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1:4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

第一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漕河中心小学课题组

撰稿人

刘冬凉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本课题把进行合作学习的小组看做在学校、班级之下的又一级建制单位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我县提出的“自疑自探,步步提升”课堂六环节为蓝本,从小组合作学习运行与课堂环节设置有机整合的视角,进行小组建构、适应小组学习的课堂模式及小组在各环节下的运行规则、流程以及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必将极大地丰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紧贴课堂,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更细致。

2、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通过课堂教学环节、小组合作规则流程的探索,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提升教师素养。(2)本课题力求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3)本课题力求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二、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合作学习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研究目标:

1、确定一套适合小组学习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环节中规则、流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来提高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3、构建活泼、有序、高效、互动的生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内容:

(一)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包括组员构成、组员分工、拟定组名、口号、奋斗目标等

(二)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符合语文特点的课堂教学六环节中实施小组学习规则与流程的策略研究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逐步完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个案分析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

(3)经验总结法。针对实验中成功的体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订课题方案,确立课题组成员,做好组织发动工作,举行开题会。

2011年9月课题立项以后,我们立即召开开题会,并进行人员分工。

参与研究的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热情高,其中师艳红老师于2009年3月主持研究县“十一五”规划《创建优质高效的小学高年级阅览课的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形成了小学语文阅览课“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对全县小学阅览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刘冬凉为学校副校长有利于调动老师积极性和协调学校做好各种物质等条件准备。基于此研究基础,我们进行如下人员分工: 刘冬凉(漕河中心小学副校长,中教一级教师)

做好课题的培训工作;做好课题人力物力的调配工作;做好课题的评价;撰写课题终结性研究报告。

师艳红(漕河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小教高级)

语文学科示范课;做好有关分析;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石国利(漕河中心小学教师,中教一级)做好有关分析;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协助做好课题光盘录制及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2)广泛搜集掌握理论资料。初步确定课堂教学六环节及小组合作学习基本规则、模式,明确研究课题的基本内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1)组建小组

我们确定师艳红老师所任教的五一班为实验班级,首先从性格、性别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了分组。分好组后,又采用了自荐与组员推荐的原则,推选了组长和副组长。然后让每个小组制定本组名称、奋斗目标和口号。在分组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的组长怕影响本组成绩,提出不要某个同学加入本组;二是有的同学提出不在某个组。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召开了“我的班级我的家”主题班会,创设了团结互助、互尊互助的班级氛围。

其次设立小组团结进步星,专门对团结友好的小组进行表彰。

在给本组命名、确立奋斗目标和口号的时候,由于能力所限,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做,为此,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范例,让同学们参考。再就是每个课题组成员分包两个小组,具体指导此项工作。

经过我们的努力,同学们拟出了诗意而响亮的组名,连同奋斗目标、口号一起制成卡片摆放在小组的课桌上,同学团结合作、精神饱满,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召开阶段总结课题会,总结经验,刻录优秀课例光盘,撰写阶段总结。

首先课题组成员对我县教改“三、四、五、六”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与讨论,特别是对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提升等环节小组合作如何操作,进行了假设与探讨。并确定了继续实施课题组成员包小组的管理办法。

在合作探究的环节我们起初采用是分为记录员、汇报员分工的做法,上了两节课,师艳红老师就发现,记录的只管记录、汇报的只等着汇报,而其他成员除了组长外,积极性不高,下一节课改变分工,只不过是换了一下人,还没有达到人人积极参与的效果。为此,石国利老师提出,其实小组讨论时,形成的共识本组的同学都应记录,都应能汇报才行。于是,不再分记录员、汇报员,而是人人应记录,人人能汇报。如此一改,接下来在合作探究的时候,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在展示交流环节时,起初自由交流,纪律混乱,后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制定了“机会均等、同略新先、自然大方、紧张有序”交流规范,并且在上课时,课题组成员包组一点一点的改进,最后终于形成了紧张有序的交流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

(1)进一步研究影响小组合作的不利因素,制定解决方案,积极实践。

2013年2月开学伊始,中心校对我校课题进行参观,发现同学们热情积极、训练有素给予较高评价,经过我们认真梳理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同学为交流有话说,就直接照抄教材全解的分析;二是老师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合作,而不敢示范了。为此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要想搞好合作学习首先要搞好自主学习;二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毕竟处于“教”的位置,该教的还是要教的。

(2)对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补充、完善、提炼。

2013年7月我们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反思总结归纳了搞好小组学习的四项基本原则:自主是合作的前提,规则是合作的保障,教师的指导是合作的关键,学科是合作的血肉。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刻录优秀课例光盘,请有关专家课题进行评审鉴定。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总结出了小组组建的规则、小组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提升等课堂环节的规则和操作程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中心校、教育局的优秀课观摩和比赛活动,省教科所耿荣久所长、市教科所领导亲临课堂,给予高度评价。所撰写的结题报告《将小组合作进行到底》的论文也在读写算杂志2013年第30期发表。

五、研究效果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甚至为某一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中以合作为主,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伴进行,使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愉快。为小组而奋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组员十分珍惜时间,紧张而密切合作,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开放的思想不断融合、鲜明,语言更明晰。不知不觉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习得了人与人交往的更多技能,提高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将健康个性的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位老教师激动地说:“运用这种方法上课的确不错,学生的得到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团结协作能力差,这下可好了,要使自己所在的组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和他人家相处。”

六、研究成果 经过课题组的扎实研究我们形成了一套适合小组学习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环节和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环节中规则、流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组运行模式。

(1)合理分组 建立组织 树立形象

我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性格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其次是依据性别,做到男女均等;再次是依据性格,特别是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互补搭配。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竟争的宽松环境。

分好组后,就运用自荐与组员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各组的组长、副组长。组长不必是学习成绩最优秀的,但必须是非常富有组织能力和责任感的学生。他的职责是负责全组的人员分工、纪律维护、作业试卷的收发等工作。副组长要求学习基础好、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担任,主要负责本组成员的学习的巩固检查,批阅其他组的试卷时的答案制定、阅后复核和成绩上报以及对本组学困生的帮教工作。

为凝聚人心,增强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让每个小组为自己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提出本组的口号和奋斗目标。组名可以以本组组长或组员的名字为依据命名,也可以运用比喻修辞命名。比如由史旭东任组长的小组命名为“旭日东升组”,由李彩云、邢亚强、马俊龙、刘雪丽四名同学组成的小组命名为“龙强云丽组”。此外还有雄鹰展翅组 永不言败组等等。另外摘录两组的口号和奋斗目标,旭日东升组口号:我们阳光,我们快乐;我们勤奋,我们进步!目标:我们们要成为一个充满热情、友爱互助、努力向上、成绩优异的小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全面发展。努力、努力、再努力!

雄鹰展翅组口号:有努力才有希望,有付出就有收获。让我们们插上希望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

目标:我们们要以恒心为友,以勇气为兄,以细心为弟,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让我们们因六(1)班而自豪,让六(1)班以我们们为骄傲。

一个个响亮而诗意的名字,既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也激励着学生奋进的脚步。(2)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探索

合作探究的人员分工原则:人人应记录,人人能汇报。

在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设有专门的记录员和汇报员。一般,记录员要由写字速度快、且工整的同学担任;而汇报员由口齿伶俐、声音洪亮、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这样会形成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只是有任务的尤其是要汇报的同学急急火火的查资料、思考,而其他同学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再者就是好学生垄断了发言权,锻炼的机会多,困难学生成了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思考与锻炼的机会,获益甚少,越发落后。即便是按着课堂的次序轮换角色,也不能根本上改变上述现象,只不过是甲同学换成了乙同学而已。

而讨论过程每个同学都应积极参与,讨论的结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烂熟于心,不论你是记录员或是汇报员,甚至是普通成员。另一方面,能够速记和能在公众场合从容流利的表达也是我们们语文课程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所以,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要点每个人都应记录,讨论的成果每个人都应会在班上汇报。所以应人人应记录,人人会汇报。人人应记录是指每个同学都应有记录本把讨论学习的要点记录下来以加深印象、深入思考。人人会汇报是指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为汇报做准备,目的是调动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尽管让每个同学一一汇报时间不允许,也没那样的必要。)至于谁去汇报可依序进行也可随机指定。总之不是提前确定的,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

合作探究的规则

小组合作探究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规则。为此我们们制定了“独立思考,依序参与,认真倾听,相互尊重,文明守纪”的20字合作学习的规范,以避免小组交流独立思考是指“先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再发言,不要信口开河。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依序参与是指要按照组长指定的顺序发言,不能当说不说,不让说时乱说;认真倾听是指同学发言要专心,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并努力听出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以备表述自己(或小组)的看法或理由。;相互尊重是指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打断。有不同意见时,等待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同学回答有误时,不得嘲笑、攻击他人。别人对你的发言有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文明守纪是遵守课堂纪律和语言文明,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合作探究的流程: 自学思考——轮流展示发言——补充修正——记录强化——帮教学困——准备汇报。也就是先自己认真自学练习思考,然后按照顺序依次展示练习预习思考的成果 对于没有异议的,全组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对于有待完善的全组提出修改意见,再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对于开放性试题每个组员要把符合要求的都记录在课堂记录本上;在全组完成讨论学习任务中,会有学困生仍无法理解领会,全组集中帮教学困共同进步,最后是准备在班上汇报交流。

(3)展示交流的探索

小组展示的要求:机会均等 同略新先 自然大方 紧张有序

机会均等是指无论是小组展示代表的推举上,还是每个小组的展现的机会上都力求均等,人人有机会,组组有机会。同略异先是指讨论结果已经展示就不要再重复,以节省时间。而需要把新颖的不同的结果优先展示。自然大方是指展示者要举止大方,不要扭扭捏捏,声音要洪亮,遇有学生疑议,能从容解释。紧张有序是指展示者要有时间意识,不能拖沓,前后小组要衔接紧凑,在讨论时要遵照举手的先后顺序、座位上的前后顺序依次发言,不可陷入胡乱争吵的混乱境地。

小组展示的流程:先后有序 依次展示 评价量化 修正完善 抽查跟进,小组展示要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展示。

评价量化是指针对展示成果作出评价。

老师评价量化:展示之后老师要进行点评,特别要指明优点,分析不足,然后再用分数评价。这样既让学生信服,也让学生明确以后在朗读或口答时的努力方向。在评价口答展示时,语文老师不仅要从问题的准确和完整方面评价,也要结合口语表达流利、简洁程度和体态的得体、自然以及普通话的运用方面来评价,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和发言

可以让各组选派一个评价代表来检查指定小组的答案或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答案。评价代表按照老师的要求或直接评价或听老师分析之后再评价,但评价得分都作为小组得分。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检查了解到小组内对问题的合作交流情况。在同一课堂就同一项目的量化时标准要统一、人员不要变动。

还有学生自评量化,这样的量化很少计入小组的评价中。

修正完善是指就展示的成果展开讨论,对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正,使之更加完善。抽查跟进是指在展示的成果被大家同意认可后,立即进行抽查,以检验掌握的程度。在这里特别检查学困生和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的小组。

(4)检测提升的探索

检测提升的流程:出题 做题 互评 汇总 师评

为充分发挥各小组的能力与积极性,每个小组要求出一份练习题(紧扣课堂,把握重点,精炼严谨);出题者有权任选择其他小组中的一个完成,做题一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快速完成。这样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评是指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让小组间展开互评,由副组长把关,评出分数。汇总是指将分数交给课代表,计算出每小组的团体平均分,评出学习高效组。最后教师把关,对总体做出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评阅工作还可交给某一小组课下完成,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分标准的统一。(5)建立小组激励机制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中的表现以及在检测中的团体成绩,设立团结进步星,文明守纪星 成绩高效星 最佳风采星 智慧创新星,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汇总,评出最佳优胜组、最佳小组长,并给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撰写的研究论文《将小学合作进行到底》的论文在读写算杂志2013年第30期发表,我们的教改经验在全县进行交流,省教科所专家亲赴学校,深入课堂,给予高度评价。

六、问题与启示

首先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全班至少有8个组,每个组的学习进度与学习的状况又有所不同,有的组可能“吃不了”有的组可能“吃不饱”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

其次是学习的任务分配与学习时间的矛盾问题。

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要每个组都讨论,恐怕时间不够;如果将问题平均分给不同的组,或是每个组选取其中的几个问题来讨论,又无法保证没有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小组的学习效果。

再有就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很多情况无法预设,这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部分教师无法适应。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合作学习》(作者:约翰逊,美)

第二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和许多科目的教学一样,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模式,轻个性;重灌输,轻自主;重接受,轻探究;重课内,轻课外等,甚至个别教师强制学生背作文选以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考分或许上来了,但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激情被浇灭,幻想被扼杀„„因此,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中,我们经常看到千篇一律、万文一腔的“雷同文”,即使没有雷同,也大多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假话、套话、空话。

1、内容空乏,童真缺乏,真情贫乏;

2、语言成人化,材料雷同化,结构单一化;

3、想像干枯,技巧笨拙,主题平庸。

无源之水终将成为死水,无本之木终将成为朽木。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从根本上着手,只有当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和欲望,才为我们培养学生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五、课题目标

(一)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其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学生无须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分,接受老师的圈圈点点。学生们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使学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用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写起主题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在一个自然情景的体验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学生由此能悟到作文真谛,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次“主题式作文教学”,许多同学能写三篇以上的习作,从其个人来看,前后作文能没有一篇相同。就全班来说,每一次几十篇作文竟然找不到雷同的痕迹。每篇习作都是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三)使教师不再为教作文发愁

以前“怕教作文,怕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通病,在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深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是违背学生书面言语生成的自然规律的。因此,作前教师无须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作后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他和同学们一样,是参与者,是听众,是读者。只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于不经意中点拨写作技法,把评改的时间还给学生。于是教师就不会感觉教作文很累。相反,学生们充满个性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能使教师们更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使教作文成为一种快乐。

六、课题内容

(一)、生活体验

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

2、家园生活。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生活.3、校园生活。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

4、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言描述

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三)、听声想象

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可先说故事,再想象构思。

(四)、扮演体验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

(五)、实物演示

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如出示“一张照片”,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图画拼凑

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体验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

七、研究措施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作文教学课题管理的文件。

2、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之现状,确立课题研究的起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发展理论。

3、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4、建立课题研究博客,开辟理论学习与教师培训、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设计、反思感悟、美文荐读、学生优秀习作、活动简讯、照片等栏目,以便实验教师网上交流。

5、及时总结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成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建构新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质的提高。

十一、检测手段

1、检测项目

⑴学生情景体验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⑵情景体验作文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

⑶情景体验作文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情况。

2、检测方式

⑴观察记录:各班将学生的作文情况分个案和整体作出详细记录;

⑵制定情景体验能力书面测试卷,分低、中、高三套,分阶段检测(每学期一次);

⑶设计评价量表,各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外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测;

⑸全校进行作文竞赛,将作品逐期逐年装订成册,检测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景体验的能力及其写作能力的随之成长。

第三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对其要进行调控。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二、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活得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三、小组学习的时间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②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③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3、时机要得当。①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②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时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③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组学习的组合要有灵活性

传统的小组学习组合往往是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且长期固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固的“帮扶式”的组合,能发挥一定的以优带差的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组内差异明显,优等生发挥着小教师的权威作用,不管是红是白,都是他们说了算,而大部分中差生只有听话的份,真正成了小组内的 “一言堂”,这还导致部分学生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不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容不得别人的观点。没有平等的地位,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制约了中差生的进步,同时也制约了优秀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组学习的组合上要提倡变固定的“帮扶式”为灵活的“平等式”的组合,依据小组学习的不同内容,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既可以是优中差生的等级组合,也可以是全优、全中、全差平级组,还可以是全男、全女的性别组合,可以是教师指令的组合,也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不管是哪一种组合,目标都是在谋求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的方式之一。由来已久,看似简单,却值得探究。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小组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着极为重

先学后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椑木同乐小学 王裕姮

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学成绩也相差较远,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我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尝试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效果较好,也有了一些思考。“先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自学指导,看书、自学、练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在“先学后教”模式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始至终学和练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大概分为六大环节:

1、课题;

2、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3、学生自学前的指导;

4、师生互动学习(包括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引导学生更正,发挥小组兵教兵作用);

5、巩固练习;

6、当堂检测,检查当堂掌握效果。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先学后教、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标准。按新课改的要求,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广度和深度上应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要始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一节课,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

(二)出示自学指导。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自学能力不足,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学方法,但自学能力受知识水平、课文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教师的自学指导要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

例如,在教学《活化石》一文中,我提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具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用横线把活化石名称勾画出来,4分钟后上台填表”这个自学指导要求明确,操作性很强,学生的自学就相当于是在作考前准备,因而就会紧张、高效。

(三)创设良好自学氛围。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虽然,这在起步阶段会产生“费时费力”的现象,但只要不断反思、总结,锲而不舍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下功夫,那么,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学习。

在自学过程中,我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并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有时也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范写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要以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这样,才能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题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课题 的研究报告

一、核心关键词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把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平均分成若干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教学过程的大部分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以及全体的表现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宗旨,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是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

即: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研究目标的确定:

1、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2、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小组长的培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技巧。

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培养小组长合作意识。

4、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了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2、根据学校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制定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3、根据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4、御用问卷法,了解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课题实施和正式实施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如何科学分组,相对稳定地对合作小组进行分组。在座位编排上根据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将学生分成8----12个学习小组。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每小组四4----6人,有组长一人,负责小组讨论、学习,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以好带差,取长补短。

2、课题组成员在组内针对单元专题观察和发现,每个人发表自己对上这节课的看法。讨论出可行的办法,使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合作学习,培养他们合作精神。比如:简单一些的内容、问题同桌之间交流,较难一些的内容、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于难或有争议的内容,全班进行讨论,找到满意的答案。

3、参加教研组组织的课题训练活动和信校长的校本教研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合作学习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对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4、开展活动,创新合作内容: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中提高合作能力

5、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进行反思,提出整改意见,找出“小组怎样合作才最有效”的方法。提出语文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6、对一学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检测从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兴趣;②学习行为;③学习水平;④合作精神;⑤表达能力。测检方法:①课堂观察;②对学生行为采取小组集体评价的方法;③对学习水平检测采用测验法;④采用与学生谈话,口语测试等自由方法。

四、研究结论与成效。

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尝试,分析,修正,实践 总结,我大体总结出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基本点,归纳出了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按预期达到了一定的研究成效。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

2、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开展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同时也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评价自己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合、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初步学会合作,积累了一些合作经验,逐渐养成了合作的习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必须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

五、小组合作研究过程特色。

1、注重自主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接受学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已由原来的单一的教师或教材转向多个方面。因此,要求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进行选择和整和。在本课题中,教师应该引导消极、被动、无条件的接受为积极、主动有选择的接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主地位。

2、注重合作性:合作学习是《新大纲》所提倡的一种学习形式,《新大纲》指出“提倡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教师应设计安排互动,尤其应针对课文的重、难点给予点拨引导。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发展。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处于真正具体落脚点的地位,具有综合、集结的性质。教学组织 形式的沿革,反映了教学理论的深化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它在增加学 生的交往、促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也因而成为西方当今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在我国,由于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集体教 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本选题针对我国实际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验研究,在理论上企图吸取国外教 学理论的精华,从而丰富、深化和完善我国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组织形式理论;在实践上,企图将小组合作 学习进行合理移植,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土化,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教育教学质 量的提高。

二、课题释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 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 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 动。

三、实验过程

(一)实验假说的建立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是在北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该课题的 基本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和教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 标,通过树立教育主体思想,严格地进行基本功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作主人,适当调整现行教材和管 理方法,使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并对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发展规律和有效的教育影响及教师应有的素质 等获得科学的认识,推动教育改革,丰富教育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也正是上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的思想指导下,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假说是: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 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 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合作意识、技能提高以及健康 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实验对象的选取和实验的时间

实验对象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三②班和三③班。为了不干扰该校的教学计划和 避免非实验班产生负面情绪,确保实验情境的真实、自然,本实验尽可能地不改变实验班原订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进度,并且,本实验不设对照班。

实验时间为1995年6月至1996年7月。

(三)实验的具体步骤

1.组织参加实验的教师学习国内外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使实验具有较高的理论起点,防止实验流于 形式和经验。

2.深入实验班级,在充分了解实验班级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之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 行分组。具体分组方法:

(1)为每个小组制订小组概况表。形式如下。

表1 小组概况表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组总分 小组平均分 小组奖励

说明:①小组平均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

②表上的数字为竞赛次数

(2)给学生排名次。要求把实验班上的全体学生按其以往的学业成绩从最高排至最低。这种排列要做到完全 客观。

(3)确定小组数目。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接近40人,按人数分为8组,每组5人。

(4)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到各小组。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员,防止出现组内同质的现 象。④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⑤每小组设语文、数学小组长各1名,并隔一周 轮换一次。⑥填写小组概况表。

3.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基本式。基本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师精讲和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合作学习形式。其具体流程为:

①教师精讲。这是在课的起始阶段进行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扼要讲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中的关键内容加以提示和点拨。

②小组成员进行互助性合作活动。这是在教师精讲学习材料后,小组成员通过组内的互助性合作,掌握教 师精讲的内容。小组合作活动有以下几条规则: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二 是只有在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能算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示小组所有成员 的帮助。四是小组成员可以小声地讨论。

③形成性测验。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验的目的是检查各小组每一成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于前一 阶段的是,测验不允许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活动,而必须由个人独立完成。测验的试卷可由不同小组交换批 阅。

④小组奖励。与传统教学的个人奖励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实行小组奖励。即对测验中个人成绩较好的成员 以及均分较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基本式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侧重奖励优胜小组的做法,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 誉感,促进下一阶段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⑤在实施基本式合作学习5—6周以后,应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组,这样可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并使学生有 机会同别的同学合作,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气和新意。

(2)拼盘式。拼盘式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 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中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 组,共同学习

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 部分内容都教给同组其他同学,从而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验,检查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单独记分,小组之间不进行比较。

拼盘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由于任务的关联性很强,大家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都会产生兴趣并表 示关心,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教,从而共同掌握学习内容。

(3)游戏——竞赛式。游戏——竞赛式与基本式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游戏——竞赛式以学业竞 赛代替了基本式的测验。在游戏——竞赛式中,学生都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以往成绩与自己相当的其他小 组成员展开竞赛。游戏——竞赛式的教学流程是:①教师精讲。②小组合作活动。③游戏与竞赛。其中①②与基本式前两个步骤基本相同。

游戏通常与教学内容有关。游戏以3人一张竞赛桌的形式展开。竞赛桌的3位选手由每小组推选产生。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抽出一张带有数码的卡片,就必须回答与数码相应的问题。按照竞争的原则,参赛者可对 别人的回答进行质疑或提出自己的答案,正确者记分,错则扣分。

拼盘式的教学流程图示如下:

(附图 {图})

游戏——竞赛式通常是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在每周的周末进行为宜。可根据竞赛的成绩对参加竞赛的选 手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使组内每个成员都得到参赛的机会。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本实验为自然情境实验,不设对照班。实验者为了研究传统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间的 构成情况,分别对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前后的10节课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10节课的活动构成(%)

(附图 {图})

从表2不难看出,在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前后,教师在课堂活动的时间均占课堂时间的主体,但在互动时间的 构成上存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前,教师几乎不与学生小组交往,而注重与 学生个体及全班学生交往,并将后者置于更优先地位;而在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展开后,教师的课堂交往对象不 仅是学生个体和全班学生,而且,学生小组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功能单位成为教师的重要交往对象。这种时间构 成表明,在传统的集体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课堂主要是以教师权威为中心,学生及学生 小组在课堂中几乎是没有作用的,学生处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而在开展小组合作实验后,师生之间的交往改 变了“师——个”的单维交往状况,学生小组作为有实质的功能和意义的单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与学生(个——个)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比例有显著上扬。这表明课堂上的信息、情感交流改变了 传统的直线式而成为网状立体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2)进行小组合作教学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的主干学科成绩有了变化。实验者在每个实验班中随机抽取了 10名学生,对他们在实验前后的语文、数学成绩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班1995—1996期中期末成绩比较(n=20)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在实验后有了提高,且前

后的差异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从平均分和总分来看,实验后的成绩也明显优于实验前。这表明,尽管我们还不能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从 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的显著提高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实验前后实验班学习主动性测查结果与分析。学习主动性的测查进行了两次,测查工具是学习主动性自 陈问卷,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班自陈问卷测查

由表4可以得知,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其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提高和积极、健康个性的养成有较大促进作用。

四、关于传统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两点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具备传统集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传统集体教学的弊端而产生,并在世界各国逐步推广开来的。班级授课制自17世纪发 韧以来,几乎一直是在学校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效率高且易控制。但它的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教学不民主,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扼制;固定化、程式化、缺少弹性,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孤立的,学生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不利于学习任务的掌握和社会意 识、社会技能的增强与提高„„。与集体教学的上述不足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优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助。从前面对实验班课堂教学活动时间构成情况的 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 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动态因素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 重要地位。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 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能力分组,把全班学生划 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 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3.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 所。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建立,给学生提供 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消费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它主张在小组 学习过程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小 组合作学习的这种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牢知识保持的强度。为了能够教 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

5.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社会心理

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 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供成员之间合作 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集体教学相容,二者应有机融合,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策略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适宜在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中实行。学生过多的班级,不仅给分组、小组的座位排列带来困难,而且,由 于每小组组内学生坐的较近,容易产生说闲话,做小动作,测验时偷窥别人试卷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发现,小 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难以控制,有时会产生看似热烈,其实混乱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原订的教学计划 难以开展,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另外,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象知识点密 集的内容,就更需要教师的精讲。

上述这些问题,却正是传统集体教学的长处。传统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现有的班级规模过大,人数众多,教 室拥挤的情况下,能够大规模、高效率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 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能保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课堂教学全过程,杜绝课堂纪 律紊乱的现象;能对教学内容和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充分保证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集体教学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师精讲的基础 上,使学生得以充分的合作,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下载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学习论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论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摘要】合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策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第八小学 张芳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合作学习已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寒亭区朱里街道于渠小学 孙洪涛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大全5篇)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报告[五篇范例]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实践研究报告 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小学赵红双 提纲: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兴起的背景(问题的提出) 1、国际背景 2、教育环境 二、......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专题研究报告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专题研究报告 一、专题研究内容 本学期是研究该专题的准备和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小专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探讨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初探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初探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点,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学习。应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通过总结大量有关小组合作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在这方面的实习,总结了小组合作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