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0学时数学研修感悟
紧 贴 实 际 有 效 教 学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感悟
10个半天的培训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回来之后我时时想起那过去的5天,庆幸自己当初网上报名时正确的选择!聆听一个个讲座时,让我一次次地反思日常教学的自己:
原来,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基础上下浮动、左右调整,而不能照搬全抄;数学广角既可以“少少几刀”,也可以“千刀万剐”,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有给我们分享课题研究的几位老师的执着;汤春燕老师的激情、陈庆宪老师的投入、周炳炎老师的细心、沈江峰院长的“草根”„„都印在我的脑子里。
特别是汤老师的《“六问”我们的日常教学》,紧贴我们的课堂实际,让我深有感触——
一.课时目标清楚吗?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非预设性的生成,如果没有“课时目标”这根“准绳”,就很容易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毛病。我们应该需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
日常教学时,我有时候也有意模仿特级教师上课的那种“随意”“洒脱”,想让学生能给我的课堂带来精彩的生成。可是,更多的时候,生成与预设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曾经说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过程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离。而这样的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绽放,情感正在撞击,视野正在扩大,这比任何所谓的知识目标更为可贵„„。” 的确,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首先应该在课前预设要全面了解学生,理智地认识生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发资源,机智地筛选生成;三是教学评价要适时准确,巧妙地运用生成。
二.学生的错误理睬了吗?
“做好了吗?我们来校对一下!”
“你做对了吗?做对的举手?嗯!真不错,大部分同学做对了!” “好,我们来看下面一题!”
这是我平常课堂中经常要讲的几句话。汤老师一针见血地向我指出了问题所在:
那几个少数不举手的同学,为什么不举手?错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错了?对于每一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位同学的错误,了解了吗?看见了吗?看见了又理睬了吗?!
面对学生的错误,更应该做的是“关注”!好好地去了解,分析,利用,让错误也变得“美丽”!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可以从失败中寻找教训,得到启发,从而在与错误的对抗中获得发展。
三.课堂中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了吗? 为了赶教学进度,我在课堂中常常这么说: “动作快一点!时间要来不及的哦!” “想好了吗?怎么还没有想好?” „„
忽略了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数学更需要静思默想,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思考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育是慢的艺术”,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教育的慢看似耗掉的时间更多,因为它不期待受教育的人立马改变,而是强调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强调的是“互相的寻找”与“共同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互动,是彼此的肯定与期待,是相互的欣赏与愉悦,是共同的提高与成长,也是看到开花却不一定看到结果的漫长等待。
这里的“花时间”,不是慢条斯理,不是拖沓冗余,而是一种农人心态,一种道家风格,一种等待艺术。老师不会急切地想把结论奉献给学生的浮躁,大部分学生不会似懂非懂的照搬,后进学生也没有不知所措的茫然,而看到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
请耐心等待,花儿就要开了。„„
很巧,我们学习的五天里,天公作美,没有炎热,只有凉爽!同学聚会的时候,有朋友笑称:“是你的到来给绍兴带来了清凉!”但我深深地知道,这次绍兴培训之旅,我收获的有更多更多„„
第二篇:80学时研修总结
80学时研修总结
刘志香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今后发展的需要。依据市教科院教师培训计划,结合本人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个人研修计划:
一、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1.每周争取读一些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文章,并做好相关的摘录,一个学期至少读一本好书,期末写好读书心得。
2.本学期精心设计一节公开课,作好教学反思,并与同学科教师们课后进行互评,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写好听课记录,及时记录听课体会和修改意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
3.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课件以利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个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拓展视野,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
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1.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研讨。反思自己,分享他人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
2.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学反思确实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课后对教学手段记忆犹新时,要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记下课后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完善、修正原来的教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留意多钻研、勤思考,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让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三、在思考中锻炼自己
勤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注意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切实按照市教科院和学校的总体计划部署,根据自己所教学生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教学科做到最好。
个人教学实践反思
针对平时教学中,现就借这个机会好好的进行总结:上课一定要准备充分,上课的效率要高,提高同学的参与率和激情,我认为每上一课都要像上公开课一样的上,高效而且准备充分,有完整的思路和对课件的熟悉;上课的深度有时不够;上课不太会调节学习气氛,对待学生非常严肃,学生上我的课非常紧张;有时作业没有及时评讲;备课没有备教法,更没有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只备了专业知识和教学重难点;一味的以传授只是为主,认为这是必考的就努力讲,事实上,我们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教学做铺垫的和为教学起到起促进作用。我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明白上好一堂真真的教研课,必须熟悉并且能背诵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堂用语的准备、学生的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学情、学生只有15%的热情,我们要拿出100%的激情来调动他们,并且用微笑和细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我们必须优先考虑的,我们不用太追求上课的内容是否完成,一定要追求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学生收获是什么,这是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思考的问题。
第三篇:用心感悟(数学研修)
用心感悟,收获精彩-------观课报告
课堂教学观摩课报告分析
我通过观摩这6节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数学课学到了很多。我对这5节课进行了观察,观察视角包括四个方面:问题情境、课堂提问、课堂对话和学生活动。下面是具体的观察分析。
一、问题情境
此次课堂观察的问题情境主要是指新课的导入情境,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学习。1.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新颖、独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兴趣盎然。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2.问题情境的思考性
好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是情境创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创设情境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匠心独运的情境中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点拨和碰撞,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之中。本次展评课中在这方面,我们认为比较理想。52.9%的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空间属于“适度”,有47.1%的问题提出属于“一般” 3.问题情境的指向性
本次活动课中教师们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指向性大多比较明确,能根据新知创设情境,学生基本上能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顺利进入主题。大部分的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符合这一特点。
4.问题情境的可操作性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新课的进一步展开而服务,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不具有探究性,反之,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失去信心。本次活动中,教师大多能抓住新知的联结点和生长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出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观察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为情境而情境,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引桥”过长,头重脚轻,使后续新课难以展开等,二、课堂提问
数学这门学科是在人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的发展一再地证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使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学数学教学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问题正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本次我们课堂提问观察的具体内容包括:1.所提问题具有思考性的频数;2.提问后给学生思考时间的频数;3.教师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能否让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4.教师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能否适时提出便于学生理解的相似问题或降低问题的难度;5.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能否准确把握,能否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处理教学预设。
(一)观察标准的界定
1.具有思考性问题含义的确定
我们把被观察学生需要经过分析推理或归纳总结才能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具有思考性的问题也应包括探索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性问题等。
2.怎样判断提问后是否留给学生时间思考 我们记录时的标准主要看教师是否能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意留出适当的停顿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也是学生领会和同化问题并整体的将问题纳入已有的数学知识的轨道中,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提出后必须要适当的留出一些时间,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思考问题,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答完问题后再停顿数秒,往往可引出该生或其他学生的更完整、更准确的补充。
(二)观察结果
根据5节参评课课堂提问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具有以下特点:.我认为,大部分课中具有思考性问题的频数比较合理;个别课中思考性问题的频数偏少,多数提问只是为了调控和管理课堂,或者大多是一些简单的知识型的问题。当然频数是否合理和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课题之间的差异也有关系。
另外,大部分课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了1~2个相对开放的问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创设了一定的空间。
但是,问题总体设计方面还存在整体性不强、缺乏层次感等问题。2.给学生时间思考的次数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开放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都能让学生相互交流,这样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很多难度中等的问题,教师会因为要赶时间,就不能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思考时间,而是在问题提出后的2、3秒时间内喊起思维相对敏捷的少数学生回答。其结果要么回答缺少深度,要么大部分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教师在提出一个有思考性的问题后,还必须要适当的留出一些时间,使学生可以积极地思考问题,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答完问题后再停顿数秒,往往可引出该生或其他学生的更完整、更准确的补充。即使是难度中等的问题,教师留有适当的停顿还是必需的,我们不能用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大家的思维。
在收获的同时,同时也有自己的两点看法:
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克服讲得多的缺点。要学会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很多老师一个通病:任何一个问题,总不放心学生,还没等学生思考,老师就提醒提醒再提醒,不给学生暴露思维欠缺和不足的机会。而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不要留于形式,应有目的、有要求。所以在设计一个活动时,首先要想到:有设计这个活动的必要吗?,我是围绕哪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怎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活动起来?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是否真的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是否发挥了所有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的活动可以减少甚至不做。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的人。
第四篇:数学国培研修感悟
数学国培研修感悟
雨冲乡中心小学
雷
洪
远程项目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的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变原来的单一应试教育观,树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体现的新的多元教育观或称人才培养观,关心学生的发展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观。作为数学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语言观,树立科学的语言观,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用当代崭新的语言观指导自己的工作。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那种认为把时间用在培养语言能力上会影响考试成绩的想法是多余的。数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来说是成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数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考试成绩。
二、转变角色,提高素质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的示范,任重而道远。作为数学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传授或灌输知识和片面追求应试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素质,成为学者、研究者、导演和教练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学习感触很大
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
四、转变心态,快乐工作
我们要做一个胸怀博大、有思想、有智慧、有爱心的人。积极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是事业成功的开端。雷锋之所以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的主动性和积极的心态。只有积极主动的人才能懂得奉献,才能取得成功。
第五篇:90学时培训感悟
培训感悟
参加了绍兴市教研院小学科学理论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说课和专题报告,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
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境界:
1、从教学层来看,体现“四个超越”:超越模式,摆脱束缚;超越教材,整合资源;超越课堂,关注生成;超越教师,尊重主体。
2、从课堂形态看,体现“三气”:大气,立体鲜活;人气,情感共鸣;灵气,放飞想象。
3、从教学特点看,体现“四有”:问题有悬念,思维有碰撞,感悟有挑战,探究有喜悦。
4、从教学风格看,体现“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科学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
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