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时间:2019-05-13 01:2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第一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指导学生读准“成、参、睡”,比较“成”“晨”的读音。认记字形以整体识记为主,也可鼓励学生利用熟字来记。通过“蛙”、“睡”,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2.写字:

写“几、用、鱼”三个字,要提醒学生注意在田字格里居中安排。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横折弯钩,起笔与撇的起笔相连。

用:外边的同字框大小适中,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第二笔横折的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二、朗读感悟

本课语言富有童趣,读起来趣味盎然。应该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尽量避免朗读技巧的抽象指导。1.可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地上一片洁白,你们的心情怎样,会到雪地上做什么?由此想象“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边跑边欢呼,朗读时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2.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生动活泼的作画场面,“几步就成”的自豪感。最后一句中“睡着啦”要读得轻松,突出青蛙在冬眠呢。3.在读通课文以后,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选择一种小动物画一画,在活动中感悟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用欢快乐曲创造气氛,进行配乐朗读。

4.指导背诵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可采用引背的方式练习,如,下雪啦,()。小鸡画竹叶,(),小鸭画枫叶,()。不用颜料()。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也可给学生一个顺序:一群小画家来了──小画家们画画──青蛙呢。

三、课后作业

课后“读读连连”既可以复习生字,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此题可结合学习第三句时练一练,也可在指导背诵前练习。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四、实践活动

1.了解哪些动物也会来雪地“画画”,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课上交流,并说出自己是从哪里了解的。2.课外阅读富有童趣的韵文。

3.如果在下雪天上这一课更好,可以带领学生去雪地玩耍,亲自感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第二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12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画或实物;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看看他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准备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片或实物。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生字“马、用、笔、加”和要求会认的字“枫、参、睡”的音。

随生字“笔”的学习,认识偏旁“”(竹字头)。

指导写字。利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以下笔画的写法:“用”字中间的两横与左右两边的撇和竖相离不相接;“笔”字中“”(竹字头)的第二笔是“”(横)。

(三)朗读、背诵指导

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味道来。可让学生边读边看图,或看多媒体课件,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再读正确、读流利。“下雪啦,下雪啦!”是儿童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然后通过范读或录音,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中间两句描写的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这些“小画家”“画”了一幅十分美的雪地“画”,所以要读得轻快些。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着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最后两句要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背诵课文。背诵要在课内进行。

(四)练习提示

第三题的目的是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有两排图,每幅图都有对应的词语。下面一排,分别是动物的脚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词,可让学生先看图,再读图下面的词语,然后找准相对应的动物和脚印,用线连起来。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

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9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初读课文的环节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读,其目的是:(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正确;(3)大致知道课文讲了什么;(4)在反复的读书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语言文字材料。

(二)再读课文

12画家”。

怎么读才能读出小画家有很多呢?学生自由练读,同座互读,指名读。

3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竹叶”图“梅花”图“枫叶”图“月牙”图

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么“画画”的。(原来这些图画就是小动物们留在雪地上的脚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5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学生充分讨论并交流。

指导分小组、分男女生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

(三)朗读、背诵

3(四)字形教学

23(王琳)

五、参考资料

冬眠某些动物,如蛙、龟、蛇等,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卧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这就是冬眠。蛙类是冷血动物,它本身的温度能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外界温度很低时,它的新陈代谢作用十分缓慢,处于休眠昏死状态,所以虽然不吃不喝,也能够维持生命。

一、站在作者、编者、教者、读者的角度,理解文本的多重含义。(文本内容)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长春版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1板块《在冬天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程宏明。程宏明1960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做教师工作至退休。工作时他是业余儿歌作者,退休后成为“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几十年来,已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儿歌一千三百多首,并出版多部儿童诗歌专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痴迷于儿歌创作,从孩子们身上获得创作灵感,教师读第五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学生读第六句:它在洞里睡着啦。

出示展现“小画家”们“画画”(在雪地留下脚印)的课文插图或活动课件,让学生了解小动物们是怎

呢?学生读第三句,思考,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并在每一种动物的下面贴上相应的图片。

了、房子上也白了的情景。(有的南方孩子可能没见过雪,教师可提供课件或插图)再指导学生反复读,读好第一句。

看表现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的课文插图或课件,知道雪地上来了很多“小

写出儿歌又把欢乐、智慧、知识送给更多的孩子,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与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法相适应。

这首儿歌是他的童谣精品,自1985年就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至今已经25年了。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富有童趣。课文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全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作为一名读者,潜心品读本文,不免被作者带进了儿时的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雪地里的小画家来作画了,它们自由自在,快乐的奔跑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自己也好想走到它们的身边,欣赏它们的作品,享受冬天带来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赏析美文的同时,还要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它们用什么作画?”;“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等问题,同时掌握本文的生字。

本文要求认识画、群、鸡、枫、牙、笔、几、步、为、什、参、加12个生字,会写画、枫、牙、几、为、什6个生字,掌握笔画“横折弯钩”和“为”的笔顺及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说一说三个课后习题。练习题中进一步体现了本册教材注重读写分开,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细心品读,真诚感悟。(教育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内心喜欢这种琅琅上口的儿童文学作品,向往冬天,有一种要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渴望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到雪地上去尽情地嬉戏、玩耍。并通过生动的语言,了解小动物脚的形状特征及青蛙冬眠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这篇儿歌重点承载着识字任务,而且属于典型的随文识字,在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引领学生识字。

三、历经数年、经久不衰。(地位作用)

从板块整合的角度来看,本文是第十一板块《在冬天里》的一篇课文。本板块的课文都是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儿歌和古诗,篇篇充满儿童情趣。《雪地里的小画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起来琅琅上口。本文历经25年,被选入了韩国、东南亚等多国的语文课本中,足见它的重要地位。

四、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的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确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认识一个笔画“横折弯钩”。掌握“为”的笔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通过小动物作画,了解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特点。

五、读中识、识中悟。(方法策略)

本课从随文识字入手。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要根据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学生识字心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要经历由模糊到清晰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形。越是在低年级,越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把生字词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识字学习的一条重要的规律。生字要注意

从文中来,再回到文中去。

教学生字时还要注意读写分开。会写的生字要求学生对汉字表象记忆的基础上记忆字形,体会字义。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如字族识字、结构归类、形声字归类),这样即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又能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阅读本文时第四句是教学的重、难点: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对于这部分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让学生想下了一夜雪,早晨起来,先用脚踩一下厚厚的白雪,再用手按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学生想后再读课文。这时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是因为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再通过课件演示,加强理解。

文中第六、七句联系上文理解“青蛙没参加”,了解青蛙冬天要冬眠的特点。在这里进行拓展:什么叫冬眠,还有哪些动物也像青蛙一样要冬眠。让学生课前收集,然后带来展示。这样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小熊、蛇、刺猬等动物也要冬眠,那把这些动物放在儿歌里行吗?进行儿歌创编,有的学生把最后两句改成了“小熊为什么没参加,它躲在洞里睡着啦。”改成“小熊”,岂不更好?因为青蛙与“邻兽类”的鸡、狗、鸭、马放在一起不够般配,难成类比。若再把“洞”前加个“树”字,这样以小熊为代表的“冬眠”动物的缺席,更加意境鲜明、切合实际、耐人寻味!

指导这两句的朗读时要抓住“?”和“。”,“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它躲在洞里睡着啦。”为什么没用“!”,如果用“!”你会怎样读,对比一下哪个更好。让学生体会作者让读者在读时要轻声读,不要打扰小青蛙的美梦。

第十一版块是以《在冬天里》为主题的,4篇课文从内容上看,主题鲜明,题材多样,对学生富有吸引了,特别是北方的孩子是那么亲切;从教材时间上来看,正好是在冬季,对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冬天,体验冬天,无意识最佳时机;从板块来看,安排在本册教材的最后,对于全册教材的内容都应该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本版块的首篇课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依托本课的可以引出“冬天”的话题,生活在北方的孩子读起来亲切。

第一次读儿歌觉得朗朗上口,很适合孩子朗诵和背诵。第一句“下雪了!下雪了!”重复的语句,2个感叹符号,就把下动物们那种快乐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作者先营造了一个雪花飞舞的银色世界。儿歌采用拟人的写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出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他们脚印的形状,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出来的原因。本课有六句话,第一句写下雪了;第二句讲雪地里了一群小画家,第三句讲这些小画家都是谁,他们画了什么;第四句讲他们怎样画画;第五句讲青蛙为什么没来,是个问句;第六句回答青蛙不来的原因:它冬眠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学习感叹句和比喻句是本课教学的又一教学难点。

一、识字元素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长春版教材的识字方法有时多样的,汉字家园的字理识字、谜语识字,本课适合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或者是生活实践理解词语新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课要求会认的几个字:“枫“是一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表示与植物有关,在这里指“枫树”。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左表形,右表声。“几”表示询问数量的多少,当读到一声时。表示小或矮的桌椅;“什”表示“什么”,是表示疑问,有时候表示惊讶或不满;“画”可以借助实物,又表示名词的意思,画画也表示动词的

意思,本文“小画家”指的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群”字典上解释说“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羊群,还有群羊,群山,等等。也就是表示人或物众多的意思。“笔”出示一支实物的毛笔,告诉学生从古代开始人们就用这样的“笔”写字,它是用竹子做的杆,用毛做的笔头,所以上面是“竹”,下面是毛。教师利用汉字本身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手段,调动孩子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的识字,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语言元素:

1.抓住<<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的”画家”破解品悟.生活中什么样的人称为“画家”?在这里指谁呀?学生通过读文很快就容易找到答案,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儿童诗歌,所以朗读,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味道来。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来!”借助画面或者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体会,下雪时,你们的心情,然后读出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之情。

其次这个“画”,小动物踩出来的小脚印说成“画”,小动物快活的样子写的形象,留下的一串串的脚印成了一幅画卷,小动物跑的快活的样子,通过一个“画”展现出来,所以读的时候,读的轻一些,也可以通过范读,指导学生读书轻快活泼的语气。

2.理解句中关键词句.(1).“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中的”一群”

雪地来来了一个小画家。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为什么说“一群”这个词语给孩子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多少称为“群”?练习说一句话,用上有„„还有„„,有„„和„。如果把这个字出来好,那么学生不但学会认字、了解字义,同时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在此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一群”和一个在指导朗读上学生就很容易讲这个词语读好。

(2).指点理解”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画家画画需要笔,而文中的“小画家”仅仅用爪子,在雪地上跑来跑去,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小动物的太有本事了,指导学生读出自豪之朗读练习。

三、文化元素:

(1).”它在洞里睡着啦”这句话中有关冬眠的解读.了解冬眠的知识,为什么青蛙冬眠?还有哪些动物冬眠?

指点理解某些动物像熊.蛙.蛇.龟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在洞里不吃不动以保持体温,等到第二年春季再恢复正常活动,这种现象叫冬眠。冬眠是一些恒温动物(哺乳类与鸟类)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2).了解鸡.鸭.狗.马等动物不同爪(蹄)的特点.本文出现的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都是农村常见的小动物,而城市的孩子就需要教师通过图片、课件来丰富其感性认识了。

这几句话是都是比喻句,把脚印的形状比做成花,形象的比喻使儿歌更加亲切、朗朗上口。教师对于比喻这一修辞,不必做太多讲解,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象什么就行。

书后习题照样子说一说级巩固课文内容,又拓展学生的思维。

诵读的过程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涵美等多层面美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而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背诵中得到对课文感悟程度的反馈。这是一篇幅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带着童趣读出趣味,可以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提升了对冬天以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分析:

1.正确认读生字及背诵课文是本课重点

2.理解课文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都带有好奇而且渴望与之亲近的心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与动物接触,所以有关冬天的动物的知识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本课中注意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不仅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更能引导学生重新关注身边的动物。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提高;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韵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设计思路: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征,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儿歌后部分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儿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间对话的过程。所以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六、教学媒体准备设计:

1、多媒体计算机、软件——authorware课件、动画课件等

2、原因本课教学需要音响、视频及计算机的交互功能来创设情境,使用authorware来制作课件的优势在于,通过authorware的强大的交互功能使课件界面框架内容(结构内容)清晰明了,可以随意按钮来控制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授课、复习等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播放雪景图。提问:

1.如果下雪了,孩子们想在雪地上干嘛?

2.看课件的插图,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师:雪后的山村真美啊!引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在雪地里作画,我们称他们为: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引导识字。

1师:小画家们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呢!(看动画配音朗读。)2师:这份礼物就藏在课本里,我们快快把书打开吧!(学生自由读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一定学得很不错,小画家们说要考考你们。(播放课件,展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自由读,指名当小老师读

(2)开火车读有拼音和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指读课文

(4)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课文。师生正音。

师:你们的表现真棒,小画家们太高兴了,他们决定出来和你们见面了!我们一起请他们出来吧!和小动物们打打招呼啊!

三)、感悟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你们知道这几位小画家最喜欢什么时候吗?(下雪的时候)你喜欢下雪的时候吗?为什么?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师分别请几个小朋友扮演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相机理解“一群”。

3、(贴动物的脚印)动物们画了什么呀?

4、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小狗画梅花,不是小鸡、小鸭、小马画梅花?是啊!小动物们的脚印都有不同的特点,画出来的图当然也就不同啦!

5、句型练习:我是(),我的脚印像()。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7、小动物们是怎样画出这些美丽的图画的呢?找出文中的句子: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师:小动物们可真有本领,它们靠自己的小脚就能作画,多厉害呀!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充满激情地读好这句话。

8、指导读好设问句。

这里这么漂亮、这么热闹、这么好玩,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呢?看录像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介绍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9、休息,听《雪地里的小画家》歌曲,师生一起舞蹈。

10、完成板书:小鸡、竹叶、小鸭、梅花、小狗、枫叶、小马、月牙。

11、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全文,可以加上动作。

四)、课堂练习。

以运用游戏闯关模式,在这一环节中设立了三大关:连一连、填一填、说一说。设置课堂巩固练习:第一关、以连图的方式了解小画家画得脚印;第二关、填空模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或回忆形式进行解答;第三关、以提问的方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以讨论方式解答,最后通过“继续”按钮来显示答案,进行比较

五)、课外延伸

展示课件,阅读课外科普知识。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八、点评

第四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通用)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语言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采用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5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图片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其次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这节课上,时间掌握的不够合理,后面的书写知道有点拖沓。在让学生演一演的环节,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可以邀请孩子们上台来说一说,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缺乏。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预设总是美好的,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据教材的特色和儿童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时最想干什么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用语言表达出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讲授重点,巧用学习单

学生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多媒体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后,也就不难理解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了。

这些设计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地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对这些动物的脚印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又利用学习单进行巩固练习,孩子们很快就能对课文朗朗上口了,背诵任务也轻松完成了。

三、拓展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这篇文本的内容并不难,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马的感谢信,示范读后让学生从中任选一种小动物来模仿说一说。指导几个学生后,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在组员的帮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轻松的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这是一次很好拓展练习。

四、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一块课外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这是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3

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从整节课下来,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学生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合作认识雪娃娃。

2、学生对雪娃娃非常感兴趣,所以很高兴去认识它们,没有感觉这是在认读生字,非常累,可以说学生学得轻松。

3、从最后的课堂检测来看,80%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对生字的掌握还是比较可以的。

但是在这堂课的识字方面也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1、在开火车以及个别认读的过程中,由于把识字放在了这堂课的后半节课,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别人在读的时候,他们没有好好地听。

2、没有充分考虑中下学生,这节课下来,还有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生字没掌握,在课上缺少了让这部分学生读并能够比较有效掌握的环节。

3、在识字中,缺少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让学生对学生的识字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4、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对学生的及时表扬与鼓励。

另外,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歌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好的朗读和记忆课文,为第二课时,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做铺垫。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一些不足已经是我认识到的,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我没有认识到的。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4

今天,我们一年级举行了ipad教研活动,我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活动中我收获颇多,通过ipad课前设计以及课上实践,预设效果和实际效果差距不是特别大,总体较为满意,以下我就从教学设计和ipad运用两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画廊创设,走进雪地

首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总共6句话,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文章生动优美,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背诵。我在设计本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些教学目标:学会“啦、梅、用、几、成”五个生字,情景回忆下雪时的情景,读出"下雪啦,下雪啦!”兴奋的语气。通过本课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用上“像”说一说。学生读通课文,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出向往冬天,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

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猜谜语让学生说出“雪”,再联系上个月杭州的一场大雪让孩子慢慢走进情境。紧接着,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雪景的场景,让孩子们变成森林里的一只只小动物,看到鹅毛大雪后会如何发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感叹!孩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感情明显没有那么强烈,读得较为通顺但是体会不到如此开心的心情。于是,我创设了一个ipad画廊,放进了许多美丽的雪景图,孩子们在看的时候忍不住发出了“哇~~~”的感叹声,从他们的表情中教师看到了孩子此时此刻兴奋的心情,于是立马提问:“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就能马上回答出:开心、兴奋、激动、惊讶等词。于是我告诉孩子,人在激动的时候声音容易响,语速容易加快,你能再读一读吗?孩子再次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加快加重语气,于是第一个句子很好地落实下来了。

二、寻找脚印,学习儿歌

在巩固好字词后,我采用了学生读,寻找四位小画家究竟画了些什么。孩子们对着ipad开始自由的朗读,期间会有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问题。紧接着,我出示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填空:

小鸡画了(),小狗画了(),小鸭画了(),小马画了()。

孩子基本都能很快地把空格填出来,然后把“了”字擦掉,就变成了课文的小儿歌,让孩子去读,感受原来一个普通的句子去掉一个字就能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体会儿歌的魅力。

孩子在初步读通了句子后,出示一幅小鸡在雪地里走路的图片并给孩子一个句子:因为()的脚印像(),所以()画()。

学生通过这个句子的填写知道了原来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用它们的脚印来画画,而不是真的拿了画笔来画画。

为了巩固这个句子,我出示了一个ipad画廊,分别放了三张图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片来说说上面学到的句子,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十分开心,参与度十分高,把这个“因为···所以···”的句子及时巩固了下来。

学生此时已经非常了解了四个小动物的脚印长相,于是我设计了一个ipad拖动游戏——给小动物找脚印。学生通过脚印的拖动迅速地将脚印挪动到相应的动物身边,组成了课文中的句子。此时,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并且对这四句儿歌记忆深刻,于是我让学生试着打着节奏读一读这四句话,聪明的学生会利用拍手的方法带领小朋友来读,并且每个孩子自己喜欢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全班同学听到不同的节奏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让孩子选择喜欢哪个小朋友的节奏,尊重大多数孩子的意见,择取其中一个相对打的好的节奏全班朗读这四句话。

顺着这个节拍将课文后面的两句话也快速地学习好,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咦?青蛙特别爱热闹,为什么它没有参加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十分踊跃纷纷告诉老师因为青蛙是冷血动物,去冬眠了。于是老师传授一些关于冷血动物冬眠的小知识,拓展了孩子的眼界。

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孩子留了一个小问题,你觉得还有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留下怎样的脚印呢?激发他们回家去查找资料。整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是比较流畅的,孩子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由于是一年级上册的学生,上课时孩子对ipad的注意力容易分散,ipad的数量有限,合用时小朋友会出现一点小摩擦,都是需要我课后与孩子沟通,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非常感谢领导和年级组能给我这次上展示课的机会,让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5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册17课的一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在导入新课中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给学生展现了一组雪景图,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了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图片,联想起上周四的下雪情景以及心情,自然地朗读“下雪啦,下雪啦!”这一句时,似乎听到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与渴望。

识字是低段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如在指导学生识记“睡”时,左边是目,右边是垂,眼皮慢慢垂下来就睡着了。又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啦,梅,蛙”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这堂课始终贯穿着一个主线“开心”。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时提出两个要求:⑴用“——”划出雪地里的小画家。⑵用“0”圈出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使课文思路清晰同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一堂课我共抓了三句话来开展教学。a.“下雪啦,下雪啦!”b.“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c.“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在教学第二句时,运用了“叽叽叽,我是小鸡,我的脚印像()”这种形式富有童趣,孩子们学得很开心。

当然,课无完课,在课堂中我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正:

1.“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朗读时体会这句的心情给孩子们的体会时间不够充分,有些着急。

2.朗读形式过于单一,朗读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拍手读,指名读,全班读。

3.在指导书写时,没有思考周全,以致书写教学中没有田字格,教学效果不理想。

通过这次教学展示活动,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6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共有十行诗句,描写了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们互动,做游戏的方式来促使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力求学得既轻松又有效。

本课我设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3个生字,会写5个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小鸡、小狗、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4.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画画的原因。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为到位:

一、有效导入,激发自豪

感导入新课时出示学生的自画像,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当老师问他们是用什么工具绘画的时候,那几位同学大声地发言,言语之间充满了喜悦。同时学生也了解到“画家”就是画画方面比较厉害的人。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识字写字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加强形象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采摘“苹果”、摘掉拼音的帽子进行生字的教学等都显示出现代教辅工具的魅力。

三、注重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课上,我注重说话训练。“初读课文”环节的最后,我让学生与课文中的四个“小画家”打招呼,并练习用“雪地里来了_____小画家,他们是______。”的句式说说。“精读课文”环节的最后,当通过交流讨论小动物们画的画与它们各自脚印的形状有关后,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a、因为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小鸡画竹叶。b、因为小狗的脚印像_____,所以小狗画________。C、因为小鸭___________,所以小鸭___________。d、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

四、有待改进之处

1.缺乏对汉字内涵的理解。汉字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基础,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过渡到我们现在的印刷字体,它们演变历史悠久而生动,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都有一个故事。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多点研究汉字的形态及演变过程,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汉字的魅力。认知规律及个性体验的影响,他们在谈感悟时肯定是多元化的且不一定是按照老师预设的顺序呈现。

2、写字的时间还是显得比较少,以致学生写字练习之后没有时间进行点评交流。

3、对教材的拓展做得不够,课前未能布置学生查找关于冬眠动物的资料。

第五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通用)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一、成功之处: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带学生们欣赏雪地里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说一说下雪了,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做什么游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提高。

2、图文结合,让孩子们更清楚的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动物”与“小画家”的联系,通过对比脚印图案和梅花、竹叶、枫叶、月牙,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课文。学生面对的不只是汉字,而是生动的图画,兴趣大大增加。

3、教师合理的开发了课外学习资源。让孩子们思考“还有哪些动物和青蛙一样要冬眠?”并且鼓励他们换动物名称仿写句子,在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不足之处: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给孩子们自主体会的时间较短,时间没有把控好,没有充分体现出生本课堂的特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语言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采用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5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图片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其次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这节课上,时间掌握的不够合理,后面的书写知道有点拖沓。在让学生演一演的环节,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可以邀请孩子们上台来说一说,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缺乏。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预设总是美好的,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3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所以我依据教材的特色和儿童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想象一下看到下雪时最想干什么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当时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用语言表达出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讲授重点,巧用学习单

学生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多媒体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后,也就不难理解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了。

这些设计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地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对这些动物的脚印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又利用学习单进行巩固练习,孩子们很快就能对课文朗朗上口了,背诵任务也轻松完成了。

三、拓展练习,培养表达能力

这篇文本的内容并不难,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我出示了一封小马的感谢信,示范读后让学生从中任选一种小动物来模仿说一说。指导几个学生后,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在组员的帮助下也能有所提高。在轻松的交流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这是一次很好拓展练习。

四、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还可以增加一块课外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这是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4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在随后的第一环节生字教学中,我让小朋友们自己阅读课文,找出生字宝宝。小朋友们读的很认真,找的也很认真,但课后我才知道:在这一环节中我应该让小朋友们找他们自己不认识的字,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很好的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朗读,学生跟着课件上的文字读得主动、热烈,效果较好。读中,他们感受到下雪后小动物们高兴、愉快的心情。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是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看课件上的下雪图,找找小画家把画画在哪了。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这样一个环境。

2、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四人小小组合作读等形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3、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连线。这样层层递进,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难点。

总而言之,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喜悦中探索,使教学发挥出最高效益。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5

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从整节课下来,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学生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合作认识雪娃娃。

2、学生对雪娃娃非常感兴趣,所以很高兴去认识它们,没有感觉这是在认读生字,非常累,可以说学生学得轻松。

3、从最后的课堂检测来看,80%的学生在这节课上对生字的掌握还是比较可以的。但是在这堂课的识字方面也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1、在开火车以及个别认读的过程中,由于把识字放在了这堂课的后半节课,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别人在读的时候,他们没有好好地听。

2、没有充分考虑中下学生,这节课下来,还有部分学生对这节课的生字没掌握,在课上缺少了让这部分学生读并能够比较有效掌握的环节。

3、在识字中,缺少了,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让学生对学生的识字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4、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对学生的及时表扬与鼓励。

另外,在这节课的最后设计了一个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歌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好的朗读和记忆课文,为第二课时,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做铺垫。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一些不足已经是我认识到的,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我没有认识到的。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6

今天,我们一年级举行了ipad教研活动,我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活动中我收获颇多,通过ipad课前设计以及课上实践,预设效果和实际效果差距不是特别大,总体较为满意,以下我就从教学设计和ipad运用两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一、画廊创设,走进雪地

首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总共6句话,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文章生动优美,非常适合学生朗读、背诵。我在设计本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些教学目标:学会“啦、梅、用、几、成”五个生字,情景回忆下雪时的情景,读出"下雪啦,下雪啦!”兴奋的语气。通过本课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用上“像”说一说。学生读通课文,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出向往冬天,发现冬天更多秘密的迫切愿望。

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猜谜语让学生说出“雪”,再联系上个月杭州的一场大雪让孩子慢慢走进情境。紧接着,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雪景的场景,让孩子们变成森林里的一只只小动物,看到鹅毛大雪后会如何发出“下雪了,下雪了!”的感叹!孩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感情明显没有那么强烈,读得较为通顺但是体会不到如此开心的心情。于是,我创设了一个ipad画廊,放进了许多美丽的雪景图,孩子们在看的时候忍不住发出了“哇~~~”的感叹声,从他们的表情中教师看到了孩子此时此刻兴奋的心情,于是立马提问:“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孩子就能马上回答出:开心、兴奋、激动、惊讶等词。于是我告诉孩子,人在激动的时候声音容易响,语速容易加快,你能再读一读吗?孩子再次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加快加重语气,于是第一个句子很好地落实下来了。

二、寻找脚印,学习儿歌

在巩固好字词后,我采用了学生读,寻找四位小画家究竟画了些什么。孩子们对着ipad开始自由的朗读,期间会有小组成员进行讨论问题。紧接着,我出示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填空:

小鸡画了(),小狗画了(),小鸭画了(),小马画了()。

孩子基本都能很快地把空格填出来,然后把“了”字擦掉,就变成了课文的小儿歌,让孩子去读,感受原来一个普通的句子去掉一个字就能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体会儿歌的魅力。

孩子在初步读通了句子后,出示一幅小鸡在雪地里走路的图片并给孩子一个句子:因为()的脚印像(),所以()画()。

学生通过这个句子的填写知道了原来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用它们的脚印来画画,而不是真的拿了画笔来画画。

为了巩固这个句子,我出示了一个ipad画廊,分别放了三张图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片来说说上面学到的句子,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十分开心,参与度十分高,把这个“因为···所以···”的句子及时巩固了下来。

学生此时已经非常了解了四个小动物的脚印长相,于是我设计了一个ipad拖动游戏——给小动物找脚印。学生通过脚印的拖动迅速地将脚印挪动到相应的动物身边,组成了课文中的句子。此时,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并且对这四句儿歌记忆深刻,于是我让学生试着打着节奏读一读这四句话,聪明的学生会利用拍手的方法带领小朋友来读,并且每个孩子自己喜欢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全班同学听到不同的节奏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让孩子选择喜欢哪个小朋友的节奏,尊重大多数孩子的意见,择取其中一个相对打的好的节奏全班朗读这四句话。

顺着这个节拍将课文后面的两句话也快速地学习好,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咦?青蛙特别爱热闹,为什么它没有参加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十分踊跃纷纷告诉老师因为青蛙是冷血动物,去冬眠了。于是老师传授一些关于冷血动物冬眠的小知识,拓展了孩子的眼界。

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孩子留了一个小问题,你觉得还有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留下怎样的脚印呢?激发他们回家去查找资料。整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是比较流畅的,孩子的参与度也很高。但是由于是一年级上册的学生,上课时孩子对ipad的注意力容易分散,ipad的数量有限,合用时小朋友会出现一点小摩擦,都是需要我课后与孩子沟通,总结经验,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非常感谢领导和年级组能给我这次上展示课的机会,让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下载《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大全)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韵文,读来琅琅上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啊、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冬天像个魔术师,它北风呼呼地一吹,天上就下起了漂亮的雪花,地上就变白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一: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潍坊锦绣学校 宋宝丽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韵文,富有童趣。课文以下雪天的雪地为背景,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以生动......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学习目标: 1. 2. 3. 认识“群、竹”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竹、牙”等 5 个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

    【原创】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二类生字,初识梅、枫、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冬眠知识,知道除了青蛙外,还有蛇、刺猬、乌龟。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读起......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熟练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及青蛙冬眠的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