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华-孙杰-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单位:新华农场学校 姓名:孙 杰 类别: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新华农场学校
孙杰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材料。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一)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我认为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例如在教授《可能性》这节课时,我不向以前那样采用灌输式教学,而是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索成功的乐趣。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
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下课后我抓紧时间把课上用的方法记录下来。因为我认为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中所用到的好方法,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所以觉得我们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积累下来,肯定会有收获的。
(二)我们在上了一堂课后会有成功的收获,但是课堂教学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也要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我在教授《可能性》一课时,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挺高,课堂活跃,我觉得学生学的很明白,上课时感觉很好。可是课后一练习,觉得学生有些问题掌握不好。课后反思后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改进:一是这种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由于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摸球、猜球活动时间过长。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这两个环节不够充分。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二是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只顾自己兴奋了。我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后,仔细找到不足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为今后再教学积累经验,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更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赞赏和激励。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用电脑显示“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
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可是有的学生却想出了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求异探索、互商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创新。他们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丰富今后教学。
(四)在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本堂课的情况,静心沉思:摸索出教学规律;看看教法上有无创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重新整合,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记得我在教授《统计》一课的时候,我在教学预设中想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四季,于是我首先用一年有几个季节?有哪几个季节? 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四季的景色,并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季节呢?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同学喜欢季节的情况? 学生回答说用统计的方法,引出新课。然后让学生说喜欢哪个季节,将统计的数据填到统计表中,再让学生观察这张表中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教学时我选取“学生喜欢的四季”进行统计活动,只关注统计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而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的不够,达不到目的,无法体现新课标的“要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我想:如果我换一种方法,例如这样设计:过几天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学生说:“
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2、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教
师在问你们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再请小组讨论 然后学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2种,就买那2种。学生上台用彩笔在自己喜欢的水果上画上色彩。师问: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在总结: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所以说“教学再设计”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篇:提高教学能力
提高教学能力,做一名快乐的英语教师
——2009学年暑期培训心得
通过这几天的暑期培训,我思想上关于教学方面又多了进一步的思考,觉得今年的暑期培训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几位名师的发言激起了所有老师的共鸣,同时也给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提高教学能力,做一名快乐的英语老师。
人人渴望快乐幸福。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我觉得人要能快乐1分钟那就别只快乐59秒,只有快乐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老师,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薪水。老师的生命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学期、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忙碌而平淡的日子组成的,平凡而琐碎。教师们的快乐,何以支撑?
说真的,每天忙忙碌碌,都忘记了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怎样才能更快乐点儿呢?
十三中的胡美如老师的讲座好比及时雨,给我指点了迷津。说实在的,我现在还真的还不够快乐,压力很大,但我向往快乐的生活。渴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质量,渴望活出自己的精彩。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觉得如果下学期能在如下几方面做得再好一些,一定能让我有生活得更快乐。
1、提高教学能力能使我更快乐。这次暑期培训,杭州市教研员吴萍老师给我们做了报告《谈教师的教学能力》。正如她所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足之本,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就必须拥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练就一身硬功夫,三尺讲台不但让我们享受不到教育的快乐,还会成为老师们的噩梦,烦恼丛生。相反,如果你教育教学能力很强,也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领导的肯定,享受教育的快乐。
吴老师还穿插了个小故事。说的是杭高的一位男老师,他具有着高超的教学水平,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如痴如醉,沉迷其中,师生都觉得时间过地太快,下课了还不想让老师下讲台,每天学生都盼着这位老师来上课。
都说学生负担重,需要减负,有没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减负?难道擅自修改教学大纲,该掌握的东西不让他们掌握吗?我觉得那是对减负的曲解。
我觉得喜欢就是减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已经不再觉得学习是苦差事,他们乐学善学,自动的学习,学了还要学,学习成为了享受。老师站在讲台思如泉涌,精彩不断,讲台下学生如饥似渴,如沐春风,这样的课堂宛如行云流水,恬静和谐。您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不快乐吗?老师能不快乐吗?
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天赋外,更多的是积淀和探究。我的教学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这个境界,但,这是我的梦想,既然有了奋斗目标,那就继续努力吧。相信,多一分提高我就多一分快乐。
2、教科研方面有成就能让我更快乐。身为教学一线的老师,要与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打交道,我们的学生不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有问题的家庭。面对这些困扰,怎么办?
烦恼、牢骚都无济于事,只有多读书,多研究,把教学一线遇到的教育难题,当成教研课题,逐一研究,研究透了,真正了解了学生,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可蛮干。
老师是平凡的,而当老师又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我们塑造的是人的心灵。在我成长的经历中,曾经得到众多“贵人”的关心、帮助、激励、教导,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学生的“贵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能帮到他们,我会觉得是幸福的。
有人提出:一师一强项,一校一 特色。教科研不是我的强项而是弱项。但是,我有决心变弱为强。下学期一定要下决心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冲破峡谷就能见海洋,相信教科研一定能让我的教学工作走向更高更远的境界。
3、阅读能使我更快乐。十五中的王校长交流的题目是《阅读改变人生宽度,学习助推教师成长》,她说,阅读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底气与灵气。她还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宽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温家宝总理也提倡全民读书。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更要多读书。经常读书的老师,眼界开阔,文化底蕴深厚,思想有深度,看问题更能看透本质。当我们遇到麻烦时,何以解忧,唯有读书。压力和烦恼自然在阅读中化解掉。
我以前的读书都是率性而为,缺少系统。王老师建议大家要系统的读书,并且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并且要广泛涉猎,不只读教育理论,也可以读读哲学,历史的等书籍。
闲下来的时候,或躺或坐,手捧书本,边喝茶边看书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休闲,最好的放松,莫大的享受。只可惜这样闲暇的功夫不多啊。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多读书吧,读书不但能增长知识,还会让我们善良,给我们安全感,带给我们快乐。何乐不为呢?
压力就是动力,准备就是提高,群言就是智慧,历练就是成功。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是教育的前提,智慧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智慧从哪里来?可以这样说,智慧是勤奋出来的,智慧是交流出来的,这几天的交流真地让我学到很多,受益非浅。让我们真正认识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争做智慧型的老师吧。
2010年7月8号
第三篇: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广州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宋艳萍,510730)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为幼儿园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加强理论学习、自我反思、集体研讨、学习观摩等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
关键字:幼儿教师 教师反思 自我反思能力 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反思是有道理的,但是有些教师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为了什么,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反思都是有价值的等问题认识不明确。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必然导致实践中幼儿教师反思的盲目性。有的幼儿教师自觉反思的意识不强,反思能力还较低。虽然大部分幼儿教师能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其反思还停留在被动反思阶段,大多是为了完成幼儿园制度的要求,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的反思,相当数量的幼儿教师还未达到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度,还有的幼儿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行为的检讨,总是带着一种失败者、检讨者的心情进行教学反思。这对教学反思的种种错误认识必然会造成教学中的不良影响。此外,幼儿教师还缺少教学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臵、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自然也很少,造成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1]。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教师反思
教师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校能和素质的过程[2]。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那么,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呢?
三、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
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离不开适宜的客观环境。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主阵地,对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幼儿园要在教会幼儿教师反思、促进教师见的反思、评价教师反思上搭建平台,形成制度。如: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任务,定期组织教研与培训活动,完善听课、评课制度等;同事幼儿园为教师教学反思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温馨、团结、向上的“家”的氛围的幼儿园环境,以及民主、信任、协作的同事、师生关系,这是教师主动发现、勇于承认教学中的问题并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外在环境保障和支持。只有在这种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出现教师人人都反思、人人都交流、人人都改进的新局面。
(二)加强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不等于教学活动本身,但它却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教师在长期一贯的实践中往往难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这反映了幼儿教师理论素养的缺乏或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找出根本的、深层的原因。因此,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将外部理论转化为现实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对幼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较高,只有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加强和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本质知识等,才能更有效的实施教学反思。
(三)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反思能力
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在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上,主要可以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又促进幼儿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有助于拓展和提升幼儿的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幼儿终身发展打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教育教学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教育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可重点反思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选用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是否注意各领域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时调整计划等等。第四,教师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并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反思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可重点反思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获得哪些提高等等。
4.在集体研讨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集体研讨,注重教师之间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经验分享和合作学习。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晰的认识,并获取对问题解决的广泛路径。如我园每周二都会集中全体教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大家针对近一段时间来出现的困惑或疑问集中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机会。通过集体研讨,教师们体会到:获得“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获得“新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获得“力量”,作为一个集体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获得“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尝试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学习[3]。为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其他同事、管理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而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到教师的教育过程和研究中,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进行集体研讨,首先,要求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要求教师详细记录他们所看到的情景,也可用照相机、摄像机将教师的活动拍下来、录下来,组织教师观看;其次,要求每一位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活动反思”。每个教师以自己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去分析问题,促使大家各自思考,扩展自己的经验和重构理论;第三,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研讨。重在引导教师关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或教师专业发展中普遍欠缺的能力进行团队研讨,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思路。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专业学者或教研人员介入,采用教学研讨会、案例研究、教学录相讨论等方式。但要注意,教科研人员与教师们的合作,不是“接管”教师的具体问题,为其提出解决的策略,而是借助于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表现”、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研讨中的“表达”来判断教师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梳理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性的问题,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我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师生建立了良好的教育研究结对关系,针对“幼儿园主题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园主题教育的发展。
5.为幼儿教师多提供外出观摩学习机会
幼儿教师对于外出观摩一向抱有很高的热情。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许多园长、老师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借鉴其他幼儿园的好经验,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技能的提高。教学观摩,不但要关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更要关注它的精神环境;不但要关注教师,更要关注幼儿;不但要关注教师精心准备的那节教育活动,更要关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但要关注当天的活动情况,更要关注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它所体现的教育思想[4]。在观摩记录过程中,我们提倡先思考,再分类记录,环境创设和一日生活中富有创意的材料或活动记一类;教师或幼儿有意思的语言或行为记一类;自己透过现象看到的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或提出的新问题记一类。这样就避免了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以致于没有时间进行及时思考的盲目性。
观摩后的研讨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及时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工作的前进。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学习观摩的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时代对我们幼儿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我们的新目标,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反思行为变为自主的,习惯性的行为,在反思的层面上再学习,再提高,真正成为一名研究型的现代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2] 朱煜;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3]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版
第四篇: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日志、专家评课、同事交流、自我评估、行动改进等步骤,不断深化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监督人,也是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者。教师需要在组织、参与和监督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自我和他人的教学进行观察,收集有关教学以及自身在课堂扮演角色的资料,通过内省(回忆、分析)教学过程,对自我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力求教学更臻完美。
这种观察、分析、评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行为有着极强的推动力,能够促进教师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及特点
1.反思
反思即元认知,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知活动。作为对认识的认识,反思较一般思维活动层次要高。通过反思,人们获得不同于感觉所得来的内部经验,使自己的认识得以升华,使自己的实践行为趋于合理,同时在反思过程中自我得到发展,特别是形成一种反思的能力。
2.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对自身过去教学经验的反馈,是教师通过实践深入观察,反省自身教学,评价教学经验,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改进教学的假设,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假设加以验证的活动或过程。概括地说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
(l)教学反思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和参与教学,以教学为基础,从观察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行为和过程出发对教学进行研究,大胆提出新的教学设想,建立和发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理论。
(2)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不同于专家的理论研讨。教师对教学的新构想、新方法是通过他们对教学的省思而产生的。
1(3)教学反思中教师研究的课题须从教学中挖掘,是亟待解决并对教学有实际改进意义的问题。
(4)教学反思周而复始,伴随教学始终,需要教师长期不断地系统观察、思考、假设、验证。
3.数学教学反思
一般说来,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通常,可以从两个层面去对数学教学进行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实践中的策略、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其次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假说进行反思。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意义
数学教学反思,特别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回顾思考、重新认识、再评价和经验总结,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有利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而反思性教学恰好被认为是现阶段人们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合理的教学之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某一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努力追求其合理性,并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得以验证,以形成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鉴赏。这不仅有助于弥补教学实践上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次,有利于教师由传授型向学者型转换。当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主要体现教学研究和反思上。教师除应具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反思。
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增强传递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能力、学科的教学测量及评价的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最后,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道德感的重要方面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学生。
四、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可以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也可以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进行挖掘。
可以从历史角度反思数学知识,主要是探究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产生发展过程,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取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材料;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数学知识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它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性。
可以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特点,教材变迁,知识的呈现形式,教材的加工处理,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功能等进行反思。
2.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对学生及其数学学习活动反思,不仅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数学学习基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数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等进行反思,而且还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3.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教学行为过程,教学结果,教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五、数学教学反思的途径 1.教学观察
教学观察包括对自我及对方的观察,当教师组织、参与教学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对自我提出疑问。
一方面,对课堂整体情况提出疑问:‚本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态度反应是否热烈?‛‚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是否积极?‛教师的自我疑问实质上是基于对教学双方的观察而进行的教学反思,因而教师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他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感受进行观察、审视、总结教学,实质上也是对自我进行观察。
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作好详细记录,以供课后总结教学时使用。2.写好日志
日志就是把观察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与学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是分析的根据,认识的来源。写日志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给自我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和反馈,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新的认识。写日志既要详细又要及时。当天的见闻必须当天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志中及时追记下来,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
3.评析交流
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得出最佳方案为大家所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校本教研把教学过程中最典型的、需要探讨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并请来教育专家、教研机构专家或大学学科教育专家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它们进行全面深人的剖析、研究、整理和提炼,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探索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这是要求更高的教学反思。
4.自我评估
通过反思,教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所评价,然后会努力提高自己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教师的努力获得成功时,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同时批判性反思通常能给教学和教师专业进步带来更深刻的变化。教师们应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估,以确定自己在数学教学的某些方面是否可以改变,形成改变的策略,监测实施这些策略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必须客观地看待教学,批判性地反思自己所发现的问题。通过探究教学过程所得到的情况在许多方面是十分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对教学的设想,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它可以导向对教学更丰富的认识和对教学及学习过程更好的理解,它还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基础,因此,它是专业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行动改进
教学行动改进是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后,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行动过程,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步骤或某一具体方面展开的小规模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可独立操作,也可与他人一起学习先进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共同探讨、审议一堂课的设计,其中不乏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碰撞。然而正是通过经验与理念的共同作用,在交锋、协调中才得以完成经验的重新整合。
普底中心小学: 余思洋
第五篇:如何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工程创造学论文
题
目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学 生 姓 名: 韩 卫 学 号: 20132281463 学 院: 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 业: 电子与通信工程 指 导 教 师: 郭 业 才
二O一四年
四月
论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
韩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南京 210044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未来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中华民族科技事业的兴盛。所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1.绪论
1.1引 言
如果在二十年前,可能大家不敢奢望开上自己的汽车去工作或旅游,不敢奢望在电脑“冲浪”时商购物或聊天,不敢奢望拿起自己的手机随时实地的交谈,不敢奢望买得起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改善生活,但是去21世纪的今天,我们都实现了。这些方式生活上巨大的变化,都是来源于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的核心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研究生,顾名思义,是要做研究的。“研究”的涵义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现代汉语词典》),是“以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辞海》)。21世纪的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因此,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
创新一般指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思想与方法。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其国家的进步就难以实现,只能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进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机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反之,优秀人才也会促进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而研究生又是进行创新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可以说,目前中国几乎90%的具体创新研究工作都是由研究生来直接完成的,因此,我们要把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1.2钱学森先生的世纪之问。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老先生提出了关于中国教育创新的迫切问题给国人敲响了警钟的“钱学森之问” 2005 年,已是94岁高龄的他关于教育创新问题的谈话说起。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记录,钱学森的最后次系统谈话是2005 年3 月29 日下午在301 医院与身边工作人员谈的,主题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的问题,投了不少钱搞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伟大的“两弹元勋”之父钱学森同志曾在有生之年甚至病危之际共先后六次问及温总理:中国为何不能出一个大师级的人物?的确,这个问题虽平实但饱含真情,发人深思,国家的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创新依靠人才,而如果培养不出杰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何谈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2]
2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缺乏创新的动机。问到许多大学生为何要读研,大多数在读研究生都会回答我们“研究生还就业”。创新动机是创造者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的动机还很缺乏。从研究生入学动机来看,很多研究生完全是为了文凭而读研的,他们仅仅满足于修够学分。另外,研究面临着生存、学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做研究。这种在外部驱动力下进行学习和科研,缺乏对学科、科研的真正兴趣,因此很难发展创新能力。2.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子。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只有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有理论的创新和活跃的思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搞理论研究时不要脱离实践,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不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
3.原创成果少。我们一般把研究生发表论文质量的好坏作为研究生的创新成果的主要标志。但目前只有少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论文课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不足。在选题上,研究生缺乏冒险探索精神,对于发展前沿比较有挑战性的课题都是望而却步。在论文研究方法上,很少有人采用实验法和观察法,总是一味的总结别人的研究结果,因而很难有原创的作品。
3浅谈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 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 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一流的大学完全有责任、有能力培养出一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诚然, 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与上述一流大学尚有差距,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已具备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所需的基本条件。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以下几个重点去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3.1学科交叉带来科研创新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必须重视“专”。但是研究生教育同时是一种以研究为本质特征的教育,因此又应该强调“博”,因为只有具备较宽厚的知识面,刁一可能厚积而薄发。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存在“重专不重博”的倾向,从而出现了“硕士不通、博士不博”的现象。相关调查表明,73.8%的导师和85.29%的管理人员认为研究生知识面偏窄,有64.89%的研究生也感到自己知识面偏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国家大力鼓励的方向。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分方向发展,鼓励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进展往往是多学科之间的互动启发与促进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交叉研究的涌现也是解决现代社会综合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问题等。这些综合性问题涉及的领域很广,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3.2加强实践,推动研究科研创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许许多多创造性的成果都来源一十在实践中对所出现的现象反复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的见解,获得创造性成果。通过科研实践,研究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地、独立地处理在实践中或实验中接触到的感性材料和各种矛盾,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使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大型设备仪器的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养成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根本前提,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掌握创造的方法。我国数千年的旧文化体系,轻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培养,导致了学生的唯“理”是从,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采取承认与赞同的态度非常普遍,研究生习惯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对于书本上的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决能力,然而一旦要求有所发挥和创新,就明显不行了。学生的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力,只能以既定的规则来解释问题,而不擅长通过新的问题思考旧有规则的不合理性,更不曾想过通过思考来推翻它在看待问题及从事科研方面,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保守、谨慎,不敢创新。研究生教育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来支撑。研究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不然就会成为“知识篓子”。科研项目不仅能为研究生提供经费支持,更能锻炼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调查,在我国重大科研项目中,约由70%的研究项目有研究生参加。学校应当为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导师应带领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个人觉得在我们研究生阶段在校的实践机会极少,在整个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基本用于理论课教学,研二就要开始准备发表自己的论文,研三还要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所以在短短的三年硕士研究生阶段里根本学不到很多“硬”知识,这样必然导致研究生动手能力差,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影响了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3.3导师的正确的引导,加快研究生科研创新脚步。
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在创新社会环境中是否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与其素质密切相关。研究生培养方式现在还是师父带徒弟的单向传授,研究生所学的知识长期局限于导师本人熟悉的领域,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在课程学习阶段,导师把研究生当本科生对待,以讲授为主,缺乏启发式的教学。现在有部分导师自身的知识严重老化,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解答研究生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有的导师社会活动多,带的研究生也过多,就没有精力去认真指导研究生。有的导师的科研项目很少,又没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也就无法给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
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往往更能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导师对研究生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导师自身应当不断充电,努力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导师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除了拥有广博的知识外,要有为社会、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导师应当努力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从学习到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将自己的好思想、作风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的导师,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
3.4研究生团队合作,加强交流,提高科研质量。
加强团队合作研究生通过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可以避免个人独自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导致的局限性,突破个人思维的框架,萌发新思想,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可见,加强学术交流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大多是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培养,因而无论是理论课、实验,还是设计、写作,大都是一个人或与少数几个同门“师兄弟”一起完成,学习、生活、研究相对分散、封闭,与其它专业、其它学科研究生交流得很少:即使参与一些集体科研项目,也不是许多人在一起直接协作,而是各自承担一部分后去独立完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不能参加更多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学校面向研究生、为研究生开展的学术活动也很少。很多开设此专业的高等院校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个别的培养方式,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校对研究生的这种个别培养和指导以及研究生缺乏学术合作与交流,使得我国研究生既无交流、表达的机会,创新欲望、思想等也不能相互激发,从而导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缓慢。
3.5.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培养与科研创新
科学素质包括:求异思维、科学思维。求异思维,即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教育的结果。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美国布法罗大学曾对三百三十名学生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刚刚听完一个学期创造性思维课程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听过这一课程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科学思维不仅要求逻辑严密,数据真实,经验可靠,判断准确,而且还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大胆假设。因为,科学就是要不断地发现、批判、创新。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再多的苹果在你面前落地,你也是无动于衷;再多的异常现象在实验室里出现,你也不会有所发现。
3.6兴趣推动科研创新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即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主动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图形实物等主动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教育中,要强化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意识;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改革与创新;强调和规范研究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4.总结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领域骨干和中坚,这更要求他们有高出普通人的创新品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既是研究生教育的天职, 又是人民的呼唤和时代的要求。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我们研究生自身要能够积极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严格自律,加大跨学科学术交流和团队精神。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研究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学期开设的郭业才老师主讲的工程创造学这门课程,让我对工程创造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方法改进,以及对于新世纪的研究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中,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提高创新能力的几大原则去实践。积极提高创新能力。在实际项目中,勇于开拓,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 163-166..[2]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 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N][D]., 2009.[3] 范晓樯, 刘艳琼.钱学森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思想[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8(4): 103-107.[4]孙洪滨, 单连杰.浅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1S): 149-149.[5] 颜建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2): 20-22.[6]宋晨晖, 王悦芳, 朱玉山.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南京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6: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