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的一项方略和坚持的理念。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参与精准扶贫的职责和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有自身的特色文化和资源,能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为贫困人员服务,改变他们落后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并帮助他们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具有自身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同时,公共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换句话说就是,一,公共图书馆是全民的图书馆,即,全体国民都有权力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免费的,即全体国民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可以得到公共图书馆的无偿服务。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单位性质和实行的免费开放政策保障了其参与精准扶贫的公益性、无偿性、纯粹性、可长期持续性和稳定性。
2.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既可以按实体与虚拟形态,分为图书馆实体资源和网上数字资源,即馆藏的各类图书、报纸、杂志、图片等资源和专供网上阅读查询的诸如联机光盘数据资源(主要是电子读物)、联机公共查询目录、Internet网上信息等资源;又可能按语言种类分为中文类、英文类、法文类、韩文类等资源;还可以将其分为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即可以听到、闻到、看到、触摸到的资源都是显性资源,而蕴藏在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过程中不易被察觉和发现的资源则为隐性资源,如公共图书馆宁静幽雅的内部环境、各个角落读者专心阅读所形成的学习氛围等都是隐性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发读者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这些地方文献资源如能加以有效开发利用,对于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等将大有裨益。
3.平台优势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为参与主体之一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已深深扎入农村。无论是农村书屋、村镇图书馆建设,还是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都能看到公共图书馆的影子。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网络已经遍布农村,这为扶贫开发工作搭配建了平台,疏通了道路,保障文化资源的共享与流通的通畅。
4.人员优势
公共图书馆担负着社会教育职能,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长期以来,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接近地气、业务能力精湛、受广大民众欢迎和喜爱的教育队伍。这批队伍不少人曾从事过教育职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他人也在不断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中,成长壮大起来。他们能独立开展多各种类型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能熟练地进行阅读引导,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推荐活动等。将这些人带入精准扶贫队伍中无疑会使整个队伍更具活力,更有效能。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精准扶贫
1.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是扶贫过程的深切体会。要富脑袋,就必须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文化扶贫工作,把教育做在了前面,尊重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现实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宣传教育与一般机构的文化宣传教育不同,它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以精准配书为内容的送书下乡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大部分通俗易懂,且种类繁多。有很多跟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相关的实用技术图书如:科学种田技术、畜牧水产养殖技术、林果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有很多扶贫类图书如:《摆脱贫困》、《反贫困行动》、《穷人经济学》等;还有很多跟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等有关的图书。公共图书馆能够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和平台优势,根据贫困地区民众的需求,定期开展图书更换、新书配送等精准送书下乡活动。
3.开展劳动技能精准培训
每种劳动技能都有特定的受众,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全能型人才,对于贫困地区的民众来说,拥有一技之长完全足以。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施教者,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公,根据贫困地区民众的不同需求努力做到精准施教。例如: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的现实需求,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等人员进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由点带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可以根据贫困地区转移劳动力的现实需求,开展诸如:计算机技能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安全保卫培训、消防知识培训等。
4.开展以先进农业技术为主题的精准科普活动
先进农业技术的种类很多,例如可分为:先进的育种技术(杂交、太空育种等等)、先进的免耕直播技术、先进的养殖技术、先进的灌溉技术(滴灌、喷灌、大田膜下滴灌等等)、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先进的温室暖棚技术等。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贫困地区的现实需要先征集优秀先进农业技术成功案例,再在公共图书馆的科普活动中加以组织策划,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进行宣传推广。
5.开展面向基层、走向基层的精准扶贫公益巡讲
开展面向基层、走向基层的扶贫公益巡讲是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坛活动直面贫困地区、深入贫困民众的具体体现。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邀请这些技术能手、成功人士随同公共图书馆的巡讲员一起走进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公益巡讲。当然,这里需要注意语言、民风民俗及受众文化水平的匹配问题。但是,把脱贫致富的意志、把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把自立更生和自主创业的精神灌输给贫困地区的民众,改变他们现有的人穷志短的精神面貌,树立脱贫致富新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6.开展组织参观先进农业科技园区的精准扶贫活动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与农、林、畜牧业、科技等友好合作部门一同策划和组织贫困地区民众参观先进农业科技园区的活动,让贫困地区民众能走出去,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并学习一些先进农业技术,为将来脱贫致富找路子。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打开思路,找对方向,致富之路离他们就不远了。
7.开展利用地方文献服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精准扶贫活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贫困地区也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如:当地风味饮食、婚庆习俗、特色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都是贫困地区的重要资源,将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对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乡村旅游日益升温的今天,极有可能打造出一个集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这些记录着当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内容的地方文献,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的重要文献依据。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文文献服务,并与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加快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8.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活动
公共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络平台优势。在互联网已普及的今天,开展精准扶贫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贫困地区家产品滞销或产销不对路等情况比比皆是,这不仅给贫困地区民众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打消他们开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公共图书馆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活动,在本馆网页或微服务平台开辟精准扶贫专栏,定期进行农业类图书推荐、上传优秀农业产业优秀案例音像视频、更新农产品供应信息等为拓宽贫困地区民众获取知识拓宽渠道,也为社会大众参与精准扶贫提供平台。
9.开展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精准扶贫活动
当贫困地区有劳动力转移需求时,公共图书馆开展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精准扶贫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公共图书馆除了开展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之外,对于适合在工勤类岗位工作的人员,如有空缺,公共图书馆可以优先接收,也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向其他单位或部门推荐,等。此外,还应协助遇到困难人员做好相关的维权服务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的思考
1.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要先准确了解贫困地区民众的真实需要
公共图书馆的精准扶贫工作侧重于文化扶贫,不能直接给贫困地区民众带来太多经济效益,因此贫困地区地民众的配合度不一定会很高,一时新鲜之后,他们就开始习惯、麻木,甚至出现情绪抵制的情况。因此,公共图书馆参与精准扶贫时,不能受这些不利情绪的影响,一定要坚定信念,经常走村串户,多跟民众交流,将民众的具体困难和现实需要了解准确,再适时的开展相关工作。
2.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要以贫困地区民众能接纳的方式进行
公共图书馆本身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能开展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到了贫困地区还是要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如果书他们不愿意看书,或文盲半文盲不识字,那就播电影、播录像;如果觉得影视录像太抽象,那就拉到田间地头开展现场参观、现场操作示范活动;如果怕他们回去又忘记,那就随时带着录像机,把他们参与的细节都录下来,重复回放,定能加深记忆。总之,方法很重要,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要有耐心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不可能的。公共图书馆开展精准扶贫必须要保持工作的持续性。精准扶贫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既要了解精准扶贫工作指标,又要动态地了解贫困地区民众生产、生活及脱贫情况,及时撑最新信息,更新相关信息并依据新形势开展新工作。因此必须要细心,有耐心,才能持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四、结语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公共图书馆参与精准扶贫,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作为社会一员应尽的职责。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扶贫工作,既丰富了贫困地区民众的文化生活,又加快了贫困地区民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为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谈精准扶贫」
【学习笔记
请勿照抄】
扶贫名词
01-
精准扶贫:指按照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
02-
精准扶贫目标:2018年全面脱贫,2020年建成小康。
03-
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有保障。
04-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05-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06-
扶贫手册填写六必记: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脱贫时间、帮扶措施、帮扶成效。
07-
精准脱贫九个一:一个明白袋、一份申请书、一份连心卡、一封公开信、一本扶贫手册、一张作战图、一份扶贫规划、一套入户核查资料、一份贫困户会议确认记录
08-
村出列“九有”:有主导产业,有硬化的通村公路、有入户的安全饮水、有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有保障兜底措施、有坚强的基层组织、有集体收入、有减贫成效、有组织县乡脱贫自查验收
09-
村出列十项一票否决:无主导产业,道路未硬化,饮水不安全,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村卫生室不达标,村委会无房或危房、属于后进党支部,年集体经营收入未达到5万元,贫困发生率高于2%,群众满意度低于85%。
户脱贫五项一票否决:即“收入未达到脱贫标准,饮水不安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无房或危房,户、村均不认可脱贫销号”。
贫困村出列程序:1.乡镇初选。每年年初,由各乡(镇)按照贫困村出列“六看”标准,组织对上逐村评估脱贫情况,形成出列贫困村初步名册并公示,上报县扶贫攻坚指挥部。2.逐级核查。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对拟出列的贫困村进行核查,通过后报宜昌市、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接受抽样核查,形成出列贫困村核定名单并公示。3.出列销号。在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扶贫专干,在全国扶贫开发管理系统中对贫困村数据进行更新出列。
贫困户脱贫程序:1、乡村自评。每年年初,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按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十有”标准,组织对上逐户评估脱贫情况,形成农村脱贫人口初步名册并公示,上报乡(镇)、县脱贫攻坚指挥部。2、逐级核查。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农村脱贫人口“十有”标准进行审核;县扶贫攻坚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乡镇审核意见,对拟认定的农村脱贫人口进行抽样核查,通过后报宜昌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第二次抽样核查,通过后再报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次抽样核查,形成农村脱贫人口核定名册并公示。3、脱贫销号。在市扶贫部门指导下,组织镇(街道)、村及驻村工作队在全国扶贫开发管理系统中对贫困户进行销号。
十大行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水利扶贫、交通扶贫、人居环境改善和危房改造、科技扶贫、中央企业百县万村扶贫、劳务协作扶贫、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
十大工程:整村推进、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带头人培训工程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茶叶:无偿提供种苗、种籽,每亩扶持4包有机肥。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蔬菜。每亩扶持专用肥、种苗费用200元,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5亩(含5亩)。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畜牧。黑毛猪补贴200元/头,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5头。以2016年验收兑现数量为基数,能繁母羊补贴200元/只,低于3只不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10只。以2016年验收兑现数量为基数,能繁母牛1000元/头,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2头。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中蜂。以2016年验收兑现数量为基数,中华小蜜蜂补助200元/群(桶)。低于5群不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10群。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中药材。中药材扶持种苗费用300元/亩,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5亩(含5亩)。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五倍子。购蚜虫补贴1元/袋。蚜虫补助每户最高不超过1500袋。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花卉苗木。花卉苗木补助种苗费300元/亩。每户最高补助不超过5亩(含5亩)。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旅游扶贫。民宿政策:新建1个标准间补助5000元,改造1个标准间补助2000元;农家乐政策:新建1家农家乐补助1万元,经营户解决贫困人口就业按2000元/人予以补助。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残疾人扶贫。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50元/月,重度残疾人(Ⅰ级、Ⅱ级)护理补贴每人每月100元/月。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小额信贷。10万元以内,无担保,免抵押,按同期人民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信用贷款。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技能培训。18-45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免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不少于10场招聘会。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健康扶贫。(1)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工程,免费培养大学生村医40名,补助标准每人3万元。(2)完成1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补助标准每个村卫生室10万元。(3)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20%(最高至100%),29种门诊慢性大病年封顶线提高到3000元。(4)一是民政在册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对象、城乡孤儿患者,经医保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100%补偿(含自费);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患者,经医保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剩余合规费用按90%补偿;三是一般患者,起付线1.2万元,经医保农合基本医疗报销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剩余起付线以上合规费用按90%补偿。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教育扶贫。(1)学前教育阶段: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补贴;(2)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贴;(3)普通高中教育:免学费,按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4)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免学费,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仅中职一、二年级)。还可享受扶贫部门“雨露计划”政策,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高职贫困家庭学生可申请最高限额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5)本科教育:本科贫困家庭学生可以申请最高限额8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6)研究生及以上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可以申请最高限额12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低保五保:2017年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对象供养标准统一提高到6260元/年;低保对象保障标准按照不低于全县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40%确定,2017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4200元/年。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危房改造。2016年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为户均8500元,自2017年起,按国家出台的正式文件提高补助。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光纤入户。(1)分公司:新装宽带,免收光猫、机顶盒购置款;免收连接费;办理“全家福”套餐,按200元/部的标准补贴手机款,每家最多可补贴2部手机。(2)支公司:免初装费、免设备费;宽带使用费减半;免费赠送有线电视基本使用费。(3)分公司:新装宽带或TV电视,免收光猫、机顶盒购置款;免收连接费;办理固定电话,现预存120元话费即可送一部。(4)分公司:免收初装费、免收光猫和电视机顶盒费用,办理固定电话,预存话费215元,送一部固定电话(含有170元话费)。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安全饮水:分散供水单户建池容积达12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补助120元,最高限额补助20立方米,即2400元。
基本扶贫政策十八项之退耕还林:每亩补助资金1500元,资金分三次到位,第一年补助800元(其中种苗造林费300元),第三年300元,第五年400元。
工资性收入=应发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缴社保、医保、商业保险等)
财产性收入:利息、集体分红、土地流转等都应算入。
转移性收入:1.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扶贫款、救灾款、定期发放的抚恤金(一次性发放的不算)、社会救济收入、政府的慰问金、定期/分期的赔偿金(一次性赔偿的不算)等。2.彩票中奖不算。3.帮扶干部或其他个人的慰问金不算。
经营费用支出:猪舍、羊圈、大型农机具(2000元以上)按15年折旧,即总金额÷15年=当年生产经营性支出
财产性支出:1.自家住房危房改造不算财产性支出。2.住房、车贷款利息支出、助学贷款利息支出算财产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建档立卡人口购买社保、赡养他人算转移性支出。
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总收入-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户籍人口。
工作梳理
01-
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
02-
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03-
解决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工作责任。
04-
坚持深入基层调研,通过召开村两委、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征询意见,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积极开展决策调查和专题研究。
05-
在市、县组织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06-
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在加快发展上确定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制订新措施。
07-
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取经与外出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多层次提高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的素质。
08-
与群众一起把那些肯为群众办实事、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有道德、有修养、有能力、有文化,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双强”人才推举到村“两委”班子。
09-
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吃住在村,单独起灶,不打扰村民,自己的生活自己照顾,并坚守工作岗位,与群众一起同生产、同学习、同劳动。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群众思想转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率先发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和谐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驻点村发展的整体合力。
拓展创建新模式,扶贫服务最大化。
服务拓展渠道多样化,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着力信贷模式创新。
最简的手续、最灵活的使用周期、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获得性,为贫困户个体提供快速优质服务,为他们的脱贫加油助力。
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
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
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
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
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
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
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
所有贫困户都有人管、有人问,用真情、真心去帮助每一名贫困对象,在有效脱贫的现实问题上用真功,在解决长远发展上出实招。
既精准识别贫困户,又开展扶贫政策宣传。
工作体会
01-
上级部门和后援单位关心帮助是做好驻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坚强保障。
02-
驻村干部群众支持配合是做好驻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坚实基础。
03-
深入调研解决群众最急需问题是做好驻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
04-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05-
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06-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
07-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
08-
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09-
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
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广泛动员力量,精心组织实施,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到了真行动、真帮扶、真扶贫。
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
了解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
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合力是基础。
强化资金整合,加大投入是关键。
坚持因地制宜,选好建设项目是前提。
群众广泛参与,激发内在动力是基础。
群众是扶贫开发的源动力和受益者,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中民智,集聚民力,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基础,有大项目就有大发展,有小项目就有小发展,没有项目就很难发展。
问题总结
01-
道路建设滞后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02-
安得广厦千万间?群众目前住房困难多,危旧房屋数量多,这更应该称之为一块心病。
03-
缺乏乡镇龙头企业带动,农畜产品卖难,使得许多群众对发展特色养殖、种植望而却步。缺乏农村致富能人,示范带动作用效果不明显。
04-
涉农矛盾纠纷较多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扼腕止痛”。
05-
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06-
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07-
宣传是工作开展的首要工具。
08-
解决住房难题、解决饮水难题、解决通电难题、解决通讯难题、决出行难题、解决人居环境较差难题。
09-
产业发展脱贫、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劳动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健康救助脱贫、合作经营脱贫、生态补偿脱贫、金融扶持脱贫、政策兜底脱贫、资产收益脱贫。
工作打算
01-
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02-
对贫困户灌输“扶勤不扶懒”、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
03-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既挂图作战,又攻坚夺寨。
04-
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因人因地科学施策,在精神上、能力上、创业上、生活上帮助贫困户,实现有效脱贫。
05-
对帮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以“授人以渔”改变“授人以鱼”的帮扶方式。
06-
严格落实“五步”识别法,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差异化扶持,做到底数清、问题请、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
07-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其它成员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08-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构建“产业党支部+党员致富能手”的产业化组织体系。
第三篇: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
知贝网-www.xiexiebang.com
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
摘要:图书馆是文化扶贫工作的支柱,有助于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图书馆的具体行为和措施的参与文化扶贫工作,分析了图书馆的特点和缺点的文化扶贫工作在这个阶段,并为图书馆提供可行的建议,以更好地参与国家准确的扶贫战略。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258.2
引言
2016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精准扶贫离不开文化扶贫。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发挥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村民精神面貌,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村民思想认识,进一步促进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本文中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主要指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图书馆。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特点
从现有情况分析报告来看,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对象以农民和留守儿童为主,主要目的是增加了接受者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农民尽快脱贫,让边远地区的儿童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获得文化资源,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加群众的文化内涵,让其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图书馆是专门为农民和留守儿童提供文化扶贫服务的战略。
对于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和中小学,图书馆一般会将资源捐赠、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相结合。根据图书馆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情况,购买相应的文献资源,保证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和连续性,适当开展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活动。一般来说,书籍以特殊的采购或爱心捐赠为主,扶贫资源足以构建学校图书馆或图书馆的“微观”意味着供青少年使用,但也有一部分的资金紧张图书馆采用类似于“图书漂流”“书交换”模式中,书籍和材料在不同的农村学校和图书馆之间的管辖权流交换,以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文化扶贫的方法针对农民更多样化,通常专注于“送书下乡”,书和农村房屋和书建立了移动站结合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免费书籍、视频、互联网和计算机村民,连接文化扶贫和浓缩最大化农村文化空间的使用。农村图书馆资源一般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生活内容为基础,辅以科学讲座、节日活动、农业专家咨询、政策咨询等。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服务资源类型和形式
2.1 服务资源类型
文化扶贫最常见的服务资源是农村地区扶贫的书籍,录像和自制材料。除了提供纸质材料外,图书馆还非常重视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在农村扶贫中的应用。例如,在基层乡镇和村文化中心建立电子资源服务点,免费提供农村实用数字资源光盘,包括农村医学知识库,中国农业知识库和文化套装光盘。内容实用且易于操作。可以带回家看,也可以组织村民集中精力学习,这可以帮助村民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也是图书馆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如中国图书馆协会的会议在2016年,贵州六盘水城市图书馆阅读推广典型案例共享,“长角苗精准扶贫项目”,对长角苗进行了真人展示,传递了贵州省六盘水市以“真人图书馆”为切入点开展的精准扶贫、宣传推介的理念,获得一致好评。
2.2 活动形式
培育人才、利用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发掘文化经济价值是当前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共同文化手段。(1)浅层服务——科技文化资源,主要是“送书下乡”。在现代科技环境下,“送书下乡”活动所捐赠的资源不仅是纸质图书,还有电脑、CD、数字文档、文化活动、真人图书馆等。“送书下乡”活动大多集中在节假日。例如,元宵节组织村民参加“猜灯谜”的传统文化活动,赠送大量的科技书籍。“送书下乡”的具体活动形 知贝网-www.xiexiebang.com
式有免费图书,建立农村的房子(农民书店,乡镇图书馆的书),建立贫困儿童的“图书馆”,使用当前的汽车(汽车)图书馆的书籍和图书馆的“背篼”(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和其他图书馆服务等。
(2)中层服务——提供免费书籍和资源的支持服务。除了赠送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源外,该服务还根据其环境特点和需求组织相应的专题活动。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借书、讲故事、知识讲座、绘画技巧等服务;邀请专家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专业阅读指导。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转变贫困居民固有的习惯、习俗、态度和价值观;举办定向科普知识展示、基层文化扶贫研讨会、科技视频讲座。
(3)深层服务——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利用图书馆自身的服务优势和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获得的资源,结合当地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规划。“一对一”精准扶贫指导与服务。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深入贫困家庭,开展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活动,开展一级级档案卡。走访贫困家庭,了解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详细了解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发放扶贫物资。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服务建议
3.1 精准的资源建设
送书下乡是当前图书馆参与基层文化扶贫工作最普遍的方式,也是图书馆首选的服务模式。定点扶贫的现实需求下,图书馆必须搞好个性化资源采购,推动服务,了解具体情况和需要支持的对象通过信息收集,做好文件的定点扶贫、并提供文献资源和咨询服务。读者可以推荐模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的文化扶贫、提取和不同变量的影响,如区域特色资源、教育水平、经济、人口规模等,建筑文化扶贫资源精确的推荐模型,预测不同的服务模型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根据反馈的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对扶贫文化资源的采购、组织和管理进行调整。
3.2 个性化、深度化的服务模式
从现有的服务模式来看,图书馆文化扶贫的主流是图书馆主导的浅层资源扶贫,并没有真正上升到深层次的服务帮扶和精准帮扶。只是传达科技文化资源,而不是针对用户需求、当地实际情况、扶贫要求和实现途径进行相关分析,如粗放型的文化活动和农村书屋建设,不注重反馈的科技扶贫活动等,对目前的扶贫工作没有更多地帮助,也难以实现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当然,基础设施和资源,是文化扶贫的第一步,坚实地走好第一步后,所有的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应该围绕当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条件,规划和扶贫战略,接受者的需要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深层次的精准文化帮扶。
3.3 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做好持续服务
文化扶贫是一项需要资金和物质支持的长期事业。由于资源短缺,一些图书馆无法继续参与当地的扶贫工作。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可以合理地分配和整合图书馆资源,比如将旧期刊捐赠给农村的书屋。将回收的城市学生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转移到农村学校图书馆;或与有爱心的人士、企业合作,向指定救助的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图书馆将邀请专业的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咨询活动。合理利用图书馆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公共福利力量,缓解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的压力,更好地做好文化扶贫工作。除了向农村派送图书、帮助建立农村书屋外,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对图书馆员进行科技培训和专业指导,帮助解决农村文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结语
文化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首先要扶志,增强农村农民自身“造血”功能,这是重点,也是关键;另外,可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服务等加强经济扶持,帮助村民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增加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王尧.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5):38-42.[2]张艳菊.农村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路径探究[J].山西档案,2017(4):108-110.知贝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 2015.10.16
一、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学习笔记”评述: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习笔记”评述:
总书记在听取云南和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均指出,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在精准扶贫政策影响下,贫困地区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人力资源的运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都在刺激着贫困地区在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上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冲刺期,单纯依靠一个政策、一项举措让上百万人脱贫已不现实,扶贫政策边际效应不断递减。顺应这一趋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职业技能培训、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保障兜底等举措将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轴”。而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形成巨大的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五篇:精准扶贫
茌平:开展创业技能培训 搭建就业平台 【导语】茌平县始终把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劳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创、就业能力,搭建服务平台。【解说】近日,信发办事处委托县职教中心对全街道下岗、失业、待业劳动人员免费进行月嫂、育婴师、保洁等家政服务培训。邀请高级月嫂讲师进行授课,生动、细致地讲解有关产妇哺乳、康复和新生儿喂养、洗澡等护理等知识。2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2周后,将颁发家政服务员初级资格证。【采访】(信发街道光明社区 魏兰芳)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几天,学了以后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家政这边还给我们找工作,让我们有了出来工作的机会。【采访】(信发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所所长 单月峰)不仅为下岗、失业、无业妇女搭建了服务社会、服务家庭、创业就业平台,更提高了她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努力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建立员工服务质量、诚信档案,建立服务质量回访、跟踪、抽查制度,保证服务质量。营造发展家庭服务业的良好氛围,优化务工就业环境。
【解说】为给广大劳动者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和可靠的就业保障,拓展致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茌平县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坚持分类施教,开展送技能、送岗位活动。积极加强农村劳动者与各乡镇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根据劳动者的年龄状况、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类培训,经过培训后,分别推荐到企业生产一线和辅助性岗位工作;茌平县加快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支持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机械加工、自由职业等岗位;对有创业愿望的各类群体进行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采访】(茌平县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 袁桂红)我们人事部门作为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充分发挥了培训机构的专业优势,紧贴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的需求,针对市场的热点职业,有计划地举办了机械加工、人造板制造、营业员、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今年我们刚开始举办的家政服务培训受到了广大家庭妇女的好评,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技能,学得了一技之长,为促进其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茌平:巧借优势 做好扶贫新文章
【导语】在扶贫工作中,茌平县创新扶贫模式,把脉问诊,积极为落后村谋思路、出点子、促发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解说】当前马上进入春节,在贾寨镇大海服装厂正在加班制作一批衣服,七八十个妇女分工协作,各个工序有条不紊。附近村庄的徐留菊,由于家庭原因,不能出去打工,便来到这服装厂打工,每天工资不到一百元,让她很满足。
【采访】员工(徐留菊)咱自己周边村上的,都不远,小孩都在这念书,接孩子、送孩子、直接连孩子送来,都不走了,在这里干点活,下了班接完孩子随着就走了。
【解说】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贾寨镇根据一些村庄以人均纯收入少、贫困人口较多的实现,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及举办务实的创业培训,使一些小服装加工企业在家门口发展起来,手工成为留守妇女增收的新途径。【采访】(贾寨镇大海服装厂负责人徐中海)在不耽误接孩子、送孩子、照顾老人、不耽误家里农田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地平台,展示自己的我才能,提高家庭的收入。【解说】为了确保贫困群众彻底脱贫,茌平县变“输血”为“造血”,向困难群众辅导农业生产技术,为困难户提供致富渠道,鼓励各村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通过招商引资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村办厂,激活“造血”功能。同时,茌平县鼓励群众原地创业,协调国土、农业、畜牧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并及时办理土地、养殖等手续,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帮包服务;整合有关上级扶贫资金、村民自筹资金和财政贴息贷款资金,为致富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实现贫困群众顺利脱贫。茌平:做好“精准培训” 助力“精准扶贫”
导语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茌平县始终把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通过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提高群众的创、就业能力,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解说在龙跃家政服务公司的培训室,30多名下岗职工和就业困难群众,正在认真听取高级讲师生动细致的讲解,免费学习有关产妇哺乳、康复和新生儿喂养、洗澡等护理知识和中国结、十字绣等手工编织技巧。周凤凤是一名留守妇女,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通过参加免费培训,熟练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手工编织技能,在家门口就能做些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增强了生活的满足感。采访
解说 为了帮助群众脱贫,增加群众收入,茌平家政服务部门针对待业、无业家庭妇女,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举办务实的创业培训,使一些针对小众的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为待业、无业家庭妇女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采访
解说为给广大劳动者提供畅通的就业渠道和可靠的就业保障,拓展致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茌平县密切关注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坚持分类施教,开展送技能、送岗位活动。积极加强剩余劳动人口的普查和分类,根据劳动者的年龄、家庭、身体状况进行分类培训;支持劳动者从事家政服务、机械加工、自由职业等岗位;对有创业愿望的各类群体进行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发放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激活“造血”功能,帮助劳动者成功创业,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