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时间:2019-05-13 01: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第一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代教学需求,易让学生感到地理学科是晦涩难懂的,从而产生排斥及畏惧,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地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从实际生活的问题出发逐层引出相关的地理知识,使知识浅显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学习该学科的目的。

关键词:课改 主体作用 实际运用 主动性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各学校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此前提下,我校积极开展“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我在“两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从学科特色及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入手,经过研讨和实践得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

二、教学思想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一门侧重于实际运用的学科,我认为要将学生从单纯的地理学习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知识,避免学生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现象,通过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运用中理解其内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学会地理,使学生不再将地理学习看做是“难不可破”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而晦涩深奥与现实相距太远的知识是没有市场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心理与生理都快速成长的阶段,虽然对知识具有渴求,但受到了理解能力的限制,对很多问题还不能完全理解,此时将不易理解的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简化了问题的难度,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发现地理是简单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不再惧怕地理学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同时侧面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进而也促进了成绩的提高,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发问、主动去解决问题,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将课本知识更好的吸收利用。

三、主要观点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容易出现刻板教学的问题,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之中,课堂中规中矩,毫无突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留给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生的直观感受、视觉最为灵敏,初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具有实际运用的学科,其知识本身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其知识仅仅局限于完成考试的层面之上,就忽略了其本质意义,反而使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知识点时产生了畏惧心理与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挖掘和使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相关材料,将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地理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问的能力,最终达到更好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

四、操作流程

基于该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可分为5个环节:

环节1:自主学习

学生课前参照导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完成学案的学习内容,并提出的疑问。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搞清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要有情景性、启发性,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采用相关地理图片、地理现象录像等,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环节2:合作交流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进度,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从实际生活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各小组带着疑问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得出本组答案,并在班级中与其他小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如讲“世界的语言”时,提出疑问“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多种答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家及其所讲语言,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学生知道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进而培养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调控指挥下,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表达小组的观点和看法,达到引发讨论、共享成果,此时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同时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环节3:精讲点拨

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

环节4:有效练习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

环节5:课堂小结

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学生自主总结,即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二是是教师来总结本节课内容,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模式特征

在致用课堂模式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为引导者,从日常生活入手,将复杂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简化知识点难度,使学生更易接受,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督促、鼓励去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和主动寻求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学习自觉性。

第二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白庙子中学地理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的四个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展开。具体做法如下:

环节1:激情导入(3分钟)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激趣设疑,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诱发主体主动参与学习。地理教学中可采用的导课方法有:趣味问题法、地理故事法、设置悬念法、自然过渡法、直观视频导入法、复习导入等。

环节2:明确目标。(1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精准;目标难易程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而适当的调整。

环节3:自主学习(10分钟)

学生参照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阅相关知识,自主完成学案上的学习内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的前因后果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环节4:合作交流(15分钟)

(一)组内交流(5分钟)

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带着各自的疑难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学习中疑惑问题,或者对预习学案进行组内批阅、交流,相互检查落实的情况。小组长调控学习的状态,并总结小组共同疑惑的问题,准备在班内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某一小组的交流讨论。

(二)班内交流、精讲点拨(10分钟)

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展”就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组内、组间的展示、讨论、分析与评价等。一是展示自主学习后的成果;二是展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疑点、难点、分歧点;三是展示挖掘出的规律性的知识;四是展示学生再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点;五是展示学生自己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采取主动展示、点名展示、限制范围抢答、挑战赛等方式进行精彩展示。教师注意捕捉学生对地理问题分析的新观点、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保证展示的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环节5:有效训练(7分钟)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巩固训练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习题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和紧密联系地理热点问题。③训练设计要注意突出疑点、难点和易错点,试题类型以读图分析和地理情景材料分析为主。训练题的数量要适当,最好能够当堂完成,并进行及时地反馈与矫正,确保课堂的效益,落实“堂堂清”的教学要求。

环节6:课堂小结(4分钟)

课堂小节是一堂课的总结与提升,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可以有两种小节方式:一是由学生来总结自己的收获——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另一种方式就是教师来总结本节所学习地理知识、原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前因后果联系,指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环节7:巩固补救(5分钟)

识记本节课自己存在问题的题并补救作业

白庙子中学地理讲评课教学模式

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为了保证试卷讲评顺利进行,归纳了如下几个环节。

环节1:自我纠错(7分钟)

首先大体介绍测试中学生表现情况(不是成绩的公布),试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对出错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粗心造成的,这部分题目学生刚刚考完可能就已经发现了,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纠正、反思此类错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一定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此类错误教师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讲解。

环节2:合作交流(13分钟)

学生自己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题,提交到小组内学生间交流和讨论,通过生问生、生教生、师教生相互讨论达到弄懂弄透,这样获得解决的题目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即使有一部分仍然无法解决,讨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放大,突破,升华。讲评时不能因时间紧,量大而只顾教者讲,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活动。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发言和展示可以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

环节3:精讲点拨(5分钟)

(1)选择好要讲评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讲评顺序 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试卷测试内容范围内的重点题目;二是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三是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四是题目有变式或变换的价值,有利于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形成;五是题目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可以拓展,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利的题目,或者是能引出继续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题目。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组织、引导、参与 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更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答案和说答案。应先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展示学生的思维、做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归纳出解题方法。

应该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避免“就题论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环节4:有效训练(10分钟)

对于出错多或不会的题目,教师讲了,学生当时理解了,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是不会(或出错)。教师应当围绕该问题再设计出一些变式练习,进行当堂训练,以求巩固和加深。

环节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再反思自己的试卷,整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今后考试注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再升华,能力再提高,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规律性的方法思路。

环节6:【巩固补救】(5分钟)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整理错题。

第三篇: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老店中学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赵明琼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的大改革,我校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地理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只是封闭式的单纯授课模式。它应该具备开放、综合及其多元性的特征。教师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活跃气氛中轻松学习有用的地理,并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使学生“会学会用、乐学乐用、活学善用”。

老店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善学八步 “一导二标三学四测五合六展七评八固”

第一步,激情导入。根据教学目标及内容一般选择感性材料入手,或者创设情境联系实际生活、生产,使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导入新课。第二步,明确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精准;目标难易程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而适当的调整。

第三步,自主学习。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围绕探究内容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成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动口、动手能力。而且要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相互激发、相互引导、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精神。实现内涵教育的效果最大化。

第四步,学生展示。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说话、辩论、表现自我的能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样,恰当的运用听、说、读、写、演、唱实验、操作、交流等。

第五步,当堂检测。结合自主学习的内容,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出示一些应知类的检测题,题的难度依据不同的学生群体而定。学生只要认真自学后都能独立完成并举手作答,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认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步,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是指对学生的展示做出全面客观的激励性评价,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目标做一个小结。可以由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一定要切记:学生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作为教师只有“蹲下来”,才能真正尊重学生们的人格、体验、感悟,同时赢得学生们的尊重。

第七步,作业巩固。作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征布置精准的课后作业巩固题。不应该是课堂练习的重复,要有所拓展,少而精。

第八步,课后预习,为了学生对下一节课有充分的准备,课后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会学而有备,备才嗜学的良好学习风趣。

第四篇:论文: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探索。

新课改的实施,必然要有与新课改精神理念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本人在前一段时期进行了题为《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对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验,现把有关结果呈现出来,以供商榷。

一、目标定位

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基于课堂的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初中实施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理论、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以探索和研究的理念为中心重新构建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建立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研究性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型分类

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类型、新课标地理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对象“知识量”与需要的“思维量”的大小来划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一、认知事象型研究性学习。即查找、发现和认识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研究性学习。

二、认知规律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有关地理规律、原理的研究;②对象条件的确定与变化。如假设地球没有自转运动、自转的速度加快或减慢、黄赤交角的变化、地图比例尺的变大或变小,会引起地球和地图上哪些现象的变化等;③的影响因素与地理事象特征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和结果等。

三、应用技术型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是已有知识进行应用的研究。

四、综合宏观型研究性学习。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所涉及的知识量、知识领域和范畴、需要使用的思维量都相当的大;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研究,包括对象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发生发展、母系统、子系统、环境等的研究;或是在研究过程中兼有认知、应用、文献等的研究。如本地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阿以问题的由来、现状和未来等。本质上讲,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实质上就是课题型或专题型的研究性学习。

三、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它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与价值所在,国内外的学者们都作了详尽和精到的研究与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重点研究一下它的课堂组织形式。

四、教学模式

限于初中生认知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初中研究性地理课堂虽然是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有一些环节必须调整或舍弃。根据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发现并明确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资料→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定位和内容与任务,以及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们在研究和实验中确立了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设置情境

提出课题

研究性课堂教学的“设置情景”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达到传统教学导入新课的目的,而是为了提出课题,并让学生在进入研究学习之前, 就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学生对这一核心问题的有关情况很不了解而又渴望了解, 这就成为学生这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灵魂, 它将贯穿学生本节课研究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要求是应该有趣、有启发性,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问题才能诱导学生进入良好的认知情境,才能在对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良好的认知体验。

时间约为2~3分钟。

2.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这一环节的目的和任务,是在设置情景、提出主课题之后,提出与确定要研究和学习关于这一课题的哪一些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即确定本节课要研究学习的子课题,并制定出研究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1〉提出问题

在提出和确定研究学习的主课题之后,师生即开始研究、提出并确定,在该主课题下要研究学习的具体的问题(即子课题):“对于这一主课题,我们所关心和想了解它的哪一些情况?这一节课我们应该研究、学习哪一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讨论,提出本节课研究学习的子课题。所提出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经验与学力水平,灵活确定。

〈2〉制定方案

方案的内容包括:①研究、学习的方法和手段;②利用的材料 ;③何种组织方式(小组协作还是个人独立);④小组内的任务分工(即任务分配);⑤结论(或成果)的整理与呈现方式;⑥时间如何分配等。

制定计划与方案的原则和方式同提出问题的原则和方式相似,既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制定,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师生一起共同制定,但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应该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和制定。

时间为3~4分钟左右。

3.实施研究,达成目标

这一环节是整个研究性课堂教学最核心的环节,它的成败和成效大小,直接决定着整节课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一环节要经过两个程序来完成:

一、自主探究;

二、交流成果。

〈1〉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中,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都是基于客观材料(即各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和学习。客观材料是其研究学习的立足点。每个学生个体基本的研究学习程序是:①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地理事物、现象和结论)、形成解释、得出结论;②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如前所述,这一环节的课堂活动形式大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子课题),分别就某个子问题进行精到的研究,在这个要点上他可以成为“专家”,而后再汇总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科学解释。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通过合作来解决单个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如果所研究的课题比较大,包含的知识比较多,涉及的范畴比较广,且其各部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比较密切,综合性较强,那就需要采取全班合作研究的方式。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任务所要求的资源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个人就无法实现任务目标。另外,在学生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经常巡视,注意观察了解,知道小组中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的进度、遇到的困难等开展,以便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

如果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机制,那么,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内容与方法的自我调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

在研究和学习的具体方法上,因为地理学科所包括的知识非常繁杂,各类知识的性质差异很大。有的比较散乱,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单一,有的综合性比较强;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大,有的知识,科学性的成份较小。因此,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大,有的知识可用于研究的程度较小。在学生具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各类知识的不同特点, 采用不同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但主旨性的方法应该是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有很多情况下可以使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

对于认知事象型和认知规律型的研究性学习,或者是阅读地图,结合用挂图、投影仪和多媒体等手段展示的图片或影像,来探索、认识有关地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探索、研究有关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或者是搜集阅读有关文字材料、数据、统计图表等来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得出形成自己的结论;或者是自己演示和观察有关的地理模型、仪器,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解释;或者是进行实验,模拟有关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观察、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解释,等等。这一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是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的主体。

对于应用技术型的研究性学习,操作时首先要对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计划项目(如选择水库坝址、旅游线路、太阳热水器的安装、楼距的确定、区域开发规划等等)本身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它的性质、特点、所和需要用到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然后进行对已有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应用方法、应用方案、应用结果的研究;应用中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研究,以及一些决策咨询研究。如果计划项目是属于课堂上能够付诸实践和实施的(如制作有关的地理模型、器具,模拟有关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等),则在最后还要进行实施和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有关的应用方法手段与方案进行检验和修正。

对于综合宏观型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其实质上是属于课题研究型或专题研究型,课题较大,包含的内容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又太少,所以一般不宜在课堂上开展,大多数要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把握“研究”和“学习”二者的度与量,既要把握好“研究”的过程,又要把握好满足“学习”的要求。要让学生明白和把握好,他的自主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学中有探有研,探中有学有习,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也是要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

以上是“自主探究”这一活动的第一个程序(即探索研究、获得知识、形成解释、得出结论)。在这一程序完成之后,接下来是进行第二个程序:检验解释,验证结论。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学习获得出结论之后,还需要对形成的解释和得出的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以确定其正确性,并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检验与评价的方法,一是要注意运用实证。对解释的验证、修正或排除,以及评价,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研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学习者要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在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实证材料相一致。学习者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批评,运用与科学相联系的各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例如归类、分析、推论、预测,以及像批判性推理等一般方法。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二是要把自己获得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与科学研究不同的是,学生只要将他们的结果与适应他们的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自觉反省与创造。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甚至不能对所获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作出必要的检验或证明,需继续“问题提出”。如:①这种方法正确吗?有没有其他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否用于解决其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什么特殊困难?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②实证材料能够证明所提出的解释吗?解释是否足以回答问题?在将实证材料与解释联系起来的推理中有没一有明显的偏见和缺点?根据实证材料能不能得出其他解释? 等等。要教育改变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

败、敢于标新立异、不怕冷嘲热讽、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那些平时会“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核心的、也是终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和创造性、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研究性课堂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必须始终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开展自我研究学习,教师任务是指导和帮助。

这一步大约用18分钟左右的时间,〈2〉交流成果

交流的目的是展示、小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各自的探索研究后,即开始进行交流各自研究学习的成果。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的方式是先在小组内初步交流,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辩论。也就是说,这一程序,又分两步进行:

一、小组内交流;

二、组际交流(即全班范围内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特点,灵活使用成果报告会、材料呈现、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竞赛、演讲、游戏等各种形式。①小组内交流

这一步活动的目的是在小组范围内展示、交换各自的研究成果,获得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各知识点的知识)和思想,整合关于这一课题的各部分知识, 形成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个体之间在学习中因任务不同,内容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结果。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协调人(负责人)组织一起交流和讨论,先内部协商、自身辩论,对本组内其他同学遇到的困难、产生的疑惑,相互指点、启发,使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小组研究成果”,个体的学习结果成为小组成果的一部分。

②组际交流

方法和成果,在全

组际交流的目的一是通过各小组内负责相同知识点探究的成员展示各自的研究思路、班范围内进行质疑、辨难、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最科学最正确的学科知识;一是借鉴他人的研究思维、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探索研究的学习能力。

交流中,各小组代表针对自己的课题,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案,资料获取情况,以及研究成果。通过对初步结论开展的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结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由小组代表发言,师生集体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互相促进,进一步优化研讨研究方案。

组际交流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大。让学生们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使学生提出新问题,也能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交流中,每个学生要对当前问题提出或作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能从多调度地去思考同一现象或同一事物。通过这样的协作探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通过这样的研讨,把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思维的严密性和与实际的切合性;在研讨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或质疑他人的观点、方法与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①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②有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高度;③教师要及时给予科学而恰当的评价。

评价的主要内容既要涉及智能因素,又要涉及一些非智能因素。主要包括:①参与探究学习的态度;②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③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④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⑤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⑥研究成果的质量情况,包括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

这一环节大约用6~7分钟的时间。4.梳理成果,整合知识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总结全课。内容既包括梳理研究的成果,也包括整合获得的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

梳理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和概括。反思概括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内化新知识,加工与整合新旧知识,达成同化和融合,达成知识迁移;其次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或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学习了哪一些知识,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话,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成果,整合知识,学会方法。

评价时,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出简要的概括性、总体性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的时间。5.应用成果,训练提高

这一环节相当于传统教学的训练提高。其作用既是对研究研究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对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同时还是对地理学科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

一、所用训练题须是教师自己编制或精选的,属于开放性、创新性的训练题;

二、指导学生要以研究性、创新性的精神和思维方法来解答有关题目。

这一环节大约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6.反思回顾,提高研力

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所以,为了提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研究性教学除了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反思概括之外,还应充分重视指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学习的过程、思路和方法进行自觉反省与创造。在研究性教学过程的结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顾与巩固研究学习的思路、程序和方法,如:在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中所使用的方法正确吗?存在什么问题?那些未获成功的方法是何原因?有何经验教训?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否正确?今后如何改进?等等,加深理解研究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科学的反思往往能使新的问题成为教学的归宿,也就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

在学生的回顾与反思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 教师还要给出简要的、概括性的、也是科学而准确的评价。

这一环节大约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需注意的问题】

1、时刻注意和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以防喧宾夺主,为研究而研究,不能忘记教学任务;

2、注意把握好时间,在某一环节上不能用时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

3、不能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本身,在内容上要具有开放性、在功能上要有综合性、在方法上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在过程上要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

4、教师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实施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也不能太过放任,使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得到几时的指点。

5、掌握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应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学习活动。

6、适当地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超越课堂、超出教材,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现实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中学习。学生通过发现和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尊重生命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大多数学科还没有实施研究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在传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将是任重而道远。本教学模式还有待经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与修正。

参考文献:

1、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教育理论与实践》

2、李丽芳 《研究性——理论与实践》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5-6.

3、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霍益萍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 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5、朱嘉颖 林智中 《从变革能量看解决研究性学习核心争议点问题》(《教育发展研究》)

6、盛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7、何晓文 《小课题研究与研究性学习》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8、全疆发《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改实践》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06期

附件二:课题研究论文一

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贞民

2004年10月

【课例】

研究学习步骤与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展示一幅美国硅谷的广告宣传画,画上有硅谷的位置及世界各大公司标志在硅谷的位置等,引导学生思考:5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50年后为什么会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最著名的新兴工业区?

2、确立研究课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讨论后确立了下列研究课题:(1)课本上列出的硅谷崛起的因素可能在其它地方也有,为什么只有硅谷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领头羊?除了课本的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对硅谷的崛起起了作用?(2)我国也有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们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硅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与硅谷相比还存在着哪些差距?(3)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有什么有利条件?还有哪些不足?(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条件有哪些?(5)新兴工业区以中小工业为主,它们依靠什么与传统的大企业竞争?给我们什么启示?(6)常州地区的乡镇工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认为常州地区的新兴工业区应如何发展等,三到四个人学生组成一个组,自主选题,制定一个简单的方案便开始研究。

3、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回,给学生一些帮助和指导,并对学生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学生用word或演示文稿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的研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3.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论地理课堂教学的“留白”》。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材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第五篇: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流程

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及流程

一、新授课

1、导入新课,自主感悟

2、学案导学,自主探讨

(1)学生制定学习目标(2)学生提出自学提纲

(3)展示自学成果(4)当堂检测反馈

(5)学生小结课堂

3、互助合作,质疑解难

(1)同伴解决个体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2)组内解决同伴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4、组际展示,交流共享

(1)展示易错问题(2)展示疑难问题(3)展示重点问题(4)展示规律性问题

5、巩固所学,迁移应用

师生设置拓展提高性作业,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课

1、自主学习,构建网络

2、展示交流,互助深化

(1)展示构建网络(2)展示易错问题(3)展示疑难问题(4)展示重点问题

3、典例精析,体悟规律

(1)师生精析典型例题

(2)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4、对应训练,形成能力

师生设计类似典型例题训练题,巩固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5、反馈矫正,拓展提升

(1)学生矫正对应训练

(2)师生布置拓展训练题,举一反三,提升学生分析总结、概括归纳及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三、讲评课

1,评析试卷,锁住重点

(1)总体评析试卷(2)评析易错问题(3)评析疑难问题(4)评析重点问题(5)评析规律性问题

2、还原思维,自查自纠

(1)学生面对自己试卷,找出错误地方(2)针对正确答案,找出思维差距

(3)改正错题,强化巩固

3、展示误区,互助解疑

(1)展示易错问题(2)展示疑难解决(3)同伴解决易错、疑难问题

(4)组内解决易错、疑难问题

4、精讲点拨,弥补缺漏

教师针对学生答卷情况,精讲点拨,弥补学生缺漏

5、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师生布置各种变式训练题,力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巩固所学成果,提高学生解题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致用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

    七年级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浅谈(2010-2011下)王建玲任教七年级地理已经有了一学期的时间了,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经过摸索探究,现在已经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之路,我们在课堂上实施......

    高效地理课堂模式

    地理课堂五步走 内容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每一位地理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地理学科的教学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学习了新的教学思想理念,结合自己的教......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五篇]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透过教师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用心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光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教学任......

    初中地理教学模式

    地图教学五步骤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的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为此,我们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地图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1 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满意最重要,其实学生满意了,家长就满意;家长了满意,领导就满意;领导满意了,政府就满意。其实,大家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学生乐学,好学,......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信阳中学崔静 地理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有输入与输出。从备课到上课,从测验到反馈,从批改到评讲,从评估到发展,一环扣一环,环环扣紧,螺旋上升,形成循环。备课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进入21世纪,中华大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随着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一些问题也相继出现,个性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新旧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教师的......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牛爱红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常常在一堂课之后,我们总能找出这堂课的不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