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品】对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高中英语写作实用性的研究
对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高中英语写作实
用性的研究
[真诚为您服务]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通用语。各国都在强化和改革基础教育中的外语,尤其是英语的教学。当前我国对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即高中)的课程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英语写作水平是学生能力的综合体现。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本文以所收集的一些篇论文、专著为材料,通过分析与总结,来看看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所走过的道路。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实用性 前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任务型大纲(TASK-BASEDSYLLABUS)及其相应教材的发行以来,任务型学习(TASK-BASEDLEARNING)和与其相对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INSTRUCTION)模式逐渐得到发展。我国《英语课程标准》(2001)也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任务型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课堂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语言的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书面交际能力。要获得并提高这种能力,无疑需要经过长期有序的训练。英语写作教学也是规范训练学生从掌握写作基本知识到使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的教学过程。历年来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采用“结果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西文语言学家提出了英语写作的“过程教学法”,后来有MarciaKemen的小组讨论技巧(1983),古思(Guth,1989)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以及澳大利亚学派提出的体裁教学法及“课堂
体裁”教学模式。在任务型教学引进、推广、全面铺开的非常时期,本文通过所收集的一些论文、专著为材料,从理论上对任务型写作教学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探讨,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研究做一简要综述。1.任务型学习的研究现状 1.1国外任务型学习研究概述
20世纪80年代,勃雷泊提出了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语言学习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学习过程。在任务的划分上,他把学习任务分为三大类①:信息差活动(information-gapactivity),推理差活动(reasoning-gapactivity)和意见差活(opinion-gapactivity)。在具体的教学上,他把任务型学习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task)和反馈(feedback)。在当时看来,勃雷泊的教学方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尽管这样,作为任务型学习的先驱,勃雷泊还是对外语教学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也为后来的任务型学习与教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9年,努南提出了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模式。在他看来,分析交际任务的模式应该包括①:目标、输入、活动、教师角色、学习者角色和情景。努南提出的任务目标反映了外语学习重心的转移,从形式到意义、从语言到文化、从知识到情感、从重视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部分教学到整体教学,这对我国外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996年,威莉斯在《任务型学习模式》一书中提出了组织任务型学习的三阶段模式②: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focus)。该模式的优点是语言被用于真实交际所产生的真实意义,在学生为全班准备报告的计划段,要求他们思考一般的语言形式而非把重点放在单一的形式上。任务型学习的目的是要整合所有的四种技能,从流利性向准确性加流利性过渡。
斯基汉(1998)在肯定了威莉斯的任务型学习模式的基础上,也提出其模式的一些不足之处③:缺乏宽泛的理论基础,没能与第二语言习得、角色关注、习得程序、信息加工理论建立联系;没能测试或借助其他观点验证该方法;没能说明第二语言习得与不同教育目标(流利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之间的关系;对任务的难度分析与大纲要求缺乏指引。在总结分析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任务的五大特点:意义是首要的;有某个交际问题需要解决;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威多森(Widdowson,1990)则认为,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但需要用语言来解决。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的“潜势”来达到独立交际的目的。
第二篇: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
第三篇: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摘 要: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标准得到广泛推行的今天,任务型教学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及学生的认同和支持。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广大高中英语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结合人教版英语教材,进行简单分析。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 任务型 教学
在我国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往往只重视英语词汇、基础知识以及语法句式的教学,并受限于应试教育思维影响,“考高分”常常成为教学中的主要旋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对英语提不起兴趣,也常常无法真正获得英语能力上的提高。
英语新课标指出:“新一轮英语教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影响下,任务型教学已经成为了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主要基调。诞生于“二语习得”和“交际型语言”等教学理论的任务型教学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和支持,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浅要谈谈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一、Pre-Reading,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追求的是真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意向。相比于传统的以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英语的运用,看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应用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并不断提高,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最终成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任务型教学的引入,使得Pre-Reading这一阶段的效用更强,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中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讲的是和学生自身学习息息相关的英语文化内容。某位教师在这个单元的第一个课时时布置下了“搜集有关其他国家的诸如印度、日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英语特点,比较和我国的英语有什么不同?这些英语又各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的作业。在布置作业的同时,这位教师还用多媒体课件简单播放了许多不同的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视频资料,以及网络上爆火的“英语哥”的视频。在教师的演示下,学生纷纷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爆发了一阵阵的笑声。之后这位教师再上课时,学生们纷纷以小组的形式搜集到了许多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英语语言资料,并推选出了代表进行描述和比较,有的小组还模仿起网络红人“英语哥”的表演模式。多样的英语语言特色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别的小组描述的时候,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还得到了锻炼英语综合能力的机会,用英语表述的能力以及听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生不会那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在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还能借此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实际的应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出对英语的高昂兴趣。
二、While-Reading,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的应用情况,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获得学业上的提高。在阅读教学的While-Reading阶段,教师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指导下,会自然而然地为学生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留下很大的锻炼空间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情境,获得应用英语的机会,在不断的对话当中,实现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能力中最为突出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将会极大的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并从内在催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从而实现良好的循环。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中Unit3 Life in the future这一单元中,主要内容是描述可能的人类的未来生活。某位教师在教授这一单元时,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放映了许多和描述未来生活有关的科幻图片,并拓展介绍了许多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和一些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诸如IPhone、Google Glass等电子科技产品。之后,她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简单放映了一些描绘到人类未来生活的电影片段。学生纷纷被电影中所描绘的未来人类生活所吸引。电影片断放映完了后,这位教师又为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要学生自行去网上查阅和搜集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概括性发言。在这位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学生都各自去查阅了大量的文章,并搜集总结出了各自的报告。在之后的教学中,这位教师则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行组织报告会的进行。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几分钟的报告演示时间。这些学生或是进行平面报告,或是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说明,样式丰富。在这样的课堂情境组织中,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中来,每个学生都得到了足够的锻炼自身口语能力的机会,综合英语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Post-Reading,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追求的一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要讲就可以,学生只要听就可以。然而这种教学方式被证明是低效率的,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强调,在高中阅读课教学中的Post-Reading阶段,其更加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主导地位,淡化教师的作用。在任务型教学模式里,教师更多时候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这就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益于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中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的主要内容与英语的语言文化有关。这个主题完全本身比较迎合学生的喜好,相比于其它单元更加轻松并贴近生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兴趣。某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先是给学生播放了好几段英语声频资料,全是一些幽默小段子。学生在听这些声频资料的同时不断爆发出笑声。当这些声频资料播放完了之后,这位教师向学生问道:“ What’s your discover about these talking ? Is that interesting ?”学生纷纷回答:“Yes!”之后这位教师便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英语中的幽默特点,并找出刚才听得段子中的笑点,然后各自发表观点并分成两派辩论到底是汉语更幽默还是英语更幽默。这位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后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中,这位教师仅仅只是当了一场辩论会的裁判,学生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角。发表观点,开展辩论会,从头到尾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总 结: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应用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展任务型教学,既是符合新课标要求顺应素质教育大潮的必然之举,又是为学生发展着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参考文献:
[1]唐霞.高中英语文学作品的任务型欣赏阅读教学初探[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8)
[2]王峥.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初中牛津英语任务型教学活动实践[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9)
[3]崔丽花.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04)
[4]汪敏.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指导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27)
[5]董红丽.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探索任务型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0(07)
第四篇: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研究
摘要 任务型教学法已逐渐成为我国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文章从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入手,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选择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Crookes(1989)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符合二语习得内化过程的理论假设。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外语教学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了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Nunan(1989)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环境五部分组成。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过程和结果。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还激发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积极地应用和分享已有的个体经验,从而学习和训练对语言的理解、操作和运用。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得到全面地体现。因此,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交际性。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2001)Unit 1 , Text A : 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如:
I.Thesis of the Text
Americans value time and save time carefully.In their eyes, time is regarded as precious resources.A person who tends to waste his own time or that of others is never accepted in American culture.II.Outline of the Text
1.Americans value time and save time carefully.2.Americans try every means to save time.3.New arrivals to the U.S.regard time differently.同时,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难句进行标注、讨论,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 针对这一环节中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可指出其中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2、任务中阶段。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是语言知识,终点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对语言规则、语言知识的反复操练下产生的。课堂语言教学应实现由语言形式到语言运用的转变。教师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民意测验和采访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如: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
(1)What does time mean to us?
(2)What precious resources do Americans value and save?“
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引出课文,接下来还可以涉及一连串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略)
3、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内学生主要通过复述课文和写作来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出了课堂,往往就进入了汉语世界,英语学习环境难以保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在英语课外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组织、安排好任务活动,如开办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英语社团、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并对任务活动及时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五、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与创新,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给予学生新的感受和成就感。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因此,作为教师,更应以语言的功能和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结合起来,并联系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新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rookes, G and R.Schmidt, Motivation: Reopening the Research Agenda [J].University of Hawaii Working papers in ESL,1989;(8)
3.Nunan, 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Willis D.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don: Longman press,1996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 读写教程 第二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第五篇: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
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美国电影文学中种族歧视现象研究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不可靠叙述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杜撰词及其翻译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浅析网络书店的营销策略—以当当网为例 从文化角度看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 解析《宠儿》的象征意义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主题分析 试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美国的悲剧》中主人公克莱德悲剧性解析
命中注定的悲剧--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珍妮姑娘》的悲剧分析 高中生对语法态度的研究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The Analysis of Hesitation in Oral Communication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从文化视角考察中英语言的称谓语差异
Social Criticism in Wordsworth’s Concept of Nature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软文中的隐喻研究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Strategies of Activating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for Effective English Learning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解读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影响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迪斯尼动画《木兰》中的中美文化融合分析 外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 成都旅游定位和发展对策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论汉英外贸合同翻译的得体性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
曹禺与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观比较 中西婚礼风俗对比 苔丝的反叛精神
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看中西方古典文学中的性别歧视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 《十日谈》中的乡村意象
从麦克尤恩的《黑犬》看家庭冷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浅谈公示语英译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 8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9(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食品比喻表现的中日对照研究 90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91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92 比较中西方身势语在沟通中的应用 93 浅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 94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Philanthropists in Recent Ten Years 97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 98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100 论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汉译 101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塞缪尔-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的文体学分析 103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人文主义解读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Role to Promote 105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我弥留之际》中三个儿子的悲剧为例 108 An Analysis of Humo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he Million Pound Note 109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
对英文广告中模糊语言美学功能的理论探究 111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112 爱与正义:《杀死一只知更鸟》主人公阿提克斯芬奇形象解读 113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114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16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The Death Image of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119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20 《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121 从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呼啸山庄》
失败的逃亡—从《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的逃亡看个人意识对社会的超越 123 关联理论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的隐喻翻译分析 124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126 叶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丽达与天鹅》,《当你老了》为例 127 从中英广告词中分析概念隐喻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29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130 《榆树下的欲望》埃本悲剧命运探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 133 浅析歇后语翻译中直译的可行性 134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136 《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性格发展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37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39 汉英谚语的语意对比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141 汉语喜剧小品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14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44 浅探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 147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50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 151 女性主义视野下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研究
152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153 《黛西米勒》中道德冲突的表现分析
154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55 从 “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 156 从《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分析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157 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翻译 1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9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160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161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62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163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傲慢与偏见形成原因差异的研究 164 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65 A Study of Narrative Voice in Jodi Picoult’s My Sister’s Keeper 166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167 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168 从关联理论看商务信函的礼貌策略 169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170 分析《等待》的悲剧
171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72 中英社交礼仪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17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74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75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176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177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178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179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1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182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183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84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185 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性色彩浅析 186 《雨中的猫》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87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188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189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90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191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
192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
19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194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雷尔悲剧的成因 195 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种类、特点与其文化映现对比 196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
197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198 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199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 200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