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

第一篇:《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

《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

论文作者:[珠海]李粤惠

(资深儿童教育专家;平和书院少儿私塾班教师)

《弟子规》是古代蒙学教育的一本教材。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句而编著。作者把圣贤的教诲用通俗易懂的歌谣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容易记忆。其内容概括了“四书”“五经”的精华,记述了弟子修学的次第及做人的根本。详细论述了弟子在家以及出门在外应有的礼貌和规范。这本古代的教材对现代孩子有什么教育意义?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孩子接受古圣贤的教诲呢?

一、“童蒙养正,圣功也!”

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界对优秀传统文化忽略了,以致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的精神文明却今不如昔。其表现在道德观念低下,人的价值观念混乱,人与人之间缺少诚信,尤其是国人的礼貌方面的欠缺更使人感叹不已。大家都知道,是近年的教育所致。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做人的品德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培养。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寻找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社会面前空洞的口号往往是苍白无力。有幸的是,我接触到了经典文化,诵读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材,使我心为之震撼。过去不断寻找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早在二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教给我们了,只是我们把它丢弃了。所以我感到一下子找到了智慧的源泉。〈弟子规〉就是我要找的金钥匙。它既可以填补现代家庭教育内容的空白,也是培养育人具体落实的好教材。那么抓教育就要从“童蒙养正”开始,我就从教《弟子规》开始。于是我就在家办起了家庭式的诵读班。当有了一定的经验后,我开始到各个幼儿园去推广我的教学方法,并亲自到幼儿园授课。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弟子规〉的教学成果。幼儿通过学习《弟子规》确实能改变孩子的行为、礼貌,能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小朋友从不懂不知,到会背会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的变化首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后更坚定了我推广〈弟子规〉教学的信心。几年来多次去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讲座、去学校开展培训老师的多方面的讲学活动。一本《弟子规》就把学习经典文化的理念推广给了广大家长,推广到了社会。也把圣贤的教诲根植于小朋友的心田里。这一切都归功于经典中圣贤的智慧。二千五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就具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感谢先圣们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这么伟大的精神宝藏,从《弟子规》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经典学习的魅力。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年代对任何人都一样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1、教人先教己,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刚开始教《弟子规》时,我只是教孩子读诵。可是我发现,读诵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行为没有什么改变,还把背诵文句的多少作为自己骄傲自大的理由。真是“只学文、不力行,长浮华、成何人?”我感觉到教育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教育者的方法问题。你怎样培养他他就会怎样的成长!我下决心从自己开始,从头学习《弟子规》,去感悟《弟子规》。我听说海南的蔡礼旭老师在全国各地讲学《弟子规》,我就自费去了厦门,系统的听了蔡老师关于《弟子规》的讲解。蔡老师从《弟子规》的字义,到它深刻的含义,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关系全面的给广大学员做了介绍,以及《弟子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伦理道德、行为礼貌,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使我对《弟子规》这本教材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才知道《弟子规》是让孩子学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同时,也认识到要教好经典,首先自己学好经典。

2、百事“孝”为先,其为“仁”之本

于是,我认真地做了背课笔记。先找出〈弟子规〉每段文章每一句话的出处。比如:第一段“入则孝”我就先去读“孝经”。把孝经读懂了,“入则孝”自然就会讲了。〈孝经〉强调百事孝为先。因为“其为人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一个人一生尽孝尽忠,他就是一个仁义之君,怎么会去做让父母伤心、汗颜之事呢?我懂得了孝的真谛,在教课之中就把培养小朋友的孝心放在了首位。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孝道方面做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得孝是什么概念。我曾经教过一个四年级的三好学生,她在学完“孝”的一章后就曾和我说过:我不知道做人怎么还要尽孝?我以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呢?可见学习孝道的重要性。讲课时我先把“入则孝”的内容翻译成现代话讲给小朋友听,比如:小的时候要聆听父母的教诲,长大后用心体贴父母的衣食住行。用什么方法劝谏自己的父母?怎样去和父母沟通?以及对父母晚年的疾病关爱,至父母过世后,做子女应该尽的本分,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古代的人是怎样做的?我们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使小朋友对孝敬父母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懂得做人先从孝道开始。

在教学当中,我发现好多理论的东西你讲的再好,小孩子也记不住,可是你给他讲的故事,他却记得非常牢,即使有的孩子不会讲,但也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因此。我就采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每堂课我都选出一段和课文有关的故事,例如:古代的、现代的名人故事。以及《读者》上登的中外优秀作品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这样他们听了故事,就明白了里面的道理,也学会了经典的文意。并且会对照着去做。比如: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单衣顺母的闵子骞,不管后母如何对自己,但他却十分孝敬后母。九岁的黄香那么小就知道为父亲“扇席暖被”等等。使小朋友理解文中的含义。知道怎样去做才是孝敬父母?通过这种形象教学,孩子转变很大。

然后让小朋友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做,主要在做字上下功夫。

具体做法:在学习《弟子规》的课程里,每天都留一件生活的作业,让小朋友去实践。就是让小朋友自己学着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为父母端茶添饭,洗碗倒垃圾等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使他懂得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并且让他们第二天来幼儿园时自己表述做了哪些事情。这样既加强了和家长的沟通,又让小朋友互相学会了做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朋友从根本上有了一个改变,家长开始注意孩子的变化了,听话了,懂事了,爱学习了。行为举止有规有矩,独立性也增强了。

3、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 学习第二章“出则弟”的文句时,讲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方法,轻财物,重义气。言语忍、忿字泯。把兄弟引申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别人的兄长如同对自己的兄长一样,有了长幼之序,就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做出无礼过格的事情。“出则弟”,更主要表现的是礼貌: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等等。教育小朋友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哪些事情应该怎么做?告诉他们正确的方式。比如:在这节就着重把现代人接人待物的一些礼节加进去,我结合近代李炳南先生编著的〈常礼举要〉一书,把日常的应该掌握的礼节、礼貌贯穿在〈弟子规〉的教学中,引申为小朋友的礼仪课。一些课还可以设计成场景,比如学习到别人家做客,怎样敲门;家里来了客人,怎么样让客,端茶倒水,送客到门口或电梯口时,何时可以关门。让小朋友扮演成不同的角色去演练接电话礼仪,学会不同场合的礼貌用语。比如:妈妈的朋友或爸爸的同事来电话,你要怎么样去转达,怎样与人沟通。尽量让每个小朋友都参与,既培养的小朋友学习的兴趣,又让他身体力行,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的多。

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情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让他们从小就扎下文明礼貌、谦虚待人的好根。还列举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正反面的故事去教育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解礼貌的重要性。

举例:在去某国签证的大使馆内,好多小孩等待考官的审视,小朋友东张西望,坐立不安,翻东找西的骚动着,考官只凭这些孩子的举动,就判断出孩子的教养程度、品质特征。有一个孩子,依偎在沙发上,考官问他是否身体不适,他回答说不是,可考官说“你坐都坐不稳,怎么去读书?”可见这个小孩由于缺乏一定的礼貌修养,而耽误自己的大好前程。

举例二:某著名师范高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招聘面试办公室里,面对主考官,几句话说完,就把手搭在了椅背上,左腿也翘到了右腿上。这个随意的姿态使他失去了这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礼貌行为至关重要。往往有很多学生忽视了这一点,在家没有受到良好的家教,在学校没有学过礼仪,所以出去不会做人做事。往往因为礼貌的欠缺而遭到世人的鄙视。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朋友把〈弟子规〉理解了,做到了,学会了变成自己的习惯了,自身修养就提高了。就会终身受益!那我们的〈弟子规〉课就教授成功了。

对《弟子规》以后的每一章一节,都这样去分析、思考、归纳、引申、举例。列出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入虚室,如有人”,引申为《大学》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不仅是字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意义。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是否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找出它的出处,以及内在的含义,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举例说明。把圣贤的教诲深入浅出的展现出来,《弟子规》才能达到直指人心的效果。

有了圣贤的教诲做为自己做人以及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就会融会贯通。

三、教学实践的探讨:

1、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有很多专家学者一直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古代背书的形式。不讲解,反复读诵,读书百遍、其意字现。或者到了一定年龄在慢慢消化。可是现代的孩子不同于古代的孩子,他觉得学得东西要和学校学的有关才肯学,尤其是小学生,作业又比较多,他不肯花些间去背课外的东西。尤其是《弟子规》《三字经》即使他会背,不懂得含义也没有用。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变了,古代你不会背会做也可以,身边的环境约束着你,必须要作到仁、义、礼、智、信。可是今天的社会已失去了实践的环境,那我们就要先理解意义,然后去做,而不是去背。在学习《弟子规》一段时间后,很多小朋友都能对照自己的言行去实践。

例如:幼儿园大班有个小朋友,看见老师站立的姿势不好看,马上跑过去说“你勿跛倚呀!”

过“六一”儿童节时,很多家长都会为小朋友买礼物,有位小朋友就跟妈妈说:“衣贵洁、不贵华„„、我有那么多衣服,不要再给我买衣服了!”感动的家长跑到幼儿园来对老师说:“弟子规教育我的女儿这么懂事!”

一位法国籍的小朋友在学了《弟子规》“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的语句后,回家吃饭时主动为保姆夹鱼夹肉,使保姆深受感动。

以前幼儿园分水果和点心时,小朋友都挑大的拿。学了弟子规后,小朋友都争着吃小的,把大的留给别人。

学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后,中班的一个孩子告诉老师:“哥哥带我去了网吧,我想起了《弟子规》里的话,就坚决不走进网吧,哥哥没办法,只好带我回家。”„„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2、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幼儿园的司机姓邓,小朋友坐了三年的车,不知道司机叔叔的姓名,上下车连招呼都不打。有的叫声司机我要下车了。我就给小朋友布置作业,要求他们从身边的礼貌做起,学会称呼司机叔叔姓,上下车学会打招呼。要尊重别人的劳动。通过几天的礼貌课,司机发现小朋友怎么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学习首先从我们身边小事做起。

来幼儿园送矿泉水的工人师傅,累的汗流满面。我就让小朋友站起来大声说一句:“谢谢师傅!”送水的师傅感动的说:“这个幼儿园的孩子怎么这么有礼貌!”

幼儿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机会。有一次,幼儿园有个叫雪儿的小朋友,赠送给同班孙路小朋友一个长毛兔玩具。我发现后就问雪儿,“你妈妈知道这件事吗?”她说:“妈妈不知道。”我就告诉雪儿“事虽小、勿擅为,送一个玩具虽然是小事,可是培养的却是你这颗心啊!做事要征得妈妈的同意。你今天送孙路一个兔子,明天你又会送其他东西了,这样你就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毛病。”我又对孙路说:“你平白无故得到雪儿的兔子,明天你就会想得到别人的小狗,这样就滋生了你的贪占心。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长大了就会有更大的贪心。从小一定要驱除这个毛病。”。生活中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

3、教学和文化课相结合

在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中,我又采取了一边上道德课,一边上文化课的方法。让小朋友找出不认识的字,然后老师再教读音,会念了再讲字义。例如《弟子规》中有很多词句是反义词,比如“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先让小朋友找出自己知道的反义词,比如:高低、长短、大小、宽窄等,然后告诉小朋友今天学习一对反义词是“善”“恶”。对于这样抽象的概念,小朋友不好把握,我就列举一些例子。做善事有三种,第一种是财物的施舍,比如:捐钱捐物,去帮助别人。第二种是不用出钱,但可以出力。比如:上车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等等。第三种是可以用言语去帮助别人。比如看见别人有困难,可以去安慰等等。这样教学培养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又学了文化。弟子规共有汉字1080个,不重复的500多个,既学了识字,又学了道理。

在开展经典文化课的同时,坚持每周为小朋友开设一堂经典音乐课。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名曲给小朋友听。并加以讲解。比如“梁祝的故事”,“二泉映月里—阿丙的故事”以及“十面埋伏—刘邦与项羽的故事”等等。让小朋友全方位的了解中国经典文化的精粹。对修身养性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教学和古诗课结合起来,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开设唐诗背诵课。防止学习枯燥无兴趣,课前放经典音乐,请小朋友进入经典文化的圣堂,每堂课后背诵几段唐诗,活跃课堂的气氛。每天让小朋友生活在高雅文化氛围中,对经典文化的修学有很大的帮助。

4、教学和家长相配合

《弟子规》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因为它是以家庭教育为主,那就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家长对传统文化认识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就越好。反之,在学校学的东西就打了折扣。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首先要开家长会,把学习经典的重要性讲给家长听,对学习的内容要经常和家长汇报,让家长也参与到学习经典的活动中,教学收获会更大。比如:学习《弟子规》一段时间后,要和家长开展互动活动。我的具体做法是把《弟子规》编成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让家长们观看,当家长听到孩子们唱诵圣贤的教诲,了解到经典文化国学课的深刻含义,再加上孩子的明显变化,家长都非常高兴,从原来的怀疑和否定态度,变成了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课程开展的更加有声有色。

其次:多次开展社会活动,落实《弟子规》到行动上“同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比如:捐款赈灾,发动小朋友捐献衣物,支援灾区。或者举办户外亲子活动,由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到公园里面捡垃圾。把《弟子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小朋友慈悲、仁爱、广大之心。也使家长受到一定的同化。

四、《弟子规》的落实

《弟子规》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教材,同时也是开启小朋友心灵的金钥匙!文中总叙明确指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无论你今后文化有多少,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做人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所以先学习做人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不一定要求会完整的背下来,只要懂得大意,懂得应用在生活中,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一种培养,一种性情的养成,为他以后继续学习经典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他学习其他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使他终生受益。

以上是我在《弟子规》的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自己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心理的历程,总结了一点教学方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希望《弟子规》能教到每个小朋友的心田里,让圣贤的教诲一代代流传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永远发扬光大!

我们的老师都能做到:

讲故事、论道理、教做人、学做事。讲礼貌,传道德、谨诚信、传圣音。

我们的小朋友都能达到:

听故事、练讲演。参与式、重实践。读经典、背诗篇、中华文、万代传!

第二篇:浅谈《弟子规》教学

浅谈《弟子规》教学

——古辣红缨幼儿园

叶柒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家长的成长,带来教育观念的进步与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学前幼儿童的行为教养的期待,和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很多家长不再是唯成绩论,学习大过一切的简单想法。因为新生代家长已经意识到学习好固然重要,但在现代社会光是学习好不代表一定能被初会所接受,一个人有好的教养和品德,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懂礼貌,识大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书答礼”,在现代的延续。代表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中,学前教育的代表作《第子规》,即是幼儿学前教养教育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中华几千年学子“为人”“作学问”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的总结。其中就吧如何“为人”,放在了学问,做事等等之前。实在是道出人之教养的本质。本文就结合《弟子规》,在农村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养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开展进行浅简分析。

大纲:

1.农村幼儿的教养素质现状。2.开展《弟子规》教学有哪些好处。3.《弟子规》教学在校园如何开展。

4.开展《弟子规》教学后儿童的改变和家长的反响。5.总结

1.农村幼儿的教养素质现状。

农村幼儿的教养及素质的形成,有家庭长辈,邻居朋友的言传身教的因素;也有学校老师的教育的因素。其中家庭教养对幼儿的教养的影响占比较重。家庭教养方式是指长辈在与子女的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倾向。是其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的综合体现。它直接作用于亲子活动过程,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显示,父母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特别是人格特征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

溺爱型家庭的孩子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缺乏社会性和竞争性,容易形成怯懦、盲从、依赖、被动、不愿探索、不敢冒险、不能创造等性格弱点;

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和父母情感疏远,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难以建立自尊自信,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胆小,性格软弱的孩子变得更加彷徨无主、胆怯、懦弱,个性强的孩子则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反抗、暴烈、不服家管;

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与社会规范,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能动性,性格乐观,情绪稳定,对人亲切,能与人合作,有进取精神,也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农村现实中家庭教养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由父母直接进行教养。二,由爷爷奶奶们进行隔代教养。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由于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将他们的子女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接受“隔代教养”。隔代教养即祖辈代替父辈的职能培养第三代的养育,这种形式的家庭教养越来越普遍。在这些“隔代教养”幼儿中,差不多都存在着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等现象,他们表现为任性、自私、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他们的心理发展由于隔代教养的局限性而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有些幼儿,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打别的小朋友;有些性格娇气受不得一点委屈;有些性格阴暗,爱暗地里使坏。经过与家长的接触,多多少少都是家长对幼儿的不良影响和少于教养教育有关。

2.开展《弟子规》教学有哪些好处。

正因为如上所举。家庭教养中,由于家长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多有随意性,少有系统化的正面指导。单靠家庭教养对提升幼儿的教养实在是不能足够。

正如前面开篇所述,《弟子规》是对中华几千年学前儿童行为教养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人的为人立身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幼儿学前期,结合《弟子规》对幼儿进行论理道德教育,对提高幼儿的教养素质,对将来社会的诚信,人与人之前的伦理道德,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

《弟子规》中,开篇首要就讲:首孝悌 次谨信。整本《弟子规》里面,最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孝」。为什么首先是孝,而不是先作好学问,再来讲孝和诚信呢?以前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少年学子在开始学习学问之后,也许是为了有好成绩,也许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目标一个接着一个,已经无暇顾及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教养。因此造成一部分人出到社会,只讲利益,不讲诚信,更有甚者为了金钱父子反目。造成人人自认社会诚信已有实质下降。所以在幼儿期,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们,做人的首先就要讲孝道和诚信。不到等到他们大了,接受了社会的杂乱的价值观,再想来教他们就晚了。

所以《弟子规》中把孝悌谨信放在首位,以为做人之根本。为什么要重孝道,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孝和信,就是道中的一,一生二,二生三,才能生万物。人不讲孝和信,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人不讲孝和信,将来所作的事情很难说是对社会有益的。所以习主席现在大力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弟子规》《三字经》等在幼儿学前的教育,正是及时而且有必要的。孝和信,是老师对幼儿教养的最重要一环。具体表现在诸如:对他人有礼貌,对待父母和顺,对同学友好。幼儿做到这些再去学习技能,才是有教养有素质的表现。

正如马來西亚北方大学廖德勝校长所讲:

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沒有把教育的根本辦好,那我們绝对不能夠去怪社会上,出現的种种我们不愿看到的乱象。

学前教育如果能夠灌输到正确的思想给他们,我们的孩子们長大后,就不需要走那么多的歪路。

如果我们能夠启发他的善心,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心,他的孝心一起來,百善自然会來。如果我们沒有把他的善心启发出來,他可能以后可能会变成一個不好的孩子。

3.《弟子规》教学在校园如何开展。

采用多种形式来开展《弟子规》校园教育

1、坚持晨读:

统一安排要利用晨读时间,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幼儿诵读,朗诵是背诵是理解的基础,通过诵读,让《弟子规》的精华渗透到幼儿的思想中去,好的思想种到他们小小的心灵里,现在他们不理能理解,以后实践和成长中,会变成他们思想的财富。

2、课堂讲解

诵读《弟子规》以后,学生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经典的熏陶,应教会幼儿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注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言传身教

在课程及活动中渗透弟子规教育,结合礼仪教育,以教师的身体力行来对幼儿言传身教,习以成自然。

4、活动中师生齐背经典

在活动讲中,边做活动教师边引导和学生共同背诵,让诵读《弟子规》像唱儿歌一样,变成幼儿的一种娱乐,加深记忆。

5、在上下学家长接送幼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及其家长,尊重老师,学会向老师问好,家长离开,要让幼儿向家长挥手送别。并在适当时候向家长或幼儿讲解孝和悌的道理。

6、在课间活动,休息,洗漱活动中,教会幼儿“谨”的道理。教会他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自己的过错要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自强自立的小朋友。

7、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及教师和幼儿的想互交流中,要教会他们诚信的道理,并切实做到答应该幼儿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为师者切不能说谎。

7、泛爱众,在幼儿的相互交往中要教会他们相亲互爱,同学友善。让待人和善成为习惯,在幼儿心里种下善因。

8、举办体现孝的手工活动,手工课上教幼儿做些送给父母长辈的简单礼物,并教会他们回家当面送给家长同时说出感恩的话。

9、家校联系,共同成长 学校适当的节日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落实“孝”行。家长做孩子们行孝的模范,给孩子行孝的机会。

5开展《弟子规》教学后儿童的改变和家长的反响。

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将处处践行,让幼儿无形中懂得待人处世的道理、学会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让幼儿知道应该去爱周围的人,以及懂得如何去爱周围的人。

自从学校开展《弟子规》教育后,幼儿变得彬彬有礼,在家更亲父母,在学校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更亲近老师了。也慢慢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学着照顾自己。同学之前学会了互相友好,互相关照,和共同去完成某些事情。

家长都反映说,自己的小孩子更懂礼貌更贴心了。从小孩子口中背诵出来的都是正确的做人道理,家长们感觉到很欣慰。

6.总结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承传这些财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幼儿他们都还小,还不能完全明白文字中的道理。但是我们要让他们每天看到的,学到的;老师的行动中,都是怎样做的。先学着做。因为这些都是好的事情,家长也会支持。等他们长大一点。有了理解能力,他们回想起来,就会知道老师教会了他们正确的做人道理。

我们要把践行《弟子规》作为幼儿教养素质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请相信,在全部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弟子规》一定会落实得更好,相信我们国家的未来也会变得更好。

第三篇:《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单位:营口市第二十七中学

作者: 李松林

《弟子规》的实践应用

众所周知,现在初中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孩子大多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他们不愿按照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事,不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时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动干戈,以至于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如何教育好这些独身子女,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带给老师新的任务和挑战。

而我们也知道,学校班集体绝对不是几十个学生同坐在一间教室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班委、小组所管理领导的一队人。而是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精神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荣誉感且富含内聚力的群体。那么怎样才能打造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呢?我在一年多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通过切身的实践体验,深感我们先祖的蒙学经典《弟子规》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起的重大作用。下面,我就从为什么要将弟子规融入中学班主任管理中和怎样运用《弟子规》管理班级两方面来跟大家探讨。

一、将《弟子规》应用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学生自身特点决定他们需要《弟子规》来约束

1、初中学生判断力较差,《弟子规》可以促进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敢想敢做,但缺乏社会经验,还没形成一个清晰的是非判断观念,因此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很多时候,他们犯错并非故意为之,而是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一方面,现在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多而快,他们看得多、听得多、想得多、知识丰富、思想开阔、模仿能力强,很容易被新奇的刺激所吸引,不健康的东西也容易趁机而入。

我们知道,《弟子规》根据《论语 .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编写而成。虽然它只有千余字,但它用儒家文化提炼出做人的规范,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文化的精髓。用它来影响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2、初中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弟子规》可以帮助其做到自我约束。

有些学生虽然明知道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可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好的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给他一个外部的约束。换言之,我们想要打造一个和谐的班级,就应该有一个要求群体每个成员都必须

遵守的思想和言行的标准。通过外部约束使学生逐步做到自我约束,最终养成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良好习惯,而《弟子规》精辟的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恰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班级中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弟子规》自身特点决定其可作为初中班级管理的工具

1、浅显易懂,学生容易理解。

《弟子规》三字一句,押韵顺口,言简意赅,它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形式阐述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礼仪标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读得懂,也爱读,是值得学生反复读诵理解的经典材料。

2、包容性强,涵盖了学生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弟子规》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古圣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而且还把“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化、生活化,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细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降低说教色彩,易于让学生接受。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许多教师都会不自觉地采用禁令式的、模糊不定的、甚至是恐吓的语言教育学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压抑感以及操作的模糊性。而《弟子规》则在“良好行为”和“常见陋习”两方面给出了很好的示范。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很好的获得行为的参照。

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位学生丢了一支粉色的钢笔,刚好他后桌的一位同学也有同样的笔, 为此两人产生了不愉快。于是我用《弟子规》中的“ 见未真, 勿轻言”教育了他们, 使他们均认识到了错误。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找到笔了, 是因为自己忘了, 把笔落家了。之后这个同学主动向同学道了歉。事后我又运用“过能改, 归于无”表扬了这位同学。从此以后, 再未发生类似的事情。事实胜于雄辩,如此教育,学生怎能不心服口服?而且从实际效果看,这种教育方式还是非常可行的。

4、《弟子规》可以解决中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叹这种社会现象:家长管不了孩子,教师管不住学生,发生在家庭之间、师生之间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维持正常的教育秩序日渐艰难;孝亲尊师的传统几渐消亡。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们要转变这种现象,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要向先贤学习,向经典看齐。《弟子规》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每个家长和老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它点明了如何培养孩子美好的品质,如何才能教会孩子恪守规范、防邪存诚,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那么我们具体该怎样将其应用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呢?

二、将《弟子规》应用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我们老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以言传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利用恰当的教学时机给学生讲《弟子规》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二)、爱的投入

不要偏心,用《弟子规》公平地处理矛盾。

《弟子规》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学生。一位好的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出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让我们老师的行为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

班干部由于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管理纪律,难免会和后进生产生一些矛盾,这时候,如果批评后进生,学生们很有可能会认为老师在偏袒班干部,不仅伤害后进生自尊,还让班干部形成了不良的自大心理,加速矛盾恶化。而如果为了不伤害后进生而批评班干部,又很可能会伤害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使他们在班里失去威信,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班主任应该公平的处理矛盾,这时,《弟子规》作为约束对方的共同准则,就成为处理两者矛盾的一个绝好的方法了。

不仅如此,用《弟子规》来处理矛盾还可以从根源上消除二者矛盾产生的根源——由班干部和其他学生身份差异所带来的不和谐。

(三)、注重实效

1、时时用《弟子规》考评学生行为。

首先,我坚持让学生每天学习《弟子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我每天让学生在黑板右上角写上一句《弟子规》经文。让学生在一句句“首孝悌,次谨信”中传递出感恩父母、注重小节的思想,在一声声“泛爱众,而亲仁”中感染每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其次,我们老师要及时检查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将《弟子规》精神落实到实处,并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合适的评价,使学生把《弟子规》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

2、将《弟子规》的内涵细化。

我们将《弟子规》细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弟子规》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将《弟子规》与自己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许开始时是老师“要我做”,到了后来,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要做”。

如“入则孝”的践行方式可以体现在给家长按摩、捶背、洗脚、倒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房间、饭后收拾碗筷等等。“出则悌”则可以表现为在教室夜修不说话、在内宿上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注意个人卫生、不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乐于助人等等。我班学生经过一学期对《弟子规》的学习,在家在校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与家长联系时,深深感受到家长心中的欣喜。

3、召开《弟子规》主题班会。

我还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学习《弟子规》,让学生把践行《弟子规》的心得互相交流一下,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有关的内容及相关的德育故事,让学生们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领会其深刻内涵。

在借助《弟子规正》打造良好班风学风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总结性的评价,针对学生落实《弟子规》的情况让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给予总结性的评价,我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定位,为学生以后践行《弟子规》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遵守秩序的保障,崇尚与遵守规则,对个人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班级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对于学校来讲,它是一种良好的氛围。由于初中生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再加上当今社会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问题突出等原因,我认为运用内涵丰富、浅显易懂的《弟子规》来教育与管理学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我想,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用爱打动学生,以身作则来践行《弟子规》的要求,真正把《弟子规》落实到实处,相信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优秀班集体的构建也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规划

王奇老师弟子规视频让每位教师看。

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规划方案

为加强学校文明礼仪建设,使之成为“以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课题研究” 的重要外延组成部分,促进师生文明礼仪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和谐、文明”校风的形成,落实“我校力行《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特制订《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活动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为依据,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先学做人,再做学问”为教育活动理念,以学习落实《弟子规》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力求知行合一,力求学校家庭社会合一,使广大师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知礼明行,提升素质。

二、功能与意义

《弟子规》所倡导的伦理道德理念和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教育思想仍适应当今时代的教育需要。

1、《弟子规》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承传;

2、《弟子规》是古代社会学童行为的规范;

3、《弟子规》是现代社会做人的准则,是现代学校师生的接人待物的准则;

4、《弟子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师生家长关系,学校社会关系的基石;

5、《弟子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纲领,是规范师生和家长的重要伦理准则;

6、《弟子规》是“以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中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总体目标

以“人人都是礼仪之人”为发展目标,以开展“三礼”教育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倡议并引导全体师生做“懂礼貌、有礼节、行礼义”的“三礼师生”。

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之中应有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互相交往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和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循的仪式;“礼义”是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的道德准则,包括孝亲尊师、宽容友爱、诚实守信,坚持正义、廉洁公正、知荣知耻(如“八荣八耻”)等自觉行为。

讲“三礼”,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学校号召大家争做“三礼”教师和“三礼”学生。所谓“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之中应有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互相交往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表现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和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循的仪式;“礼义”是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的道德准则,包括孝亲尊师、宽容友爱、诚实守信,坚持正义、廉洁公正、知荣知耻(如“八荣八耻”)等自觉行为。

讲“三礼”,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因此,学校号召大家争做“三礼”教师和“三礼”学生。

四、具体任务:

(一)教职员工方面

1、全员学习《弟子规》,通过观看讲解《弟子规》视频、听《弟子规》讲座,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

(1)每位教职员工人手一份《弟子规》解读材料,认真研读,熟读成诵;

(2)学校党支部负责对教师进行《弟子规》考查,并记录成绩,与考核、相关的评优挂钩。

(3)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班主任应写出符合本班实际的落实《弟子规》的礼仪建设规划纲要。

(4)设立“弟子规讲堂”,通过视频或由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弟子规”系列讲座。

(5)在学校网站开设《我学弟子规》栏目,引导广大教师及时交流学习心得。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校园内及各办公室、各教室作好环境布置,有关《弟子规》的宣传材料上墙。党支部适时举行教工活动,如书法、演讲、演出、比赛等,汇报《弟子规》学习成果。

3、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进行系统的礼仪训练。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

4、每学期举行一次学习《弟子规》优秀教师和班级心得体会交流分享大会,汇报学习成果,评选“礼仪标兵”。

(二)学生方面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从师生互相问好、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1、从三月份开始,全校同学利用早、中(上课预备时间)、晚读诵《弟子规》,由政教处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力争在5月底全体通过检查。

2、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统一布置教室、教学楼、操场,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

3、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弟子规课堂》,在班会课上通过讲故事、表演、看录像等形式理解弟子规内容,明确礼仪规范。并定期组织系统训练。

4、加强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检查情况,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大会表彰奖励。

5、全体学生学唱《感恩的心》等“弟子规”系列歌曲。

(三)家长方面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舞台上一个广大的空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必要补充,让家长学习掌握礼仪规范,促使家长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提高家长科学育子的水平和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制定师生和家长社会礼仪基本礼仪规范,并建立学习型家庭考核评比机制,促进亲子互动,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弟子规》成果的延展和加深。

2、建立“家本课程”。

(1)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背弟子规,并在三个月内通过孩子的检查。

(2)设立“家庭礼仪手册”,内容以讲解文明礼仪规范、记录家长和学生言行、学习心得为主。(内设礼仪实践小练习,如何接打电话、握手等)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每学年评选一次“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弟子规好家长”,并组织经验交流。

4、开好家长培训课程。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校领导、学校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向家长介绍有关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

五、落实要求:

1、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校科研工作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事关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事。全体教职员工

应统一思想,应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认识。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把礼仪教育最为提高素质育人的重要手段。

2、“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齐头并进。学弟子规,做文明中华人教育涉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这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师率先垂范,学生全面普及,家长全力配合。利用学校广播、报纸,观看金正昆礼仪讲解,定期学习礼仪课程,定期交流礼仪学习经验,多管齐下,三方面教育主题工作齐头并进。

3、礼仪教育从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做起,落实到建设文明和谐年级、文明和谐班级、文明和谐办公室的建设中去。学校制定详细行动规划案,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和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落实以上计划。

4、模范践行《弟子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骨干教师(教研组任、年级组任、优秀教师、备课组长、教学能手等)要以身作则,班主任和各位任课教师首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包括使用文明用语,文明举止、不在教室、走廊、会场吸烟等,为广大教职员工作出表率。

5、培养典型,总结经验。落实《弟子规》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素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培养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将落实《弟子规》全面推向高潮。

6、教师方面由校长办公室和党支部主抓,以师德教育为切入点;学生及家长教育方面由政教处、年级组及各班主任主抓,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后勤管理方面由党支部主抓,以增强服务意识为切入点。

六、落实阶段规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5月10日)宣传学习记忆阶段:

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列出《弟子规》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副校长利用全体教职工会上进一步明确。借助一周国旗下演讲的机会,启动学习《弟子规》系列活动。活动第一阶段,重点在宣传、学习和记忆。

(1)通过国旗下演讲、板报,班级宣传栏和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学习《弟子规》。

(2)利用班会、早读、课前时间,早、中(上课预备时间)、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做到准确朗读、熟记于心。

(3)每位教职员工人手一份《弟子规》解读材料,认真研读,熟读成诵,学校集中教师观看专家讲座,定期背诵《弟子规》。

(4)红五月歌曲大合唱比赛鼓励学生唱“弟子规”系列歌曲。

(5)由政教处负责检查背诵情况,力争全体通过检查。

(6)家长方面建立“家本课程”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内容,建议家长与孩子同背弟子规,并在三个月内通过孩子的检查。

第二阶段:学习理解行动阶段(2011年5月11日——6月1日)《弟子规》是文言文,学生理解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校选择了带有解释的读本。学校要求各班学生以诵读、接龙、讲故事、比记忆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充分发挥我校独立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以诵读、讲解、交流心得、探讨深义等方式学习、理解和督促。同时,全校将不失时机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班级文化在《弟子规》的礼仪教育活动中引向深入。

在教学中,老师要从先哲圣典中取其精华,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学校组织师生通过“班会观摩”“主题演讲”“典型报告”“礼仪标兵评比”等形式,促进全校和各班的学习与交流。加快德育效果转化。

党支部、政教处结合各项礼仪规范的内容制定详尽的礼仪细则检查目标,定期检查,及时通告,发现典型,及时推出。

各年级和各班级选出《弟子规》学习委员,每天早晨抄写学校政教处给出的《弟子规》学习内容,写于黑板之上,每日背诵并书写,本阶段进行一次和《弟子规》礼仪教育相关的心理讲座。

4、开好家长培训课程。为确保家长学校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家长学校的教师可由校领导、学校教师、社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有教子经验的家长担任。向家长介绍有关文明礼仪知识,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

第三阶段:行动内化行动(2011年6月2日——7月5日)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性活动,以书法、写作、讲演、小品创作表演等一系列方式,融合以“感恩”、“和谐”、“孝道”为的主题班会和文艺汇演等形式组织进行。并在高一年级组织“读圣贤书,做儒雅人”征文活动。在高二年级组织“弟子讲坛”活动。

无论是学习、实践,还是活动,目的都是把《弟子规》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通过《弟子规》的学习和系列活动,减少校园中不文明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一个文明、有序的学习活动和家庭环境,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弟子规》成为师生和家长的良师益友,伴随一生。

(2)设立“家庭礼仪手册”,内容以讲解文明礼仪规范、记录家长和学生言行、学习心得为主。(内设礼仪实践小练习,如何接打

电话、握手等)

第四阶段:内化典型习惯阶段(2011年6月2日——7月5日)

在经过一个学期以后,我们要对我们的学习进行一个最后评价,对表现优秀的老师、学生和模范学习型家庭进行表彰,树立起榜样,以此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学校将通过详细的暑假《弟子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来巩固《弟子规》的学习成果.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第五篇:弟子规与感恩

《〈弟子规〉与感恩》讲稿

(播放《感恩一切》的音乐)

导入语:感恩一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的,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发自内心,对于万事、万物、众人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举,它超过应尽的义务范围和程度;感恩是一种智慧,懂得感恩的人,不仅是具有道德的人,而且是具有智慧的人。感恩还是一种“投资”,是播种善因,感恩者主观不图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赠人玫瑰,满手余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所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弟子规〉与感恩》。

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

《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弟子规》共1080个字,叙述了113件事,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包含在其中,对它们都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二、学习、分析各部分内容:

《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

1.【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是专指的小孩学习。其实这个「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指所有学习先贤智慧的人,无论大人小孩。「规」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指夫子的见解。当然夫子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即学习圣贤智慧要有一定的规范,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横扎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要遵守各种规范,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正常运转,并不断进步。“圣人训“:这是圣贤人的教诲。在这里我们不妨讨论一下何谓圣人?做到然后再说的是圣人;说了就能做到的是贤人;说了不一定能做到的是凡人;说了做不

到的是骗人。所以我们不妨拿这个衡量一下自己属于哪种人?

2.【首孝悌】

这个『首』也就是《弟子规》首先提到的做人的根本。那么做人的根本在哪?在孝跟弟,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我们来看这个「孝」是会意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老指上一代,子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合成一体,就是一个「孝」字。“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个意思是孝心开了。教孝,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孝?所谓知恩才懂得报恩,所以我们首先要去念父母的恩德,懂得感恩。在两三千年前有位圣者叫佛陀。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学生走在郊外,刚好看到一堆白骨,佛陀把这白骨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洁白,一堆颜色比较灰暗。学生也很好学,他们知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学问学问,要懂得发问。佛陀就跟他们说,他说,为什么这两堆白骨,一堆比较洁白?一堆颜色灰暗?这堆颜色灰暗是女人的骨头。女人的骨头为什么比较灰暗?因为当母亲要怀胎十月,在怀胎十月过程,孩子所有的营养都必须从母亲的血液中输给小孩,当小孩的钙质不足,就必须从母亲的骨头当中吸收。母亲怀胎十月很辛劳。所以佛陀告诉学生,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母爱如斯,在面对父母的要求、唠叨时你还会跟他们顶嘴吗?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们一定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应用所有的可能、尽全力的孝顺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一个村落,整个村落有四十几户人家,统统同一个姓,都姓吴姓,口天吴。他说这四十几户人家出了一百零九个后代,其中有一百零八个大学毕业,素质很好。而这第一百零九个是已经考上大学,但是读了两年因某种因素办休学。可以说,他们下一代完全有大学毕业的程度、水准。为什么他们这一代能这么兴旺。因为他们村落里的长者都告诉他们,只要读书、工作一有放假,要记得回来看看父母。他们每年的大年初一,一定是陪着父母到寺庙里面去拜拜、去祈福,不会去做其它的事。他们是整个家族做到了。除了陪父母以外,回来之后,就到其它所有这些邻居的家里面去跟长辈拜年,挨家挨户跟这些长者拜年。做到了什么?尊敬长辈,跟长辈拜完年以后,他们这些差不多年纪的邻居,就围在他们村落里面的小学,一起讨论今年你读书有什么收获,今年你工作有什么好经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切

磋。这个做到了什么?好学!有孝有弟又好学。所以这个村落为什么下一代能有这么好的发展,绝对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孝顺长辈,兄友弟恭,学习知识增长技能,是我们的生活更和谐幸福,社会更加美好。「悌」是形声字也是会意字,左边是心,右边是弟,意思就是兄弟姐妹之间相处要用心,做哥哥姐姐的用心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从内心深处恭敬自己的哥哥姐姐。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姐妹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

3.【次谨信。】

『谨』看这个谨字,有一个言字,谨又可以组成严谨、谨慎,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谨言慎行。

『信』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是言,人言为信。《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孔老夫子也说「人无信无以立」,一个人假如没有信用,很难在社会立足。言语为什么摆在仅次于德行的重要性?因为人与人的互动跟交往,使用什么的频率最高?言语。所以言语,「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可以让家庭和乐,一言也可以让家庭纷争不断。所以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

4.【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泛爱,爱众,爱泛,广泛地爱众人,人应该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你爱人人,人人爱你,感恩之心换得感恩之心。『而亲仁』,亲近仁德之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假如身旁都是低俗之人,每天自己的言语、行为都愈来愈粗俗。所以亲近仁德之人很重要,而亲近仁德之人也才能长我们的智慧。

5.【有余力。则学文。】

当我们把这些立身处事的行为、这些德行都扎实地学好,还有空余的时间,还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即『学文』。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写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后人,他才把它留下来。现在人写文章怎么样?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他也不管会不会天下大乱,所以不够谨慎

对待自己的言行。所以「学文」还是看古圣先贤的文章比较保险,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历经几千年印证,确实可以启发人的智慧的。所以我们要不要感恩与我们的古圣先贤?对,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深处领会先贤教诲。

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善待他人,善待身边所有的一切。让我们认真学习、践行好《弟子规》,学习感恩,身体力行,“知学行传”用我们自己的言行去感染身边所有的人,让所有人都懂得感恩,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是感恩的社会,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满!

下载《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教学实践与探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与《大学》

    浅谈《弟子规》与《大学》 去年,中山大学指定《弟子规》为入学新生的必读书目,并要求上交读后感。一时间,仿佛将名不见传的《弟子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且不管社会热议如何,......

    《弟子规》与《三字经》

    弟子规总 叙 弟子规 泛爱众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亲所好 身有伤 亲爱我 圣人训 首孝弟 而亲仁 有余力 入 则 孝 应勿缓 父母命 须敬听 父母责 夏则凊......

    课堂教学渗透《弟子规》教育研究与实践[5篇模版]

    课堂教学渗透《弟子规》教育研究与实践 关岩峰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绵延不断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独特的传统文化孕育着优秀的传统道德,这是中华民......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弟子规》 ——规范孩子习惯的宝典“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儒家千年处事哲学与生存智慧,它教会了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近几年来,我校......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菜堂小学 施世琼 2014年春季 本学期,学校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弟子规》的校本教学活动。《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

    弟子规 教学反思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弟子规》“入则孝”,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体会古文韵味;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听讲故事,进一步理......

    《弟子规》教学论文

    浅谈低年级如何进行《弟子规》的教学 《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它教给我们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什么他们这......

    《弟子规》教学心得体会

    今天和乐乐一起背《弟子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别说,还真用上了。学习完毕,告诉他书本文具放回固定的位置,他还真照做了。另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