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永正谈朗读
听于永正老师的《朗读和朗读教学》讲座
有了语音,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
——徐世荣
于永正老师分别从朗读的意义、怎样朗读和朗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生动地阐释,并现场进行了朗读指导和示范。
首先于老师对朗读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分别是:
(一)、朗读有利于理解课文。朗读不但要看,还得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朗读时,会自觉发现“对味儿”或“不对味”、“贴切“或“不贴切”。“不对味”就说明理解有偏差,于是就得再读、再体味。这种精益求精的反复,就意味着对课文理解的不断深入。可以这样说,只有朗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意境,体会出文中的感情。
(二)、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语言里,除了包含文字语言的情感、理性光辉外,还包含着朗读者深刻的体味、独特的感受、熟练的技巧和声音的魅力,自然就会使听者(包括读者)动容。白话文,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涵,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三)、朗读融“内化”与“表达”于一体。内化是吸收,表达是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下来,文章的规范语言就基本属于自己的了。课文的构思布局、情景描写、语言的逻辑顺序自然而然的就储存在胸中了。朗读本身就是表达——代作者表达。朗读训练多了,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流畅、表情丰富、表达到位。
(四)、朗读有助于记忆。
(五)、朗读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了语感才会有流畅的表达,才会有好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六、朗读可以发展想象力。
接着,于老师亲自指导、示范怎样朗读,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读出停顿(停连)。停顿(停连)是朗读的重要支柱,是朗读的“王牌”。但它是和重音、语气、节奏一起来完成朗读的声音化再创造的。
1、读完题目要停顿。
2、句号、自然段要停顿。
3、转换性停顿,主要是涉及文本中人物情感和心情的转换。
4、回味性停顿。
5、生理性停顿,主要是由于哽咽、气喘吁吁、生命垂危形成的停顿。
6、灵活性停顿,标点符号无疑是停顿的重要参考,但标点符号是为了看的,停顿是为了听的,文中的标点可能无懈可击,但一旦形诸于声,就不大合适。这时候就应该以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停顿,取而代之。
(二)、读出重音。重音——在朗读时需要强调的或突出的词、词组。哪些词语读重音是由这句话想告诉人们什么(即目的)决定的。
1、并列性重音,并列的词语、段落都要重读。
2、对比性重音。3呼应性重音,分为问答式呼应重音、分合性呼应重音。
4、强调性重音,强调性重音就是要把句子中要表达什么、告诉人们什么的词语加以突出。
5、比喻性重音,比喻可以使被比喻的事物鲜明活脱、生动可感。朗读时要突出那些比喻词语。
(三)、读出语气。语气是停顿、重音、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综合体现。所以说,朗读学就是语气学。读出语气就是读出思想感情。语气就是能较好的表达出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
1、句首忌同一起点;
2、句尾忌同一落点;
3、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认真揣摩人物的性格、情感、年龄和当时的语境。读文中人物的语言时,要进入角色。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要适度夸张,适当向朗诵靠拢。
(四)、读出节奏。节奏是指朗读全篇课文所显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疾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它是由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所决定的。要想把握好朗读课文的节奏,就要紧紧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即课文的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最后,于老师结合新课标对朗读教学进行深入阐释,提出深刻的见解: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经常开展朗诵比赛;把朗读列入口试之列。
第二篇: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于老师大病初愈,我们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谈着谈着又谈到语文教学。谈到朗读教学,于老师更是特别兴奋。
于老师说:“教语文,首先要教好朗读:教好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他又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朗读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途径。老师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教好语文的首选之法!”
于老师告诉我们,朗读有四大技巧,把握了这四大技巧,也就把握住了朗读。
1、停顿
题目读过了,要停顿;句号要停顿,逗号也要停顿;段与段之间要停得时间稍微长一些;特殊情况下,没有标点也要停顿。为什么停顿呢?一是时间、空间的变化。让听者知道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二是思考、想象的需要。阅读要把文字还原为形象,必须有思考、想象的介入。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没有停顿,便没有想象。三是为了变换语气的需要。停顿是能显示语气变化的。艺术求变,不变不是艺术。
2、重音
谓语要读出重音,读出动感。定语、状语也要读出重音,加以强调。文本中,作者要强调什么,就要读出重音。重音,是朗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3、语气
朗读中,语气是最难的。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多数情况下,不太好表达。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朗读要自然。何为自然?叶圣陶先生说,朗读就像说话那样。读书像生活中的说话那样,才叫自然。把课文自然地朗读出来了,才算把课文读好了。
怎样才能读好对话呢?这是最难的。读谁的话必须像谁自己说出来一样。我们在朗读之前,要好好琢磨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心理、境界、情感等。戏剧界有这样一句话,不像不是戏,全像也不是戏,似像似不像,才是好的戏。
4、节奏
朗读一篇文章,要有节奏----快慢、轻重、虚实等。朗读时,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一篇文章的节奏。
拿到一篇文章,要先读几遍,内容、情感把握得差不多了,再看全文的节奏。何处快,何处慢;何处停,何处连;何处实,何处虚;何处重,何处轻,要通篇考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于老师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好的文章要能背诵下来,背下来了朗读的技巧才能自如地运用,才会把课文朗读得更好。课堂上我给学生朗读课文,许多段落、篇目我都是背诵的,学生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他们便有了兴趣,来了劲头,并且感受了课文,朗读的效果也好了许多。”
于老师讲了朗读的技巧,又给我们朗诵了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于老师是背诵下来的,从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朗读技巧的实际运用以及良好的效果。课文读完了,于老师泪流满面,我们在场的人也都流泪了。之后,于老师又给我们朗读了一篇低年级的课文《乌鸦喝水》这次,于老师把这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得活灵活现,神气十足,引得我们由衷感叹!一位老者,一位带病的老者,能把课文朗读得这么好,又教给我们这么多,令我们在座的既汗颜又感激!
第三篇:于永正的教学风格谈(范文)
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
汶罗小学:余小玲
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
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
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大象为裁判。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
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
案例二:
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
(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
生:是的。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局长要他带着教学计划参加座谈会,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地点是文教局一楼会议室,请于老师按时到会,不要迟到。我还有别的事,不等他了。等于老师来了,请小朋友告诉他,好吗?
生:(高兴地)好!
女:谢谢小朋友。我再把这个通知说一遍。(说完,走出了教室。)
(于老师走进教室,小朋友纷纷举手。)
二、重随机批改
听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读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于老师堂堂使用随机面批的方式评点学生的说话和习作。
学生说得好,用词用得准,于老师就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好在哪里;学生用词不当,于老师就随时指出学生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学生选用准
确的词语。更让人佩服的是:“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话怎么说才得体,词怎么用才准确,取决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于老师对这两种情况下出现的语言现象都能准确无误地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我想: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时改,收益面大,见效益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学生认真推敲用词的良好习惯。
常常感叹于老师捕捉学生语言信息的能力是那么强,暗暗佩服于老师扎扎实实的语言基本功。每每听到此,仿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不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
案例一:
师:还有人这样写字。(老师的眼睛离本子很近很近。)生:这位小朋友离本子太近了。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离本子很近。师:近到什么程度?谁来形容一下?
生:这位小朋友写字的时候,眼睛都快碰到本子上去了。师:“碰”字用得好,很形象。生:眼睛都快跟本子亲嘴了。师:你说得真有意思。
三、重生活应用
有人说:目前作文教学最大的毛病就是交际没有对象,表达不问交际者双方的实际需要。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写好后给谁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这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一个特点就是写文章有特定的目的,写了以后有用处。
于永正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一切都从交际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小学生的需要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向生活回归,全力体现说写训练的工具价值,造成作文教学“实用”的气氛,让学生深深地感到学了以后要派用场,是生活必需,工作必需,甚至是“非写不可,非问不可”。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写的时候,就会出现少见的认真和起劲,这就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需要和兴趣,自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四、重多方训练
“交际性”是言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内容不同,采用的交际手段也应该不同。于老师深谙此道,每一节言语交际训练课都不是单纯的某一项训练,而是采用多种交际手段。如:打电话、转述通知、口述消息,当导游、解说员,写说明书、保证书、广播稿、表扬稿,甚至写倡议书、备课等等。形式各样的交际手段应用其中,孩子们喜闻乐用,大大激发了孩子的交际兴趣。
交际作文创设的课堂情景,做到“一景多用”“一题多练”可以提高训练效率。而于老师的每一堂言语交际课无一不是“一题多做”“一材多用”,他常常针对某一交际训练活动,从多角度、多侧面设计丰富多彩的系列教学活动,组成一个前后衔接的教学体系,体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这是于老师的拿手好戏,也是于老师的聪明之处。
五、重全体参与
在不少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不少老师对“课堂明星”的关注,认为只有他们才能“配合”好老师,而其他的同学只能做“陪听”的人。
于老师不这样。在言语交际课上,他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他常采取的方式有:一是越不爱发言的学生,越是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秀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们,还常常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课堂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让一个同学说的时候,允许其他同学随时补充,补他人未说,补他人未想,从而出现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
第四篇:于永正(本站推荐)
于永正: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在报刊上,经常见有人引用爱因斯坦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不知这句话出自何处,也不知翻译得是否准确,但当我联系到自己时,觉得此话说得颇有些道理,值得深思。不要说数理化,就拿我最喜欢的语文学科来说吧,忘掉的东西就很不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12年,读了24本语文书,绝大多数课文内容忘掉了,许多课文连题目都记不得了。忘得最惨的是老师的分析、讲解——几乎一句也没记住。如此说来,24本语文书白念了?语文老师白教了? 不是。
那么,语文和语文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能使我们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回顾在学校的12年的语文学习,我最感谢老师的是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不会有上面的一切,自然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我还要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培养了我的书写能力,并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应该说,是读书、写作、书写的习惯(顺便说一句——还有唱京戏、拉京胡的爱好),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守护了我的精神家园,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一个人,一旦成了读、写的“奴隶”,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
不妨再说得远一点,我的老师还给我留下了众多的爱好和好身体。12年的学习期间,老师给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我读书时,老师没有布置任何家庭作业,更无寒暑假作业。读初中和师范时虽有晚自习,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习——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便是读书、写作,或者画画、练字。那时没有练习册,更无“哈达卷”,星期天和寒暑假,完全属于自己。我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读书、写作的时间,给我留下了发展个人爱好的空间,给我留下了睡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给我留下了一个好身体!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大约我也是的。假若老师没给我留出课余的时间,哪里有时间读书、写作?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我的语文老师的经验告诉了我什么?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3500(识字量)和2500(会写)保住,把读和写抓住,一句话: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
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我觉得是块心病。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学生也特别喜欢写作文。多数学生留下了读写兴趣和初步的读写能力。老师善读、善书、善写,才华横溢,是最直接的激发兴趣的因素!我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仿”——把纸蒙在张敬斋老师写的字上描。张老师的字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把张老师写的范字描洇了,他就为我们再写一张,我们就再描;老师不厌其烦,学生乐此不疲。每篇课文,张老师一朗读完,我们就兴趣盎然地哇哇模仿,直至成诵。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的基石。受张老师影响,我们全班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部临摹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老师的批改很简单——画圈儿!写得好的字,画一个红圈儿,特别棒的画双圈儿!每天的写字作业一发下来,我们就比谁得的红圈儿多。谁要得了双圈儿,那是天大的奖励!全班同学都会为他高兴。我们的书写兴趣,完全是老师的红圈儿激励出来的,并在不断地获得红圈的过程中巩固的,以至于一辈子爱上了书法,练了一辈子的字。1984年暑假我去西安旅游,在西安碑林见了玄秘塔碑,肃然起敬,激动万分,不由得双膝跪下!是呀,在这神圣的、不知启迪了多少人的智慧、塑造了多少美的心灵及人格的伟大艺术品面前,不应该顶礼膜拜吗?
写字如此,读书、作文也是如此。在中学,李晓旭老师夸我的作文“有老舍风格”;在师范,我写的第一篇作文——《读〈任瑞卿先生二三事〉》,赵维仁老师不但在我们班读,还拿到别的班读(赵老师教两个班语文),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鼓励呀!从初中,我对语文的兴趣就变成了志趣——想当作家!从此,读、写不断,读、写的习惯伴随我终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学要把兴趣留住。兴趣是和习惯连在一起的。
我的老师还告诉我: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教学的确要“少做题,多读书”。有远见、有良知的语文老师,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扼杀天才的教育!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任何天才都是从小根据兴趣学习的人。没有兴趣,天才难有。我的一个朋友的外孙女到国外读书去了。他说:“我之所以最终同意让外孙女出国学习,就是为了让她有充足的睡眠。”多么无奈而又发人深省的话啊!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有充足的睡眠,有健康的身体吧!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使我明白了,分数不等于人才。我们要给学生留下自由成长的空间。我从不把学生的空间用作业填满。
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退休了。我虽然退休了,不能身体力行了,但,我寄希望于带着思考教书的年轻一代!
第五篇:特级教师于永正谈阅读教学
特级教师于永正谈阅读教学
上传: hypjfhjc 更新时间:2012-12-17 13:10:07
特级教师于永正谈阅读教学
读于先生的文章,我们深感他对语文阅读实践的至高重视。让我们先来领略他对阅读的深刻理解吧。在于先生看来,“语文学习首先得多读多背,这样,课文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感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
于先生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好多人把阅读课上成了理解课。这是个误区,”他进一步解释说,“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再创造。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
“语文味在哪里?在朗读里。
更多的“语文味儿”在文本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老师要具有“看到纸的背面“的能力,即能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老师品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品读、鉴赏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从何而来?只能从在老师引导下所经历的阅读过程中来。”
于先生言为心声,内含着他至深至诚的理解。而且,他的语文教学实践的正是他的思想。
纵观教学实录《第一次抱母亲》,全课宣扬的就是于先生的语文教学观。这里,不妨将实录也做简单呈现。
于先生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共有两节课,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辅导学生认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指导学生识记并写字。
从上述环节来看,我们的语文老师的课也基本是这样上的。而区别在于,于先生这两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引导学生阅读。由正确流利地读,到仔细的品味地读,再到引发学生感悟理解的读。真正做到了把书“煮”烂了给学生,最终“点燃了”学生心中感悟的“火焰”。
对照于先生的阅读教学实践和他的阅读教学思想,我们再来观照有些教师的日常阅读教学,他们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对阅读教学的指导,往往认识肤浅,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罢了。关于读,一些老师往往不捕捉细节,忽视了及时地指导跟进,把“读”仅仅当作了完成教学的一个环节,也仅此而已。表现的就是为读而读,没有给予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更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而于永正先生呢?指导阅读是细致入微的。比如在正确、流利朗读这个环节中,一名学生刚刚起读的时候,于先生就第一次果敢地打断学生说“停下了,读课题”;结果学生再次读起的时候,由于句与句之间没有停顿,他又打断这位学生说“读课文要注意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还说,“读书一定要思考,还要想象。”之后,于先生范读了这段文字。于先生范读完后,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句话读完了要停,停顿的时间就是给自己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余地。”经过于先生的指点与示范,学生一下子就得到了心灵的体会,朗读即刻达到了正确和流利。
于先生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得多么深刻,对朗读的指导多么到位!通过于先生的一指导一示范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一些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来;或者过于迁就学生,患得患失。担心随意打断是不尊重学生吧,其实质是延误了指导和训练的时机。一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缘何肤浅,关键在于对课程标准学习思考的肤浅度。其结果是,总是将阅读中一个转瞬即逝的指导步骤不能给以足够的重视,学生也总是不能够美美的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对语言的感觉,就没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领会改革精神,学习钻研名家之法,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底,让课堂里有朗朗的读书声,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