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皮球宝宝来运动(绘画)(本站推荐)
小班美术活动:皮球宝宝来运动(绘画)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简单材料作画,用圆与线条表现人物的外形。2.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拓印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一)材料投放:(1)不同发型、不同动作的皮球宝宝欣赏画若干。(2)皮球一个,棉签若干,红、黄、蓝、白色颜料,颜料盘一个,黑色卡纸一张,抹布一块,以上材料人手一份。
(二)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五官的特征,认识红、黄、蓝、白等颜色。【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皮球宝宝的愿望》,引出绘画主题。
引导语:今天皮球宝宝到我们班上做客,要告诉我们它的愿望,你们想知道吗?
二、.欣赏皮球拓印作品,感受色彩美与动态美。
(一)讨论:皮球小人来参加运动会了,你喜欢哪个皮球小人?它用了哪些颜色?它在做什么运动?你来表演一下。
(二)小结:皮球宝宝本领真大!它会跳健身操、飞、跳跃等。
三、在游戏情境中学习皮球拓印的方法。
(一)教师边讲解操作要点边用皮球进行拓印。
讨论:小皮球是怎么做的?涂上颜色的皮球又是怎么做的?
(二)请个别幼儿尝试用皮球拓印。
(三)小结:皮球先跳到喜欢的颜色里印上颜色,再跳到纸上印出图案,然后我们用棉签添上它的五官和动作。
(四)幼儿用皮球进行拓印,并对皮球进行添画。
(五)讲解注意事项: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棉签添画,使用过的棉签应送回同样色的颜料盘中;要把皮球小人变成有鼻子、有嘴巴、有眼睛的和小朋友一样的小人哦;弄脏的小手要用毛巾擦干净。
(六)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注意关注幼儿的需要,用游戏性语言随机进行指导。
四、展示欣赏绘画作品。
讨论:你的皮球小人在做什么运动呀? 【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在美工区中开展自然材料的拓印活动。
2.家园共育:请家长和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收集不同纹路的材料。
第二篇:《小兔的皮球宝宝》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并比较物体的大和小。
2、了解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皮球若干。
2、大小不同的球形操作图卡。
3、小兔的头饰。
4、记号笔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头饰展示皮球宝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小兔给小朋友们送来了很多很多的皮球宝宝,你们开心吗?我们快一起看一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玩皮球,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体验皮球带来的快乐。
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皮球的大小。
1、师:这些皮球宝宝一样大吗?我们来做一个“我举你说”的游戏,我拿两个皮球,小朋友们告诉我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与幼儿做若干组“我举你说”的游戏,让幼儿能正确的比较大小。
三、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1、教师准备大、中、小三个皮球宝宝,先让幼儿比较大、中两个皮球宝宝的大小。
2、教师:请你告诉我,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让我们在小的皮球宝宝身上做上标记吧。
3、教师展示中、小皮球宝宝:请你看看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4、教师:为什么同一个皮球宝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又变小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当一个物体与比它大的物体比较时,它就显得小;当这个物体又与比它小的物体比较时,它又显得大了。
四、游戏《举皮球》。
1、教师:今天我们请皮球宝宝来做游戏,现在请你在操作盘中选两个皮球宝宝卡片。
2、教师: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3、教师:请小朋友听口令选皮球宝宝,请把大(小)皮球宝宝举起来!
【活动延伸】
教师准备两个颜色不一样的筐,一个用来盛放大皮球宝宝,一个用来盛放小皮球宝宝,让幼儿把自己手中的皮球宝宝按大小放入不同的框里。
【家园共育】
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物品,如路上有大汽车和小汽车、有大树和小树、有大人和小孩,家里有大桌子和小桌子、有大碗和小碗等等。在让幼儿比一比、说一说的过程中,家长有意识的向幼儿渗透大小的相对性观念。
第三篇:《皮球宝宝回家》教学反思
活动《皮球宝宝回家》粘贴是让幼儿学习用大拇指和食指撕纸并且粘贴到箩筐线条范围内的一个手工过程。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大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相对都比较薄弱,孩子们撕纸时大多是成块的,在撕纸时,很多的孩子的经验都只停留在了用双手撕纸,同时在粘贴的过程中,有个别的幼儿把大块的纸片粘贴到了苹果的线条范围以外,对于初次的撕纸尝试,幼儿在感觉上还是比较的新鲜,技能经验上明显的不足,对于撕纸活动,我们的孩子在能力上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本次活动中看出,幼儿在粘贴时目标性不够明确,因此,在下一次活动开展时,我将要尝试在纸上点上不同位置的小黑点来帮助幼儿确定粘贴的具体位置,使得孩子在操作时有更明确的目标性,操作起来自然也就大大的减少了难度了。
美术《手印画:大树》这个活动中我运用了示范法、解说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准备也较为丰富,主要准备了水粉颜料红、黄、绿三色。在教师的示范操作下,孩子们都蠢蠢欲动,纷纷捋起袖子想上前试一试手印画的方法来画画,但因考虑到水粉颜料会被幼儿打翻,因此,我采取了一对一的做画方式:帮幼儿捋袖子,把手浸到颜料盘中,再印到纸上,孩子们活动的兴趣十分的高涨,但都是在我的单独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作品的,使得孩子们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色,同时也让其余的幼儿出现了短暂的等待现象,另外的遗憾就是没有更好的培养幼儿自己大胆作画的精神。针对这一点,有待于我在下次的活动中继续思考,来更好的进行改进。
第四篇:小班美术:爱运动的线绳宝宝
小班美术:爱运动的线绳宝宝
南站中心幼儿园
华晶晶
活动目标:
1.能用拖、拉、绕的方法进行线绳印画。2.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3.体验玩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线绳,颜料,白纸,抹布,音乐《挫冰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与欣赏。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会新的朋友,我们看看是谁? 2.讲述故事《线宝宝爱运动》。
师:线宝宝最喜欢做运动,线宝宝希望小朋友都来运动增强我们的抵抗力,把我们的身体锻炼的棒棒的,不生病。3.和线宝宝一起运动。
播放音乐《挫冰进行曲》,幼儿跟着音乐和手中的绳宝宝做运动。
二、表现和创造。
1.总结线宝宝和运动方法。
师:小朋友和线宝宝都做什么运动了?(幼儿介绍并展示)2.讨论:怎么把线宝宝的运动痕迹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你想和线宝宝一起做运动吗?快来试试吧。
三、欣赏与评价。
1.你的线宝宝做了哪些运动?(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美术作品)
2.你最喜欢哪一幅线宝宝的运动?说一说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线条和颜色评价)
第五篇:小班美术绘画
小班美术绘画:《会变的圆》说课稿
一 指导思想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绘画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而新《纲要》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绘画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应该是“自由地表达”、“创造性地表达”。“应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表现的绘画活动——会变的圆。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让幼儿去感受,去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带来的快乐。
二 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次活动属于幼儿绘画活动中的意愿画。我班一部分幼儿的美术能力处于象征期也叫学前初期(3岁左右),而另一部分幼儿处于形象期的学前初期后段(小班下期)。在绘画活动中表现为: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图画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义;易受他人影响。这一时期儿童绘画主要就是用圆来描绘物体。所以,我选择了“会变的圆”这一活动内容,通过充分让幼儿感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圆形的物品如:太阳、苹果、饼干、球、脸等,启发幼儿想象,大胆创作,表现。
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1、初步学习在圆形内、外添画,象征性地表现物品。
2、体验圆形变化的奇妙。
3、引导幼儿对圆形进行相似联想。
社会性目标:
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培养幼儿对美术绘画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地在圆形内、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难点: 能自主地,创造性地联象和添画。
三 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绘画兴趣浓厚,从平日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看,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差,依赖成人的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特别是评价幼儿作品时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有快乐的体验。小班幼儿处于绘画活动的起步阶段,幼儿良好的绘画习惯也有待于继续培养和养成。
四 教学方法设计
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
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及范画,丰富幼儿经验。
示范讲解法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常规。
低段幼儿是需教师分步骤示范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条有序的示范、讲解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五 教学经验准备
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找生活中的圆形的物品,六 教学程序设计
本次活动包括
一,导入:会变的圆;
二,联想游戏:我的圆圈变变变;
三,添画游戏:会变的圆;
四,评价结束环节:幼儿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
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
然后,在联想游戏这一环节,教师利用让幼儿先猜谜,后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在圆形内外添画,变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再鼓励幼儿对自己画面上的圆形进行相似联想,这里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想象。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就是添画游戏。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创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环节,主要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及时,个别的指导突破难点。
最后就是结束环节。
本环节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自由的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大胆地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艺术活动的最高目标: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