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

时间:2019-05-13 01:0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

第一篇:“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结题报告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课题依据中央关于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相关精神,立足内蒙古自治区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实际,全面深入地调查、分析了职校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衔接、招生等方面衔接的现状、问题和成因,等等。在中高职“衔接模式”问题上,创新性地提出在“教育集团”框架内和平台上率先启动的中高职衔接“直通车”这一新模式。

第一部分 所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基本概念

技能型人才: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的劳动者,其既具有当代专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技能和理论素养,又具有适应生产岗位的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

培养模式:指职业院校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所应用的培养手段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以及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根本性问题。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二、核心概念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应重点在十个方面做好衔接工作: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等。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近半个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出现了与中等教育分化相对应的高等教育分化。但是分化并不意味着相互隔绝,彼此间仍存在着衔接和沟通的渠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我国十分重视学历教育,在中高职衔接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但中高职衔接的模式虽然体现了内涵衔接的一面,主要还是重视学制的衔接。随着时间的演变,内涵式衔接应该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经过近年来很多省份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加强中高职衔接,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现实需求,也是变终结性中等职教为阶段性教育,拉动中等职教发展的改革必然。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课题的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预期目标

形成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建立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总结出多种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特别是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以行业为依托,在“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框架内和平台上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区率先启动的中高职衔接“直通车”;形成一整套促进中高职衔接的方法,如目标接轨、课程统筹、学分制的采纳,等等。

(二)基本内容

1.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但速度很快,短短的几十年间,中、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等都发生了飞跃,几乎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中高职之间缺乏便捷有效的通道,制约了中、高职的进一步发展;现有中职升高职以纸笔考试为主,缺乏直接升学的通道。

2.学制衔接模式研究

中高职衔接模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招生制度、学制、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衔接等方面的内容。依据我国目前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在每一种模式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学制的衔接为划分依据,综合衔接其他内容,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如生源、招生考试政策、专业规定、课程设置、承办机构等,将中高职衔接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和非学制衔接模式两种,“非学制衔接”是内涵式衔接,“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学制衔接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一贯制衔接模式和分段式衔接模式。前者主要有“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后者主要有3+2/3+3模式和4+2模式两种:

(1)一贯制衔接模式

主要代表为“五年一贯制”模式。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实施三、二分段形式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前三年,即一般能力培养阶段,以公共课为主,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进行一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后两年,即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以专业课为主,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和培养职业能力。两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兼顾和补充。

(2)分段式衔接模式

主要代表为:3+2/3+3模式

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毕业生,通过特殊的招生考试(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二至三年,这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为3+2或3+3模式。

目前高职招生普遍采取3十X考试方式。“3”指三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数学、外语;“X”指专业综合考试。3+2/3+3模式中,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这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便于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上述“分段式”和“一贯制”是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的两种主要模式,通过大量的实践分析可知,其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

“五年一贯制”模式的优势在于中高职院校之间有协议(甚至采取由高职院校独立办学的形式,这一优势的存在自不必说),学校之间在课程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有沟通,可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这种模式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能力要求较高,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高、生源状况也比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好。而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一贯制”办学的积极性却并不高,在学生管理、资助以及教育教学过程都会出现很多问题。

“分段式”模式招收的是专业对口的中职毕业生,从办学规模上看,远超过一贯制高职,但是,3+2/3+3所招收的不仅是中职毕业生,还有普通高中毕业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生,学生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实践技能差异很大,要同时对这两种不同生源进行授课,十分困难;这种模式分别由中职和高职院校实施,其对中、高职阶段的教育目标、任务的理解不一致,要开展实质性衔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教学或中职所学专业知识在高职期间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根据进入高职阶段的选拔方式不同,此类模式又可以分为对口升学、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

“自主招生”是指普通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通过院校自主选拔方式到高职院校学习的模式。自主招生的主要优点是增强了高职招生的自主权,但是未实现课程的衔接,同时专业对口性差。

“高考招生”是指普通高中或中职毕业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到高职院校学习的模式。高考招生模式基本上没有考虑专业对口和课程的衔接。

“对口升学”是指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通过“3+X”招生考试及推荐入学的方式,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最后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文凭的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强调专业对口衔接,但是并未实现课程层面的衔接,有应试教育的倾向。从三种衔接形式的比较可以看出,对口升学最符合中高职衔接内涵的,但是这种衔接模式在课程衔接和选拔方式上要做更多改进。

除上述两种主要的衔接模式外,一些地区对“职业教育园区化”模式也进行了探索,中、高职在职业教育园区内可以较为方便地形成教学链、行业链、利益链的全面融合。

3.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

在以行业为依托,43家企业参与、8家政府部门支持、3所高校加盟的“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框架内和平台上,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区率先启动中高职衔接“直通车”,从而为中高职有效衔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拓宽了中职学校就业与升学两条腿走路、多样化选择的办学路径。

在这个问题上,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基础性和实践性作用,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和输送有别于普通高中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合格生源。双方签订了《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试点工作方案》,科学确立中高职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统一人才培养标准与教学模式,统筹院校课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程安排与教材建设,优化教育结构和“一体化”教学;共同确定招生专业,积极探索中职学生注册入学和推荐升学的改革新路;明确6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克服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重复或断层等问题。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1.文献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和阅读有关中高职衔接的理论、组织形式的资料;搜集了有关中高职衔接模式、国内外发展现状、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国家有关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大量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努力把握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方向,理念,归纳了一些地区比较成熟的案例和基本观点。

2.案例分析法

通过走访、比较先进地区的成功案例,吸取他们的一些经验。3.问卷调查法

现状调查:调查现有中高职衔接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衔接的有效因素,并加以归纳。

可行性调查: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走访了几所中、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高职衔接的需求、模式、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归纳。

第三部分 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在政策建议方面

分析了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要搞好中职报读高职的宣传工作,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有鼓励中职生报读高职的具体措施,以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二、在培养目标方面

对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重新定位。中职教育既要侧重培养能从事某一职业的初级劳动者,又要为高职学校提供稳定的高素质生源,而中职和高职教育都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在教学设计方面

提出中、高职课程的设计和教学,都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不同的发展空间,体现岗位及发展需求。主张课程要显示中、高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阶梯性、递进性,突出中、高职教育衔接和学生发展空间的课程要求。

建议职业鉴定部门与学校、行业共同开发与中、高职毕业生技术和理论水平相适应的、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考试。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使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率。

四、在招生方式方面

建议改变中职单报高职考试内容;提高中职推优的比例、让更多的学生有进入高职学习的机会,提出改革中职单报高职招生方式的建议。

1.高职院校采用“申请入学制”招生方式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读高职(即中职毕业生向高职院校报名入学时,由自己向报读院校提出申请,并提交中职两年学习成绩和一年毕业实习成绩,高职院校据此自主选拔学生的双向选择招生制度)。

2.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我区人才匮乏的现状,尽快制定、出台自治区中职单报高职自主招生实施细则。在确保高中毕业生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中职生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比例。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第四部分 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

1.调查研究

本课题组对中、高职衔接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诸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查,也对中职学生发展方向、是否愿意升学、升学希望能达到的目的等与课题相关的基本情况有了准确的把握,保证了课题研究始终朝着预定的方向推进。

除了上述“主要观点”之外,在对衔接院校调查中,我们还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一致的结论(详见本《报告》之第五部分 ——“后期思考”):

(1)中职与高职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科学、合理的衔接,有利于两者在相互作用下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2)学制结构、入学考试和课程结构是中、高职教育衔接中三大主要问题,各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有相当多的成果,但尚未形成理想的目标模式。其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办学模式、办学水平、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和事业发展程度等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学制结构、课程结构和入学考试上反映的问题,相互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复杂因果关系。如目前入学考试中对三类课程的不同要求,可以在中、高职三类课程内容衔接的现状中分别发觉它们的成因,只不过因与果表现出来的时间跨度大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时不容易看清罢了(注:中、高职课程按其不同内容一般可分四大类:一是文化基础课,二是专业理论课,三是专业技能课,四是其他课程)。所以,中、高职衔接问题,绝非就事论事所能解决的,需要系统、配套的措施,而且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因此,在上面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外,还需着眼整体:

首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中职和高职作为同类性质的教育,要统一基本内容,即中职和高职都要树立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并切忌泛泛而谈,要从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途径入手,开展办学指导思想的检查和评估;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其次,在衔接模式设计上,要坚持贯彻高职为主导、中职为基础的基本原则; 再次,在保证措施上,要理顺关系,建立中、高职统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类机构不仅要有权威性,而且要从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以利于加强中、高职之间的协调和联系。

最后,在教学管理上,中、高职教育要积极探索和推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教学制度,加快形成中、高职柔性衔接的机制。

2.合作办学

2013年下半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我们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手段、目标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同时进行了一系列中、高职衔接的实践研究,进而将这项改革加以推进和实施,成为本地区中高职衔接的“领跑者”。

合作办学的目的:通过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中、高职教育更好地衔接发展,着力提升合作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效益,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合作办学的宗旨: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改革新路,科学确立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 “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高职带中职、以中职促高职,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吸引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合作办学的体制保障:

为了确保甲乙双方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双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包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应奇、包头市教育局副局长田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鲁鸿志、院长王茂元担任,执行主任由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群、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校长刘军担任,各系部主任为委员会成员。

合作办学的主要内容:

一、顺应发展要求,搭建中高职“直通车”平台

1.发挥中职学校基础性和实践性作用,坚持走就业与升学并举的路子。开通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中高职“直通车”,双方共同确定招生专业,整体性、系统性地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克服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重复或断层等问题,实现一体化办学。

2.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扩大单独招生、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专业范围和招生比例,加大中职毕业生升高职的改革试点力度;同时对中职学校优秀毕业生,包括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自治区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以上优秀选手,市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预备党员等学生,实行推荐免试入学制度,逐步实现中高职“直通车”目标,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而不断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加强院校深度合作

两校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如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改进、双师型教师培养、考试方式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院校文化融合等方面,开展常态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1.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聘请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带头人作为本校专业建设的“指导教师”,定期参加专业研讨活动,提出指导意见,促进其专业建设与发展。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双方建立“专业教师对口帮扶”制度。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互派专任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加快培养专业带头人,并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课题的合作研究。双方共同确立课题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努力实现科研资源和平台共享。

4.在参与自治区和国家级中高职技能大赛方面深入合作,指导参赛学生训练,争取大赛奖项,提升院校办学品牌和办学效益。

5.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广泛合作,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和公民意识教育。

6.通过各种已有的和新搭建的平台,加强院校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师生互动。扩大人文交流,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7.双方在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以及教学实习、就业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

合作办学的已有进展:

1.开展衔接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研究与实践,体现中高职分段的连续性及岗位能力、课程、证书的对接,共同研讨和制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2014年3月,学校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测、艺术设计等六个专业的对接,共同制定了六个专业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培养标准等方面真正意义上的衔接。9月份,实现了六个专业388人的招生,其中机加数控74人、焊接45人、机电技术120人、汽车98人、艺术设计51人。

2.开展评价考核方案的研究。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一体化的实施,设计了一套中高职院校都认可的考核评价方案,选拔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在实现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衔接后,也就实现了中职培养标准与高职入学标准相衔接的问题。因此,在学生考核评价上采取分层考核:即只有在公共基础(语数英政体艺)能力、专业基础(专业理论+实操)能力、技能等级水平(中级资格证)等三个层次的考试成绩均合格的前提下,才能通过“直通车”进入高职学习。

3.中高职院校资源的共享。建立中高职院校共享型资源体系,包括课程、师资、教学研究、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等资源的共享环境,促进衔接院校的交流、研讨、师资培训和沟通。

成立“专家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规划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计等。高职院校对一年一度的学校所有工种的技能操作比赛和展示活动以及自治区、国家技能大赛均给予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2014年,约有6000人次学生参加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初赛,其中1600人次学生参加决赛,比赛和展示项目达30多个,还有20余名青年教师参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加专业技能大赛;本年,在自治区技能大赛的11个项目比赛中,18人获得奖项,其中8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本年,有11名学生代表自治区参加了9个项目的国家级技能大赛,其中“装配钳工”项目获得三等奖,其余获优秀奖。上述成绩取得就与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分不开。本年,新生近1000人到高职院校开展实验实训设备的认识性参观;2015年,学校分专业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交流座谈,等等。

第五部分 课题研究的后期思考

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一样,“中高职衔接”这一办学模式也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参见《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实施研究》一文第三章,第五节)。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

一、统筹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1.专业设置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从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上讲,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 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职专业设置是中职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 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3.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课程内容衔接: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

二、招生政策上的改革需求

包括办学、教学、管理在内的教育制度上的改革,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保证。招生录取制度和学制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前提,既要实现学制上的衔接,又要在入学考试制度上衔接。中职升高职的入学考试不能按照普通高考,或者沿用普通高中的考试办法,而要按中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考试,增加和突出专业课、实践课的考试。

首先是招生计划和比例的扩大。目前教育部对于五年一贯制、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的招生,给定三个5%的计划政策。尽管这个比例在各地实际运行中有所突破,但其与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应适当依据市场调节机制,放宽5%的招生比例。

其次,实际上也是至为关键的,要在政策上给与院校更大的自主权,将高职的入学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结合起来,完善高职院校对接中职的自主招生、保送制度。这也是政府主导性的一种重要体现。

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题性课题,我们的研究还缺少一些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研究,这是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本课题今后需要特别关注之处,因为处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像内蒙古自治区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在民族地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经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和数据等研究的资源优势,应当加以充分利用。

此外,从研究视角上看,本课题现阶段的研究注重在微观方面,缺少对于宏观方面的关注,尤其是缺乏培养“政策”方面的探求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建议(这主要是由于我们面对这类型课题研究,现有的科研能力还比较薄弱,包括校内外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和搜集过程并不顺畅)。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是开创自治区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的“领跑者”,应该而且能够在这方面提出有较强实践基础的政策建议或实施路径。

第六部分 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

一、中文文献

1.张菊霞.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若干关系梳理[J].职教论坛,2013(07).2..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高技能人才管理政策选择[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1(8):40—42.

3.郭翠兰.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职教论坛,2007(05).4.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5.芦京昌,范敏.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机制及操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10).6.王义.美国加州高等院校的合理分工对推进我国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3(07).7.张协奎,文焱,邬思怡.完善广西中高职教育“立交桥”衔接的政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构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8.焦峰,赵红亚.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立交桥”构建探析 —— 英国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3).9.黄明光,王秋.美国民族职业教育对我国民族高职院校发展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1(09).10.钱民辉.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问题构成及对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06).11.滕晓梅.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现代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4).12.赵凯,何学纪,邱庆荣.“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培养模式衔接课程设计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13.丁惠炯.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吉林大学,2013.14.李维鹏.民族地区职教的发展困境与解困思路[D].广西民族大学,2011.15.汪璐.澳大利亚.TAFE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16.杨甜.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二、外文文献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training Australian Government.Training Package Development Handbook,2005.2.Christopher Dougherty.The German Dual System: A Heretical View.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87.3.Lucus,C.J.Crisis in the Acadamy:Re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4.Hans Borch,Peter Wordelmann.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Educational Trainning-stratiges.5.Lucus,C.J.Crisis in the Acadamy:Rethink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第七部分 附录(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教师)

二、调查问卷(学生)

第二篇:涉农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结题报告

《涉农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

研究报告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农民市民化”和“土地城市化”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人力资源支撑,满足并服务于区域产业需求成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

改革开放30年来,涉农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主干专业之一,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农村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对于新型农民的要求日趋迫切,对于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生产技术的提高有了更深的要求,特别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广,对涉农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涉农专业的教育中职向高职的衔接自然而然形成并发展。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已经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进行科学有效衔接,也必将成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各省级政府都积极地不断推出了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已经形成了“3+1”模式、综合高中模式、“3+2或3+3”模式等。

虽然全国各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总体的理想的目标模式,在中高职衔接问题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两种教育发展的问题。例如:某些中职学校及其学生面对就业和升学两种选择陷入“难顾两全”的境地、某些中职毕业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后无法适应高职教学要求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出现了厌学、就业难等局面。同时,这些问题也说明中、高职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对接状态下,而是要寻找科学、有效地衔接原则和途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将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是在初中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学制为三年或四年。其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其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这类层次的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种类型。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顾明远1990)。

2.2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其他人员。其培养目标是国家发展第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学制通常为2年或者3年。这类层次的学校主要包括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及部分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2.3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衔接是指事物的相互链接或对接,中高职衔接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链接或对接(刘育峰2002)。在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要在学制上打通中职与高职之间的通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就是为了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缓解就业压力,满足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需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对各种各样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解决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中的主要问题。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还不到位,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之间联系不太紧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衔接方面还不合理,存在重复和断档问题,以及职业资格逐级晋升问题,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管理体制缺失统一管理机制问题等等。根据国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实施初中后的分流教育制度要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与职业培训教育齐头并进,从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努力构建把各阶段的职业教育相互连接起来的终生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努力增强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促进交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相互合作办学;建立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各自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模块,以便协调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等等,这些都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徐健2004):

第一阶段是1980年到1994年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中等教育结构单一,与国民经济严重脱节。1985年5月,中国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此决定中指出了:“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术专家,还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为此,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职业教育落后的状况,力争让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相当大的发展;争取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让绝大多数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人数与普高学生人数持平。

第二阶段是1994年到1998年国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突出强调了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等及中等以上各类职业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并进一步规定了:“在今后一个时期里,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点是高等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了贯彻全国教育会议精神,1994年10月国家教委会发出了《在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班的通知》,在随后的时间内,除有关全面的教育文件外,国家教委又连续发布了《关于在大连海运学校等八所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班的通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议纪要》、《关于开展建设性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性文件,这些文件涉及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1998年至今,努力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阶段。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出台的很多教育文件的内容都提到了中高等衔接的问题。如: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以及高中后三级分流制度,要花大力气去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形成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的教育立交桥。国家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实施初中后的分流教育制度要以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与职业培训教育齐头并进,从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职业教育的层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但在理论及文件中规定,而且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采取了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对口的学生,而且也开展了中高职衔接的实验。但我国致力于于构建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应该是在1998年以后。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我国第一次明文规定,明确地提出了要“逐步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即大力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自此以后,我国职业教育才真正开始了有目的、有意识地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阶段(韩君2004)。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各地做出了中高职衔接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3、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3.1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3.1.1中职教育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的是就业前准备教育。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某行业或某岗位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毕业生具有胜任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胜任工作的身体条件和一定的发展潜力。中职教育目标明确,办学特色突出,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专项技能的应用人才。

3.1.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的是职业教育,也带有就业前准备教育的色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某项专业能力,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胜任某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3.1.3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对比与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都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模式一般也都是“工学结合”,在教学模式中,都在努力实现“教、学、做”一体。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作为同一类型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适合某岗位需要的、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从培养目标的描述来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都将学生掌握某项(岗位)技能作为重点。

但是两种教育毕竟是两个层次的教育。不论从入学学生基础还是课程设置都有很大不同,如果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没有鲜明的层次区别,显然不合适。那么,高职教育究竟“高”在何处?如何在培养目标中清晰地表述出高职教育的属性,在教学中保证这种属性的实现,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主要是课程的衔接,要从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上入手,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要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课程学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衔接。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构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不断提高,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贯通衔接方面却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3.2.1文化基础课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类别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两种,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基本上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编制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有些难以适应,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也由此抱怨“中职学生基础差”,甚至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只愿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不欢迎中职毕业生现象的产生,将中职毕业生拒之门外。这说明了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现象,中、高职课程结构设计的思想和目标的不同。中职教育是根据其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素质、动手能力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的,文化基础课的安排遵循了“够用、必须”的原则;高职教育则从高等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普通高专的思维作用下,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

3.2.2专业课和实训课重复设置 专业课和实训课这两类课程在中、高职课程设置中有较多的重复现象。这是因为高职院校设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按照高中毕业生设计的,认为学生在入高职前专业课是空白,是从零起点开始的。而中职教育有比较明确的职业定向,毕业生只能按专业对口的要求报考高职,同时中职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采用高教的专业课教材,只是难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目前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中高职教学内容相互涵盖,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重复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重复率超过70%以上,这是资源的最大浪费。

3.3中、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衔接

对口招生考试是中职毕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入门考试,也是影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关键的环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国外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策略,规定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都可在高校注册入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取得这种学历就有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资格。我国在中、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急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研究制定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对口招生考试,制定规范合理的考试制度,既满足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需要,又可以提高高职生源的质量。如何能更有效地开展和落实对口招生考试,使该考试更合理规范,使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都能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是中、高职衔接的又一个重点。

4、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对策 4.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按照“生物学基础观”,“大树生长方式”的人才技能形成路径描述,人才技能的“生长”不应是阶段的、停顿的,而是伴随着他的一生不断生长、发展的。学生在学校内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习得技能是重要内容。现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描述主要强调了技能习得,而没有体现方法习得。专业能力体现比较充分,而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在培养目标中的描述不是很清晰。

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描述应该将方法能力的要求作为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侧重点。应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某)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胜任(某)工作岗位需要的,掌握技能学习方法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

4.2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 4.2.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一致

解决中高职衔接,首先应解决好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的衔接。教育部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企业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领域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的实施上要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使课程结构达到最优化。高职教育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和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职业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4.2.2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

技能是实践教学的目标,职业能力的接轨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各种职业资格具有不同等级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标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衔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中级及以下,高职定位在中级以上,逐步地从根本上消除中、高职在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和倒挂现象。

4.2.3中高职教学计划的衔接

要使中高职的教育达到最好的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出专业对口的一体化教学计划。对于同一专业的中职与高职教学计划要统一优化设计,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文化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要增开选修课,包括增开技能实习模块化课程,以适应高职学生来源和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做好职业前的准备。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打下良好基础。

4.2.4课程考核的衔接

考核评价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学分制模式进行设定与转换。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各学专业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及不同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学历对应不同学分总数。学生获得的学分在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可以相互认可,并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各类中职学校对学生每门学科学分评价的具体操作也要严格规范,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严格的条文加强监督,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

中、高职课程全面彻底合理的衔接,依赖很多因素的配合实施,才能逐步构建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出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材,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丰富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在实践上才会逐步减少中、高职衔接中的教学消耗,确保教学效益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

4.3改革招生考试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对口招生考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上的衔接。高职院校应该对中高职课程计划进行认真的研究,并提出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标准,中等职业教育在升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齐头并进。即对口招生考试中,专业课的考核与文化课的考核应同时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应避免应试教育,中职毕业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各科考试成绩可以累积,供日后升学参考。在升学的过程中应适当的放宽报考条件,打破升学限制,从而使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由注重学历衔接转向注重内容的衔接,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出一整套统一的课程标准,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曾仙乐2010)。

国外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外普遍重视和鼓励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第二,在课程衔接方面,他们普遍采取共同研发,统一进行安排的措施,制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大纲;第三,中职毕业生达到一定条件,即可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学习;第四,国家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文凭之间的等值制度;第五,学生可以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直接进行升学;第六,职教体系一体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架设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即中等职业院校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专科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很多人都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而不是继续深造。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认为上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就没有了出路。作为政府部门就应当努力协调,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种种偏见。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建立一种在学分制基础上的自主升学模式,即规定中职学生应当完成的学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有升学和就业两种出路;如果继续深造,也要完成大专院校规定的基本学分,大专毕业后也可以有升学和就业两种出路;以此类推,直到获得研究生学历。可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做法,对于取得高职院校规定学分的学生,学校除了颁发大专毕业证书以外,还向学生颁发副学士的学位证书,取得副学士资格的学生,再进入到其中任何一所高校选修相应的学分,从而获得一定的文凭和相应的证书。结束职业学校以前的这种终结教育局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互通,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没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形成双向互通的关系。我们应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努力做好中高职教育的沟通和衔接。

5、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内涵的建设

近几年,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涉农专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达到本专业的中高职科学、顺利的衔接,作为高职院校的涉农专业本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此点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5.1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5.1.1面临的挑战

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挑战: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持续不断的冲击,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初中生源数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职业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农业类学校和涉农专业招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三是部分新办涉农专业条件弱,办学质量难以保证。

5.1.2面临的机遇

涉农专业内涵建设面临的机遇:一是政策优势,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涉农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区位优势: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这些都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5.2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

5.2.1确立1个主题———涉农专业优先发展

农业产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涉农专业办学困难重重。应冷静分析形势和专业状况,加强专业与产业、行业、岗位吻合度的建设,把现代农艺、园艺园林技术等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首批重点发展专业,按照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要求,确立农职院校“专业拓展———围绕农业;专业开发———支撑农业;专业建设———突出农业”的指导思想,确保涉农专业优先发展,努力做到涉农专业数量不减,招生人数不减,为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5.2.2重视2个建设———增强涉农专业办学实力

5.2.2.1加强农业师资队伍建设

应牢固确立人才强校的观念,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力量保障。在师资队伍引进、培养等方面,向涉农专业倾斜。积极聘请企业的精英到校任教,在缓解学校生师比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5.2.2.2加强农业实训基地建设。

确立了农业实训基地投入的优先地位。以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为核心,按照“真实性、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每个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全过程进行控制。实训基地在承担学生技能实训的同时,还承担了农业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和社会培训等任务,以扩大影响。

5.2.3深化3项改革———提高涉农专业办学质量

5.2.3.1深化课程改革

坚持“面向农业行业企业开设专业,面向农业岗位设置课程,面向学生因材施教”,以培养“适应能力好、创新精神强、发展后劲足”的德技双高农技人才为己任,以推进课程改革。以“示范课、研究课”等各类评比活动和校本培训为抓手,将课改聚焦到课堂,促进了教师课改意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2.3.2深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管理体系,做到创新和规范的统一。

各职业院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制订工学结合、技能鉴定、教学督导等管理办法。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对全省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学生和后勤3项管理规范评估。加强教学过程检查,规范各类教学材料的格式和要求,特别注意严格实践教学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材料,有检查,有评价,保证实习实践课的开出率和质量。

5.2.3.3深化人才合育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着力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学校以丰富的学生资源和技术资源加入企业,企业以充足的实践资源和真实生产引导教学改革,形成“教学合作、人才合育、文化互融、事业互促”的格局。

5.2.4突出4项工作———扩大涉农专业社会影响

5.2.4.1突出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以促进农业专业建设为目标,以深化课改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各校采取多种措施,从分配制度、政策导向等方面向教学科研倾斜,制订专门的鼓励教研、科研的奖励政策,在对教师个人考核和对部门考核中均把教科研工作和成果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2.4.2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坚持从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出发,搭建多重教育平台。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认真落实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农业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资格证书。认真组织校级农业技能大赛,达到“四覆盖”,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技能大赛。

5.2.4.3突出就业创业实践

坚持就业创业并举,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突出敬业教育和诚信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搭建就业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创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促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建立了一大批较稳定的就业基地,举办校内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5.2.4.4突出“三农”服务

充分发挥农职院校推广科学技术、传播市场信息、传授创业技能、带动脱贫致富的功能,致力职教富民,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开展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的“金钥匙”。加强校村合作、校镇合作,针对各地农业产业特色,派出专业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长期驻点指导,促进“一村一品建设”,推进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

5.3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措施

5.3.1推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各职业院校与农业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推荐就业、聘请企业专家上课、举办企业家报告会等合作,以诚信为基础,以互惠为核心,以合作为关键,全面提升合作层次和合作内涵,与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教学、共同组建基地、共同培育师资、共同开展研发,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真正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共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振兴黑龙江农业产业。

职业学校和农业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职业学校加强了与县(市、区)、镇的交流,开展全面合作,为政府和部门承担义务,提供帮助,用“有为”来争取“有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办学、人才、资金、项目等多方位的支持。

5.3.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

农职院校要主动争取各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和企业行业支持,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建设。同时,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在尊重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将校企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组合,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构建有效的校企双赢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

5.3.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借鉴先进的职教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根据行动体系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的职教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规划教材的编写,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充分反映农业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每个涉农专业都设有1门以上的校级精品课程。高度重视面向农业、面向企业的应用型研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争支持,以成果得效益。

5.3.4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行、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专职与兼职并举的方针,积极创新优秀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师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教学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等,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3.5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建设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继续教育体系,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积极开展各类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积极进行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类社会培训,实现年各类培训人数与在校生人数相当。

3.6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目前,黑龙江省初、高中毕业生生源逐年下降,招生面临着较大困难,涉农专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各校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用好国家对涉农专业的支持政策,深入基层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全方位宣传,切实把招生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并积极向省外拓展生源基地。用好中职学生免试注册高职政策和五年制高职学生“专转本”工作,着力构建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把就业作为学校的重要大事来抓,以就业拉动招生。多渠道促进就业,通过开展校园供需洽谈会、毕业生双选会、举办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自主创业的氛围。

5.4涉农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举办农业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为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对农业职业教育的职责和法律责任,加大对农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农业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确保涉农专业学生的办学经费按普通高校生均标准足额拨付;政府要为涉农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县级、镇级等农业推广单位在进人和组织部门在招聘村官时要给涉农毕业生留出一定比例,保证农业推广体系后继有人。从就业和创业出发,对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给与支持,做到“出口顺才能进口旺”。

第三篇:职中中高职衔接

XXXX中高职衔接及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

我校除了高三学生参加全国统一对口高职考试及单招,升入大学继续学习外,还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行改革,让更多的学生提高自身学历,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专业衔接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与内江师院合作,学生参加内江师院的应用型自学考试,在就读职业高中的同时参加自考。

2、课程内容衔接

按照学前教育专业中专教学计划,结合自考科目,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公共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比重和学时分配,使学生在学习中专课程的同时学习自考课程,并组织参加考试。

3、师资确定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中专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自学考试,科任教师的安排就很重要,特别是自考科目的教师,所以我校担任自考科目教学的教师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以保证各个科目的过关率。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我校的学前教育应用型自考总体良好,学生过关率高,很多学生通过考试,在高中期间就完成自考,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校也在逐步推进,学校现有校园网宽带100M,拥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一间,用于教师资料查询及进行电子备课;学生微机室6间,用于日常教学及相关使用。并于2014年进行“班班通”建设,安装电子黑板50套,使全校所有班级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管理也实行网络化,从2011届开始,学生在校基本情况,包括在校获得技能等级证情况、思想表现情况、各学期学分情况、毕业证情况等,都可以通过外网进入学校官网中进行查询,目前正在进一步改进该系统,争取能做得更加完善。

第四篇:中高职衔接对策

3.专业设置的街接

专业设置的衔接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需要规范专业设置。针对当前各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如争办热门专业,争抢生源;开设专业只从学校自身的师资类型、设备条件去考虑,结果造成就业困难,资源浪费;缺乏宏观分析等。明确专业设置的依据应是就业岗位需求,应根据不同的生源,制定出统一的中职、本科专业目录,并实行严格的专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严格专业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同时还要与有关的行业部门、地方组织共同协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整体结构。其次,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这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因此要使中职、本科教育专业上能较好地衔接,就要突破以往专业过分细划的局而,按行业类别、工作岗位要求重新确定专业名称,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范围。再次,要加快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能较好地衔接起来

中高职的专业设置的衔接,其实质就是改善

和调整学校办学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中高职的专业设置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

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为基础的,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以体

现人才培养层次与业务范围的不同。为搞好中高

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衔接,首先要在教育行政部门

召集和学校的参与下,依靠行业和企业,按照科

学、规范的原则研究制订中高职专业的专业设置,使各专业的内涵、外延科学清晰,专业口径宽窄有

度,明确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

任务。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中高职教

育的专业设置标准,并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地方组

织,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

和层次,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专业结构,这是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与必要前提。

1.合理定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职学校主要培养操作型、技艺型,定位于掌握专业技能的操作人员。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管理型和指导型,定位于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本科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地挂钩学校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专业中职和本科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文化知识体现必需够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体现层次,重新构建全新的“3+4”中职、本科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争取把中职课程和本科课程统一制定成教学单元,教学单元之间逻辑顺序清晰,相互衔接紧凑,避免任何重复学习,系统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实现中职、本科的内涵衔接。

2、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实行弹性学制

根据“3+4”学生从不同中职院校升入同一所衔接院校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弹性学分制度,使中职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问进行学习的 安排。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程,使学生灵活组合选修模块,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生即可毕业。

(2)实行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及“3+4”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实施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适应其层次特点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要从教学组织、课程结构设置、学生管理、考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不能盲目的让学生和统招高职学生一起学习,统一管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呵斥或不管不问,要发现这些学生的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3+4”学生是初中起点入学的,存在年龄小、自制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很多学生在中专阶段由于缺乏学习动力,形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另外,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在后四年的本科阶段,学生辅导员、教师都应从思想素质、人文素质、文化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其尽快适应高职生活,从而达到大专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3、加强沟通,提前介入教学管理

由两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联合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3+4”教学过程进行过程质量管理,同时对教务管理、师资管理、教学实施计划管理等相关的方面进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通过随机听课、师生座谈会等活动来进行教学检查。教学中高职学校要经常性的组织集中教研活动,两校教师就“3+4”班级的教学工作相互交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

4、共享教学资源

近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其投入数额庞大,使得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源等教育资源上要比中职院校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师资的交流、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图书资源的共享等方面来实现中职、本科院校资源的互补,最终达到"3+4”人才的培养目标。这样既有利于统筹安

排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走上成才之路。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职、本科衔接提供保障

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中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是基本方向。应当采取继续加大中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和“双师型”教师;依托大中型企业和相关高等学校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教师实践;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实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等措施,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要注重师德建设,提高中职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职教师管理制度。

4.基于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中高职课程衔接应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为依据,以国家职业(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考核为指导,梳理不同阶段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全面统筹,整体设计,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可按照分层次、分级别、模块化的思路实施开发。分层次就是根据职业能力结构的层次性,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包括:所有职业必备的核心能力、同类职业领域共有的通用能力、多行业共有的跨行业能力和专门职业岗位的特定能力。分级别就是中高职按照不同的级别,制定满足各层次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模块化即将分层化的职业能力课程,按照不同的层级,转换为相应的课程模块。中、高职的课程体系,按照核心能力贯穿始终,职业特定能力到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原则,选取若干相应的课程模块进行整合,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差异性和延续性。

3.2分模块与技能培养相结合3.2.1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模块

专业核心技能是高职文秘专业人才需求的热点。此模块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秘书基本职业岗位技能为主导,以“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为主线进行设计。秘书岗位沟通技能的要求尤为突出,其涵盖了与内部各部门及人员的沟通技能,与外部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人员的沟通技能,书面文字与口头语言沟通技能、演讲与面谈技能和会议组织技能等诸多方面。中职学校以接待礼仪、会议记录、档案管理为主要实训内容;高职院校则以沟通洽谈能力、合同及策划文案拟写、会务操作技能等作为实训内容,实训可围绕沟通技能进行模块化分解及任务构建,循序渐进。如高职第一年可立足办文办事实训模块,让学生在办文办事过程中强化中职阶段技能学习的要点,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培养学生文字沟通、内部沟通的技能;第二年可安排办会及商务活动模块,让学生在办会及接待等实训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场合及人员,着重培养学生会议组织、外部沟通等技能。

3.2.2数据记载及信息处理实训模块

此模块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运用操作能力为主,主要包括复印、传真等各类办公设备的使用,中英文速录、办公软件应用及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等,强化学生的数据记载、办公自动化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中职学校以速记、打字和数据录入为主;高职院校则以信息收集与分析整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及操作为主作为实训内容。

3.2.3专业综合素质实训模块

此模块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秘书人员专业综合素质为主,主要包括秘书综合技能实训、职业见习实训环节及职场仿真或模拟公司实训项目等,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由基础到深化,由单一到综合,由实验实训到仿真职场再到真实职场,由浅人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3.2.4岗位需求技能实训模块

此模块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岗位需求技能为主,可利用暑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进行。通过真实工作环境下真实任务的完成,不但让学生熟悉现场工作流程,巩固专业知

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企业文化,增强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的竞争力。

3.3分阶段与渐进训练相结合阶段及模块化实训模式的设计是为专业学生走向职场搭建的一座桥梁,分阶段实训形式体系渐进性。文秘实训的阶段可以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调研—课内实训—校内顶岗实习—校 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看—学—做”程序进行。

3.3.1专业教育

以学生进人高职院校为起点和契机,让学生走访相关的文秘岗位,通过网络了解秘书人员的职业要求,了解专业内涵,组织学生对文秘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进行相关的调研,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及分析,明确岗位需求,初步培养职业意识。

3.3.2课内实训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职院校要求实践教学比例均达到50%,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地将这50%的比例落到实处,才能通过课内实训,夯实基本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案例教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课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训中心应能结合教学内容配备办公情境,配备全套办公设备,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3.3校内见习

学生人校第二学期即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分组到学院各职能处室办公室轮流见习及实习,校内顶岗实习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各部门及各项工作中与各方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还能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与效果,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各处室专职干事的指导下参与实际工作项目,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第五篇: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改条件下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加强学生人文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涉县河南店镇中学 李少军

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战略主题第四个坚持,坚持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题通过对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英语人文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教学效应。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学科 人文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邓小平生前曾说过“十年改革开放最失败的就是教育了”。何出此言?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严重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教育变成了数字竞争、比拼升学率的游戏。曰之失败并不为过!目前,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不重视思维能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绝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当贫乏。紧接着就有人给这种教育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并批得体无完肤,把素质教育捧为救世主;其实教育不能没有应试,只是缺乏人文素养的培养,如果我们在应试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的成份,教育就回归其本意了。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迫在眉睫!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总体目标为:立足本校实际,结合本县和他县兄弟学校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试验研究,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说明研究的意义;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英语的教与学变成了只重认知教育、轻情绪教育和性格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知识灌输、轻应用能力训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这种忽略人文素养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高分低能。这些现象被称之为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迷失。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语言不仅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心里积淀等。如果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脱节,必然使学生缺乏“跨文化意识”,也就是缺乏中西文化素养。英语教学既要让学生具备中国文化的背景知识,也必须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学会比较和鉴别。但在中国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充分, 特别是一些大学生由于专业的划分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通常以为只要打好了基础, 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 文化方面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水到渠成。相反,这样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本课题从我国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着力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提到“三个坚持”的第三个坚持是“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该研究领域发表的关键的相关发现: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二)对研究项目产生影响的其他研究领域的发现: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各学科既有独特的目标和独立的系统,又有彼此间存在的共同属性和必要联系。这些性质任务不同,对象范围有别的学科,分头齐进,交互作用,承传人类文明的薪火,以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英语属于人文学科,当然具有人文性。中学课程体系中政治、历史、语文等也明显地包容在这一类中。如果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人类的知识构成体系中,没有不包括人文性的知识,甚至可以这样说,人文性的外延包罗了全部学科。即使是自然学科,固然重在表现科学性,但难道没有人文性吗?正如著名科学家顾毓琇教授所说:“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有宗教的圣洁而没有宗教的神秘,它有艺术的忠实而没有艺术的缥缈,它有哲学的超然而没有哲学的玄想。”

(三)未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计划中提出要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但是在现在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大环境下,还没有能力提出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原因可以分析如下,课题组部分成员存在如下观点:“难”字当头。认为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远非中小学教师能够胜任。相关的认识还有:“科研是少数人的事”、“评价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不应包括科研能力”等等。“忙”字当头。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如此繁忙,哪有时间搞科研工作?如果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只好东拼西凑一篇所谓的论文应付差事。“教”字当头。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受此影响,许多学校领导有这样一种观点: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是互相矛盾的,教师如果在科研工作上投入过大精力,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搞科研就是想成名成家,不安于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等等。“文”字当头。许多主管教学的领导认为,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惟一途径就是检查论文,没有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就是不具备科研能力。“怕”字当头。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比较麻烦,周期性长,见效慢,程序要求比较严格为此,参与课题研究缺乏积极性。“不”字当头。目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因为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学习,对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做什么,怎样做课题研究,做的结果会怎样等问题不清楚,因此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闻不问。新时代的教育呼唤着更多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尽快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科研型”教师。而使这一目标得以逐步实现的当务之急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教师自身以及许多有关方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走出误区。

三、课题的设计;

(一)人文科学的界定: 人文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

人文教育的界定: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化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农村中学英语学科人文教育:

农村英语学科人文教育是利用现有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包括学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使学生在近期及远期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英语新课程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教师用书前言中讲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教材的特点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在新课程中,英语被归类为“人文科学类”。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学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新型人才,我们应该将新课程的这种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

(三)研究目标;具体目标为:

1、掌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3、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本校结合他校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根据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制定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在日常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3、学生人文素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在调研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制定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研究对象;农村中学初中学生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主要思路:调研研究 → 比较分析 → 试验研究 → 结论与措施

2、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将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统计数据分析、专题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个案分析等方法,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并在本校及周边学校进行实验研究,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研究过程

(一)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的实施: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从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研制课题小组研究计划,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2010.04—2010.09)

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第二阶段 分析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2010.10—2011.02)负责人:李少军、刘玉娣、第三阶段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重点、难点)(2011.02—2011.10)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第四阶段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011.11-2012.6)负责人:李少军、常秀芬、刘玉娣、马翠芳、赵利宁、江银兰、(二)中期检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析了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三)综合研究:我们英语教研组经过问卷调查、教研活动、经验交流、课堂内外改革等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历时一年的时间,发现我们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并且通过在课堂教学方面、课外活动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地尝试,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更有兴趣了,都迫切地想了解有关英美方面更多的文化,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情感与态度的改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开创精神。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说传输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实施过程,那么,塑造人文品行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英语教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能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相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若能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地精心疏导,言传身教,那么,在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教师本人师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被逐步培养塑造出来,最终成为国家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四)后期论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一)、主要结论及分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英语新课标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更多的加入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这些人文素养的关注。但是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应考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统考,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动力匮乏,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河南店中学全体英语组成员于新学期伊始,对我校三个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展开了不记名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我校各年级学生在英语学科人文素养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善现在的农村英语学科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分年级,分层次,由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不记名抽样调查,七、八、九三个年级各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问卷分为卷一和卷二,卷一较易,卷二较难。

所有参与问卷答题的学生均表现出对问卷试题的高度热情,调查过后仍热烈地讨论试题的答案。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我校学生在英语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缺失。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题和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

从问卷中可看出,我校学生对英语文化素养存在严重缺失,以致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创新之处;分析调查问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客观条件限制:

a、学生学习环境影响,农村中学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b、城乡差别因素影响,农村中学学生普遍不重视英语学习。c、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不够重视,尤其在英语方面,家庭教育更是空白,父母出自农村,文化层次低,辅导不了学生英语知识。

2、教师主观方面制约:

a、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多落于知识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脱节,甚至为零。

b、教师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自习课占据课外活动,学生没有闲暇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更提不上文化素养方面的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从我校实际出发,我们提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我校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英语五维目标,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发展学生人文素养。

2、改革课外活动,辅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多的英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们的文化情操,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3、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春风,创建优质高效的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沉浸在愉悦的文化学习氛围中。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上课下两种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发掘文化教育的资源,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成果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使我们课题组成员对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通过教研活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研究及探究的方向。

(四)成果的推广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成果认为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英语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我们研究得出可以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研究。并且积极探究了以上三方面的适合农村中学的方法和措施。分析总结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有关的英语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间接的经验和总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六、讨论与思考;

(一)对研究结果不足之处的必要说明;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我们的研究限于教师水平,以及农村中学硬件的限制,科研的层次还处于原始的表层,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不能够钻得很深,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然笼罩部分教师的心,以至于课堂教学不能够深入。课外活动不能够顺利开展,文化建设形同虚设。

(二)值得与同行商榷的问题;如何在农村中学建立长久的、有效的英语人文教育的机制,不仅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师的职责,更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是我们英语同行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经进行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由于受农村中学硬件和软件的条件限制,致使预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对学生的英语人文教育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够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英语文化建设,势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研究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由于农中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暂时搁浅。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中的探究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于该项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英语人文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仍然是长期的、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我们会在未来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学,为他们的长远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

七、附录与参考文献。

(一)、调查图表;河南店中学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

(二)、测量结果;阶段性成果(调查报告)

(三)、行动研究的有关证明文件:北外李晨讲义

(四)、参考文献应有原版著作或论文。《英语新课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下载“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高职衔接”课题结题报告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结题报告

    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属单位:研究报告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焦元坦 微山县鲁桥镇教育办公室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

    课题结题报告 文档

    扬州市“十五”规划教学研究课题 《构建乐学模式优化学生品德》 研 究 报 告 ———————— ———————— 主持人:杨嘉培 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二00七年四月......

    课题结题报告

    目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2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课题结题报告(模版)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策略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

    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思品课“尊重、关爱、责任”品质培养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组负责人 何 锋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议决定了我们......

    课题结题报告

    黄山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黟县美溪中心小学数学课题组 美溪中心小学严格按照黄山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在县教研室和......

    课题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小组学习的合作与评价探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阶段,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积极参与有密切关系。而要想......

    2015课题结题报告

    2015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第1篇: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