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3 01: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第一篇: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高学金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164199 [摘要] 从中职教育现阶段发展的问题分析入手,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布局与调整、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双师队伍培养培训、信息化应用与规划等方面,探讨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供给方法与对策.[关键词]中职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要素供给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相关的教育类型之一,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拉开了序幕,做为职业教育系列的一个层次,中职教育是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中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从自身的问题与需求出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提升,推进中职教育强化内涵发展,通过结构性调整与改革、实现要素配置的合理化,扩大中职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实现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要丰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体系内外的密切联系。

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教育类型它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密切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效沟通,满足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公平、人人出彩、全体发展的目标而努力。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完全相符,缺乏必要的调研,盲目跟风办专业。主要原因是:缺乏调研,调研能力与水平不高;决策随机性强,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要强化培训与提升办学理念、提高调研与决策水平与能力。

二是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社会氛围不够,企业专注单一(招工)。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发展转型没有空间甚至逐渐萎缩。管理的顶层设计没有赋予更多职能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没有给企业相应的财政支持与待遇。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突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政策为深度开展校企融合保驾护航。要从基础做起做好宣传,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联系起众多企业和中高职学校参与,职业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引导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生成合作的名为通过动力,丰富合作的内涵。做实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联系的同时,强化职业教育体系外的社会联系。使职业教育真正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中高贯通线条单一,多是中职与高职贯通,缺少中本贯通,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开设与晋升通道狭窄。中高层次的贯通多停留在招生角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引导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内涵管理、信息化应用与提升等方面贯通不足或缺失,职业教育发展链条单一,发展要素弱化。首先要合理整合中高职院校,通过关停并转等手段进行区域化、功能化、专业化整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数量。第二是强化中高贯通内涵挖掘。合理定位融通的外延。让中高职教育发展各要素都融通起来。不要单独停留在招生融通,而其它全封的现状上。第三是职业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高职院校重视与中职教育内部要素的融通与提升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与规范,制定融通工作管理办法,各中高职院校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防止只招生小融通现象重复出现。使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联系密切而规范。

四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做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两者间没有建立有效的立交桥,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课程互设、校际交流等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基层实施困难重重。首先是教育行政顶层牵头引导职普双方管理部门出台能实施可操作性强的职普融通管理办法,指导基层学校开展融通工作。要站在完善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进行设计。第二是要在融通各环节、各要素的上做充分考量,保障融通环节处处通、时时通、人人通,融通要素要确立清晰,融通工作流程要制度化、规范化。第三是加强融通的社会氛围,做好试点与宣传工作。

二、从调整专业设置布局入手,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受师资、实训条件的限制,改革老专业、设置新专业的步伐较慢,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节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一是各中职院校设置专业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产业及国家、省重大项目工程,遴选确定新设专业。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专业布局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的批复专业设置学校,合理调整专业布局,使专业设置与建设区域分布科学,实现错位发展,突出优势,实施重点建设。使重点专业建设得到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得到突出发展。

三是专业设置与建设要以经济社会发展调研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服务就业为导向,以信息化为载体,人才培养标准要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具体岗位工作标准,专业建设要与专业群发展统一协调。

四是专业建设要以行业企业和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现有专业资源要素,努力实现与企业岗位、项目对接,提升专业组群和产业集群的适配度;努力使专业设置与建设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得到发展,合作要素更加丰富。特别是在教材开发、信息化资源建设、一体化项目教学实施、教师培训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五是以国际合作为依托,高端站位,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投入、试点先行等措施,积极引入德国、瑞士等国的先进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引入系列化培养培训教材、培养方案、职业标准、评价与就业机制等,推动机电电子、加工制造、汽车、护理等专业的升级改造,达到国际水平。提升相关专业群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能力。通过推进“龙江丝 2 路带”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此建构适应经济需求、发展灵活、特色鲜明、专业成长迅速效益显著的专业群。

三、完善课程模式与体系建设,努力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与学生成长需求相适应的教材。

目前中职教育学校课程模式与体系建设改革正在路上。各学校各专业的课程模式与体系都在尝试创新,发展也不平衡。课程模式虽然很好,体系也比较完善,但实际教育教学效果不是很突出。主要原因是:重视文化基础、轻视专业实践,重视德育课堂理论,弱化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课实训比例达不到要求,没有完全对接行业企业标准来实施专业教学。课程内容更新慢、教师教法不当,信息化教学资源支撑不足。教师企业岗位经验缺乏等等。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时要注意:

一是设计文化基础课时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要融入企业员工基本职业道德要素、要融入责任与担当、坚毅与勇敢,融入大爱意识与工匠精神。增加与之相关的系列活动课。开足开全历史、公共艺术课及其它素质教育内容课程。

二是专业核心课程要与岗位实际需求对接,充分体现岗位职业对专业的依存度,要结合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开发教材,接岗位工作任务流程进行授课,力争教学贴近生产实际,教材对接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新工艺、新流程,教师努力对接生产师傅胜任生产与教学,胜任运行与管理。通过多重对接逐步完善、调整课程结构,适度增加专业拓展课,适度更新课程内容,深化课程改革、教法改革,从而全面促进专业建设与提升。努力推行项目课程、任务课程,学校可以通过组建校企专家团队形式,进行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引导学校、大型企业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开发联盟,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与整合的力度,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教育行家、名师学者的聪明才智。努力提高教材开发的质量及针对性。防止在教材开发过程中百校千面、简单模仿、质量低下、重复投入、效率不高、教材异种泛滥的现象重复出现。

三是强化专业实践教学,增加专业实训教学的比例,努力推行普适性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性的过程跟岗实习、针对性的毕业顶岗实习等实习形式,强化实习生产安全教育。强化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学生综合成长为目标、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线的实习考核评价,要形成标准的评价模式与流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快速生成。

四是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造性地开发与制做专业教学资源,提升专业实习实训依托信息手段的可行性、操作性、仿真性。专业课程资源(特别是实训课)建设要立足于贴近生产的“真度”,达到生产技术应用要求的“深度”,要有预留一定创新的“广度”,给实践教学内容一定的“厚度”,有理实一体、软件与硬件结合的“密度”,达成虚拟仿真后一定的“效度”,还要呈现学习过程一定的“乐度”,学生通过努力即可接受的“适度”,坚持科学性、仿真性、开放性、节约性、普适性的原则,深入开展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为减少“购买过贵、开发太累、多数都不会、实施起来啥都费”的现象重复 3 上演,建议由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引导、专业学会牵头、相关企业支持成立由企业资身工程师、教育资源开发专家、专业教学名师等组成开发联盟,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展现校企合作效应,展示名校、名企、名师效应,助力信息资源全面应用的推开。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专业快速发展。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机制、办法。要以专业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等的提高为目标,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项目实施的途径,坚持每学年不少于1个月的合作企业锻炼与培训。使教师为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内涵发展提供支撑,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加强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培训;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实施教学改革;鼓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同时成为企业培训师,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要为专业教师培训与成长建立保障机制,从资金、制度、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给予保障。

五、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弥补学校实践教学中的短板。

早在信息化建设定为国家发展战略时,“三通两平台”应运而生。但目前中职的三通两平台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存在网络覆盖不全,带宽不足、流量受限,网速慢等现象,部分学校无线接入没有,网络拓朴不科学规范等。二是网络教学资源班班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资源形式单一,内容没有形成系列化,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形式单调,点击率低,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主要问题是:应用平台多而乱,有上级要求应用的,有学校自行购置的,有临时租用的,许多学校只是应景而建设,开通后没有更好应用,应用效率很低,学校缺少激励机制,教师缺乏积极性;两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平台建设参差不齐,功能没有完全应用,管理平台多数只停留在数据统计功能应用层面,大数据的功能没有真正应用,没有深入,学校其它系统与管理平台没有有效的接口联接,数据孤岛现象大量存在,不同上级管理口径、不同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不能统一或兼容。导致信息反复填报、数出多头,导致信息不准。部分学校资源平台还没有建设,已建设的资源平台利用效率低,资源制作与开发平台供应商对资源的开发与供应不能完全考虑到教学实际,资源仿制重复现象较多,加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资源更新频率加快,新一代资源还没开始应用下一代又崔生出来,搞的一线教师迎接不暇,没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新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当中;许多学校专业资源开发与管理团队没有形成,导致资源平台内容更新升级变成了难事。更多教师对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产生抵触情绪。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与规划的宏观指导,引导学校科学合理的应用资金科学规划与建设信息化,特别是针对 4 校级领导的培训提升工作要摆在首位;二是结合各校发展状况对信息化发展作出阶段性发展规划,省级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应指导。三是结合各类信息化应用活动开展提升与普及工作,宣传与动员更多教师参与应用信息技术,学校要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方保障。四是引导信息化企业与学校开展深度联盟合作,在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师信息化成长、信息化大赛等方面创建典范,为更多学校提供参考,引导以学校加企业的形式,进行联盟开发与建设资源。五是充分利用职教大讲堂、远程会议模式进行信息化方面的讲座,展示新理念、新设备、新技术,为信息化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六是建设区域化或专业化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完善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标准,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应用、共享、交易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探索“互联网+”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使信息技术应用达到更高水平,真正为学校发展助力。参考文献:

【1】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 18(3)【2】韦胜东.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探, 教育界2016,(33)【3】刘永赟.提高职业教育供给质量, 商业故事2016,(3)

作者姓名:高学金 年 龄:50 性 别:男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 职 称:中学高级 职 务:副校长

研究方向:专业建设、教学模式改革 联 系 人:高学金

联系电话:0456-2612005、*** 电子信箱:782333745@qq.com

邮寄地址: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164199

第二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2016年高考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从经济生活热点而言,可能要从以往重点关注“需求”转向“供给”,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之一就是“结构调整”。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面向“十三五”,克难前行,完成“惊险一跃”,方能顺利地迈向复兴的彼岸。穿越经济发展“三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必须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就是结构。这是攸关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抉择,是一场必须完成的自我革命。

一、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经济结构性改革”分解为四个关键点,包括化解产能过剩、消化房地产库存、降低企业成本、发展股票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本次中央首提“供给侧改革”,短期上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严峻挑战,长期上是追求的正是一个“供需向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供给侧改革内涵:简言之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条件深刻变化:

“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下面对“刘易斯拐点”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甚至达到极限,成本提升让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

结构积弊愈演愈烈,变革洪流浩浩荡荡。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发展路径决不能就此被堵死—— 如果不调整结构,投资就没有效益,无法偿还的贷款借债形成坏账后,财政金融风险将陡然增大; 如果不调整结构,产品就没有市场,过剩的中低端产品不可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如果不调整结构,企业就没有利润、员工就没有收入,也难以依靠实体经济挖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如果不调整结构,政府就没有税收,民生和公共服务无从改善,社会也难以和谐稳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要发展,而发展应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风险挑战倒逼之下,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必然选择。

三、供给侧改革如何落实?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功能健全的股票市场。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之为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的四个“歼灭战”。

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

1.如何优化劳动力配置?具体路径有三条: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2.如何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而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而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国企是主要承担者。

3.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4.政府自身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通过反腐、打破垄断、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国企改革,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绩效,为经济提供动力。

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二是“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思路;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社会保障: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生活知识的对接

供给侧改革(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关键看三个供给——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结构性错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供给,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制度供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三个“供给”,最后都落在“率”上。

涉及的经济生活知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做到精致生产,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

(2)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加快生产力发展。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提高资源利用率。

(6)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资源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7)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国家(政府)角度:

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进优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角度: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热点试题】

1.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6.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 “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以下有关供给侧改革论述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B.供给侧改革增长更多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力在于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政府宏观调控,培育企业这一供给主体

D.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改革总体思路的调整

8.2015年I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9.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的需要

③调整生产关系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④社会主义本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有:

①转变外贸出口方式,刺激出口增速提升

②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③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成本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十二五”期间,我国传统中低端的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却疯狂“海外扫货”,抢购海外国际品牌商品。仅去年一年我国居民海外消费总额达到1.1万亿元。这说明: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 ②我国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要加强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 ③要通过创新供给,着力提高我国商品与服务供给的质量 ④要规范消费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维护消费者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近年来,“海淘”“海购”逐渐成为消费时尚,国人海外“扫货”热度不断上升,从美国苹果手机到法国皮包,从韩国美妆到日本马桶盖„„客观地讲,国外产品受追捧,并非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这给我们国内企业的警示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竞争优势

④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就意味着政府要进一步: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②加强自身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③加快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建设有限政府 ④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侧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认识事物要抓住主流

④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这是因为:

A.整体是平稳的,部分却是变化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质变 17.产业政策要准。一个“准”字,点明了产业政策必须瞄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引导资源流向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产业政策要做到“准”,需要:

①把基层实践作为制定政策的唯一可靠依据 ②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已十分完善的政策付诸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最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旨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回答18~19题。18.现阶段,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

①扩大内需的政策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 ②消费者未来将获得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④化解过剩产能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③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8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8分)

21.(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宏观调控从单纯的需求刺激,到需求和供给“双轮驱动”的哲学依据。(9分)

22.“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9分)(2)根据材料,从政府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该如何作为。(9分)

23.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4分)

(2)在新的一年里,面对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的新形势,企业应如何应对才能取得更大发展?(4分)

24.(3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 年 10 月 22 日,由工信部等部委主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汇报会”召开。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 键零部件制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但零部件基础相对薄弱。科技部已在年初发布征求意见稿,4 拟对新能源车的 12 个模块进行链式扶持,特别是电池、电机 等上游零部件领域。政策面对于新能源车零部件发展的关注度正在持续提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 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材料三: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 “西医” 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 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的依据。(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 分)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12 分)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B 6.D7.D 8.A 9.C 10.C 11.B 12.B 13.C 14.A 15.A 16.B 17.D 18.B 19.A

20.(1)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增加有效供给;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业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创造新供给。(8分)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供给和需求是现代经济活动互为关联的两个方面;扩大内需能够引领和推动供给,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由原来着重扩大内需转向加强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

21.(1)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4分)②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提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2分)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分)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2分)

(2)(每点3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宏观调控要注重需求和供给的“双轮驱动”。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侧结构改革是解决目前中国 产能过剩,升级中国制造 重要举措。③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22.(1)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供给要适应变化发展的消费结构。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供给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③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④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高端产品的生产。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技术创新。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每点3分,答出三点即可)

【考点】政治生活的政府职能。

23.(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2)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高新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良好企业品牌和形象。(每点1分,结合材料1分,共4分)

24.(1)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制约。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个要点 3 分)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 分)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2 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 分)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此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国。(3分)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2 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重客观规律。针对我国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第三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学习资 料

(2016年5月)

从两个方面看:

一、概念的阐释;

二、中央的要求。

一、概念的阐释

(一)正确认知

——供给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学经济学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以供给和需求作为一般性研究分析的逻辑起点。简言之,供给就是出售、需求就是购买。供给与需求,实质上就是一个卖方与买方的问题。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其包含2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愿望和供应能力。(与供给相对的“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也包含2个条件:消费者有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

(从当前现状来看,供给方面愿望没问题、但能力有问题,需求方面能力没问题、但欲望有问题)

“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侧重”于某一个“侧面”。因此,“供给侧”就是与“需求侧”相对的一个专业术语。两者的区别在于:

以往我们所做的工作多半是加强需求侧管理,重点从结果出发,着眼于保持经济短期内的稳定增长,通过合理调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

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则更多是突出供给侧管理,重点从源头 入手,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长期的潜在增长,通过科学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四大要素”(也有学者把制度列为第五要素),“弥补”经济结构性的缺陷。

——结构性:简言之,就是经济运行的构成性特征。结构性问题,是中长期形成供需错位、脱节、失衡的根本原因。我国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面子上是速度问题、里子上是结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动力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能耗排放结构、收入分配结构6个方面。

产业结构问题:一产业仍较粗放,抗风险能力差;二产业传统“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比重偏大,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70-80%,中国50-60%,且房地产是拉动主要力量之一)。

区域结构问题:人口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同时还有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

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过多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对改革、转型、创新“三组动车”潜力发掘不够。

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不足。

能耗排放结构问题:单位产值能耗过大(五类主要资源平均消耗强度高于世界均值90%,标煤能耗是世界均值的2.5倍)、“三废”碳排比重偏高,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剧。

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收入、行业收入、贫富收入的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手中。

——改革:正式一点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章上说的是“强国之路”);口头一点说,是“关键一招”、是“最大红利”、是“主旋律”;具体到经济领域来说,它是“推 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践路径”,也就是说,“改革是当下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之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目的在于针对供需结构错配,侧重于从供给方面通过一系列精准改革,清除供给冗余、夯实供给基础、释放供给活力、拓展供给空间、提高供给质量、确保供给安全,增强发展新动能、释放发展新活力,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二)认识误区

1、弃用论。争论焦点:有了供给侧改革,还要不要需求侧管理?对于经济运行而言,供给侧与需求侧同等重要,两方面结构性改革应当同步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因为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辩证法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症结在于: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需错配。(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总量性矛盾、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由总量性、周期性问题转化为结构性问题(前者更多适宜从需求侧管理来解决、后者则更多适宜从供给侧管理来解决)。同时,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中需求侧和供给侧都有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所以,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言“侧重”,那么前提是兼顾、不是偏废,只有此消彼长的组合、没有非此即彼的排斥。只有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同步配合,才能实现新的、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2、回归论。争论焦点:是不是要严管供给,搞“新计划经济”,或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就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能也不会轻易改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搞“新计划经济”,更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恰恰相反,其核心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市场有效”时营造相对宽松、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市场失灵”时及时补位,采取合理调控和适度干预,保障经济健康发展。

3、借用论。争论焦点:能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或仿效西方供给经济学派等方面的治理方法?西方供给经济学派应对的核心问题是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问题。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只是减速换挡、并未停滞,且同时不存在通胀,相反还有通缩的趋势,与西方世界的“滞胀”有根本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供给学派提出的减税、私有化、削减福利、紧缩银根等策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冷静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基于国内实践开展的一次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其理论基础只能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背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中央的要求

(一)提出的过程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美国初步回暖、日本衰退止步、欧洲深陷危机、新兴经济体普遍萎靡,尽管中国表现不俗,但新常态下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所谓“新常态”,其大背景是由大到强转折期、陷阱跨越关键期、要素约束瓶颈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全球治理分化期;其小背景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其特征是“增速换挡(高速转向中高速)、方式转变(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结构优化(增量扩能转向调存优增)、创新驱动(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市场决定、福祉共享”;其波形是L型,而不是V、U或W型;其对策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基于全国经济形势作出“分析—判断—定位—应对”的“四步曲”,也是在探索中国发展实践中认识逐步深化、思路日渐清晰、举措不断明确的过程(也可说是一个取势、明道、优术的过程)。

2015年11月10日总书记中央财经领导下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一天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五天后,总书记在G20峰会上再次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七天后,李总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上再次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八天后,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第三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两位国家主要领导人9天内5次提到“供给”内容,如此高频“点题”,也被视为一个月后中央经济工作会正式 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的前奏。

从本质上看,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其实就是形势与任务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央明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全局、关系长远,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二)应对的举措

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2个五”:

1、五大工作任务:(“三去一降一补”)

第一,去产能,即化解过剩产能。重点要全面淘汰落后产能(重拳治理“僵尸企业”)、严控新增过剩产能、创新消化低效产能、海外转移低端产能、大力培育优势产能。

第二,降成本,即降低企业成本(规工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在85元以上,平均利润率只有5.5%)。重点要打出“组合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负担和融资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

第三,去库存,即消化房地产库存(重点是二三线城市和不合理的高价房)。重点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性金融;鼓励开发企业调整营销策略,降低房屋销售价,提高产业集中度。

第四,补短板,即扩大有效供给。重点要补齐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精准扶贫;补齐居民消费升级的短板,围绕从质到量、从产品到服务、从排浪式到个性化的消费发展新趋势创造新供给;补齐软硬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 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补齐高素质人力资本的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优化配置劳动力,持续扩大就业面;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农民稳定增收。

第五,去杠杆,即防控金融风险(总体看,债务水平适中、温和可控,240<360。分类看,四部门中:居民、金融机构范围适宜。非金融企业、政府指标增长快,且非金融企业水平高121超过90阈值;政府隐债多、偿还压力大)。重点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五大政策支撑(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

第一,宏观政策要稳。其目的是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结构性减税、阶段性提高赤字率、保障政府支出责任);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第二,产业政策要准。其目的是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重点要坚持创新引领、创新驱动,激活存量、补齐短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一产业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产业要建设制造强国、三产业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第三,微观政策要活。其目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职能,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降门槛、宽准入、减成本,将该放的放下去、该管的管起来、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二是优环境,从政策上、制度上、服务上营造宽松市场环境,破除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保障企业权益,改善企业 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扩大有效供给,适应消费需求。

第四,改革政策要实。其目的是大力推动改革落地。重点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持续通过改革加快释放结构调整红利、新型城镇化红利、自贸区建设红利、企业创新红利、新人口红利。

第五,社会政策要托底。其目的是守住民生底线。重点要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作用,立足于“兜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落实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第四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保障的供给与广大民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障需要依据环境的变迁不断地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倒逼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认为社会保障供给侧主要包括制度供给、规则供给、保障水平供给、话语体系供给和主体参与供给,因此需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关键词制度供给;规则供给;保障水平供给;话语体系供给;主体参与供给

[中图分类号]F20;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2-0044-06

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得以建立,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社会保障的包容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个体的社会性决定的,社会的本质就蕴含着相互联系的关系体,社会保障就是建基于这个相互联系的共同体之上;另一个是风险的普遍性决定的,风险是指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任何个体都会面临着不可预知和可预知的风险,所以任何个体都需要有防范风险的准备,这也是社会保障建立的逻辑起点。同时,社会保障也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因为社会保障既是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也是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本身的运行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又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与之关联的社会保障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社会保障的包容性和发展性特征是相辅相成的,包容性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障要注重人文关怀,发展性特征又要求社会保障要关注制度理性,人文关怀和制度理性是社会保障不断创新和改革的两个重要参考点。回顾国外社会保障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国家在经历战争及经济波动后都会对社会保障进行改革,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维系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这就是社会保障的包容性和发展性决定的。当人们经历灾难后,社会保障可以为更大范围的公民提供制度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走出灾难的阴影,这就是制度的包容性的体现;而且每次的转折点都会伴随着制度的改革,无论是制度本身的完善还是配套措施的建立等都需要用发展的视角去审视社会保障的改革。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的转型时期,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认清时代的背景,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政治上,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主要体现在“四个全面”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也就是要求社会治理必须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政策法律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原有政治利益的动力,改变强权政府的旧形态,实现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和合作治理。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引领和保障,强化公共契约精神,保证各主体在法律的权限范围内活动,而且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约束党政干部的行为规范,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社会领域中,原有简单的社会结构已经转变为利益分化的多阶层复杂结构,而且阶层利益进一步分化,形成多元利益并存的局面。利益多元难免会导致群体间的矛盾冲突,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会人员的流动加剧,体现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加之,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现象逐渐明显,家庭小型化成为趋势。综合因素影响下,使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制度也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的压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2014年末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了经济新常态的九个方面,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进一步的规范市场环境等,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社会的转型使社会保障建设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社会保障如何能够实现自身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改革的历史机遇突破现实固有的藩篱,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特色性,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进而定型和完善,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不断发展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对制度的需求日益地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要求对应的社会保障供给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当前需要做好社会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社会保障供给侧应该包含制度供给、规则供给、保障水平供给、话语体系供给和主体参与供给。

一、社会保障的制度供给改革

社会保障需要以一定的制度来体现,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制度的不统一,也就是碎片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的普惠性,鼓励地方探索各自的社会保障建设。由于当时缺乏社会保障建设相关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只能沿着“试点先行”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前进。加之,当时的地区分割、城乡分割、单位分割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建立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虽然增加了居民对社会保障的可及性,解决了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部分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往社会保障的分散化和碎片化已经不适宜于当今的社会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影响。第一,阻碍了社会保障政策统一的步伐。分散化和碎片化的后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适用于不同的保障政策,社会保障一体化必须要求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性,并不是同一性。如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于地区差异、部门差异等因素导致了我国出现新农保、城居保、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这就导致了我国养老保险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关于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国务院于2014年2月才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实施,目前正处于实施阶段;而且,国务院于2015年1月才通过《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着手准备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当然,这是一个好兆头,但是实施的是否成功,是否会引起新的碎片化等问题,都是值得检验的。第二,阻碍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之初,并不是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是多个部门分管。例如医疗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城镇人口的医疗保险,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险反而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来管理。而且同一种保险在同一部门下也会有不同的管理部门,如养老保险司和农村社会保险司都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然而养老保险司专司城镇人口养老保险管理,农村社会保险司下的养老保险处负责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管理。这样就导致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分散,形成多头领导的局面。虽然2016年初国务院才出台《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但是未对管理体制进行明确规定。第三,阻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分散化和碎片化使得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较低,大多集中于市级和县级。风险的规避需要大多数人的参与,保险本身要符合大数法则原理,然而低层次的统筹难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效应,这样不仅不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也影响了社会保障互济功能的实现。

新时期,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快速扩展,户籍观念逐渐淡化、劳动力流动不断加快,社会保障在建构方向上追求的是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这种趋势下,社会保障必须从注重广覆盖、普惠性转向注重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指出“推进制度整合和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接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是社会保障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形成的政策导向。在当前深化改革时期需要合理的顶层设计以及至上而下的逐步规范和引导。只有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进行规范指导,才能为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建设服务。做好社会保障的顶层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必须明确当前社会保障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模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缓慢,大部分地区处于社会保障覆盖的“空白区”,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我国鼓励各个地方逐步地探索各地的社会保障建设,当时建设社会保障主要实现普惠性。但是,随着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展,当前社会保障追求的是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在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从制度分立走向制度整合[1]。因此,层顶设计需要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文件都应向着这方面靠拢。实际中也有很多地区的社会保障建设已经向着这个方面努力,自觉地把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统一起来。第二,进一步优化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包括社会保障结构、管理体制、监管体制、经办体制等。首先,社会保障本身的构成必须优化,如养老、医疗、救助等制度安排上,必须进行整合和规范。既包括同一保险项目的整合,也考虑不同保险项目之间的衔接。如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地区和部门的分割分为不同形式的保险,这时就需要先在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上实现统一,逐步地为一体化扫除障碍。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应该把同一保险项目归于同一部门下管理,改变以往不同部门的分散管理,有学者建议组建统一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机构,成立社会保障监管委员会等[2],这些都是值得参考的建议。同时,也需要把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责任进一步的明晰。同时,在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的管理上,也应该把分散的经办机构进行规整,按照保险项目进行分类,精简经办机构的服务流程。第三,要做好社会保障关键项目的建设,如基金投资管理项目、社保信息网项目等。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建设的“血液”,只有血液运转通畅才能保证社会保障建设的可持续性,需要把分散的资金集中投资管理,在投资运营上需要科学的规划。关于社会保障信息建设是确保社会保障一体化的信息支撑,把分散的参保信息以及收入情况等统一起来,利于社会保障的统一管理。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避免参保中的不规范行为,如重复参保、救助不当等,节省社会保障资源。

二、社会保障的规则供给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当前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期,各领域的深化改革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领。社会保障领域的深化改革也一样,在改变原有利益格局的时候更需要至上而下的法律指引。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建设有许多不利于改革的因素。第一,立法理念的落后,导致立法步伐缓慢。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渐进改革和“先试点,后立法”路径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比较落后和分散[3]。原本在分散化基础上颁布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固了社会保障分散化的程度,不易于统一步伐的推进。第二,社会保障法律的不全面,导致了部分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缺乏法律依据。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状况来看,全国层面的社会保障法尚未创立,现有的法律如201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2年4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于2012年7月开始实施;2014年2月通过《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于2014年10月刚刚通过;其余的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次。大多仍处在政府政策层面,有的甚至政府政策也未有明确的规定,如我国缺乏统一的养老福利法规,导致了城镇公办养老福利院与农村敬老院相分割的现状。同时,慈善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缺少慈善法对慈善事业进行规范,不利于慈善作用的发挥。第三,我国社会保障法的质量存在问题。社会保障相关法律质量的高低,直接?P系到社会保障实施规范问题,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制定以政府的政策规定居多,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的推行来看,问题仍然有很多。如我国于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在其出台的过程中也考虑了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则,如包括人民群众的参与、专家的讨论、法律的论证和修改等程序,但是实施后“在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社会保险纠纷解决等方面仍存在问题”。[4]法律质量的不高,必然会影响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开展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不完备导致了社会保障领域存在较多争议问题,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都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利益诉求多样和社会群体分层多变的时期,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法律的支持,需要进一步的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第一,立法理念要有所转变,树立“立法先行”的理念。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决策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的认知增多,需要对社会保障法进行积极的建构。首先,改变以往“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模式,加强高层次的立法行为,如全国大大及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相关社会保障法。其次,丰富社会保障立法相关的理论。积极的探索法学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的丰富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理论,为立法先行提供理论支撑。第二,完备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按照社会保障包括的主体内容以及其他的辅助内容,补缺没有制定的法律,修改已有法律存在的缺陷。在科学的立法原则指导下,通过制定一部总的社会保障法和各领域子法的形式来推进社会保障立法进程。第三,提高社会保障的立法质量。立法要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则,在社会保障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和立法论证等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涉及到社会保障立法的相关资料如背景资料、备选方案等都需要在立法的过程中及时的向外界公开,让社会各界了解到立法的内容,使立法行为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同时,立法要注重专家学者的作用,因为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法律思维,能够为立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社会保障法的完备需要一定的立法技术,需要立法者具有超越前人的智慧和娴熟地驾驭法律概念与术语的高深技巧[5]。最后,进行立法论证,使设立的社会保障法能够真正的反应各利益阶层的合理诉求,建基于平等协商的基础之上。

三、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供给改革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从无到有,从覆盖较少的人群到逐渐地覆盖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道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对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一方面体现在,居民对总体社会保障水平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体现在,被分散化的社会保障分割的各群体之间由于享受到的保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了心理不平衡而引起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随着我国社会保障覆盖群体快速增多,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往广覆盖、保基本的低水平社会保障逐渐不适应居民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社会保障的稳定发展。第一,社会保障长时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会影响社会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本身具有刚性规律,社会保障水平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飞速发展,虽然经济领域的新常态表现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是增长的总量是增加的,对应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应是逐渐提高的。而且,从居民个体角度来看,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也要求社会保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第二,长期的低水平不利于实现居民的发展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基本的人权,我国改革开放前后都在解决居民的温饱问题,早期配套的社会保障也只满足生存权的要求。但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奋斗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的生存权得以有效保障后,亟需为实现发展权创造条件。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可以实现居民的生存权,但是满足不了居民发展权需求。第三,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容易导致社会保障建设过程中不同待遇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保障低水平运行下,由于分散化的社会保障导致了各地区、各部门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由于内心不满情绪的刺激和居民认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在社会保障方面享受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自己的其他地区或者单位会产生一种不公的意识,进而引发社会仇恨。依据亚当斯对公平理论的描述,人们往往拿自己的收益与投入之比来与其他人的收益和投入之比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比值小于其他人,则认为自己处于不公的地位,而且人们大多关注于自己的收益。一旦这种不公的意识在地区间、部门间形成大规模的反对行为,就容易导致社会冲突。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者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与社会结构、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6]。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都发生相应的转变,受之影响的社会保障水平也需要调整。经济领域的新常态表明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在保障水平总体提升的同时也会有不稳定性;社会的城乡分割导致保障水平差异也需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建构下逐渐地缩小;人口老龄化也对保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时加以考量。第一,必须保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度性,这是保障水平提高的总前提。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等都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同时社会保障本身的刚性增长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保障水平的提高必须坚持这一前提。第二,根据大多数研究表明,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总体是比较低的,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可以适度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第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需要优化。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居民在待遇给付方面的感受来体现,而社会保障基金是待遇给付的保障。首先,在统筹层次上应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把分散的基金汇聚起来,发挥其规模效应;其次,在投资运营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应该发挥市场在基金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由于前期过多的顾虑安全性问题,导致社保基金贬值较多。在充分掌握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股票、实业投资等方式,增加基金的投资渠道,尽可能提升基金升值的空间。第四,在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逐渐逼近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制定弹性的延迟退休制度;同时,适度地调整社会保障缴费的机制,在各主体的分担水平上,随着收入的增多,可以逐渐地规范责任主体的实际缴费率。

四、社会保障话语体系供给改革

一般认为话语理论研究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哈里斯(Harris)提出话语分析的概念,然后相关研究才逐渐展开,而在我国也是从边缘学科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由于随着国家交往的增多和深入,必须要注重符合本国实际的话语体系,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进而增强国家的影响力。话语分析主要是指对语境对话进行动态功能上的分析,注重实际语料分析,关注语料的可接受程度等[7],这就需要加强对话语的研究。有学者认为,话语是指通过对同一事物不同表达所形成的陈述系列整体研究后提炼出的关于这个事物的书写或言说。因此,话语并不是简单地表达,而是需要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果[8]。而话语体系指的是一整套表述一种思维系统的语言系?y[9],这就需要在话语形成基础上再一次进行体系化。我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也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社会保障的话语研究则较少,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社会保障话语体系了。社会保障的话语必定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发展实际的浓缩和提炼,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社会保障的话语呈现了多样性和模糊性的问题。

首先,多样性主要是指对同一事物的有多种表述,而这种表述却一直并存,没有经过提炼和整合。如“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国内对长期护理这一用词就存在很多分歧,有长期照护、长期照料等名称。有专家认为护理只是指医疗护理,缺乏生活照料的成分,不利于制度的发展,应该使用长期照护;也有专家认为长期照料能够很好地与医疗护理相区别,用长期照料更好。而且,在国家层面也出现不同的用词,政策文件中使用了长期护理,而总书记在5月份的学习会上却使用的是照护字样。再如,当前各地探索的慢性病门诊保障的用词,东莞市使用的是特定门诊,长沙市使用的是特殊病种门诊,沈阳市使用的是门诊规定病种,重庆市使用的是特殊疾病门诊,而南京市的职工群体对应的是门诊慢性病,居民对应的是门诊大病。同是对慢性病的门诊保障政策,每个地方的话语表述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群体也有区别。诸如此类的情况,是我国社会保障话语的多样性的体现,由于知识架构和认知的差异导致了话语的多样性,但是又缺乏对多样话语的提炼和升华,所以出现了话语的五花八门。其次,模糊性是指对事物的表述不清晰,对事物的界定不严谨。模糊性会给实践造成一定的困难,如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坚持“保基本”的原则,这个保基本就带有较强的模糊性,基本本身就是一个程度性地词汇,不能很好地进行量化处理,在实际中到底养老金发放多少算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多少百分比才是保基本等等,都不能很好地去衡量这个基本。所以,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险水平有点偏向于社会福利的倾向,不利于制度的发展。再如“医养结合”的用词也是很模糊,到底医养结合的内涵是什么,实际中怎么去操作,是直接在养老院里增设医疗服务,还是在医院里面增加养老资源,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一旦表述不清,有可能会出现打着医养结合的名义大肆发展房地产等现象。还有在基本医疗保险上,国家提出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保险,这两个概念甚是模糊,看似都是对因疾病而需要支出大额医疗费用的保险,但是二者到底实际中如何区分,难以界定清楚二者的边界和范畴。模糊性往往由于难以给出适当的话语表述,或者只是局限于狭隘的视角,缺乏有效的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话语的多样性和模糊性是较为鲜明的特征,话语本身来源于现实,但是既成的话语又会反过来影响实践活动,因此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社会保障话语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积极地构建我国社会保障的话语体系。首先,可以统一社会保障话语,加强学界以及地方的沟通,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把多样和模糊的话语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为我国构建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话语指导。其次,探索构建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话语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与不同国家交流和学习中会不断地接触到新的理念和做法,但是,我们一定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做法,必须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话语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共享,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力。

五、社会保障的参与主体供给改革

随着利益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结构复杂化,解决社会问题单独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解决社会问题中追求的是多元主体合作。国外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的辩论,二者都没能很好的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找到出路,后来大部分国家走上了第三条道路,提倡福利的多元供给,都说明社会保障的持续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我国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造成了社会保障事务由政府独揽的局面,这是中国特殊情况下形成的暂时现象,社会保障参与主体不足将会减少社会保障可利用的资源。

首先,参与社会保障主体较少,会加重政府的治理负担。我国社会保障明显地具有政府主导的特色,容易造成居民对政府福利的依赖,尤其在解决贫困问题上;但是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政府也有失灵的时候,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局面已经不合时宜。随着社会保障覆盖人群增多,需要政府在管理、协调和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投入逐?u增加。由此带来管理成本和财政转移支付将不断加大;而且随着社会保障刚性增长,将会给政府带来严峻的挑战。其次,政府主导社会保障,使社会保障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状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果市场未能充分的发挥在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中作用,那么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不完善的;未能有效地挖掘市场的潜力,就不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状态。同时,社会组织也正在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主体,我国由于在前期没有给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本身利于社会保障发展的社会组织没有很好地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中去。如慈善组织具有天然的利他主义精神的指导,是对社会保障发展极好的维护,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运转环境,在参与渠道、信息获取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指引,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

责任分担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改革进入“深水区”时,各种问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多,社会治理追寻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虽然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建设的主体,但是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全部由政府包办的运行模式已被证明缺乏可持续性,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加剧、发展不平衡等各种经济社会因素交错影响下,政府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还需要与其他的主体进行合作。从国外社会保障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社会保障属于多元化的体系,在依靠政府的财政开支的同时,还需要市场、社会组织、个人等力量的参与。因此,在顶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多主体参与的条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多方面、多层次的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第一,需要营造市场、社会组织等参与社会保障建设的氛围。在各主体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环境,引导各主体进行积极地对话,让各主体意识到自身既是社会保障的参与者,也是社会保障的享受者,增加各主体的责任意识。通过多主体的协商合作,构建出风险分担、成果共享的社会社会保障文化氛围,使各主体在思想上有着积极参与的意识。第二,明确各主体的分工和职责,转变以往的观念。首先,政府一直作为社会保障的主导者,需要转变治理观念。自身的能力和财力是有限的,需要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上取得创新,充分利用有限的财力和权力去吸引和指导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进入到社会保障建设中来,促进社会保障多样化的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明晰各自的责任,市场可以经营好的就交由市场去处理,如商业保险可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的需求,养老机构可以满足居民对养老的多样追求。同时,政府也可以向市场购买社会保障的服务供给于居民。其次,市场能够提供政府现有水平不能够提供的服务保障,如高层次的护理保险,由于其专业化能够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服务,这是当前政府不能够提供的。然后,需要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供给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行动往往具有自发性和自组织性,尤其是那些有利于社会保障发展的慈善组织等,组织的工作人员往往都有着利他主义的信念,能够在政府无力解决而市场又不愿处理的地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为社会保障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比如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政府有可能力不从心而市场缺乏动力,这时一些非营利组织便可以发挥其作用。再如,社区自发形成的爱老敬老组织等,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所以,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财政支出、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倾斜。可以考虑制定社会组织法来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自身供给服务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胡若痴,武靖州.从分立到整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趋向探讨[J].财政研究,2013(11).[2] 赵伟,张奇林.服务型政府范式下我国社会保障监管体系的思考与重构[J].求索,2014(8).[3] 崔凤,雷咸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2).[4] 杨思斌.社会保险法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4).[5] 何珊君.科学立法的重要条件及其考察[J].学术界,2013(12).[6]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倪文杰,郭亮.边缘学科大辞典[M].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510.[8] 杨生平.话语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6):45-51.[9] 蓝志勇.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33-38.

第五篇:关于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精准扶贫”,你需要了解的十个关键点

一、现状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学习笔记”评述:

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认识和掌握贫困化发生机理、演化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制定扶贫规划的重要依据。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与扶贫成败与否有巨大的关联。“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三、六个精准

“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四、四个施策

“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五、五种渠道

第 1 页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六、十项工程

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龙头企业带动。

“学习笔记”评述: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就体现出精准扶贫中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的行动。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多元主体

“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学习笔记”评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搞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更加明显。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搞大水漫灌、一刀切,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打了水漂。精准扶贫的思路动员了我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到扶贫的行列中来,开创了多维联动的社会扶贫新格局,真正反映民情民心,将脱贫致富带入到寻常生活中。

八、管理

“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学习笔记”评述: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然而,在原有考核机制下,为争

第 2 页 取政策扶持,部分地区出现了“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为创新扶贫县考核机制,2014年中组部、扶贫办印发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扶贫县考核、约束、退出三项机制改革。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文件,对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禁止作为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在退出机制上,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河北、贵州、甘肃等省份制定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奖励办法和脱贫时间表。

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将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了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今后行业部门扶贫工作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顺手之举”,而是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予以监督保障。

九、扶志与扶智

“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习笔记”评述: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十、展望

让精准扶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QQ:50447496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第 3 页 1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安全工作。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需求包括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此理论主要是凯恩斯短期刺激理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1503论文有日文供给侧提出,相对于需求侧而言,包括新增劳动力,资本形成,生产效率提高),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零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根本目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3本质属性: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第 4 页

下载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中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扶贫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脱贫规划》”)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思路,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利用三月“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等有利契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

    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今年以来国家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了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范文模版)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 按照区委的安排,有幸参加这次由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听了区委卢忠于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016两会学习心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两会学习心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发表......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访谈)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本报记者 龚 雯 许志峰 王 珂 2016年01月04日0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

    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情况,找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

    关于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关于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作用的思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