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2 22: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

第一篇: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

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

自从2007年1月11日在市实验小学听于永正老师讲《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我被于老师那朴实醇厚的教学风格所折服。于老师6月2日(周六),到利津二校送课;6月3日(周日)下午,于老师到市春晖学校和晨阳学校去听于老师给年轻老师指导课、解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两天下来,我受益匪浅、如获至宝,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胜教十年书啊!

●于老师在6月2日做的报告内容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语文教学,工具性模糊了,人文性搞玄乎了,把语文课上成论坛课,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展示课更为突出当今语文教坛流派众多,如:深度语文、诗意语文、本色语文、简单语文,但在语文前面加任何定语都是片面的,语文就是语文。我们应学会在各种流派中,各取所长,为我所用;更要在百花开放、百家争鸣中有自己的见解。

2、阅读能力培养被忽视了。于老师说,我们的教育体制使得一线教师为了考试经常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突出问题。

二、语文教学要遵循规律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而语文学习规律可以概括为:熟读、精思、博览、多做。于老师举了李希贵和杨巧云两位老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语文教学要留给孩子什么

于老师说,我们的语文课要给孩子“五留”:

1、留下语言(即字词等):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

2、留下形象:给孩子留下文中人物的丰满形象。

3、留下情感:讲解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因此应重视朗读,给孩子留下情感。

4、留下方法:要给孩子留下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5、留下兴趣:于老师告诫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他说,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体罚学生。

●于老师在市春晖和晨阳学校与老师们座谈内容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要提高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段,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用两只眼睛看书,边读边想。不抓则已,一抓到底。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于老师紧紧抓住“翻山越岭”、“重担”、“一次与无数次”,引导学生用两只眼睛看书,边读边想来品味鉴赏语言。

2、老师要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分段、概括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分段、概括能力,即有较高的解读文本能力。只有教师准确地把握文本、解读文本,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怎样指导学生读课外书

1、让孩子喜欢读书

于老师一直把读课外书当作第一作业,他说要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多做表扬。于老师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课外书不少于20页,边读边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做标注。于老师每天随机抽查两名同学时,检查方法就是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果学生选的句段确实好,又能读得流利甚至有感情,说明孩子认真读了,就要大大表扬;反之则说明孩子没有认真去读,则要受批评。于老师说,对于后进生更要加强监督、及时鼓励,作业要分层次、每个孩子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作业。

2、教孩子会读书

(1)、教孩子学语言、学方法、读书时想作文。教孩子在读书时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景、写人、写事的。

(2)写作时要想你读过的书。

(3)名言警句该在什么时候用。

总之,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二、作文如何做到有米下炊

1、老师要喜欢写、善写、善读。

2、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要走进生活王国中去寻找素材。于老师举例,有一次去济南某校,看到该校许多植物(紫叶李等),就对该校老师说,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教学作文。而于老师自己更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从学校传达室的老师傅及朋友处借来“六月雪”、“瓜叶菊”“兔耳兰”等花卉,让学生作文作为素材,进行作文教学;他还利用动物玩具、班内的各色各样的孩子、漫画等资源作为孩子们作文的素材。

三、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1、老师要多说好话。

2、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于老师告诫我们:要放大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孩子。

四、怎样处理朗读与默读的关系

1、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手段,小学应以朗读为主,益文兼得;而默读是思考的必要手段。

2、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来实现。

3、朗读本身就是字词句训练。

4、朗读时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的方法,应把语感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上。

五、怎样处理常态课与展示课的关系

1、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展示课,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不能变。常态课应把重点放在抓学生朗读,字词能抓多少就抓多少;展示课要把词句抓实抓深,用一词来感受全篇。

2、善待学生不能变。于老师说,常态课好比家常便饭,展示课好比丰盛宴席。家常便饭与宴席都是必需的,一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力争上好一堂展示课,力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篇:于永正老师与网友谈简单语文.

于永正老师与网友谈“简单语文”

我以为,语文中的“简单”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简单”的是最为基本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指的是语文本身应该承载的东西,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此类。其二,“简单”的是最为有效的。教师的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的语言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其三,“简单”的是最为和谐的。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一相情愿,更加追求教学的情趣和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的精雕细琢,更加追求教学的自然和朴实。

魏星老师说:“‘语文倡简’的课堂就是要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刘效成老师说:“简单的实际上是最不简单的,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寻求简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简单的实际上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即生成的正确引导。我们的简单应该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感受更深刻一些,让学习更快乐一些。”何国成先生这样认为,“语文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的原则,应当牢记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教学自然法则。正所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一堂简易的语文课应当要‘目标集中、结构简约、引导自学、情知互动、精于读写、自成习惯。’”

有了理念的肯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就理念进行的操作。袁干斌老师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所说的‘语文倡简’,更侧重于小学语文,侧重于扎扎实实打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我们不能把语文这个概念人为地按照学段生硬地割裂开,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对语文训练的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品悟人生、陶冶情操、睿智心灵……进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等,毫无例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也不是最重要的任务,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丢失了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小语教学只能是舍本求末,好高骛远。” 其一,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小学语文,立足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听、说、读、写,仍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我们要把语文的工夫花在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背诵口语交际能力等各方面。需要注重的是,这些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借助于大量的实效的语文实践,要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言材料的同时,感受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语姓小”,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越是把语文看得悬乎,搞得复杂,就越是偏离语文的正确方向,就越是让语文似是而非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文字的习得和内化,就是学会识字、写字、读书、背诵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还曾撰文指出,“小学毕业生语文基础应达到的五条标准,一是能识2500个常用字,并能写一手规范字;二是能背200篇好文章,并能读适合程度的书报;三是能写50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四是能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五是初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如此而已。

其二,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学习过程简洁起来;也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学习语文的方法简便起来;还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内容具体简易起来。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

我想,语文的“倡简”是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是要贯穿于师生教学语文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无论教师的教,无论学生的学,甚至语文素养形成的评价,都离不开“语文倡简”的核心与实质。那就是根据教材(文本)自身的独特性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身心特点,关注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无限利用“倡简”所提倡的教学情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逐步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如此而已。

什么要倡简?“倡简”实际上要运用剪枝的学问,以达化难为易、以少胜多,以约驭博的目的。简是浓缩,是提要钩玄,不是少;简需要对本体结构有清晰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

如何“倡简”?我认为“倡简”必须在整合与统筹上下工夫。四个字,两个关键词,一个“整合”,一个“统筹”,合并同类项才能简。

对于“简单”,还想重复这样几个观点:简单不是减少。对于“简单”,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简单”了,就“无所事事”了,就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般。实质上,我们提出的“简单”并不是减少,并不是把需要学生经历的语文学习过程或者情感体验浓缩,甚至放弃。相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不仅仅不能减少,还应该适当地增加。比如学生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简单”中的重头戏。反过来说,语文中的“简单”也需要进行“剪枝”,要剪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要剪掉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

关于“简单语文”还想提出一个“魂体概念”!正如很多老师问的,我们的语文要“简单”?怎么“简单”?这就是“魂”。魂如果不附体?就成了“游魂、孤魂”!所以,我今天还想在这样的空间里提出“魂体”概念!即“魂要附体”!那么“简单”究竟要依靠什么?我以为是“务本、求实”!

第三篇: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定稿]

语文教学的魅力

——听于永正老师教学有感

罗城县东门镇二小 黄 群

我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亲自执教的《梅兰芳学艺》一课。于老师全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我仿佛也置身于学生行列,在知识的神圣殿堂自主探索,任意畅游。我觉得,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两堂课,而是师生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的激情演绎过程,是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实现知识与能力及至生命同步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

一、导而弗演。

优秀的导演,对“戏”总是有透彻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总能将“戏”还给演员,让演员自己去体味、创造,只是在之前作一些关键性的指导,在其中给予必要及时的点拨与帮助,在之后作总结与提升。至于具体的一举手、一投足,并不作硬性规定。于老师完全配称教学领域的“优秀导演”。他已全窥了导中之“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并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发现与闪光点,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来激趣、导疑、引思、促创。例如:在分析梅兰芳学艺的投入神态时,于老师带领学生“入戏”:假如你是梅兰芳,你是怎样学艺的?在于老师的点拨之下,学生寓思于“动”,发挥自己的创意,以细腻而传神的动作,再现了梅兰芳学艺过程。继而“出戏”,深入理解课文,领会课文的真正涵义。真正凸现了“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创新的主体。”我想,这样的教学,远比教师一味的讲解分析的效果要好得多。疑趣相依,以“动”促思,“学”识兼得。

二、润物无痕。

于老师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枝笔”,几乎不用什么外设辅助,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课后,有老师问于老师为什么他总能把课上的激情无限,于老师透露说:我唯一比你们做得多的是,我早已为学生准备好了100顶“高帽子”。当然,这是谦虚之词,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于老师对这些“高帽子”的重视度。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那么吝啬,无视这些“动力资源”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把极有价值的 1 “高帽子”冷置一边。

人性中都有一种被人理解、肯定、赞扬的欲望,儿童更为外显。“高帽子”效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于老师的话说:“我只是毫不费力地动了一下嘴皮子,但对学生而言,这种激进的动力是多么巨大啊!”于老师在课堂中,总是选择最佳时机,轻附于学生耳边,把这顶“高帽子”不露痕迹地送出去:“你总是坐得那么端正!”“老师发现你读得最棒!”„„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这不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所最需要的精神支柱与前进动力吗?得到老师的鼓励,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学生当然是坐得更正,读得更棒,学得更好„„“一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又何必一定要留恋以文字的形式,圈死自己,而去苦苦强求,苦苦追问。学生在主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学必有获,学必“能”获。此情此景,已是“无义”胜有义,“无言”胜多言。

三、师以“媒”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课本交往有时也需要“媒人”,这个“媒人”就是老师。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成为学生与学生、教材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材,掌握教材,调和学生间的学习行为的影响,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即使的作用是帮助,不是代替。于老师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上,始终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隐到幕后,以学习课文内容的直接参与者身份平等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明理、悟情”的朗读比赛,从而把学习推向高潮。这种看似没有要求却精心安排的的师生朗读比赛深深打动了学生。不让学生感到受教育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后学生有理有据的评价,可以看出,学生是学的认真,悟的深刻。“老师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一分子,但最好不要以指导者、教育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于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于老师说:“当我的教学理念已经阻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我会毫不犹豫地退出这个历史舞台。”那么,到时,我们将作何抉择呢?“只要你在教学中能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你还是走在前列的。”

第四篇:于永正老师简单语文

于永正老师“简单语文”

1、下面先来说说我对简单语文的理解,它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很赞成他们的说法。举个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主任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如果忽视了读和写,也是教不好的。

2、清人,章学诚所主张的博约关系是一种以约驭博的治学思想.其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历史和学术背景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治学思想对其后学术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同仁提出这样的观点,就是“其实博和约是不可分割的,都得兼顾”。学生也很想了解先生提出这个观点的时代背景,以及是如何理解博约之的辩证关系的?

章学诚所主张的博约关系是一种治学思想。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专则成家,成家则己立矣。”意思是说,做学问始乎博,终乎约。读书开始要博览广取,然后集中攻读。治学和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边的“博”和“约”,是讲的读书要广泛阅览,扼要地吸收。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这对我们语文教学很有借鉴,我们应该交给孩子这个方法。

3、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简单语文如何做到简单阅读?

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

一、内容意义,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披文得意”,而且“披文得文”,也就是说“意、文”兼得,因此,钱正权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阅读课主要的目的是“得文”,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即要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千万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讨论课,把教室变成论坛。

4、简单语文是不是和深度语文相对而言的?立足之依据是什么?

简单语文,我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何国成先生说:“阅读教学,不要‘深挖洞';,要‘广积粮’。”意思是说,钻研教材要有度,不必太深,更重要的是要积累语言。深度语文如果指的是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扩大阅读量,那么我更赞成。这种提法,和简单语文是一致的。

5、教语文,能不能像教数学一样反复地练习?如果像数学一样注重训练,人文精神又如何渗透?

大家牢记课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请大家记住张天若先生的话:“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老师也是一本书,老师这本书里要更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课文中的人文性。

所以有人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愿我们一起做个好人,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6、“简单语文”的提法真好,它给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而复杂的是什么呢?

简单语文,首先目标要简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这个要严格要求,训练到位。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当然,品味也是有度的,不能离开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因为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

复杂,大概是指讲得太多,太繁琐,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要么指的是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使语文味儿少了。我对复杂语文没什么研究,只能说这么多,谢谢!

7、简单语文,对各种题材的文章教学处理是否有模式?简单语文,是否意味要摒弃课堂上的一些花样,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简单语文是要摒弃课堂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下面给大家背诵一段文章三国演义第五回,作者用62个字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第一没有正面写战斗场面,完全用的侧面描写,但是从侧面描写中,可以感受战斗的激烈,关公的英武。如果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哪能得到这样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要“意”“文”兼得,必须读书。

8、语文要“简单地教”,是否要简单地读,怎样读才能获最大的益?许多学生读了很多课外书书,为什么不见成效?

语文教学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学生的确读了很多书,而且边读边想,精彩处要记忆,那么,他的语言积累会丰富的,语感会强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不要强迫学生看书,强迫,即使看了,也是没有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9、简单语文对于学生把握语文学科可能很有帮助,但它会不会影响语文博大的内涵和丰富的美感?就像快餐一样,是简单了,但仅仅能填饱肚子,可是营养不足?

简单语文不是快餐。厚积而薄发。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书读过了,怎么能担心没有营养呢?

10、提倡“简单语文”固然很好,但是它和考试中的出现的难、繁等怪题有否冲突呢?

书读多了,作文写好了,就不怕考试。举了例子:1996年,我带的一个班,有48位同学,我和杨晶抓的就是两件事:读和写。6年下来,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30多首(篇),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很少做练习题,发下来我也不做,但是,考中学的时候,我们班在全区语文均分第一。02年高考,48位同学,有41位考上大学。抓读书和作文,不要担心考不好,也不怕怪题和难题,因为怪题和难题不会有市场的。

11、(张祖庆)我所理解的“简单语文”,是对当下语文课语文本体失落的回归。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教材(文本)是新娘,拓展文本是伴娘。很多语文课,伴娘花枝招展,装扮时髦,远比新娘漂亮。而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往往忘记了新娘而记住了伴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若就本教本,容易被人诟病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大量拓展,则被人说成花里胡哨,不务正业。请问于老师,您怎么看待文本拓展这个问题?如果是适当的拓展是必要的,那么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拓展是有效的?拓展的尺度如何把握?拓展的时机如何把握?

关于简单语文的度的问题,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独特体验和多元理解的度,二是探究文本与拓宽延伸的“度”,三是自我“生成”与教师引导的“度”!

我认为,课堂上要“举一”,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得意得文,课内尽量不要拓展,因为时间有限。课外一定要拓展,否则不能形成语文能力,凡是语文能力好的,都是喜欢读书的人。

12、简单语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有何要求?为了达到此种要求,教师平时应如何修炼“内功”?

老师要是个读书人,要能写点东西。老师善读善写,学生才能善读善写,这是叶老反复教导我们的,课改要想根本解决问题,老师首先是个读书人。当然,如果老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的学生的潜能必然能极大地开发出来。美国有一所中学(名字忘了),出了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家一调查,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教师,于是,他们得出这个结论:学生跟着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学,就会很快成才。

13、所谓简单语文是否就是“大道至简”,所以想要简单不简单!那么我们老师在简单的背后应该做些什?请于老师从宏观(语文教学)与微观(课例的整体设计、导入、拓展等)的两个方面来手把手地教我们几招,谢谢!!

宏观就是要记住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怎样学语文,怎样教语文,就是抓住读写两个字。下面举一个课例,从微观上说。http://www.xiexiebang.com/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28002 这是我的一个课例的网址。

14、于老师请教您一个问题,阅读您的课堂实录是一种享受,那么您平时的课堂也是这样进行的么?公开课和家常课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你千万不要被我的课堂实录所迷惑。我的课堂实录整理的都是公开课,平时上课哪能这样。没有时间啊,没时间去精雕细刻,也没有时间去查阅资料,告诉你,课,有两种,一种是公开课,一种是常态课。公开课是盛宴,常态课是家常便饭,二者的区别在于盛宴的花色更多,菜更加精细,给客人吃的,家常便饭是自己吃的,讲究的就少了。但是,这两者有两点是共同的,第一,抓住读写不放松,而且常态课可能比公开课抓得还要扎实。第二:善待学生,这一点,可能公开课做得比常态课做得好得多。

老师们,千万不要把公开课当作常态课,因为我的公开课和大家的可能也没什么两样。但是,我主张,多上公开课,因为公开课对我的帮助最大,会使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得更快。不要拒绝别人听课,别人听课是对你最大的督促和鞭策,再说一遍,不管什么课,要记住它是语文课,要善待学生。

(阳光男孩:公开课,是非常老师,非常学生,非常地点,非常准备下的课堂,永远不会和家常课一样!我来谈谈对公开课的看法,请于老师指正。我以为我们不要用常态课的标准来衡量公开课。因为对于公开课,听者的阅读期待与常态课不一样。听者是带着大量的“前见”与“期待”来的。若听到的都是大家都在教的东西,很多人会大呼上当,且愤懑地说,名家也不过如此。因此,上公开课的老师,心态就是“非常——非常态的;第二,上课的环境是非常的,因为在这么多的人面前,上课老师往往无形中会表现自我,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很多话也只有在公开课语境下才能说出来:再者学生大多也是承受老师、校长太多的期望,课前已经将书读得滚瓜烂熟,这时再要求公开课上成家常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以下是某人对“简单语文”的解读:

我以为,语文中的“简单”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简单”的是最为基本的。就语文学科而言,它指的是语文本身应该承载的东西,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此类。其二,“简单”的是最为有效的。教师的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的语言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应该力求用最短少的时间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其三,“简单”的是最为和谐的。课堂上没有教师的一相情愿,更加追求教学的情趣和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的精雕细琢,更加追求教学的自然和朴实。

魏星老师说:“‘语文倡简’的课堂就是要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刘效成老师说:“简单的实际上是最不简单的,它充盈着教师的智慧,寻求简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简单的实际上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即生成的正确引导。我们的简单应该让学生更轻松一些,让感受更深刻一些,让学习更快乐一些。”何国成先生这样认为,“语文的教学应当崇尚‘简单’的原则,应当牢记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教学自然法则。正所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一堂简易的语文课应当要‘目标集中、结构简约、引导自学、情知互动、精于读写、自成习惯。’”

有了理念的肯定,接下来就是如何就理念进行的操作。袁干斌老师的一段话,他说:“我们所说的‘语文倡简’,更侧重于小学语文,侧重于扎扎实实打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我们不能把语文这个概念人为地按照学段生硬地割裂开,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对语文训练的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品悟人生、陶冶情操、睿智心灵„„进而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等,毫无例外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唯一的任务也不是最重要的任务,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丢失了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的小语教学只能是舍本求末,好高骛远。”

其一,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小学语文,立足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听、说、读、写,仍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我们要把语文的工夫花在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背诵口语交际能力等各方面。需要注重的是,这些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借助于大量的实效的语文实践,要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言材料的同时,感受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语姓小”,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越是把语文看得悬乎,搞得复杂,就越是偏离语文的正确方向,就越是让语文似是而非起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文字的习得和内化,就是学会识字、写字、读书、背诵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还曾撰文指出,“小学毕业生语文基础应达到的五条标准,一是能识2500个常用字,并能写一手规范字;二是能背200篇好文章,并能读适合程度的书报;三是能写500字左右的通顺作文;四是能用普通话与别人交流;五是初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如此而已。

其二,我们所提出的“语文倡简”应该立足于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学习过程简洁起来;也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学习语文的方法简便起来;还有人说,语文的“倡简”是要把语文的内容具体简易起来。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对。

我想,语文的“倡简”是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是要贯穿于师生教学语文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无论教师的教,无论学生的学,甚至语文素养形成的评价,都离不开“语文倡简”的核心与实质。那就是根据教材(文本)自身的独特性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身心特点,关注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无限利用“倡简”所提倡的教学情节,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逐步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如此而已。

什么要倡简?“倡简”实际上要运用剪枝的学问,以达化难为易、以少胜多,以约驭博的目的。简是浓缩,是提要钩玄,不是少;简需要对本体结构有清晰认识和规律性的把握。

如何“倡简”?我认为“倡简”必须在整合与统筹上下工夫。四个字,两个关键词,一个“整合”,一个“统筹”,合并同类项才能简。

对于“简单”,还想重复这样几个观点:简单不是减少。对于“简单”,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以为“简单”了,就“无所事事”了,就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般。实质上,我们提出的“简单”并不是减少,并不是把需要学生经历的语文学习过程或者情感体验浓缩,甚至放弃。相反,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不仅仅不能减少,还应该适当地增加。比如学生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等等,这些都应该成为“简单”中的重头戏。反过来说,语文中的“简单”也需要进行“剪枝”,要剪掉那些本不属于语文范畴的条条框框,要剪掉那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额外“营养”

关于“简单语文”还想提出一个“魂体概念”!正如很多老师问的,我们的语文要“简单”?怎么“简单”?这就是“魂”。魂如果不附体?就成了“游魂、孤魂”!所以,我今天还想在这样的空间里提出“魂体”概念!即“魂要附体”!那么“简单”究竟要依靠什么?我以为是“务本、求实”!

第五篇:于永正老师谈简简单单教语文

于永正老师谈“简单语文”

1、简单语文的实质是什么?

简单语文最早我是从崔峦先生那儿读到的,他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后来,张庆先生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很赞成他们的说法。举个例子吧: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在1997年全区毕业统考,3000多名学生中,前17名是该班学生。邓治安主任前去调研,该班语文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师,但是,6年来,她抓了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即大量读课外书,每天写日记。抓了读写两个字,语文成绩就这么优秀,全省为之惊叹。大家看,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

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如果忽视了读和写,也是教不好的。

3、新课程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简单语文如何做到简单阅读。请于老师作答!

文章一旦成了课文,它就有两重意义:

一、内容意义,二、形式意义。阅读教学不但要披文得意,而且披文得文,也就是说意、文兼得,因此,钱正权一再告诫我们,不要把阅读课上成理解课,阅读课主要的目的是得文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即要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千万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讨论课,把教室变成论坛。

于永正老师谈“简单语文”

3、简单语文是不是和深度语文相对而言的?立足之依据是什么? 简单语文,我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对深度语文我没有研究,如果它指的是教材要挖掘得深,我也赞成,但要有度。深度语文如果指的是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扩大阅读量,那么我更赞成。这种提法,和简单语文是一致的。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

4、教语文,能不能像教数学一样反复地练习?如果像数学一样注重训练,人文精神又如何渗透?

大家牢记课标的一句话: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有的东西要反复训练,比如写字、朗读、作文。这都是一种技能或者一种能力,凡技能和能力都必须训练才能形成。关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请大家记住张天若先生的话: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老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老师也是一本书,老师这本书里要更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课文中的人文性。所以有人说,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师。愿我们一起做个好人,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5、简单语文,是否意味要摒弃课堂上的一些花样,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简单语文是要摒弃课堂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语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下面给大家背诵一段文章三国演义第五回,作者用62个字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曹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第一没有正面写战斗场面,完全用的侧面描写。但是从侧面描写中,可以感受战斗的激烈,关公的英武。第二,作者以酒作了侧面的铺垫,华雄被斩,酒还没有凉,写得何等精彩,文字何等简练,写法何等绝妙。如果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哪能得到这样的感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文要意文兼而有之,必须读书。

于永正老师谈“简单语文”

6、简单语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有何要求?为了达到此种要求,教师平时应如何修炼内功?

老师要是个读书人,要能写点东西。老师善读善写,学生才能善读善写,这是叶老反复教导我们的。当然,如果老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他的学生的潜能必然能极大地开发出来。美国有一所中学(名字忘了),出了不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家一调查,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教师,于是,他们得出这个结论:学生跟着才华横溢的老师教学,就会很快成才。

7、简单语文的提法真好,它给广大一线语文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应力求简单!而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简单的是语文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而复杂的是什么呢?

简单语文,首先目标要简约,语文教学承载的是识、写、读、背、说、作、习。再简单一点,即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读字,特别是朗读。这个要严格要求,训练到位。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讨论课。因为有些讨论并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留下的是字词、是语感,是不可言传的感受。复杂,大概是指讲得太多,太繁琐,讨论得太多,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要么指的是声光电一起上,弄的学生头晕目眩,使语文味儿少了,我对复杂语文没什么研究,只能说这么多,谢谢!

下载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于永正老师谈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黄楼街办大王小学 史秀红 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进步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如果能够跟名师学习,接近大师我们的进步是指日可待的。 6月1......

    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心得体会 青州市王府街道赵河小学张在恩 真好! 6月18日,全国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于永正应邀来青州旗城学校,为我们全市的小学语文教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 于老师大病初愈,我们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谈着谈着又谈到语文教学。谈到朗读教学,于老师更是特别兴奋。 于老师说:“教语文,首先......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

    2012/12/12 今天,于我们教育学院的孩子们而言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于永正老师来咱们学校讲课啦,终于可以领略一下名师的风采。 其实我们对于老师并不陌生,在裴教授的课上就时......

    听于永正老师课有感

    本次周末万校、我、张燕、陈霞、欧阳宝、袁萍、汤晓等人参加了宜春市教育局主办的小学语文全国名师教艺展示会。 周六上午听的是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展示课《爱如茉莉......

    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老师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备课观点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

    浅谈于永正老师作文教学

    浅谈于永正老师作文教学 以《一个___的早晨》作文指导课为例 于老师究竟使用了什么“魔法”将学生思维一次次激活,使学生一吐为快,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