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1:3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诗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诗说课稿》。

第一篇:儿童诗说课稿

【执教者: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陈宁】

《大海是什么》说课稿

【习作内容】

这是由教师开发的个人课程。在欣赏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的影片《海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课前准备】

精选影片《海洋》中不同画面,合成三段影片。一是大海的样子;二是和谐的大海;三是哭泣的大海。【教学过程】

一、思维风暴,聊出一首小诗。【设计意图】

由圆想到什么,这是个极为发散的问题。只要敢想,答案就会很丰富。写诗其实也是一样,敢于去想,想得越是与众不同,越是富有个性,就越是会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而后,看似不经意的围绕“眼睛”的聊天,聊着聊着,一首动人的小诗就创作出来了。精炼的语言,整齐的句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瞬间的神奇,感受到原来写诗就这么简单。只要我想,我我也可以写,我能写诗的自信。为之后的创作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阅读海报,激发观影欲望。师:同学们,你喜欢大海吗?

师:有一个人啊,他也很喜欢大海。他花了五年的时间,耗资五个亿,终于零距离的接触了大海,将它拍成了一部电影。知道他是谁吗?

师:他就是法国著名的大导演雅克·贝汉。你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想看吗?那我们从头开始看? 【设计意图】

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而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顺应学生的兴趣取向,将其引入语文课程中来,并加以合理的运用,可以让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三、欣赏开头,引导精炼表达。

师:大海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 师: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用一个词语来写一写吗? 师:读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师:同学们围绕同一段影片,写了许多不同的词语,表达出各自真实的感受。将这些感受连起来读一读,一首动人的小诗就会悄然诞生呢。不信,你听——

师:这就是诗啊,用最精炼的文字来表达心中最强烈的感受!【设计意图】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学时,首先播放两分钟影片开头的片段。在这段影片里,大海的样子,借助视觉与听觉的冲击,表现了从空中到水中,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大海。如何将这种最直观的感受,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对创作诗歌充满兴趣?我先让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表达心中最强烈的感受。而后,借助统一的句式,让孩子 们看到,词在简单句式的变化中,有了诗的魅力与韵味。原来写诗是那么简单,那么神奇。而后,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深情的吟诵中,那份由衷的惊喜,那份我可以的自信,为进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四、精选影片,倡导个性表达。

师:提要求:观看画面,聆听配乐,用心感受。那我们继续看电影!师:这段影片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啊?为什么?

师:小诗人,面对你眼中的水母,你最想说什么呀?(指导个性写诗)【设计意图】

课前,我在影片中精选六个最能体现海的和谐的片段。水母、群鱼、海鳗、海蛇、亲嘴鱼、海蟹、人与鲨鱼在海中生活的场景。剪辑成一段两分半钟的连贯影片。这段影片看似不长,但剪辑的时候却非常精心。既要考虑孩子们的喜好,也要考虑个性表达的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下,指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写出个性,写出情趣,才有了可能。在明确的要求中,孩子们投入得观赏着影片。之后引导学生去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在看似轻松的对话中,教师抓住学生首先汇报的“水母”这一生物的姿态,引导学生从说清楚到说准确,再到说形象,说精炼。过程中,特别关注、尊重、赏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深邃的大海中,在那个新奇的国度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了充足的创作的空间,学生用自己的口书写自己的心,一切就会变得很美妙。而后,在欣赏自己与他人的诗句时,斟酌词句、以诗会友,主动而又真诚,课堂里因为有了这样的身影,而变得灵动起来,诗意盎然!

五、合作推敲,润出精彩诗行。【设计意图】

写诗本不容易,但儿童却可以成为天生的诗人。老师就在其中起到一个唤醒与点拨的作用。在音乐中,孩子们深情吟诵着自己的诗句,那种自我陶醉的姿态,多么弥足珍贵。而后“再修改修改自己的诗句,让它变得更流畅,更能表达你想说的。可以同桌、周围的伙伴,互相修改一下。”你会发现,孩子们斟酌字句,互修互改。过程中,他们交流意见,发表观点,思考辨析,互相帮助。那一刻,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成为主角。那一刻,你可以接受别人的意见,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思考。大家一起学,学出自己的精彩。

六、变换视角,深度感受海洋。【设计意图】

这是最后这一板块,我希望引导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哭泣的海洋。有了影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关注影片中音乐的变化,背景色的变换。那些虽然远离孩子们,却又正在发生的残酷事实直逼孩子们的最柔软的内心。孩子们的表情在变化,情绪在波动,我抓住时机,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深度表达。孩子们一蹴而就,表达出此刻他最真实的感受。在此之后,学生创作诗歌:写给心中的大海。此刻,创作激情高于创作智慧,学生可以调动本节课所有新鲜的感受,个性表达。情动而辞发,一首首真挚的小诗流淌在笔尖。精彩的影片,动人的诗篇,学生的心里已被种下一枚温暖的“种子”。

第二篇:《儿童诗》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课时《我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构想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这些充满童趣的愿望,充分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练笔尝试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诗歌,读中悟学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接下来我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令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稚嫩而美好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我便由此导入: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咱们赶紧去读读吧,此时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读中悟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诗,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在初读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指导“丫”、“汲”的读音。

接着指名分小节读诗,让孩子们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节奏。这一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予朗读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接着我会适时的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节奏和重音后再让他们模仿读,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热情。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让孩子们再读诗歌,体会每一小节里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愿望,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我进行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在“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为什么?

在孩子们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愿望时,鼓励他们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如果真的把眼睛装在风筝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收获吗?

接着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又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愿望。

最后我会和孩子们合作朗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像……;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下,我在想……;阳春三月,绿草如茵,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孩子们依次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通过入情入境的引读,让他们们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接着让他们说说,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你还有什么样的梦想,鼓励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接着让孩子们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他们可能会说出: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还有: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引导他们进行小结。

然后进行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评价,把组内几位同学的小作品连起来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诗《我想》。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童年,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忆、有太多的场景值得我们收藏,同学们还可以多阅读一些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下节课请大家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六、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1.读诗:读准这首诗中出现的“花苞、柔软、柳絮、蒲公英”等词语;理解“汲取”、“篷帐”等词语;自由轻松地朗读诗歌。(这课是略读课,学生可以自己读准字音和词语。)

2.悟诗: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诗歌表达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为写诗做准备。)

3.仿诗:了解诗歌特点,学会用换词、嵌入等方法仿写诗歌。

(对应课前导语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试着用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词语,来替换文中的词,实现学以致用。)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法为主。《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会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突出朗读的层次性,不断提升朗读的质量。

2.鼓励大胆想象。指导学生结合小诗内容、课文插图和自身生活实际,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和瑰丽多彩。

3.学写诗歌。在仿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鉴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方法,把内心想法及时抒于笔端。

四、说课前准备:

1、注重双基训练,读准诗中出现的词语;

2、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师。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会更开阔,更自由;学生朗读起来也会更轻松,更奔放。

五、说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朗读,读悟结合,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情感,直至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首先引用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共同来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书课题时,注重书写的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既能体现对书写的重视,更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板书课题)《我想》,(板书并提醒学生注意“我”字的写法,第4笔是提,杜涵博同学尤其要注意。)

(二)说读诗

读诗环节中,要突出指导朗读的层次感:

第一步:出示词语卡片,正音;

第二步:读通全诗,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得轻松,读得快乐,读出自由,读出洒脱的感情。

(三)悟诗

本环节中,突出“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寻找童年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针对本诗最后一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外出安全。

七、说仿诗

仿说是仿写的基础,在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更换诗中关键词,把所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微型教科书。针对本诗中心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我的板书是:

我想……

省略号既包含了小诗内容,又是学生仿说、仿写内容的省略,还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九、说作业

我本节课的作业是:试着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我想》,并发到自己的博客里。因为我班有博客圈,学生有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巧妙优美的语言特点及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了解了古人童年生活的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体味现代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童年的水墨画》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街头看书、溪边垂钓、江上嬉戏的情景是怎样。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新的小诗。

5.知识拓展

欣赏诗歌《山村孩子的画》和《爱之歌》。

6.课堂小结

小结: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7.课堂巩固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续写“书包”。

8.布置作业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儿童诗以其丰富的想象,表达无限的童真童趣而广受学生喜爱。因此,我选择了两首关于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儿童诗,一首是《春天来了》现实写出了春天将要来时动物们欣喜的心情,一首是《春姑娘》,写出了小孩子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样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我设计了三个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通过儿童诗,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导入课题。

以春天动画和声音,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春天儿童诗的兴趣。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通过适时出示两首诗,读诗品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想象丰富,充满童真童趣,为后面的写诗作铺垫。

三、写诗、读诗

通过前面的诗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到儿童诗的特点,我再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画,和一些学生写过的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诗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我在贵州等你》这首诗情画意的歌曲中(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进行诗的创作,当学生写完之后,挑选出好的向全体学生展示,从而达到我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写自己春天的儿童诗。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6

一、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较强,由此,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根据《新纲要》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堂《喂宝宝》的数学活动,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龄特点,将目标定位于:

1、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我将第一个目标定为重难点,希望能在活动中尽量去突破。

二、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需要,我准备了动物卡片一套,橘子四只,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我还特意邀请了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的幼儿也来参与了本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我一共分了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我以请来小客人为导火线,先请小客人坐下,请幼儿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自己探索,教师接着引导。

第二部分,出示橘子,请幼儿动手分,让幼儿对橘子进行讲述,比较大小,怎么样分才是最合适的,并引导幼儿初步说说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第三部分,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每一个幼儿都是不在同一发展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才做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们也能够初步地了解排序的规律,虽然也有少数的幼儿对这个难以理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多加地讲解,让他们能掌握。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7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 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补充资料:

爱 之 歌

黑塞(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第三篇:《儿童诗》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六、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1.读诗:读准这首诗中出现的“花苞、柔软、柳絮、蒲公英”等词语;理解“汲取”、“篷帐”等词语;自由轻松地朗读诗歌。(这课是略读课,学生可以自己读准字音和词语。)

2.悟诗: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诗歌表达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为写诗做准备。)

3.仿诗:了解诗歌特点,学会用换词、嵌入等方法仿写诗歌。

(对应课前导语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试着用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词语,来替换文中的词,实现学以致用。)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法为主。《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会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突出朗读的层次性,不断提升朗读的质量。

2.鼓励大胆想象。指导学生结合小诗内容、课文插图和自身生活实际,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和瑰丽多彩。

3.学写诗歌。在仿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鉴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方法,把内心想法及时抒于笔端。

四、说课前准备:

1、注重双基训练,读准诗中出现的词语;

2、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师。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会更开阔,更自由;学生朗读起来也会更轻松,更奔放。

五、说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朗读,读悟结合,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情感,直至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首先引用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共同来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书课题时,注重书写的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既能体现对书写的重视,更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板书课题)《我想》,(板书并提醒学生注意“我”字的写法,第4笔是提,杜涵博同学尤其要注意。)

(二)说读诗

读诗环节中,要突出指导朗读的层次感:

第一步:出示词语卡片,正音;

第二步:读通全诗,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得轻松,读得快乐,读出自由,读出洒脱的感情。

(三)悟诗

本环节中,突出“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寻找童年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针对本诗最后一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外出安全。

七、说仿诗

仿说是仿写的基础,在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更换诗中关键词,把所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微型教科书。针对本诗中心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我的板书是:

我想……

省略号既包含了小诗内容,又是学生仿说、仿写内容的省略,还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九、说作业

我本节课的作业是:试着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我想》,并发到自己的博客里。因为我班有博客圈,学生有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通过朗读,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过程与方法

1)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小诗,赶紧去读读吧。(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出示幻灯片三)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出示幻灯片四)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老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

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3、注意文中“啊”的读法。(出示幻灯片五六七八九)画出节奏和重音后让学生模仿读,接着让他们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老师进行评价指导,最后男女生对读。老师评价。

3、谈梦想,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出示板书)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教师进行引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读一小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把脚丫接在柳树枝上(读二小节);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风筝飘飞,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我想(读三小节);阳春三月,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读四小节)。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进一步提问: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我还想鼓励同学说说自己的梦想。(出示幻灯片十)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八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出示幻灯片十一)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出示幻灯片十二)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我想》。

5、举一反三,布置课后作业

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小结:本人在讲授这节课时,采用了朗读式,想象式,情境式及交流式,共同回顾了我们的童年,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及想象力。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课时《我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构想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这些充满童趣的愿望,充分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练笔尝试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诗歌,读中悟学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接下来我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令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稚嫩而美好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我便由此导入: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咱们赶紧去读读吧,此时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读中悟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诗,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在初读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指导“丫”、“汲”的读音。

接着指名分小节读诗,让孩子们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节奏。这一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予朗读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接着我会适时的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节奏和重音后再让他们模仿读,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热情。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让孩子们再读诗歌,体会每一小节里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愿望,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我进行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在“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为什么?

在孩子们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愿望时,鼓励他们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如果真的把眼睛装在风筝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收获吗?

接着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又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愿望。

最后我会和孩子们合作朗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像……;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下,我在想……;阳春三月,绿草如茵,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孩子们依次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通过入情入境的引读,让他们们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接着让他们说说,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你还有什么样的梦想,鼓励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接着让孩子们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他们可能会说出: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还有: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引导他们进行小结。

然后进行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评价,把组内几位同学的小作品连起来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诗《我想》。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童年,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忆、有太多的场景值得我们收藏,同学们还可以多阅读一些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下节课请大家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巧妙优美的语言特点及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了解了古人童年生活的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体味现代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童年的水墨画》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街头看书、溪边垂钓、江上嬉戏的情景是怎样。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新的小诗。

5.知识拓展

欣赏诗歌《山村孩子的画》和《爱之歌》。

6.课堂小结

小结: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7.课堂巩固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续写“书包”。

8.布置作业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儿童诗以其丰富的想象,表达无限的童真童趣而广受学生喜爱。因此,我选择了两首关于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儿童诗,一首是《春天来了》现实写出了春天将要来时动物们欣喜的心情,一首是《春姑娘》,写出了小孩子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样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我设计了三个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通过儿童诗,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导入课题。

以春天动画和声音,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春天儿童诗的兴趣。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通过适时出示两首诗,读诗品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想象丰富,充满童真童趣,为后面的写诗作铺垫。

三、写诗、读诗

通过前面的诗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到儿童诗的特点,我再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画,和一些学生写过的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诗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我在贵州等你》这首诗情画意的歌曲中(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进行诗的创作,当学生写完之后,挑选出好的向全体学生展示,从而达到我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写自己春天的儿童诗。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7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

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

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 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补充资料:

爱 之 歌

黑塞(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第四篇:儿童诗说课稿

儿童诗说课稿

儿童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巧妙优美的语言特点及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了解了古人童年生活的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体味现代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童年的水墨画》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街头看书、溪边垂钓、江上嬉戏的情景是怎样。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新的小诗。

5.知识拓展

欣赏诗歌《山村孩子的画》和《爱之歌》。

6.课堂小结

小结: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7.课堂巩固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续写“书包”。

8.布置作业

儿童诗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课时《我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构想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这些充满童趣的愿望,充分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练笔尝试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诗歌,读中悟学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接下来我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令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稚嫩而美好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我便由此导入: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咱们赶紧去读读吧,此时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读中悟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诗,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在初读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指导“丫”、“汲”的读音。

接着指名分小节读诗,让孩子们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节奏。这一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予朗读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接着我会适时的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节奏和重音后再让他们模仿读,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热情。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让孩子们再读诗歌,体会每一小节里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愿望,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我进行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在“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为什么?

在孩子们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愿望时,鼓励他们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如果真的把眼睛装在风筝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收获吗?

接着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又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愿望。

最后我会和孩子们合作朗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像……;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下,我在想……;阳春三月,绿草如茵,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孩子们依次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通过入情入境的引读,让他们们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接着让他们说说,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你还有什么样的梦想,鼓励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接着让孩子们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他们可能会说出: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还有: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引导他们进行小结。

然后进行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评价,把组内几位同学的小作品连起来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诗《我想》。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童年,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忆、有太多的场景值得我们收藏,同学们还可以多阅读一些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下节课请大家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儿童诗说课稿3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儿童诗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儿童诗以其丰富的想象,表达无限的童真童趣而广受学生喜爱。因此,我选择了两首关于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儿童诗,一首是《春天来了》现实写出了春天将要来时动物们欣喜的心情,一首是《春姑娘》,写出了小孩子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样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我设计了三个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通过儿童诗,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导入课题。

以春天动画和声音,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春天儿童诗的兴趣。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通过适时出示两首诗,读诗品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想象丰富,充满童真童趣,为后面的写诗作铺垫。

三、写诗、读诗

通过前面的诗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到儿童诗的特点,我再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画,和一些学生写过的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诗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我在贵州等你》这首诗情画意的歌曲中(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进行诗的创作,当学生写完之后,挑选出好的向全体学生展示,从而达到我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写自己春天的儿童诗。

儿童诗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家》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和表演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运用“什么是什么的家”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字或词一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

4.课内外联系原则

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诗歌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四、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演的方法学习。

五、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六、为什么这样教

1、这样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从而加强了学生间的学习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互助协作的学习伙伴。

2、这样教落实了以读为住,听、说、演为副线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读出感觉来,也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其余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听、说、读、演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家

(1)请小朋友张大小眼睛仔细看老师一笔一画把字写好了。

(2)指名读课题A、B 齐读

2、读词

(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一课的词语。(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看看哪一列火车开的又快有稳。(相机正音)

(3)齐读。

过渡:词语读好了,那课文能不能读好呢?(能)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二)学习第一句话

师:你们瞧,蓝天是——生:白云的家

1、练习说话,指导读词

(1)这个字谁来读一读云

(2)词连读谁会?白云

(3)你平时见过什么样的白云?(龙、棉花、小鸟、牛)相机指导朗读,评价

(4)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词语读一读。

2、指导读句子

(1)这句话连起来谁会读?(指名读,相机评价)

(2)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话

师:瞧,树林是——生: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一行谁愿意读?(指名读)

2、齐读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三句

师:我们一起到小河边去看一看,鸟儿们都在干什么呀?它们都在做什么?

1、指名说:游来游去

2、游的怎么样?(指名说)是啊,这条鱼还冲着我们笑呢,你来给我们读一读。

3、他们还在做什么啊?(吐泡泡)指名读

4、齐读:全班一起试试看。

过渡:很好,下面老师让大家看一个神奇的景象,你们看。

(五)学习第四句话

1、你们想到了诗中的哪一句话?(指名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2、这个词谁来领大家读?(泥土)

3、小种子睡在地底下是泥土给了他营养,给了他温暖,春天它才可以发芽,长叶呢!

4、指名读,评价。

5、齐读:全班一起来。

过渡:刚才我们学的这四行它们是完整的一句话,你们能把它连起来读好吗?(能)那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看,可以做一些动作。

(六)表演

1、自由练习(大家练的真不错,谁愿意一边作动作,一边读给我们听。)

2、指名表演读3、齐读:起立,边做动作。

过渡:我们小朋友共同的家是哪里呢?

(七)学习第五句

1、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2、是啊,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又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同学们就是朵朵鲜花,在花园里幸福的成长,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一句话读一读。

(八)总结

1、这一篇课文同学们已经学完了,你能完整的把它读好吗?给你们练习一下。(指名读)

2、谁愿意一边做动作一边读给我们听。(相机评价)3、齐读

(九)延伸

1、这首诗仿佛就是我们同学们心中流淌出来的歌,刚才我们了解到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那么你们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呢?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2、交流

3、大家真爱动脑筋,老师也写了几句变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十)布置作业

老师请小朋友把我们刚才在课上说的诗句抽几句变成我们自己作的诗。写在我们的拼音小日记上,题目就叫《家》。

(十一)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白、云

2、指名读准字音,组词。

3、学生自学笔顺。

4、做小老师说说如何写好这两个字。

5、师范写,生描红。

儿童诗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1.读诗:读准这首诗中出现的“花苞、柔软、柳絮、蒲公英”等词语;理解“汲取”、“篷帐”等词语;自由轻松地朗读诗歌。(这课是略读课,学生可以自己读准字音和词语。)

2.悟诗: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诗歌表达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为写诗做准备。)

3.仿诗:了解诗歌特点,学会用换词、嵌入等方法仿写诗歌。

(对应课前导语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试着用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词语,来替换文中的词,实现学以致用。)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法为主。《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会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突出朗读的层次性,不断提升朗读的质量。

2.鼓励大胆想象。指导学生结合小诗内容、课文插图和自身生活实际,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和瑰丽多彩。

3.学写诗歌。在仿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鉴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方法,把内心想法及时抒于笔端。

四、说课前准备:

1、注重双基训练,读准诗中出现的词语;

2、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师。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会更开阔,更自由;学生朗读起来也会更轻松,更奔放。

五、说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朗读,读悟结合,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情感,直至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首先引用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共同来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书课题时,注重书写的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既能体现对书写的重视,更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板书课题)《我想》,(板书并提醒学生注意“我”字的写法,第4笔是提,杜涵博同学尤其要注意。)

(二)说读诗

读诗环节中,要突出指导朗读的层次感:

第一步:出示词语卡片,正音;

第二步:读通全诗,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得轻松,读得快乐,读出自由,读出洒脱的感情。

(三)悟诗

本环节中,突出“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寻找童年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针对本诗最后一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外出安全。

七、说仿诗

仿说是仿写的基础,在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更换诗中关键词,把所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微型教科书。针对本诗中心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我的板书是:

我想……

省略号既包含了小诗内容,又是学生仿说、仿写内容的省略,还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九、说作业

我本节课的作业是:试着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我想》,并发到自己的博客里。因为我班有博客圈,学生有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

儿童诗说课稿7

一、分析教材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概括事物的依属关系,诗中大胆的想象一下子调动起幼儿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结尾处用一句“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将幼儿从想象拉回到现实,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这首诗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观察感知,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我将幼儿带到户外,让他们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肌肤感知等方法寻找事物:如蓝天、白云、小河、草地等,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并在平时利用挂图、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二)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约需5—8分钟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以为迷路的小鸟、小鱼、小羊等找家为由,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

游戏后,我发出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归属关系,理解家的含义,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三)理解学习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约需10分钟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卡片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之后,我发出邀请:“现在要请小朋友来扮演,白云、小羊、糊蝶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使他们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四)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约需10分钟

中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比如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

引导幼儿自由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

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

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自我评价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儿童诗说课稿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活动《蒲公英》。

下面我就说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说教材:

《蒲公英》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篇幅短小,结构层次清楚分明,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使孩子们在领会诗歌拟人手法产生的美时,从蒲公英的这种微笑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丽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而易于孩子了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儿童诗优美而又富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易于孩子们朗诵和仿编。结合季节特点,我在活动前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触和了解认识蒲公英,让懂得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美德。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儿童诗,理解诗中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手法的运用,感受。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儿童诗。

三、说重难点

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而重点则是在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学会朗诵儿童诗。

四、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程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背景乐和儿童诗录音、教师自身的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了儿童诗的语言美,体验学习儿童诗的快乐。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欣赏倾听法、谈话交流法、游戏表演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想说、愿意说,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美的享受,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讨论谈话法、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六、活动准备:

1。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利用散步或春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朗诵录音磁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七、说过程 :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环紧扣一环,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几个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展示给孩子创设了一种散文意境。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说:“昨天,老师做了个梦,梦见我来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么?你们来猜猜!”孩子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我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这时我再告诉孩子们我看到的是草地上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我最喜欢什么花?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想象说话的空间和机会。孩子们在谈话想象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体验到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这时教师再打开课件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让孩子得到答案会无比兴奋和满足,激发起幼儿想去欣赏和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儿童诗,引导幼儿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 这一部分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通过播放课件和配乐录音,让幼儿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在孩子们对儿童诗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我回提问:①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②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③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④蒲公英长得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它“打着一把伞”?…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什么事?你听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诗人为什么对蒲公英说“你悄悄告诉我吧,我不会和别人讲……”?你觉得蒲公英美在什么地方?通过提问,让幼儿对诗的形象及其产生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帮助幼儿欣赏儿童诗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景表演和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对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过程的描述,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优美的词句,利用课件展示帮助孩子理解,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情境表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的张口习得诗歌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语言。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活动的重点在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突破活动的难点,理解什么是比喻句。教师采用的是学习诗歌形象的比喻(把蒲公英比做小伞)和拟人的手法(和人一样有良好的情感和能力),让幼儿谈谈:你平时看到的花草(如向日葵、仙人掌、荷花、茶花、菊花、含羞草等),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什么不同的姿势,或有什么作用,学习说说比喻句或拟人句。启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词语编出一首小诗。

(四)请孩子们戴上蒲公英的头饰,跟着配乐录音磁带,一边表演,一边自己轻轻地跟着朗诵儿童诗,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在每个环节中,无论是提问还是孩子交流中,我始终注意和孩子处在同一平行线上,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而且每次的提问都出自于双方自然的对话,使整节课轻松自然。在设计提问中,我给予孩子们更多说的空间,不去束缚他们的思维,充分体现孩子们在活动学习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后续部分设计了两个活动:

1.带领幼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什么花儿也开放了,它们开着什么样的小花朵?”

2.在观察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绘画要求,请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花,在绘画中表现出它们的特征。

(幼儿语言的获得依赖于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活动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整理经验的好时机。)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儿童诗》说课稿

《儿童诗》说课稿9篇

《儿童诗》说课稿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活动《蒲公英》。

下面我就说说本次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说教材:

《蒲公英》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篇幅短小,结构层次清楚分明,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使孩子们在领会诗歌拟人手法产生的美时,从蒲公英的这种微笑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丽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而易于孩子了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儿童诗优美而又富于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易于孩子们朗诵和仿编。结合季节特点,我在活动前带领孩子们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触和了解认识蒲公英,让懂得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美德。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三个方面,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在观察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欣赏儿童诗,理解诗中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手法的运用,感受。

2.要求幼儿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并能用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扩展幼儿的想象,引导他们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仿编新的儿童诗。

三、说重难点

活动的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而重点则是在认识蒲公英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学会朗诵儿童诗。

四、说教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兴趣。活动程中我运用了自制的课件、背景乐和儿童诗录音、教师自身的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了儿童诗的语言美,体验学习儿童诗的快乐。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使孩子们能主动积极、自愿地参与和学习,获得经验,体验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了欣赏倾听法、谈话交流法、游戏表演法引导孩子在活动中敢说、想说、愿意说,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次活动达到美的享受,快乐学习的和谐统一。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讨论谈话法、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感兴趣。

六、活动准备:

1。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利用散步或春游的机会,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录音机、配乐朗诵录音磁带。

(3)、蒲公英头饰若干。

(4)课件及背景乐(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画面二:青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画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谢过程,结出绒白色的球→风一吹,花朵上的绒毛随风飞扬→雪白的绒毛轻盈降落;画面四:第二年绒毛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

七、说过程 :

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环紧扣一环,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动分成几个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过课件的展示,激起幼儿兴趣。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和课件的展示给孩子创设了一种散文意境。以神秘的语气告诉孩子说:“昨天,老师做了个梦,梦见我来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么?你们来猜猜!”孩子们一定会积极的响应我的提问,他们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来猜想我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这时我再告诉孩子们我看到的是草地上开着许多美丽的野花,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我最喜欢什么花?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想象说话的空间和机会。孩子们在谈话想象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体验到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这时教师再打开课件画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图,让孩子得到答案会无比兴奋和满足,激发起幼儿想去欣赏和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儿童诗,引导幼儿了解儿童诗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儿童诗。 这一部分我分四个环节来完成:

(一)通过播放课件和配乐录音,让幼儿感受儿童诗的`语言美。在孩子们对儿童诗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我回提问:①蒲公英在什么季节开花?②散文里说青草地上怎么样?“我”最喜欢什么?③蒲公英开着什么颜色的小花朵?④蒲公英长得和其他花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说它“打着一把伞”?…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什么事?你听后心里是怎么想的?诗人为什么对蒲公英说“你悄悄告诉我吧,我不会和别人讲……”?你觉得蒲公英美在什么地方?通过提问,让幼儿对诗的形象及其产生的意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帮助幼儿欣赏儿童诗并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景表演和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对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过程的描述,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优美的词句,利用课件展示帮助孩子理解,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情境表演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的张口习得诗歌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语言。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让孩子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活动的重点在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突破活动的难点,理解什么是比喻句。教师采用的是学习诗歌形象的比喻(把蒲公英比做小伞)和拟人的手法(和人一样有良好的情感和能力),让幼儿谈谈:你平时看到的花草(如向日葵、仙人掌、荷花、茶花、菊花、含羞草等),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什么不同的姿势,或有什么作用,学习说说比喻句或拟人句。启发幼儿充分想象,鼓励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词语编出一首小诗。

(四)请孩子们戴上蒲公英的头饰,跟着配乐录音磁带,一边表演,一边自己轻轻地跟着朗诵儿童诗,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

在每个环节中,无论是提问还是孩子交流中,我始终注意和孩子处在同一平行线上,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回答,而且每次的提问都出自于双方自然的对话,使整节课轻松自然。在设计提问中,我给予孩子们更多说的空间,不去束缚他们的思维,充分体现孩子们在活动学习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后续部分设计了两个活动:

1.带领幼观察,观察后谈话:“你看到什么花儿也开放了,它们开着什么样的小花朵?”

2.在观察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绘画要求,请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花,在绘画中表现出它们的特征。

(幼儿语言的获得依赖于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活动是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的过程,也是幼儿整理经验的好时机。)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儿童诗》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

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

◇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

(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

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

(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

(2)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在街头看书

◇在溪边钓鱼

◇在江上游泳

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

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

1、自由诵读诗歌,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特别的句子。

(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

2、说说这些诗句特别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韵味。

(2)语言中有图画。

……

3、朗读或背诵这些诗句。

五、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六、作业

1、选择背诵诗歌。

2、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儿童诗》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儿童诗以其丰富的想象,表达无限的童真童趣而广受学生喜爱。因此,我选择了两首关于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儿童诗,一首是《春天来了》现实写出了春天将要来时动物们欣喜的心情,一首是《春姑娘》,写出了小孩子们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这样能很好的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我设计了三个目标:

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通过儿童诗,感受春天的美丽。

2、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导入课题。

以春天动画和声音,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学习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春天儿童诗的兴趣。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通过适时出示两首诗,读诗品诗,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儿童诗的特点:想象丰富,充满童真童趣,为后面的写诗作铺垫。

三、写诗、读诗

通过前面的诗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到儿童诗的特点,我再出示一些春天的.图画,和一些学生写过的关于春天的儿童诗,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诗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在《我在贵州等你》这首诗情画意的歌曲中(因为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进行诗的创作,当学生写完之后,挑选出好的向全体学生展示,从而达到我本节课的最终目的: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写自己春天的儿童诗。

《儿童诗》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儿童诗两首》的第一课时《我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构想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这些充满童趣的愿望,充分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

二、教法学法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练笔尝试等方法。

三、教学流程:

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诗歌,读中悟学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接下来我将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一下详细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上课之初,我会提出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令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会说出许许多多稚嫩而美好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愿望后,我便由此导入: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咱们赶紧去读读吧,此时板书课题。

(二)初独诗歌,读中悟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孩子们自由读诗,把诗读通顺,读流利。在初读的过程中,我会及时指导“丫”、“汲”的读音。

接着指名分小节读诗,让孩子们整体感受诗的内容和节奏。这一过程中我会及时的给予朗读的指导和激励性的评价。接着我会适时的进行范读,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1.用斜线画出朗读的节奏。2.哪些词语重读,做上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节奏和重音后再让他们模仿读,展示读,想读的自己站起来读,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热情。

(三)精读诗歌,品味感悟

让孩子们再读诗歌,体会每一小节里作者都有什么样的愿望,随着孩子们的交流我进行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在“我”那么多的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为什么?

在孩子们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愿望时,鼓励他们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如果真的把眼睛装在风筝上,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你会变成什么,会有收获吗?

接着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又是怎样的感觉?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愿望。

最后我会和孩子们合作朗读: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像……;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放风筝的季节,蓝天白云下,我在想……;阳春三月,绿草如茵,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孩子们依次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通过入情入境的引读,让他们们进一步感受诗歌意境。接着让他们说说,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你还有什么样的梦想,鼓励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接着让孩子们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他们可能会说出: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还有: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在孩子们畅所欲言后,引导他们进行小结。

然后进行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愿望,写完后小组内进行评价,把组内几位同学的小作品连起来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诗《我想》。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童年,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忆、有太多的场景值得我们收藏,同学们还可以多阅读一些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下节课请大家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童年的水墨画》。

《儿童诗》说课稿5

一、分析教材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概括事物的依属关系,诗中大胆的想象一下子调动起幼儿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结尾处用一句“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将幼儿从想象拉回到现实,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这首诗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一)观察感知,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我将幼儿带到户外,让他们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肌肤感知等方法寻找事物:如蓝天、白云、小河、草地等,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并在平时利用挂图、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二)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约需5—8分钟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以为迷路的小鸟、小鱼、小羊等找家为由,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

游戏后,我发出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归属关系,理解家的含义,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三)理解学习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约需10分钟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卡片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之后,我发出邀请:“现在要请小朋友来扮演,白云、小羊、糊蝶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使他们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四)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约需10分钟

中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比如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

引导幼儿自由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

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

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自我评价

本次活动我根据“开发幼儿潜能,培养完整幼儿”的整合幼儿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儿童诗》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我想》是一首儿童诗,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

1.读诗:读准这首诗中出现的“花苞、柔软、柳絮、蒲公英”等词语;理解“汲取”、“篷帐”等词语;自由轻松地朗读诗歌。(这课是略读课,学生可以自己读准字音和词语。)

2.悟诗: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读是写的基础,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悟诗歌表达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为写诗做准备。)

3.仿诗:了解诗歌特点,学会用换词、嵌入等方法仿写诗歌。

(对应课前导语中的最后一句,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试着用自己感兴趣的另外一些词语,来替换文中的词,实现学以致用。)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法为主。《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会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突出朗读的层次性,不断提升朗读的质量。

2.鼓励大胆想象。指导学生结合小诗内容、课文插图和自身生活实际,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和瑰丽多彩。

3.学写诗歌。在仿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借鉴诗歌的表达形式和方法,把内心想法及时抒于笔端。

四、说课前准备:

1、注重双基训练,读准诗中出现的'词语;

2、音乐是心灵的按摩师。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的思绪会更开阔,更自由;学生朗读起来也会更轻松,更奔放。

五、说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朗读,读悟结合,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的语言文字,体会诗歌情感,直至学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入

首先引用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共同来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书课题时,注重书写的养成教育。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范写既能体现对书写的重视,更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推动作用。

(板书课题)《我想》,(板书并提醒学生注意“我”字的写法,第4笔是提,杜涵博同学尤其要注意。)

(二)说读诗

读诗环节中,要突出指导朗读的层次感:

第一步:出示词语卡片,正音;

第二步:读通全诗,读得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得轻松,读得快乐,读出自由,读出洒脱的感情。

(三)悟诗

本环节中,突出“诗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原则,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发现、感悟,寻找童年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针对本诗最后一节,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年龄小,有时候不懂得保护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强调外出安全。

七、说仿诗

仿说是仿写的基础,在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更换诗中关键词,把所想象到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记录下来,试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就是微型教科书。针对本诗中心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我的板书是:

我想……

省略号既包含了小诗内容,又是学生仿说、仿写内容的省略,还能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九、说作业

我本节课的作业是:试着写一首完整的儿童诗《我想》,并发到自己的博客里。因为我班有博客圈,学生有用博客记录自己生活的习惯。

《儿童诗》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家》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和表演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运用“什么是什么的家”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字或词一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四个原则,落实两个结合”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一个特色”培养学生自读会读。遵循哪四个原则呢?

1.“三为主”原则,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

2.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

3.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

4.课内外联系原则

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阅读、观察、研究这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目标上落实两个结合,即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握诗歌教学特点,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发散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四、说学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演的方法学习。

五、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六、为什么这样教

1、这样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从而加强了学生间的学习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互助协作的学习伙伴。

2、这样教落实了以读为住,听、说、演为副线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读出感觉来,也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其余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听、说、读、演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家

(1)请小朋友张大小眼睛仔细看老师一笔一画把字写好了。

(2)指名读课题A、B 齐读

2、读词

(1)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这一课的词语。(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看看哪一列火车开的又快有稳。(相机正音)

(3)齐读。

过渡:词语读好了,那课文能不能读好呢?(能)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二)学习第一句话

师:你们瞧,蓝天是——生:白云的家

1、练习说话,指导读词

(1)这个字谁来读一读云

(2)词连读谁会?白云

(3)你平时见过什么样的白云?(龙、棉花、小鸟、牛)相机指导朗读,评价

(4)我们一起来把这个词语读一读。

2、指导读句子

(1)这句话连起来谁会读?(指名读,相机评价)

(2)齐读。

(三)学习第二句话

师:瞧,树林是——生: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一行谁愿意读?(指名读)

2、齐读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第三句

师:我们一起到小河边去看一看,鸟儿们都在干什么呀?它们都在做什么?

1、指名说:游来游去

2、游的怎么样?(指名说)是啊,这条鱼还冲着我们笑呢,你来给我们读一读。

3、他们还在做什么啊?(吐泡泡)指名读

4、齐读:全班一起试试看。

过渡:很好,下面老师让大家看一个神奇的景象,你们看。

(五)学习第四句话

1、你们想到了诗中的哪一句话?(指名说:泥土是种子的`家)

2、这个词谁来领大家读?(泥土)

3、小种子睡在地底下是泥土给了他营养,给了他温暖,春天它才可以发芽,长叶呢!

4、指名读,评价。

5、齐读:全班一起来。

过渡:刚才我们学的这四行它们是完整的一句话,你们能把它连起来读好吗?(能)那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看,可以做一些动作。

(六)表演

1、自由练习(大家练的真不错,谁愿意一边作动作,一边读给我们听。)

2、指名表演读3、齐读:起立,边做动作。

过渡:我们小朋友共同的家是哪里呢?

(七)学习第五句

1、生齐读最后一句话。

2、是啊,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像一只昂首挺立的大公鸡,又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同学们就是朵朵鲜花,在花园里幸福的成长,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一句话读一读。

(八)总结

1、这一篇课文同学们已经学完了,你能完整的把它读好吗?给你们练习一下。(指名读)

2、谁愿意一边做动作一边读给我们听。(相机评价)3、齐读

(九)延伸

1、这首诗仿佛就是我们同学们心中流淌出来的歌,刚才我们了解到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那么你们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呢?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2、交流

3、大家真爱动脑筋,老师也写了几句变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十)布置作业

老师请小朋友把我们刚才在课上说的诗句抽几句变成我们自己作的诗。写在我们的拼音小日记上,题目就叫《家》。

(十一)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白、云

2、指名读准字音,组词。

3、学生自学笔顺。

4、做小老师说说如何写好这两个字。

5、师范写,生描红。

《儿童诗》说课稿8

教材简析: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设计理念: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我想》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孩子们,这一环节能令他们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孩子的愿望是那么多,又那么美好,教师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

(二)初独诗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

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

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诗歌,进入情境

1、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

2、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

[读通诗句,读好诗句,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还会变成什么……]

3、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2、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3、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释疑。

(三)赏析诗句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2、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读。

(四)鉴赏写法

1、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交流感悟。

3、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4、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5、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6、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练习设计:

1、我的梦想是

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训练。《我想》节奏齐整,韵律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教学中,在不同的环节安排朗读训练,但要注意层次性,提升朗读的质量。《童年的水墨画》则应重在读出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

2、鼓励大胆想象。如:《我想》一诗,学生通过想象一个个心愿的画面,感受童年的异想天开,《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想象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借鉴诗歌写法。学生自主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借鉴诗歌的表达方法,诗化自己的表达方式,及时抒于笔端。

补充资料:

爱 之 歌

黑塞(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儿童诗》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从习作上讲也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这节课主要讲《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布置自学。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童年阶段,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儿童诗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他们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浓厚,能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融于写作之中。

三、说目标

1、知识与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巧妙优美的语言特点及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四、说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读书,边读边想象,同时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了解了古人童年生活的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体味现代儿童童年生活的快乐。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幻灯片一二)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导入后首先进行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大家自读,读准字音,解决生字词的障碍。读错老师纠正,同时对本课生字词出示,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考察。接着指名读,谈感受,使同学整体感受本诗的内容和节奏。然后比赛读:看谁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同时指出朗读诗歌应该注意的问题: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重读的词语重读,同时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意境

再读课文,在这一环节首先提问每一小节分别写了小作者什么梦想,这些梦想中你最想往哪个?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内容,体会情景。《童年的水墨画》中的孩子在干什么?哪些词用的准确生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诗歌描绘的意境,学生大胆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会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感觉;把眼睛装在风筝上,还会看到什么,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成什么,街头看书、溪边垂钓、江上嬉戏的情景是怎样。接着让同学边读边想象每个梦想的情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明结构,写小诗

再读小诗,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理想表达出来的,提问你发现小诗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它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再写一小节,表达自己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写完后小组评价,最后把几位同学的小作连起来就是一首新的小诗。

5.知识拓展

欣赏诗歌《山村孩子的画》和《爱之歌》。

6.课堂小结

小结: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7.课堂巩固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续写“书包”。

8.布置作业

下载儿童诗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诗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牛录学校 荣春凤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

    儿童诗两首 说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简池镇三溪小学 李元亮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是本册教材第二组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使学生......

    儿童诗创作学说课稿,15年4月

    做有梦的诗人 ——儿童诗写作教学说课稿 成都龙泉实验小学 叶疏影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故事;一首诗歌就是一种情怀;一首诗歌就是一双翅膀。一首诗歌就是一个梦想。我的说课题目是......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评课稿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评课稿一、说教材 本课是阅读课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勾勒了三个典型的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闫文义)

    朱王堡明德小学 推进自主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朱王堡明德小学 闫文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

    儿童诗

    儿童诗 作者: 来源: 录入时间:2008-01-20 19:53:49 点击: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

    儿童诗

    1、湖 上 胡 适 水上一个萤火 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 轻轻地 打我们的船边飞过 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2、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

    儿童诗大全

    冬爷爷捏红了弟弟的鼻子 天空中, 一朵朵雪花, 在飘„„ 北风里, 一只只鹅乌, 在叫„„ 大树下, 弟弟举起了弹弓, 在瞄„„ 惹恼了冬爷爷, 把弟弟的鼻子, 捏红了。 水果们的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