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的璀璨明珠。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167-01
在小学各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专门的教学要求,在推荐背诵的120篇(首)优秀诗文中古诗词占104首。加大古诗词教学研究的力度,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滋养小学生的心灵会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教学,我尝试了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循序渐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遇到这样的问题:老是觉得不容易给学生把古诗给讲明白,学生可能又觉得如坠雾里云里,小学生身知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重点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因此,不必强求每篇古诗都字字明了句句领会。每学完一篇古诗后我们就会布置这样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意思。如果学生的回答基本上符合作者的意图,把意思说清楚了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在文字、字?怠⑼ㄋ臣氨泶锓绞缴鲜挛蘧尴福?要求过严。比如叶绍翁,《夜书所见》的诗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只能理解到看到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到孩子们在捉蟋蟀,而没有上升到作者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的生活,进而表现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此时,老师不能简单的评判学生的对与错,要引导学生再读文再看图,再体会进而加一点拨,小学生也能慢慢地在自己原先理解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作者内心感受也了解得更深一些。诗词中隐含的意思自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文学修养的提高而逐步领悟。
二、熟读成诵
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印证了: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依靠的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模仿,因此背诵在古诗词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是用古汉语写下来的诗词作品,因此,学习古诗最有效的方法是背诵古诗词,要在小学生大体读懂的基础上,把越来越多的名作背诵下来,才能进一步融会贯通。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况且,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小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犹如蜜蜂采蜜采得百花最终酿成甘甜的花蜜。同时,我们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三、课外延伸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缺乏,加之性情不够稳定,仅仅靠课内的教学不足以巩固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因此,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字活动对巩固课内的教学成果会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例如我结合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诗配画创作,开展了配乐诵读,扩写古诗诗意,自办了“春天的歌”为主题的班报和手抄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读、悟、学的基础上打开思维的窗户,让他们在创作中从内心感受学习古诗词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消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把握诗词时代背景
小学语文古诗选材范围非常广,从时间来看,有宋代的,有唐代的,有清代的;从空间来看,有现实生活的,也有不曾经历的;从内容来看,更是天文地理人情风俗无所不包。也就是说教材的内容大多都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因此,学诗词仅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就成了学生理解诗意的一扇窗户。诗是诗人喜怒哀乐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这些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境遇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适时地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前后发生的大事件,这些为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都会有帮助。不过这样的介绍应力求言简意赅,避免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介绍反而引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古诗教学要靠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文学修养,以此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让古诗教学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精讲一篇古诗,而会让学生运用精讲古诗所积累的方法更自主地学习同一类型的另一首古诗。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诗词的兴趣,就定会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呼唤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创新!
参考文献:
[1]余玉芬.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7(18).[2]樊福凤.浅析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7(16).[3]刘付营,纪建伦.古诗词走进小学教育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8).[4]智婷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0).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周寨小学
祝军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内容摘要】
针对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研究。从诵读理解古诗、想象感悟古诗、古诗教学资源整合、古诗读写训练等四个方面,形成对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指导策略。在研究中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转变教师的指导观念,改进指导方式,加深教师的文化底蕴,提升研究水平。
【关键词】
古诗
诵读
想象
整合读写训练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雅事。古诗文对儿童的熏陶,一直为老师们所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地位更是日益上升。随着古诗入选教材的增多,古诗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生机勃发,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新面貌。下面,本人就小学古诗词教学谈一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整合作品,拓展思维。
1、同一诗人的不同诗文:
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四时田园杂兴》和《村居即事》都是范成大的作品,两首诗都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学完《四时田园杂兴》,再出示并指导朗读《村居即事》,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作者,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情感。
2、同题异文。题材相同,诗文各异: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它明写梅花,暗以雪衬,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性。学习后可引卢梅坡的《雪梅二首》。《雪梅二首》中,雪花与梅花相互映衬,竞相争春,宛如一幅“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佳境。学完《梅花》再读《雪梅二首》,从比较中能领悟到诗的艺术美。
3、相同诗境的诗文:
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张愈的《蚕妇》语言平白如话,用强烈的对比写出了劳动者和剥削者不同的生活境况。而梅尧臣的《陶者》与之异曲同工,可相互映衬。教学时,教完前者,引进后者,可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剥削者的憎恨之情,明白“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二、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想象是诗的翅膀。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一)运用多媒体,引导想象。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夏日里,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再让他们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紧扣古诗内容,发挥想象。
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又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诗人在松树下会问童子什么问题?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积极性高,想像力丰富,还伴有动作表演,生动再现《寻隐者不遇》的寻访场面,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为此我也想到了:在古诗的教学中,不应把教学局限于对作品的剖析、理解上,而应该寻找创新教育的支点,从而使学生能“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型学生。”对诗词的意会是一个直觉和想象纠缠不清的过程。诗词是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结果,因此学习诗词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符号化的文字重新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三)抓住“诗眼”,放飞想象。
古诗词教学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因为文眼是最能触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抓住了这些文眼,引发学生想象,诗词的画面就会丰富、生动起来,学生更易领悟诗词的意境。比如在教《清平乐
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诗时,“相媚好”一词是词眼,“相媚好”是说老两口一边喝酒,一边在亲热地交谈。我让学生放飞想象,老两口在闲聊什么呢?老头会对老太说什么?老太又对老头说了什么?学生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乡村生活的宁静、闲适、温馨的场面重现出来了。
三、注重诵读,凸显情趣。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
(一)传授方法,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时地传授他们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比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叶圣陶说:“这些规章,都应含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情感,所以依照规律吟诵,最合乎语言的自然。”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诵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
(二)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四、汲取精华,读写结合。
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读写结合,效果明显:以读导写,由收到放,有本可依;从仿到创,有章可循。以写促读,个性切入,悟得深刻;多元解读,想得深远。读写结合,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引用诗句进行读写训练。
引用诗文佳句这是进行古诗文读写结合教学最常用的策略。选入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久弥新的经典名篇,其中的佳句更是浓缩了作者的思想智慧和艺术造诣的精华。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引用所学古诗文,能起到言约意丰、辞采典雅的效果。如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在广州执教的公开课《望岳》,他在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片段写作练习的要求:内容不限,但必须用上其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果学生思绪飞扬,所写句子内容丰富,精彩迭出。赵老师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正是目的明确地进行巧用佳句的读写结合训练,其效果显而易见。在深入理解诗歌的同时,提高了娴熟引用古诗文佳句的运用能力。
(二)古诗改写进行读写训练。
在教学古诗时,还可以采用改写的方式进行写的训练。古诗可以改写的成的体裁有: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但在小学阶段,古诗改写成的体裁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根据古诗的记叙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类:记事、写景状物、写景再叙事,叙事再借景抒情等。因此,在改写之前,就要引导学生分清,以便更好想象构思情节。
如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引导学生扣住“送”的过程重点写,理清六要素;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人物:李白与孟浩然;起因:孟浩然为什么与李白的相聚;经过:李白送孟浩然(路上——江边——登黄鹤楼);结果:抒发情感。再结合改写点:“辞”、“下”、“尽”与“流”串起情节侧重想象描写。这样改写,诗的意境阔大,诗人的情深意挚就跃然纸上了!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走进古诗词,细细推敲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写作内涵。潜入古诗,与作者对话,挖掘其深层思想,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及相关故事,都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探索,期待着大家的帮助与指导
第三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思考
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四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古诗在文化的传承中占有者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的教学同样需要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的小学生在一个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学习中国诗词。诗词的教学是一个需要师生在有着良好互动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更好的效果的过程,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古歌词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课堂教学简单化,教师讲解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几方面阐述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建立汉语语言及文字系统的基础,是简单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初入学的小学生还未建立起成熟的语言和汉字系统,小学语文学习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都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在讲授语文课程尤其是古诗词时一定要避免枯燥乏味,要结合生活实际在有趣的情境中让孩子能理解记忆。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分析总结。
一、课堂讲解简单化
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展阶段,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等都未达到成年人水平,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词的内容故事都是非常简单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的研究意义更加在于诗词的创作背景,所以,在更高教育级别的中的研究,通常会研究诗词作者的时代背景,会研究当时是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同样,在小学的教育中,由于学生的思想认知还无法达到所应有的深度,但是教师同样可以将时代背景加以利用,加以介绍。例如在讲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古诗的时候,可以讲解作者实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创作的这首诗。接着引申出作者王维当时为何对被贬,同时向学生提及当时的历史小故事,增加学生对于这篇古诗的热爱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细致的掌握这首古诗的含义,同时方便背诵记忆。在为小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时,一定要化繁为简,通俗易懂,给他们举生活中常见的小例子,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把古诗词的意境和魅力带给小朋友,把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华文明传承给下一代,让中华文明的根深深扎下去。
二、教课方式避免生硬刻板
我国虽然近年来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可是中国式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为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一些考试只能全身心的投身于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一味地让学生背诵和默写,可是死记硬背却不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只注重应试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是否真的会灵活作用,活学活用。“把这些都背熟了”,这是中国学生经常能听到的话,老师们总是把它挂在嘴边。对于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只会增加小学生的厌烦感,尤其是小学生,就更加不愿意去背诵。教师可以设计比赛的形式,同样是布置作业,但是告诉同学们明天会是一个趣味比赛,这样的效果就不会只是增加了学生大脑的记忆负担,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怀,而是学生会从内心愿意接受并背诵这首古诗了。
三、联系生活,再现情节和趣味
小学古诗词读者是小学生,因此要启发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童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将诗歌中的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教授《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的时候,其中在讲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候,可以配合幻灯片的放映,让学生通过眼睛的直观感受来理解诗文中所描述的精彩画面。同样,教师的在课堂的具体教书过程中,还可以提问学生“有谁见过荷花”,“在什么时候”等问题,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自己阐述对于荷花的理解,同时可以讲解荷花的花语,同时与本诗向对应。呆板的教学,学生不会引起共鸣,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呈现给学生,学生会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对照反思,努力接受。
四、开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画画远比写字要容易的多,他们能更容易的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心中理解的诗的样子,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画出来的画向他们解释诗的含义,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要学生根据理解的诗歌内容进行舞台表演,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将课本知识活动形式话,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死板,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形式,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诗词,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中华古诗词的热爱。
五、结语
对于小学的古诗词教学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太宽松就没有了纪律性,过于呆板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认真对待,传承继续绵延已久的古诗歌教育传统,因为“诗歌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表达”。只有在文化和诗歌的不断继承流传中,才能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正处于花季的儿童、少年们,尽情的与倾听诗歌传统对话,与未来交流。正如托尔尔泰所言,诗人是举着心灵的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让这盏照亮灵魂的火炬,给儿童和少年以人文的关怀和美学的慰藉。
参考文献:
[1]涂培源.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J].教育评论,2001,(02).[2]于秀兰,沈益亮.古诗教学“六字决”[J].江西教育,1997,(11).[3]章娣.谈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J].宁夏教育,1999,(Z2).
第四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
古诗词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它语言简洁优美,节奏明快而有乐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穿越几百上千年的时空隧道,去感知那个时代、那些诗人呢?这也是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通常遇到的难题。
虽说“教无定法”,但古诗词教学也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即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教?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在古诗词教学中贯穿“三个基本”,就能解决这三个问题。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是不是喜欢旅游啊?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是不是喜欢喝酒啊?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妈妈,我想对您说
四年级一班 裴佳立
妈妈,您是我的好妈妈,是我最尊敬的人。可是,有些心里话我想了好久,今天借这次写作文的机会,向您说说。
妈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您给了我很多关爱。我忘不了生病的时候,您日夜守在我身边;忘不了我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您给我耐心地讲解;忘不了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您给我地鼓励……
妈妈,您对我地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您的脾气太暴躁了,只要我哪件事情做的不对,您总是会发火的。有一次,我的数学周周清试卷考了80分,您一看试卷,立刻大发雷霆,打了我一顿。打完您好像还不解气,又骂了整整一个中午。通过那次之后,我再也不敢不听话了,因为我真的怕您再发火。我知道您是关心我,在乎我,替我着急才那样的。
还有一次,因为放学回家晚了,您非说我去玩了才回家晚了。我怎么向您解释您也不相信,骂了我好长时间,我既委屈,又伤心。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淘气了。我也知道您是担心我,操心我才那样的。所以为了让您有个好心情,整天高高兴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妈妈争光!评语:小小年纪就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懂得理解和体贴妈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妈妈的感激和感恩。除了跃然于纸上的温情,更让人心里温暖了久久!
绿色的校园
四年级一班
裴佳立
庄浪二中,是个美丽的校园。只要你走进校园,就会发现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绿色,庄浪二中的每个角落都绿树成阴,鸟语花香。
学校大门口,长着一棵生机勃勃的铁树,它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只不过它很淘气,用它梳头,肯定会把你梳得面目全非。
二中教室的前后都种的是绿色的树木。有茁壮的柳树、有高大的梧桐树、像撑开的巨伞的松树、有一年四季散发香味的樟树。每当微风吹过,树叶就在窗外颤动,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像老师、学生们问好。课间,有的学生在打羽毛球,有的在大树下不声不响地看书,休息。大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精神饱满,幸福极了。二中绿色的植物真是太多了。花园里的玫瑰、月季、杜鹃、迎春花、太阳花、墙壁上的爬山虎。它们有的高、有的矮、形状各异,五彩缤纷。虽然有一些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是它们都很可爱,是它们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是它们给学生遮风挡雨,使莘莘学子们愉快地学习。
这就是二中的校园,一个处处充满了绿色的校园,我们要好好爱护它,让这绿色永不褪色。
评语:作者紧紧围绕绿色这一主题展开描写,贴切的词句,通达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一座和谐而又生机勃勃的绿色校园。读后如身临其境,豁然开朗!
家乡的小树林
四年级一班 杜卓媛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树林,其中有一片树林最大,最美。那片最大的树林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树,我比较熟悉的有杏树、槐树、杨树、柳树,反正有许多树,数都数不清。
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小草从地理慢慢的把那嫩绿的头探出来,柳树也开始慢慢抽出嫩绿的新叶,虽然从远处根本看不到那嫩嫩的绿色,但是只要你进入树林就可以看见一片一片的嫩绿色变成深绿色。
盛夏,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那树叶从嫩绿色变成深绿色,站到树林里很难找到一缕阳光,如果吹来一阵微风,树叶就会沙沙作响,好像风姑娘在吹着笛子似的,好听极了。听着美妙的旋律,让你感到一丝丝的凉爽。
秋天,树林从深绿色变成了黄褐色,树林中的树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好看极了。深秋之时,树林里的树叶积得厚厚的,踩上去,还会刷刷的响呢,好像给树林里的小草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冬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大雪积在树上,好像树长出了白发似的,好像给光秃秃的树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大雪下到树林的那一层树叶上,好像是怕树叶底下的小草怕冷,又给小草盖上一床厚厚的棉被。
我喜欢家乡美丽的小树林。
评语:用童真的眼光来观察,用童真的心理来思考,用童真的口吻来述说。小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小树林的四季变化图。读来流利自然,童真味十足。
校园的色彩
四年级一班
张涛
校园的四季是多么的美丽啊!
春天,校园里的植物都发芽了,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花园可美丽了,一个大花园分成了四个小花园,里面有许多松柏,玫瑰,月季花……中间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星期一在那儿升国旗。
夏天,操场的草地绿树成阴,幽香四溢。当你走进校园时,它是那样宁静,偶尔传来几声鸟啼和教室里朗朗地读书声。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跑道上。啊!一幅清新秀丽的画卷立刻展现在眼前: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放射出万道金光,给两旁树木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战袍,它们巍然直立着,给校园构成了高大的围墙。
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的冬爷爷急躁地来到校园里,它吹出凛冽的寒风,下着漫天卷地的大雪,把校园装得晶莹洁白。一夜之间,我们的校园成一个银装玉砌的世界。
校园的四季真是美丽啊!
评语:一幅校园的轮廓即刻出现在了眼前,作者赋予四季不同的性格和人物形象。形象生动地语言描写,独特天真的视角抓拍,这个美丽的校园使人一览无余!
魏海龙,我想对你说
四年级一班
王兰燕
魏海龙,你为什么总是不交作业,不学习,而借口却很多。
今天早上,数学老师让同桌之间交换检查作业,朱乐乐检查到你写错了,还没有写全,于是告诉了老师,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做作业,你只会撒谎,找借口。语文老师叫你不要交作业,说的是气话!而你像木头一样,还当真了。天天不交作业,真的让人无语了。
老师经常引导你,对你说好话,你却不听,写的字还是信笔涂鸦!难道你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错!只要你树立信心,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勇敢地面对,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不交作业,不听话,说谎……你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行!
魏海龙,加油,全班同学都相信你可以成功的!
评语:以同学的身份来鼓励和劝导同学,这样的效果也许比老师和家长的苦口婆心要好。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和骄傲,在她天真无邪的童心之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给妈妈的一封信
四年级一班
蒲珂珂
亲爱的妈妈:
您知道吗?
有一份爱,比春风更能吹拂我的心田,使我平静的心中泛起层层波纹。有一份爱,比细雨更能滋润我的心灵,使灰心丧气的我变得生机勃勃。有一份爱,比白雪更能净化我的灵魂,使青春叛逆的我渐渐走向成熟。
那份爱就是您给我的,那比春风更凉爽,比细雨更柔和,比白雪更纯洁的爱——母爱。
母亲像初升的太阳,时刻温暖着我的心窝;母爱像潺潺的流水,时刻温暖着我的心田。当我寒冷时,是您为我披上寒衣;当我生病时,是您陪在我身边照顾我。
唉!无情的岁月,竟然这样容易地破坏了我童年时美好的梦想。妈妈您不再年轻了。
您把爱全部奉献给了我们这个家,您因为爱失去了青春,我因为有了您的爱拥有了青春。妈妈,您的付出,女儿将如何回报?
衷心的祝福妈妈: 福寿延年,幸福永远!
您可爱的女儿:珂珂
2013年3月30日
评语:母亲就像一件棉衣,总在无言的守护你,在最冷的日子里,冷了自己也要温暖你。如果问母爱像什么,就是像火一样,只有在你觉得冷的时候,你最需要她。
第五篇:略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略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其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丰富的人文哲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良好情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开展课前预习
古诗词,无论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而且,古诗词寄予的是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与当今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相当远的距离。课堂上40分钟时间,学生是来不及把整首诗包含的知识点做到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1.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诗的题目较为凝练,必须花一番工夫才能真正理解。如《春日偶成》是诗人程颢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兴之所至写下来的。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对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把握。2.知人。一要了解作者,即诗人。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馆、网络等,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此了解诗人。二要了解诗中的其他人物。如《别董大》这首诗中,“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里的君是指董大。那么董大是谁呢?他和高适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需要学生“知人”。3.熟读。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生字,拼一拼,再多读几遍,争取熟读成诵,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二、进行品词析句
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一字一句都是诗人经过斟酌得来的,有的甚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一字一句地逐一讲解,反而会让古诗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课标指出,古诗的学习,重点在于考查“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悲壮的一幕,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
三、运用情境教学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进行实景实物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四、利用课堂游戏
低龄的学生学习古诗,有时会出现倦怠的情绪,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喜爱读古诗,并且认为学习古诗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但是反观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不难发现古诗,在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了:平均每册课本四首左右的古诗,所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加起来不过五十首左右,这与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数量之间的差距未免太大。此时,我校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添加了古诗文课外读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生产生了厌倦感,而利用赛诗会、古诗接力、对对子等游戏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五、进行多样整合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感受古诗词本身所蕴含的美,陶冶情操外,还要让学生时时喜欢,得细水长流,多样整合,让其有用武之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如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安排学生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收获汇报给家长……平时,我还注重系列性导学,如学习了《村居》后,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春之韵”古诗竞赛;学习了《望天门山》后,搜集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开展“跟着诗歌游祖国”的快乐之旅;学习了白居易、王维等诗人的诗歌之后,搜集这些诗人的其他诗歌,组织“展示诗人才华”的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作文时运用名诗佳句……一系列的整合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古诗运用的独特魅力,使古诗词的学习不再孤助无援,同时,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总之,古典诗词是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