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湖南教师资格:《背影》教学案例分析(精选)
最全汇总>>>湖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2017湖南教师资格:《背影》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最新湖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7年湖南教招每个月都会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湖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湖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作者用纯朴真挚的语言,表现父亲在祸不单行、生活困苦、哀愁焦虑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无微不至的关怀远行的儿子。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是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
2、学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但谈及父亲,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爱”课,很有必要。让学生既欣赏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爱,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思路:
湖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湖南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最全汇总>>>湖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背影》是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因而我分“了解背景,进入情境”、“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细节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环节进行赏析。
5.教学手段:
(1)朗读: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二.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进入情境
以文学常识导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亲来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情景,写下了记实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几次出现背影。
生: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父亲对儿子疼爱、不舍。
师: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的痛苦困扰着“我”。
(此环节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最初体验,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三)、合作探究,细节赏析
湖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湖南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最全汇总>>>湖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来组织课堂教学。
重点要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读起来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
师:(第一环节聚焦“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师:(第二环节解读眼泪)见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师:研读文中三处跌宕的情感潜流。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到南京为的是谋事糊口,心烦事忙,没有空送儿子。但是怕这个熟识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来车站送儿子了。
生: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作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
生:这里也两次使用了副词“终于”,更表示作出“送”的决定的艰难思考过程。师: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上车后帮儿子忙前忙后,将诸事安排停当,儿子却让“我”走,但“我”还不想走,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去买桔子给他路上解渴吧!师: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家庭琐屑让“我”发怒。唉,“我”的身体又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不知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师: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生: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湖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湖南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最全汇总>>>湖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生: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生: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师:文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生:前一个“唉”用的是逗号,表示短叹;后一个“唉”用的是感叹号,这声长叹是前面那声短叹的感情递增,表达了对健康欠佳的父亲无限的思念,也表达了对辛苦辗转的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师:带领学生总结父亲形象:中国典型慈父形象。为儿子勉为其难,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会用行动去尽职尽责,含蓄深沉。
读了本文,我们不由得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做一个知道关心父母的好子女。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湖南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湖南教师招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湖南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
湖南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湖南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第二篇:背影案例分析
《背 影》教 学 案 例
——知 人 论 世寻 找 共 鸣
一、主题与背景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性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交流,只要老师找准突破口,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材中学到的多。比如:“知人论世,寻找共鸣”这一实践经验。这一新课程理念一次次闯入我的视线,而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我却走了相当长的一段曲折晦暗的小路,直到我教完了《背影》这篇课文,才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理念的真谛。
1、教材分析: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原来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宕开一笔去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特别是浓墨重彩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可谓“真情真感真文”。
2、学生分析:林语堂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大都来自郊区经济较发达农村的独生子女,谈及父爱,他们表示出很难理解。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他们比较熟悉母亲细腻、温柔、无微不至的母爱,而对在苦海里泡大的的朱自清所描绘的慈父形象表示怀疑,这竟是中国写父爱的典范之作?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 “父情”课,很有必要。
二、情景概述
文章不是无情物。这样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
1、导语设计:我是未讲《背影》先有情。
走进教室,我先静静地在讲台前站了一会儿,随后用平稳的语调说:“1991年,香港人举行的唐诗评选,最喜爱的10首诗依次是: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10首诗,同学们多数都学过,有的早在三四年级时就会背了。但列于榜首的《游子吟》却大多没有读过,作者孟郊,在唐代也算不上是个大诗人,为什么在香港人的心目中,这首诗受到如此钟爱呢?它到底写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看。”接着,我在黑板上默写出全诗,并解释道:“儿子要远游他乡去了,年迈的母亲拿着针线,正细心地为他缝补衣衫,为什么要密密缝呢?担心的是儿子可能很迟很迟才能归来,独自漂泊在外,风餐露宿,衣衫破了,有谁来给他补呢?谁说一棵小小的春草,能报答阳光无私的沐浴之恩呢?诗表现的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
“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我们的父亲如何呢?‘严父慈母’,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仿佛做父亲的一定非常之严厉。其实,我总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慈父是很多很多的。我的父亲,就是非常慈祥的一个。还是让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我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现在已经78岁了,耳聋眼花,背也有些驼了。他住在农村,离我们城乡镇足足有50多里路,可是父亲每月总要来一两次看看我们,骑着那辆60年代的破车子,每次总要带些青菜、萝卜、嫩毛豆之类的东西来。我同他讲过多次,不要送了,这些东西我们买得起,你这么大的年纪,又有那么多的路,我不放心。你要来,就乘汽车。可父亲却说,市场上卖的菜,说不定刚打进药水,我自己种自己知道的。直至现在,他还是继续不断地给我送,往往是一吃中饭就走,无论怎么留都留不住他;有时家里没人,他就把青菜之类在门口一放,饭不吃就走了„„”
说到这里,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停了一会,我说:“同学们,你们的父亲呢?我可以肯定,你们的父亲也一定是可敬的慈父,下面请大家想想,然后具体地说一说。” 三分钟后,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他说:“我父亲烟瘾很大,因房子小,他一抽烟,有时我就咳嗽。这样,每当我在家时,父亲就悄悄站在屋外抽,过了瘾后,再回到屋里,待会儿瘾上来了,他就又出去。天热倒还可以,天冷就不好办了。后来,我对父亲说,你就在屋里抽吧,我现在大了,不会咳嗽了。他说:‘在屋里抽,我直接受害,你们间接受间,也不行。看来,只好戒掉了。’后来父亲真的戒了。看他戒烟时的难过样,我真想哭。”
一位叫王捷的同学接着说,他父亲是收鸡毛、鸭毛的,以前都是骑着车子,骑车既方便又快,毛也收得多,自从他进城乡镇读初中后,父亲把自行车让给了他,而自己挑着担步行收购。
接着,另一位女同学讲了她父亲生前、特别是父亲在病重时如何关心她的事,她讲着讲着,泣不成声了,同学们听了,个个都动了容。
至此,我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今天我们要学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说完,我按下了电钮,同学们屏声敛气。一边盯着课文,一边听着录音,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
2、顺藤摸瓜,延伸情感共鸣。
备课时,我阅读“教参”和一些评论文章,感到对四次写背影”评论甚详,且有见解,而对四次写“流泪”均未作分析,因此,我想尝试一下:顺着学生的情感,把四次“流泪”作为另一重点,指导学生分析。
学生听完课文,我第一句就问:“《背影》中作者哭了几次?”
学生纷纷回答“四次”。
“是哪四次呢?”
生:“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第二次,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
“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
我追问一句:“比较一下,文字是否雷同?”
生:“文章虽然连写四次流泪,但文字并不重复雷同,而且同中有变,多彩多姿。” 焦点已经定好,我开始深入。
“那么,这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生1:“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 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生2:“第二次是在浦口车站望父买橘,这是感情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他穿着臃肿,身体肥胖,步履蹒跚,行动不便,但怕儿子路上口渴,执意买些橘子,充分表现了爱子的一片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生3:“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到车厢,回想起父亲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怅惘的眼泪。”
生4:“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又一次牵动作者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感情一时喷发,于是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我迅速概括学生的发言,并作如下板书: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辛酸的泪
最后,我以缓慢深沉的语调总结道: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背影》之所以成为百读不厌的名篇,原因恐怕就在这里吧!
“人间最美好最动人的莫过于诚挚的情感和纯真的心了。四次‘流泪’,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现在,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自己父亲对我们永恒的挚爱吧。” 学生默默合上书,含着泪用颤抖的双手开始写起来。
写完后,我让学生念,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着:“‘我’的自作聪明,不理解父亲,才体会不出老爸的爱子情深。生活中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老爸个头比较矮,比较胖,我要求他尽量不到学校来看我,我甚至不愿同学知道他是我父亲,我„„”说着他哭了,一切已尽在不言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有感而发,一篇篇虽稚嫩但充满感念与激情的习作:有读后感、有作文《____的父亲》等,打消了我原先担心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为凑字数而作文亦或是虚构为文的顾虑。
三、问题与讨论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①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书本中可以吗?②怎么才能使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体验呢?
四、诠释与探究
语文与生活同在,脱离生活而局限于书本的教学必定是失败的教学。第一课时在初二(1)班,课前我也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对于亲情的感受。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良好效果。许多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买橘送我”的层面上,对于文章从父亲背影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却不能深切体会。甚至有学生在读《背影》时,将父亲艰难攀爬铁道的背影解读为“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只是他们所想的已经远离了文本,让思维的轨道偏离了方向。可能是《背影》所呈现的情景确实离学生遥远了些,因而学生无动于衷,进入不了“角色”。只有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把学生引渡到生活中来,他们才能作出自己真正有效的体验与评价。可见缺乏了情景的导入,学生没有“知人论世”的自学理念,会给文本的读解制造很大障碍。我想这也就是第一课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马上调整教学环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换了一个班。
先用语言描述,未读背影先有情。后我又以讲述自己的父亲,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氛围。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就沉浸在感受父爱、理解父爱,从而感恩父爱的情境中,从而去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在这时,学生表面上的流泪,其实是内心的千言万语,内心强烈情感的一种渲泄,“此时泪眼胜千言”。
上述情景进行教学,初二(2)的第一课时的效果就截然不同,收效较好。
这一节较成功的语文教学案例,让我明白了“寻找共鸣”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教文育人”。要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师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学生如是被动地不情愿地被教师的思路牵着走,则会事倍功半。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情景、以学定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学中,我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去探究。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他们情感的跨越,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
“知人论世,寻找共鸣”,必须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随时可以吸取和得到不断滋养,学生的激情一定会洋溢,精神一定会振奋,教学效果必须大为提高。长此以往,你就交给了学生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
第三篇:《背影》教学案例
欣赏美文 感恩父爱
————《背影》教学案例
吴燕玲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作者用纯朴真挚的语言,表现父亲在祸不单行、生活困苦、哀愁焦虑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无微不至的关怀远行的儿子。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是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
2、学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但谈及父亲,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爱”课,很有必要。让学生既欣赏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爱,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思路: 《背影》是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因而我分“了解背景,进入情境”、“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细节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环节进行赏析。
5.教学手段:
(1)朗读: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二.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进入情境
以文学常识导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1925年10月朱自清先生接到父亲来信,不禁回想起八年前与父亲在南京浦口分别时的情景,写下了记实散文名篇《背影》。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注意文中几次出现背影。
生:本文字里行间渗透着淡淡哀愁,父亲对儿子疼爱、不舍。
师:从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能描述当年“我”写《背影》时的真实心绪吗?
生: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正值家境败落惨淡,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生:家庭光景如此惨淡,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踏上了颠沛流离的路途,不知何时再能见面的痛苦困扰着“我”。
(此环节教师要珍视学生阅读的最初体验,尤其是文章的感情基调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细节赏析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来组织课堂教学。重点要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读起来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
师:(第一环节聚焦“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考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设计进行引导。明确后,用多媒体展示进行纵向比较)师:(第二环节解读眼泪)见到父亲的背影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师:研读文中三处跌宕的情感潜流。不送与送是第一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到南京为的是谋事糊口,心烦事忙,没有空送儿子。但是怕这个熟识的茶房敷衍“我”,不放心就又来车站送儿子了。生:这里动词“踌躇”使用了两次。“颇踌躇了一会”,时间较长;“踌躇了一会”,时间较短。表现父亲是经过深思熟虑,最后作出的决定。说明父亲关爱儿子胜过关爱自己。生:这里也两次使用了副词“终于”,更表示作出“送”的决定的艰难思考过程。师:走与不走是第二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上车后帮儿子忙前忙后,将诸事安排停当,儿子却让“我”走,但“我”还不想走,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去买桔子给他路上解渴吧!
师:颓唐与惦记是第三处跌宕。你能推测父亲的心路历程吗? 生:“我”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凄凉、颓唐!家庭琐屑让“我”发怒。唉,“我”的身体又不好,在北平的孙儿现在多高了?不知儿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咋不来封信呢?
师: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生: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其实哪里是父亲说话难听呢,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啊。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生: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生:我觉得第二个“聪明”使用了程度副词“太”,还加了“!”,均是褒词贬用,都是“幼稚无知,自以为是”之意。恨自己不理解父亲的深深的自责!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师:文末一声长叹:“唉!”,第5段的末一句之首也有一声叹息“唉”,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读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吗?
生:前一个“唉”用的是逗号,表示短叹;后一个“唉”用的是感叹号,这声长叹是前面那声短叹的感情递增,表达了对健康欠佳的父亲无限的思念,也表达了对辛苦辗转的自己无力尽孝的愧疚!
师:带领学生总结父亲形象:中国典型慈父形象。为儿子勉为其难,不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只会用行动去尽职尽责,含蓄深沉。
读了本文,我们不由得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天底下的父亲都象朱自清的父亲那样,十分爱自己的子女,不忍心让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孝敬父母,做一个知道关心父母的好子女。
(四)拓展阅读,学生习作
1、选择《背影》中你最喜欢的语段,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要求背诵。
2、学习了《背影》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与语言朴实感人的特点,来写半命题习作《____的父爱》
三.教学反思
开展主动性学习,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就要求教师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对学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教任何一篇课文,一定要把握课文的“基调”。《背影》的基调是反映深厚的父子之情。本课只有抓住这一中心点,其教学效果才能好。
第四篇:背影教学案例
教书更要育人
——《背影》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那些战争题材的作品,让学生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并且发出了清晰的呼喊:再也不能让人类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编者将这种强大的价值导向隐藏在了单元编排中。二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那是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度落泪。父子挚情感人至深,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高大。人们歌颂父亲一般采用正面来写父亲如山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了父亲朴素的外表、迂腐的言行,特别是重点写了父亲的背影。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的背影,成了本文最动人处。父亲的慈爱和固执、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于平实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
2、学生分析:
林语堂曾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在现实生活中,能读懂“无字之书”,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对于这些大都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独生子女,谈及父爱,他们似乎很难察觉。娇生惯养中长大的他们比较熟悉母亲细腻、温柔母爱,而对朱自清所描绘的慈父形象表示疑惑,这竟是中国写父爱的典范之作?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
因而我觉得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 “父爱”课,很有必要。像朱自清一样,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因此定下以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课前准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查阅有关朱自清及相关资料。在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的基础上,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感悟父爱如天;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来学会以我笔写我心,刻画好自己的父亲。查阅有关父爱的经典佳作。
5、教学思路:
我分“知人论世;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阅读”四个步骤入手来设计教学环节,解读文本。这样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应该启发学生尽可能挖掘、捕捉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动情瞬间。
6、教学手段: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8、教学课时:2课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我像极了我的父亲:我会用我的行动来表达我对人的爱憎,而不是那空洞乏力的语言。父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大概就是这种方式吧。妈妈的话形象可感,我们很小就知道,这个人一生都在为我们操劳,父亲总是默默地站在身后充当背景的那个人,可是,我们如果失去了父亲那厚实的肩膀,生命也就失去了一抹最靓丽的底色!
我现在常常会有一种恐惧,我害怕体弱多病的父亲哪一天就会突然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可能这也是所有为人子女都有的担忧吧!所以,我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就好好地体会父亲的爱,好好地爱父亲,做一个爱自己也爱他人的人”。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教室里比刚才更静了,但我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在思考。
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我没有布置作业,但那一天的日记却让我大吃一惊:大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他们的父亲以及体会到的爱,将我淹没在感动之中。原来我们的生活真的并不缺少感动!文章中,他们用简单、朴实甚至是稚嫩的语言写出了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在听了老师对父爱的体会后,他们开始从生活中琐屑的细节中发现了父亲的爱;他们发现了自己不到四十岁的父亲头上长出的白头发;他们发现曾经抱怨的离了婚的父母仍然一如继住地爱着自己;他们甚至发现曾经讨厌的继父继母对自己也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开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他们开始懂得理解、懂得尊重;他们也开始学会体会,学会珍惜;他们开始懂得岁月无情,生命无常,但有太多的爱让我们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使我们强大无比。
谁还会说他们不懂爱呢?这一切的体会和感悟,不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而这一切由不爱到爱的转变,居然源自课堂上那一段我对父爱的体悟,正是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他们最强烈的共鸣,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不经意间,老师的情感体验就象春雨撒向了学生心田,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案例反思
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刻骨铭心的亲情。怎么才能使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体验呢?第一课时在初二32班,课前我也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谈谈对于亲情的感受。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良好效果。许多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买橘送我”的层面上,对于文章从父亲背影中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却不能深切体会。甚至有学生在读《背影》时,将父亲艰难攀爬铁道的背影解读为“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的父亲”而不是一个深爱儿子的父亲!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只是他们所想的已经远离了文本,让思维的轨道偏离了方向。可能是《背影》所呈现的情景确实离学生遥远了些,因而学生无动于衷,进入不了情境。只有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把学生引到文本中来,他们才能作出自己真正有效的体验与评价。可见缺乏了必需的背景介绍,学生没有“知人论世”的自学理念,会给文本的读解制造很大障碍。我想这也就是第一课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马上调整教学环节,重新设计教学方案。按照课堂实录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初二35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截然不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一节失败的语文教学案例,让我明白了把语文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教书育人”。要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教师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学生如是被动地不情愿地被教师的思路牵着走,则会事倍功半;导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完成从教什么和怎么教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的大转变。
《背影》是父爱名篇,如何让“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章,来震撼学生的心灵,达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目的,还要学会真实刻画既熟悉又陌生的父亲,避免出现父亲形象“千人一面”,对于初二..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要精心设计,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联系起来,让他们的心与文本产生共鸣。
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因此本文的教与学,则应以“父
第五篇:背影教学案例
以“情”触发,品读真爱 珍惜亲情
——《背影》教学案例
季延初级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邓 鹰
【案例背景】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主要围绕特定环境中“背影”的描写,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学适合采用自主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掌握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教师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以“情”为切入口,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中体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父子深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怀念父亲。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碰撞,产生深刻丰富的感受,品读真爱,珍惜亲情。
【案例描述】
这堂课,是我设计最精心的一堂课,在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我带着百倍的信心,十二分的激情,走进第二课时的课堂。第二课时的教学重重点是:重点研读,以学生的初读感知为依据,让学生找出文章四处写背影的地方,并提出本课的第一个问题:这四处“背影”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最令你心动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学生一致认为“买橘子时的背影”印象最深,描写最精彩,而这正是需要重点解读的段落,也正是需要学生深刻感悟的地方,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本文,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问题: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背影?请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修饰语,并说明理由。
学生填的词语有:艰难、努力、凝聚看父爱、沉重的、黑色的„„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味道。以朗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品读了文段中的重点词语,如“攀”“缩”“蹒跚”,听着学生充满感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读,我被深深打动了,我明白了学生已经被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动人的文字打动了,是啊,人世间,还有什么能比父母之爱更打动人的呢?
【教学实录】
我在把学生感情“煽”得差不多的时候,顺势提出了本堂课的核心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同学们能联想到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感觉,品味其中蕴含的父子深情吗?
一片沉默——我知道,90后的孩子,生活优裕,没受过什么苦,也不懂得什么是生活的苦,也没有多少人会懂得用心体验父母对自己关爱,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都是天经地义的,并没有什么可说道的。
眼看就要冷场了。
这时,平时语文课就特别活跃的A同学举手了。我心想:有戏了。
果然,他语出惊人:文中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是父亲怕儿子路上口渴,橘子解渴又方便,所以父亲费尽周折“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去买。我的爸爸妈妈也总是为我想得很多,很细,甚至连我在校五天的水果和营养品都按天计划买好,他们也是从来都不怕麻烦的。
我紧追不舍:作者是如何具体体现父亲为儿子不怕麻烦的呢?
A说: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的。
我说:那就请你给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用语气突出动作描写,请其他同学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并加以品味。
A声情并茂地把课文第六自然段读了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提笔做圈点批注。
我说:你读得真有感情,能用语气突出动作描写。接下来请同学们品味描写动作的词语。
生B:“蹒跚”说明父亲年事已高,加上身体“肥胖”,却坚持为儿子“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为儿子买橘子,实在的爱子情深。
生C:“攀”是写手的动作,“缩”是写脚的动作,“倾”是写身体的动作,这三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是用尽全身气力来完成这个任务的。我觉得这个父亲太伟大了。
„„
我说: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联想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品味其中父子深情。
这次,孩子们不再沉默了,很快就开始了热烈的发言。
„„
我说:通过第一课时的背景介绍,同学们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人们常说:情由景生,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心写出这篇传世佳作,大家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D:作者当时家中“祸不单行”,家境窘困,可是父亲在这样的背景下还不忘给将要远行的儿子送行、买橘,这就更令人感动了,这时儿子流下的泪一定是感动的泪。我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说:那就请你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动,好吗?
生D(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始说了):在我六年级的时候,爸爸的生意遇到挫折,我家的经济状况跌入低谷,妈妈天天都在流泪,但在为我选择初中学校时,爸爸妈妈还是咬紧牙关,把我送进了这所晋江最贵但最好的初中学校。现在想起来,我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感受到爸妈对我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我看到她的眼圈红了。
全班陷了一阵沉默,我知道,这次的沉默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大家真的被感动了。
接着的发言就有点“轰轰烈烈”了。
生E:„„
生F:„„
„„
我说: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父爱母爱有了丰富而深刻的感受。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同学们能谈谈对“父母心”的理解吗?
生G:父母心就是永远装着儿女的心。他们不图回报,只为孩子着想,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生H:我读过周国平的《家》,里面有一句话:家是温暖的港湾。父母就是这个港湾的制造(老师纠正:应为“缔造”)者,为我们遮风挡雨。
„„
我完全被他们精彩而动情的发言陶醉了。
最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这堂课就这样在浓浓爱
意中,落下了帷幕。
【学生反馈】
下课了,我发现好多同学还沉浸在刚才课堂的情景中,有的伏在课桌上,一动不动,只有眼睛在说着什么;有的走上讲台与我交流,似乎意犹未尽。
学生A:老师,我们今天说了那么多,您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啊?
我自然不能推辞,就跟他们讲了好多自己的经历,爸爸的,妈妈的,那些令 我刻骨铭心的往事。
学生B:今天我们算是真正明白了“父爱如山”的道理。以后一定会更用心 体会家长给自己的爱,再也不敢任性了。
我心里得意着呢!
【课后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第六段文字,语言朴素,找不到一个华丽的词藻,一个煽情的句子,但是感情深沉厚重,实属散文中的精华。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喜欢只抓住文段中的描写,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却忽略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由人及己,这样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为这没有充分唤起、调动学生沉睡的经验,学生缺乏以心换心的体悟过程。
本案例,教学中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联想与作者的相似经历与感受,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第二步,引导学生联想某种家境不好的情况下感受到的家庭别样的关爱,使学生体会走向深入;第三步,引导学生领会“父母心”的内涵,促进学生由人及己,使学生心灵得到整合、丰富和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是触发。阅读就是读者经验与和作者经验,通过碰撞、相印、遇合而进行汇兑,是文本意义的建构和读者体验的生成。读者经验越丰富,与作者的共鸣就越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情感被唤醒,而且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因而阅读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触发并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与文本、同学、老师的交流中,生成丰富的阅读体验。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评议组评析】
【同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