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间:2019-05-12 05:2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篇: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

几个方面:

(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

(3)各宗教一律平等。

(4)宗教与国家政权分离。

(5)国家保护一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正常的宗教活动。

(6)无神论与有神论之间相互尊重

(7)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二篇: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1994年1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同年2月,中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法律规定,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在中国,任何人、任何团体,包括任何宗教,都应当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与联合国人权文书和公约的有关内容是一致的。

国家在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同时,要坚决打击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反革命活动,以及各种不属于宗教范围的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迷信活动。

第三篇: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星期

【学习目标】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间的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知识网络】

【思维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这样做:

A.少数民族将会得到优先发展 B.各民族的差异将逐步消除

C.有利于各民族实现同等富裕 D.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星期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民族矛盾是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A.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B.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C.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 D.调动各族群众投身祖国建设的积极性

4.2011年7月6日,国务院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初步拟定西藏《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总投资为8个亿。根据规划,西藏将在未来五年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参与边境地区建设。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A.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同步富裕 B.可以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各种差异 C.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条件

5.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于2011年通车。在公路通车典礼现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道路两旁挂着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条幅:“衷心感谢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努力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表明:

A.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关键 B.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C.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D.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实现的政治基础

6.2011年8月1日凌晨,新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力尔·白克力来到喀什。他强调,要依法坚决打击严重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新疆的发展和稳定:

①是落实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②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③保证了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

④维护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政治生活》学案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2012年4月

星期

7.2011年6月7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在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民众心中是佛吉祥日,藏语为萨嘎达瓦节。从凌晨到午后,拉萨古城内外至少有十万名的信众在转经、施舍、放生、过林卡,在交通民警的引导下,信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井然有序。材料说明: ①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②民族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8.2011年是西藏民主改革52周年。52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当前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这是因为: ①改革为西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②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④我国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11年10月23日至25日,首届国际道教论坛在南岳衡山举行,此次论坛以“遵道贵德,和谐共生”为主题,汇聚了世界各地五百余位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道教思想的现代启示,以及实现和谐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这表明: ①道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道教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

③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宗教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 10.2011年9月3日在乌鲁木齐举办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与新疆的签约金额达1136.7亿元,山东省位列签约额第一名。加大援疆资金投入规模: A.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B.是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C.能够确保各民族政治地位的平等 D.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11.我国宗教界从2012年起每年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这说明:

A.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 D.我国宗教界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BCCC BDAAD D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第四篇:试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试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把握宗教问题的关键性,将多民族、多宗教的教徒和无信仰宗教的人群团结起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关键字:宗教信仰自由社会主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和表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与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民族是国家组成的灵魂,而宗教信仰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所以国家与宗教之间的问题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的自由。”这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于这一系列的政策,都是为加强宗教事物的管理。宗教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个人的私事,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却是社会所关注的。宗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于宗教以外的组织或者是团体,但民族却是国家组成的一部分。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矛盾,国家必须对宗教给予限制和管理,并给予宗教在合法、守法的权利和自由。

宗教对于国家也是有利有弊的,国家好比一个鸟笼,而宗教却是鸟笼中的一只鸟,假如这只鸟从来都没有出过笼子,那么在第一次放它出来的时候,这只鸟很可能不会再飞回鸟笼;对于自力更生,时常受鸟笼庇护的鸟来说,是不容拒绝的。国家管理宗教事务,是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条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行,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在我国,宗教已流传了一两千年,虽然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状况已发生变化,但其存在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在这种情况下,若禁止人们信仰宗教,必然违反宗教生存的规律,所以只有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促进各民族和社会的和谐。再次,我国民族总类繁多,各个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并且我国是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各民族分散各地,信徒更是分布广泛,有的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仰宗教,这是一股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所以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名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利于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江主席曾多次强调,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广大信徒群众与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力和力量集中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目标上来。

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剥削,但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存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较之旧中国有了根本的改变,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其他原因,人与人之间仍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国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将作为一部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长期存 1

在。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需要,在一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完全具备的时候,在“只有当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因此,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宗教是很早就有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推崇,起到稳定社会的效果。宗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也是无法革除宗教之举,也有助于团结信教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再有就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信教,维护我国民族关系,团结各民族,维护国家安,并且宗教也是一个国家的文明,更有一些民族是自古以来信教的,包括一些民族风俗与习惯都是这个民族的特色,每个公民都有信教的自由,对于教徒来说,信教就像我们每天吃饭,是不能间断的,是不能控制的,所以国家应该在合法的基础上给与自由和保护,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常发展。

就我国现在而言,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风俗更是不相同的,这是历史不断的演化而来的,宗教的信仰也是从很久以前就有的,它的成立甚至早于国家,宗教是由人们的幻想和精神追求至上的虚幻存在,却烙在了信仰它的教徒们的精神世界。它是一柄双刃剑,有盲目追求不现实的幻想,始终沉溺于虚幻世界,自甘堕落;有的宗教信仰是一种文明,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佛教,是一种促使人们弃恶向善的传播,佛学是我国的一种文明,一种积极的文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一体,宗教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与自由。

江主席曾告诫全党;“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说明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问题在当今世界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影响,绝不可低估,无论做好国内各项工作还是开展对外工作,都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宗教问题。”例如,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就一直利用民族和宗教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手段。发生在西藏和新疆的分裂活动就是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精心策划和煽动的,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其他地方人们对现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可靠性,破坏了周边人群的良好关系。可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正是为了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这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自然也会不同。要互相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这也是民族平等的体现!同时也能体现政府尊重人权!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现实根源和理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基于这一现实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对待宗教唯一正确的政策就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

第五篇: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立法

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立法

一、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诠释

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谓的人们内心世界的信仰自由,即公民对宗教信仰有完全自由的决定权。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种自由存在于人的内心,如不表现于外在的行为,一般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涉,故为绝对的自由;二是外在行为的崇拜自由,即人们借着外在的作为或不作为以表达其内心的信仰的自由。这种自由涉及外部的行为,故为相对的自由。广义的宗教信仰自由还应包括政教分离的原则。政府不应干涉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应对特定宗教有特别优待,也不应歧视其他宗教。公民有权依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去敬拜他们的神,宣扬他们的教义,不由政府强制人民信仰每种宗教,也不由官方来控制、引导人们的宗教生活。完整的宗教信仰自由应包括以上三个方面。人们内心的信仰自由若缺乏崇拜自由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崇拜自由受到政府不当的限制或干涉,就不存在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也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宗教信仰自由历史悠久,在自由权的发展史中居于先驱地位。近代立宪主义国家皆明文规定保障宗教自由。美国在西方基督教国家中最早确认了宗教自由,并将之列入宪法中。美国联邦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包含了崇拜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内容。规定国会不能制定禁止人民崇拜自由的法律,国会不能通过设立国教的法律。法国也奉行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现行宪法揭示法国为“非宗教的共和国”。德国1919年威玛宪法一方面保障宗教自由,实行政教分离原则,规定不立国教,另一方面赋予宗教团体具有法人地位,承认其享有课税权。德国现行基本法第四条明文规定信仰自由,且继续推行政教分离原则。日本新宪法除明文保障宗教自由外,还对政教分离原则作了详细规定。台湾宪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这都表明为保障宗教自由,国家必须实行政教分离原则。

宗教信仰自由与公民的人身自由一样,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宗教信仰不受政治权力的非法干涉,不受任何组织、个人的非法侵犯。宗教信仰者与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不受他人的歧视与迫害。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内容具体包括:①信仰决定权。公民有信仰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他人不得强迫与限制;②进行宗教活动权。宗教信仰者有权自由地参加聚会、敬拜、传教、祷告等宗教活动;③宗教刊物的出版、发行权;④宗教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我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保障方面:政教不分

为了管理宗教事务,我国各级政府设立了宗教事务部门,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宗教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具体落实和执行相关的法规、行政命令及政策。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必须登记,宗教组织内部的领导班子与人事安排必须征得宗教主管部门的同意,大型宗教活动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宗教团体的财务与财产使用情况必须受宗教主管部门的监督等。政府部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方式就是管人、管财、管场所、管活动,这种以行政管理手段处理宗教事务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干涉宗教团体的内部事务,其实质是把宗教团体当作自己的下属,不承认宗教团体的自主权。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最终导致了我国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与宗教团体的关系是“政教不分,政领导教”。这种政教不分的管理方式是建国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如果仍然沿用20世纪50年代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宗教的模式处理宗教问题,仍然维持政教不分的关系,这种模式本身无疑会成为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一大障碍。在法治国家中,政府应努力贯彻“政教分离”的原则。真正意义上的政教分离是政府与宗教互不干预。政府依法管理宗教,首先要有法可依,要实行宗教立法,其次是立法的目的应着眼于维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而不是将宗教管理部门的现行规章制度法制化,不是搞部门立法。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的产生应由团体内部自行推举产生,宗教团体财产使用情况应由审计部门依据税务法进行监督,大型宗教活动也应由通行的法律来调整。政府对宗教事务应采用法律手段予以调节、规范,而不应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控制。

(二)立法保障方面:无全国性的统一宗教立法

法律都是以规定不同人们的不同权利关系为内容,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为使命。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应该获得的基本权利,应由法律规定和保障实施。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宗教信仰权。我国《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对宗教信仰自由作了一些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为了管理宗教事务,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两项有关宗教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一些省、区、市还制订了地方性法规、规章、条例等。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只涉及外国人在中国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等方面,而对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宗教财产、宗教教育、宗教参与社会服务,宗教涉外事务、宗教出版物等重要内容,尚无法律规定。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规范和国家有关宗教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我国宗教立法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和疏漏:

1、我国宪法由于没有明确规定政教分离原则,使得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完整的宗教自由,为政府干预、限制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对于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法律并没有明确界定。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法律判断标准,对正常与非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判定,事实上完全由政府行政部门自行裁决,政府无形中充当了宗教活动的裁判者,这显然违背了国家和政府在宗教教义教规及习俗上的中立性。从法律上说政府无权对基于宗教教义的活动进行主观判断,政府人为地对宗教活动加以主观判断,势必违反政教分离和依法处理宗教事务的原则。再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的合法权益或宗教活动的主体不是宗教团体或宗教组织,而是宗教活动场所。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地位,却回避了宗教团体或宗教组织的主体资格问题,实质上是用宗教活动场所取代宗教组织作为主体进行管理,使一些没有活动场所的宗教组织(如家庭教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2、一些地方性法规不是很好地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权利,而是有限制公民信仰自由之嫌。以1998年2月10日施行的《江西省宗教事务管理办法》为例,本办法第16条规定:宗教教职人员可以依照本教规定的职责,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主持宗教活动;第17条规定:宗教教职人员到省外主持宗教活动,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跨县(市、区)主持宗教活动的,应当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第51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擅自成立宗教团体的,擅自开办宗教院校的,要受行政处罚或者法律制裁。依据这些规定,只能是宗教教职人员才能主持宗教活动,一般的信徒无权主持宗教活动;只能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不能擅自跨区域进行宗教活动,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显然,这有背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限制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的行使。

3、我国没有宗教基本法,而是以行政法规、地方性规范和宗教政策来管理宗教事务,使得不同层次的宗教规范在适用上产生冲突和矛盾。宗教政策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此难以切实保障公民的信仰自由权。地方性法规、命令缺乏系统性,不同地方制订的宗教法规有许多不同之处,同样的宗教事务以不同的法规来管理,使得处理结果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又由于各地方的宗教管理者只能依照本地方的有关规定,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管理宗教事务,侵犯公民宗教自由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有违宪法的规定。以全国性行政法规来调整宗教法律关系也有不妥之处。根据2001年11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31条的规定:行政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者作出补充规定的,由国务院解释。行政法规的解释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那么,行政法规的立法者可以以解释法规为由,改变法律条文,而不受宪法约束。管理者与被管理着在行政法规面前地位不平等,前者超越法律行使权利,这样难以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有损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4、从司法实践来看,某些地方,特别是偏远、落后的农村,由于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宗教法,基层宗教管理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素质低,不但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宗教政策,反而歧视、刁难、宗教信徒甚至经常发生随便抄家,限制教徒人身自由,非法处以行政罚款,乃至打伤人的情形。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违背了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原则,分明是践踏人权,违法行政。

三、对我国宗教立法的探讨

(一)制定全国性的《宗教法》的必要性

宗教是人类用来诠释自己和世界的一种理论,是一种通过支配人们的思想、言语、规范人们的行为来帮助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宗教赋予人们终极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宗教自其产生以来,一直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宗教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制定法律以管理宗教事务,是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仅不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相冲突,还会使宗教政策得到法律保障,便于具体地执行。为了切实做到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的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利益,我国应当制定具有基本法性质的宗教法。

1.制定宗教法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公民平等地从事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活动,必然地要求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障。宗教事务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事务必须纳入法制轨道,这对于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我们有必要推进宗教法制建设,进一步把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不能因为“认识不一致、立法难度较大”就将立法的进程无限推迟,而应当加紧政府、宗教界和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讨论,本着“依法治国”的方针,统一认识。

2.制定宗教法是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需要。如前所述,我们目前是以单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政策来管理宗教事务的,且呈现出一些弊端,缺乏国家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法律这一层次的《宗教法》。而即将出台的《宗教事务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仅靠其本身的立法权限不可能对涉及宗教问题的方方面面都加以调整和规范,有不少问题需要在其他有关法律或专门的宗教基本法中去解决。正如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说,依法治国,没有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通过的宗教法作基础,单项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再多,也不能形成有关宗教的法律体系。

3.制定宗教法是“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宗教能增强公众的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宗教告诉人们:人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何在,人该怎样行为,不该怎样做。正确的宗教信仰是正确的道德生活所必需,道德的“善”与信仰的“真”是统一的。人的本性具有自私、贪婪、凶残、嫉妒等特点,在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降、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人靠自我约束难以实践道德,人们难以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普通公众需要借助神的威力来规范自身,出于敬畏神,愿意弃恶从善,这是宗教的道德功能的体现。道德的支撑在于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有很强的道德意识和很高的道德水平。中国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应以基本法的形式来全面尊重和保障人们的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兼容宗教道德的合理成分,使宗教成为公众的一种保持信念道德的精神生活方式。

4.制定宗教法是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的需要。宗教信仰自由从其性质来看,属于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这项权利不是自然产生的,也不是政府给与的,而是宪法赋予的应当由国家法律保障实现的权利。宗教组织是一种社会团体,宗教组织的财产、场所、仪轨、各种宗教活动应置于国家整个法律运行的框架内,以基本法的形式来确认和保护公民享有的宗教自由权。在“基本法律”面前,宗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地位平等,均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管理者不能超越基本法,也无权解释基本法的内容。

5.制定宗教法是适应宗教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宗教问题是敏感、复杂的社会问题,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危害政府,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我们应当依法制裁宗教违法行为,打击邪教分子和恐怖主义者,用法律手段来管理日益突出的宗教问题。同时,中国已加入WTO,签订了联合国人权公约,制定符合人权公约的国际价值标准的宗教法,也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经济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宗教法规也应与国际接轨。

总之,为了真正做到宗教活动有法可依,切实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尽快制定一部有国家权威性的《宗教法》,势在必行!

(二)关于制定《宗教法》的宏观构想

宗教本身很复杂,宗教事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制定一部全国性的《宗教法》是一项庞大的、艰巨的工程,需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学术界及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立法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认识,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宗教法》的立法宗旨应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和宗教平等权,保护信徒的宗教信仰、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保护宗教团体在人事、经济上的自主权。本着这种立法精神,本文从宗教信仰自由及其保障的角度,针对现行宗教立法存在的问题,对《宗教法》的内容体系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政教分离的原则

政教分离是宗教自由不可或缺的前提,又是用来确保、强化宗教自由的手段。政教分离应属宗教自由内容的一部分。亦即,“分离”保障“自由”,“自由”需要“分离”。政教分离可以避免对宗教信徒的迫害,实现宗教自由的完全保障。有鉴于此,国家与宗教应彻底分离。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与宗教不得有任何联系。那么,国家与宗教的关系的界限何在?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目的效果基准”理论。依该理论,国家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要件,才不违反政教分离原则:第一,国家行为系出于世俗目的;第二,该行为的主要效果既非助长宗教,也非压制宗教;第三,国家行为与宗教之间无过度牵扯。若我们能很好地运用此理论,就能保持国家对宗教的独立性。

2、赋予宗教团体、宗教组织法人地位

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宗教行为的主体是宗教团体、宗教组织,而不是宗教活动场所。法律应赋予宗教团体、宗教组织主体资格,宗教行为的主体独立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并承担法律义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宗教团体、宗教组织,赋予其公益法人的地位,使其享受一定的免税或减税优惠。将国内现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宗教团体、宗教组织均纳入此法律中加以规范,对五大教以外的宗教亦应予以承认,实行宗教宽容,以确保宗教信仰自由。如果法律健全,宗教的种类再多也不会对社会构成威胁。反之,如果没有必要的,基本的宗教立法,宗教种类再少,也可能造成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的安定。

3、确立宗教组织的财产的归属

宗教组织的财产归宗教组织法人所有,尊重宗教团体的财产自主权。为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他人侵害,在宗教法中应规定宗教团体的监督机关及对事务执行者权力的限制。如:明确规定监督机关监督的方法,对宗教团体收入的监督方式等。

4、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禁止、惩罚一切违法的宗教行为

凡宗教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违背宗教团体成立的宗旨,不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就是合法的宗教活动,应受法律保护。政府无权对宗教活动进行事前审查,凡规定未经政府事先允许者,不得举行宗教仪式、宣扬教义或传教等,均违背政教分离原则。即使政府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限制宗教信仰自由,限制的程度也不得超过确保该公共利益所必须的程度。禁止、惩罚一切违法的宗教行为,坚决打击“邪教”,制裁利用宗教危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

5、保障宗教教育、出版宗教出版物的自由

要切实保障宗教自由,就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宗教学术研究和宗教教育的环境。宗教团体与其他团体一样,平等地享有依法成立宗教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权利。依法享有出版宗教读物的自由。

编者注:本文为作者2004年6月在“宗教与法治”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本网重发此文。

下载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精选多篇]

    浅析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杜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督教在我国的现状的分析和对基督教家庭聚会问题的思考,引申出宗教信仰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有限制有界限的。这些限......

    谈党和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和政策

    谈党和国家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和政策 民族学院16班蒋敏飞(彝)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源远流......

    宗教信仰自由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进一步认识 按照学校第二个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我校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集......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需要划清的几个界限 1、划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宗教作为意识形态,是人们的思想信仰问题,一般都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但是,那些披着宗教外......

    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分宗教与迷信

    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分宗教与迷信 马明宝《中华民族报》2002.05.31宗教与迷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但现实生活中将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者也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近几......

    程乃胜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分析

    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程乃胜 美国宪法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加以保护。其《权利法案》第1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江苏 韩学平 学好政治常识第四课的关键,是要掌握好“一、二、三、四”原则,即要重点深化理解“一个大局、两项政策、三个原则、四个关系”。 一. “一个大局......

    宗教工作政策要点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印发《宗教工作政策要点》的通知 (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江泽民总书记1993年11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在宗教问题上我也想强调三句话:一是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