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时间:2019-05-13 01:2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第一篇: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

师:刚到南乐,张老师发现有一种“福娃”玩具特别好卖!(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请问,买5个这样的福娃要多少元?

生1:24×5=12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板书:旧知识)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那么,如果买10个这样的福娃,又该付多少钱呢?

生3:24×10=240元。

师:在这里,我们又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

生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假如老师想买12个福娃,该怎样计算需要的钱呢?

生5:2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评: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这是教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教师善于把握最新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信息,北京奥运吉祥物刚刚公布,学生们对此题材十分感兴趣,研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情境也使计算教学过程成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了计算教学的数学思考,这正新课程背景下重视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

师:我们以前学过这类计算吗?

生合:没有!

师:所以说,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以前碰到新问题,你一般会怎么办?

生6:我会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

生7:我会自己动脑筋解决。

生8:我会请同学帮忙。

师: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而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评: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张老师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谈谈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教师在肯定学生原有的各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二、探究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会是多少?

生9: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会200。

生10:大约是250。因为我是把24看成25、12看成10来进行估计的。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很强!那么,究竟24×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请每位小朋友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先参考课本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评: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上的估算方法,也为笔算(精算)学习打下基础,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步骤。能完全独立的就独立完成;暂时有困难的,可向书本请教,自学书本知识后再独立完成。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小组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

生11: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与48加起来得到288!

师:能说说每一步分别在算什么吗?

生11:“24×10=240”是求10个24是多少,“24×2=48”是求2个24是多少,240+48就是求12个24是多少!

生12: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先算4×2„„(该生讲不太清楚竖式过程,教师请他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竖式见下方板书所示)

师:这个竖式有些新鲜!请问,这里的48、24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生12:48是24乘2得到的,24是24乘1得到的!

师:那么,24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歪歪扭扭的,不太舒服!

生12:因为12的“1”表示的是10,而24×10是240,所以4要对在十位上,2要对在百位上!

生13:我补充一下,这里虽然写着24,实际上表示的是24个十!

[评:为什么“24“的4要与十位对准齐,这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安排了学生自己介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24”实际上是240,它是由24乘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个十,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原来是这样!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

生12:书上看的!

师: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

[评:鼓励学生运用课本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生14: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

生15:还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随着学生的算法介绍,教师相应予以板书)

(准备题)

师:真不简单!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那么,张老师很想知道,每种方法分别是借助什么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呢?你可以选一种算法来谈一谈!

生16:我说第(1)种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

生17:第(3)、(4)两种方法是差不多的,都是用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识!

生18:第(2)种竖式算法是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来进行计算的!

师:说得真好!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

生19:我喜欢笔算,非常简便。

生20:我觉得竖式比较好,容易算对。

生21:我喜欢第(1)种方法,因为它比较容易弄懂!

师: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那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23×13吧!

(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结果其中两位同学用竖式计算,另外一位同学用上面的第(1)

种方法计算。然后,教师请这三位学生代表阐述算法,并请同样选择该算法计算的同学举手示意。师生共同发现,原来全班同学用的都是这两种算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计算“23×13”时选用的算法明显比“24×12”要统一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会选择这两种方法计算,而不去选择这种方法计算呢?难道你们事先商量过了吗?

[评:教师明知故问,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些算法有局限性。]

生22:因为另外一种方法这里用不来!

师:为什么呢?

生22:如果把因数13拆成两个数相乘的样子,就会有余数了!不能拆的!

师:都是这样想的吗?

生合:是!

师:的确,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题目数据不能拆成两数之积的形式时,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而另外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计算。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其实这两种方法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法(1)横式与方法(2)竖式之间的联系:横式中的“24×2=48”相当竖式中的第一部分积“48”;横式中的“24×10”相当于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24”。对于横式和竖式中的这种联系,教师用“连线”方式在板书中表现出来。然后追问:“那么,为什么竖式里还是写24呢?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这个“24”表示的是24个10)

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又为了使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并且,随着计算学习的不断深入,竖式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那么,请同桌两位小朋友讨论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24×12”这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评:通过两种算法内在联系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竖式(笔算)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

(学生讨论,然后结合板书中的竖式步骤进行汇报,教师适时体提问、适度点拨,并把笔算顺序用箭头予以清晰表示,同时在第一层积“48”旁边板书“48个1”,在第二层积“24”旁边板书“24个10”)

师:谁能连起来完整说说这道题的竖式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穿插提携:也就是说,先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个位“2”;再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十位“1”;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师:这道题是不是完成了?还需要怎样?

生合:在横式后面写得数!

(教师示范补上答案)

师: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单项训练:(1)把竖式补充完整;(2)竖式计算)

[评:《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能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学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村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能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算式的过程中,自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体验到竖式计算的的优越性:简洁、明白、通用,易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会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能使学生认同算法优优化的必要性。]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准确地说,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齐读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给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生23: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

生24:要弄清楚每个得数的意义,正确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师:整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的呢?

生25:是我们先自己试着做,然后老师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算法!

生26:是张老师和我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师:让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两个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与一定量的训练,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计算中,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算法,并自己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使人觉得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妙!]

四、练习

(一)师:刚到镇明小学,张老师发现我们学校的班级三面红旗竞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在上周一到周四的竞赛栏中,老师发现每个班都贴着12个五角星。根据这个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27:3个班一共贴着多少个五角星!

生28:12个班一共贴多少个五角星!

师:好!请你帮助老师算一算“全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一共贴了多少个五角星?”

生29:因为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一共有13个班级,所以应该用“12×13=156”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看了这则数据,张老师发现我们大队部的老师非常辛苦。每周都要剪出这么多的五角星来开展三面红旗竞赛活动,请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竞赛成果!

[评:这是在浙江省小学数学“同上一堂”课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上的比赛课。为了充分展现参赛选手的真正实力,本届大赛组委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意确定了“同上一堂课”(选择相同教材)“现场抽签定课、集中封闭备课”的比赛方法。这是借班上课,如何在借班课中,学习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是作了认真的思考。这里,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了学校的现实资源,运用同学们经历过的班级“红旗竞赛”活动的材料,联系实际让学生计算,学生们感到很亲切。而且在计算以后教师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辛苦”、“珍惜”两个词,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爱,使大家体会到了纯真的情!]

(二)师:张老师无意中翻了翻我们的语文课本,发现里面的课文很美。所以,忍不住找了一篇读了起来。(课件出示:赵州桥)大家学过这篇课文吗?(齐读课题)想一想,张老师今天为什么把一篇语文课拿到数学课堂上来呢?

生30:让我们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31:让我们算一算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字数?

(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那好,课后请同学们先估计这篇课文大概有多少个字,再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验证一下这篇课文究竟有多少个字?好吗?

[评:在运用中巩固知识,通过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意识。]

[总评: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 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5、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真强!”“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正是由于充满了人文关怀才使课堂如此温馨!

第二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46~51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为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因此在计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教学难点

探究笔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教学方法 教法

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学法

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笔算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①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是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②掌握乘的计算过程。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口算。

20×60

12×40

50×11

18×30

21×30

30×60

2、计算

24×2

13×3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的记忆真不错,接下来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

师:那老师提一个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呢?请你先帮王老师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生:140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算一算到底要多少钱。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用计算。(生写)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生汇报:14×12 = ?(或12×14)师: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生:求12个14本连加的和

师:回答的真不错,是求12个14或14个12的和所以用乘法,那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师:你真会观察,所以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那大家赶快动脑想一想,算一算吧。提示: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解决呢? 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板书)生:14×4=56

42×3=168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4套4套的计算,所以是14×4,然后一共有3个这样的4套再42×3=168 师:说的真好,我们之前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他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我们会做的来做,把12变成了3×4,这样我们就会计算了,那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生:14×2=28 14×10=140 28+140=168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2个14相加,在10个14相加,一共就是12个14相加是168 师:你们明白他说的吗,谁可以再来说一遍 生

师:说的很不错,那如果我们直接用列竖式的方法你会求吗,我们一起动手来列一列,不过在开始之前,老师再问一个问题,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写竖式4 × 1 2

(1、2用不同颜色)

师:好你和老师写的一样吗,那接下就先自己试一试(1)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2)请做得好的学生到黑板前汇报。

(3)师引导学生说说如何进行笔算乘法的,并用电脑演示。师:在笔算时先写什么?1 4,再写“×”,12写在14的下面并对齐它。师:写好后先算什么?

生:先用第二个数的个位“2”去乘“14”:2×4=8,8写在个位。2×10=20,2写在十位上。

师:算完个位,再算什么呢?

生:再用第二个数的十位“1”去乘“14”的“4”:十位的“1”表示10,10×4=40 师:所以1×4=4的4写在哪一位上? 生:写在十位上。个位上都是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省略不写。师:然后再用十位“1”去乘十位上的“1”也就是多少乘多少? 生:10×10=100 师:所以1×1=1的“1”写在哪一位?生:写在百位上,表示100。师:说得对极了。

师:最后还要把两次乘得的积怎样? 生:加起来。师:得多少? 生:168本。师:也就是说王老师买的这些书一共有168本。我们不要忘记把算得的结果写到等式的后面。

三、练习巩固

师:那你真的会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1.大树生病了,我们化身森林小医生帮它治治病吧。在练习本上把错题改正过来。

2、帮助小鱼,鲤鱼跃龙门(笔算乘法来回答)

23×13=

33×31=

41×21=

32×12=

3、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四、总结 师:今天大家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先从个位乘起,当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时,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五、作业

1、练习教材

2、作业本

板书设计:

第三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1及其“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3、4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评价,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教学难点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因此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教学过程:

一、触摸旧知,引入新课。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们准备买一些书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每本书24元。

1、张老师要买2本书,一共要付多少钱?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2、刘老师要买10本书,一共要付多少钱? 怎样列式?

提问: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如果赵老师要买12本,一共要付多少钱? 生列式并说意义。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块来解决的新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估算:24×12的积大约会是多少?

2、师过渡:我们估算得合不合理呢,还是让我们用计算来检验吧!

3、探究。

(1)、试算24×12的准确得数是多少?(2)、小组交流。(3)、汇报展示。

4、错例辨析,突出重点。

师把在巡查过程中错的竖式板书到黑板上。4 × 1 2 4 8 2 4 7 2

着重讲解竖式,学习笔算的算理。

当生指出错误的竖式出错点后,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复述乘的顺序及第二 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对位知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分别去乘24,8写了对着个位,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24,10乘4得4个十,所以应把4写了对着十位,10乘2个十得2个百,所以2写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实是算10个24是240,2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时写不写都不会影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所以这里的“0”可不写。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

5、评价估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填空。2 × 4 4 4 8 □ □ □ □ □ 1 × 1 4 □ □

□ □ □ □ □

(2)、完成第63页的“做一做”。(2)、完成第64页的第4题。

四、总结学法。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套书12本,每本书24元,赵老师买了12本,一共要付多少钱? 24×12=288(元)4 × 1 2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 2 8 8

答:一共要付288元钱。

第四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的计算过程,体会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小组合作的习惯。3重点难点

1、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积的末尾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的计算过程,体会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3、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小组合作的习惯。评论(0)教学重点

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积的末尾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评论(0)学时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算理。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导入:学习数学离不开计算,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依然跟计算有关。

2、课件出示本节课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师板书:笔算乘法。

3、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看屏幕,课件出示:(1)、口算

14x2 24x10 15x6 12x30(2)、结合竖式,说说笔算的计算方法。

(学生说自己的计算方法,课件演示)

2、师:谁能根据刚才同学的表述说说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怎样算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计算,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明确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4、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例1主题图,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列算式14x12=。评论(0)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理解算理

二、探究新知,理解算理

1、师:这个算式跟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的回答:不能用口算很快说出答案等)。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14x12怎样计算,它等于多少?

3、师:如果我们用一个点子表示一本书(课件闪现出一个点子),那么这一行(课件出现一行)14个点子表示什么?(14本书,也就是一套书的本书),应该有多少行这样的点子?(12行,课件依次出现12行点子)。

4、师:这么多的点子就是12个14是多少,你想一个一个的去数吗?(生:不想,太慢或太麻烦等),那么你能把你的计算方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吗?

5、师:拿出你的点子图,把你的方法试着在点子图中分一分,并计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列式。

6、组内交流方法。

7、汇报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8、其他同学对汇报的想法进行评价、质疑。

9、师:同学们观察到没有,每种分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观察到了吗?(先分后合),为什么要“先分后合”?(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等)

设计意图: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

10、师:如果没有点子图,你能不能用竖式试着算算?

11、学生试算,试算后学生按照“学习提示”的要求同桌互相说说“竖式计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每一部分计算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12、找同学试着板演竖式过程,并结合竖式说说怎么算的。

13、师:刚才有一种分法和竖式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你还记得是哪一种吗?学生找出此种分法(课件出示把12分成10和2的分法)。

14、结合竖式和点子图,在点子图中找出竖式中28的位置和140的位置(课件分别闪动两个数的位置),15、结合点子图和竖式让学生说说28是谁与谁的乘积,是几套书的本数,140及 168分别是谁与谁的乘积,是几套书的本书?

16、师:对于竖式计算的过程,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如果学生没有提醒的,师提问: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0为什么可以不写?)

17、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同学们不仅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今天还掌握了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下面看看我们是不是掌握了竖式的计算方法。

18、课件出示练习题。

评论(0)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

2、啄木鸟治病

3、解决问题

4、比一比,赛一赛

评论(0)活动4【活动】

四、梳理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评论(0)活动5【练习】板书设计

第五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4月18-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z举行的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校”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几天的紧张学习中,不但饱览了众多教学高手的真功夫,而且还聆听到多位专家的精心点评,受益匪浅。更有幸的是能和刘敏老师同上一堂课,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她的自信,稳重,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能灵活机智处理的能力等等,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的感触很大,让我觉得这些专家前辈们之所以有

今天的成就都是通过平时的思考总结,主动探索,积累经验,不断的反思、思考、创新、实践,才会有今天的成绩,才会使自己变的如此强大。我很想问问我自己,我每天都是在干什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呢?是要我去做,还是我要去做呢?每天都思考了吗?每天都反思了吗?每天都进步了吗?哪怕只有一点点。真的得好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非常感谢于科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展现自己。也很感谢县教研室给我这次锻炼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我感觉到自己真的很渺小,感觉自己脑袋里空空的,自己真是懂的太少了,感觉到了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不足,需要去学习的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面我就对我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

1.不能关注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我发现回答问题积极的就那么几个同学,我试图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但是我屡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从这点上说明了我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差。

2.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评价学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个良好的评价语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我这节课老用

你很棒、不错、很好,这一类的评价语,很单调,反复出现,让学生觉得习以为常,也激发不起学生的乐趣及其学习动机。

3.个别地方设计意图不是很明显。

比如:口算题第2组题目,我的设计意图是想把这组题目和竖式计算第二步联系起来,先给学生做个铺垫,然后便于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第二步是1个十乘24得24个十也就是240。但是通过教学效果来看,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属于无效环节。还有估算那个环节,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的估算方法,也能使估算的数值能验算笔算的大约数值,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但是课堂上只让学生估算出结果,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使学生明确估算对笔算的作用,设计意图体现的不明显。

4.教学机智欠缺。

学生突发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出

现了走教案的情况。比如在让学生比较方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一,有的学生说喜欢方法二。我当时也没有在意这个学生的想法,按照我原来的思路,为了突出这节课的笔算乘法,极力的倡导第二种做法。这个细节反映了我的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的不足。

5.该让学生明白的名称没让学生明确。

比如两个因数相乘,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简洁,明了。但是当时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老是说数字,让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浪费了时间,没达到很好的效果。

6.细节关注不够。

在板书的方法一的时候我课前设想是往下写一写,和竖式的两步计算正好持平,让学生很明显看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但是课堂上考虑的不够仔细,把方法一书写的位置过于朝上,导致了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没有给学生们清晰的呈现出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堂是朴实的、也是生动的。我想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下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点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说课稿(精选合集)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评课稿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评课稿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评课稿听了尹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评课稿[全文5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评课稿今天听了xxx老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好的地方: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渗透先分后和解题策......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课本49-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城关镇中心小学 徐 琳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这节课比较成功的三个方面: 1、本节课将两位数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人教社三年级下册P63 一、导入 师:口述口算练习,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孩子们,我们的数学知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你把前面的知......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上迳下张小学 三年级 黄秀玲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得出自己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