然,似乎是这几年古诗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我经常在想,小学生学古诗,能否学得浅显一些、好玩一些、轻松一些,在课堂上,通过古诗的学习,不光领悟诗情诗意,还要悟到一些方法技巧,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语文教学是忌谈知识的,但古诗中渗透的语文知识,我们不用回避教学。所以,本课的教学,视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领悟到诗人如何“见景生情”,而且是“特定的景触发了特定的情”。在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训练”是非常凸显的一种方式,从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出发,让学生整体感受:其实何止是“秋风”动客情,诗中还有许多的景都触动了诗人的情啊,你能仿说一句“_________动客情”吗?让学生对整首诗进行梳理,学生要提炼诗中的景,并用四个字概括出来,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是一个考量。当学生吟出了“萧萧梧叶动客情”、“篱落灯明动客情”、“儿童嬉戏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时,说明他们读懂了“诗语”,也读懂了“诗情”了。所以,此处的运用也是对学生理解的一个检测,更是迁移和提升。最后,呈现三首“思乡”诗,学生自己从诗中用四字词语提炼景物,仿写诗句“——动客情”,这项语言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进一步历练,在仿说“诗语”的过程中,学生对“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这个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是这堂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一:用“以练导学”的方式教古诗。让仿说、仿写诗句的训练承载起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了解相关知识的多重目的。

本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二,是渗透“重读”理念。把低年级学过的古诗,到高年级再读,通过设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新的感受与收获,体会到:不同年龄、不同时期、不同心境,读同一首诗,感受和收获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点到为止的渗透,不是作秀,是给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他学会学习,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学会自己到这些曾经学过的古诗中不断寻找新的意义,获得新的启迪与营养。

总体来说,传统的古诗教学,感性有余,理性不足。如果能在醇厚的情味与意味中增加些刚性的元素:知识的、理念的等等,那就犹如在学生的心间开启了一扇窗,会让他看到里面风光无限的风景。

好一道古诗教学的“和美”风景

——盛新凤老师《夜书所见》一课赏析

浙江衢州市教科研中心特级教师 施燕红

在当前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半截蜡烛》《三个忠告》《去年的树》《跨越百年的美丽》等阅读教学课例足以让我们领略盛老师阅读教学之和美风景。今天,盛老师又向我们呈现了“和美语文”在古诗教学中的精彩演绎,拓展了“和美语文”的实践操作范畴。细品之,有以下“和美”之处:

一、传递经典古诗“常读常新”之和美

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写道:“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可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阅读经典文章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收获。古诗当是经典中的经典。好诗不厌百回读。盛老师课始一句“三年级我们就学过这首古诗了,古诗是需要重读的”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传递了“古诗需要常读常新”的理念。因为是重读,盛老师课始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了一首古诗的基本学习任务。

常读要做到很容易,常新则不易。五年级再读,要读出什么“新”呢?在接下来的课堂行进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缕缕新意:诗情感悟“新”:通过“寒”与“明”的两极对比,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意境品味“新”:无论是“梧桐”的忧伤、“一灯明”的意味深长,抑或是“月”的思念,都在这堂课里悠悠萦绕;方法领会“新”:盛老师领着学生走近古诗的表达方式——“特殊的景抒特殊的情,不同的景抒不同的情”;学习“送寒声”“动客情”的迁移写法,从中收获改诗仿写的乐趣。可见,重读不是重复,重读指向提升。

二、呈现古诗课堂“以练导学”之和美

古诗因为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教学时更容易陷入“串讲诗意,分析诗情”的怪圈中。课标修订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怎样在古诗课堂中让学于生,为学生创设更多语言文字运用的时机,盛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以练导学”的古诗教学新模式,将传统课堂的“以练固学、以练测学”转化为“以练导学,以练促学”。

在整堂课中,把训练作为一种载体引导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古诗学习。首先,整堂课按“读所见——画所见——抒所感——移写法”层层推进,训练板块清晰明了。其次训练内容指向语文,四个板块分别指向读、想、说、悟、写的能力训练。再者,训练方式整合灵动,无论是体会诗人心中的“寒”还是感悟诗人眼中的“明”,抑或是用其他景物来替换“送寒声”,还是结合其它古诗仿写“动客情”,都不是孤立、机械的训练,有了老师精心拓展的古诗作依托,加上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练得轻松而有成效。盛老师“以练导学”的古诗教学新模式既依循传统,又大胆创新;既是回归,又是前行,使教学走向高效、和美之境。

三、彰显古诗教学“组块拓展”之和美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学生要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就需要教师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盛老师在这节课中充分展现了古诗拓展串联组块之美。课中三度拓展均可圈可点。

第一处学习“萧萧梧叶送寒声”一句时,盛老师让学生用“群雁南飞、秋菊摇曳、啾啾虫鸣、呼呼秋风”诸词替换,看似平常,实则非匠心独具者不可为之。何也?古诗中有不少意象,历经润泽,其所表达之意蕴,传递之情感,已有定数。盛老师扣住“梧叶”,拓展了韦应物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及南宋诗人周紫芝的“梧桐叶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两句诗句,帮助学生聚焦“梧叶”这一特殊的意象,体会到诗人那份孤寂忧伤的情感。此处宕开一笔,非独语文教学,乃是文化传承。

第二处拓展在理解“知有儿童挑促织”时,带出了同样是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所见》,这三首诗进一步展现了古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丰满了学生对叶绍翁童年生活的遐想。

第三处便是仿写诗句,迁移写法的时候,补充呈现《静夜思》《春日》《枫桥夜泊》三首古诗,参照这些古诗,学写“动客情”,为学生提供了仿写的场景,迁移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语言文字得到了运用,变书本的为自己的,实现了语言的内化。

四、聚焦古诗情感“冲突对比”之和美

盛老师此课的浓墨重彩之处是锁定诗中的两个画面,聚焦一“寒”一“明”,体会诗人情感之变化。体会心中之“寒”,盛老师通过音乐画面造境,通过教师充满淡淡忧伤的含情描述,将学生带入了风高夜黑、寒意阵阵的江边,感受诗人的那份孤独伤感。体会心中之“明”,通过学生想象诗人可能玩过的游戏,拓展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心中的那份温暖与追忆。此时补充的其它描写童年游戏的古诗,借“追黄蝶”、“放纸鸢”与“捕鸣蝉”的欢快,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内心之寒,以及乍见“一灯明”时,内心之暖。此处,诗人本该落笔写乡愁,却偏偏关注“儿童挑促织”,笔意突转,似乎使人难以捉摸。经由“寒”与“明”对比,方才明了,诗人是在“一灯”之光照耀下,照见了自己的童年,也照见了遥远的故乡。“一灯”之“明”愈明,“梧叶”之“寒”愈甚。这种情感冲突对比之美在诗人笔下神奇呈现,也在盛老师的课堂中自然流淌。可谓诗人写得高明,盛老师教得高超,相得益彰!

五、强化古诗语言“迁移运用”之和美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其目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而能力不可能靠听说便能获得,它必须更多地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当前的语文课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环节还太少,这也是语文课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怎样在古诗课堂中让学生习得语言,迁移运用?盛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替换秋天的其他景物,试着改编“送寒声”。此处改编诗句,不求编得有多好,唯求借此提炼诗意,感受诗情,体会学诗之乐而已。课尾补充《静夜思》等三首古诗,仿写“动客情”,旨在迁移运用,加深对古诗“特殊的景抒特殊的情”“不同的景抒不同的情”表达方法的领悟。一写再写,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课堂永远都是遗憾的艺术,古诗较之其他文体,读更为重要。作为常读常新的经典诗文教学,能否在“读”上下点功夫,呈现新意,如在体悟诗情时,切入吟诵,那便更完美了!

[2014-09-1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三篇:《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送、逃”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6)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挑”在这读第三声,它的意思是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这是一个多音字,并指导书写,让学生知道挑后半部分的正确写法。

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布置作业: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请下课后继续搜集关于思乡的古诗。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听:寒声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夜书所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夜书所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

一、亮“开门红”——激趣导入

首先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之后我发出这样的感叹: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由此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思路:因为教材安排的课文大都与实际季节相吻合,所以这样熟悉场景的再现,很容易勾起了孩子们对秋的感知,但在他们眼中、心中秋天是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而我借由此过渡到秋天也是引人愁思的季节,与本诗主题吻合,也能在孩子头脑中设下一个小小的悬念:秋天怎么会引起人们愁思呢?这首诗又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愁思?这样的导入,过渡自然,引人思索。)

二、唱“重头戏”——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了解诗人,理解诗题;初读古诗,学习生字;品读赏析,感悟诗意;游戏练习,加深理解四步。(一)了解诗人,理解诗题;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老师请诗人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出示作者资料)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生2:写!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生:写!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这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读懂诗,这一步就是为读懂诗做了初步的准备,明确诗题的含义,才能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写些什么。通过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学生可以明确作者写诗的时间——“夜”及内容——“所见”。)(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并出示学习提示: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 ”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不懂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们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它们的住所及出色的演唱才华。)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写生字。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由课题的理解很自然地引出了自读提示,这样的提示可以给刚刚迈入三年级的孩子们“一根学习的拐杖”,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诗,避免一头雾水的学习。这首诗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不多,而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看,难度不大。但是为了养成他们认真细致的书写习惯,我还是设计了生字的书写指导,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落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请你带着这样的情绪读读这两行诗。(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体悟诗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我注重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他们深深地融入到诗中去。)(四)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考虑到我班的孩子年龄偏小,设计游戏加深理解的方式很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品“音绕梁”——感悟升华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逐句理解诗句之后,带领同学们回顾整首诗感情朗读,我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让孩子反复诵读,提醒他们将自己的理解带入朗读之中,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思乡情感。)(五)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四、听“窗外音”——拓展延伸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而中华五千年来的诗歌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此环节中刺激孩子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验,让他们吟诵其它有关思乡的古诗,丰富他们的积累。而学后质疑,有利于引发新的思考、新的感受,使孩子们永远处于“学然后知不足”的境地,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五、练“好功底”——个性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个性作业是对全课的一个复习巩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文拓展到实际生活,这样以来,本课的学习就被引入更深更广的空间,体现出“大语文”的理念。)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叶绍翁 听:萧萧 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推荐阅读--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客游在外的诗人因秋风落叶,倍感孤独郁闷,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积极性。

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法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

当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对学生考虑的不够周到,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灌溉,夜书所见教案希望大家好好阅读哦,本册的内容三年级语文知识点、三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里面含有很多精彩文章,收藏看看!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课题:夜书所见

授课人

授课时间:2011年9月24日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现代古诗教学注重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在教学中我以品诗赏画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儿童的生活体验,通过诵读,体会诗人的感情。找准拓展点,延伸点,利用逆向思维在所见和所不见中深切体会思乡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2)学习“平仄”读诗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重难点: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教法、学法:

1、“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

2、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资源、练习说话、启发想像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的自主状态。

3、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努力营造自主空间,使学生学得得法,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小黑板 板书设计: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夜书所见

听:寒声 秋风 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教学流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释题。

2、初读诗文(要求:先读注释,再看题目,最后读诗文)

3、自由读。

4、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久久不能入眠,这是为什么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

2、学习诗文。(体会所见、所闻、所感。)品味“知”、“挑”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讲解:“平仄”读书规律。

2、展示《夜书所见》古诗的平仄。

3、指导诵读。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五、唱读诗文,再现诗韵

1、播放音乐,试唱。

2、学生试唱,用心感受、注意节奏。

3、不播放音乐,看老师手势唱。

4、总结延伸。

下载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古诗《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下团城学校 李兴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促”,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

    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吟诵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夜书所见》吟诵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促、深”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

    夜书所见[精选]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教材简说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2010-11-02 14:39:30| 分类:默认分类 |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

    《夜书所见》

    9.夜书所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 、 朗读、背诵诗文。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教学重点:会写本课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