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36”教学模式认识
浅谈“336”课堂教学模式
--对“336”教学模式的认识之二
“336”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试行一段时间,为了更好地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导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谈一些粗浅认识,以便和同行们进行商榷。
一、“336”教学模式中的“导学案”设计
一是使学生学习有路。“导学案”中不仅要有学习目标,也要有学习过程。“导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
二是使学生学习有劲。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活动。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设置“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三是使学生学习有法。学会方法,走遍天下。“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导学案”要明确指示如何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
二、“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编写
一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五清”。知识底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与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二是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第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第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第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育”;第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
三、“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定位 制定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目标不仅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课组)目标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四、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五、“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可以包括:一是与本学习目标相关背景材料和思想意义,学科问题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论证等,如语文课例中关于作品、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意义、现在学习的价值、主要知识和技能的逻辑结构图等。二是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题例,通过预习前置,学生自学,促进学生完成一定的基础目标,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预习”设计 “导学案”中的“预习”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这种先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学生在“导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会激发学生在静思中根据“导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
七、“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知识问题化设计 将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是“导学案”导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学习的控制器和推动器。它不仅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更起着推动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导学案”中,知识问题化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决定着“导学案”导学的成败。
具体到学生的学习中有以下意义:
一是使学生学习的方向、目的明确。“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盲目,而是成了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活动。
二是使自主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导学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必然要想办法去解决,或看书、或实验、或调查等,学生在想办法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经历了自主探究活动。不仅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三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排除其他干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中,不再是被动的去执行任务,而是要去主动的思考、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思考、努力的思考,在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考的积极性会逐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是小组合作交流成为需要。学生在自学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必然想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索与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六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导学案”中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本上的新知识设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首先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就有利的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看书后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八、“336”教学模式中“导学案”的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导学案”中,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学习方法指导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要举出一定的学习题例,通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第二篇:认识6
认识6—9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到2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抽象出6—9各个数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
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6—9,掌握6—9的顺序。
教学难点: 6—9的书写。
教学用具: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娃娃,瞧!这些娃娃多粗心啊,连队伍都没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数的顺序。
谈话: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哪位同学过来抓一把,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接触6—9,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新的数。
1.认识6—9 电脑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
(1)小组交流: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看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
(3)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互看拨得对不对?
(4)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
(5)涂色游戏:看到数字几就在下面涂几个圈。(想想做做第2题。)2.学写6—9(1)认识了6、7、8、9四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呢?
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讲清起笔、运笔,再让学生临摹写在21页的田字格里。
(2)老师还给你带来了一些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图,数一数,它们分别是多少个?并把它们写图的下面。(想想做做第1题)
三、拓展练习
师:我们认识了6、7、8、9并会写这些数了。下面,我们进行练习,看谁学得好。
请你继续画: 让学生看书,画在书上。想想做做第3题。
四、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新本 领?
布置作业:
在本子上写6—9各一行,每行写5个。
板书设计:
认识6—9 6 …… 7 …… 8 …… 9 ……
第三篇:6和7认识教学设计
6和7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
3、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
2、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教室可热闹了,来了许多的领导和老师,她们都是来看看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上课纪律好不好,谁的表现最棒,让我们都拿出最好的表现出来,好不好?那我们上课时小眼睛要——看清楚,小耳朵要——听仔细,回答问题——要先举手,我们开始上课吧!2.出示导纲
(1)观察主题图看看有几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用几来表示?(2)教室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
(3)一共有几缸鱼?从左边数第7缸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缸?(4)根据5的分成把6和7的分成摆一摆?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2.展示评价
生
1、有6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用6来表示。生
2、有6张桌子。
生
3、有7缸鱼,第7缸有5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6缸。
3、质疑解难
三、导学归纳
1、学生归纳
2、教师指导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
2、编题自练
第四篇:认识 6 和 7 教学反思(定稿)
认识 6 和 7 教学反思
《认识 6 和 7 》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6、7 物体;掌握 6、7 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 6、7 ;知道 6、7 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 6、7 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设计本节课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基数序数意义这一环节,虽然我渗透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但设计时都将出发点设置的过于理想化,而对于学生来说却没理解。我想在本环节中,我应该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悟 7 个和第 7 的区别。在弄清基数的基础上,再强化序数的概念,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有了层次性,掌握也会更扎实。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于 6、7 岁孩子的有效注意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我设计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学生熟知的动画中的人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愉快、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重视学生在生活认识 6 和 7 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 6 或 7 根 小棒摆出一个漂亮图形,想象生活当中还存在哪些物体可以用 6 和 7 来表示,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但缺少小组交流合作。
从课堂效果看,由于我是本学期刚刚从一名微机教师走入到班主任的行列,对数学课的教学,还在学习和摸索中,首先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要适时掌握。对于本课比较大小的习题应设置一些,并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堂环节设计要合理,内容充实。缺少小组合作交流,应该让学生在交流中去学习去发现。在书写 6、7 时,适时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总的来说,这堂课较成功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参与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等策略。本节课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区别这一环节,讲解不够详细,显得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感谢教育局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有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也请在座的各位领导 和 老师给予我更多的批评指正
第五篇:6的认识-教学教案
教科书第27~28页及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知道6的两种含义,掌握6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并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有序地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及自制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方块图、小棒、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现可爱的动物“狗点点”及带来的数字娃娃,这些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出示练习认数、读数.
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帮他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认读数及5以内数的排列.
3.出现数字“6”:这个数字娃娃你认识吗?是几呀?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作朋友,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6的认识)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的基数含义.
(1)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想一想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回答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这幅图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打扫卫生,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他们一样讲卫生、爱劳动,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数一数,这幅图上有几个人?几张桌子?还有什么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归纳:同学们数的很对,6个人,6张桌子,6把椅子,他们的数量都是6,我们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2)及时巩固.
(电脑演示)6朵花上飞有6只蜜蜂,请同学们数一数.
(3)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6”.
我们已经能准确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了,现在请你从学具盒中数出6根小棒,一边拿,一边数,完成后师生共同摆放六边形,教师及时巡视指导.然后尽量使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发做思维的训练,任意用六根小棒摆放图形,及时用实物投影反馈,把较好的图形呈现于学生面前,并请学生口述想法.
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小结:不论是6节课,6个人,还是6只蜜蜂„„只要他们的数量是6,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4)计数器演示.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出5颗珠子,要求边拨边数,然后仔细观察,又添上了一颗珠子,现在有几颗珠子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6是怎样得来的?拨去一颗,还有几颗?再拨上一颗呢?
学生动手操作具体学会5添上1就是6.
2.认识6以内数的顺序.
(1)我们接着学习在尺子上表示数的顺序,(出示直尺图),请学生回答“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请学生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出0~5这些数.
(2)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6应该排在哪里?
请学生把0~6这些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3)练习.
3.比较5与6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先出示两张都是5个点子的圆比,请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然后给其中的一张点子图添上1个点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 5<6,6>5,并及时追问:还有几小于6? 6还大于几呢?
(2)巩固练习.
6○4 5○6 6○3 0○6 2○6 6○6
4.掌握6的组成.
(l)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请学生独立操作,把6个方块任意分成两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的组成.
(2)教师演示分的过程,并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能够按顺序分,并明白看到,就会想到 .
(3)巩固练习数的组成.(花图)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然后动手操作填空,最后脱离图独立填空.
5.教学6的序数意义.
(1)出示蝌蚪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闪动图片,使学生正确区分6与第6的不同之处,并将课本填写完整.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6的基数与序数含义.
①老师指定“第6排,前6名„„”,相应同学起立.
②用6和第6各说一句话.
(3)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第2题(熊猫图).
6.学习6的写法.
(1)电脑出示6的图片,启发想像,观察6像什么?
(2)观察电脑演示动画“6的写法”,寻找起笔、停笔点,然后学生在课本练习格内练写.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1.数序练习.
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组成练习.
3.发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数?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6所表示物体的实际数量,还能正确区分6与第6的不同之处,并且熟练掌握了6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6的组成和写法.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6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0~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导入部分以小动物“狗点点”带来的朋友开场,既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又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也达到了复习0~5数的认读及数序排列的目的.新授部分在教学中,先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再动手摆数量是6的学具,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摆放不同图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增加对6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数6,培养学生初步的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引导观察、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充分调动学生获取新知的主动性。
本课的练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边讲边练。学完一个知识点便及时巩固。另一部分是全课综合练习,是将全课知识融为一体综合练习,并把最后一题设计为发展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探究活动数字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6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
游戏准备
0-6的数字卡片.
游戏过程
1.教师拿出两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男生队和女生队,让他们按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如:各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和5相邻的两个数出列,比4大的数蹲下等.
2.根据各队的表现记分,最后,得分多的为优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