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4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第一篇: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观看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教学视频活动总结

东区小学 吴江敏

吴老师的数学课堂总是给我们流连忘返的感觉,不管近距离的亲身感受吴老师的数学课堂,还是从电脑上观看吴老师的数学课堂,都能让每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和蔼可亲的脸、亲切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每位教师感到这位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从来不摆“范”,她的数学课我们如饥似渴的欣赏着、享受着、学习着。

2013年12月10日第七节课,我校数学教师又一次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视频,观看后我又组织教师研讨,吴老师课堂中的几个片段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溜达”中引出要研究的内容。路程问题对学生而言也是较抽象的,而吴老师请一名同学“溜达”,不仅引起所有同学的好奇和兴趣,而且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速度、时间和距离”三量之间关系的思考,唤醒了学生的记忆。

二、从“表演”中让学生理解关键词。课堂上吴老师请同学们表演“相对、同时、相遇、相距”等概念,不仅无形中拉近学生的距离,让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欲望,还能够抠住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真实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理解“相对、同时、相遇、相距”等概念,进行自主探究等后继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三、从“小老师”中体现学生的课堂。在汇报交流中,吴老师让学生作“小老师”,当台下学生一时间适应不了这样的上课方式时,她就充当学生举手提问引导学生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当小老师不能解决同学们的提问时,她又从中出谋划策。体现了吴老师的教学智慧和艺术。她以优秀教师人格的魅力、精湛的教艺以及独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抓住追问和干扰的契机,引导学生暴漏思维,敢于挑战,大胆的做课堂的主人。

四、从“举例”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吴老师让数学变得真实,因此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闭目想一想两人是这样走的在什么地方相遇?请同桌用文具盒演示相遇问题,让生说一说生活中有怎样的相遇问题?这些都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声的告诉学生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中渗透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注重评价的教学策略。

吴老师的语言不仅亲切,还给人大气爽朗的感觉。“谁还有问题要问?”“问得好!” “谢谢你关注到了我!”等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除了口头语言评价之外,还恰如其分地用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吴老师目光亲切自然,对于学生的回答不断投来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再配以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握手、拥抱)。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飞跃。一次次评价,一声声鼓励评价使数学课增添了几多情趣!

二、提问和理答的教学策略。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起到引发学生动机、激发学生思维、考察学生理解程度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课标中由过去的“双能”增加到“四能”,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节课中,吴老师通过幽默的语言提出问题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利于学生思维发展。通过

“张三李四八点钟同时相对而行,八点五分相遇,两个人共走了几分钟?”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对相遇时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汇报交流中,吴老师让学生做,当学生一时间适应不了“主持人”角色时,她边举手边说:“我有问题,100×4是什么意思?”在吴老师点拨、引导下,来自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生甲:你为什么要用4分钟乘100?生丙:4乘50是什么意思?等等问题,吴老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态的课堂,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相遇问题。吴老师本身也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一遍遍的“你们还有问题吗”,一遍遍的“谢谢,我听明白了”。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强烈地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在解答的过程中,使得应用题的本质浮出水面,让学生彻底地理解题目之间量的关系。吴老师巧妙地提问和理答,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

本节课虽然讲的是应用题教学,但吴老师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分析数量关系,而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只对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予以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整节课,充满了童趣、乐趣。学生会学、爱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吴老师始终鼓励、倡导学生用动作、手势等肢体语言演示题目,这样既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应用题重新赋予了动起来的活力与趣味,更是有利地引导学生直观、具体地理解题意,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第二篇: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本站推荐)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从“有效教学”谈起

课题: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从“有效教学”谈起 日期:2010年9月20日 地点:华师大 主讲老师:李政涛 引子:价值取向 两个例子:

1、两个工人搬砖:一人:工钱?另一人:美丽的大厦?

2、两个年轻人应聘: 老总:你希望得到什么?

应聘者一:薪水?房帖?车贴?话贴?三险? 应聘者二:学习!待遇

服务(等价物)教师学习:

帆(价值取向)和桨(动力)

教师的有效学习教师的现场学习力!

当我进入现场,我要带好两个东西:

钉子、钩子

钉子——钉住教师的语言流、思想流(信息流)钩子——钩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

方法、观点、视角、分析框架

眼镜框、眼镜片,就是你的视角 人最怕偏狭、狭隘

人是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看课堂的视角的

衡量是否有效,有一个尺度:离开华师大,你的眼镜变了没有? 如果离开华师大,镜框、镜片、分析框架不一样了,学习就有效了。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从“有效教学”谈起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理解有效教学的关键字:

“五实”

1、扎实——有意义的课——走出课堂,走进课堂是否不一样? 学生走出课堂,他的知识增长、技能提升、情感态度变化、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提升

2、充实——有效率的课——两个意义:面上有效率(好中差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3、丰实——有生成的课

4、平实——常态下的课(不是只能在公开课上上的课),公开课(仿佛偶尔吃的宴会、宴席、大餐)最炼人,家常课(平常的家常饭菜)最养人。

5、真实——有缺憾的课,恰恰说明这样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

(二)必须理解的关键词

有效?

框架一:三效

1、有效益:目标——达程度?

2、有效果:学生——进步发展?

3、有效率:投入与产出? 框架二:八效

1、全效——面小全体学生——例如:一堂课,一生发言12次,一生发言9次,全班共发言43次,这样的教学面向的是少数明星学生

2、广效——视野宽广——眼界决定境界

3、远效——持续长远——有没有教给学生:方法、能力、习惯

4、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

例如:《船长》一文中的“绅士”一次的理解。英国媒体为什么赞扬船长?

一、以身殉船;

二、逃要逃得像一个绅士;

从谈绅士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绅士:

1、无论在何种情况,依然保持镇定,从容不迫;

2、无论何种情况,仍然履行、承担责任,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承担的责任。船长,很显然是一个绅士。

文中的大副的话,理解为绅士的表现,即为“浅度”解读。

5、强效——兴趣和需要; 案例:

师:(再和班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熟字“射”)同学们,这个字读什么?

生:(齐读)射(shè)师:(摇头)这字不念(shè)(生惊异——

让学生爱上汉字和汉语,感受到汉字汉语的魅力和美!例如:

解读“休息”——一人靠在树上,叫“休”;自己把心放下去,叫“息”。只有把心放下了,才真正的叫休息。

老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深圳的史丰收成为速算大师的原因:

小时候,数学课,史丰收问:为什么只能从左往右算,不能从右往左算呢?

教师:提得好!你自己可以试一试呀。

6、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

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

——苏霍姆林斯基

7、速效——简约:目标要简约、方法简约、环节简约、技术简约、语言简约(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8、奇效——化腐朽为神奇 角色 情感 案例:

语文课上,教师范读课文,当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到“爸爸„„”,台下“哎”了一声。教师:读书声情并茂,明天给你5分钟时间,介绍如何这么快进入角色的。(学生晚上备课备到11点。)

李镇西:知识分子---社会担当 视野和思想

前沿的理论和实践?

最大的宫殿是什么?——一生答:故宫;一生答:子宫 如何处理?

(三)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

1、教什么

如何确定这个内容?哪些可以教?哪些不可以教?

方式之一:对照课程标准

活出课标来!

质疑能力——对应知识点训练!

方式之二:对照学生发展需要

原则一: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有些课,为什么无效或低效,恰恰是教师把力气花在了学生会的动的地方了。

原则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

教什么?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学生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

钱梦龙——《死海不死》

教学起点?——从学生不懂得地方开始

原则三: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例如:《外婆的手纹》——老人的孤寂和悲凉,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学生也很难理解,干脆放了。

2、怎么教? 用什么方法教?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路径: 基于学科特点

基于教学内容——说明文、小说、古诗词 基于学生特点——年段、学生的基础 基于教师特点—— 从名师那里学什么? 名师好似参天大树

一是技巧和方法(花朵和果实)

二是思想、观念(出方法)和精神——于漪: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根)

名师,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三是成长历程

《岁月如歌》于漪

用语言“粘”住学生 语言敏感:学科语言敏感---思维方式、学生语言敏感:---儿童诗---大概78首---问题!亮点 教师语言敏感:他人、自我

学习的心态、倾听的姿态:视角、表达---打动?说服?(倾听,一听视角,二听表达;自我)

熊川武---理解教育 美国学生三强:表达 演说 动手

中国学生三强:考试 知识

3、教到什么程度?

基于课标——“新基础教育”成型性

研究丛书 基于学生——年段、基础 基于能级——台阶、层次、层级

例如:阅读能力(捕捉信息能力、解释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

“学会”三个单词——不准确,能级不清。学会的三个能级——认识、拼写、运用。

1、本节课的知识训练点

2、本节课的能力培养点

3、本节课的方法习得点

教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方法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

4、本节课习惯养成点

5、本节课考试关注点(站在复习考试的终端回溯,把考试的终端,用于平时)

(四)、必须明确的五个点

面面俱到、十全大补、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确打击!--炸点!

1、知识训练点

2、能力培养点 目标设计:能力目标!

3、方法习得点

教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方法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

打破匀速思维(运动),变速运动(思维)

4、习惯养成点

习惯是所有教育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5、考试关注点

二、我的“有效教学”观 许妍娜——局前街小学 浙江的课漂亮没获奖,为什么? 崔峦——

看好课,不看是否活跃、是否热闹。看一堂课后,学生变了吗?发展了吗?

浙江老师的课,除了老师非常出色以外,学生也很出彩。在这样的公开课上,学生表现很好,有两种:一是学生本来就好,再现、表演;二是教出来的好:不好到好,本来一种好,这里有了另一种的好!好上加好!

浙江的老师的课,学生本来就好。评委没有看到,学生的好,哪些是这节课教出来的好。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只是滑冰课,滑行而已,没有扎根,没有刨坑。

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学生课堂中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学习,课的问题在没有把活动变为学习。

语文课的表演:为了内化语言。但是往往有表演没有语文学习。课感、语感、数感

听课看重两种感觉:推进感!生长感!

让课堂上有生长感,教学设计要想明白三个问题: 一是挑战(点)什么?——准备给学生什么养的挑战? 二是突破(点)什么?——希望本节课突破什么难点和障碍点? 三是提升(点)什么?——如何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1、什么是好课?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 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滑冰课”,只是“滑行”而已。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把活动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一)生长的前提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

2、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教材 什么是学生立场?

一是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

评价一堂课好不好,看一堂课教与学互动生成的质和量 二是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目标

目标制定的依据(课标依据、教材依据、学生依据)教参姓参不姓我!其

一、需要 其

二、缺什么 其

三、困难和障碍 其

四、差异

(二)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

放什么?时间、权利(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课堂开放类型化:

假开放——课堂有大问题的设计,没有重心的下移,常常体现在:重心太高或者偏高。例如:交流汇报,仅仅满足于教师与个别学生一对一的交流。教师喜欢和学生单挑!没有把问题放到学生中、小组中、组际中,这样,很容易个别替代群体。这样的课堂,常常掩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困难和障碍。看起来很流畅。开放,要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障碍。

半开放——有重心的下移,但放下去,没有回收。

白开放——有对资源的回收,例如会将学生讨论中对问题讨论的方法、问题进行回收,分类;但没有充分利用和有效反馈,导致资源的浪费。

乱开放——没有目标和指向的开放。到底放什么?收什么? 真开放——有大问题设计,有重心下移,有资源回收,更有有效地利用与反馈。

2、扎实的生长(1)扎实在于清晰

学生清晰?内容清晰?目标清晰?环节清晰?教学的指令和要求清晰? 听课者提问:教学中的第个环节 和第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例如:如何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2)扎实在于细致 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教学细节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有效,一定要分步骤、分阶段的训练: 第一步:同桌合作——一人说,对面人倾听、评价、补充 第二步:小组内部合作交流(明确分工、规则:例如:弱者先说,强者补充)

第三步:小组代表发言(我认为、我觉得„„制止,改为:我们小组认为)

第四步:组际互动交流(补充、质疑、提问、回答„„)——用好组际资源!

细节1:指令和要求(怎么合作

合作什么

要注意什么)细节2:评价和反馈——指向:小组合作质量

可以展示介绍经验、可以好的小组参与到不会合作的小组中,帮助提高质量

细节3:及时板书,提供学习和讨论的支架(教师要有支架意识,尤其要提供方法的支架)

(3)扎实在于生成 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织网)

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滚雪球)——把一个人的亮点成为全班的亮点

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成(刨坑)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扭转)(4)扎实在于停顿

教学是停顿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当学生有两点的时候,停顿,放大,鼓励。当学生有错误时,停顿,纠正。

当学生有问题和困惑的时候,停顿,解决。当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停顿,满足需要。(5)扎实在于持续(6)扎实在于运用

不要让学生的积累沉睡在笔记本上!大量持续的运用,给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7)扎实在于写练

孙双金:一堂好的语文课: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3、优美的生长

知识之美、过程之美、语言之美、仪态之美„„生长之美

4、温暖的生长 课堂是一段温暖的旅程 教师首先要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结语:

开放中扎实、优美和温暖的生长课堂 有相应的价值取向,有丰厚的积累 教师要有三大积累:

一是实践积累(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听出来的,而是自己亲自实践练出来的)

二是阅读积累(窦桂梅《个人阅读史》、阅读习惯)听课——评议——上重建课

无论多忙,每天坚持阅读1-2个小时——阅读习惯 三是写作积累(案例、随笔、论文,强调写课技能)教师的五课技能: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议课、写课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

第三篇: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从“有效课堂”谈起》

——根据李政涛教授的报告整理如下: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一)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字“实”——“五实”

1、课堂要扎实(有意义的课)

2、课堂要充实(有效率的课)

3、课堂要丰实(有生成的课)

4、课堂要平实(常态下的课)

5、课堂要真实(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

(二)必须理解的一个关键词“有效”——“二框架”

框架一:“三效”即

1、有效益:目标达成度?

2、有效果:学生变化发展?

3、有效率:投入和产生? 框架二:“八效”即

1、全效:面向全体学生

2、广效:宽广的视野

3、远效:持续长远

4、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

5、强效:兴趣和需要

6、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

7、速效:简约

8、奇效:角色和情感

(三)必须思考的三个问题

1、教什么?

如何确定哪些可以教,哪些可以不教:

方式一:对照课程标准

方式二:对照学生发展需要 ☀遵循四个原则:

原则一: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

原则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和能读懂的不教,只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和教了以后学生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

原则三: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和不懂的不教。

原则四:学生认为需要的是重点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但老师认为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

2、怎么教?

方法一:适合学科特点

方法二:适合具体教学内容 方法三:适合学生特点 方法四:适合教师特点

☀我们要从名师那里学习什么?(大树)

一要学习技巧和方法(花朵和果实)二要学习思想、观念和精神(根)

三要学习成长历程(生长过程)☀注意三种语言敏感: 一是学科语言敏感 二是学生语言敏感 三是教师语言敏感

3、教到什么程度? 一是基于目标 二是基于学生 三是基于能级

(四)必须明确的五个点

1、知识训练点

2、能力培养点

3、习惯养成点

4、方法习得点

5、考试关注点

二、我的“有效教学”观

(一)少讲西方观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不讲课本观点,要有“四有”基本理论

1、有体温的理论

2、有呼吸的理论

3、有情感的理论

4、有体验的理论

(三)现在的课存在三个问题

1、有温度没有深度

2、有活动没有学习

3、有表演活动没有语文学习

(四)一节好课要看什么?

1、学生学得好不好—— 一是本来就好,如知识再现、能力展示、特长表演

二是教出来的好,如由不好到好;由一种好到多一种好;由好到好上加好。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一)教学设计

备课之前思考三个问题

1、挑战点是什么?——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

2、突破点是什么?——难点和障碍点?

3、提升点是什么?——原有基础?

(二)两大前提

1、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

2、认真解读学生,体现学生立场 ☀我们怎样来分析学生解读学生呢?

1、学生已经具有什么?

2、学生还缺什么?

3、学生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

(三)生长方式

1、开放的生长 一是底线是什么?

二是开放什么?——时间、空间、权利(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

2、扎实的生长 扎实从何而来? 一是扎实在于清晰(1)学生清晰(2)内容清晰(3)目标清晰(4)方法清晰(5)环节清晰

①每个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困难和障是什么?

②不同环节间的衔接、转换、关联点是什么?

(6)指令和要求清晰 二是扎实在于细节 三是扎实在于生成

(1)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2)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3)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 四是扎实在于停顿 什么时候停顿呢?

(1)在教学亮点之处停顿(2)在教学错误之处停顿

(3)在教学需要和困惑之处停顿 五是扎实在于运用 六是扎实在于写练

如孙双金老师曾总结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3、温暖的生长

教师应该具有的三大积累

一是实践积累、阅读积累 二是阅读习惯、写作积累 三是写作习惯、师生共长

李政涛教授的经典语录整理如下:

1、有效率的课不是指表面上有效率,而是指课堂上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

2、公开课最炼人,家常课最养人!

3、眼界决定境界!

4、一节好课最大的成功是把学生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的东西,让学生产生惊异!

5、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和汉语的魅力!

6、中国人的智慧、聪明和文明都凝聚在汉字和汉语中!

7、老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

8、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会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

9、你的一句话能够改变、塑造、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

10、课堂语言要简约,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

11、世界上三流教师用乘法来上课,二流教师用语言来上课,一流教师用眼神来上课!

12、我们要活出课标来!

13、教学起点,从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开始!

14、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15、于漪:岁月如歌——用语言粘住学生!

16、于漪: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

17、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包括:捕捉信息能力、解释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

18、一节好课,我们要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19、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课感,即课堂的推进感和生长感!

20、挑战产生兴趣和需要!

21、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22、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共性之一:善于和勤于做笔记!

23、一个人的提问能力和这个人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直接相关!

24、学问——学会提问!

25、教学应该是停顿的艺术,等待的艺术!

26、不要让学生的积累沉睡!

27、课堂是一段温暖的旅程!

28、教师应该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29、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

听了华师大博士、教授李政涛的学术报告《让课堂充满生长的信息——从“有效教学”谈起》,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李政涛教授讲了以下四个观点: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政涛先生是叶澜教授的学生,他首先阐述了叶澜教授的“五实”: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1、理解“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理解“八效”。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1、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照课程标准,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这里,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2、怎么教?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3、教到什么程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确定教到什么程度。

(四)必须明确“五个点”。这“五个点”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二、应该建立怎样的“有效教学观”?

报告中,李政涛教授谈了自己的“有效教学观”。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要诠释。

1、什么是好课?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

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

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滑冰课”,只是“滑行”而已。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把活动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1、课堂生长的前提。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

(1)开放的生长。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一是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四是扎实在于停顿。五是扎实在于持续。六是扎实在于运用。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4)温暖的生长。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

第四篇: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活 力

向阳小学

王瑜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段的教师,让孩子爱上我们的课堂,就必须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让课堂变成生命成长的沃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设计教学过程时,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前提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真正关注人发展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还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要我们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就很容易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为此,我认真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保证课堂教学运作的有效进行。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对于怎样区分“追上去”和“迎上去”我就有了几次的改动。一开始的设计是:让学生读读这两个词,再分别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区分,但这样的设计只会是几个平日里爱看书的孩子明白,但大多数的的孩子不会懂,势必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互动就没有了活力;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的改动:设计了一个选择填空:王老师到晓明家做客,一开门,小明就主动地(迎上去),说:“老师好”。老师要走了,小明发现老师的手机忘带了,就赶紧(追上去),把手机还给了老师。这样的练习,固然会帮大多数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两个词的不同,但课堂所体现的仍然是沿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教”,把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即使我的教学思路再清晰,这也不过是用我的思维代替了孩子们的思维。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又有了第三次的改动,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样,以主动迎上去拥抱看课的老师和追赶假装嫉妒而转身离去的我,使孩子们在互动中既体会到了词义的不同,又感受到了从我们身上传递出去的浓浓师爱,同时孩子们还有机会活动一下筋骨,课堂充满了活力,更有利于孩子们以更饱满的状态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设计我自自认为是一举多得。

(二)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现今的课堂早已不是先生手持戒尺的学堂,而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神圣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解。秉承这一原则,我除了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还要求自己的语言具有儿语化和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弘扬个性的天地。在这一点上我感触颇深。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总担心学生在课堂上捣乱,于是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严厉十足的教师,虽然学生也的确很“乖”,但自己更觉得课堂沉闷,很无趣。一节课下来,学生累,老师更累。现在我试着把笑容带进课堂,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仿佛我不是老师而是他们的大朋友。孩子们恐惧心理不存在了,自然课堂上就活泼了许多,自然就充满了活力。

(三)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新课改的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可以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把,学生只有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其创造灵感的火花才会自由绽放,这就需要老师彻底,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面对这次充满智慧的挑战,让自己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记得在学习统计这一数学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我摒弃了数学教材中给的例题,而是采用和学生密不可分的动画片,先用课件出示奥特曼、西游记、机器猫、哪吒闹海4部动画片,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老师就动画片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为都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一节枯燥的数学统计课,于是积极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课堂自然就充满了活力,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真是事半功倍。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第五篇: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方珍英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生成人生体验和全面发展,以达成课程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我们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标也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师生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生成人生体验和全面发展,以达成课程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我们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这个千姿百态的大熔炉无时无刻都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对象。初中学生生活范围日渐扩展,要想通过每周几堂思想品德课感受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想让我们的教育“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我们就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努力追求美好生命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着师生的生活激情和灵性,充满着美丽的情感和追求,充满着科学真理和生命体验。在这个地方,师生共同成长,充分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课堂,才能使每一个生命体在教学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建构起知识的大厦,促进每个学生生命健康成长。

一、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 1

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对师生的人生态度都有重大影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灵魂对灵魂的触动。美好的生命应该是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就应该和学生共同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思想品德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并加以践行。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姿态,而是弯下身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备课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讲解与设置。在上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体验,留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予以积极的反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找到自我在课堂中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放心地去感悟生活,进而主动践行。

在教师的感召下,学生尊敬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感悟、享受生活。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处处彰显出课堂的生命活力。在这里,有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学生的创意,也有教师乐教而喷发出的教育智慧。

如超级女声风摩全国的时候,很多学生带着周笔畅、李宇春的海报来学校,甚至在我的课堂上看。我发现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他们,我也很佩服超女,也看她们的海选。这样一说,学生马上和我亲近,觉得我们是“同道中人”,当然我并没有就此停止,接着,我和她们一起讨论,超女身上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么多人喜欢她们?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认为她们勇敢、有才华、有坚强的意志,适逢学生面临中考反复的复习,有点不耐烦,我引导学生更要把她们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勇敢面对中考,战胜中考。这以后,学生明显对我“放心”了,更乐意和我共同学好思想品德这门课。

二、挖掘生活教育资源体验美好生活魅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我们要把生活世界提供

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只要我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到处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它是我们带领学生感悟人生、体验生活魅力的五彩桥。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对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一课,考虑到“领奖台的诱惑”,对于大部分与“领奖台”无缘的学生来说是不实际的,我便把这部分教材内容调换成“取得好成绩的诱惑”和“获得老师表扬的诱惑”,这一调换使教材紧紧地与学生生活贴在一起。

2.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关公平和正义的内容,学生认识模糊,课本中的事例又离学生较远。于是我给学生观看了2007年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介绍;给学生看有关今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上下的举措;再让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经过这样的强烈对比,远比我们单口说相声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感悟,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也乐意付之行动。我想,还有什么比学生愿意主动践行更令人兴奋呢?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3.开辟本土教材新领域

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深知,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走进他自己的生活中,从自己生活中提炼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感受生活魅力。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我们东莞的本土文化加以壮实教材的内容。我们东莞几乎每一个镇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再让他们把它们带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学活了教材,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生活的品味。

总之,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有教材,这些美好的生活教育资源,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

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践行积极生活态度

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的根据地。事实上,人们对任何知识的认识都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又将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思想品德课程有自己突出的思想性,但我们知道学生终究是要走出校门,独立生活的,怎样使学生将我们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努力

践行积极生活态度,我们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巧妙的拓展了课程的时空,使教学不仅是一堂课的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逐渐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这就是课堂的延伸,延伸的课堂使课堂不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课堂。但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程不仅要考虑思想品德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世界观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

1.实践操作

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知识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理论。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网络交往新空间》时,学生平时有很多被压抑的自己的想法。我便在班级中组织了辩论赛,结果发现学生知道的远远比我们要丰富,而且运用的论据非常有感召力。我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其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面对网络。经过这样的自我教育后,学生明显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也表示要培养更多的高雅情趣。后来的几次摸底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能理智面对千姿百态的网络。因此,说一说不如动一动,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升生活的品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2.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种权力。如学了“三个代表”之后,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具有密切关联的知识,学生知道但印象不一定深刻。应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探究,结果发现学生马上联系到今年中国发生的两次大灾害,1月份的雪灾和5月份的地震灾害,学生感同身受,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对生命的敬畏。

3.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走访调查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高效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师道》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

下载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一、背景分析 1、高耗低效课堂的现状 记得早在2002年12月李希贵局长在潍坊市区教学工作会议上做的“挤水分,去虚套,切实在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报告中......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恩施市为恩施州州府所在地。为了打造教育强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局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全市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市2009年秋......

    构建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

    构建充满生长气息的课堂 叶 俊 一、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新课程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施行了好几年,所谓新课程改革就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5篇)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于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的思考 一、基本的教学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1、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了人性 当今的应试教育严重扼杀了人性。就历史课......

    让生命充满1

    《让生命充满爱》的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一段视频使我们感动万分,围绕“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的主线,观看了邹越教授的演讲录像《让生命充满爱》,台上说者慷慨......

    让生命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今天,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演讲,由邹越教授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这次演讲,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洗礼。 演讲的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

    让生命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听了周老师的“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我被深深的震撼和打动了。曾经的懵懂无知,曾经的茫然,曾经对家长和 老师的默默付出的漠视,让我感到深深的懊恼和后悔。 爱是什......

    让生命充满爱范文合集

    让生命充满爱 观看完《让生命充满爱》演讲视频后,我不禁潸然泪下。“爸爸妈妈对不起!”“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同学们一句句饱含歉意及谢意的话语让全场的家长们眼圈发红,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