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2014年10月13日我在学校的安排下赴平顶山参加全省初中化学第十二届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三天,12日报到,13日上课。我聆听了32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三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宴。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描述二氧化碳的用途,由此转到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哪些?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②实验导入:利用魔术——神奇的手帕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③动画导入:投影火的动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化学原理引出《燃烧与灭火》。④实物展示导入:展示“八王寺”汽水,并检验汽水中冒出的气体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32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32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32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 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学习
第二篇: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潍坊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
听课体会
2012年10月23日---10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潍坊临朐北苑中学举办的“潍坊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3节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抽象”,有“听头”,个人受益匪浅: 本次优质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课本,评选内容包括:化合价与化学式,自然界中的水复习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两节课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最难讲的内容。因为难讲,所以平日教学就积累了许多疑惑,如:如何让学生想象出元素的化合价?这个概念怎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这次活动,对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来讲,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相当期待。对我个人来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解决了我的疑难,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这个新化学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教材解读深刻,老师引导非常到位: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市层层选拔出的优秀教学骨干,他们理念新,特色多。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如:《化学式和化合价》这节课的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一是昌乐二中的张海港老师:放视频看昌乐蓝宝石的加工,引出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就是潍坊广文中学的张凤俊老师,她先放化合价之歌。让学生在歌中学化学。潍城实验中学的丁丽丽老师一开始放水污染新闻,让大家看到后触目惊心。这样的导入新奇、有趣又富有鼓动性,很快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基本都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氧元素或者氢元素为例,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以及化学式三种计算。课堂中几乎都是先练习复习,再导入新课,然后对前面练习的进行总结,层层递进。达到了温故知新。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相当不错。
四、课堂总结实用性强
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参评老师的课堂小结不再是具体知识的小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交流回顾。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能迅速回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等等,不仅如此,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会,如有学生说:我懂得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怕困难和失败,要敢于创新等等。
五、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元素的化合价,由化合价学化学式,练习物质组成,向学生教授的是元素观。正如专家点评所言的:“这节课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化合价的元素观: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再就是分类观:通过对元素的分类、以及物质分类的学习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观。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到物质就要想到物质的组成。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来认识世界、认识物质。”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而板书在黑板上,就会在45分钟内一直在线,我们不能总让学生瞬时记忆,一看而过,有的东西需要在学生视线里反复出现,才能增强印象。这次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几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的东西是: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要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学了什么,课堂中要温故知新,要复习。譬如在学习元素的概念时,很多孩子不知道核电荷数是什么。要能真正理解元素的概念,必须理解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引导要适时、适度:教师的引导,要能在探究,分析后把学生引到正路上,引到点子上,引到关键处,即使出现学生走偏,也要耐心的引回来,不能生硬的灌输。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问在学生需要思考处,问在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处,提高思维的有效度,一定要避免问的不明确,学生无法回答,问的太广,学生无法收放,结果没有办法只能是自问自答。
3、讲课要有激情。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感情丰富,要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通过他们的课,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奉献自己的全部激情去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让你的课堂热情洋溢、激情飞扬。
相反,如果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
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多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几天听课也让我体会道了听课的辛苦,也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辛苦!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青州职工子弟初级中学
刘玲
第三篇: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2012-10-30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2002年10月17日我们化学组一行四人赴大连参加全国初中化学(东北大区)第五届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三天,17日报到,18日上课评比(分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8节课,共16节课),19日说课评比(分两个会场进行,每个会场说15节课,共30节)。张老师和秦老师在主会场,赵老师和我在分会场。我聆听了8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他们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一天半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宴。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图片导入:上课铃响,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描述二氧化碳的用途,由此转到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哪些?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②实验导入:利用魔术——神奇的手帕引入课题《燃烧与灭火》;找两名学生分别用普通小刀和玻璃刀切割玻璃引入《金刚石、石墨和C60》;“火箭升空”——注射器插入可乐活塞弹出引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还有大象的牙膏、神奇的粉末等。③动画导入:投影火的动画,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化学原理引出《燃烧与灭火》。④实物展示导入:展示“八王寺”汽水,并检验汽水中冒出的气体引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⑤歌曲导入:未上课之前,几乎每位老师都用多媒体播放音乐,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自然地导出了新课。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8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例如:沈阳43中黄燕老师讲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不是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而是就学生们根据已有知识提出的获取二氧化碳途径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步淘汰一些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来掌握知识;还有大连育文中学的康洁老师用捉迷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完成“燃烧”这一概念的形成。
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大连理工大学附中邵继光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时同一张幻灯片上链接的巧妙使用,使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吉林大学附中姜雪梅老师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和吉林通化五中刘艳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这样的例子每一课都有。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8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有的教师在下课时还不忘把课堂作为逃生演练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了学会逃
生本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8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学习。
第四篇:全国初中化学听课体会
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听课体会
今年11月17日我们邯郸化学教研组一行15人赴广西南宁参加第二届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各省市参赛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和专家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几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亮点频现,可以说给我们观摩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视觉盛宴和心灵大餐。使我们听得如痴如醉,心旷神怡。现总结出以下特点供大家参考。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比如:有的教师利用干冰灭蜡烛实验来引入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有的教师利用《翼状鸟人飞行》的精彩视频引入课题《有机合成材料》;还有的教师利用学生亲自体验“画水”活动来引入课题《分子和原子》等等。其中精彩的引课不胜枚举。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确实发生了改变。几乎所有参赛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都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从他们熟知的或是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甚至为了拉近与当地学生的距离,好多教师在课前都播放了当地的民歌,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听课者都带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之中。这种方式在给听课者带来音乐享受的同时,也自然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探究活动实实在在
科学探究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我聆听的这几节课中科学探究真可谓本次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探究主题广泛,概念、原理、生活知识都成了探究的载体;探究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探究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象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例如:广西南宁的张智老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不是直接给出课本上列举的实验器材和反应原理,而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分小组提供实验器材与试剂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步确定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探究来掌握知识;还有一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拆分游戏来探究完成“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化学变化实质”等微观模型的建构。3.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参赛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山西太原吕书静老师在《元素》说课中并未像其他教师一样主要用文字来呈现自己的教学思路,她完全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搭配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时同一张幻灯片上链接的巧妙使用,使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吉林大学附中姜雪梅老师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和吉林通化五中刘艳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这样的例子每一课都有。
4.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8节课明显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有的教师在下课时还不忘把课堂作为逃生演练场,让学生在课堂上了学会逃生本领。
5.实验中颇有创新
在8节课中多数老师做的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让学生的知识尽可能得到增长。例如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的改进和课本完全不一样,一个实验引出一个结论,而且还防止了环境污染。
总之,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很多很多,很难用几句话能说清楚。
二、感受课改形势的改变
教育专家总结了现在的教学形势。强调这次评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和研究的视角来观摩课。
三、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我的课离他们的课有多远?
在听课过程中,我都在有意无意地冒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的课与他们的课相比有多远?”说实在的话,当时真有“时近时远”的感觉,一会儿觉得自已也是这样做的,一会儿觉得“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诚然,优质课大多是通过“智囊团”再三推敲,选出优秀教师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好像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这样想一想:“如果每一年都钻研一点、学习一点、改变一点,那么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下来,情况会不会发生一些本质性的变化?”所以,教师时常有一颗学习心是最重要的。
2.化学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化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的发言?
②教师在课中为什么不愿意偏离自己设计好的轨道?
③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④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给学生奖品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新课程改革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学校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学习。
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达到直观,高效,生动有趣的效果。从上课教师的表演中,我们真正感受到的选手们多媒体使用的那种绝佳的效果。如大连理工大学附中邵继光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质量守恒定律时同一张幻灯片上链接的巧妙使用,使内容的呈现一目了然;利用多媒体独有音频、视频效果,巧妙插入动画、新闻的片断,起到独到的教学效果,如吉林大学附中姜雪梅老师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和吉林通化五中刘艳老师的《燃烧和灭火》这样的例子每一课都有。
第五篇:潍坊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潍坊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2012年10月23日---2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朐县北苑中学举办的“潍坊市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我市各地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真是受益匪浅,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难”,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次活动的评选内容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和计算》、《第四单元复习课》两个课题,“化学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在后续课中应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快速而准确的书写化学式,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第四单元复习课》更是内容多而乱,不容易系统,一直以来就是令化学老师头痛的一节课,因此,这次活动,对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来讲,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相当期待。对我个人来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解决了我的疑难,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参赛教师普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或知识树。
在实际教学中,构建知识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知识网络图,既可以实现学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又可以测查出学生对知识点及关联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教师能够有的放矢针对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展开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复习教学中,利用知识网络图这种形象的、直观的方法为学生讲解和充分展现不同概念间的相互区别及联系,使学生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探索与建构,充实并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构建知识网在复习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科学的学习方式。
三、参赛教师普遍注重教学中对方法原理的提升。
初中生学习化学时,喜欢接受感性的知识,而面对抽象事物本质的原理则一时难以接受。当学习抽象概念时往往只会背内容,而不会究其内涵,易产生机械学习的倾向。复习课不但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实现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学中注重 1
对方法原理的提升就能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解题方法、原理和规律,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总之,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备的元素是: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要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学了什么,课堂中要温故知新,要复习。
2、引导要适时、适度:教师的引导,要能在探究,分析后把学生引到正路上,引到点子上,引到关键处,即使出现学生走偏,也要耐心的引回来,不能生硬的灌输。
3、讲课要有激情。
通过他们的课,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奉献自己的全部激情去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让你的课堂热情洋溢、激情飞扬。
这次活动我全程参与,收获颇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同行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