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19-05-13 01:5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一篇: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诚然,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灵魂。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中学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挖掘,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举世闻名的美国发明家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不错,每一位成功人士都离不开勤奋。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为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二、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先生。他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避免盲目性和杜绝有布置无检查现象的出现。联系化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贴切自然,深入生活,从小事中找出“不小”,从平凡中引出思想。在高中化学第1册讲述《氯气》时,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毒气(即高压氯气)残害我国劳动人民的暴行,劝诫学生勿忘国耻。在讲述高中化学第1册《绪言》时,要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转移的核糖核酸,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捕捉教育战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外活动时,在与学生交往与接触中,我们必须时时擦亮慧眼,及时捕捉教育战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适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般来说,犯错的学生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当时一时冲动或不理智,如打架、骂人等。而有些错误的言行举止则是社会生活中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教师在发现后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而应及时恰当的进行帮助教育,以期收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的基础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许多优势。化学实验的魅力,化学现象的美丽,化学工业的前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实验的设计,古代化学的发明创造,现代化学的成就,中外化学家典型生动的创业史等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化学教学中德育工作总结

杨智斌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在形成和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的强烈影响,它所研究的内容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电解水实验,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这个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通常情况下,即使在加热条件下,水也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才能分解生产氢气和氧气,所以“通电”是水分解的外部条件。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即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必须通过外因起变化,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如,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实验的结果,说明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即质量守恒,这一规律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的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能认识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客观实在,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物质是永恒的,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所阐述的物质观。还有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实验,这说明了物质的量变能引起质变,所以说量变到质变是化学运动的基本形式。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培养求真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让“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科学思想包含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道德、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得以体现。要创造条件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变“有疑问问老师”为“有疑问做实验”。实践证明,在“求真”意识的支配下,学生就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不断地探究、思索、发现,同时,也不断地体验着怀疑、惊讶、自豪、成功和喜悦等情感,“求真”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三、在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作意识不仅是学生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科研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渗透是非常重要和容易完成的,每次实验结束时,对配合默契、效果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请组长简单介绍密切配合的经验。经过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不但乐于合作,而且逐步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靠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最直接有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规范实验药品用量、改进实验装置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等。化学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实验过程中,药品要按规定用量取用,没有规定用量的要取最少量。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完全可以采取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或者,对实验中产生的以及实验后残留的有毒气体进行适当处理,消除危害。

在化学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一丝不苟、规范操作的认真作风;整洁卫生、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等。而所有这些教育内容,都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之中。

第三篇: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思想品德方面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教师进行德育的方式需要不断改进。中外学校德育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改进和加强德育,增强德育效果,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更有其他德育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在发生变化。正确的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都是学好化学所必须的思想品质。运用恰当的德育艺术,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目的由被迫动机上升到目标动机,再上升到需要动机的高度,直至抱负动机的高度,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在非智力因素中,化学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化学的动机成正比。在一些化学课的开头,我运用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德育资料来引入新课。例如,在讲醇类的时候,可以用将甲醇当成白酒出售致人死记亡的案例来说明甲醇的毒性,售假者的最终下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勤劳致富的道理,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对化学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一、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与人格,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去影响、同化学生,为学生作出榜样

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教养、形象、语言表情、气质、性格甚至笔迹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模仿很适合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榜样的作用,可以使他们的缺点没有痛苦和创伤,不觉难受地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涵养,能将化学知识爱憎分明地溢于言表。很难想象一个仪容不整、萎靡不振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实验中丢三拉

四、态度随意的教师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一要靠化学这门学科真理的力量,二要靠教师人格的力量。”每位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对学施加良好的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做化学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动作熟练、准确,操作严格、细致,实验仪器摆放整齐,爱护实验仪器,爱护公共财产,爱护周围的环境与卫生等等行为表现,都能给学生良好印象。当教师讲到原子结构的时候会涉及原子弹与氢弹,这些武器的发明对人类的作用,即人类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科学技术,人类和平等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与道德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在化学课堂上,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作为化学教师教育的艺术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因人施教,使化学与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向教育者预期的目的转化,以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会捂住鼻子不愿再把实验做下去或把演示实验看下去,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化学的求知与危害健康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也躲避,就会使这个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教师要以行动更要用课言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要科学地解释当这些气体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使人中毒等知识外,还要提倡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用居里夫人在明知对自己身体不利的恶劣条件下仍然努力研究,最终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镭”的故事,从下面进行疏导,使学生在接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同时接受化学实验,使原有的心理发生变化,新的道德心理形成。

二、善于用化学家的资料与故事激励学生

化学之所以发展至今天,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化学家为之不懈努力,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应当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新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与插图较多,但由于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大多以小字形式出现,考试的可能性不大,故学生不太重视,教师也往往忽略。造成一年学下来化学知识学了不少,但对化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化学家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这些化学家为了发现新元素或新规律而夜以继日地工作的事迹。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挂图或讲解的形式将他们介绍给学生,或经常办些化学园地、介绍学生看几本课外书,或给予在化学学习中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这一切都能激发

学生的抱负感与成就感,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克服困难时能自学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提高自我的思想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世界,当这种品德与行为规范成为经常的、稳定的特征时,才能形成这方面的品质。要将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成习惯,则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在多次教育中将动机变成形动,行动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个性,这种重复的影响需要将德育自始至终融于化学教学之中,而不是靠几节课或几次活动所能做到的。只有对其变化不定的情况反复抓,把德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才能圆满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

第四篇: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案例设计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示

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我们 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解题技能。应对考试是可以在一段时 间通过强化训练来完成,但心理的成熟是不能催热的,学生需要体验;需要感悟,能否利用知识传授 的平台来体验人生哲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指导学生将来的人生道路呢?学生对说教 式的政治思想工作已不屑一顾,而对于从自然学科知识中感悟的自然法则,规律是有兴趣的,自然学 科与社会学科是相通的,做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也是一致的,我们亦可用于讲解自然学科中规律的同时 浸透人生道路,启迪学生智慧,开培人生。

二、理论依据

1.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位对社会有用之才。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知 识能力水平。更要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思想境界,要培养自己的技 能,要磨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只有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发挥自己的最大创造潜能。

2.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提倡人们在竞争发展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社会使人如人关系 的总和,每个人都不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要知道没有别人给与你的帮助,没有大的发挥环境,是不可能有你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有共同向前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向前迈进。培养智商的 同时,一定要注重情商的培养。

三、可行性分析

1.化学这门自然科学充满了辩论法,如元素周期表揭示了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 体现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感悟辩证法,客观对待事物,把握人生 的方向是有积极指导作用的。

2.随着“工业化” “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 开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此平台可对学生进行和谐发展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求真的欲望。

3.化学发展史,化学家带给人类的财富等等都能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四、具体实施 时间(1?4 周)元素周期与物质结构 化学知识内容 元素周期表 结构的周期性与性质变化 元素周期律 同族元素性质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化学键 相关德育渗透内容 量变到质变规律 内因是变化的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周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作用是相互的,打破原有的平衡 就会建立新的平衡

5?8 周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 电能与化学能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限度 11?16 周 有机化合物

守恒的法则 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目标就是温度,别定目标使自己成为“ 活化分子”早点达成目标要有创新精神 才能打破原有的平衡体学。

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 石油与煤

乙酸,乙醇,乙炔的用途 营养物质

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就能把握事物的 发展方向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决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于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浪费资源,是 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标志。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会有价值,只有 将知识转化为人们服务生产力,才会创 造财富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设计的物质的范 围很大,提高生活得质量需要化学常识 作基础

17?18 周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五、效果预测

1.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注重的学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产生价值 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六、成果展示

1.学生论文《化学与人类》等

2.教案?教案中的德育渗透内容

3.结题课

4.德育论文《关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几点思考》

课题研究人:王小平2009 年 2 月 19 日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感于杜郎口中学体验式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入学习的研究、问题的探讨全过程,教师如何根据新大纲策划课堂教学,提供学生亲身体验的学习的平台呢?杜郎口中学 “体验式’课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真正起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一:加强理论修养,更新观念,让新的理念真正起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的指导作用

杜郎口中学不大,可新的观念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办公楼的标语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两栋教学楼的标语是《自主?自信》《探索?创新》、,校门口的宣专栏目的内容是《课堂教学十大转轨 》、《课堂教学十大关系》《成功课堂十大要素》《自主教学十大能力》《备堂十大要素》《十大素质》等等、、、、这些抬头便是指导性标语,醒目的新理念的内容边沟见了乡村中学校园文化,最终内化为老师的教学思想 内涵,休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方针,让教师通过这些耳熟能译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同时也让 学生通过这些教育方针积蓄力量,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师、教学一体化,每位教师都按“体验式”模式课型上课,各门学科虽教学内容不同,但方式大致 相同,因而老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每位老师都随时将教学的感悟提供给大家分享,因而通过 教学实践对理论的认识更深,更透彻,最终形成立体网络,构建了体现新理念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完 整体系。为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理论基础。

第二,只有课前下苦工,第二,只有课前下苦工,课堂合作才能见成效。合作才能见成效。

如果仅利用课堂 40 分钟来完善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形成个性化风格,来应对信息时代对人才 的需求,那是难以办到的。必须指导学生课外如何下功夫。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是课堂内外有机相结合 新教学模式,它借用了课谈教学平台,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将目标问题化,将问题分别交给各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在课前研究、探讨。最终带着思考后的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各组呈现组员们感悟理解的知 识,并提出本组成员在运用中遇到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其他小组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让自己通过课堂 教学使知识更系统化。运用更灵活,变通后内化能力从而得到提升。当然,让学生能演好角色,当好演员,老师的策划更富有挑战性,每组课前探讨什么内容?如何呈现?将知识在哪些方便拓展、延伸?怎样挖掘 学生的最大潜能?怎样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智慧的火花?怎样让学生的经验成果化?怎样让学生以少的 题量迅速达到“质”的飞跃?。教师思考的范围,备课的内容更广、更深。不备学生,不去利用,挖掘。学生资源,是不可能实现兵带兵,兵强兵;让教学焕发青春的活力与魅力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杜郎口中学的教室里,走廊,楼梯间到处可见师生展示的各种形式的成果,有图示,表格,画,论文等等。及时总结提升,体现自我的价值。学会抬头看到的不是昂扬斗志,振奋精 神的警示语,就是想要解答的凝难问题方法、和重要的经验规律规律,这种学习气氛无法让学生松懈下来,去忙一些无聊的事,而是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能,为自己的成长,为他人的进步去 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停止就是退步,一个小规模的乡城中学充满的生机与活力。杜朗口中学的以全新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课堂?课堂不仅是老师传道,解惑之地,更应是学生展 示自我,走向自我的舞台,并为学生的课后活动指明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探讨新的解决 方案,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树立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只有坚持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才能转换成内在的素养。第三,只有坚持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才能转换成内在的素养。

素质教育也可说是养成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并且多年来 始终如一,终见成效。老师要让学生当好演员,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要组合成一支优秀的团队,让 学生在这支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团队中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使团队充满了活力,这样才能持久 就不会乏味,当教育教学成为了一门创新的艺术,年轻人的心活跃起来,就像春天充满蓬勃的生机。

因受教育的平台,使孩子们养成了渴望发展自我,乐于团队合作,懂得为人办事的方法,分辨是非善 恶。懂得知识、能力是自我发展的基石,这样的孩子习惯会坏吗?久而久之内化为自我素养,走向社会的 大舞台。服务于社会时,他们会知道自己的路该怎样走,精彩的人生该怎样实现,当这样一批批年轻人充 满活力的队伍,注入社会建设中来,时代才能进步、发展。杜郎口中学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不 仅让杜郎口中学起死回生,也成为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些乡村城镇教师也在教 育战线上更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始终如一便是结果,杜郎口中学“体验式”教学为学生学会做学习生活的主人,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 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

关于高一化学作业批阅方式改进的研究

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的提出:

化学作业因化学知识点多,因而选择题、填空题多,大题少,化学老师任教班级多,因而老 师批阅作业需花大量时间。老师批阅作业主要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进 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二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发现学生所学的知识中还存 在的问题,为备好后面的课提供了新的素材,老师能否从批阅作业花费大量的时间中解脱出来,多一些时间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要尝试一种好的批改方式,让老师在短时 间内,就能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达到批阅作业的目的提出假设: 二. 提出假设:

我们想采取这种方式??学生完成作业后由老师(或课代表)公布答案,学生对照答案用红 笔更改错误答案,学生对完答案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更正即可,若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在题号上 画上问号,老师批阅作业时,着重看有问号的错题,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采取个别解答,或班 级整体讲义的方式,以达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最佳效果。

理论依据: 三. 理论依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通过对照答案,反 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地心态来解决。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发挥了学生的潜在能 力。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学生做完作业寻找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高三的教学。

具体安排: 四. 具体安排:

第一步:跟学生讲清完成了作业的目的,意义及老师批改方式,对未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 在平时成绩考察中扣分,课代表要统计每天作业完成情况。第二步:实施 时间 1-4 周 4-9 周 11-16 周 17-19 周 作业内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有关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复习题,月考试卷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有关的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 章的复习题,期中复习题试卷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有关的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复习测试题,月考试卷题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关学法大视野上的配套习题,本章测试题,期末复习题试卷 答案负责人 黄铁明 吴政霞 王小平王小平

说明

1.负责人:提前做好答案,并将答案复印好给各班的课代表。

3.作业完成与批阅流程 学生做完作业→学生对答案更正→老师查阅完成情况及打问号的错题→分析问题解答 五。效果预测 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作业批阅方式的该表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1.作业中的接错情况会改善

2.缺交作业情况会改善(因为有参考答案)

3.课堂实效会提高,成绩有所上升(课堂上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学生用

老师在解答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而专心听课)

4.问问题气氛更浓,学习习惯会更好。六:成果展示 我们将就以下几个方向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进一步提高作业批阅的效果

1.老师的参考答案汇总

2.学生的作业批改效果及教学成绩(以本部学生成绩作参考对比)

3.学生对作业批改的意见

关于高一化学作业批阅方式改进的研究小结 关于高一化学作业批阅方式改进的研究小结

当今世界,化学已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化学研究也已深入到众 多领域。中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作业教学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作业教学不能与课堂教学改 革同步进行,成为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实行“零作业批改”,即教师 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而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

零作业批改”的提出背景: 一: “零作业批改”的提出背景:

目前,作业批改中多存在以下问题:

1)反馈时间过长。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如果对化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造成每次作业批 改的周期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 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2)反馈信息量过小。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所谓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加上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 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鉴于上述问题,我们实行“零作业批改方式”,批改方法: 学生做完作业 → 学生对答案更正(课代表把答案写在黑板上)→ 与同学交流问题 → 课代表手机典型问题 → 老师利用课前几分钟解答难点问题

零作业批改” 二、“零作业批改”的实施环节

在实施零作业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自己和学生及时获得关于作业情况的反馈信息。因之他们有 必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认识与习惯,掌握较完整的策略,以便学生合理使用得之不易的作业批阅权。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

(一)对学生进行简单培训 首先,我们引导学生懂得自批作业是自己必须具备的素养,它将伴己一生。因为终身学习需要学习者 懂得判断自己学习的内容、过程与结果的合理性。其次,我们帮助学生端正批改作业的态度,要对自己和 合作伙伴负责,力戒马虎了事。其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创造性 答案(包括“一题多解”)应与作业者本人或教师商量。最后,组织一定数量的尝试性批阅,从中发现易 出现的问题,和有关的规律性。发挥“课代表小老师”

(二)发挥“课代表小老师”的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了课代表在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作用,课代表和同学一起互相学习,最容易了接到学 生中的问题,让他抓紧时间先完成作业,先发现作业中的问题,限于化学基础较好的学生交流,在给出同 学答案的同时可回答学生中家较简单的问题,留给较复杂的问题让老师在课堂解答,这样既让课代表得到 了锻炼,老师也可迅速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及时。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

(三)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 经过互批的作业本当即返回本人,学生在作业本上对做错的题进行标记(标记在作业本两侧的空白处,要整齐规范,一目了然)即做问题记录。问题记录从此成为学生制定新的学习计划的依据和折射学生进步 的“指标”(问题越少进步越大),因而要保留到毕业前的总复习。

(四)教师课后复查学生作业并做相应的问题记录 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教师只对约学生批阅的作业进行复查,具体地说,翻阅作业本,看学生更正情况,对那些不符合要求作业的学生及时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一般在 20 分钟左右完成。

三、“零作业批改”实施效应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学会学习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至关重要的是增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判断是非、发现并解决问 题的能力。否则,自学难以落实,学会学习沦为空话。而实行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学生有了作业批阅权 也就有了新的责任。在参照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互批或自批作业(只批不改)时,他们不得不努力发现问 题、判断是非。长此以往,他们的相应能力得以增强。同时,由于零作业批改是一套完整的策略,要求学 生严格跟踪并解决作业问题,使得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学业,而且能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因为任何社 会生活说到底都是在形成常规的基础上发现与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如此,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概莫能 外。比较起来,“全批全改”明显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这主要因为经过教师仔细批改的作业,给学生提 供了无需思考的现成解题过程与答案,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简单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毛病。更深层思 考,教师改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实际上是越俎代庖,减少了学生通过自己纠正错误而得以发展的机会。从学生心得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零作业批改”发挥了他们自主能动性。

(二)促进教师“质性”敬业 教师的敬业精神可从“量性”与“质性”两方面审视。前者主要以牺牲休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等 为标志。后者以勤于思索、探究奥秘、坚持巧干等为特征。对于当代的教师来说,前者诚可贵,后者价更 高。因为前者缺少人文与科学的关怀,教师不仅不给自己安排必要的放松或休息时间,忽略自己的身心健 康,而且很容易要求学生同样不惜血本的苦干。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教师想走质性敬业的道路,但也 会因精力不济等作罢。而零作业批改的实施,为他们腾出质性敬业的空间,使他们有可能把大量时间用在 “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通过潜心探索,发现解决学生问题的更巧妙的方法,变苦干为巧干。对于教 师来说,这种敬业重心由量性向质性的转移,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必不可少 的策略。反思自己教学机会增多了,便于开展让“教学如何成为一门正真的艺术”课题研究。

(三):工作负担减轻 教学质量更高 从负担方面看,启用零作业批改使教师批阅作业的时间至少减少了五分之四。同时零作业批改要求学 生 “最小作业量” 即学生只做课程标准规定的一套作业(学有余力者,可申请更多的作业或其它学习内容),以免作业过于繁杂教师难以研究学生的作业的问题,这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学习负担减轻、互批作业成为研究性活动、学生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解决关键性作业题上,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也随之提高。在正常情况下,跟踪对象的学习成绩(特别是自觉性强的学生)在三个月左右就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道理很简单,由于他已不依奈于老师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跟他人交流机会增多,记忆比较 深刻,如本部想比,平均成绩在提升

(四):师生关系改善 学生尊师好学 当教师把较多时间用于跟踪学生的作业问题,加强个别指导时,师生交往频率大大提高。交往产生理解、理解孕育感情。不少教师逐渐克服了往昔对弱生(通称后进生)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毛病。教师的变化使 不少弱生真切体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激之情油然而生。那些以前因怨师而厌学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渐浓 厚起来,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再打折扣甚至主动申请学习任务。情感培养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十分有 益。

(五):弱生上进 优生更优 在实施零作业批改后,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弱生的指导,使得弱生普遍发展较快。零作业批改在关注 弱生的同时,也给优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他们要在自批作业后的讨论中帮助弱生,发挥“小 先生”作用。这有利于优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增强帮助他人的能力,以至于发展得更加优秀。尖 子生层面在增加。

四、实施“零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零作业批改”,对自主性差的学生不利,他们不思考,直接抄答案。“零作业批改”对基础差的班不 适或。他们还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引领。我们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第一:坚持“感情先行”,把关爱学生放在全部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上,用感情驱动并调节教学中的认

知活动,提高自批作业的认识。第二:普通班自批作业在课内进行,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添批阅作业的效果。第三:根据层次布置作业,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加强交流与面批,只有思考了教师批改的内容,并悟出了一些道理时,教师批改作业才有一定的教育效果 总之“零作业批改”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起到作业教学 应有的作用,还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效的教学研究工作。值得推广!

第五篇: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新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组 王治苓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在形成和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的强烈影响,它所研究的内容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如电解水实验,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这个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通常情况下,即使在加热条件下,水也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才能分解生产氢气和氧气,所以“通电”是水分解的外部条件。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即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必须通过外因起变化,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如,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实验的结果,说明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即质量守恒,这一规律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的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能认识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客观实在,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物质是永恒的,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所阐述的物质观。还有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实验,这说明了物质的量变能引起质变,所以说量变到质变是化学运动的基本形式。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王治苓

1、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培养求真精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让“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科学思想包含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道德、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均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得以体现。要创造条件树立学生的正确观念,变“有疑问问老师”为“有疑问做实验”。笔者认为“科学思想”中的“科学态度”是核心,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导致探索,探索需要方法,所以“求真”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真”欲望。例如,在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提出“将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有何现象?”大部分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回答:“变浑浊”;少数学生回答:“先变浑浊,继续通人二氧化碳又变澄清”。教师当场演示,结果符合学生的预料。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是为什么?是不是老师在做实验时搞了鬼?”,对这种大胆的怀疑,教师应表示赞赏,立即取刚才实验的澄清石灰水,请该生用玻璃管往里吹气,结果出现浑浊然后又澄清,怀疑被实验否定,这时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于是教师将这一问题交给“科研小组”,要求他们自学溶洞的形成且综合学生看法,设法寻求合理解释。实践证明,在“求真”意识的支配下,学生就以积极的姿态投入,不断地探究、思索、发现,同时,也不断地体验着怀疑、惊讶、自豪、成功和喜悦等情感,“求真”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2、在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合作意识不仅是学生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科研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渗透是非常重要和容易完成的。例如: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两人)要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实验记录。而且要相互交换进行。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非操作者负责“监督”(及时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和实验过程的必要记录。这样,使全体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实验基本操作竞赛也是以组为单位,这样学生为了共同的目的会主动聚到一起研究各个细节,明确分工合作。每次实验结束时,对配合默契、效果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请组长简单介绍密切配合的经验。经过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不但乐于合作,而且逐步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王治苓

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靠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最直接有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规范实验药品用量、改进实验装置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化学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实验过程中,药品要按规定用量取用,没有规定用量的要取最少量。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完全可以采取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或者,对实验中产生的以及实验后残留的有毒气体进行适当处理,消除危害。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都可以用碱液或水吸收;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实验可以在封闭式装置中进行,硫化氢燃烧实验,也可以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使产生的二氧化硫经漏斗在作用下通过其连接的U型管(内盛稀氨水),吸收液可作化肥使用等等。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空气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严重污染,这些酸性污染物与雨滴形成酸雨,对人的危害比二氧化硫高10倍,引起肺水肿,使水体酸化,可使鱼类绝迹,尤其是重金属和一些致癌物质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经专家研究已确认,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是癌症发病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度物,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作为花、木、草、树的化肥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

一、结合中外著名科学家的良好道德进行德育渗透

许多中外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里知识渊博,造诣很深,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突出,让人肃然起敬,由衷钦佩。如杰出的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由于钋元素、镭元素的发现和其它研究成果而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发现镭元素以后,许多友人劝他申请专利,却被她拒绝了。她说:“镭不应当成为任何个人发财致富的工具。镭是元素,它属于全世界!”她还说:“在科学中,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事物,而不是人。”从居里夫人的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思想境界很高,道德品质很好的科学家,而不是那种斤斤计较,利令知昏的小人。在讲到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时,用居里夫人的这种崇高道德教育学生是很奏效的。此外,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把她发现的两种元素中的一种命名为钋(念pō,为波兰的波的谐音),利用这一事实可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放弃了留在美国工作的优越条件,于1921年毅然决然回国就任天津塘沽永利碱业公司总工程师。他全身心地扑在制碱工艺设备的改进上,最后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物博览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范旭东先生赞同下,侯德榜先生毅然将他摸索出的制碱方法写成专著,公诸于世。该书1933年由美国化学会出版,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40年他又完成了新的工艺路线,1943年,这种新的制碱法被世界化学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在讲授碱金属这一章内容时,适当穿插侯德榜先生的这些惊人业绩,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感染作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科学技术的永恒探索和求知欲望。

诚然,除了居里夫人和侯德榜先生以外,还有许许多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也有很好的道德品质,如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在人们对他的成果赞叹不已时,他却说:“如果说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看,这是多么的谦虚啊!又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人们赞扬他很乐意帮助别人时,他说:“人家帮我,永世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这几句话表达了华罗庚同志心里时刻装着别人,乐于为别人奉献的精神,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只要我们在上课时注意穿插、渗透,就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一箭双雕。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让学生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和筛选,抽出合理的部分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到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时,必须强调这两种理论是化学家们在大量实验事实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编造出来的;这两个理论又反过来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研究起指导和推动作用。这就给学生一次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如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时,要注意说明当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整个体系是矛盾着的统一体,即氧化反应是还原反应的对立面,反之亦然,这两个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整个体系的运动和变化(即体系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最后因反应而耗尽或转变成其它物质)。这就给学生一次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当然,课本中能用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还有许多(如分解与化合、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等),这里就不一一举出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点,以此来指导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组 王治苓

1、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生是初中生毕业后经考试合格直接升上来的,他们的思想往往比较单纯和幼稚,劳动观点比较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用功,未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苦乐观等等。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选择性地对学生进行以下内容中某些内容的教育: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㈡爱国主义教育;㈢集体主义教育;㈣社会主义教育;㈤理想和人生观教育;㈥艰苦创业精神和劳动教育;㈦道德教育;㈧纪律的行为规范教育;㈨文明礼仪教育;㈩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实践证明,在上课过程中如能适当地和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上一些方面内容的教育,学生就能健康成长,掌握的知识较全面,专业思想牢固。

2、结合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进行德育渗透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选修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拓宽知识面,发展兴趣与特长,培养能力,为学生今后升到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课外活动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接触社会实际,开阔知识视野、发展个性、培养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对高中化学教学尤为重要,因此,这也是化学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舞台,通过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献身农村和山区教育事业,掌握必要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学会处理好人际间的关系和往来,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学会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下载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关于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问题的提示 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埋头钻研题海。而忽视自身心的健康成长于人格品德修养的修炼。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探求教学方式的改革,以......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内容提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处于改革与开放的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东汤九年一贯制学校:黄海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汇编)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析 新河中学 陈 静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弘扬祖国文化以及吸收人类进步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关键词】 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60―01 作为一门最古老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自......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马坝初中 殷光习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育人放在首位,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