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

时间:2019-05-13 01: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

第一篇: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

崔柳

【摘要】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在各高校的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当中,对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课程教学当中,最大化地让学生掌握不同媒体的写作特色,以便更好适应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既是高校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师采取分媒体的教学手段的动力,也是提升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新闻采访;写作;分媒体;差异化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在逐渐走向大众教育的高等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被视作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才能确保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中,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盛行的是偏重教师理论讲授的知识授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其较强的实践性。

一、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分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1.培养社会所需新闻专业人才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介对于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对于学生来说,新闻专业学习是今后职业生涯的积淀过程,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这就使得要求我们培养的新闻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符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媒介的特点,分别掌握不同媒体的从业技巧。2.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是高校教学质量水平高的一个重要体现,学校要教育、培养出上手快,潜力大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正确认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到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当中,就需要在讲授过程中,既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又要结合不同媒体特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如,同样是写消息稿,但是报纸和电视在稿件的行文方式,稿件布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只有让学生掌握不同媒体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快提升学生新闻写作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有利于提升其新闻写作竞争力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尤其是在同城媒体环境中,面临报纸、电视、网站、电台等多种媒体并存的格局,同样的新闻事件,经常会出现多家媒体同时报道的情况,那么,在众多媒体稿件的对比评价中,哪个媒体写得更好,更有深度,除了记者自身新闻写作素质之外,掌握媒体特性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当中,要告诉学生不同媒体写稿特性以及侧重点等,以充分激发学生新闻写作潜力,让学习过程变为素质提升过程。

二、分媒体教学的具体方式探析

在现行的媒体环境中,学生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的平台主要是报纸、新闻网站、电视台、电台这几种,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当中,要区分不同媒体受众的特点,接收新闻的习惯,阅读收听状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媒体的写稿特点进行分别讲解。1.电视新闻稿件写作的画面意识。

电视是“以视为主、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它作用于人们的综合感官,尤其是画面的运用,拓展了电视新闻语言文字的表现范围,很容易达到1+1>2的效果,人们在接受解说词传递的信息时,本能地通过视觉同画面联系起来,文字和画面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当中,电视新闻稿的写作,要教会学生要考虑电视的特点,在组织好新闻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画面因素。

具体来说,就要求电视解说词要有画面感,文稿内容不能天马行空,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在写电视文稿的时候,要考虑文字是否有相应的画面来匹配,同时,语言也要准确、生动、具体、形象。考虑电视受众的多样性以及复杂性等因素,解说词应该尽量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过于专业的词句,尤其是在民生新闻的写作中,要增强可听性和亲切感,如何选词炼句,实际上也是对电视新闻写作者综合构思能力的一个全面检验。但是口语化也不等于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用语,口语化写作更应讲求语言艺术的运用。2.报纸新闻写作的故事化叙述方式。

相比于电视媒体的新闻立体呈现,报纸新闻因为其平面性,在视觉经济上所起到的作用就稍有逊色。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理解时政类报纸和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写作中的共性与差异性。对于报纸来说,新闻内容主要有两部分构成,文字和图片,需要大量的描写和记叙,对受众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快餐式的消费方式,受众浏览报纸的阅读方式一般是先简要浏览标题,“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也意味着博闻新闻的制作首先要在标题制作上下一番功夫。在制作标题过程中,除告诉读者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信息外,还要对新闻事实和信息进行评判,阐明观点和倾向,善于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核心意义,给读者以明确的引导。

另外,在都市类报纸新闻写作过程中,因为其选题主要来源于市民的市井生活,加上其阅读对象主要是普通百姓,那么在文字的表述上就有更高的要求,忌讳用文绉绉过于书面化的语言。同时,为了更好地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在面临一个新闻事实含有较多内容的时候,一般采用制作小标题的形式,使得新闻稿件的逻辑性更加分明,这样也符合受众阅读时的视觉审美要求。同样,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娓娓道来,更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网络新闻写作的“注意力经济”原则。

网络新闻传播的层次化、实时化、多媒体化等特点,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上有着相应的体现。因此,关于网络新闻的写作,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其与传统新闻写作的共性,另一方面,又要研究其个性化因素,探究发展变化的新规律。在课程教学当中,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如不同网站的特性分析,让学生明白其新闻来源,是属于拷贝其他媒体的新闻还是原创,目前网络媒体上的新司,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复制新闻和原创新闻。所谓复制新闻,是指从传统媒体上复制来的新闻。原创新闻是指以下两种情况: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第二就是对来源于其他媒体的新闻进行重新编辑或改写。分析网民浏览新闻的特点,就很容易发现,因为每天新闻数量非常庞大,受众在浏览阅读时,吸引眼球的注意力经济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网民阅读新闻,首先是被主页上的新闻标题所吸引,然后才有点击阅读行为。网络新闻的标题、网络新闻导语、新闻正文、布局,关键词或背景链接,延伸性阅读等多级性特质对吸引网民的系列的阅读行为,作用重大,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详细跟学生分析网络新闻的特点,尤其是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由于网络新闻受众在浏览网站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广告的干扰,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受众对新闻的集中度,较之印刷媒体,“专一”的程度有所降低。最终导致网络受众在阅读网络新闻时,明显表现出跳跃式阅读倾向,即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性极大。因此要求在写作新闻导语时,可以尽量多使用概括式导语。尽量做到在阅读者目光移开之前,为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新司内容。

三、分媒体实践教学的深层次内涵

1.在熟知媒体差异性同时,加深学生的新闻策划能力训练。

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不同媒体的特点,熟知不同新闻媒体写作的要求,这是专业训练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媒体的发展空间,那么就对学生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提高学生的新闻策划能力,在培养学生新闻策划能力的过程中,除了了解新闻策划的共性之外,也一定要有分媒体的概念,也就是说根据媒体的表达特性进行高效策划。如同样是捐资助学的策划,那么在报纸、电视以及网络当中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报纸当中更多地是用版面策划的形式,通过照片加文字,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情的形进行展示:在电视策划当中,可以加上宣传片,通过现场同期、画面直接展现或策划活动等方式进行立体呈现;而对于网站来说,通过通过开辟专、]的网页,通过反复网页制作等形式,提高策划效果。在整个策划过程中,如果不熟悉媒体运作特点,活动的效果就一定会打折扣。2.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当中,除了新闻通识传授外,也要挖掘学生的新闻写作兴趣点,因为受到自身兴趣、天赋、家庭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对不同媒体的写作反应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对报纸新闻写作兴趣浓厚,能够很好地根据纸媒受众的特点进行写作,也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对于电视后期编辑动手能力强,或者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好,那么就会表现出对电子媒介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培养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做到专业培养专中有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也是学生发现自己更为具体媒体从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学生除了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之外,也能找到自己对不同媒体的“兴奋点”,进而能对自己今后在媒体当中的成长做更好的规划,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参考文献] 【1】从新闻学教学谈高校实践教学方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2】地方高校新闻教学改革初探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3】地方高校新闻学传播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新闻界2007年第5期 【4】高校新闻专业课要强化三性洛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

第二篇:新闻采访论

在我国,“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晋书·干宝传》:“宝撰搜神记,因作序曰: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最能体现新闻记者职业活动特点的是,是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新

闻机构的一切新闻活动都是从采访迈出第一步的.就一篇新闻稿的产生来说,它要经过记者寻找新闻线索,采集材料,转折题材,理出观点,提炼主题,安排结构,写出稿件等七个步骤.不进前四个步骤属于采访工作范畴,就是提炼主题的初级阶段,也是在采访中完成的..可以说,在采访中记者完成了新闻作品制作工序的一大半.采访是保证新闻特点的基础

新闻写作的规律是用事实说话,只有在采访中了解了千姿百态的生活原型,记者“说

话”才有发言权,新闻倾向性才有事实这个附着体;

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新鲜和及时的特点;

只有采访才能保证新闻的指导性的特点.3,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是:

在工作顺序上,现有采访,后有写作;

在二者的分工上,采访解决的是新闻的“原料”问题;写作解决的是加工,制作的工

艺问题;

采访的成败,直接关系写作的成败.(二)的一般特点

1,是一种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很多部门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但目的各不相同.记者的调查研究则是为了制成新闻作

品广泛传播.与一般调研相比,在调查的方面,事实的选择,材料的要求,考虑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2,是一种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而进行的社会交往

任何人都要进行人际交往,但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与其他交往不同:

它是肩负一定使命的交往(不同于一般的私人交往);

它是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不同于行政法律活动的交往);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不同于公关,推销等活动中的交往).3,是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的工作

偶然性: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是否发生,发生了是否能被记者迅速获悉,获悉了记

者是否有条件去采访,都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几种偶然性的最佳结合被记者抓住了,这就是机遇性.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

良好素质,敬业精神,随时处于“伺机待扑”状态下的记者.危险性:经常活跃在各种矛盾尖锐交锋的领域,活跃在充满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环境中,因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4,是一项政治性与社会性并重的职业活动.记者的工作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多数情况下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不可能

不受一定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左右.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决定了记者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广泛地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触.陶行知:“访的是大众的心事,写的是大众的诗文,说的是大众的说话,介绍的是大众的学问,讨论的是大众的生活工作斗争.”(《陶行知与新闻事业》,1991年3,4《新闻出版社》)

(三)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

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认识”与“收集”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只有认识了十五,才能懂得那些事实有新闻价值,应当收集;而收集事实的过程,又反过来加深了对事实的认识.收集事实在采访任务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材料的基本要求

材料可以反映事实,但材料不等于事实.那些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传播意义的材料,必须靠有眼光的记者在采访中认真,细致,艰苦的鉴别,挑选和攫取的工作来获得.记者获取的材料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材料的准确度:材料不仅应是真实的,而且应准确无误——名词性,数字性材料不能含糊;过程性材料要准确可靠;第二性材料要忠于原貌;附加性材料要详实可靠.对事物的评价要客观,分寸要切当.·材料的深刻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内涵的深浅度,典型程度.还要注意挖掘新闻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材料的全面性:材料的多,全,整——感性材料/理性材料;直接材料/间接材料;点上材料/面上材料;骨干材料/次要材料.·材料的细微程度:细微——具体,生动,有细节,有人物语言.(四)采访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

1.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讲究唯物辩证法

3.要有历史发展观点

4.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

上面四项引申的问题:

·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二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

三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

·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

1.正确地选择事实

2.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3.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

·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1.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

2.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

3.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

·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

1.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

2.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

3.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

采访的原则

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

1.实事求是2.依靠领导3.执行政策4.内外有别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

1.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

2.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

3.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2.依靠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

3.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

一要看形势,识大局;

二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

三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采访的工作路线

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群众要做到:到第一线去;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建立采访基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小知识点

“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要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复习与思考

1,为什么说“采访是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

2,试述的一般特点.它与一般的调查和人际间的交谈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材料可以反映事实,但材料不等于事实”请举出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4,做一个简单的采访,例如,采访一位师长或是一位同学,记下你所获得材料,再对比“材料的基本要求”一节中所说,看看你所获得的材料还有哪些欠缺.5,说一下你对采访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理解.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 复习整理

新闻采访与写作

1、述评消息:这是一种兼有新闻评论与消息两者特点的报道形式。“述”是对新闻事实(事件)所进行的叙述;“评”是对新闻事实(事件)所做的分析评论。在这种文本中,新闻评论的特点表现在对某些发人深省的事实(事件)进行的就事论事理的评析上;消息的特点体现在为受众提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上。撰写这一类消息,关键在于促成“述”和“评”的有机结合:以对新闻事实(事件)的简要的、抓住要点的叙述,为评析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对新闻事实(事件)的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评析,对报道进行理性升华。

2、综合消息: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报道,他往往并不停留于一厂、一店、一村、一校,而是记者就某一现象或问题,在比较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采访,再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写成的消息。当然,他完全可以是从某一件具体的事实、某一个具体的人切入,但在报道过程中,不可拘泥于具体的人和事,总是体现出宏观中观报道的色彩。

3、动态消息:这是最常见的消息,就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事件)所作的最具有时效性的报道。既然是动态消息,就应当抓住动态进行报道,通过报道让受众获知事实(事件)的最新发展动向。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抓住两点:① 关注事实的从无到有(其间体现出新闻价值),② 关注事实的从有到变(在变中体现出新闻价值)。

4、深度报道: 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预测以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还应包括某些体现出深度报道理念的理念的独立文体,如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深度人物访谈)一部分深度报道,是以独立文体的面目出现的,主要与采访、写作有关;另一部分深度报道则是以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的方式出现的,除与采访写作有关外,还与编辑密切相关。

5、伪装式采访: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

6、体验式采访: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普通公众去获取有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

7、当事人: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采访对象。因为当事人通常就是新闻事实(事件)的主体,他(们)不但亲历了新闻事实(事件),而且对新闻事实(事件)有着较为深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当事人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8、目击者:是那些亲眼目睹新闻事实(事件)发生的人。他们并没有参与新闻事实(事件),与新闻事实(事件)通常没有什么实际联系,但他们对新闻事实(事件)也有着强烈的现场感受。目击者的作用在于,他们可以提供所目击的新闻事实(事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因此,这是证实新闻事实(事件)真相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但由于目击者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上,因此他对于新闻事实(事件)的认识是较为表面化的。

9、说明性背景:这类背景的作用是:说明新闻事实(事件)的由来,或交代有关人物以往的经历,或对新闻事实(事件)本身从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进行解说,或对与新闻事实(事件)相关联的、重要的、难解的概念术语加以解释。

10、揭示性背景:用于披露新闻事实(事件)背后有关情况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为受众进行理性判断提供依据。这类背景所提供的情况,可以是统计数据,也可以是有关人和事的历史或现实的情况。

11、开放性提问:?。。不知道是当时听错了还是怎样,迷茫中。。

12、谈话实录型通讯:(叙事记述型通讯、调查分析型通讯、谈话实录型通讯)

是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谈话是主角:① 谈话在文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构成整个文本。② 谈话在文本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谈话的质量决定全篇的质量,谈话的成败决定通讯的成败。(有时甚至由谈话构成全篇通讯)。

13、怎样追求新闻时效性:

① 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拼抢意识。这要求新闻记者具备强烈的拼抢意识。在当今时代,各种新闻媒体围绕时效性而展开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新闻事件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突然发生的。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各路记者都会力争在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对于这种报道来说,时效性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反应的灵敏、采访工作的有效以及写作时文思的流畅。二是按计划发生的。在记者进入现场之前,就已经利用各种途径做好了相对应的准备。对于这种报道来说,新闻的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现所做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② 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最求新闻时效性,有赖于新闻记者的高度的新闻敏感。要能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事件)面前立即做出反应,进行准确的瞬间判断。否则,就有可能与好新闻失之交臂,及时加以报道也会比别人慢一拍。可见,新闻作品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呈现为正相关关系。

③ 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的时效性,两者都是新闻所应具备的品格。真实性被视为新闻的生命,时效性被理解为新闻的额要件。他们在许多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在某些情况下,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效性往往并不能同时兼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只能是以时效性服从真实性,坚持将基本事实核实无误以后再行刊播。如果追求新闻时效性要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那么,宁肯放弃时效性也要确保真实性,以杜绝虚假新闻或不实新闻谬种流传。

④ 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写作能力。新闻时效性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记者的能力和素养。对于一名记者来说,新闻的时效性与其能力和素养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想要做到倚马可待且确保短时间内所写作品达到较高水平,就必须在平时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除此没有更好的途径。

14、消息、通讯的异同

消息是关于新闻事实(事件)的最为快捷的、撮要式的报道。它并不提供关于新闻事实(事件)的详细情况,并不对细节进行充分展开。消息的分类:有动态消息(时效性报道)、综合消息、述评消息(兼有新闻评论与消息两者特点的报道形式)几种。消息的结构:

① 倒金字塔结构 以新闻价值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体结构。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他事实。

② 非金字塔结构:时序结构、并列结构、悬念式结构 消息文体结构特点:

① 重要信息提前“亮相”构成重心前置 ② 允许不完整消息结构的存在标题和导语的重要性超过主体 ;多用记叙和说明、描写 通讯:是关于新闻事实的延展性报道:新闻事实(通讯的对象不一定局限于人物或事件);报道(通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报道,属于新闻文体的范畴);延展性(通讯文体同属于新闻报道的消息文体相比,差别就在于他的延展性)① 内容的延展 :能报道新闻事实(事件)的全貌、全过程,更能完整的演绎新闻的诸种要素,展示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的细节。注重形成感染力,细节、情节描写较多② 时间的延展 :时间跨度可以有所延伸 ③ 空间的延展:可以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的空间范围,空间可以频繁转换。④ 背景的延伸 :对有关背景可以写的相当充分

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 通讯的文体特点:

① 内容的延展性

② 手法多样性: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传递新闻信息,陶冶受众情操,新闻、精神双重满足

③ 效果多层性:使人们获得丰富新闻信息;使人受感动、受感染; 使人进而得到理性启迪

通讯文体与消息文体的比较:

共同点:① 都讲究时效性 ② 都讲究新闻真实性 ③ 都注重凸现事实的新闻 不同点:① 时效差异 :消息时效性强于通讯

② 文本结构有差异:署名方式差异,记者署名标题之下(通讯),消息头之后(消息); 标题形态差异:正题【揭示主体,提出理念】+副题【交代报道对象、范围】(通讯),形态复杂,富于变化,正题明确展示新闻事实的完整句子居多(消息); 正文布局差异:消息重心前置

③ 文本容量差异: 通讯文本容量大于消息 ;

④ 文本表达差异:通讯用多种表达方式

15、怎样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1、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①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包括该地点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注意不要在采访对象睡眠、吃饭或工作繁忙时打扰他们。其次,要注意营造比较温馨的采访气氛,常用的方法是私下约采访对象下班以后出来喝喝茶,或者在采访对象有空的时候去他们家坐坐、聊聊。

②创造合适的语境(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事先了解采访对象喜好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激将法往往也是很好的强硬之法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采访对象主要为当事人身边的人)

好处:① 往往会使采访对象对记者的行动表示关注,并最终答应记者的采访要求

② 如果记者始终无法见到庐山真面目,迂回战术也能使记者获得足够多的新闻素材,有时甚至比直接采访当事人得到的材料还要丰富,还要精彩。

记者常常用这样一种迂回战术:他们通常要去采访20-30位采访对象身边的亲人和挚友。这种采访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采访对象的亲友会用各种方式告诉采访对象,有人对他很感兴趣。因此,采访对象总觉得似乎有人在背后调查他,议论他,不知记者有何用心,也不知会导致什么后果。因此他终于按捺不住,反过来要找记者谈谈。

另一种常见的迂回战术就是在采访对象的秘书们身上做文章。秘书们的地位颇为特殊。里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秘书,因为他作为美国总统,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要秘书长安排的。通过秘书,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采访对象,而且还可能获得与采访对象见面的机会。因为,秘书常常可以提供记者与采访对象见面的机会。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① 在首次采访要求遭到拒绝后并不轻言放弃,明确表示自己还将登门拜访

② 使用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进行采访,让采访对象的一些空闲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耐心等待,见机而上)

③ 软磨硬泡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采访者在转化自身角色时要特别小心,不可以因此而与法律规范相违背,相抵触。)

16、真实性对写作有什么要求:真实的报道事实,这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它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对事实多作的报道与事实的原貌相一致。

1、从诸多方面确保新闻真实性:

① 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

② 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记者确实到过现场,对现场有过精细的观察,对现场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描写。)

③ 追求细节的真实(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恰当的、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在新闻作品中,细节应当是确有其事的,确凿无疑的,是经得起检验和推敲的,而不是由合理想象而来的。

④ 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新闻报道中使用的数据,大致是由有关部门或机构提供、由关个人提供、由记者亲自调查统计得出)

⑤ 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人物语言真实准确)人物确有此言(并非报道者根据写作需要杜撰而成);间接引语符合人物语言的原意;直接引语与人物的原话高度一致(关键性的词语一致,表达的意思一致,语气、语调一致)

2、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都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需要记者在思想上增强责任意识,在理论上划清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界限,在行动上体现敬业精神)

在新闻报道中,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虚构、任意杜撰,也不能移花接木、添油加醋、拼凑捏合。总之,新闻真实性要求报道与事实的原貌高度吻合。

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最根本的方法是:深入采访、严格审视、严加核实。要有严谨的态度,消除隐性失实现象(A、报道真实,欲以个案撑起普遍结论 B、结果真实,原因追寻与归根不对),同时还要对消息源提供的情况进行核实和辨别。

17、怎样在报道中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

① 凸现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很重要的就是要在显著的位置让受众意识到所报道的事实何以是新闻,它的价值在哪里。而大量的新闻事实,其新闻价值是需要记者或通讯员特别加以凸现的。

② 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前提,是记者能以慧眼识之。

③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需要对此进行突出和放大。一是以较大的篇幅详细叙述。这样做通常是与对某些局部采用简略的叙述相结合的,有利于形成叙述上的强势和文字的凝聚中心。二是以相应背景进行烘托。在一部分新闻作品中,背景是因突出事实(事件)的新闻新闻价值而设计的。背景的交代有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文字,但却对突出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恰当的对比可以造成强烈的反差,有利于突出事实的新闻价值和增强报道的效果。

18、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

第四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简介

新闻采访与写作

News Interviewing and Writting

课程类别: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计76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紧密结合采写实践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新闻采写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培养学生识别和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采访方法和技巧,熟悉基本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具备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独立、从容地完成一些采访活动与写作任务。

授课内容:

(一)新闻与新闻报道的概念、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与新闻报道的现实重要性;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体裁;

(二)介绍新闻敏感、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概念,正确领会各术语的真正内涵,了解和把握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正确区分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报道价值,了解和掌握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三)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的类型和方法,了解新闻采的地位和作用;

(四)采访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确定,采访前的准备,人际交往技巧,掌握采访中最普遍最经常使用的采访方法,如何进行深入采访及采访中对写作进行思考;

(五)各类新闻和通讯的采写。

授课方式:理论与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示范与课堂分析讨论、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实地采写与专题实践讲座相结合的立体互动式教学模式。

采用教材:尹得刚、刘海贵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书目:

1、《西方新闻采访写作》,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当代新闻写作》,尹得刚、周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新闻采访学》,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75、《高级新闻写作》,周胜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6、《新闻采访方法论》,艾丰,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7、《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8、《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9、《专业采访报道学》,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0、《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11、《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莱特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2、《新闻写作技艺:新思维、新方法》,刘志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考核方式:笔试(70%)平时成绩(30%)

第五篇: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

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

丁柏铨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其教学的内容包括采访与写作两大板块(有的新闻院系分为两门课程,有的则合而为一)。它既应当涵括一般的新闻报道(含消息、通讯)的采访写作和新闻评论的写作,也应包括时政报道、经济报道、法制报道、文教报道、医疗卫生报道、文娱体育报道等各类专题报道的采访写作,还应包括深度报道的采访写作。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实际能力,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和文本方式彰显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这就是笔者对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所作的定位。

从现实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形势相当严峻。新闻院系所培养的本科学生,凭什么在浩浩荡荡的应聘人才大军中脱颖而出?这是“近忧”。至关重要的,是要思维敏捷,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出众。毕业生在进入新闻媒体或用人单位以后,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新闻院系所培养的学生,凭什么在日久天长的竞争中不输于文史哲经法和其他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而显示出自己的充足的底气和应有的后劲?这是“远虑”。其间,尤其重要的,是要靠自己深刻的思想和过硬的“笔杆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站在比较高的立足点上发现、思考和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能够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能够写出受人称道、体现深度和睿智的报道,能够在写作上形成鲜明特色和显出高人一筹之处,应当是新闻院系所培养的学生的“看家本领”。要说竞争力,上述“四个能够”就是新闻传播学子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无论“近忧”还是“远虑”,都在提示人们: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极端重要,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极端重要。而思维能力及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应当得益于采访新闻写作教学。笔者这样说,并无贬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之意,也无贬低其他课程之意。

事实上,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彰显,有赖于个人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全面调动和综合体现。对于学生来说,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综合素质培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在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使新闻学院学生的„新闻味‟更浓更足,在媒介市场中具有别的学院或学科培养学生所不具备的新闻特质。这种特质就是,用新闻的敏锐去发现故事,用新闻的视角去描述故事,用新闻的力量去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发展和圆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具备别人或他物的不可替代性,此人或此物才更具有竞争优势。”①上述新闻特质、不可取代性,需要通过长期的、有序和有效的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以及其他课程教学,辅之以其他方法和途径而逐渐形成。正因为这个原因,新闻采访写作应是国内高校新闻院系的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而国外的情况同样也是如此。该课程“是世界各国新闻传播学科中的核心课程。自美国近一个世纪以前在密苏里大学创立新闻学院以来,新闻采访与写作就一直是美国新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其他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是这门课的附属部分。作为衡量一个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美国新闻界的标准很简单,是看教学中有多少资源被用于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上。”②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从业界的实际情况来看,一部分从业者由于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缺乏专业训练,或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尚未达到较高水平,因而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与新闻业务所提出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采访方面,有的电视记者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假思索地将“你有什么感想”之类模式化的问题抛问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显得捉襟见肘、底蕴不足;有的记者,在关键时刻不会提问,不善提问,常问不当之问,问缺乏从业常识之问,此类现象时常可见;有些记者,尚无法通过采访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也有一部分记者,还不能胜任重大报道的采访任务。这就折射出了采访能力的欠缺。

应该说,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方面,高校的新闻院系与文史哲专业相比,不仅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着某些劣势。新闻院系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就必须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新闻敏感、创新思维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实际采写能力等方面,义不容辞地担当重任。

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其效果是逐渐呈现的,不可能立竿见影;加之高校所设的此类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业界的要求——由此,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常常会受到教学对象的质疑。所以,要发挥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在整个新闻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

理念一: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应当得到加强和突出。这种加强和突出,包括思想上和实际上两个方面。从思想上加强和突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主要是指在观念上确认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院系来说,所指派的任课老师不能是随意凑合的,而应该是在这一个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是有过专门研究的;从任课老师个人来说,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也不能是随意凑合的,而应当想方设法追求最佳效果。从实际上加强和突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主要是指将提高学生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努力,渗透和辐射到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去,延伸到更大的时空范围之中去。

理念二: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应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新闻采访写作,课堂讲授时间毕竟有限。固然必须精心安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精讲多练(精讲,主要是指要言不烦地讲述不能那么写和为什么不能那么写的理由,讲授新闻采访写作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在课上时有所悟、确有所得;另一方面,也应该围绕课堂讲授的内容,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去。这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在新闻采访写作课上所学知识,平时留意在校园中寻找新闻,增加在校园中演练的机会。此外,新闻采访写作教学还应当延伸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由任课老师把同学带到事先精心选定的农村、企业或机关单位,接触农民、工人和干部等,让他们以“准记者”的身份,去像模像样地采访各色人等,从中体会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甘苦。2005年5月底,本人在为2003级本科生讲授新闻写作课期间,组织学生赴无锡,就民营经济、开放经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立体交通等专题进行采访。学生反映受益匪浅。2006年4月,为2004级本科生讲授该课程时,又带领学生对盐城市新农村建设的四个示范村、镇进行了采访。学生两次采访的成果,分别在《南京大学报》上各发表了一个版;而第二次的成果还在《盐阜大众报》上连续两天刊登,总计将近两个版。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得到了在课堂上无法得到的收获。在外出采访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有所升华,深切的感受融于字里行间,写出了在校园里写不出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他们在专业理想和业务素质方面所获颇丰。

理念三:注重与新闻媒体的实际需要对接。不管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要求怎么变,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特长显著、自有优势的人才,总还是会受到媒体的欢迎和接纳。进而言之,对于媒体来说,新闻写作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将新闻作品写得让广大受众更乐于接受,是新闻写作模式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及新闻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与此相适应,受众的新闻需求出现了许多变化,需求层次从总体上说有所提升。高校新闻院系的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都必须与业界的实际需要相对接。

理念四: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应贯穿于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闻采访写作,作为一门或两门课程,历时甚短,总有穷期;而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又是需要长期努力方能奏效的。这是一个矛盾。新闻院系负责人和课程任课老师,必须确立将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和学生这方面的实践贯穿于新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确立“贯穿全过程”的理念,这就要求:(1)相关课程(例如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记录片制作等)的任课老师,对学生在新闻采访写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进行“齐抓共管”,坚持从写作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和进行把关。(2)对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点评,使学生在新闻采访写作方面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体悟和掌握其中的规律性。

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作用的发挥,不仅有赖于科学的教学理念,而且有赖于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

第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具体而言,涉及三个方面:(1)适时淘汰不合时宜的内容(包括思想观点、概念命题、典型个案等);(2)长期保留对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规律的理解和阐述的内容,保留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方面的内容,保留常讲常新、历久弥新的经典个案;(3)及时吸收和增加新鲜的内容(新的、已经成为共识的理论和观点,鲜活的、生动的、典型的个案)。新闻采访写作,除涵盖报纸媒体外,还应当涵盖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

第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在课堂上,除由教师就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讲授能给人以启迪的内容之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讨论他们有兴趣的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尚存在争议的新闻采访写作基本理论问题;另一类是个性特色鲜明的报道实例包括经典个案。此外,还可以请业界人士客串作讲座或讲课,讲他们拿手的选题、采写的经验以及个中甘苦。

对习作的批阅方式进行改革。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创造机会去采、投入时间去写。以往那种“学生写完、老师批完、成绩登完、工序全完”的做法应当有所改变。本人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上述传统的做法和定规。从2005年春季以来,本人在为2003级、2004级两届本科生讲授新闻写作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本人对学生作出了郑重承诺:在课程所安排的四次习作中,都不搞“一锤定音”。学生每完成一次习作,都可以在我批阅完毕发还以后,进行认真修改然后再次上交,以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在老师第二次批阅完毕发还以后,学生如对所得成绩仍不满足,还可以继续修改,直至修改到自己对文本满意和对取得的成绩满意为止。有一位学生写的通讯,经第一次批改,获得的成绩仅为中等。如果一次批改就成定局,那么他不可能再进行反复修改。在我的“新政”激励之下,他先后进行了5次修改。其中有两次,修改的幅度很大,包括进行了二次采访,重新补充了很多较为重要的材料,突破原有结构进行重新构思。本人对他所提交的通讯“终极版”相当满意,于是给了高分。而他该课程的学期成绩,也由中等提高到了优等。这是他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所得到的结果。在整个学期中,每个同学所提交的4篇习作,平均都改了3遍以上,都取得了比第一次获得的成绩更好的成绩。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多次写作、反复修改,学生可以从中仔细体悟,并进而加深对新闻写作真谛的理解。我现在的认识是:对于老师来说,给学生提交的作业打分,这当然是例行公事;但还是应该研究如何用好手中所掌握的分数的问题。要将分数作为激励学生的杠杆,把分数用活、用好、用到位。当然,这样做,意味着任课老师在学生习作的批改上必须投入相当于以往几倍的时间和精力,要有一点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这是学术探讨以外的话题。

对作文的讲评方式进行改革。在新闻采访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评学生习作,这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的方法往往是:由任课老师或者是其助手进行总评和点评。只要准备充分、评析到位,学生一般也总是会有所得。这里需要探讨的问题是: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本人认为:有。如果从学生习作中精心挑选出优秀的典型个案来,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文本的方式事先发给每个学生,然后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先由作者讲述自己的写作心得,然后由同学进行“评头品足”,最后由任课老师加以评析和小结。这样做,效果似乎更好。典型个案来自于同学的习作,对其他同学而言更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心理上的接近性,因而他们更愿意认同和接受。

注释:

① 赵振宇、吴廷俊:《中国大学新闻教育改革论纲》,www.mediaren.net 2003-1-15。

② 李希光:《用新闻教育新理念培养国际一流新闻人才——清华大学精品课〈新闻采访与写作〉介绍》,http://bbs.okhere.net/tz2523-114318-0-78-0-0。(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下载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采访写作课程中的分媒体教学论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采访写作》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上遍第一章1.“身入”与“心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

    当代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通过写作制定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全过程。 关系: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 2.采访质量决定写作质量。 3.对......

    新闻采访写作笔记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第一章:绪论(略) 第二章: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的基础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的差别: 1. 目的......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航MH370离奇坠南印度洋真相须查清 北京时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坠机。马航同一天告知该航班乘客的家属,飞机上没有生还者。......

    0986新闻采访写作

    0986]《新闻采访写作》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一、填空题 1.根据提供主要事实还是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采访对象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类。 2.新闻采访本质上......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访问活动。 特点: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 采访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合集)

    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作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旭6008201039 天津大学生就业难:最大雇主为国企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高校就业迎来寒冬。 本人讯 四月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