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桥中心小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石桥中心小学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 长:王树东 副组长:张传平杨振军
组 员:张克娥 杨本福 陈涛 周丽 张晓峰 郭传孝 马元良 郑健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2个信息技术教室,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7%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学校具有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并与区县教育城域网络互通。校园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M),保证信息点分布到每个教室、办公室。专用服务器1台,用于内网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3个,拥有全套的多媒体设备,21个间教室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白板。
4.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我校实现了教师人手一机。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1、在现有信息化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网站改版和校园网建设,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努力培养和充实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广泛开展面向全体教师和各类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
3、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有关设备及课程等资
源的融通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要本着实事求是、经济、适用、高效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加强校本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有效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化资源平台。
4、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手段,并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教学进程中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提高。通过积累和实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五、实施步骤
(一)、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1、硬件网络架构
(负责部门: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4月——2015年5月)
数字化校园建设从硬件建设上可分为三块:数字校园网、服务器和电脑设备、数字输出设备。
(1)、在目前三网合一的网络环境下,升级网络带宽到100兆,覆盖全校的校园无线网络。
(2)、校内配置2台以上的服务器,通过服务器整合减少开销,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缩减物理基础架构和提高服务器/管理员比率,降低成本;提高硬件和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实现了灵活性;提高桌面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架设服务器集群用于校内网站系统、校内资源库和管理及教学平台等服务;
(3)、力争实现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4)、建成两间移动式未来教育课堂。(5)、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
2、软件系统配备:
(负责部门: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6-2015年7月)(1)、外网网站平台
报导学校动态及宣传公告资讯等,并为师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划分成对外与对内两个逻辑区域
栏目分类合理,实现动态更新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登陆帐号
对所有发布信息实现专人审核(2)、内网管理平台
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
办公自动化管理: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教师绩效管理:对教师常规工作及临时布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统计;
学籍管理:利用南京市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休学等进行管理(权限分配:教务处 学籍管理员);
学生学情分析管理:成绩输入、分析(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学生成长管理: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学生、家长、任课教师);
财务管理系统;
图书、实验和学校资产网上管理系统。(3)、内网教学平台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电子备课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4)、学校教学资源库
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其它网络存储设备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建成一个针对交互式白板、触摸一体机的具有推送功能的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5)、建立面向Internet的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网络磁盘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
(6)、病毒防治与数据安全保障
学校设立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中心)
在所有服务器和终端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升级病毒代码和防、杀毒引擎;软件系统要及时安装升级补丁;
安装网络过滤系统,防止黄色和非法网络信息的入侵;
保存记录学校6 0天以上学校所有终端上网日志和服务器管理、使用日志;
定期对服务器数据库作策略异地(异机)备份,保存最近一周的数据库。
(二)、建立并充实数字化资源库
(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实施时间:2015年7月-2015年9月)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元素,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外部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如,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通过购买或下载,丰富校园网上的资源。也可以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将自己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中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内部资源: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学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并将教师自己平时上课开发的课件也搜集整理到信息化资源服务平台上,以不断充实数字资源库。
3、充分发挥云录播教室,打造学校精品课堂,组织教师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精品课录制,探索发展微课堂、翻转课堂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有了充足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就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信息培训,完善管理机制(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新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同时加强对师生网络化的人文教育,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学科教学,建成数字化学校。
(四)、重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管理的应用(负责部门:教务处、信息中心)
1、推行网络备课。指导教师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网路备课,发挥教研组团队精神,精备、精研、精上每趟课,实现课课集体备、课课有教研。
2、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
3、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大力开展微课研讨活动,尝试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4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注重学生专题网站的建设。
6、积极实施《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应用》试点推进工作。
7、注重成果的积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案,调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8、创建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奖有罚,提高积极性。
创建数字化校园,既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心中的向往。是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方式。
石桥中心小学
2015.4
第二篇:石桥镇中心小学“四德”方案
石桥中心小学
关于推进“四德”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印发<沂源县教体系统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践行长清精神、打造厚德长清品牌为目标,以争创“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单位为总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工作目标
1.社会公德建设:以培育友爱之心、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为目标,组织实施爱德工程,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道德规范,引导鼓励师生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2.职业道德建设:以培育个人信誉为切入点,以构建诚信体系为目标,组织实施诚德工程,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诚信待人、奉献社会等职业操守。
3.家庭美德建设:以孝老爱亲为切入点,以家庭和睦为目标,组织实施孝德工程,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美德规范,鼓励人们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1.落实经费保障。加大投入力度,设立“四德工程” 建设专项经费,对活动所需资金给予保证。
2.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召开协调会、调度会,总结经验,推动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以“爱”为立足点,推进社会公德建设
1.实施“爱心救助行动”。组织开展爱心捐助、“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与贫困和留守儿童结对子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师生关爱他人,多做善事好事,奉献爱心。
2.组织开展“文明万德,美化家园”活动。倡导文明祭祀、文明燃放鞭炮、对校内外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深入宣传环保知识,引导教育广大师生自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开展遵守交通规则活动。请交警作报告,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构建新型同事、邻里关系。以构建“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共处”的新型同事、邻里关系为核心,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保持家庭和睦,同事团结,共建和谐家园。
5.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红领巾文明巡访队、青年教师志愿者等,开展“不文明行为大巡访”活动。
(二)以“诚”为关键点,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1.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以“讲责任、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争创教学能手、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比工作业绩、比工作成效、比社会评价,努力争做岗位和道德表率。
2.开展“修身正德,笃学育人”师德主题教育,通过座谈、征文、演讲等形式,引导广大教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为人师表、德能并重。
3.开展“诚实守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以“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推动我校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计算机配备方面:保证学生上课每人一机;教师备课用机达到每人一机。
2、中小学教室多媒配备方面:现在学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基本能够实现电化教室、微机室的功能。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机房进行改造,使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达到要求。
3、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面:基本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要求。加大校园网的建设,同时,注重发挥校园网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营造最佳的网络环境。
4、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完备的网络安全制度和技术措施,避免各级各类网络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
1、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同志专人负责,实行包保责任制,确保有人管、有人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3、现代教育技术建设要紧扣“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这一根本的原则。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提高认识,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根本思想;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操作程序和作业规程,模范遵守国家有关的网络法规;应该自觉遵守学校有关的制度,如采购制度、维修制度、值班制度等,不断地改善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建设
强化管理人员、师生与家长的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建立合理且逐步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制度并组织实施,给予人财物的支持,让每位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都积极参与,有机地融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提高信息化水平,熟练运用网络及应用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方案
(一)加大力度建设学校的资源库及其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为此,建设一个资源充足、种类齐全、使用方便的校本资源库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资源库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资源种类与学校教学实际不相适应,资源内容没有校本化、管理无序,可利用性较小,使用效率较低,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库本应发挥的效用。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管理,注重调查研究,征求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特别是应着重研究校本资源的目录结构,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系统。目前应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半年内完成原有的资源库的结构调整。
2、应逐步开展案例、课例库建设,应着重理清现有的各类文本资源、课件资源、音像资源的管理目录,在此基础上新增案例、课例库。目前,我校的校本视频资源非常缺乏,应着力开展此项工作,为建设“国光网校”做好前期的准备。
3、着重资源库与教师的接口、平台建设,以实用、易用为原则,做到每一类资源都有相应的用户界面。着重加强校内资源“点对点传输”研究与建设,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4、应进一步加强资源库使用的培训,做到人人会用资源库,天天使用资源库,真正发挥资源库的效用。
5、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设计,逐步建设学生学习资源库、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讨论区、学生网上社区。
6、鼓励教师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通过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开程开不齐和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
(二)实施“数字校园”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建设,争取完成学校“数字校园”工程建设任务。
(三)加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积极筹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依托网络资源服务平台,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有教师和学生建成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
三、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为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经常性地印发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营造学习的氛围。并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争取每年出版一册校本的研究论文集。
(二)与教务处联合,凡是校内公开课、研讨课都必须进行现场录像,以充实学校的课例库,每学期对这些课例进行评选,优秀者予以奖励。
(三)近期内着重对原有的与现代教育技术有关的几个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提出下阶段的研究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全力配合,确保为这些课题的研究者提供所需的研究、实验环境,保证这些课题能顺利开展并按期结题。
(四)学校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形成新技术、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推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每名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必须保证每周上课节次为周课时总数的80%以上,每周班级利用信息化设备上课的使用率不得低于80%,组织学生、教师填写好使用记录上报学校。分管电教领导每周要对“班班通”学校进行一次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计算出学校“班班通”使用率。“班班通”学校分管领导每周要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不少于
二次的使用抽查,填写好检查记录表。
四、培训方案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努力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应深入调查与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培训方式,重点应立足“以用促学”的方针,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此应努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二)以考试为切入点,长期坚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但应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提高校园网在培训方面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逐步更新培训内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学校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
(三)组织部分基础好的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与学习。强调以用促学、自主学习,加强过程的监督,加强交流与研讨;除了过程的监督还应重点考核学习的效果,要求参与学习的成员每学
年都应开一次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每人每学年应撰写一篇有关的教学设计或论文。信息化建成后,基本实现教师具备利用平台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化授课及应用信息化平台参与教学、科研与办公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授课、课件制作、网络环境维护、系统软件使用与维护等操作能力,参与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程,绝非一挥而就。我们应当在不同时期适时地从全局出发分析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以应用为根本目的,对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全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方案
阿里烟草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局(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局(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局(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局(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局(公司)→区总局”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局(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局(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局(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局(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局(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三、内网的铺设方案不明确。多久铺设、什么时候铺设,以及相关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不明确。
四、我局信息中心与上级领导部门缺少联系,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业务指导。
五、信息中心人员急需培训,以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五、信息化建设内容
一、总体需要完成的项目
(一)优化局域网和数据中心
以满足局(公司)未来信息化建设对硬件及网络需要为目标,优化局域网拓朴图,整体规划机房设备配置与局域网架构,选择技术成熟,性能价格比好,适用稳定的产品,按需逐步配置。按区局(公司)要求布置与区局(公司)局域网间的通讯途径。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上下一致、全面覆盖的数据中心。
(二)建立集成应用平台,搭建应用系统
建立与区局(公司)相统一的系统平台,建立自身的内部局域网,独立部署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与区局(公司)建立互信机制,根据授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三)建立视频会议
系统覆盖局(公司)所属网点,可以组织全公司开会,同时也可以接收区局(公司)或转播区局(公司)视频会议。具体功能有:召开远程固定会议室之间的可视会议;召开移动桌面可视会议;实现远程培训教育(数据双流);与公司综合管理系统的有效接口;点与点间的可视沟通;与电话系
统集成。
二、具体实施内容
依据我局(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信息化平台决定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部分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一)综合管理平台
综合管理平台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建立以公司本部为核心的网络与通信系统,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项目在局(公司)本部、业主、各县网点之间有效执行。为项目提供Email、Ftp、数据库、WWW、视频会议、文件共享等服务。
综合管理平台具有完善的数据接口和二次开发接口,能将各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做到统一用户登陆界面和统一账户,避免各功能模块间形成信息孤岛和员工在不同界面间进行切换而降低系统的易用性。采用插件式管理,为以后后续开发的系统能顺利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营管理系统
经营管理系统的实施包括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可以使领导层对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中的每个细微环节进行监控,实现管理的真正过程化控制;实现各种信息及时准确的管理与传递,实现工作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相互统一;决策管理者可随时对各种相关历史、计
划数据进行浏览查看,统计分析,随时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管理。同时加强决策管理者对所有业务过程的直接控制;提供各部门间信息的无缝衔接,使信息能及时、准确传送,形成集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
六、系统实施安排步骤
(一)总体安排
根据局(公司)的实际情况信息化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尽快完成局(公司)局域网铺设以及外网连接。
第二阶段:综合信息平台的搭建、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运行。这个阶段是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办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的使用,提升员工的计算机水平,为下一部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视频会议及项目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公司、所属单位和各个科室。
第四阶段:一年之年内,结束试用期,全部投入运营。
(二)主要任务
第一阶段: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
第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及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依据总体规划,完善现有的信息化主干网络架构,包括:必要的网络安全管理设备、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
试;深化优化管理流程,完成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阶段:对每个科室人员进行操作能力优化和技术指导培训。
第四阶段:对信息化建设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全面进行评估反馈。从根本上让信息化设备发挥优良性能。
以上方案,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正!
阿里烟草专卖局(公司)信息中心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第五篇:石桥中心小学爱耳日讲稿
石桥中心小学爱耳日讲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自2000年以来,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接受外界的 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听小骨-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传到 大脑。
下面我讲讲保护耳朵、保养听力的方法: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随着mp3、mp4的流行,用耳机大声听音乐、听英语听力的同学越来越多,巨大声响充斥耳朵,听力容易受到伤害,长久如此,将造成无法避免的耳聋问题。因此,我们尽量少用塞式耳机,用外放设备听音乐或英语听力,且要把音量控制到感到舒服为宜,不宜过大。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细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破坏耳膜。耳道不适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甘油轻擦耳道。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在食疗方面,我们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我再来讲讲传染病防治。目前正值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以来我区部分学校和托幼机构先后发生流感、水痘等多起传染病疫情,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更为了你、我、他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在这里给大家一点防治冬春季传染病的建议,希望对老师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教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气温较低时要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气温回暖后则要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换衣服以免交叉感染。整理好自己的课桌书本,每天至少用干净抹布擦自己的课桌椅一次,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内外环境整洁。其次,天气依然寒冷,我们依然要注意防寒保暖,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加衣服。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双休日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降低被他人传染的几率。
值得强调的是,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向老师请假,尽早就医。如果老师发现同学有发热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卫生室老师,进行进一步排查。如果有同学确诊患有传染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应自觉在家隔离,等痊愈后再到校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