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
1、划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宗教作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的思想信仰问题,一般都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但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进行违法活动的,甚至利用宗教来谋财害命、残害群众的,利用宗教来玩弄妇女的,就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敌我矛盾,对这些违法活动,必须依法制裁。
对于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我们党对他们也是从来不客气的,建国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常有一些帝国主义分子,披着宗教的外衣,到我国窃取军事情报和经济情报,对这些人,只要我们发现,都毫不客气地把他驱逐出境。对于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主义分子,我们党和国家也是采取镇压的办法的。
2、划清宗教与行政、司法、教育等的界限
我们国家的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长期存在政教合一的制度。所以我们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时,必须要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这项原则的含义就是:一方面,国家不用行政办法干涉宗教,国家允许信教群众有正当的宗教活动,允许有固定的宗教场所,允许有阿訇、喇嘛、和尚、尼姑等宗教职业人员。这几年,我们国家还帮助信教群众修建了一批清真寺、佛寺,还帮助建立了几所神学院,培养神职人员。
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不能干预司法、教育,也不能干预婚姻。
我们国家绝不允许任何人强迫少年儿童入教和出家,绝不允许恢复宗教特权和宗教剥削制度,绝不允许利用宗教来反对党的领导,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 所谓迷信,就是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从广义来说,迷信应该包括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的表现。
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宗教和迷信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在于:每一种宗教,都有某一个既定的崇拜偶像,都有系统的教义、教规,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寺、庙),都有一定的宗教仪式。而迷信则没有共同一致的崇拜偶像,没有系统的教义、教规,也没有固定的宗教仪式和共同的活动场所。
迷信一般是指看相、算命、占卜,看风水、驱鬼治病等等。
由于宗教和迷信有区别,所以,对待宗教和迷信的政策也是不同的,国家对宗教实行保护政策,但是对迷信政府是不保护的。
对于一般个人的迷信活动,只要不妨碍社会、不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政府并不干涉。
但是,对那些利用封建迷信来诈骗钱财、残害群众和其他违法活动的,必须要依法取缔,触犯法律的,要依法制裁。
4、划清宗教和民族的界限
我们说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信仰,而民族则是一种人们共同体。所以,宗教和民族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一种宗教可以被很多民族共同信仰,如伊斯兰教,在我国就有10个民族信仰,在国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就更多了。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说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都是一个民族。
同样,同一个民族中,有的信仰这种宗教,有的信仰另一种宗教。如壮族,有的信仰佛教,有的信仰道教,有的信仰天主教,但是我们也不能把他们说成是几个民族。因此,我们要注意把民族和宗教分开,要把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分开。
5、划清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界限
我们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是对一般的公民来说的。一个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他们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他们的世界观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是无神论,他们信仰的应该是共产主义。所以,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共青团员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共青团员也不能信仰宗教。
但是,这项规定的实行,在那些基本上是全民信教的民族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如西藏,如果按上述规定简单从事,那么党组织即很难得到发展。所以,党组织对那些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少数民族党员,不应当简单地抛弃,而应在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作用的同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
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
我是来自10级经济学(2)班的学习委,我叫张盼盼,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担任学习委员这一职务的经验。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回望这一年多,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不仅充满了欢愉,也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一年多的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下面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不要辜负老师及同学们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态度踏实,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执行能力,并且做事情要公平,公正,公开,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习委员,要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老师的教学动态。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无法和那么多学生直接打交道,很多老师也无暇顾及那么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家刚进入大学,很多人一时还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模式。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个桥梁,学习委员要及时地向老师提出同学们的建议和疑问,熟悉老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再次,学习委员在学习上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有优异的成绩,当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时,基本上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回复。
总之,在一学年的工作之中,我懂得如何落实各项工作,如何和班委有效地分工合作,如何和同学沟通交流并且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日:有的时候得不到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们不积极主动支持我的工作;在收集同学们对自己工作意见方面做得不够,有些事情做错了,没有周围同学的提醒,自己也没有发觉等等。最严重的一次是,我没有把英语四六级报名的时间,地点通知到位,导致我们班有4名同学错过报名的时间。这次事使我懂得了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交流会中,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带动本班级的学习风气,同时也相信大家在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二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1994年1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同年2月,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与联合国人权文书和公约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国家在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同时,要坚决打击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反革命活动,以及各种不属于宗教范围的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迷信活动。
第三篇:谈党和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和政策
谈党和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和政策
民族学院16班蒋敏飞(彝)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容等精神的影响,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了符合国情的政教关系。
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①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各国的历史、文化、国情不同,这决定了各国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施会有不同的特点。中国在强调保护宗教自由时,也强调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从而在完整意义上体现了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对公民基本权利更充分、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政府认为,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个人的私事,而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是包括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根本利益。因此,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可以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从主流和基本走向来看,我国宗教正在实践上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基本实现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和睦。在当今世界因“宗教发热”“文明冲突”而困惑的时候,中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就是当今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每天都在发生着的又一“奇迹”。有这样的好局面,又要巩固发展这样的好局面,就要在复杂的新形式下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了多数人,团结多数人,依靠多数人。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自由选择权利。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实现根本宗旨而努力。既然“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其实当然也包括了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自由选择权利。”“信教群众是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群众中有那么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②
事实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在维护人权包括保护宗教自由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②张贻久《毛泽东读书生活》,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012年6月2日
第四篇: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日
星期
【学习目标】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知识网络】
【思维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这样做:
A.少数民族将会得到优先发展 B.各民族的差异将逐步消除
C.有利于各民族实现同等富裕 D.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日
星期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民族矛盾是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B.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C.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D.调动各族群众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性
4.2011年7月6日,国务院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拟定西藏《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总投资为8个亿。根据规划,西藏将在未来五年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参与边境地区建设。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A.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 B.可以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各种差异 C.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条件
5.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于2011年通车。在公路通车典礼现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道路两旁挂着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条幅:“衷心感谢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表明:
A.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关键 B.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C.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D.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实现的政治基础
6.2011年8月1日凌晨,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力尔·白克力来到喀什。他强调,要依法坚决打击严重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新疆的发展和稳定:
①是落实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②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③保证了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④维护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日
星期
7.2011年6月7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在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民众心中是佛吉祥日,藏语为萨嘎达瓦节。从凌晨到午后,拉萨古城内外至少有十万名的信众在转经、施舍、放生、过林卡,在交通民警的引导下,信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井然有序。材料说明: ①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民族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8.2011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2周年。52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当前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这是因为: ①改革为西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④我国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11年10月23日至25日,首届国际道教论坛在南岳衡山举行,此次论坛以“遵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汇聚了世界各地五百余位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道教思想的现代启示,以及实现和谐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这表明: ①道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道教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
③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宗教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 10.2011年9月3日在乌鲁木齐举办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与新疆的签约金额达1136.7亿元,山东省位列签约额第一名。加大援疆资金投入规模: A.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B.是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C.能够确保各民族政治地位的平等 D.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11.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A.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BCCC BDAAD D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第五篇:试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试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把握宗教问题的关键性,将多民族、多宗教的教徒和无信仰宗教的人群团结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关键字:宗教信仰自由社会主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和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与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民族是国家组成的灵魂,而宗教信仰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所以国家与宗教之间的问题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为加强宗教事物的管理。宗教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个人的私事,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是社会所关注的。宗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于宗教以外的组织或者是团体,但民族却是国家组成的一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国家必须对宗教给予限制和管理,并给予宗教在合法、守法的权利和自由。
宗教对于国家也是有利有弊的,国家好比一个鸟笼,而宗教却是鸟笼中的一只鸟,假如这只鸟从来都没有出过笼子,那么在第一次放它出来的时候,这只鸟很可能不会再飞回鸟笼;对于自力更生,时常受鸟笼庇护的鸟来说,是不容拒绝的。国家管理宗教事务,是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条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行,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国,宗教已流传了一两千年,虽然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状况已发生变化,但其存在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在这种情况下,若禁止人们信仰宗教,必然违反宗教生存的规律,所以只有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各民族和社会的和谐。再次,我国民族总类繁多,各个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并且我国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各民族分散各地,信徒更是分布广泛,有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仰宗教,这是一股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名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利于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江主席曾多次强调,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广大信徒群众与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力和力量集中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上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但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之旧中国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长期存 1
在。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需要,在一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在“只有当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宗教是很早就有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推崇,起到稳定社会的效果。宗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无法革除宗教之举,也有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再有就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信教,维护我国民族关系,团结各民族,维护国家安,并且宗教也是一个国家的文明,更有一些民族是自古以来信教的,包括一些民族风俗与习惯都是这个民族的特色,每个公民都有信教的自由,对于教徒来说,信教就像我们每天吃饭,是不能间断的,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国家应该在合法的基础上给与自由和保护,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常发展。
就我国现在而言,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风俗更是不相同的,这是历史不断的演化而来的,宗教的信仰也是从很久以前就有的,它的成立甚至早于国家,宗教是由人们的幻想和精神追求至上的虚幻存在,却烙在了信仰它的教徒们的精神世界。它是一柄双刃剑,有盲目追求不现实的幻想,始终沉溺于虚幻世界,自甘堕落;有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文明,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佛教,是一种促使人们弃恶向善的传播,佛学是我国的一种文明,一种积极的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一体,宗教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与自由。
江主席曾告诫全党;“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说明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问题在当今世界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绝不可低估,无论做好国内各项工作还是开展对外工作,都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宗教问题。”例如,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就一直利用民族和宗教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发生在西藏和新疆的分裂活动就是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精心策划和煽动的,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其他地方人们对现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可靠性,破坏了周边人群的良好关系。可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是为了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这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自然也会不同。要互相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这也是民族平等的体现!同时也能体现政府尊重人权!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