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疑三探”课改经验学习浅谈
“三疑三探”课改经验学习浅谈
吉林省长白县
龙岗学校 王朝红
自全县开展“三疑三探” 课改以来,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再固步自封,不再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方法,尝试着迈出了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的体会很深:
学习伊始,我本着“想做就做”的原则来对待我的工作。我知道教学是一门永远无法完美的艺术,世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刚刚实践中也存在着不知如何把握好课堂环节,时间超时,学生不会展示等许多不足。古语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就是教学的一种境界,一种气氛,一种潜移默化,一种感染。这些要求,我没有全部做到,但我会继续努力,打造我理想的课堂,同时我也要打破传统。
在初始教学中,教师在组与组之间巡视指导,学生不会设疑,就帮助学生设疑思考,如发现共性的错误就及时反馈指导。在自探中,教师鼓励学生认真思考,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的看法、见解,并精心组织语言写下来,提醒学生要养成爱动脑筋思考,爱提问题的好习惯;在展示中鼓励学生发表有创意的,有个性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不要人云亦云;在拓展中启发学生小创作可不拘一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发展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能,弘扬自己的个性。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课改学习生活,同学们的兴趣浓厚了,不再排斥“三疑三探”这种学习模式,变得会学了,会预习,首先知道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课文,同时有条理的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小组内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字“动”起来了。其次知道根据老师的指导注意学习中的每时每刻,撷取学习生活的闪光点,由课内向课外生活延伸。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提高了文学欣赏和感悟能力,进而陶冶了灵魂,使他们更好的学会学习。在这期间,我注重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充分发挥、弘扬他们的个性,只有学生自己感动了、领悟了,才能预习出令人意外的成果来,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这就是难得的一大进步。
我认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应以引导为主要手段,设置合理情境积极协助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方法,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2、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其思想,提高其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果作品意蕴丰富,在“解疑合探”的教学环节中,就着重引导﹑协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主题。
在语文课堂探究中,首先,适当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又将看、听、说、写、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综合在一起,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最大限度的获取多的资料,学会了分门别类整理资料的方法,使学生倍感新奇,兴趣盎然,劲头十足。第三,分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和课堂竞赛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展示评价时,部分同学的总结很不错,在展示时,过渡自然,使人听了特舒服,觉得一目了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对他们的展示很感兴趣。不但学到了课文,还把知识面拓宽了不少,而且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特别吸引人,尤其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板面确实做到了图文结合,实用性强。不仅学生有收获,连我在课堂上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是教学相长,同时我想到一句话:“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不到”。“想做就做”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实力是我在课改中最大的感触。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学生问了一个关于欧阳修、范仲淹的问题:他们励精图治是为了升官回京吗?我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一下他们贬官的原因。已经位于中枢的高官为何还要参与改革?学生们自己思考后,最后得出答案,他们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所以即使被贬官也要励精图治,一心为民,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旷达胸襟与远大的政治抱负了,这是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所不能比拟的。这真的是理不辩不明啊。
创新的灵魂是自主的灵魂,当学生的思维因自主而激发出阵阵火花时,我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断地改变思维,与时俱进,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反思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二篇:三疑三探课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一、“三疑三探”新授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二、“三疑三探”复习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设疑,并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说明: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进一步理清知识间联系,做到做一题通一法,会一类。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三、三疑三探”试卷(习题)讲评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教师公布习题答案,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2、学生根据考试情况提出探究重点,师生归纳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对照答案自探纠错。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内合探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交流纠错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讲解做题思路,点评同学对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倡发表不同见解。
4、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提倡学生变式练习。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附:学生学习小组建立实施方案
一、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小组 《学记》:“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依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环境,又能弥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生生交流不足的缺陷,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二、建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三、建组方法
1、学生分层: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依总成绩S型拐线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
2、成员搭配:以小组(6人)为基本单元组成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名学生优势学科尽量不冲突),B、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然后给6人编号(如第四组一号学生可编为41、4-1等)、排座位。应注意男女生搭配,城乡生搭配,同寝成员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者搭配,学科平衡发展等。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3、学习小组长的选拔与职责
(1)方法: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
(2)选拨标准: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3)职责:①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自探、合探、展示、评价、编题等;②帮助学困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检查每天学习的落实;③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④督促学科组长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4)小组成员积分评价项目:①课堂参与度(0-10分);②课堂纪律(0-3分);③作业完成(0-5分);④其它方面如卫生等(0-5分)。
参考上述4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填在小组量化积分记录上。每周一统计好小组上周成绩,及时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4、组内分工
(1)每组设组长和学科组长。
(2)组长抓全组同学的学习和常规工作。
(3)学科组长每科1名,具体负责本学科学习开展、评价、作业收交等工作。
5、小组命名 统一配置小组标牌,各小组自行确定组名、组规等。
6、小组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
①小组先分层讨论,再群体讨论,群体讨论时要解决相关问题。②组长做好分工,安排好讨论结论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既有方法归纳又有规律总结。
③讨论要充分,并紧紧围绕本节内容进行。
④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为下一步展示作准备。
(2)展示与评价:
①各小组按教师分工,迅速展示,主动、积极、有序、高效。②展示方式可口头或书面,但要完整、简洁、规范。口头展示应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展示要突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以及疑难问题。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展示。每个点评学生结束时都要征询其他学生的意见,如问 “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或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③一般由B、C层展示,A、B层点评或拓展。
④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迅速记录或纠错。
⑤点评内容包括:a总体评价,如正误等; b答题思路、方法、规律等;c板书、声音、体态等。
⑥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
⑦教师认真倾听,注意发现学生闪光点和不足,为点拨做准备。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要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禁止教师跟学生“抢风头”。
(3)编题:各学科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编题培训。
(4)课堂评价: 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学习目标的完成、本节的优胜小组、表现突出的同学等);②评价的三个指标:参与率、精彩度、高质量。
7、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倾听他人发言:①听取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④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⑤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讨论问题:①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②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③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④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
(3)互帮互助:①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②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
第三篇:“三疑三探”课改论文
走进 “三疑三探”,攻克新课改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改革创新这片沃士。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课改 三疑三探 语文 教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我们的教育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探索最佳的的课改之路——三疑三探。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就改变了以往教学观念,即“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凸出学生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一、赋予学生的充分发言权
话语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老师应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允许学生说话,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中培养敢想敢说、勇于提问,勇于争辩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地释放各自的潜能。
首先,老师要允许学生“想说就说”地说话。课堂插话的学生通常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这种不由自主的脱 1 口而出恰恰可能就是学生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而这种迸发是不遵守时间的,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同时它又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当它出现时,必须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创造常常需要灵感,灵感往往是创造性飞跃的前奏,因此,老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话,并给予足够的关注,适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灵感的火花,积极诱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其次,老师要支持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中的争论可能在同学之间,也可能在师生之间。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自以为成熟,有见解,但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因此,有老师参与、引导的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的主动性,对巩固学习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课堂上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争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并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潜力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再次,老师要理解学生的答非所问。当学生得到表达的充分自由以后,失言也就不可避免。在插话与争论中出现的失言,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辞不达意,可能是因为一时思路不畅而结结巴巴,可能是因为暂时性的思考目标转移而答非所问,等等。对于这些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失言,老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此类失言、失态,此时,老师亲切的目光、倾听的神情、鼓励的言语、精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得到放松,消除胆怯和懊恼,最终豁然开朗而信心倍增,甚至在今后受益于一段人生。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亦步亦趋地奉命执行。强制性的灌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只服从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应当由老师任意摆布。课堂教学应当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选择,特别是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权主要体现在对阅读,学习方法及学习伙伴的选择上。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且“读”是我国古老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主地选择与课相关的内容和阅读方式,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试读,也可以无声地边读边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有助于审题,有助于思考,有助于理解。通过“读”得到启发,从而有了收获,于是读出兴趣,读出激情,如此良性循环,最终达到读以致用。
2,学习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长于预习,有的学生习惯于先听新授课并认真记录,还有的学生是在练习中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应当规定学生采用哪一种学习方法,而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他所习惯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地优化学法的运用效率,发展学生的选择能力。无论采用哪种学习方法,只要行之有效,老师就应当认可,并在必要时加以引导和推广,使学生在学法的运用上更加得心应手,在学法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
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
3,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良好的伙伴合作。
学习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每时每刻,每一个人都处在交际关系的网络中。正是这种关系赋予了人的主体性的力量。因而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师生群体活动,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同学之间可以互为学习伙伴,这些伙伴可以是老师分配指定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自主选择的。作为老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根据平时的交往,自由结对,促使伙伴间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配合,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另一方面要有被学生选作学习伙伴的心理准备,要有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精神与勇气,在轻松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对老师来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允许学生说话,允许学生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 3 灵的沟通。“俯首甘为孺子牛”做好学生的服务员。做好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助推器,前进的道路上的垫脚石。
“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好地推进了语文课改的进程。但是《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语:“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 因此“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尝试总结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受惠于新课改,撷取新课改的胜利果实。
第四篇:三疑三探学习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21日早上八点,在平川区会展示中心,听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创始人、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杨文普老师做的《课堂教学的革命---从<纲要>的角度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他从《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角度,解读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介绍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模式,听后受益匪浅。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几乎都没有给学生认知新课的时间,这样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能否切中新课要害?如果学生提出的不是核心问题,没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那么让学生探讨回答那些问题吧,课堂时间不够用,也不能突出本课重点,不回答吧,就会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该如何处理?
我认为,在“设疑自探”环节中,如果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教师能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所学内容,经过快速思考再提出问题,这样可能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一些,也能更能靠近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补充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至于在设定问题上浪费时间。即使教师整理、补充自探提纲,也应该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不是另外设定问题。
2.在“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中,我们如何适时地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讨论”?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的任务,教师不要要求学生两两谈论或分组讨论,不要让学生有依赖思想,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能力应该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
3.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提出了更尖锐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置疑再探”这个环节里,如果学生提不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培养他们进一步置疑的能力,如果这节课内容确实没必要再次置疑,教师也不应该非要套“三疑三探”的死模式,应该灵活处理,遵循“无疑不探”的原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棘手,很尖锐,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再讨论,思考成熟后再回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对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我们要活学活用。
4.在“运用拓展”这个环节里,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编拟习题?如何掌握全体学生的做题情况?
这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巡视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的编题情况,学生展示习题要体现知识的基础性和拓展性,要注重学生所编题的质量,教师还要对训练题进行预设,以备学生所编习题偏离教学目标时进行补充、完善。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所以教师千万不要让这个环节走过场,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
5.让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又一个“亮点”,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不要让学生简单地说“他回答地完全正确”,要教会学生这样评价“他回答的很精彩,因为„„”,“他回答的还不够完善,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要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学生的设疑探究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回答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把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也是同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脉相通的。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双岔小学 苏稚强
我在旱坪川小学聆听“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从课堂抓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争取让“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入每节课。
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探讨,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 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
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阶段的三个主要环节,即:
1、设疑自探:针对教学目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归纳、梳理、补充问题,形成自探提纲;
2、解疑合探:对教学任务和提出的问题限定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当堂解决本节课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
3、质疑再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已学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深入领会教材内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问题答案。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拓展,因此这个教学模式也被概括为:“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一脉相通的,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本身,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 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疑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好模式、好方法。
2、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是减不下来,究其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或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只好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加大课后练习的方法来弥补不足,过重的课后作业和严格的课前预习,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质量。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认为课外预习实际上是占据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属于变相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为真正高效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迅速地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通过探究去迅速解决问题;而过于繁多的作业则会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倦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取消课前预习,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了学生课内高效和快乐地学习。此外,由于学生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基本不用再布置课外作业,所以学生不存在课外负担的问题,因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拥护,媒体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异军突起的成绩,轻负高效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革命”,我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3、增加了教师教学的乐趣:教师多年来一直做着枯燥的重复劳动:教同样的教科书,说同样的话、讲同样的习题,课堂上喋喋不休地传授知识,工作显得单调而无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活”了起来,虽然课堂上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答案又是让学生自己解决,但是这样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才能驾驭课堂,又由于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迫使倦怠的教师忙碌起来,他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开阔视野,才能上好每堂课,才能回答好学生的各种问题,现在一桶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三疑三探”促使教师必须有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于是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享受着教学的乐趣。
4、解决了课程改革的难题: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应试教育依然有生存的土壤,老师们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说明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创新,从西峡县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看,全县中小学学生疑探能力明显增强,教师素质也迅速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抓手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
二、对“三疑三探”教学观摩课的认识:
听了两节课后,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三疑三探”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疑”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探”,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八位教师都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地导入正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二小的语文课,城区一中的英语课,四小的语文课,教师都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城区一中语文课,由于是古文,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先采用读课文,查词语,翻译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先扫除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城区一中的英语课一开始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猜测练习导入新课,巧妙的构思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里,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是教师们始终在引导学生经历着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步。不足之处是:个别科目对学生自探方法没有给予适时地指导,加之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没完全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补充的问题相对较多。2.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问题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问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课堂上都能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较好地都做到了“三讲三不讲”,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置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物理几门课做得最好。对于学生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城区一中的物理老师讲解地有点多以外,其他老师都进行了简要地讲解,教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常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城区一中的语文课,在教师讲《黔之驴》时,师在置疑再探环节中问“《黔之驴》的结尾还有什么可能?”,生答“一切皆有可能,老虎可能灭绝,驴子可能强大,因为、、、、、、”,但是他们始终把握“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外,在这个环节里,一小和四小的语文老师,一中的英语老师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片段让课堂变成了“鱼市场”、“圣诞晚宴”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生仿佛听到了鱼市场的叫卖声,圣诞晚宴上谈笑声,开幕式上的国歌声,同时感受着主人公的快乐与悲哀,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作为听课的我,完全忘记自己是在听课,而一直被当时的场景所感动着、、、、、、,我不知道是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所折服,还是为精彩的课堂所震撼,但是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才是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想,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教师还会为枯燥的说教而烦恼吗?学生还有理由厌烦学习吗?不足之处:在“解疑合探”环节中,有几节公开课的个别问题,学生只是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不是真正知其“所以然”?老师没很好地关注,这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3.在“质疑再探”这个环节里,教师们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解答学生提出的怪异问题,收放有度,对于老师也没把握的问题,师生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外进一步探究,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没有肤浅应付的现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城区一中物理符老师的课堂,正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大家想知道,但又不明了,能说上一点儿,但又说不透,符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一步步通过实验,通过讨论,通过演示,通过评价,通过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真是太妙了!
不足之处:有节数学课,在学生“置疑再探”之前,教师过早地对学生说“看来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都掌握了,都学的很好,现在看谁还有没有问题提出来?”这样便给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再提不出疑问的学生是好学生,说明完全掌握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说明没学好,这样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了,该环节也形同虚设了。
4.“运用拓展”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在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是采用亲自审阅、组内交流的形式或班级评价的形式处理的,以确保巩固练习扎实有效。另外城区一中的王燕老师等还采用让学生谈收获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尤其一小的语文课,在运用拓展环节里,要求学生根据课后生字,课文中的四字成语,重点语句,课文内容给自己设计作业,还有四小的语文老师补充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段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朗读,补充,体会,真的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啊。不足之处:1)有节数学课,反馈学生所做练习时,时间不够了,练习处理的有点仓促,显得虎头蛇尾,有点遗憾。2)还有一节课用了55分钟时间,拓展练习有点重复,时间把握不够好,另外,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作文,除了教师本身对学生平时训练有素外,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多少有“做秀”的成分。
总之,“三疑三探”的课堂,亮点不断,精彩连连,课堂教学设计美,以理服人;任教老师语言美,以情动人;加之学生巧妙的发问,精彩的回答,融合的气氛,让讲课者、听课者都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从师生的脸上读出了“快乐”,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原来老师应该这样教,学生应该这样学,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寻的最高境界。
第五篇:三疑三探课改推广方案
课程改革及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米坪镇中心小学2014、12 米坪镇中心小学课程改革及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
模式实施方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县教育教学的创新发明成果,是课改进程中的“西峡经验”。这种模式的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很大的推广意 义和应用价值。根据12月2号新课改精神以及镇中心校的有关要求,决定在我校强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特作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推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探索和构建具有西峡特色的教改之路,是区域推进课堂改革的大胆实践,是大面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自主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必须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习、消化、实践、吸收、创新为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把“三疑三探”推广活动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二、目标与标准
(一)目标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四个目标:(1)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让学生在发展的大课堂中真切感悟自我的尊严、创造的快乐和超越的幸福。(2)构建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自主自信地 释放潜能。(3)促使教师由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改思想的建构者、由个体发展走向团队成长。(4)创设求实的育人目标,每节课都为学生终身奠基、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服务。
(二)标准
按照《课堂教学的革命》、《“三疑三探”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三疑三探教学方法课堂评价标准》等要求,结合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的模式流程的运用,对教师推广效果综合评估。评估如下:(1)教学设计(20分)。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进行备课。(2)课堂教学(70分)。每节课充分体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敢于创新。(3)成果评审(10分)。教师围绕推广教学模式中的方方面面,撰写调查报告、教研随笔、教学论文和立项课题研究等参与县级评选。满分为100分,三项合计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步骤与方法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方法工作要求试点先行,完善提升,率先接受县验收。(2014年9月—2015年2月)
我校为试点学校。学校从领导到教师,要紧紧结合学校实际,在前期课改的基础上,自我检测课堂教学,看教师是否转变了教学观念,是否改进了教法,是否提高了课堂效益。中心校要深入把关指导,以我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引领,组织学校反思教学,完善提升改进意见,并切实形成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学校 要在学习教改经验的前提下,自觉探索并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阶段工作结束后,学校要进行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把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范围与对象
全校凡评聘有教师职务的教师和以工代教教学人员。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校将把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教研培训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集思广益,制订本校的推广措施,组织教师不懈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试验和练兵活动,校内要培养骨干,广泛开展研讨、培训和竞赛活动,以骨干教师为主力,成立学科教研组和指导组,并对所有在职教师全员验收,及时总结,奖优促劣,着力打造本校特色和品牌。
四、主要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推广中的示范作用,认真抓好立标、学标环节。
立标,即树立授课标准。具体做法是制定星级教师评选制度,人人参与星级教师评选竞赛活动,讲一节公开课,经过严格考核,周赛课产生周冠军、月赛课产生月冠军、期赛课产生期冠军评选出星级教师。在此基础上星级教师对立标课精心加工,形成样板课。最后,星级教师在学校范围内定期不定期举行示范课。
学标,即学习授课标准。教师对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参照立标课,找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此环节必须坚持“三全”原则,一是全员,教师人人参与;二是全程,要 求把学习贯穿于推广活动的始终;三是全方位,要从各方面锤炼教师,广开渠道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要完善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学习的管理,全体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以达到对“三疑三探”各教学环节融会贯通。
(二)抓好专业引领。
建立试点实验引领,树标引领,送教下乡上示范课引领,广泛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观摩研讨活动,适时召开现场会、参观交流会,通过座谈、培训、评课、点拨、指导,进行专业引领。
(三)强化评比考核。
评比考核要贯穿活动始终,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活动扎实开展,内容涵盖教案、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撰写“三疑三探”专项论文等多个方面。
(四)验收工作要坚持“严”和“全”的原则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要达到预期目的,其中关键之一是把握验收的标准,必须做到“严”和“全”。“严”即严格标准。“全”即全方位验收。学期结束前,学校对实验教师的教案、讲课、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全面验收,以迎接县、镇的验收。
(五)建立奖惩制度
对推广工作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每期都要总结表彰。对在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领导、教师优先提拔、评模。
(六)切实加强领导
推广工作在中心校的领导下,以学校教导处为龙头全力推进。要 把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我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和“品牌工程”抓实抓好,校长是学校推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实践者,要切实把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载体,作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作为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得力措施,层层建立责任制,认真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